解读巴塞罗那建筑疯子——高迪

解读巴塞罗那建筑疯子——高迪
解读巴塞罗那建筑疯子——高迪

解读巴塞罗那建筑疯子——高迪

10土木(1)班胡俊飞J10220110

引言:高迪,游走于疯子和天才之间。他用天马行空的思想,在巴萨罗那给我们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古埃尔公园、巴特罗之家、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每一座都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他融合了东方伊斯兰摩尔风格、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创造出近乎怪诞的独特风格,带给我们一场独特的建筑视觉盛宴。

关键词:安东尼?高迪建筑哲学自然主义

一、高迪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年)出生在距巴塞罗那不远的小城雷乌斯,巴塞罗那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为西班牙建筑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家。今天在巴塞罗那保留的18件高迪作品中,17件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其中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和古埃尔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高迪的建筑以反功能主义立场、追求精神力量和纯粹的形式而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

高迪出身于铁匠家庭,从小的耳濡目染以及后来师从Viollet-lduc关于古代建筑的维护和研究,使得高迪能够对哥特建筑有很深入的理解。高迪小时候的多病身体,使得他很少能够贪玩,而是花更多时间亲近自然,日后使得高迪着迷于自然。自然中的诸多元素如海浪、贝壳、岩石、海草等都成了高迪日后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

高迪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存在于人类心中的直觉潜能,虽受英国美术大师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自然主义学说和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的影响,但他心中那股浓烈的加泰罗尼亚民族意识,和来自蒙特瑟瑞(Montserrat)圣石山的灵感泉源,却与他的作品密不可分。

高迪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结合传统与当代的各种建筑风格,还同时保有原创力,在技术上做大胆的突破,并运用精彩、独特而且深富创意的装饰,让每一件作品从建材、型式、到门、角、窗、墙等任何一处细部,都独一无二,也因此高迪的建筑风格很难被归类,也莫怪乎他能得到“建筑史上的但丁”雅号。而让高第拥有源源不绝的创意及不停超越自己的动力,则是“大自然”。

二、高迪的建筑哲学

高迪将哥特式、罗马式、东方伊斯兰式、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当成不同的音乐谱号,按照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创造了高迪式的建筑曲调。一般认为高迪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早期的东方伊斯兰摩尔风格,偏向于光复后遗留的阿拉伯遗留风格,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其二是新哥特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这主要是受法国勒杜克和英国拉斯金理论的影响。其三是自然主义风格,这是高迪中年后日渐成熟的标志,也使得自然主义风格也趋于巅峰。

2.1 摩尔风格

西班牙是个历史比较复杂的国家,阿拉伯摩尔人对西班牙长达几百年的占领与统治,不仅留下了璀璨的伊斯兰建筑如阿尔罕布拉宫,也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融合。这种源于伊斯兰的摩尔艺术风格,将传统的阿拉伯形式和西班牙的地域特色相结合,是西班牙穆斯林在保存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将基督与阿拉伯、波斯与北非文化元素的重新结合与创造,身处欧洲却有强烈伊斯兰摩尔风格的西班牙吸引着全世界的艺术家们。

建于1883-1888年的文森公寓,是高迪建筑生涯早期的代表作品,这是一座外立面有着丰富的瓷砖装饰的华丽住宅。建筑的装饰带有浓郁的“摩尔风格”面貌。摩尔风格的装饰语言成为一种文化根基的象征,在文森公寓中被高迪解释为充满视觉魅力的面貌。与阿尔罕布拉宫相似,文森公寓也采用了穹窿这种能够使建筑镂空的元素。不过高迪对文森公寓的穹窿进行了半平面化的处理,使得它能够凸在墙面,并且采用颜色不同的瓷砖形成装饰,打破了原先摩尔风格过于统一的样式,使的文森公寓更加空灵美丽。这种摩尔风格的东方特色对高迪的建筑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摩尔风格的东方特色对高迪的建筑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

2.2哥特主义风格

高迪青年时期在卡塔兰地区的巴塞罗那学习建筑,高迪一生绝大多数的设计都是在这个城市中进行的。巴塞罗那颇具自由主义思想气氛,高迪自然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当时还在探索自己风格中的高迪,自然会受到巴塞罗那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哥特风格那时对他的影响最大。

19世纪的哥特风格风靡欧洲,具有强烈的怀旧情绪,而民族主义是哥特风格复兴的核心。西班牙独特的阿拉伯摩尔和天主教光复运动,使得加泰罗尼亚地区一直有比较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高迪也深受此哥特民族主义风格的影响,采用复杂精密的结构来表现哥特式的元素,如尖的拱门、角楼等等。但高迪的哥特建筑偏向于历史风格,正统的哥特建筑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宗教题材的花窗玻璃等,但是高迪认为大自然没有直线的存在,直线属于人类曲线才属于上帝,所以高迪的哥特又是一种偏向于自然主义的复古哥特,是一种典型的“高迪化”建筑。

2.3自然主义风格

有人问过高迪最喜欢哪本建筑书,他指着书房窗外的树说,那是我最好的老师。自然是高迪灵感的源泉,他从不挖空心思去“发明”什么特别的形式,只想着仿效大自然,像自然那样去建筑,他说:“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他认为直线是刻板的人类抽象出来的,曲线才是合乎自然的最美丽的形式。

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楼房——人称石头房子的米拉公寓。高迪认为这是他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米拉公寓外观十分不规则,酷似断崖的外观,内外连续性的建造方式被喻为“迷宫”的写照。其连续性的弯曲造型,像海浪起伏具有动感,立面大窗一个洞一个洞犹如蜂窝,也让人觉得这房子是被海浪侵蚀后的岩石。它不仅外形有非常大气的整体雕塑感,里面还隐藏着他对庭院和建筑内部的精心处理。屋顶上,烟囱和通风口竟然被做成一片扭动着的精灵塑像,粗

犷却又精致。内部则有一个圆形和一个椭圆形的大小不同的天井,它们有典型的西班牙民居特色,沿天井两侧的阶梯导向住户入口的回廊,空间非常丰富,步移景异,堪称一绝。在高迪看来自然就是美,美即是实用,实用即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即是实用的展现。米拉公寓完全采用有机主义形式,是新艺术运动发展极致的作品。

巴特罗之家是高地时间自然理论的代表作。前者采用小块彩色陶瓷及玻璃做成有机造型,砸加泰罗尼亚地区流传的“乔治屠龙救公主”的故事是建筑谁灵感的来源。这座充满神秘气息的房子,在晚上观看更为奇妙,高迪自己激动的称它“看起来像是一座天堂的房子”。

三、高迪的呕心沥血之作——圣家堂

当然,高迪对人类文化史,建筑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圣家堂。圣家堂是一座象征巴塞罗那活加泰兰人身份的教堂。高迪自1885年设计第一张圣家堂的草图,1914年后则以全部精力投入圣家堂的建造,不再接任其他新的建筑设计工作。整座教堂只完成了东西两侧塔堂,圣家堂建筑物大部分至今任在建造,也许还得花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现在的建设者已经是第五代了,而高迪被安葬在了这里的地下墓室,永远的守护着它。

圣家族大教堂突破了基督教千篇一律的传统格局,它用螺旋形的墩子、双曲面的侧墙和拱顶双曲抛物面的屋顶,构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复杂结构组合。教堂的上部四个高达105米的圆锥形塔高耸入云,纪念碑般地昭示着不朽的神灵。塔顶是怪诞的尖叶柿,整个塔身通体遍布百叶窗,看上去像镂空的大花瓶。教堂外部的雕刻精美而独特,真实到像是直接从墙壁上生出的。不论是十字架上的耶稣,还是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主题雕塑,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有人说,圣家族大教堂中的高迪更像一位雕塑家。

在设计教堂内部装饰时,高迪想方设法把《圣经》故事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为此,他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据说,他找到一个教堂守门人来描绘犹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有6个指头的彪形大汉来描绘屠杀儿童的百夫长。此外,为了在一座门的正面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希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婴儿的形象,他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挂在工作间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见了都感到毛骨悚然。所以,即便对基督教一窍不通的人伫立在圣家教堂前,也会被其峥嵘、奇异的雕刻纹理所折服,无法平息内心的震撼。我想,高迪虽不是一位教育家,但他却深谙此道,这个具有不可抗拒的感染力的教育环境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里彰示了他的虔诚,传播着他的思想。

四、小结

安东尼奥·高迪,在他的字典中,直线已然成为了呆滞、无趣乃至罪恶,唯有曲线才是自然、生动与真实。他乐此不疲地将曲线婉转、把平面弯曲、让线条纠结,在建筑结构中锐意创新。千奇百怪的造型,繁复多彩的细部装饰,那永远也抑郁不住的创作冲动与热情,总是喷涌而出、势不可当。你也许喜欢他、景仰他,也许憎恶他、唾弃他,但是你不会对他没有感觉,因为他总是那么个性张扬、浓烈大胆,甚至有点恣意妄为,让人触目惊心。而在那透不过气来的感性视觉冲

击中隐藏着的是他的理性思辨,暗合的是严谨缜密的数理逻辑。所以,喜欢高迪,喜欢他创造出的多维空间。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住在高迪的房子里,白雪公主绝对不会被迫出走,灰姑娘也无需担心午夜的到来,因为他们所处的城堡,被来就是一个神话,拥有的只是最完美的结局。

高迪对建筑和艺术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高迪的存在让我们终于能够从另一视角来重新审视现代建筑运动,重新思考建筑文化的问题——我们的建筑师既缺少现代建筑大师的简约手法,又缺少像高迪这种用心灵去装饰人间的独特建筑语言。高迪的建筑能够帮助我们审视我们内心,探寻内心的真实,这是高迪建筑最美妙之处!

参考文献

[1] 徐芬兰.高迪的房子[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朱虎,胡伟.探析自然主义建筑风格.江苏建筑.2011年第5期.

[4] 郭莹莹.流动的建筑艺术美—高迪建筑艺术赏析.环境艺术.2010.07.

从高迪作品浅谈西方传统建筑风格

从高迪作品浅谈西方传统建筑风格 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高迪对于所谓风格的单纯从来没有兴趣,他的设计充满了各 种风格的折衷处理。对于他来说,所有他喜欢的过去的风格都是 可借鉴的源泉。 他反对简单的复古,他的设计绝对不是古典风格的翻版,而 是通过自己吸收以后的结晶。 高迪设计时期经过几个特殊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所谓的摩尔风格阶段,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的特点,但是并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通过他的折衷处理,特别是各种材料的混合应用,很具特色。 代表作品有:文森公寓 这个设计的墙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具有摩尔建筑的特点,是高迪的第一个摩尔风格建筑。 在文森公寓建筑的外面装饰中,高迪设计了许多类似穹窿结构的,但只是一种半平面化拱形浮雕造型的装饰,凸起于墙面,并利用白色与绿色瓷砖并置组成带状装饰,和建筑墙体的石材,土色的涂料相间隔,从任何角度看都能感受到这种不断变换的空间多层次的灵活多

样的效果。打破了这个方形建筑墙面过于统一呆板的视觉效果,增加了建筑高耸的感觉。突起的角楼,镂空了四壁,当光线透过塔楼,建筑的天际线显得更加优美、灵巧,使视觉构图更加丰满完整。 第二阶段是新歌德主义风格和“新艺术”风格的混合,他中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歌德风格的明显特征。 代表作品:圣特蕾萨修道院、卡勒基修道院 这期间的作品,大部分以歌德主义风格为主,尖拱门式的窗户、两边的尖塔、高耸的屋顶,都是典型的歌德风格建筑特色。 第三阶段是所谓的有机建筑形式,他的新风格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从最初的摩尔风格到成熟的有机建筑,这样的转变使他更加具有个人性,而不再是单纯的模仿时尚风格了。 代表作品: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 居里公园:——浪漫主义和英国哥特式花园的继承者。 安东尼·戈地设计的居里公园,直至今天它还受到观光者们的喜爱。园林中有巨大的铁

建筑艺术大师安东尼·高迪多元化设计风格

大 众 文 艺 89 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他的建筑设计对后世影响意义深远。安东尼.高迪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他的设计风格具有多元化的设计特点,从而代替以往那种只注重装饰而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属性。从高迪的设计风格特点出发来探讨高迪多元化设计特点的深远意义。 一、大师简介 安东尼.高迪(Antoni.caudi.cornet 1852—1926)西班牙著名的设计大师,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深爱着他的建筑设计事业,其设计范围广泛如住宅、宫殿、花园,教堂等等。西班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并与16世纪时成为影响世界乃至全球,受到新艺术风格的影响,其中受到影响启发。最多的是安东尼.高迪。他生活在平凡阶层,思想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不受原有思维的限制,同时受到良好的设计教育。从他的作品来看打破了过多强调装饰的传统设计理念,采用自然主义形式,特别是运用大自然中的各种有机形态,反对使用直线,认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直线,一切事物都是曲线的有机结合。“由此高迪的设计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他的设计灵感多元化,特别体现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的设计师作为一种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相抗衡的符号来借鉴。” 安东尼?高迪的一生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这也是他之后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不同设计风格的原因所在,从阿拉伯摩尔风格到新哥特式与新艺术混合风格再到有机风格,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过度,更是其设计思想得以升华的全过程,即从单一到多元的过度阶段。他用一生诠释了其设计理念与实践的创造力。安东尼.高迪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尽善尽美的功能性,建筑设计艺术单纯具有美感是远远不够的,还取决于功能、技术与材料,高迪把这些理念融会贯通,合理的运用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佳作。 二、安东尼.高迪多元化设计风格形成过程(一)设计风格的单一性 由于西班牙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所致 ,该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国家,所以摩尔风格在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形式上已经初步形成并通过他早期设计实践得以体现。安东尼.早期的设计风格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特点,这种风格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和在原有事物基础上做简单的添加,而是通过对原有事物的适中处理,特别注重材料的运用来突出主题。虽然摩尔风格对现代设计师借鉴意义不大,但它却在作品中强调空间形态的单一性、抽象性,并合理运用几何要素。在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设计代表作品如:文森公寓。文森公寓(Casa Vicens)建于1883-1885年,位于巴塞罗那的卡罗林地区,其墙面采用彩色光洁的釉面瓷砖作为装饰,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的特点,该建筑也是高迪第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摩尔风格建筑。 (二)设计风格的混合性 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生命中由最初的单一情感创作风格过渡到以各种元素与设计实践相混合的萌芽阶段。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安东尼.高迪的设计越来越具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气息,并且与自己喜欢的哥特式风格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设计风格—新哥特式与新艺术混合风格。高迪对哥特式风格情有独钟,在这个阶段高迪的设计蕴含着古怪,幽默,浪漫,融为一体的设计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阿斯托加主教堂。 阿斯托加主教堂(Palacio Episcopal de Astorga)位于西班牙阿斯托加,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设计,兴建于1889—1913年,阿斯托加主教堂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到中期时候的设计,哥特式风格更加浓厚,阿斯托加主教堂就足以证明它既有哥特式也有新艺术风格特征。把哥特式的尖塔、拱门,窗户上添加彩色玻璃图案与新艺术所表现的大胆、极端、浪漫的 手法融为一体,阿斯托加主教堂就是最完美的展现。 (三)设计风格的创新性 从这一特殊阶段看安东尼.高迪设计作品可以得出他的艺术设计理念与相关设计要素的运用已趋向成熟,同时高迪的艺术理想在其艺术作品也得以展现,综合他的设计理想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有机风格,在这一时期高迪已经从哥特式风格中逐渐转变,开始了独树一帜的设计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有典型的有机特点,有机建筑是一种崇尚自然并且赋予生命的,而自然是有机建筑根本也是设计的灵感之源。所以又称有机风格“他的新风格具有有机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有很强烈的象征性。”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居里公园、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等。我们从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来看高迪独特的设计理念。 1.居里公园建于1900-1914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作品,居里公园的赋予浪漫主义与哥特式混合的设计表现力,宗教气息浓厚并亲自从雕塑、建筑、一直到陶瓷镶嵌技艺着手设计,尤其是他的地面镶嵌艺术被后世巴塞罗那艺术大师胡安.米罗的绘画创作所借鉴运用。居里公园采用曲线避免直线,在绘画上具有较强的空间感色彩斑斓,该作品体现了儿童般天真浪漫的情调。 2.圣家族教堂又称“神圣家族大教堂”是一个由宗教组织“圣约瑟祈祷者联盟”于1851年委托安东尼,高迪设计的教堂,圣家族教堂建于1884年,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多次处于停工状态。教堂的设计主要模拟中世纪哥特式的样式,设计图纸一开始是12座尖塔,但由于后来的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只保留下来四座,教堂尖塔顶部比以往的设计简炼很多,墙面的雕塑采用大面积钟乳石和一些装饰配件,并采用彩色玻璃和石块使整个设计更具有绚丽梦幻般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建筑没有像以前那样模仿建筑的设计模式和建筑模式,而是采用雕塑感极强的设计手法使整个建筑具有神圣感和体量感。 3.米拉公寓C a s a M i l à),又名“采石场”(L a Pedrera),。米拉之家,它以造型奇特闻名于世,像一个巨大快要融化了的冰激凌,虽然在当时不被大众认可,认为是个怪物建筑,缺少完美。但它确是融合各种建筑于一体以浪漫主义的幻想使雕塑性艺术渗透到立体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中,他发挥想象力,并将伊斯兰宗教建筑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结构相结合,运用大自然的形式主义题材塑造最原始的独特建筑模型。这个建筑不仅在造型上附有独特的美感,从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更是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三、安东尼.高迪多元化设计的深远意义 受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在好友的支持下高迪的设计风格得以彰显,在他整个的艺术设计生涯中,通过对大自然原始美感的不断挖掘,并置身于实践去探索新的艺术创作手法,并在艺术设计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为人类创造出大量的艺术财富。艺术设计是他生命的原动力,由他的平面设计、装饰设计以及情感的融入为抽象的艺术设计理念发展到具体的建筑设计实践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高迪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中流淌着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正与其所在的人文环境不谋而合。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从摩尔风格到新哥特与新艺术混合风格再到独特的有机风格,正是设计的多元化的体现,也就是从设计的萌芽阶段到设计的发展阶段,再到设计的独特创新阶段,一系列设计风格的特点使原有的设计风格只考虑形式而忽略了功能发展成为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为现代艺术家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缚置身于大自然中,进入到更加广泛的自然主义,从而使他创造出一个新的建筑风格,由高迪多元化的建筑理念引发出当代建筑设计师的思考。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走多元化建筑设计风格之路,结合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对未来的社会与设计的未来性、生 建筑艺术大师安东尼?高迪多元化设计风格浅议 何 亮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理论研究?设计

安东尼奥高迪的建筑艺术

安东尼奥·高迪的建筑艺术 王天骄09161204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高迪的建筑镶嵌艺术独具魅力,他运用随手可得的各种材料,如玻璃、陶瓷碎片、珐琅、天然石材等来实现他的艺术梦想。其镶嵌作品与整体建筑风格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功能和内涵,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巴塞罗那的许多建筑,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建筑风格大异其趣。如米拉公寓、格尔公园、文森公寓、巴特罗之家和圣家族教堂等,风格怪异,不循常理,打破了常规建筑程式化的造型原则和造型特征,而代之以曲线和波浪线,并且在建筑的外立面上用玻璃、陶瓷碎片、珐琅、天然石材等料器进行有意味的镶嵌装饰。这些纹饰与整体建筑风格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功能和内涵,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最富盛名的建筑和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迪。他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一生醉心于工作,创造了18件极富想象力的、独创性的建筑杰作。他认为:“建筑的作品就是光、雕塑、结构和装饰等的和谐。”高迪的建筑镶嵌艺术独具魅力,人们视若垃圾的陶瓷碎片、玻璃残片是激发其创作灵感,实现其艺术理想的绝佳媒介。 在建筑物的内外墙壁及雕塑作品上装饰各种材质综合而成的镶嵌纹饰,是高迪独创性的艺术特色。他的建筑镶嵌艺术,无论在风格上还是手法上,既不同于拜占庭时期的镶嵌画,也异于伊斯兰风格的镶嵌装饰。他把平面镶嵌用于立体的建筑和雕塑,使古老的镶嵌艺术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拓展了镶嵌艺术的语言表现力,使其不再是对建筑进行装饰美化或是有功利目的的附庸成分。在高迪的艺术创作中,镶嵌艺术是构成整个建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建筑构架及建筑风格共同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品位,这是高迪对建筑镶嵌艺术做出的最大贡献。

高迪的建筑哲学与艺术

建筑史上的但丁——高迪的建筑哲学与艺术 学号姓名 人们将建筑称之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是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加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好的建筑就是一座艺术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今回首上世纪留下的丰碑,依然能感受到前辈们百年之中的求索和奉献,重新领悟那些凝聚在沉默建筑中的丰富内涵和跳跃的灵魂。 不论人们作何种评价,都无法否认20世纪是建筑艺术上最丰富多彩的100年,也涌现出了太多的鬼才,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济安·劳伦佐·贝尼尼、安东尼·高迪·科内特、法兰克·洛伊·赖特等。在这不平凡的100年里涌现出了许多无法防治无法超越的经典,古典复兴派、新理性主义、后现代派、简洁派、仿生派,以及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行为建筑学等等学派与理论不断出现。他们所留下的林林总总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仿生建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建筑奇迹,更看到了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新时代中逐渐成长。其中20世纪建筑大师中,高迪算是首屈一指了,作为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天才建筑师,他极富表现力的建筑是建筑史上的奇葩,启迪诸多后来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他的建筑理念是阿拉伯摩尔风格、民族主义和自然主义等的有机结合。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结合传统与当代的各种建筑风格,还同时保有原创力,在技术上做大胆的突破,并运用精彩、独特而且深富创意的装饰,让每一件作品从建材、型式、到门、角、窗、墙等任何一处细部,都独一无二,也因此高第的建筑风格很难被归类,高迪的自然主义风格,达到自然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高迪也因此得到了“建筑史上的但丁”的雅号。而让高第拥有源源不绝的创意及不停超越自己的动力不是别的,正是自然本身。 一、个人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巴塞罗那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为西班牙建筑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家。今天在巴塞罗那保留的18件高迪作品中,17件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其中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和古埃尔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高迪的建筑以反功能主义立场、追求精神力量和纯粹的形式而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 二、高迪的建筑哲学 (一)摩尔风格 西班牙是个历史比较复杂的国家,阿拉伯摩尔人长达几百年的占领与统治,不仅留下了璀璨的伊斯兰建筑如阿尔罕布拉宫,也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融合。而这种源于伊斯兰的摩尔艺术风格,传统的阿拉伯形式和西班牙的特色的遗孀,是西班牙穆斯林在保存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将基督与阿拉伯、波斯与北非文化元素的重新结合与创造,身处欧洲却有强烈伊斯兰摩尔风格的西班牙吸引着全世界的艺术家们。 摩尔风格的装饰语言成为一种文化根基的象征,在文森公寓中被高迪解释为充满视觉魅力的面貌。始建于1883年的文森公寓,是高迪建筑生涯早期的代表作品,外形是厚重的堡垒式,而城堡的内部却尽显摩尔风格的精致、富丽的图样装饰。繁复的拱型结构和条纹图样,以及铺砌亮丽釉面砖的壁脚板、墙群,横饰带、覆有植物装饰图案的系列拱门,以及用弓形、钟乳石等装饰。作为宫殿建筑,它的装饰图样构造之细腻,设计之精巧,无不体现了阿拉伯摩尔风格的神秘和辉煌,在西班牙的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中的装饰带有浓郁的“摩

密斯_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总是活跃着这样一群建筑师,他们的创作思想与世博会主题紧密相连,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出前卫的科技之美。虽然其中一些建筑未被永久的保存下来,但他们设计的建筑和他们的名字却被人们牢牢记住。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用他们的灵感与专注,创造出世博会上一个又一个震撼与奇迹,而世博会也成为这些建筑师事业的辉煌标记,将他们思想与作品永远铭记在建筑的史册之中。 在众多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建筑师中,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1929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了国际博览会,密斯设计的德国馆,以其 密斯·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文?李政?李贺楠 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这届博览会中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虽然,巴塞罗那德国馆建成后只有3个月就随着展览的闭幕而被拆除,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立在一个约4英尺高的石砌平台之上,由一个主厅和二开间附属用房组成。主厅的承重结构为8根十字形断面的钢柱,屋顶是薄薄的一片向四周悬挑的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封闭又开敞的 “一个博览会的效益取决于它探讨的基本问题,伟大的博览会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博览会探讨生活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经济、技术和文化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与工业两方面都完全面临着新问题,寻求好的方案,对于我们的文化与我们的社会以及技术工业都非常重要。” ——密斯塞罗那博览 10

空间序列。 巴塞罗那馆入口前面的平台上是一个大水池,大厅后院有一个小水池,以水作为纽带,将室内外空间互相穿插贯通,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巴塞罗那馆整个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巴塞罗那馆对20世纪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巴塞罗那馆以其纯净的形式,灵动的空间,钢与玻璃材质完美的运用,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密斯建筑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密斯的创作道路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绝少有人知道一位现代建筑的先行者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与一些建筑大师关注艺术形式不同,密斯的一生都专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研究材料的施工工艺,研究材料的美学特征。这些建筑思想的形成或许与密斯成长经历有着内在的联系。 1905年,密斯在19岁时来到柏林, 在一个擅长木结构设计的布鲁诺?保罗建筑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又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19世纪初,古典主义建筑依然是当时德国流行的建筑形式,但也有少数建筑师倡导要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出时代的新建筑。彼得?贝伦斯是建筑新思潮代表人物,他的事务所逐渐成为培养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这些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大师都曾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 从事经过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使密斯获得了丰富的实际经验,1913年,密斯在柏林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1930年,在格罗皮乌斯的推荐下,密斯被任命为包豪斯学校的校长。因为当时德国纳粹党专政,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密斯毅然决定前往美国继续开拓自己的建筑事业。 在美国,密斯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自由的思想氛围,为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宽松的创造空间;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他新技术和新材料实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作为战后新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本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而密斯的建筑作品则以其反传统的先锋性和新技术的时代性成为美国文化的精神载体,向全世界建筑界发出了呐喊和宣言。 钢和玻璃建筑之王 密斯在建筑史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建立了钢建筑的新语言,虽然同一时代的建筑师也有对钢建筑的研究,但却没有人能够深入到建立起钢建筑体系的深度。从19世纪20年代初开始,密斯就认识到玻璃墙面与钢构架的结合将成为新时代建筑的标志。密斯仔细研究钢建筑的材料特质和力学特点,使钢建筑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实验性建筑,而是 走入现实社会,成为服务于社 会大众的建筑形式; 密斯还 World Culture People 11

解读巴塞罗那建筑疯子——高迪

解读巴塞罗那建筑疯子——高迪 10土木(1)班胡俊飞J10220110 引言:高迪,游走于疯子和天才之间。他用天马行空的思想,在巴萨罗那给我们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古埃尔公园、巴特罗之家、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每一座都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他融合了东方伊斯兰摩尔风格、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创造出近乎怪诞的独特风格,带给我们一场独特的建筑视觉盛宴。 关键词:安东尼?高迪建筑哲学自然主义 一、高迪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年)出生在距巴塞罗那不远的小城雷乌斯,巴塞罗那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为西班牙建筑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家。今天在巴塞罗那保留的18件高迪作品中,17件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其中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和古埃尔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高迪的建筑以反功能主义立场、追求精神力量和纯粹的形式而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 高迪出身于铁匠家庭,从小的耳濡目染以及后来师从Viollet-lduc关于古代建筑的维护和研究,使得高迪能够对哥特建筑有很深入的理解。高迪小时候的多病身体,使得他很少能够贪玩,而是花更多时间亲近自然,日后使得高迪着迷于自然。自然中的诸多元素如海浪、贝壳、岩石、海草等都成了高迪日后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 高迪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存在于人类心中的直觉潜能,虽受英国美术大师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自然主义学说和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的影响,但他心中那股浓烈的加泰罗尼亚民族意识,和来自蒙特瑟瑞(Montserrat)圣石山的灵感泉源,却与他的作品密不可分。 高迪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结合传统与当代的各种建筑风格,还同时保有原创力,在技术上做大胆的突破,并运用精彩、独特而且深富创意的装饰,让每一件作品从建材、型式、到门、角、窗、墙等任何一处细部,都独一无二,也因此高迪的建筑风格很难被归类,也莫怪乎他能得到“建筑史上的但丁”雅号。而让高第拥有源源不绝的创意及不停超越自己的动力,则是“大自然”。 二、高迪的建筑哲学 高迪将哥特式、罗马式、东方伊斯兰式、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当成不同的音乐谱号,按照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创造了高迪式的建筑曲调。一般认为高迪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是早期的东方伊斯兰摩尔风格,偏向于光复后遗留的阿拉伯遗留风格,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其二是新哥特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这主要是受法国勒杜克和英国拉斯金理论的影响。其三是自然主义风格,这是高迪中年后日渐成熟的标志,也使得自然主义风格也趋于巅峰。

Book3 Module1 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高迪简介

Book3 Module1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高迪简介 (by Anne 2019.4.17) 青年时期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父亲是一名锅炉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他们敦厚善良,是虔诚的教徒,过着简朴、平静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安东尼奥排行第五,也是老小。理应说,安东尼奥生逢其时——就在他出生前不久,国王刚签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罗那的诏令。工商界的富豪们纷纷斥巨资投入巴塞罗那的改建工程。他们在营造新的建筑时都喜欢别出心裁,争奇斗妍。那时,建筑师的职业十分吃香,人们趋之若鹜。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为宇航员一样,那时的男孩都想快些长大,造出奇妙的建筑来,以便扬名天下。 安东尼奥也渴望成为建筑师,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点什么。年轻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有的东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而且能够说,还是疾病协助他培育起了这份情愫。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患有风湿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独处,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哪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 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所以真说不上有谁特别喜欢他。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仅仅画图画得特别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当多的了。 1870年,安东尼奥·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在校的头两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医校刚毕业的大哥不幸去世,接着是母亲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老父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来与儿子同住。安东尼奥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 还是学生的时候,高迪便参加了巴塞罗那若干“奇观”的建造。名义上他是几位大建筑师的助手,但是交给他设计的几个部分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 结识莫逆之交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但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

高迪

前言 1926年6月12日,巴塞罗那全城都在哀悼一位西班牙最伟大的设计建筑的去世。追悼会在他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举行。他为这个毕生最大的项目曾经工作了43年之久。巴塞罗那政府和罗马教堂一致同意把他埋葬在这个教堂里,以表达对他的敬意,他的好朋友在追悼会上描述他是建筑师中最天才的一位,是卡塔兰人中最卡塔兰化的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伟大的建筑师——安东尼·高迪。 生平简介 高迪出生卑微,他在1852年6月25日生于刘斯的一个铜 匠家庭中,是一名普通手工艺人的儿子。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 间解构能力与雕塑感觉;又因小时患有风湿病而不能和其他小 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锐的观察大自然,使他日后成为师法自 然的建筑师。高迪在17岁时到巴塞罗那去学建筑。在学院的最 后一段时期中,他已经开始离开常规的建筑规范,进而追寻自 己的发展方向。 高迪虽然一生未富裕过,也终生未娶,打扮随便、甚至邋 遢。从心理上来讲,高迪相当的平民化,他一向觉得自己是一 个普普通通的人,因此有人评价高迪的心态是矛盾的: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和一个感情上的平民。 作品简介 高迪早期重要的设计有文森公寓、卡柏里科家族和古埃尔 家族的乡村居所及古埃尔宫。高迪的设计时期分为几个非常 特殊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早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强烈的阿拉 伯摩尔风格的特点。 文森公寓建于1883-1888年间,地点在巴塞罗那的卡罗林 区。这个设计的墙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是 高迪的第一个摩尔风格建筑。1883年的时候,高迪为古埃尔 设计了一幢和文森公寓风格相似的狩猎小屋,依然受摩尔风 格的影响,1884年,他设计了古埃尔在巴塞罗那的住所,在 这个建筑中大量采用流行的“新艺术”运动风格,新歌德注 意的痕迹处处可见。1886年,他开始设计古埃尔在巴塞罗那 的主要住宅,这个住宅巨大,最后成为了宫殿建筑,住宅中大量采用金属浇铸工艺制作的金属构件有强烈的“新艺术”运动特征。 高迪如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家一样,高迪长期以来对于哥德风格情有独钟。他中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哥德风格的明显特征。比如他设计的圣特雷萨修道院、卡勒基修道院等项目,住卡勒基修道院的设计上第一次采用哥德风格的飞肋结构,他日后在里昂设计的一个住宅,则大量运用尖拱门式窗户。同期的阿斯托加的教主宫则更是哥德式的翻版,尖拱门式的窗户,两边的尖塔,高耸的屋顶都是典型的哥德风格建筑特色。 高迪中年开始,逐渐拜托了单纯哥德风格的影响,开始逐步走出了自己的风格道路。他的新风格具有有机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1898年他为卡尔维家族设计了巴塞罗那的住所,是他风格转变的重要转折点。高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是古埃尔公园,正是在古埃尔公园这里,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

高迪分析

在老师之前都完全没听说过高迪,然后回来后在晚上查阅才知道。如此一个伟大的建筑师,我居然不知道。 从网上了解到: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 高迪终生未娶,他与女人似乎是无缘的。他曾经说过:“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据说,他年轻时曾有过一段罗曼史,但后来那位姑娘另作了选择。她是对的。 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显得有点傻气、疯癫。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成天是一副阴沉沉、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过翻译。他只带了两个学生在身边,多一个他都嫌烦。他似乎觉得,只要与这两个学生交往,就能保持他与整个世界的平衡了。 他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 他的穿着更是随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衬衫是又脏又破。看着他那副穷酸样子,还真有人拿他当乞丐施舍。 1877-1882,休达德拉公园 1883-1888,文森之家Casa Vicens 1884-1887,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1883-1885,随性居 1884-1887,奎尔别墅Finca Guell 1884-1926 ,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1886-1889 ,奎尔宫Palau Guell,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1887-1894 ,阿斯托加主教宫 1888-1894 ,圣德雷沙学院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1898-1904 ,卡佛之家Casa Calvet 1898-1915 ,奎尔纺织村及教堂Colonia Guell 1900-1902 ,贝列斯夸尔德Bellesguard 1900-1914,奎尔公园Parque Güell,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1901-1902 ,米拉勒之门Pue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4-1906 ,巴由之家Casa Batlló,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1906-1910 ,米拉之家Casa Milá,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1909-1910,圣家堂教会学校Sagrada Familia Parish School,其教堂地下室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共有7处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被列入世界遗产。 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全城喜气洋洋。装饰着彩旗、鲜花的电车在欢快的乐曲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开动了……突然,电车把一位老人撞倒了! 起初,没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他穿着寒酸,形容枯槁,人们以为这个糟老头子只是个乞丐罢了。他被送到医院后不久就断了气。像所有横尸街头的流浪汉一样,过几天就该送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了。没想到有一位老太太竟然认出这个老头就是安东尼奥·高迪。天哪,他可是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和最杰出的公民,整个西班牙的骄傲啊!出殡那天,巴塞罗那全城的人都出来为他送葬、致哀!

安东尼奥高迪

中外建筑欣赏论文安东尼奥·高迪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 系部:机械工程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安东尼奥·高迪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 作者: 摘要: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等。 关键词:安东尼奥·高迪、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世界文化遗产、巴塞罗那、大自然新建筑思想摩尔风格自然主义研究型设计等。 一.安东尼奥·高迪生平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1870年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1877年毕业设计为一所大学的礼堂 1878年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且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 1883年主持圣家族大教堂的修建 1900年决定建造“古埃尔公园”1926年6月10日于巴塞罗那有轨电车通车典礼被电车撞倒去世其父弗朗西斯科·高迪为铜匠。在前往巴塞罗那学习之前,高迪曾当过短期铁匠学徒。他于1869年前往巴塞罗那,但1873年方获得加泰罗尼亚省立建筑学校之学习许可。高迪学生时代受到了冯塔纳的影响,并于1878年毕业,取得建筑师执照,此后至死几乎都在巴塞罗那工作生活,未曾离开。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为巴特之家等,古埃尔领地教堂和古埃尔公园。 高迪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存在于人类心中的直觉潜能,虽受英国美术大师罗斯金自然主义学说和新艺术风格的影响,但他心中那股浓烈的加泰罗尼亚民族意识,和来自蒙特瑟瑞圣石山的灵感泉源,却与他的作品密不可分。 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3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安东尼奥·高迪经典建筑赏析 古埃尔公园赏析 古埃尔公园完美的整体。这里的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按建筑

德国馆分析

巴塞罗那德国馆空间分析 一、少就是多 德国馆的少表现为它简洁的空间几何特征:基面通过简单的矩形大理石基面进行抬升、基面周边以条形玛瑙石墙和大理石墙进行围合,通过一面乌檀木墙和一面大理石墙分割空间,加以玻璃幕墙稍加围合,各个空间以及墙面都表现为干净利落的矩形。 德国馆的多表现为多处巧妙的平衡:在巧妙分隔空间的同时又使得空间相互流通一体;在以统一的矩形形式表现空间以及以矩形墙面分隔空间的同时,又使用从石墙到玻璃幕墙再到木墙、从大理石地面的同向矩形空间到异向矩形水池的变化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空间表现得跳动多变;抬高的基面表现了这一建筑空间相对周围空间的外向型与重要性,同时在这一基面上下沉的水池以及U型的垂直基面的外部墙体又表现出内向性与围合感;两个U型垂直面一个有顶、一个无顶,形成一个倾向外部空间,另一个倾向于内部空间的对比与均衡 二、流通空间 建筑本身:各个空间存在透视、通行、共有、包含等多种位置关系使得各个空间并未完全分离,这得益于密斯在使用了钢柱支撑之后解放了墙体的功能,使其能更自由地被安置,从而形成纵横交错、隔而不断的室内空间布局,各个空间衔接、穿插,以便引导人流;两端的U 型垂直面开口端相对,中间有一大理石墙面部分阻断,这样使得大的两个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视觉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把基面相对延伸从而连成一体,在视觉上使得两个相邻空间相互流通、联系加强。

建筑与周围环境;在这个建筑的设计中,密斯并未如传统建筑设计一般以墙作为支撑,而改用十字形断面镀镍钢柱支撑钢筋混凝土屋顶,又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在视觉上建立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但并未打断穿越这一界限的空间流,这也使馆体在室外环境形成的负环境中作为正形体存在的同时通过玻璃幕墙以及茶色外墙使得房体与外部花园在由内到外的渐变中连为一体;基面虽然被抬高,使得整体室内室外空间连续性被打断,但视觉连续性尚存。 三、全面空间 从整体结构层面来看,密斯运用原形切割的统合方法,将一个大的矩形空间分割为几个小空间,可以看出他分割的几个空间都是简洁实用的矩形空间,但这几个空间之间存在一个主次的地位关系,因其功能由走廊厅到安放椅子的主厅再到设有水池的小空间不一而同同时又以主厅为主,这体现出他所谓“一统空间”即“全面空间”的思想,即空间形式是可以相对固定不变的,但其内部布置以及衍生出的功能可以有诸多变化。 四、深层思想 抬高的大理石基面、大片的透明玻璃幕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似闭的空间印象以及其宽阔的内部空间内简单的布置、光影交错的情景都让人不免感到与现实的脱离以及空洞,仿佛密斯想让人们想让人们忘记些关于现实的东西:当魏玛德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经渐渐坠入法西斯专政的漩涡中,当希特勒的纳粹党渐渐席卷了德国,当民众对一战战败条约的不满和对现有生活状况的不满

高迪建筑

七座高迪建筑,七个高迪秘密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4384649.html, 时间: 2009-04-14 发表评论>> 被誉为“上帝的建筑师”的天才大师安东尼奥·高迪,一生留下无数知名建筑,也让人感慨,“没有哪座城市会像巴塞罗那,因一个人(高迪)而变得熠熠生辉。”高迪的建筑带给作家灵感,2007年,一部围绕着他的七座建筑而展开的小说《高迪密码》在西班牙上市,短短一个月内售出十余国版权,在当年的伦敦书展上发光发热,一时成国际文坛新宠。2008年,它风靡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印量突破200万册,先后登上西班牙、英国、德国畅销书榜单,被誉为西班牙国宝级悬疑解码小说。日前,该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

小说以高迪之死为起点,设计了大量离奇巧合,还为高迪的七座建筑制造了弦外之谜,它们分别是圣家堂(Sagrada Familia)、古埃尔公园(Parc Guell)、文森之家(Casa Vincens)、采石场大宅(La Pedrera,也称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o)、卡佛之家(Casa Calvet)、古埃尔宫(Palau Guell)。作者巧妙地将这七处建筑与天上的北斗七星一一呼应,构成了陆地上的“大熊星座”,成为小说中的解密关键。 由于书中指出这七处建筑分别藏有一个密码点,可导引出高迪临终所托付的最终秘密,让看过这本书的人恨不得立即飞到巴 塞罗那去一探玄机。因此,本书的出版,也带起了新一拨世界性的巴塞罗那旅行热。 小说的两位作者安德鲁·卡兰萨与埃斯特万·马丁表示,他们之所以一致选定高迪作为主角,是因为高迪有着天才而传奇的一生。高迪当年在建筑学校毕业时,他的校长曾经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后来,高迪用自己的成就对校长的困惑给出了答案——他的作品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宝级文物,3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代表作神圣家族教堂(简称圣家堂)盖了120多年,至今仍没有建完,是世界上惟一一座尚未完成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 高迪性格孤僻,终身未娶,据说是因为他“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建筑上面,其中43年时间都用于建造圣家堂,可惜最终却未能完成。1926年6月7日,巴塞罗那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高迪被一辆电车撞倒,他当时衣衫破旧,路人还以为是流浪汉,结果在送到医院的三天后去世…… 在两位作者的笔下,高迪这种莫名其妙的死,决非是意外;高迪作为一个虔诚天主

巴塞罗那与高迪

巴塞罗那之 ----高迪 高迪,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有人说他的建筑疯狂,有人说他的设计前卫,他的圣家堂教堂是世界上唯一的仅仅完成百分之五十即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而由他设计的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七处之多。连现在的纽约新的世贸中心设计灵感也来自于他的手稿,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甚至被命名为高迪之城,城市的旅游宣传口号是“高迪之旅”。是他,以自己一个人,成就了一座建筑艺术之城。 西班牙偌大的加泰罗尼亚,整个巴塞罗那,建筑师似乎只有高迪一人。因为在那个城市游览的时候,我一直重复听到的只是这一个名字--高迪。我去到的游览景点,都是因为是高迪的建筑,所以变成了游览的热点。 他是谁?为什么在他去世的时候,巴塞罗那全城倾城出动为他一个老人送葬。为什么一提到他,所有人都充满尊敬?为什么在那么多年后,他仍以仅仅一个建筑师的身份,成为这个城市的骄傲? 直到最后我走进圣家大教堂,巴特勒公寓,米拉之家,奎尔公园,走进他最后生活的教堂地下室,看见,了解他的生平。然后,我也成了他的崇拜者。在最后走出教堂里他的墓室前,致以尊敬的目光。 圣家大教堂是高迪最后的作品。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没有完成。还在修建中。有人说,那是给穷人建的教堂,没有更多人来出资,所以修建缓慢。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高迪的作品太伟大,没有人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来完成这伟大的艺术品--这总是要很多时间,才能做到最完美。 还在修建中的教堂也成了世界上所有建筑师的朝圣之地。没有哪个建筑,都还没有修建完成,却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高迪爱自然,把建筑和自然界融在一起。圣家大教堂的建筑设计特别,以至于在高迪去世后,人们没有办法继续他的设计。因为他不是使用稿纸,而是用模型来告诉工人们怎样来建设。教堂的如果完全倒过来,是自然下垂的椎体。受力由自然的弧度来消化。 就是这样,高迪的设计有自然之美。圣家大教堂也处处合于自然。森林一样的教堂内部设计,倒过来的下坠椎体外型。他有那么惊人的想象力,能把自然用建筑的方式来呈现。 而高迪也幸运地遇见了这个爱艺术的城市居民。能给他机会来呈现建筑艺术。那个奎尔公园,原本是高迪设计来做一个市场。做好以后,人们都舍不得了。所以

建筑师高迪英文演讲稿

Antoni Gaudíwas a Catalan architect of Spanish. Gaudí's works reflect his highly individual and distinctive style and are largely concentrated in the Catalan capital of Barcelona, notably his magnum opus, the Sagrada Família. Much of Gaudí's work was marked by his big passions in life: architecture, nature, religion. Gaudístudied every detail of his creations, integrating into his architecture a series of crafts in which he was skilled: ceramics, stained glass, wrought ironwork forging and carpentry. He introduced new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materials. The Casa Mila apartment house was a late example of Antonio Gaudi 's apartment house. On a corner site, the building facade is curvilinear in form and based on organic concepts. The heavy facade is tied to the floors behind. The most successful portions of the design were the roof vaults, clustered chimneys, and balcony railings. This design caused much public comment, and Antonio Gaudi was forced to defend his organic forms in general terms. A new church, the Sagrada Familia Church in Barcelona, was to be dedicated to the holy family. In 1883, Antonio Gaudi was recommended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architect who had resigned. At age 31, Antonio Gaudi undertook what became his life's work. During the years that Antonio Gaudi was working on the crypt, he was formulating design ideas to be expressed in the church above. The east transept was selected for a presentation of the Nativity, and work began on the apse, the lower part of the towers, and the entrance doors. Now please let my partner lanmeng to continue this spee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