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合集下载

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PPT课件

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PPT课件
第44页/共54页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三)HIV初筛实验室 1.人员条件
初筛实验室:至少3名以上的医技人员 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1名以上
从事病毒血清学检测技术工作2年以上 接受过国家或省级HIV检测确认中心培训 现场筛查点:需有一名以上技术人员
经过确认实验室培训合格
第45页/共54页
五、实验室的工作台
7. 电脑工作站 视频显示终端(VDT) 显示器和键盘的位置 电脑椅的高度 必须配合工作台的情况
第16页/共54页
返回节目录
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设计
·应遵循适开放性、实用性、先进性、 可靠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原则
·注意贯穿分析前、中、后的各个环节和关键点 ·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 ·考虑服务器的存放位置,做好布线工作
第10页/共54页
返回节目录
四、临床实验室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的目的:及时排出各种有毒的、有腐蚀性的、刺激性的物质或具有生物 危害的气溶胶,保护人、环境和设施 实验室的通风方式两种;即局部排风和全室通风 局部排风:通风柜或生物安全柜和排气扇 全室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第11页/共54页
四、实验室通风设计
第6页/共54页
返回节目录
二、临床实验室用水
·临床实验室可选用不同级别的试剂水 ·NCCLS临床实验室试剂水规格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制备
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法、 活性炭吸附法、反渗透法、超过滤法 纯水器系统 ·实验室废液、污水的处理和排放
第7页/共54页
实验室纯水系统
第8页/共54页
返回节目录
冷藏试剂库(外)
第19页/共54页
冷藏试剂库(内)
第20页/共54页

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

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

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临床实验室是医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医生、研究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和诊断结果。

因此,良好的实验室设计对于实验室的高效运作和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临床实验室设计的总则。

一、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该合理、科学、符合实验流程和安全要求。

首先,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各个实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

例如,采血区域和标本处理区域应该相对紧邻,以提高样本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此外,不同实验区域之间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实验结果污染。

二、实验设备选择实验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验室的预算来确定。

高质量、可靠的实验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在购买设备时,应选择可调节和适用于不同实验的设备,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

此外,设备放置的位置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实验的操作流程。

三、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是临床实验室设计的重要一环。

为了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例如,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紧急洗眼器、紧急喷淋器和紧急停电装置。

此外,应严格限制实验室的进入权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紧急救援预案。

四、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控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和噪音水平。

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确保实验设备和实验样本的稳定性。

此外,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循环,防止污染和异味的产生。

五、管理和维护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和设备维护是实验室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室管理流程应科学、规范,并保持与实验室设计相一致。

管理程序应包括实验室物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实验数据的记录和保存等。

此外,还应制定实验室设备维护计划,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综上所述,临床实验室设计的总则包括实验室的合理布局、设备的科学选择、安全的考虑、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

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组织结构一、实验室的设置布局1.实验室总体布局:实验室总体布局应该合理,能够满足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人员流动。

通常实验室可划分为实验区、办公区和公共区三个区域。

-实验区:实验区应设置在实验桌、实验台和实验柜等设备周围,便于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和操作。

实验区根据实验内容可分为物理实验区、化学实验区、生物实验区等。

-办公区:办公区主要用于实验室的管理与科研工作,应设置办公桌、文件柜、会议桌等设备。

在办公区设置实验室管理员办公室,用于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

-公共区:公共区包括入口、休息区和交流区,一般设置在实验区和办公区之间。

公共区可设置饮水机、咖啡机、洗手间等设备,为实验人员提供生活便利。

2.设备布局:实验室的设备布局应根据实验的需求进行合理摆放,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根据实验种类分类摆放设备:根据实验性质和操作要求,将不同种类的设备分区摆放,避免相互干扰。

-根据实验流程安排设备位置:按照实验流程的先后顺序,将需要经常使用的设备摆放在方便取用的位置,提高实验效率。

-安全设备的摆放:实验室应设置紧急安全设备,如眼镜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等,摆放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以确保实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3.实验室通风与安全:实验室应设置通风系统和安全设备,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良好。

-通风系统:实验室应安装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排除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安全设备:实验室中应设置紧急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安全洗眼器等,以应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要求。

二、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实验室的组织结构是为了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设备维护、实验用品采购、实验室安全管理等。

临床实验室建设规划

临床实验室建设规划

临床实验室建设规划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临床实验室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医学研究的需求以及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临床实验室建设规划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购、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临床实验室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布局规划实验室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实验室的空间布局。

实验室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样本处理区、分析区、数据处理区等。

样本处理区主要用于样本的存储、处理和分装;分析区则是进行样本的检测与分析;数据处理区用于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

此外,在布局设计时要注意实验室内的安全通道与紧急出口,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

二、设备选购实验室的设备选购是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选购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供实验使用。

同时,要关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并且要优先考虑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以及对样本数量的适应能力。

在购买设备时要注意售后服务和维护保养。

选择有良好售后服务的供应商,以确保实验室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三、人员配置临床实验室的人员配置是决定实验室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实验室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在进行人员配置时,应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预期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

同时,要注重培养实验室团队的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实验室整体工作效率。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员工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质量控制方面,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质控标准的建立与监督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在安全管理方面,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标识和警示的设置、危险品的储存和管理等。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实验室是医疗机构的核心部门之一,承担着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支持任务。

在临床实验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设备、工作流程、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功能性。

本文将探讨临床实验室的设计指南,以便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

1. 空间规划临床实验室的空间规划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安排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大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临床实验室可以划分为样本接收区、检验区、仪器设备区、数据分析区和储藏区等不同的工作区域。

在安排这些区域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到人员流动、操作便捷性和工作效率,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交通流线顺畅。

2. 设备选择临床实验室的设备选择是决定实验室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设备时,应根据实验项目的需求、工作量和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要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维护,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此外,还要考虑设备的布置和通风散热等因素,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3. 工作流程良好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设计实验室时,应根据实验流程和样本处理流程,合理安排各个操作区域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方式,使样本能够流畅地在各个工作区域之间传递。

此外,还需考虑实验操作的顺序和标本流动的路径,确保实验室的运转流畅,减少交叉感染和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4. 安全性考虑临床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性的考虑。

首先,应设计合理的通风和空气处理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

其次,要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例如生化安全柜、紫外线灭菌设备等,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和传播。

此外,实验室的排水系统也要符合相应的规范,确保废液的安全处理。

5. 环境要求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室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

在设计实验室时,应考虑到光照、温度、湿度和噪音等因素的控制。

例如,为了保持实验室内的恒温状态,可以考虑设置恒温设备和保温隔热措施。

福建临床实验室设计方案

福建临床实验室设计方案

福建临床实验室设计方案实验室的目标是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福建临床实验室设计方案将充分考虑实验室功能需求、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等方面,以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作和科研成果的准确性。

一、实验室整体设计理念福建临床实验室的整体设计理念是“安全、科学、高效、环保”。

在空间布局上,将注重实验室的功能分区和人员流线的合理规划,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流程顺畅和人员的安全。

二、实验室空间布局1. 实验室入口区域实验室的入口区域应设有洗手间和更衣室,以确保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能进行洗手和更换干净的实验服。

2. 样品接收区域样品接收区域应设有样品存储设备和标本准备台。

实验人员在接收样品后,将样品存放在规定的存储设备中,并进行必要的标本准备工作。

3. 样品处理区域样品处理区域是实验室的核心区域,应设有各种实验台和设备。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设置不同专业的实验台,如生化实验台、分子生物学实验台等,以满足不同实验项目的需求。

4. 试剂储存区域试剂储存区域应设有不同类型的试剂储存架和储存柜,以确保试剂的存放安全和易取易放。

5. 设备操作区域设备操作区域应设有专门的设备台和操作台。

不同类别的设备应根据其使用频率和重要性进行布局,以方便实验人员操作和设备维护。

三、实验室设备配置福建临床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实验需求和科研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设备配置建议:1. 常规实验设备常规实验设备包括平台离心机、移液器、振荡器等。

这些设备对于实验室的日常实验操作非常重要,应确保其数量和品质满足实验需求。

2. 分子生物学设备分子生物学设备包括PCR仪、DNA测序仪等。

这些设备对于分子生物学实验非常关键,应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

3. 生化实验设备生化实验设备包括酶标仪、分析天平等。

这些设备用于生化实验分析,应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4. 微生物实验设备微生物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菌落计数仪等。

这些设备用于微生物实验培养和分析,应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还需要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为医生提供及时的检测结果和专业的咨询服务。
02
临床实验室的布局原则符合规Fra bibliotek与标准01
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实验室布局符合建设、消 防、环保等规范要求。
02
参照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确保 实验室布局满足临床实验室工作 的特殊需求。
合理分区与流程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清 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避免交叉 污染。
专业设备
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胞、组织等微 观结构,是临床实验室的 基本仪器之一。
分光光度计
用于检测物质的光吸收特 性,常用于化学和免疫分 析。
离心机
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样品 中的不同组分,如细胞、 蛋白质等。
辅助工具
冰箱和冷冻柜
用于储存试剂、样品等,保持其 稳定性和有效性。
恒温箱
用于维持特定温度条件,以便进行 某些特定的实验或反应。
环保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配置先进的环保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废弃物处理与排放
制定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和排放方案,确保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得到 妥善处理。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临床实验室概述 • 临床实验室的布局原则 • 临床实验室的区域划分 • 临床实验室的设备配置 • 临床实验室的人员配置与管理 • 临床实验室的运营与管理
01
临床实验室概述
临床实验室的定义和作用
临床实验室的定义
临床实验室是指医疗机构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各种实验 室,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等实验室。
不同,临床实验室可以分为门诊实验室和住院部实验室等。

临床实验室实验室设计

临床实验室实验室设计

临床实验室实验室设计实验室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关乎到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就临床实验室实验室设计进行探讨,从实验室空间规划、实验室设备布置以及实验室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实验室空间规划1.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首先考虑空间的合理利用,使得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较近,便于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通常可将实验室分为样本处理区、分析区、储存区和办公区等。

样本处理区应与分析区相邻,以便及时处理样本;储存区则应位于分析区的附近,方便实验用品的存取;办公区一般设置在实验室的角落,与其他区域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噪音对工作的干扰。

2.通风与照明实验室的通风与照明是实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实验室应配置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物质;照明设备应充足,以保障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操作。

3.清洁与消毒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地方,因此其卫生与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实验室的地面、墙面以及实验台等应选用易清洁的材料,以方便日常清理;同时,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杀菌工作,保证实验室的卫生状况。

二、实验室设备布置1.安全性设备实验室中应设有紧急材料和设备,包括急救箱、应急洗眼器、中和剂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另外,实验室的防护设施如安全柜、排风罩等也需要恰当地摆放,确保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实验设备实验室的设备布置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来进行合理摆放。

常用设备如离心机、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应位于易操作的地方,并保证设备之间的间隔,以便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实验室安全1.安全意识教育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各类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可以有效减少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标识与警示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例如化学药品储存区、生物危险品区等,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同时,实验室内应清晰标识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人员操作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实验室要考虑 临床实验技术人员 临床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临床实验室各专业特殊性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设计考虑基本因素
• 现代临床实验室还应兼顾 • 快速检测,避免污染、自动化程度高 • 环境舒适、符合国家规范 • 有利于改善服务流程 • 融入医院和科室文化 • 有利于未来发展等因素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设计考虑基本因素
一、临床实验室空间 二、临床实验室用水 三、临床实验室用电 四、临床实验室通风设计 五、实验室的工作台 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设计 七、实验室的储存设计 八、临床实验室位置和工作条件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一、临床实验室空间
1.临床实验室的面积要求 能够满足合理的完成临床检测工作的需要,同 时符合生物安全等相应规定的要求 2.功能分区 工作空间的大小应保证最大数量的工作人员在 同一时间工作。应将有效的空间划分为清洁 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缓冲区
(三)各区功能和仪器设备要求
4. 产物分析区 最主要的扩增产物污染 • 微量加样器(覆盖0.2~1000µl) • 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 消耗品:一次性手套、加样器吸头(带滤芯) • 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套) • 专用办公用品等 • 酶标仪、洗板机、凝胶成像系统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分隔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模式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采用封闭和开放式相结合的 布局 适合开放式的专业:免疫、生化、血液等 适合分割式的专业:微生物、PCR等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开放的生化、免疫、凝血检测空间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分隔式的PCR实验室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0.91米。将工作台设计为单元式的灵活样式, 可以方便搬运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五实验室的工作台
4.一般工作台的高度 供坐着操作的工作台一般高度为76.2厘米; 供站着操作的工作台一般高度为91.4厘米等 5.工作台的类型 6.工作台面 承受力、对热、酸碱、染液、有机溶
剂和冲击的抵抗力是选用工作台材料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的生长、安全也是考虑因素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曹颖平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设计考虑基本因素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第三节 特殊实验室的设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设计考虑基本因素
建设临床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宽敞的环境 有效的使用面积 人性化的设计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2.HIV初筛实验室设置 • 需有独立的实验用房 • 至少有专用的检测台,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开 • 条件设专用实验用房 • 在实验区外应有一相对清洁的缓冲间 • 各区都应该有自来水管和水池 • 至少在检测区内应有自来水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微生物室仪器操作间与清洁区的分隔
返回章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三节 特殊实验室的设计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置 (二)HIV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置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区域设计原则: ·试剂储存和准备区:用于配制试剂的区域 ·标本制备区:核酸提取、贮存、加入反应管 ·扩增区:cDNA合成、DNA扩增及检测 ·扩增产物分析区:扩增片段的进一步分析测定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置
(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空气流向和工作 行走方向 按照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 增产物分析区进行(或压力递减),防止扩增产 物顺空气气流进入扩增前的区域 可通过安装排风扇、负压排风装置或其他可行的方 式实现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四、实验室通风设计
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主要因素: (1)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保证一定数量的换
气次数 (2)解决实验室通风系统负压的设计和系统控
制 (3)在满足换气次数和全新风条件下,控制能
耗 (4)系统稳定可靠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五、实验室的工作台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三、临床实验室用电
设计应考虑 所设计的电源应充分考虑其布局合理 使用安全和方便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设置 特殊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的开关控制 灵活性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四、临床实验室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的目的:及时排出各种有毒的、有腐蚀性 的、刺激性的物质或具有生物危害的气溶胶,保 护人、环境和设施 实验室的通风方式两种;即局部排风和全室通风 局部排风:通风柜或生物安全柜和排气扇 全室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三)各区功能和仪器设备要求
3. 核酸扩增区 扩增产物的污染源 • 核酸扩增仪、微量加样器(0.2~1000µl) • 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 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 • 加样器吸头(带滤芯)、一次性手套 • 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套) • 专用办公用品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二)HIV初筛实验室 1.设备条件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实验室 • 需要配备该方法所需的专用检测器材 • 酶标仪和洗板机等 • 精密移液器、冰箱,离心机、冲眼器 • 生物安全柜及各种消毒与污物处理设施 • 安全防护用品、备恒温设施等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分隔式 优点:工作相对独立,人员、噪音、温湿度和 电磁等因素相互干扰少,也不容易产生交叉 污染 缺点:工作沟通协调困难、公用资源浪费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二、分隔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模式
开放式 优点: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合理使用配置、 人员集中调配,也更具灵活性 缺点:容易产生人员、噪音、温湿度和电磁 的相互干扰,交叉污染的风险也较高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采用封闭和开放式相 结合的布局
(三)各区功能和仪器设备要求
1. 试剂储存和准备区 基本仪器设备: • 2~8℃和-20℃以下冰箱 • 混匀器、微量加样器(覆盖0.2~1000µl) • 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 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 • 一次性手套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套) • 专用办公用品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2.HIV确认实验室的人员条件 数量:5名以上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卫生技术职 称人员l名以上、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2名以上 资质:需从事病毒血清学检测技术工作5年以上, HIV筛查工作3年以上,接受过国家或省级HIV检 测确认中心举办的HIV确认试验学习班培训并合 格
(三)各区功能和仪器设备要求
2. 标本制备区 样本混合、核酸纯化气溶胶污染 • 2~8℃冰箱、-20℃或-80℃冰箱 • 高速离心机、混匀器、水浴箱或加热模块 • 微量加样器(0.2~1000µl)、超声波水浴仪 • 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生物安全柜 • 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带滤芯) • 一次性手套、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套) • 专用办公用品
·实验工作台设计应最大的程度满足实验室功能 ·工作台一般根据标准制造的,可以预订和直接向厂
家购买 ·最好选择一小型的建筑单元,可随意移动,重新设
置,或重新组装 ·选择工作台的原则: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简洁适用的外观和色彩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五、实验室的工作台
实验工作台的设计和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一个实验室应该有足够多的外型美观的工作台 2.工作人员应注重设施(备)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3.一般实验室大门宽度是1.2米,各室门宽一般为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七、实验室的储存空间设计
决定实际的储存空间需求应考虑的因素: ·工作量及其增长、耗材的用量及使用周期 ·实验材料的储存寿命及温度要求 ·资料的保存期限、危险品和菌毒种的数量等 ·有效使用基本材料储存管理系统的应用 ·储存的温度和湿度 ·储存的可延展性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二)设置和管理依据: •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 对HIV检测实验室设置进行了规定: • 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一般设置在中国CDC • HIV确认实验室设置在省级和地(市)级CDC • 初筛实验室设立在各级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办公区(左)、缓冲区(中)和工作区(右)分区
返回节目录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二、临床实验室用水
·临床实验室可选用不同级别的试剂水 ·NCCLS临床实验室试剂水规格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制备
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法、 活性炭吸附法、反渗透法、超过滤法 纯水器系统 ·实验室废液、污水的处理和排放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一)HIV检测实验室的概念 • 是指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血液
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 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的所有实验室的统称 • 病原学诊断包括病毒分离培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 • 免疫学检测主要检测人体被HIV感染后产生的 特异性抗体 • HIV抗体检测是目前艾滋病诊断最常用方法
冷藏试剂库(外)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冷藏试剂库(内)
第十一章 临床实验室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