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选择题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年龄段是: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2.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A. 儿童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B. 儿童对所有刺激都敏感的时期C. 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期D. 儿童心理发展停滞的时期3.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通常遵循以下哪个规律?A. 从复杂到简单B. 从简单到复杂C. 从具体到抽象D. 从抽象到具体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以下哪个阶段不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思维阶段6.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哪个阶段?A. 自我中心阶段B. 他人中心阶段C. 社会中心阶段D. 环境中心阶段7.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之一是:A. 情绪表达逐渐复杂化B. 情绪表达逐渐单一化C. 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减弱D. 情绪调节能力始终不变8.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学校教育D. 遗传因素9.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埃里克森C. 皮亚杰D. 维果茨基10. 儿童游戏的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以下哪个游戏类型不是儿童游戏的类型?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竞技游戏D. 抽象游戏答案:1. B2. A3. D4. B5. D6. A7. A8. D9. C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 描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前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A. 抽象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逻辑思维D. 直觉思维答案:B2. 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于: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答案:B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 语言能力B. 游戏能力C. 同伴关系D. 认知能力答案:C5.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B. 以他人为中心C. 以规则为中心D. 以情感为中心答案:A6.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情绪表达B. 情绪理解C. 情绪控制D. 情绪识别答案:C7.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维果茨基答案:A8. 学前儿童的依恋类型主要包括:A. 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B. 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C. 安全型、焦虑型、反抗型D. 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答案:B9.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 环境刺激B. 认知能力C. 社会支持D. 情绪状态答案:A10. 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主要通过: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社会互动D. 自我反思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具体到抽象C. 从被动到主动D. 从不稳定到稳定答案:ABC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教师态度D. 社会文化答案:ABCD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情绪表达的直接性B. 情绪体验的短暂性C. 情绪调节的困难性D. 情绪理解的复杂性答案:ABC4.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包括: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B5. 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A. 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B. 鼓励自主探索C. 限制规则和框架D. 增强社会支持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儿童的第一个反抗期通常出现在: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4. 下列哪个不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A. 词汇量迅速增长B. 语法结构逐渐复杂C. 完全掌握所有语言规则D. 口头表达能力显著提高5.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能够使用“我”和“你”B.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C. 能够进行自我评价D.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6.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来源?A. 遗传因素B. 个人探索C. 社会互动D. 物理环境7. 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 无目的的游戏B. 模仿游戏C. 规则游戏D. 抽象游戏8.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B.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C. 遵守社会规范D. 形成道德判断9. 儿童情绪发展的顺序通常是:A. 快乐-悲伤-愤怒B. 快乐-愤怒-悲伤C. 愤怒-悲伤-快乐D. 悲伤-愤怒-快乐10.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以下哪种方法是不推荐的?A. 鼓励探索和发现B. 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C. 强调记忆和重复练习D. 促进社会交往和合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冲突是________与________。

3. 在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中,________是他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4. 学前儿童的社交行为发展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5. 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学前心理学内容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学前心理学内容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A. 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答案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答案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1.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者品质的独特结合是(B)。

A 性格B 个性C 自我意识D 理想2. 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D)。

A 情感的发展B 社会认知的发展C 感觉的发展D 个性的发展3.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D)为核心。

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自我意识4. (A )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A 自我意识B 信念C 性格D 世界观5. 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B)。

A 信念B 需要C 兴趣D 动机6. (C)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A 个性的调节系统B 个性倾向性C 个性心理特征D 心理过程7. 个性的(D)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

A 稳定性B 整体性C 独特性D 社会性8.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C)。

A 婴儿期B 先学前期C 幼儿期D 学龄初期9.幼儿(B)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

A 1B 2C 3D 410.对幼儿来说,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B)开始形成。

A 自我意识B 个性特征C 调控系统D 情绪状态11.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这是(B)教养方式的特点。

A 权威型B 放纵型C 民主型D 专制型12.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A 自我评价B 自我意识C 自我调节D 自我认识13.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A)。

A 掌握代名词“我”B 掌握代名词“你”C 掌握代名词“他”D 分清自己及他人14.“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D)。

A 独立性的B 个别方面的C 多方面的D 依从性的15.一个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D)。

A 性格B 能力C 个性D 气质16.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D)的差异。

A 言语特征B 记忆过程C 思维特征D 气质类型17.有的幼儿遇事反应快,容易冲动,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类幼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倾于(C)。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具体到抽象C. 由低级到高级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语言敏感期B. 运动技能发展期C. 社会情感发展期D. 认知发展期答案:A3.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A. 自我评价B. 自我控制C. 自我认知D. 自我调节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答: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单音节到多音节词,从模仿到创造性使用语言。

此外,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密切相关。

2. 描述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

答: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包括:早期的生理反应阶段,情绪表达阶段,情感认知阶段和情感调节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儿童逐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理解和他人的情感。

三、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能力的逐步发展。

儿童通过感官体验世界,记忆能力逐渐增强,思维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则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

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鼓励儿童探索和实践,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幼儿园的小明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答: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家庭环境、个人性格、同伴关系等。

教育策略应包括:增强家庭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小明学习非攻击性的社交技能;鼓励小明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通过正面强化,奖励小明的积极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A. 语言能力的发展B. 认知能力的发展C. 社会性行为的发展D. 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阶段?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E. 抽象思维期答案:E3.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体现在:A. 语言能力B. 规则意识C. 艺术欣赏D. 数学概念答案:B4.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对自我形象的认识B. 对他人评价的依赖C.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A. 情绪表达的直接性B. 情绪的稳定性C. 情绪的易受他人影响D. 情绪的易变和短暂性答案:B6.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亲子关系B. 同伴关系C. 师生关系D. 所有选项答案:D7.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词汇量的增加B. 语法结构的掌握C. 语言表达的复杂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记忆能力B. 注意力C. 思维能力D. 所有选项答案:D9. 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音乐能力B. 绘画能力C. 舞蹈能力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学前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 数字识别B. 数量比较C. 简单加减运算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逐渐形成的。

(正确)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语言能力无关。

(错误)3.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总是直接和真实的。

(正确)4.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社会性行为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5. 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他们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

(正确)6. 学前儿童的数学概念发展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无关。

(错误)7. 学前儿童的艺术能力发展主要依赖于成人的教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具体到抽象C. 由低级到高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自己的身体B. 认识自己的情感C. 认识自己的行为D. 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答案:D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是()。

A. 情绪表达逐渐丰富B. 情绪调节能力增强C. 情绪稳定性提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语音发展;词汇发展;语法发展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能够使用语言进行基本的交流和表达;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能够体验和表达多种情绪;社会性行为逐渐形成,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2. 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学前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方式包括: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社会角色和规则;通过建构游戏发展空间智能和创造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通过语言游戏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自我认识,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引导儿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第1章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 直观B 主观C 客观D 能动2、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3、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A、0—6、7岁B、3—6、7岁C、0—12岁D、0—18岁4、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5、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 )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6、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D.异常儿童心理的诊断与矫治7、()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种属关系。

A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 儿童解剖心理学C 广告心理学D 发展心理学8、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A.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9、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 )A.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10、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因材施教的原则1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投射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12、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13、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14、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15、"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16、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测验法C 实验法D 访谈法17、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是()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第2章年龄特征1、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C、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2、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任然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特点A、稳定性B、延续性C、多边性D、可变性3、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4、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5、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6、儿童坚持性行为的发展,其敏感期在()岁A、1~2B、3~4C、4~5D、5~67、()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1岁B、3岁C、4岁D、6岁8、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期D、幼儿早期9、儿童心理发展最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期D、学龄期10、心理发生的基础是()。

A、感觉B、知觉C、本能D、言语11、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 )A、达尔文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巴布金反射D、莫罗反射1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13、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嗅觉B、听觉C、味觉D、视觉14、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发生的标志。

A、感觉B、注意C、记忆D、知觉15、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手能持续抓握B、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C、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16、言语开始出现萌芽最早是在()以后。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17、、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2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7~8个月18、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大约出现于第( )p360A、5、6个月B、6、7个月C、7、8个月D、8、9个月19、()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期D、学龄期20、()以前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

A、1岁B、3岁C、4岁D、6岁21、()是理解语言阶段。

A、1~1.5岁B、3~4岁C、4~5岁D、2~3岁第3章注意的发展1、指向性和()注意的两个特点。

A.选择性 B.稳定性 C.集中性 D.持续性2、注意是一种()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认识过程3、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则是感知觉的先决条件。

A.注意 B.记忆 C.想象 D.情绪4、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定向性注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D.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

5、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6、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7、()以后,有意注意开始萌芽A、1岁B、2岁C、3岁D、出生8、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9、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10、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 )。

P63A.选择性的发展 B.稳定性的发展C.集中性的发展 D.分配能力的发展11、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注意的( ) P74A、选择性增强B、范围扩大C、稳定性提高D、分配提高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13、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

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14、1~3岁儿童注意的特征是()A、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B、有意注意占优势C、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D、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支配15、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D、“客体永久性”概念产生16、研究表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一般情况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A、3~5分钟B、5~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17、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在同一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事物更多方面,这主要是考虑到幼儿注意的()A、选择性B、稳定性C、范围D、分散第4章感知觉的发展1、幼儿常有“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常常受()的影响。

A、知觉B、记忆C、想像D、思维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和知觉B、记忆C、想像D、思维3、在()以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

A、3岁B、5岁C、2岁D、4岁4、孩子一出生就具有()。

A、知觉B、感觉C、想像D、记忆4、新生儿最佳视觉距离是()A、10cmB、20cmC、50cmD、80cm5、颜色的特性,下列选项不包括()A、饱和度B、色调C、明度D、暗度6、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7、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这一般是在儿童( )A、2岁时B、3岁时C、4岁D、5岁时8、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 )A、生活经验和成熟B、成熟和教育C、生活经验和教育D、选择和生活经验9、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能伸手抓到东西B、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C、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D、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手的触觉进行的B.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高C.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要早于方位词的掌握D.婴儿没有距离知觉11、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宁静悦耳的的音乐环境与胎儿的发展无关B、让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适应环境有帮助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强度、持续的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D、以上表述都正确12、较小婴儿所具有的距离知觉是( )A、以视觉为主B、以运动觉为主C、以听觉为主D、以经验为主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14、幼儿认为“早上,是到外面玩的时候”,“上午是上课的时候”,这表明儿童的时间知觉是 ( )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B、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C、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D、依靠成人教授15、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出现的顺序是( )A、①大小②高矮、长短③粗细④高低B、①大小②高矮、长短③高低④粗细C、①大小②高低③粗细④高矮、长短D、①大小②粗细③高矮、长短④高低16、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理解17、幼儿空间方位词发展的顺序是( )A、上下、前后、左右B、前后、上下、左右C、上下、左右、前后D、前后、左右、上下18、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19、当人从暗处走到明处,最初一瞬间,什么都看不清,经过几秒钟,才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