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学

合集下载

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学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本章主要内容:
▲ 物体的呈色机理(★) ▲ 色光混合(★★) ▲ 色料混合(★★★)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 (★)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物体的分类
一、物体的分类:
发光体:指自身能够辐射光能的物体,又称 “光源”,颜色由辐射的光谱成分决定。
§2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规律
二、色光加色混合规律 1、色光等量混合
红光+绿光=黄光 (R+G=Y) 红光+蓝光=品红光(R+B=M) 绿光+蓝光=青光 (G+B=C)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R+G+B=W)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2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规律
二、色光加色混合规律 2、色光不等量混合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3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规律
二、色料减色混合规律 2、色料不等量混合
彩色
彩色
彩色
灰度 YMC
YMC
灰度
YMC
灰度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3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实质
三、色料减色混合实质
非发光体:本身不能辐射光能的物体,颜色由 物体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还与 照射的光源和周围的环境等有关。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反射
二、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反射
1、光的透射:光穿过媒介从另一界面透出的现象。
Φi Φ1
Φ2 Φτ
光在透明介质上的透射
光透射率:
环境色的反射光的影响 环境色与物体色对比影响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印刷色彩学总结

印刷色彩学总结

印刷色彩学总结1.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在色轮上的位置,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或强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亮度或暗度。

2.色彩的色温: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暖色调具有红黄橙色的色温,冷色调具有蓝绿紫色的色温。

3.色彩模型:常见的色彩模型有RGB模型和CMYK模型。

RGB模型是亮光的颜色模型,适用于电子显示器和投影仪等光源设备;CMYK模型是印刷色彩模型,适用于印刷过程中的颜色混合和色彩表现。

4. 色彩的颜色空间:颜色空间用来表示色彩范围的一种数学模型。

常见的色彩空间有sRGB、Adobe RGB和色彩管理系统(CMS)等。

不同的颜色空间具有不同的色彩范围和表现能力。

5.调色板:调色板是用来显示和选择特定颜色的工具。

调色板可以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来选择需要的颜色。

6.色彩管理系统(CMS):CMS是一种用于确保图像和印刷品中色彩一致性的系统。

它通过创建和维护色彩配置文件、使用色彩转换算法和进行色彩校正等方式来实现。

7.色彩配方:色彩配方是将颜色表示为一组数字或百分比的过程。

通过使用标准色彩配方,可以确保在不同的印刷设备和材料上获得一致的色彩表现。

8.色彩校正:色彩校正是调整图像或印刷品的色彩以确保其在不同设备上的一致性。

常见的色彩校正方法包括色彩平衡、色彩曲线和灰度校正等。

9.色彩噪点:色彩噪点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颜色的现象。

常见的色彩噪点有色带、颗粒和不均匀颜色等。

准确的印刷技术和调色配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色彩噪点。

10.色彩检测设备:色彩检测设备用于测量和分析图像或印刷品的色彩性能。

常见的色彩检测设备包括光谱仪、色差仪和色彩分析软件等。

总而言之,印刷色彩学是一门关于印刷过程中颜色管理和表现的学科。

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色彩学原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质量和一致性,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印刷品的要求。

印刷色彩学精华版

印刷色彩学精华版

印刷色彩学三、名词解释1、底色去除:用单色黑油墨在图像暗调区域部分代替彩色油墨印刷的灰色,对应着短调的黑版。

2、混色系统:基于三原色色光(R、G、B)能够混合匹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3、同色异谱色:两个色样在可见光谱内的光谱分布不同,但对于特定的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的照明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

4、颜色匹配:就是将两个颜色调节到在视觉上完全一致或相等的方法。

5、光谱光视效率:把峰值归化为1的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产生光感觉的效率。

7、显色性:与参照光源相比,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

8、纯度:指某颜色接近同一主波长的光谱色的程度。

9、补色:两种颜色(色光或色料)混合能形成灰色(白色或黑色),那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10、调频网点:通过对固定大小的网点进行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的变化来呈现网目调的灰度。

11、非彩色结构:整幅印刷图象中所有的非彩色成分,都是由黑色油墨印刷形成(不是由三原色叠印产生),对于图象小的各种色相的彩色成分,仍然是靠彩色油墨来完成。

12、非选择性吸收:物体对入射光中所有波长的光都等量吸收。

13、网点面积率:单位面积内网点所占的面积百分比14、光源的显色性:指与参照光源相比较,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它是表征在光源下物体颜色对人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15、视力:也叫视觉敏锐度或视敏度,表示眼睛辨认物体细节和空间轮廓的能力。

16色料减色法:当白光照射到色料上时,色料从白光中吸收一种或几种单色光,从而呈现另外一种颜色的方法称为色料减色法17、网线数:指在调幅加网中,单位宽度内排列的网点数,以“线每英寸”或“线每厘米”表示。

18、颜色宽容量:人眼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把人眼分辨不出的色彩的差别量或者变化范围叫做颜色宽容量。

1、色彩三要素:即颜色的三属性: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称为颜色的三属性。

2、色相:彩色彼此区分的特性,一般可用波长表示;明度:有眼对物体的明暗感觉,可用反射率或透射率表示;饱和度:彩色的纯洁性或鲜艳程度。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概述
❖ 印刷工艺流程:
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印前技术:
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序所 采用的技术。
印前技术是印刷必不可少的前导阶段,包括 扫描输入、图像处理、组版输出、分色制版 等工序。
印前技术中颜色的分解与传递是加色混合与 减色混合规律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3. 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彩色桌面出版 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图文综合处理系统,通过 扫描仪将原稿的分色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利用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二、印刷分色原理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1.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 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 色”。 2.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 稿颜色的过程。
一、原稿类型
❖ 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 原稿、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
❖ 原稿: 原稿是印前处理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 文信息,分为文字原稿与图像原稿。 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基础和依据,原稿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第一节 彩色原稿
文字原稿
黑白照片

非彩色原稿 黑白胶片
稿
黑白线条稿
图像原稿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一、印刷分色技术的发展阶段:
照相分色
电子分色机 扫描分色
CDTP 扫描分色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1. 照相分色:彩用照相的方法,通过红、绿、蓝 三张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品红、黄三 张分色片的过程。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02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物理属性
波长
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红、绿、蓝是可见光的三个基本 波长,它们合成的白光可以表现
出各种颜色。
亮度
表示光的明暗程度,亮度越高,色 彩越明亮。
饱和度
表示颜色的纯度,饱和度越高,颜 色越鲜艳。
色彩的生理和心理属性
生理属性
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受, 如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等。
色彩标准化和一致性
色彩标准化是指在印刷行业中制定和实 施统一的颜色标准,以确保不同印刷企
业之间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 的颜色标准,如ISO 12647-2等,这些 标准规定了印刷品的颜色质量要求和测
量方法。
通过色彩标准化和一致性,印刷企业可 以确保其生产的印刷品与其他企业生产 的印刷品在颜色上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 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
印刷色彩学在印刷行业、出版业、广告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印 刷品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
掌握印刷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 念,了解颜色的属性和测量方法。
学会运用印刷色彩学原理进行颜 色复制和调整,提高印刷品的色
彩表现力和质量。
了解印刷色彩学在印刷行业、出 版业、广告业等领域的应用,提
色彩学基础知识
介绍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 光与色料的三原色、色光加
色法与色料减色法等。
颜色空间与色域
颜色匹配与校准
印刷色彩管理
讲解了RGB、CMYK等颜 色空间,以及不同颜色空
间之间的转换方法。
介绍了颜色匹配的基本原 理、颜色校准的方法以及 常用的颜色校准工具。
探讨了印刷色彩管理的原 理、流程以及实现印刷色

印刷色彩学共53页文档

印刷色彩学共53页文档
(B)代表产生混合色的红、绿、蓝三原 色的单位量;R、G、B分别为匹配待配 色所需要的红、绿、蓝三原色的数量, 称为三刺激值;“=”表示视觉上相等, 即颜色匹配。
三原色的单位量
目录
•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 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在颜色匹 配实验中,当这三原色光的相对亮度比例为1.0000: 4.5907:0.0601时就能匹配出等能白光,所以CIE选 取这一比例作为红、绿、蓝三原色的单位量,即(R): (G) :(B) =1:1:1。尽管这时三原色的亮度值并不等, 但CIE却把每一原色的亮度值作为一个单位看待, 所以色光加色法中红、绿、蓝三原色光等比例混合
目录
颜色的混色系统表示法(Color Mixing System) 不需要荟集设计色彩的样品,而是基于三原色 光(红、绿、蓝)能够混合匹配出各种不同的 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例如:CIE系统、密度计 测色法。印刷工业中常用的是密度计测色法。
目录
第五章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色彩的心理三属性
概念: 色相 明度 饱和度
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绝对黑体、一般性显 色指数)
目录
• 标准照明体A:代表完全辐射体在2856K发出 的光,钨丝灯光,其光色偏黄
• 标准照明体B:代表相关色温约为4874K的直 射阳光,表示中午平均直射阳光
标准照明体C: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774K的平 均日光
标准照明体D65: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504K的 日光
W+S+C=100,白色= 50%
目录
表色方法
W(白) S(黑) Y(黄) R(红) B(蓝) G(绿)
|
|
|
|
|

印刷色彩学基本知识

印刷色彩学基本知识

一.色彩概论
2.色彩的感觉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客观世界的光和声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我们 就有了感觉,就对外界事物与现象有了认识。
色彩是与人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人的知觉(记忆、联想、对比…)联系在一起的。色彩 感觉总是存在于色彩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色彩感觉存在。
人的色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色物体、眼睛和大脑,也就是人们色彩感觉形成的四 大要素。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人产生色彩感觉,而且也是人能正确判断色彩的条件。在这四个要素 中,如果有一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色及颜色产生的效果。
二.色彩的物理理论
图 2-1电磁波及可见光波长范围图
2-2色散现象
光色波长λ(nm) 代表波长 红(Red)780~630 700 橙(Orange)630~600 620 黄(Yellow)600~570 580 绿(Green)570~500 550 青(Cyan)500~470 500 蓝(Blue)470~420 470 紫(Violet)420~380 420
加色混色图
二.色彩的物理理论
(三)加色法实质 加色法是色光与色光混合生成新色光的呈色方法。参加混合的每一种色光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这些具有不同能量的色光混合时,可以导致混合色光能量的变化。 色光直接混合时产生新色光的能量是参加混合的各色光的能量之和。如图2-8所示,照射面 积相同的两种色光--红光与绿光混合,混合后的面积依然与混合前单色光的面积相同,但光的能 量却增大了,所以导致了混合后色光亮度的增加。
二.色彩的物理理论
2. 色彩的混合
一 色光加色法 (一)、色光三原色的确定 三原色的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另外, 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 色数目最多。 在白光的色散试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红、绿、蓝三色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可见光谱上, 而且占据较宽的区域。如果适当地转动三棱镜,使光谱有宽变窄,就会发现:其中色光所占据的 区域有所改变。在变窄的光谱上,红(R)、绿(G)、蓝(B)三色 光的颜色最显著,其余色光颜色逐渐减退,有的差不多已消失。得到的这三种色光的波长范围分 别为:R(600~700nm),G(500~570nm),B(400~470nm)。在色彩学中,一般将整个可 见光谱分成蓝光区,绿光区和红光区进行研究。 当用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光进行混合时,可分别得到黄光、青光和品红光。 从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来看,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色视锥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 蓝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当其中一种感色细胞受到较强的刺激,就会 引起该感色细胞的兴奋,则产生该色彩的感觉。人眼的三种感色细胞,具有合色的能力。当一复 色光刺激人眼时,人眼感色细胞可将其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单色光,然后混合成一种颜色。正 是由于这种合色能力,我们才能识别除红、绿、蓝三色之外的更大范围的颜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色光中存在三种最基本的色光,它们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 蓝色。这三种色光既是白光分解后得到的主要色光,又是混合色光的主要成分,并且能与人眼视 网膜细胞的光谱响应区间相匹配,符合人眼的视觉生理效应。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几乎 可以得到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光,混合色域最大;而且这三种色光具有独立性,其中一种原色不能 由另外的原色光混合而成,由此,我们称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为了统一认识,1931年国际 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三原色的波长λR=700.0nm,λG=546.1nm,λB=435.8nm。在色彩学研究 中,为了便于定性分析,常将白光看成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成的。

印刷色彩学概要

印刷色彩学概要
颜色的彩色,不能表示亮度,亮度 用Y表示 • 可以用Y、x,y完全表示颜色
65
色品图的特点
• 曲线上的颜色是单 色光的坐标,代表 最饱和的颜色
• 图形中心附近是非 彩色
• 曲线上不同位置具 有不同的色调
520 540
500
400
600 700
66
问题
• 已知颜色的Y、x,y值,如何求得它 的三刺激值X、Y、Z?
67
颜色方程
• 若已知一个颜色的三刺激值,则该 颜色可以表示为: C ≡X(X)+Y(Y)+Z(Z)
或 C ≡R(R)+G(G)+B(B) 带括号的符号表示三原色,说明是 什么原色,括号外表示三刺激值。 不同颜色系统使用不同的三原色
68
色光相加原理
• 若两个色光C1和C2,且 C1 (C)≡X1(X)+Y1(Y)+Z1(Z)
3.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 谱组成是否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 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凡是在视觉上 相同的颜色都是等效的。由这一定律 导出颜色的代替律:
43
颜色替代律
• 两个感觉相同的颜色各自与另外两个相同的颜 色相加混合后,颜色仍相同。用公式表示为
A≡B C≡D 则 A+C≡B+D 式中符号“≡”表示颜色外貌相同
• 光作用于人眼产生除 了物体形象以外的视 觉感觉
10
颜色的要素
• 从定义中可以知道,颜色与 光、物体、人眼视觉有关
• 颜色是人的一种心理感觉 • 颜色感觉受心理因素影响
11
颜色的特性
• 光的照明 • 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 眼睛+大脑(视觉系统)对物体
颜色的感觉 •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楚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成果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2印刷工程1班学生姓名:郑建平学号:2012401010120设计地点(单位):实验室G2204设计题目:色彩学课程设计项目五完成日期:2014年6月7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教师签名:一、课程设计目的1、理解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光谱特性是物体产生不同颜色感觉的主要原因,体会不同光谱分布与颜色感觉的大致对应关系。

2、复习颜色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各种物体颜色的操作步骤,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在Photoshop软件中设计青、品红、黄、红、绿、蓝、黑、白8个基色块;2、在Photoshop软件中设计青、品红、黄单色梯尺色块;3、在Photoshop软件中设计C40M20Y10K20的色块;4、彩色打印输出以上设计的色块;5、测量任意单色梯尺的光谱反射率并绘制其光谱反射率曲线,绘制在一个图中;6、测量步骤3中色块的反射物体与标准光源S(λ)(D65照明体)作用以后的反射光谱曲线、与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函数作用以后的光谱曲线;7、测量D50照明体2°视场下青、品红、黄、红、绿、蓝色块的三刺激值X、Y、Z并计算其色品坐标x、y,绘制x-y色域图;8、测量青、品红、黄色梯尺各色块在D50照明体2°视场下Yxy值和L*a*b*值,并将其绘制在色品坐标xy和a*b*图中;9、测量青、品、黄、红、绿、蓝、黑、白8个基色块三刺激值,利用纽介堡方程计算步骤3中色块的三刺激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三、设计测量过程1、在PS中设计Y、C、M、K、R、G、B、W八个基色块(1)、实验目的学会运用PS软件设计各种颜色块,了解各种颜色的特点(2)、实验仪器及其材料装有PS软件的微机一台(3)、实验原理PS软件的运用(4)、实验步骤①打开PS软件,新建一个大小为A4,颜色模式为C、M、Y、K的文件②新建一图层,运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③设置前景色为白色,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④单击软件右下角的〖新建图层〗选项,新建图层二到图层八⑤依次将前景色设置为K、M、C、Y、B、G、R,填充到图层二到八⑥使用移动工具,将图层二到图层八分别排列整齐,使其从上到下依次为R、G、B、Y、M、C、K、W,并用铜版纸打印出来,如图(1)5、实验现象八个基本色块:图12、在PS软件中设计C、M、Y、K单色梯尺色块(1)、实验目的熟练运用PS软件,掌握其用途,学会设计不同颜色的梯尺(2)、实验仪器及材料装有PS软件的微机一台(3)、实验原理PS软件的应用(4)、实验步骤①打开PS软件,新建一个大小为A4、颜色模式为C、M、Y、K的文件②新建一图层,使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③将前景色设置为100%的黄色,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④再新建一图层,将前景色设置为90%的黄色,用〖油漆桶工具〗填充图2.1⑤依次类推,分别将前景色设置为80%、70%、60%、50%、40%、30%、20%、10%、5%、0%的黄色,填充图层⑥重复步骤(3)到(5),将前景色分别改为M、C、K,依次填充各个图层⑦使用〖文字工具〗,在每一级梯尺旁标注刻度,效果如图(2.2)(5)、实验现象各个颜色的梯度色块:图2.23、在PS软件中设计任意网点面积率叠印呈色的色块(1)、实验目的熟练运用PS软件,了解各颜色的特性(2)、实验仪器及材料装有PS软件的微机一台(3)、实验原理颜色的特性及PS的应用(4)、实验步骤①打开PS软件,在实验二的文件中,使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②单击〖设置前景色工具〗,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C40M20Y10K20如下图图3.1③单击〖油漆桶工具〗,填充矩形,效果图(3.2)5、实验现象图3.24、将以上三个实验的效果图用铜版纸打印出来(附图)5、测量任意单色梯尺的光谱反射率并绘制其光谱反射率曲线(1)、实验目的①理解物体的颜色感觉来自物体的光谱特性②理解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光谱特性是物体产生不同颜色感觉的主要原因之一③体会不同光谱分布与颜色感觉的大致对应关系④学会使用颜色测量的相关仪器的方法(2)、实验原理光照射在反射物体上(非透明体)时,由于其表面分子结构差异而形成选择性吸收,将可见光谱中某些波长的辐射能量吸收了,而将剩余波长的光反射出来。

反射物体的这种选择性吸收特性可以用反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描述,称其为反射物体的光谱反射率,它反映了反射物体对各波长单色光的反射比例。

(3)、实验仪器及材料分光光度计、样张、Colorshop软件、电脑、Excel软件(4)、实验步骤①打开仪器,连接电源,预热五分钟②仪器校准③将仪器连接到电脑上,打开Excel软件④使仪器的测量孔对准要测量的品色色块各梯尺,按下仪器尾部,测量结果会显示在Excel表格中⑤在Excel中绘制其光谱反射率曲线(5)、实验现象黑色梯尺的光谱反射率波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0% 任意长380 0.0056 0.0259 0.0652 0.1284 0.1971 0.254 0.3505 0.3505 0.4569 0.5395 0.5951 0.5887 0.3294 390 0.0056 0.0259 0.0657 0.129 0.1991 0.2582 0.3561 0.3647 0.4772 0.5659 0.6224 0.6214 0.3395 400 0.0057 0.0258 0.0667 0.1304 0.2031 0.2665 0.3674 0.3931 0.5178 0.6188 0.6771 0.6867 0.3597 410 0.0063 0.0255 0.0711 0.1354 0.2162 0.2906 0.3958 0.4594 0.5989 0.7137 0.7705 0.7958 0.4098 420 0.0062 0.027 0.075 0.1409 0.2285 0.3135 0.4251 0.5221 0.6792 0.8073 0.8665 0.9073 0.4559 430 0.0069 0.0282 0.0771 0.1452 0.2369 0.3259 0.4412 0.5477 0.7115 0.8427 0.9066 0.9512 0.4907 440 0.007 0.0302 0.0831 0.1542 0.2502 0.3416 0.4572 0.5661 0.7295 0.8566 0.9193 0.9645 0.5251 450 0.0078 0.0319 0.0887 0.163 0.2621 0.356 0.471 0.582 0.7427 0.8672 0.9265 0.9699 0.545 460 0.0077 0.0314 0.0881 0.1626 0.2607 0.3555 0.4711 0.585 0.7473 0.8729 0.9319 0.9733 0.5409 470 0.0079 0.0308 0.0875 0.1612 0.2578 0.354 0.4693 0.5889 0.7513 0.8813 0.9385 0.9778 0.5286 480 0.0085 0.0333 0.0971 0.1794 0.2764 0.3749 0.4902 0.6125 0.7672 0.898 0.9496 0.9811 0.5225 490 0.0095 0.0389 0.1188 0.2202 0.3201 0.4225 0.5357 0.6568 0.7936 0.9205 0.9639 0.9835 0.5264 500 0.0099 0.0422 0.1335 0.2513 0.354 0.4584 0.5703 0.687 0.8102 0.9351 0.9721 0.9842 0.5226 510 0.0095 0.0415 0.1328 0.252 0.3527 0.4578 0.5706 0.6871 0.8087 0.9379 0.9749 0.9847 0.5005 520 0.0087 0.0385 0.1232 0.2353 0.3312 0.4352 0.5493 0.6681 0.7949 0.9329 0.9725 0.9829 0.4643 530 0.0078 0.0342 0.1098 0.2103 0.3005 0.4022 0.5189 0.6417 0.7767 0.9279 0.9721 0.9843 0.4189 540 0.0071 0.0298 0.0961 0.1857 0.2696 0.3692 0.4884 0.6151 0.7592 0.9254 0.9742 0.988 0.3712 550 0.0067 0.0258 0.0838 0.1639 0.2417 0.3384 0.4588 0.589 0.7416 0.9225 0.9756 0.9907 0.3233 560 0.006 0.0218 0.0713 0.1419 0.2139 0.3071 0.4291 0.5609 0.7207 0.915 0.9734 0.9894 0.2753 570 0.0059 0.0203 0.0667 0.1343 0.2051 0.2957 0.4211 0.5529 0.7153 0.9153 0.9754 0.992 0.2477 580 0.0067 0.0231 0.0752 0.1498 0.2241 0.3149 0.4441 0.5723 0.7308 0.9245 0.983 0.9995 0.2476 590 0.0077 0.0276 0.0895 0.1734 0.2524 0.3428 0.4752 0.5964 0.7477 0.9333 0.9903 1.0068 0.2571 600 0.0086 0.0322 0.1028 0.1965 0.2803 0.3694 0.504 0.6155 0.7581 0.9346 0.9902 1.0063 0.2651 610 0.009 0.0342 0.1086 0.2064 0.2925 0.3801 0.5154 0.6199 0.7558 0.9279 0.9828 0.9984 0.2646 620 0.009 0.0352 0.111 0.2096 0.2966 0.3835 0.5176 0.6211 0.7539 0.9247 0.9791 0.9938 0.2634 630 0.0092 0.0358 0.1132 0.2125 0.2999 0.3873 0.5211 0.6259 0.7581 0.9294 0.9827 0.9965 0.2651 640 0.0093 0.0368 0.1166 0.2177 0.3062 0.394 0.5286 0.6355 0.7676 0.9396 0.9919 1.005 0.2705 650 0.0098 0.0389 0.1232 0.2283 0.3183 0.4068 0.5408 0.6489 0.7795 0.949 0.9993 1.0115 0.2827 660 0.0104 0.0414 0.1311 0.2405 0.3312 0.4194 0.5517 0.6583 0.7849 0.9489 0.997 1.0093 0.296 670 0.0107 0.0427 0.1344 0.2454 0.3353 0.4223 0.5529 0.6578 0.7813 0.9417 0.9882 1.0011 0.3006图5.1图5.2(6)、数据分析在波长不变得情况下,随着品色色块的饱和度不断增加,反射出去的的光愈来愈少,反射率不断减小,反射密度增大,对光的吸收率越高,看起来就越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