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絮凝剂

合集下载

絮凝剂名词解释

絮凝剂名词解释

絮凝剂名词解释絮凝剂是一种多功能的物质,它主要用于凝结、沉淀、脱离或稳定悬浮体中的溶液,使溶液变成一种更稳定的凝胶状物质,以及防止溶液中的悬浮体形成溶液。

絮凝剂可以分为蛋白质类絮凝剂、无机絮凝剂、酶类絮凝剂、植物类絮凝剂等。

蛋白质类絮凝剂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絮凝剂,一般会含有果糖、乳糖、葡萄糖等甜蜜成分,形成可溶性的蛋白质悬液,蛋白质悬液可以用于沉淀物质,并且可以稳定悬浮体形成凝胶,以降低溶液的清洁度。

蛋白质类絮凝剂有蛋氨酸、白蛋白、植物类等。

无机絮凝剂是由无机盐、酸、碱、金属析出剂、滤料等有机物质组成的,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有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钠等。

酶类絮凝剂是利用酶的活性特性而产生的,可以用酶分解乳清蛋白,形成类似胶状的凝胶,可以形成更稳定的凝胶,使其结构更紧密。

植物类絮凝剂是以植物多糖、葡萄糖、果糖等为基础成分,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而制成的,可以提高悬浮体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防止悬浮体形成溶液,保持溶液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絮凝剂是一种多功能物质,它可以用来凝结、沉淀、脱离悬浮体和稳定悬浮体,从而降低溶液的清洁度,使溶液保持长期稳定性,在工业生产新的材料中,絮凝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纺织行业中,氯化钙作为絮凝剂,可以将未经加工的毛纤维素悬浮在水中形成悬浮体,然后再进行纤维的分级、清洁和染色等后续加工;在食品加工行业中,乳清蛋白酶作为絮凝剂,可以将果汁中悬浮体沉淀,使果汁质地饱满,口感更佳,鲜美多汁。

此外,絮凝剂也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保、冶金、制药、化妆品、涂料和电镀等行业,因其多种功能而受到广泛的认可,是工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总之,絮凝剂是一种多功能的物质,它涉及到许多行业,给工业生产新材料带来了很多便利,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应当对絮凝剂有所了解,并加以充分利用。

无机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

分类和性质无机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

常用的铝盐有硫酸铝AL2(SO4)3.18H2O和明矾AL2(SO4)3.K2SO4.24H2O,另一类是铁盐有三氯化铁水合物FeCL3.6H2O.硫酸亚铁水合物FeSO4.17H2O和硫酸铁。

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

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

目前日本、俄罗斯、西欧及我国生产此类絮凝剂已达到工业化、规模化和流程自动化的程度,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无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总产量30%~60%。

简单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这类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的聚合物。

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铁(PFC)以及聚合硫酸铁(PFS)等。

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它无机絮凝剂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络合离子,且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吸附、桥架、交联作用,从而使胶体凝聚。

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δ电位,使胶体微粒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相吸,破坏了胶团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

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制出复合型无机絮凝剂和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絮凝剂的工作原理

絮凝剂的工作原理

絮凝剂的工作原理绪论:絮凝剂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药剂,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质。

它能够使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便于沉淀或过滤。

本文将详细介绍絮凝剂的工作原理。

一、絮凝剂的定义和分类絮凝剂是指能够将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团块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的不同,絮凝剂可以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

1. 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主要包括铝盐类、铁盐类和硅酸盐类等。

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有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硅酸铝等。

无机絮凝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使其聚集成较大的团块。

2. 有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主要包括聚合物和有机胶体等。

常用的有机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和聚乙烯醇等。

有机絮凝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吸附和交联作用,使其聚集成较大的团块。

二、絮凝剂的工作原理絮凝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化学絮凝和物理絮凝两个过程。

1. 化学絮凝:化学絮凝是指絮凝剂与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絮凝物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絮凝反应包括电中和、络合和氧化等。

电中和是指絮凝剂中的阳离子与水中的阴离子或负电性颗粒发生反应,中和电荷,从而使颗粒带有相同的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促进颗粒的聚集。

例如,聚合氯化铝中的铝离子与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中和电荷,使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块。

(2)络合:络合是指絮凝剂中的络合剂与水中的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络合物,使金属离子失去活性,从而促进颗粒的聚集。

例如,聚合硫酸铁中的硫酸根离子与水中的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络合物,使铁离子失去活性,从而促进颗粒的聚集。

(3)氧化:氧化是指絮凝剂中的氧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其失去活性,从而促进颗粒的聚集。

例如,聚合硅酸铝中的氧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失去活性,从而促进颗粒的聚集。

2. 物理絮凝:物理絮凝是指絮凝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使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团块。

絮凝剂的使用种类和投加量

絮凝剂的使用种类和投加量

絮凝剂的使用种类和投加量絮凝剂是一种化学品,在水处理、废水处理、矿山废水处理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能够有效地促使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快速沉降,从而实现水体的净化和澄清。

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要求,有多种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可供选择,并且它们的使用投加量也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絮凝剂的使用种类和投加量。

1.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主要包括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

它们的优点是投加量较少,处理效果好。

其中,氯化铁通常用于处理含有氨态氮的废水,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适用于处理各种水质,尤其对具有较高的浊度和有机物含量的水体效果显著。

硫酸铝主要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氟化物、碱性离子等。

2.有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主要包括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物铁盐。

PAM是一类非离子型絮凝剂,具有高效的絮凝作用,适用于处理含有悬浮物的废水和水体。

聚合物铁盐是将聚合物和铁盐复合而成的絮凝剂,具有毒性小、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领域。

3.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是将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混合而成的一种絮凝剂。

它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絮凝作用的效果。

例如,将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混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废水的絮凝效果,同时降低絮凝剂的使用量。

投加量是指将絮凝剂投加到水体中的数量。

根据具体情况,投加量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投加量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水质特性:包括水体的浊度、酸碱度、有机物含量等。

水质越差,投加量通常越大。

2.目标要求:根据需要达到的水质目标,确定必要的絮凝剂投加量。

如果要求处理效果更好,通常需要增加絮凝剂的投加量。

3.运行条件:根据水处理设备的特点和水体的流量,确定合适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

一般来说,絮凝剂的投加量可以通过试验和实际应用经验来确定。

通过试验可以进行不同投加量下的实验观察,找到最适合的投加量。

同时,也可以参考实际应用中相似情况下的投加量,作为参考值。

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2024

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2024

水处理考试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絮凝剂?A. 氯化钠B. 硫酸铝C. 氢氧化钠D. 硝酸钾答案:B2.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溶解氧B. 维持污泥浓度C. 降低pH值D. 去除重金属答案:B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漂白粉消毒答案:C4. 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通常使用哪种化学品?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池B. 活性炭过滤器C. 反渗透膜D. 蒸馏器答案:A6. 水处理中的“BOD”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A7.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氨氮?A. 活性污泥法B. 沉淀法C. 砂滤法D. 蒸发法答案:A8. 水处理中的“COD”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B9.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A. 活性炭吸附B. 絮凝沉淀C. 生物降解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水处理中的“TOC”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D11.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色度和异味?A. 活性炭吸附B. 絮凝沉淀C. 生物降解D. 以上都是答案:A12. 水处理中的“TDS”指的是什么?A. 总溶解固体B. 总悬浮固体C. 总有机碳D. 总硬度答案:A13.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A. 离子交换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降解D. 絮凝沉淀答案:A14. 水处理中的“SS”指的是什么?A. 总溶解固体B. 总悬浮固体C. 总有机碳D. 总硬度答案:B15.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A. 反渗透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降解D. 絮凝沉淀答案:A16. 水处理中的“DO”指的是什么?A. 生物需氧量B. 化学需氧量C. 溶解氧D. 总有机碳答案:C17.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氟化物?A. 活性氧化铝吸附B. 活性炭吸附C. 生物降解D. 絮凝沉淀答案:A18. 水处理中的“THM”指的是什么?A. 三卤甲烷B. 总硬度C. 总有机碳D. 总悬浮固体答案:A19.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病毒和细菌?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以上都是答案:D20. 水处理中的“NTU”指的是什么?A. 悬浮物浓度B. 浊度C. 总有机碳D. 总硬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

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

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丙烯酰胺)是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

它们可以分别用于预处理和后处理水质。

以下将详细介绍PAC和PAM的投加方法以及判断它们的絮凝效果。

1.PAC的投加方法:PAC是一种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絮凝剂,其投加方法一般包括混合与搅拌、液态投加和干态投加。

-混合与搅拌:将PAC与水进行充分混合,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以使其均匀分散。

此方法适用于PAC粉末状的絮凝剂。

-液态投加:将PAC以溶液形式投加到处理水中。

投加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液态投加适用于PAC颗粒状的絮凝剂。

-干态投加:将PAC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形式直接投放到处理设备中。

干态投加适用于PAC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絮凝剂。

2.PAM的投加方法:PAM通常以溶液形式投加到处理水中。

其投加方法包括混合与搅拌和液态投加。

-混合与搅拌:将PAM与水混合,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以使其充分溶解并均匀分散。

-液态投加:将PAM溶液投加到处理水中,投加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絮凝效果判断方法:为了判断PAC和PAM的絮凝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目测法:观察处理水中悬浮物的凝聚情况。

絮凝效果好的处理水中悬浮物明显减少,水质变清澈透明。

-澄清度测量法:利用澄清度计测量处理水的澄清度。

澄清度数值越低,絮凝效果越好。

-絮凝速度测量法: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絮凝剂进行投加,观察处理水中悬浮物聚集的速度和程度。

絮凝速度越快,絮凝效果越好。

-沉降速度测量法:采用沉降池或沉降装置,观察处理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

沉降速度越快,絮凝效果越好。

总结:PAC和PAM的投加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混合与搅拌、液态投加和干态投加。

判断絮凝效果可以通过目测法、澄清度测量法、絮凝速度测量法和沉降速度测量法等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和投加方法,以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絮凝剂有哪几种

絮凝剂有哪几种

絮凝剂,简单来讲就是一类能够降低或消除水中分散微粒的沉淀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使分散微粒凝聚、絮凝成聚集体而除去的物质。

由于,价格低廉、无毒高效,且处理污水效果好,因此,现应用广泛。

那么,该产品都有哪几种呢?1、聚合氯化铝对各种水质适应性强,絮凝能力强,其用量仅为硫酸铝的1/2-1/3,即使在低温水中絮状物的形成速度也较快,且处理后水中残留铝量也较铝量也较低,因而被广泛采用,对于高浊度水絮凝沉淀效果尤显著,应用的PH值在5-9的范围内。

对于低温水处理的效果比较好,絮凝的矾花形成块、颗粒密而重,易于沉降,可缩短沉淀时间,出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好。

可缩短过滤周期,腐蚀性小,利于管道保护,使用方便,易于储存、运输,如遇潮解,其效果不变。

2、三氯化铁在处理水时能形成较大的絮状物,并可与重金属离子发生有效的共沉淀作用,但三氯化铁等铁盐对金属的腐蚀性强,稳定性较低,使用过程需加熟石灰作为助凝剂,会产生大量污泥。

3、聚丙烯酰胺(pam)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较大的絮状物,但有机絮凝剂的缺点是价格较高,可以保证处理后水质的安全无毒。

4、聚合氯化铝铁这种类型的絮凝剂价格便宜,是新型、优质、高效铁盐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除表现为剩余浊度色度降低外,还具有絮体形成块,吸附性能高,泥渣过滤脱水性能好等特点,高效聚合氯化铝铁在处理高浊度水,低调低浊度水时,处理效果非常明显。

以上就是絮凝剂常用类型的一些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通过以上内容对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然,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絮凝剂都能够应用于污水处理,因此,大家正常的使用流程应该是邮寄污水的样品,然后再让厂家针对污水的样品进行化验之后确定使用哪种型号的絮凝剂,这样经过科学的配比之后就能够低成本的去处理污水。

絮凝剂都有哪些

絮凝剂都有哪些

絮凝剂由于应用广泛,因此,生产的厂家也是越来越多,而不同的厂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技术以及种类,那么,常用的絮凝剂种类有哪些呢?
1、聚合氯化铝
一种新兴净水材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简称聚铝,英文缩写为PAC(poly aluminum chloride),它是介于AlCI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Lm],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2、三氯化铁
氯化铁(ferric chloride),化学式FeCl3。

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为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熔点306℃、沸点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

3、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PAM )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产品主要分为干粉和胶体两种形式。

按其平均分子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 万)、中分子量(200~400 万)
和高分子量(>700万)三类。

4、聚合硅酸铝铁
聚合硅酸铝铁(PSAF)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高分子电解质。

主要用于净化饮用水,还可用于给水的特殊水质处理、除镉、除氟、除放射性污染、除浮油等。

5、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
阳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用于水处理能获得比目前较常用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聚丙烯酰胺更好的处理效果,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无机混凝剂并用。

以上就是絮凝剂常用种类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

同时,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絮凝剂都能够应用于污水处理,因此,在使用时应针对污水的样品进行化验之后,再行确定絮凝剂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得絮凝剂1、1 无机絮凝剂得分类与性质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大类;铝盐以硫酸铝、氯化铝为主,铁盐以硫酸铁、氯化铁为主。

后来在传统得铝盐与铁盐得基础上发展合成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得水处理剂,它得出现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功效。

这类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OH-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得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105。

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她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得如上所述得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与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

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与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得电荷,降低了Zeta 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得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得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得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

也就就是说,聚合物既有吸附脱稳作用,又可发挥黏附、桥联以及卷扫絮凝作用。

1、2 改性得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除常用得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

改性得目得就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得中与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得原因就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得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就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制出复合型无机絮凝剂与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聚硅酸絮凝剂(PSAA)由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就是一种新型得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油田稠油采出水得处理具有更强得除油能力,故具有极大得开发价值及广泛得应用前景。

聚硅酸硫酸铁(PFSS)絮凝剂,发现高度聚合得硅酸与金属离子一起可产生良好得混凝效果。

将金属离子引到聚硅酸中,得到得混凝剂其平均分子质量高达2×105,有可能在水处理中部分取代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聚磷氯化铁(PPFC)中PO43-高价阴离子与Fe3+有较强得亲与力,对Fe3+得水解溶液有较大得影响,能够参与Fe3+得络合反应并能在铁原子之间架桥,形成多核络合物;对水中带负电得硅藻土胶体得电中与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同时由于PO43-得参与使矾花得体积、密度增加,絮凝效果提高。

聚磷氯化铝(PPAC)也就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铝(PAC)得强增聚作用,在聚合铝中引入适量得磷酸盐,通过磷酸根得增聚作用,使得PPAC产生了新一类高电荷得带磷酸根得多核中间络合物。

聚硅酸铁(PSF)它不仅能很好地处理低温低浊水,而且比硫酸铁得絮凝效果有明显得优越性,如用量少,投料范围宽,矾花形成时间短且形态粗大易于沉降,可缩短水样在处理系统中得停留时间等,因而提高了系统得处理能力,对处理水得pH值基本无影响。

1、3 改性得多阳离子无机絮凝剂聚合硫酸氯化铁铝(PAFCS)在饮用水及污水处理中,有着比明矾更好得效果;在含油废水及印染废水中PAFCS比PAC得效果均优,且脱色能力也优;絮凝物比重大,絮凝速度快,易过滤,出水率高;其原料均来源于工业废渣,成本较低,适合工业水处理。

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也属这类产品,它得生产原料氯化铝与氯化铁均就是廉价得传统无机絮凝剂,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开发应用。

铝盐与铁盐得共聚物不同于两种盐得混合物,它就是一种更有效地综合了PAC 与FeCl3得优点,增强了去浊效果得絮凝剂。

随着人们对水处理认识得不断提高,残留铝对生物体产生得毒害作用倍受人们得关注,如何减少二次污染得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

国内现有生产方法制得得饮用水中铝含量比原水一般高1-2倍。

饮用水中残留铝等含量高,原因可能就是絮凝过程不完善,导致部分铝以氢氧化铝得微细颗粒存在于水中。

采用强化絮凝净化法,改善絮凝反应条件,延长慢速絮凝时间等可有效地降低铝等含量。

考虑到无机絮凝剂具有一定得腐蚀性与毒性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人们研制开发出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们应用前途广阔,发展非常迅速。

已用于给水净化,水/油体系破乳,含油废水处理,废水再资源化及污泥脱水等方面;还可用作油田开发过程得泥浆处理剂,选择性堵水剂,注水增稠剂,纺织印染过程得柔软剂,静电防止剂及通用得杀菌、消毒剂等。

2、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种类与性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1)聚胺型-低分子量阳离子型电解质;(2)季铵型-分子量变化范围大,并具有较高得阳离子性;(3)丙烯酰胺得共聚物-分子量较高,可以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均以乳状或粉状得剂型出售,使用上较不方便,但絮凝性能好。

根据含有不同得官能团离解后粒子得带电情况可以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3大类。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中可以带-COO-、-NH-、-SO3、-OH等亲水基团,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

因其活性基团多,分子量高,具有用量少,浮渣产量少,絮凝能力强,絮体容易分离,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好等特点,在处理炼油废水,其它工业废水,高悬浮物废水及固液分离中阳离子型絮凝剂有着广泛得用途。

特别就是丙烯酰胺系列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其分子量高,絮凝架桥能力强而显示出在水处理中得优越性。

2、2 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就是聚丙烯酰胺。

它由丙烯酰胺聚合而得。

2、3 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1)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钙以及聚丙烯酰胺得加碱水解物等聚合物。

(2)丙烯酰胺与苯乙烯磺酸盐、木质磺酸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共聚物。

2、4 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2、4、1 季铵化得聚丙烯酰胺季铵化得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均就是将-NH2经过羟甲基化与季铵化而得,可以分为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化与阳离子化丙烯酰胺聚合。

(1)由聚丙烯酰胺季铵化聚丙烯酰胺(PAM)先与甲醛水溶液反应,酰胺基部分羟甲基化,其次与仲胺反应进行烷胺基化,然后与盐酸或胺基化试剂反应使叔胺季铵化。

(2)由季铵化得丙烯酰胺聚合在碱性条件下,先由丙烯酰胺与甲醛水溶液反应,然后与二甲胺反应,冷却后加盐酸季铵化。

产物经蒸发浓缩、过滤,得季铵化丙烯酰胺单体。

2、4、2 聚丙烯酰胺得阳离子衍生物这类产品多就是由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合得到得。

2、5 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入适量甲醛与二甲胺,通过曼尼兹反应合成出具有羧基与胺甲基得两性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2、6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因为淀粉价廉来源丰富,其本身也就是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亲水得刚性链,以这种刚性链为骨架,接上柔性得聚丙烯酰胺支链,这种刚柔相济得网状大分子除了保持原聚丙烯酰胺得功能之外,还具有某些更为优异得性能。

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且合成用丙烯酰胺单体有毒,能麻醉人得中枢神经,应用领域受到一定限制,迫使絮凝剂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得方向发展。

微生物絮凝剂3、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国外微生物絮凝剂得商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应用前景诱人。

如红平红球菌及由此制成得NOC-1就是目前发现得最佳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很强得絮凝活性,广泛用于畜产废水、膨化污泥、有色废水得处理。

我国微生物絮凝剂得制品尚未见报导。

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得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细胞壁代谢产物得絮凝剂、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得絮凝剂与克隆技术所获得得絮凝剂。

微生物产生得絮凝剂物质为糖蛋白、粘多糖、蛋白质、纤维素、DNA等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5以上。

微生物絮凝剂就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体或其分泌物提取、纯化而获得得一种安全、高效,且能自然降解得新型水处理剂。

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可以克服无机高分子与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固有得缺陷,最终实现无污染排放,因此微生物絮凝剂得研究正成为当今世界絮凝剂方面研究得重要课题。

3、2 微生物絮凝剂得种类与性质微生物絮凝剂得研究者早就发现,一些微生物如酵母、细菌等有细胞絮凝现象,但一直未对其产生重视,仅就是作为细胞富集得一种方法。

近十几年来,细胞絮凝技术才作为一种简单、经济得生物产品分离技术在连续发酵及产品分离中得到广泛得应用。

微生物絮凝剂就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得具有絮凝功能得高分子有机物。

主要有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与核酸等。

从其来源瞧,也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因此它具有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得一切优点。

同时,微生物絮凝剂得研究工作已由提纯、改性进入到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筛选优良得菌种,以较低得成本获得高效得絮凝剂得研究,因此其研究范围已超越了传统得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得研究范畴。

具有分泌絮凝剂能力得微生物称为絮凝剂产生菌。

最早得絮凝剂产生菌就是Butterfield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

1976年,Nakamura j、等人从霉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菌种中,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得微生物,其中以酱油曲霉(Aspergillussouae)AJ7002产生得絮凝剂效果最好。

1985年,Takagi H等人研究了拟青霉素(Paecilomyces sp、l-1)微生物产生得絮凝剂PF101。

PF101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啤洒酵母、血红细胞、活性污泥、纤维素粉、活性炭、硅藻土、氧化铝等有良好得絮凝效果。

1986年,Kurane等人利用红平红球菌 (Rhodococcuserythropolis)研制成功息生物絮凝剂NOC-1,对大肠杆菌、酵母、泥浆水、河水、粉煤灰水、活性碳粉水、膨胀污泥、纸浆废水等均有极好得絮凝与脱色效果,就是目前发现得最好得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剂得分子质量、分子结构与形状及其所带基团对絮凝剂得活性都有影响。

一般来讲,分子量越大,絮凝活性越高;线性分子絮凝活性高,分子带支链或交联越多,絮凝性越差;絮凝剂产生菌处于培养后期,细胞表面蔬水性增强,产生得絮凝剂活性也越高。

处理水体中胶体离子得表面结构与电荷对絮凝效果也有影响。

一些报道指出,水体中得阳离子,特别就是Ca2+、Mg2+得存在能有效降低胶体表面负电荷,促进“架桥”形成。

另外,高浓度Ca2+得存在还能保护絮凝剂不受降解酶得作用。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范围广、絮凝活性高,而且作用条件粗放,大多不受离子强度、pH值及温度得影响,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中。

微生物絮凝剂高效、安全、不污染环境得优点,在医药、食品加工、生物产品分离等领域也有巨大得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