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融合典型案例
新农村大规模农机农艺结合的方法措施——以中牟县雁鸣湖镇为例

有 利条件 ,为 大型 机械 的进入 提供 了
可能。
连 点成 片 、组片成 团 ,是雁 鸣湖 镇农业 发展 的方式 和 目标 ,有 利 的地
理条件 和种植 条件 也为大 规模农 机农 艺结合 提供 了客观条件 。
( 二)加快研 发农机化技术和装备
组织 农机 企业 和 农业 科研 推 广单
种 、栽培 和养 殖方式推 广的重要指标 ,
( 二)大规模农机农艺结合 的矛盾
现代 化 的农 机技 术和农 艺 技术 对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积极 的作用 。
一
有针对性地示 范推广农机农艺结合紧密 的作物品种和种植养殖方式 。加强农机 技术研究 ,抓紧对水稻育插秧 、玉米收 获 、蔬菜移栽 、花生 、茎块作物生产的 机械化作业机具 的改进 、引进试验和研 发 。适应农业规模化 、精准化 、设施化 等要求 ,加快开发多 功能 、智能化 、经
先保证重点和薄弱环节作业机械购置补 贴 ,加大补贴力度。积极争取实施农机 作业和技术补贴 ,调动农 民应用深松整 地 、秸秆还 田、机插秧 、高效植保等增 产增效 、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 的农机化 技术 的积极性 。农业和农 机管理部 门针 对农机农艺融合薄弱环节 ,积极争取财
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牟县雁 鸣湖镇 正在 大力 探索 大 规 模农机农 艺结 合 的新 方法 ,努 力打 造郑东新 区都市型现代农 业示 范区。
在 以下 几方面 。农 机与 作物 的 品种 之
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
间 的矛 盾 ;农 机与 耕作 制度 之 间的 矛
盾 ;适 宜机械 化操 作 的农机 与适 宜手 工 操作 的农艺 之 间的矛 盾 ;农 机 的单
一
科技创新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联农带农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部分相关内容:
1.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多款优质农产品,包括壹号土猪、壹号土鸡等,并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与农户
合作养殖,实现联农带农。
这种模式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产能和产品质量。
2. 河南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发展养猪业,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将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户,带动当地养猪业的发展。
同时,公司还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当地的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合作养殖肉鸡。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科技创新联农带农典型案例还有很多,它们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共赢,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的先进技术与应用案例分享

农业机械的先进技术与应用案例分享在现代农业中,机械化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作物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农业机械的先进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和应用案例进行分享。
一、自动化播种技术传统的手工播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
而自动化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这项技术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完成播种过程,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精确调整种子的密度、深度和间距,从而达到最佳的播种效果。
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自动化定位播种系统。
该系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将农田数字化,精确计算种子的分布位置和距离,从而实现自动播种。
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播种过程中的浪费和误差,提高了收成的质量和数量。
二、智能喷洒技术农业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民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传统的喷洒方法不仅效果不佳,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智能喷洒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精确喷洒,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无人机喷洒系统。
该系统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和高精度液滴传感器,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和喷洒药物的自动调节。
喷洒过程中,系统能够根据病虫害的分布情况精确计算药物的投放量和喷洒时间,从而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三、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是指通过植物遗传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农田生长环境和作物生长状态的精确监测和管理。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科学地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种典型的精准农业技术是可变施肥技术。
该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农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情况,再根据农田的特点调整施肥方案。
这样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块的精准施肥,增加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四、智能收割技术传统的农作物收割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易受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而智能收割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作物的自动识别和收割,提高收割效率和减少人力投入。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机械化高产栽培谷子

其他 品种谷子或糜子炒熟 ,使其失去发芽能力 ,然后 以 5: 的比例与种植品种种子混合均匀即可。播种前调节 1
穴播 机 , 每 穴保 证有 5 7粒种 植 品种 的种 子 。播 种 时每 使 ~
熟 品种 出苗后 4 0 d左右 , 要及时 中耕清垄 , 合深 中耕 , 结
每 0 6 m 追标 准 氮肥 1 , 孕 穗 期 浇透 水 , 肥 结 .7 0 h 0 到 施
喷施。 4 .防治 病 虫
是 固膜 防风 ; 二是间苗 、 定苗 。当谷子幼苗长至
2 3片叶时 , ~ 进行一次 间苗 , 每穴留 4 5 。当幼苗长至 ~株 5 6片叶时定苗 , - 每穴 留 3 , 株 长大后植株相互依托 , 能有 效 防止倒伏 , 称之为“ 三足鼎力” 三是培土稳苗 ; ; 四是清 除杂草。地膜覆盖后 , 仍有部分杂草从播种穴长出或在膜
一
() 3 抽穗到成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旱地谷子要浅 中耕提墒保墒 , 水地
防涝 防倒伏 。 开花 期 根 外喷磷 , 0 6 。 磷酸 二 氢 在 每 . 7m 用 0 h
钾 10g 5 兑水 4~ Ok , 0 5 g进行叶面喷施 。 也可视地力不 同, 每 0 6 m 用硼酸 3 兑水 5 分别在抽穗 、灌浆期 .7 z 0 h 0 g 0k g
头转弯 时 , 应先将机 具升起 , 转弯后再将机具缓慢放下 ,
不要太猛 , 以免损坏部件 和堵死排种管。同时做到边行走 边降落 。
3 .田 间管理
纯磷 5 8 施肥后立即耙耱镇压 , ~ 妇。 做到地面细碎平整。 整
地 结束 后 要 抢墒 铺 膜 , 用 7 (1 幅 的 超 薄 地 膜 , 照 选 03 宽 1 1 按
农业优秀典型案例

农业优秀典型案例1. 河北省农民创办的“三夏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在河北省,一位农民通过创新种植方式,将夏季农田转化为生态系统,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综合效益,还改善了环境质量。
他运用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料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案例在某个农业大县,农民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慧农业的全面升级。
他们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细化的灌溉、施肥等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资源浪费。
3. 江苏省水稻育种创新案例在江苏省,一支农业科研团队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优点,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种植品种选择,推动了当地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
4. 云南省有机茶叶产业发展案例在云南省,一批茶农通过有机种植技术,发展了独特的有机茶叶产业。
他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茶叶,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
5. 四川省农村电商发展案例在四川省农村地区,农民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将自家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解决了传统农业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
农民通过网络宣传、订单配送等方式,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6. 北京市大棚蔬菜无土栽培案例在北京市,一些农民通过无土栽培技术,在大棚内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他们利用水培技术、营养液供应等方式,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7. 浙江省农业生态景观打造案例在浙江省,一些农民将农田打造成了美丽的农业生态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他们通过种植花卉、果树等农作物,结合农村风光和农业文化,打造出了独特的乡村旅游景点,促进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农机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农机联农带农典型案例一、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指通过建立农机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农机服务。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例如,某地区的农机服务组织通过提供耕种、植保、收割等全程机械化服务,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农机合作社运营模式农机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组织,通过集中购买、使用农机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例如,某地区的农机合作社通过集中购买、使用先进的农机具,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运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
三、农机技术创新推广农机技术创新推广是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例如,某地区的农机部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推广了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农机与农艺结合实践农机与农艺结合实践是指将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优化。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例如,某地区的农机部门与农艺专家合作,推广了将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运作,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五、农机手培训与就业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需要掌握农机操作技能。
因此,开展农机手培训与就业服务,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例如,某地区开展了针对农民的农机操作培训课程,并提供了就业咨询服务,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和发展。
农业领域的智能化农机应用案例分享

农业领域的智能化农机应用案例分享智能化农机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人工智能和现代技术的一种创新方式。
智能化农机的出现,使得农民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分享几个在农业领域中智能化农机应用的案例。
案例一:智能化播种机器人传统的播种方式需要农民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而且由于人为的限制,难以保证播种的均匀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智能化播种机器人。
该播种机器人配备了高精度定位系统和摄像头,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土地的状态和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可根据需求进行准确的播种操作。
它还采用了自主导航技术,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并且通过云端数据实时更新,适应不同的农作物。
这款智能化播种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均匀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种植成本。
案例二:智能化喷药机器人传统的喷药方式往往存在药剂使用不当、喷洒不均匀等问题,导致草害和病虫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研发出了智能化喷药机器人。
该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和红外线感应器等设备,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和作物状况,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精确的喷药。
同时,它还能够根据农田土壤和植物数据,智能调整药剂的浓度和喷洒量,确保喷药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该机器人还具备自主充电功能,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自主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
这款智能化喷药机器人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农田中的草害和病虫害,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案例三:智能化收割机器人传统的收割方式需要农民长时间的弯腰劳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收割效率和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一家农机公司开发了智能化收割机器人。
该机器人配备了高精度的导航系统和多传感器,能够准确判断农作物的成熟程度和收割时机。
具备机器视觉技术,可以辨别庄稼和杂草的区别,从而避免错误收割。
智能化收割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与云端数据的连接,获取气象信息和农田数据,根据不同的需求智能调整收割方式和速度,以提高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推介材料(模板1)

海东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申报材料溪水市光明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2023年8月扁平化管理降成本,精细化统筹增收入——溪水市光明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介绍光明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以“引进来,做起来,走出去”为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引进农机和种植新技术、新品种,以土地流转承包和土地托管为主要抓手,采用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方式,将农机与农艺进行高效整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体系,现已具备向周边市县辐射输出作业服务的能力,是光明区内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主力军。
一、基本情况溪水市光明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1月,总部座落在光明区平南镇天天向上路7号,是集农业机械引进、推广、维修和农机配件供应、农机作业信息收集与发布、农机作业服务、土地流转为一体的综合型专业合作社。
从硬件基础来看,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的农业装备及配套设施完备,拥有各类农机具335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24台(其中玉米收割机15台),硬茬播种机50台,大中型拖拉机47台,果园耕作机10台,植保无人机20台,粮食烘干设备六组(90吨),其它配套农机具178套;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机停放库棚800平方米、维修间200平方米、培训教室150平方米,粮油烘干中心1200平方米,并设有万吨仓库一座(在光明区平南镇建设南路18号)。
从软件实力来看,合作社拥有农机操作能手20人、维修能手8人,较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3名,其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员8名(农民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农艺师1名,中、高级技师5名)。
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瞄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体系搭建日趋完善,达到了降本减工、提质增效的预期。
合作社对内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成员优惠提供耕种机械化生产服务,对外开展有偿机械化服务,提高了周边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业务范围如下:(一)引进农机和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活动,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机农艺融合典型案例
农机农艺融合典型案例--农垦泰丰玉米种植合作社
1.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效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追求,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保证,二者融合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
只有确保理论和技术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和农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机设备利用效率,农业技术生产水平。
2.基本情况:
齐齐哈尔农垦泰丰玉米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社员11人,合作社每年会进行统一培训,聘请农业方面专家进行培训,合作社对农资实施统一采购,统一到生产企业购买农膜、种子、化肥、农用柴油、滴灌设备等农用物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生产费用。
在组织生产方面。
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整地、管理、收获等。
2020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成为农场最大的玉米种植合作社。
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合作社成员增加收入近50万元。
3.存在的问题:
3.1玉米秸秆无法充分利用
农业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在秋整地过程中,不注重整地机械,导致玉米秸秆没有充分的利用,使得土地营养成分流失,部分种植户嫌麻烦进行放火点荒,造成大气污染。
3.2喷灌设施简陋
往年玉米浇灌采用中、小型喷灌机组,移动费用大,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
3.3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认识性不足
现阶段种植户中大多数人普遍对农机与农艺融合,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农艺技术和农机有效融合会进一步增加投入,不利于实现增产和稳产。
传统意义上大多数只认识到了农艺技术的重要性,而对农业机械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重视生物技术,而轻视工程技术。
这就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巨大难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4.解决途径
2019年泰来农场争取到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其中包含了玉米整地作业40元/亩补贴政策,合作社主动找到农场希望给予解决玉米秸秆问题,随后农场积极联系泰来县农机服务中心,调配了6台碎混机,1台翻地机,对农场玉米地块进行翻埋、碎混整地作业,整地期间种植户不用拿一分钱,采取一边收获一边整地,两不耽误,大大降低种植户作业成本,同时也提高整地质量。
2019年开始合作社开始采用玉米种植滴灌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省水、省人工,对玉米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在干旱季节,对比传统式喷灌,在燃油、耗电这块有较强的优势,滴灌一天一夜可以达到喷灌3天的效果。
而且铺设滴灌管方面,从起垄、播种、铺设到覆土可以实现一体化作业。
且滴灌在于前期一次性投入,后期无附加费用。
5.成效
滴灌地块,秋整地40元/亩(有补贴),起垄、播种、铺管、覆土、镇压50元/亩,种子60元/亩,农药50元/亩,喷药10元/亩,中耕二遍20元/亩,滴灌一遍10小时可以持续8天不用滴灌,每次开启滴灌费用为2元/亩,(旱季滴灌4遍)。
收获之后起滴灌管人工5元/亩;滴灌管还可以卖废品,10元/亩。
秋季收获40元/亩。
综合投入成本227元/亩。
普通地块,秋整地20元/亩(包含灭茬、起垄),种子60元/亩,播种20元/亩,农药50元/亩,喷药12元/亩,中耕三遍30元/亩,喷灌40元/亩,喷灌油料20元/亩,秋季收获40元/亩。
综合投入成本292元/亩。
6.效益分析
(一)亩产值
普通地块基本在1200斤,每斤0.75元,900元/亩。
滴灌地块基本在1400斤,每斤0.75元,1050元/亩。
(二)亩效益
普通地块效益608元/亩。
滴灌地块效益823元/亩。
滴灌地块比普通地块增加215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