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时间

合集下载

以史为鉴:2015年5月大宗商品反弹是如何终结的

以史为鉴:2015年5月大宗商品反弹是如何终结的

以史为鉴:2015年5月大宗商品反弹是如何终结的本文作者为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及策略金融组副组长杨柳。

本轮周期带动的反弹是典型的“风未来,心先动”。

当然,“心动”也并非捕风捉影,1月份的2.5万亿信贷数据、大宗商品价格的全面反弹、稳增长力度逐渐升级、总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讲话,都使市场产生了“基本面边际改善”的预期。

同时,周期行业的长期超低配与低估值,也强化了周期行情的持续性。

市场当下的一个重要焦点问题是大宗反弹的持续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周期主导的风格会不会逆转。

以史为镜,2015年4月大宗商品的反弹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可以分析当下和预判未来的线索。

一、2015年4月的大宗反弹是什么样的背景?2015年4月至5月,全球大宗商品经历一波大幅反弹,主要动力包括:一是美元指数在3月中旬止住了2014年7月以来的快速上行趋势,美元指数从80一路冲顶100后回落至93附近。

美元指数回落主要是由于3月份FOMC会议纪要的鸽派信号和2月份严寒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加息预期带来的美元升值趋势暂告段落。

二是大宗商品在4月份反弹之前经历了将近1个多月的快速下滑,从2月17到3月17,标普大宗商品总指数下跌超过10%,从2014年中到2015年2月,该指数累计下跌45%,大宗商品在技术面上有强烈反弹需求。

三是2015年3月份开始大宗商品普遍库存下滑较快,2015年初螺纹钢、动力煤、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库存位置处于同期历史低位,进入3月份开工季,库存快速下降,带动大宗商品价格4月份掀起一波反弹。

四是市场对于稳增长发力预期强烈,2015年一季度经济深度探底,一季度名义GDP 5.9%,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要完成上半年7%的目标,二季度是关键的时间窗口,叠加二季度的高基数效应,亟需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

因此,市场普遍预期4月政治局会议将重点强调稳增长。

二、2015年4月的大宗反弹是如何终结的?5月中旬大宗反弹偃旗息鼓,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元指数大幅反弹。

2012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动态及下半年展望

2012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动态及下半年展望

月 为 6 9 3美元 /。与 2 1 1. t 0 1年 1 2月 相 比 ,6月 价 格 跌 0 8 。2 1 .% 0 2年 上 半 年 均价 为 5 0 6美 元 /,同 比 8. t
增 1.% 。 09
美 元 /,6月为 2 1 0美 元 /。与 2 1 t 4. t 0 1年 1 相 比 , 2月 6月 价 格 上 涨 8 2 。2 1 .% 0 2年 上 半 年 均 价 为 2 1 9 3 . 美 元 /,同 比下 跌 1 . % 。 t 76 小麦 价 格 下 跌 ,主 要 是 因为 全 球 小 麦 供 应 量 充 足 ,出 口市 场 竞 争 激 烈 。2 1 上 半 年 美 国 春 小 麦 0 2年
2 1 上 半 年 国 际 大 宗 农 产 品 0 2年 价 格 动 态 及 下 半 年 展 望
刘丽 佳
( 业部农 业 贸易促 进 中心 北京 农

102 ) 0 1 5 来自要 :2 1 上 半 年 , 国 际 市 场 大 宗 农 产 品 价 格 除 大米 外 同 比均 不 同程 度 下跌 , 原 因一 是 产 量 增 加 供 应 充 足 , 0 2年
二 是 全 球 经 济 萧条 , 大 宗 农 产 品 需 求 低 迷 。 综 合 供 需 面情 况分 析 , 下半 年 小 麦 、 大 豆 、玉 米 、 豆 油 和 棕 桐 油 价格 将 走 高 ,食 糖 价 格 近 升 远 跌 , 大 米 和棉 花 价 格 走 势 受 政 策 影 响 可能 出现 震 荡 。 关 键 词 :农 产 品 ;价 格 ; 出 口 ;库存
和孟 加拉 国签 订 合 作协 议 ,所 以对 21 02年 政 府 间 的
大米 出 口贸易 量超过 3 0万 t 有信 心 。 0 很

大宗原材料商品-2024年1季度价格走势分析

大宗原材料商品-2024年1季度价格走势分析

大宗原材料商品-2024年1季度价格走势分析2024年1季度的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走势可以通过对不同商品的供需关系、全球经济形势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大宗原材料商品的价格走势分析。

1. 原油:2024年1季度原油价格呈现上升趋势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需求增加将推动原油价格上涨。

同时,全球原油供应受到OPEC及其它主要产油国的限制,可能导致供应短缺,进一步推高价格。

2. 黄金:2024年1季度黄金价格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和通胀预期等因素对黄金的需求有所提振,但同时也受到美国经济复苏和加息预期的制约。

因此,黄金价格可能在上涨和下跌之间波动。

3. 铜:2024年1季度铜价格预计将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铜需求将增加,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动车行业的推动下。

同时,全球供应可能受到拉美和亚太地区的劳动力不稳定和环境问题的影响,可能造成供应压力,进一步推高价格。

4. 大豆:2024年1季度大豆价格预计将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较大,而中国经济的复苏将推动需求增加。

此外,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和生物燃料需求也将对大豆价格造成一定的支撑。

总体来说,2024年1季度大宗原材料商品的价格走势将在供需关系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呈现上升趋势。

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地缘政治风险、贸易紧张局势和环境问题等,但大多数原材料商品的价格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或微涨的态势。

投资者在进行相关投资时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大宗原材料商品,还有许多其他商品也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接下来将进一步分析其中几种商品的价格走势。

5. 镍:2024年1季度镍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镍是不可或缺的钢铁和不锈钢合金成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需求增加。

同时,印尼等一些主要产镍国实施出口禁令,供应可能面临一定压力,这也将对价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宗商品发展历程

大宗商品发展历程

大宗商品发展历程大宗商品是指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商品,包括金属、能源、农产品等。

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以下是大宗商品发展的历程。

1. 古代交易: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大宗商品的交易。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一个连接东西方的大宗商品贸易网络。

2. 工业革命:18世纪的工业革命加速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钢铁、化工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为这些商品的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 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金本位制,即货币与金本位挂钩。

这一制度推动了黄金等贵金属的交易,形成了黄金市场。

4. 商品交易所的建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许多国家建立了商品交易所,以提供大宗商品的交易场所和监管机构。

这样,交易者可以在交易所上进行标准化的大宗商品交易。

5. 期货市场的出现:20世纪,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期货市场允许交易者通过购买或出售合约来对冲风险或投机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

6. 国际化发展: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宗商品市场逐渐国际化。

各国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大宗商品的跨国交易成为常态。

7. 金融化趋势:近年来,大宗商品市场进一步金融化。

投资人开始将大宗商品视为一种投资工具,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如ETF、期权等来参与大宗商品的投资。

总结起来,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交易、工业革命、金本位制、商品交易所建立、期货市场的出现、国际化发展以及金融化趋势等阶段。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方式和参与者也在不断变化。

大宗商品相关资料

大宗商品相关资料

大宗商品相关资料《一》………………………………大宗商品投资市场的历史文化、《二》………………………………什么是农产品现货投资《三》……………………………………大宗商品的未来趋势《四》……………………………………农产品现货的优势《五》……………………………………获利模式《六》……………………………………农产品现货中专业知识《七》………………………………现货和其他投资理财的区别。

《八》………………………………利润分析计算《九》………………………………如何到中国工商银行免费开户《一》.大宗商品投资市场的历史文化。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史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现货批发市场这种模式开始酝酿和产生,但是的概念叫零售。

1989年,当时的商业部决定在国内建立现货批发市场.开始组建郑州粮场是交易市场的建设者领导小组,从那时候开始,即进入了现货市场的第二阶段。

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流通业的现代化,国务院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稳步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办,国办又公布了<<200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7年国家发改委,信息办推出<<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商务部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进入了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结合的崭新阶段。

农产品现货的主办单位:中国产业报协会,中国企业报社,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河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部位于河北沧州,已在全国多个省市设立办事推广中心,本公司是属于福建省总办事处(推广中心),欢迎登入河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官方网站详细了解相关资料及行情分析系统盘面下载。

大宗商品市场:12年牛市已然终结、未来熊途漫漫不言底__

大宗商品市场:12年牛市已然终结、未来熊途漫漫不言底__

宏观热评Macroeconomy ·责任编辑:李雪峰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出现调整走势。

尤其是进入5月份,调整开始加速。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5月初的106美元迅速回落至90美元之下,一度坚挺的伦敦铜价也从5月初的8400美元回落至7500美元下方。

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宗商品市场牛市其实已经在2011年4月结束,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大宗商品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如今重归跌势。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的话,那么大宗商品市场的熊市远远没有结束,并且会逐步向下游传导,未来通胀将不再会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相反宏观经济形势将从通胀逐步转为通缩,政策方面应考虑做出前瞻性的对冲。

基本面:大宗商品市场牛市基础已经不再3月份以来商品市场的调整无疑受到了欧债危机恶化的影响。

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希腊在欧元区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欧元走弱美元走强,均是近期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由于欧债危机影响远未结束,短期大宗商品市场仍将维持震荡下行走势,甚至不排除出现短期急跌的可能。

而从更长期的阶段来看,过去10多年,商品市场超级大牛市的基础已经动摇。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令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出现趋势性的放缓,由“中国因素”支撑的资源品繁荣周期也已经结束。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必然选择,尽管转型成功与否以及时间长短各方存在分歧,但至少不会停留在过往这种依赖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因此,大宗商品市场结束10多年的牛市步入中长期调整周期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欧债危机只是加速了大宗商品泡沫的破灭,其根本原因仍在于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周期的作用。

笔者认为,以CRB 延续指数为标的,始自1999年7月大宗商品牛市在2011年4月达到691.09点的历史高位后已经宣告结束。

技术面:上升五浪运行完毕、步入漫漫熊途我们再来从技术面对大宗商品市场走势进行分析。

这一轮商品市场的超级大牛市运行近12年,长达141个月,CRB 指数从182.83点最高涨至691.09点,最大涨幅为3.78倍。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2006年到2016年,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迎来了黄金般的10年发展期,各地、各类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看一看这个行业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请大家以看短片小说的心态观看此文。

一、时间跨度:2006-2012年总结词:快、猛代表作品: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2006年到2012年,是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初步时期,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万亿级交易平台成为这段时期发展的主线。

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挂牌,当年12月18日开业运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推出的第一个交易品种,是当时另风云为之变色的交易品种,也是目前最火爆的交易品种,原油。

渤商所成为国内第一家试点原油交易的交易场所,后来交易品种逐步丰富,焦炭、动力煤、蔬菜水果等其他品种也慢慢上线,在2012年的5月,渤海商品交易所“每日商品价格”亮相CCTV-2《交易时间》栏目,详细数值会在屏幕右下角滚动播报,成为一大特色,使即期现货交易模式发展达到顶峰,不过随着行业行业,也推出了do直供交易,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售模式,目前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犹在。

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原名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并于2010年12月迁入天津滨海新区,我一直觉得山东寿光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少有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交易场所之一,其一直坚持撮合模式为主,整合中国果菜行业的优势产业资源,致力成为成为中国果蔬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及价格指数的发布者,2013年,寿光果蔬领导大换血,完成新的飞跃,它也是我觉得最可能实现其理想的交易平台。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将分散式柜台交易带入中国并发展壮大,成为大宗商品行业风向标,这2句介绍已经可以完全概括天贵了,今年5月份上线新交易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近十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近十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波动加剧”的运行态势。

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主要农产品价格在经历“低位平稳运行”后,呈现出“高位、大幅波动”态势。

整理2000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发现,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三大谷物在内的国际农产品在近十年来的价格走势中,以2006年为界,前后基本呈现“低位平稳运行”和“高位、大幅波动”两大运行态势。

2006年前,无论玉米、小麦、大豆还是大米,价格基本呈低位运行态势,仅在2003-2004年间出现过一轮较为明显的波动。

但2006年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现波动加剧且中轴抬升的态势。

2010-2011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再次急速攀升,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接近于2007-2008年间的峰值。

当前,大多数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苗头,但价位仍处近年来高位。

这一走势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在推动耕地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不平衡等农产品供应减少。

农产品供需紧张不断推升价格上涨;二是近年来货币流动性的充裕,众多资金涌入国际大宗农产品领域,投机炒作助长价格上涨。

二是主要能源品价格呈“波动式上行”态势。

从2002年以来的布伦特原油和澳大利亚煤炭离岸价看,近十年来国际能源品价格基本呈波动上行态势。

其中,原油价格已经历三波上涨,分别是2002-2004年、2004-2006年、2006-2008年,且每波上涨均推动原油价格驶入一个更高的价位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机构研究及经纪公司Bianco Research以下图表展示了跟踪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
/Jefferies CRB指数1794年至今的变化。

虽然无法找出260多年来所有商品价格峰谷的成因,但有一个年份值得一提:1968年。

1968年以后,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历史性改变。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如果只看看当时在越南激战正酣的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导致大通胀;经常账户此后向逆差发展;美元脱离金本位的压力增加。

这里还不能不提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他为美国金本位制度划上了句号,也为中美建交打开了大门。

回顾过去200年左右的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走势,可以看到每隔55年左右,会出现一次峰值,而在这55年的周期中,会出现一至两次的峰值假象。

按照这一规律来推断,2011年的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的增速应该算是一次峰值假象,若果真如此,接下来的12-15年中,都会是大宗商品总体价格增速相对平缓的时段,Stifel Nicolaus 给出的假设显示今年到2025年,这一涨幅将会持续放缓至3%,而从2025年开始回升,下一次峰值可能出现于2035年。

造成接下来价格增速放缓的因素可能包含供应量增加、中国经济再平衡改革以及西方国家的通缩去杠杆化或是美元走强。

历史上的大宗商品涨幅峰值分别出现于拿破仑战争之后的1814年、1864年美国内战期间、1920年一战之后以及1980年美苏冷战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