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触线安装规程
滑触线安装标准

滑触线安装标准1、支架应作防腐处理,应连续焊接、安装审固、安装孔位置一致。
2、支架间距单线种型300A以下三1.5m、400A以上三3m多线接触滑触线型1.0-1.5m,导管型1.0-1.5m、电缆滑车型灵活掌握,视具体情况确定,但最短不行少于1m,最长不大于6m。
3、悬挂件位置要正确、安装审固、数量符合要求。
4、滑触线主体。
防护外壳与导体间隙三2mm;与轨道中心高度允差v 士15mm与轨道中心纵向允差三士15mm 扭曲度v 15mm/10m5、伸缩器数量要符合规定;间隙距离应满足安装现场最大温差所引起的理论伸缩量。
6、集电器的方钢支架焊接牢固,中心线与滑触线垂直允差士3mm方钢支架与滑触线尺寸,应保证集电器活动臂与滑触线主体平行允差士3mm集电器与滑触线平面滑动顺畅符合规定压力。
7、紧固件。
紧固螺帽的扭短应符合制造厂的推荐值。
8、电源进线,进线源牢固不得承受压力。
9、如采用临时线待要注要在恢复正常电源时检查电线的相序有无接反,正确调整相序起重机平台、爬梯安装要求1、由于安装处于高空作业进入安装现场请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后方可进行作业。
2、爬梯的安装应注意爬梯的安装部位,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操作。
3、爬梯应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梁上或采用打固定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水泥柱上无论何种方式须保证紧固安全可靠。
4、爬梯及护圈的焊接应保证实焊,应道焊缝结束后。
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不应存在虑焊,应按焊接要求不小于6mm 焊高。
5、平台的安装必须注意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人员安全操作,所有焊接应完全符合焊接要求每道焊缝应进行焊渣清理检查确定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对于立焊或仰焊的部位应特别注意,不应存在虑焊状况。
6、所有安装、焊接的外观必须保证符合焊符合焊接件标准去除安装后留有的毛刺、焊瘤等缺陷。
主机电气安装调试1. 小车悬挂电缆同一挂内不允许有长短不一,挂与挂之间长度一样,尾挂可以短于中间挂。
电缆以滑车上固定时可以重叠但不允许交叉。
滑触线安装技术方案

滑触线安装技术方案
滑触线安装技术方案
烧结机主厂房、主抽风机厂房、筛分楼厂房粉尘较大、环境恶劣,为保证行车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满足105M2烧结车间的正常生产,急需对105M2烧结厂房安全滑触线进行改造:一、滑触线使用环境恶劣,建议使用铝护套,以防止粉尘侵入,保证滑触线经久耐用、正常运行。
二、针对烧结厂房维修期间吊运更加频繁,无法停电维修的情况下,可将滑触线安装位置改在驾驶室侧厂房,确保行车的正常使用。
但请将行车滑触线的电源线迁到驾驶室侧厂房,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
三、滑触线安装分案:
a.先安支架定出几个水平点,用水平线从头拉到尾,必须用软的水平线沿水平线按顺序安装支架(支架不能上下高低不平,支架要固定牢固)。
b.吊挂夹和连接板螺栓拧紧不能松动,连接盒两半要对称,用自攻螺钉固定好。
滑触线必须调直,三线间距必须一致。
c.安装集电器方式,槽钢尺寸为140*10,焊接在行车上,必须垂直直线,集电器方钢焊接在槽钢上,水平直角90 o,上下左右必须一致。
滑触线底部至方钢的上菱尺寸7-8cm的距离.。
讲解行车安全滑触线安装方案

讲解行车安全滑触线安装方案很多客户因为车间改造为题而要考虑安装方案,就钢结构车间来说,很多旧的车间进行改造,就要好好考虑行车滑线安装方案了。
不考虑特殊情况,滑触线采用架空式,而不是采用地沟式。
就架空式滑触线安装方案来说,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行车安全滑触线安装1、车间整体改造,拆除旧设备,在拆除旧设备之前,一定要保证各路电源断掉,以免电源有电危及到,拆除人员的安全,一般拆除过程,先将旧的滑线,按照之前安装的反向秩序拆除。
先拿下滑触线、之后拿下提挂架、固定架、接头护套、动力输入等等,之后再将行车轨道压板下面的角钢支架拿下来,拆除基本算是完成。
2、行车安全滑线安装:a、根据滑触线现场情况,本文就DMHX-200A-L滑触线为例,滑触线采购好后,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说,进行安装。
先将角钢支架按照1.25米的距离焊接或者固定在行车轨道压板底下。
b、固定好角钢支架后,在角钢支架下面安装好提挂架和固定架。
c、之后再将滑触线固定在提挂架和固定架之下,并安装好动力输入,各滑触线连接点的铝接头,之后安装接头护套和端冒。
d、集电器安装,将集电器支架焊接在行车的标准位置,将集电器穿入集电器支架上,并调整好集电器与滑触线的平行距离。
3、滑线调试。
各项设备安装好后,要进行滑线调试准备。
用设备保持好角钢支架的平行,各滑线不弯曲。
之后,通电测试行车运行。
4、行车滑线安装,如果遇到行车调试运行时,集电器打火花,需要检查一下导轨接头,适当磨合电刷,同时要保证60%接触面积。
二、一种厂房内行车滑触线安装方法,滑触线支架安装步骤,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根据滑触线的安装高度制作“Z"字型滑触线支架安装模具;2.在行车轨道平台上将滑触线支架安装模具固定在行车轨道上;3.利用该安装模具的调节螺杆调节模具,并通过水平仪观测安装模具的平直度,使其达到水平并固定;4.吊笼中的施工人员将滑触线支架放置在所述安装模具下部水平端上并焊接牢固;滑触线的调直步骤:在行车轨道平台上利用滑触线调直检测器检测已安装完毕的滑触线,确定滑触线是否达到标准。
龙门吊滑触线安装规范文件

龙门吊滑触线安装规范文件一、前期准备1. 材料检查滑触线材料到场后,就像检查新到手的宝贝一样,得仔仔细细的。
看看滑触线的规格是不是和咱们龙门吊要求的一致,可别整错了型号,那就像给大人穿小孩衣服一样不合适。
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划痕、裂缝或者变形,要是有这些问题,那滑触线就像生病的士兵,没法好好工作啦。
2. 工具准备安装滑触线得有趁手的工具。
螺丝刀、扳手这些是基本的,就像战士上战场不能少了武器。
测量工具也不能少,卷尺、水平仪得精确,不然滑触线安装歪歪扭扭的,龙门吊运行起来就像喝醉酒的大汉,不稳当。
3. 安装环境安装的地方得打扫干净,不能有乱七八糟的障碍物。
如果周围环境乱糟糟的,就像在荆棘丛里跳舞,很容易把滑触线刮坏或者影响安装的准确性。
而且要保证安装位置没有积水,滑触线要是泡在水里,那可就成了“落汤鸡”,很容易出故障。
二、安装过程1. 支架安装支架就像滑触线的小椅子,要安装得稳稳当当的。
首先确定好支架的间距,这个间距要均匀,就像排队一样,不能有的离得近有的离得远。
用水平仪测量,保证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要是高低不平,滑触线放在上面就像在崎岖山路上行驶的汽车,会晃来晃去的。
支架要牢固地固定在支撑结构上,螺丝拧紧,可别松松垮垮的,不然龙门吊运行的时候,支架要是掉了,那滑触线也就跟着“下岗”了。
2. 滑触线安装把滑触线放到支架上,就像把轨道铺好一样。
滑触线之间的连接要紧密,不能有缝隙,要是有缝隙就像断了的链子,电流传输就会不顺畅。
连接部分要用专业的连接件,就像给伤口用合适的创可贴,不能随便凑合。
滑触线要安装得笔直,不能弯曲过度,如果弯曲得像麻花一样,龙门吊的集电器在上面跑就会很困难,就像小火车在弯弯曲曲的烂铁轨上跑,容易脱轨。
3. 集电器安装集电器是和滑触线亲密接触的小伙伴。
安装的时候要调整好集电器与滑触线的接触压力,压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压力太大就像用力过猛捏东西,会把滑触线磨坏;压力太小就像轻轻碰一下,接触不良,电流就不能好好传输。
滑触线安装标准

滑触线安装验收标准
一、支架
1、应作防腐处理。
2、应连续焊接。
3、安装牢固,安装孔位置一致。
二、支架间距
单线“H”型300A以下≤1.5M,400A以上≤3M。
多线无接缝滑触线型1.0-1.5M.
导管“HXTS/L(DHG)(”型1.0-1.5M.
电缆滑车“HXDL”型1.0-2.0M.
弧线段支架间距根据现场情况应<1.0M.
三、悬挂件
位置正确,安装牢固,数量复合要求。
四、滑触线主体
1、防护外壳与导体间隙≤2mm。
2、直线度:与轨道中心高度允差﹤±15mm.。
3、直线度:与轨道中心纵向允差﹤±15mm。
4、扭曲度:﹤15mm/10m。
五、伸缩器
1、数量符合规定。
2、间隙距离应满足安装现场最大温差所引起的理论伸缩量。
六、集电器
1、方钢之架焊接牢固,中心线与滑触线垂直允差±3mm.。
2、方钢支架与滑触线的尺寸,应保证集电器活动臂与滑触线主体平行,允差±3mm.。
3、集电器与滑触线平面滑动顺畅,符合规定压力。
(见下一页集电器电刷与导轨接触压力表)
七、紧固件
紧固螺帽的扭矩,应符合制造厂的推荐值。
推荐值:M10-28NM、M8-12NM、M6-6.5NM
八、电源进线
进线端牢固,不得承受拉力。
滑触线安装标准

滑触线安装标准1、支架应作防腐处理,应连续焊接、安装审固、安装孔位置一致。
2、支架间距单线种型300A以下≦1.5m、400A以上≦3m多线接触滑触线型1.0-1.5m,导管型1.0-1.5m、电缆滑车型灵活掌握,视具体情况确定,但最短不行少于1m,最长不大于6m。
3、悬挂件位置要正确、安装审固、数量符合要求。
4、滑触线主体。
防护外壳与导体间隙≦2mm;与轨道中心高度允差<±15mm与轨道中心纵向允差≦±15mm,扭曲度<15mm/10m5、伸缩器数量要符合规定;间隙距离应满足安装现场最大温差所引起的理论伸缩量。
6、集电器的方钢支架焊接牢固,中心线与滑触线垂直允差±3mm;方钢支架与滑触线尺寸,应保证集电器活动臂与滑触线主体平行允差±3mm;集电器与滑触线平面滑动顺畅符合规定压力。
7、紧固件。
紧固螺帽的扭短应符合制造厂的推荐值。
8、电源进线,进线源牢固不得承受压力。
9、如采用临时线待要注要在恢复正常电源时检查电线的相序有无接反,正确调整相序。
起重机平台、爬梯安装要求1、由于安装处于高空作业进入安装现场请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后方可进行作业。
2、爬梯的安装应注意爬梯的安装部位,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操作。
3、爬梯应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梁上或采用打固定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水泥柱上无论何种方式须保证紧固安全可靠。
4、爬梯及护圈的焊接应保证实焊,应道焊缝结束后。
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不应存在虑焊,应按焊接要求不小于6mm焊高。
5、平台的安装必须注意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人员安全操作,所有焊接应完全符合焊接要求每道焊缝应进行焊渣清理检查确定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对于立焊或仰焊的部位应特别注意,不应存在虑焊状况。
6、所有安装、焊接的外观必须保证符合焊符合焊接件标准去除安装后留有的毛刺、焊瘤等缺陷。
主机电气安装调试1.小车悬挂电缆同一挂内不允许有长短不一,挂与挂之间长度一样,尾挂可以短于中间挂。
单极滑触线安装方法

二、滑触线及附件的安装
首先,先将提挂架安装在角钢支架上,此时不要将螺母拧紧;其次,将滑触线依次装入到提挂架卡槽内;同时用接头将各段滑触线连接好,拧紧提挂架螺母;再次,将滑触线端冒安装好。
三、动力输入的安装
动力输入作为滑触线电力的来源,也要安装好。将电源线头剥好后,拧紧在螺母上面,并在铜线和铝板结合处涂上导电膏。
四、膨胀段的安装
如果车间长度超过150米,就需要添加膨胀段。膨胀段安装前,一定要在安装膨胀段的位置两端添加两根角钢支架,因为膨胀段都比较重。
五、检修段的安装
检修段也类似于膨胀段,一个车间如果有两台行车以上,建议安装检修段。检修段的位置不限,检修段两端安装电源将集电器支架焊接在行车上,并将集电器安装在支架上,并将集电器上的螺栓拧紧,集电器的靴片与支架中心的高度,在这里就不说了。
七、行车的调试
再次检查电源线是否压紧动力输入,检查各螺栓是否拧紧,确认无误,接通电源试车。观察电压、电源是否正常、集电器运行是否正常。
注:本文以德玛电气的DMHX单极滑触线为例介绍单极滑触线安装方法。
单极滑触线安装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说单极滑触线在滑触线领域是最灵活、最易于维护。本文就以7步单极滑触线安装流程简单说一下。
一、角钢支架的安装
角钢支架常规上分“1”字形、“Z”字形、“L”字形、其他特殊字形。单梁行车可以用“Z”字形,双梁行车可以用“1”,角钢支架的选择主要根据行车和轨道的距离,角钢支架的选择并不严格。角钢支架一般以1.5M或1.2M一根,将角钢支架焊接在轨道钢结构上,保持角钢支架水平垂直和各角钢支架的平行。
总结:单极滑触线安装步骤虽多,但安装简单,易于维护,单极滑触线是各起重机车间的首选。
滑触线的安装与使用

滑触线的安装与使用安装说明在安装滑触线前先将角钢支架依据用户选择的安装形式,依据滑触线的悬挂间距固定好,在安装现场把每6米一根的滑触线上套上所需的悬挂座,和两端接头护套各一个,还在一端装上铝接头一个,装铝接头时应留意只能将铝导轨伸进接头的1/2留给另一根导轨连接用,以上工作预备好后,再把一根一根的滑触线悬挂在支架上,进行全线连接,连接时应拧紧每个接头的螺丝。
在滑触线全线长超过200米时应加装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本厂随时供应),在引接电源线进线时,可在每6米一根的接头处引接。
在安装弯道滑触线时,悬吊距离应相应缩短,详细尺寸可依据现场条件而定。
在安装导电器时先把导电器装在配套的方管上,选择与滑触线协作的适当位置固定在用电设施上,应留意为使导电器与滑触线有很好的跟踪性能和良好的接触力量,导电器与滑触线应安装在同一垂直、水平方向。
维护保养为了保证滑触线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扬州市大中电气认为在滑触线投入运行后,应对其进行定期检修。
1、电刷:应依据移动用电设施使用状况每1—3个月检查一次。
重点检查集电器电刷的磨损状况,若磨损量25mm时,必需更换。
检查时若发觉电刷松动或发生磨损偏斜时,应查明缘由,准时处理。
2、集电器: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
重点检查紧固件有无松动、移位及塑料件和活动件磨损状况,检查弹簧拉力(集电器电刷与导轨的接触压力应保持肯定压力(见下表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3、连接件: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重点检查紧固螺栓、焊缝及支撑件是否松动、锈蚀、移位等,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4、日常检查:重点检查轨道的平直度有无明显偏差(大于20mm)、错位,绝缘爱护件有无脱落、断裂、破损,不锈钢“V”型槽有无翘起;轨道上有无异物及导电粉尘等。
必要时应检测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相间绝缘电阻应25MQ)O特殊对行车轨道重合度、轨距、倾斜度等偏差较大,使用频繁、车间粉尘过大、温度较高及有水、酸、碱、雾和室外使用的环境,必需加强日常检查与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触线安装规程
一、安装位置选择
1.安装位置应靠近传动位置,靠近移动受点设施同侧。
2.安装位置应无剧烈震动,无异物跌路冲击,尽量远避高温热源点。
3.应保证人或运动物体通过无阻碍,应考虑维修的方便性。
二、悬吊支架安装方式确定悬吊支架安装方式:根据P23选用悬吊兼具一般为1.2m,悬吊支架由本公司标准生产,特殊规格可特殊订货。
三、安装前准备工作:组件检查:
a.检查导管外观,不得扭曲变形,导轨街头应平直、光滑、搪锡良好、绝缘槽板应无断裂,导管槽口应大于10mm。
过于狭窄,可用扁钢撬板适当撬大。
b.集电器应在刷框中伸缩自如,且有一定压力,电刷应无破损。
集电器每根导管内,应移动流畅。
四、滑触线导管安装
1.根据安装示意图,将导管及热膨胀补偿段、断线段、弧形段、中间供电段等,按实际位置,顺序编号。
2.将浮动悬吊夹、固定悬吊夹、以规定兼具配置数量,套入导管中。
3.起吊安装第一根导管时,应用固定悬吊夹悬吊在支架上,以作为全线校直基准,安装完毕后,如该段不作为固定悬吊段可用浮动夹代替。
4.吊起的第一根导管,将固定悬吊夹安装在支架上,调整与钢轨在水平方向向上,垂直方向上的中心线平行度,要求不大于1.5/1000后,拧紧螺母,将之固定。
5.接着起吊安装第二根,除符合第四条要求外,保证与第一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直线度1.5/1000。
6.导管连接:不同导轨采用不同连接方式,如P10所示,请用户注意不论哪种连接方式,必须在接头处装有绝缘隔离板,防止因导轨窜动,接触金属外壳。
连接后,如有凸台或不平整,不光滑过渡之处,应撑开槽口,用石油、锉刀修平。
7.连接夹安装:导轨连接号,盖上连接夹,并拧紧螺钉,连接夹为工程塑料型。
对于室外使用场所,为防止雨水由连接夹侵入,必须在外壳对接端部开始,用绝缘粘带,连续反复裹覆二层,裹覆应是往复式,不能缠绕,以保证槽口畅通无阻。
8.导管外壳接地,每段导管端头,都有带接线端子的接线,用螺钉将相邻接线端子连接。
9.端头或中间供电。
本产品具有专门的供电段,供电段可根据需要,接在全线中部或端部,电缆进入接线盒时,必须保证橡胶套紧密卡紧电缆,以防止灰尘、雨水侵入。
如有缝隙,必须用绝缘粘带带缠裹电缆,使之与护套有一定配合紧度。
10. 导管安装复检
a.全线安装完毕,端部套入端帽;
b.进行全线直线度复检,对严重弯曲处,予以调整,校直。
其中,导管全线与钢轨平行度为15mm,导管间直线度为15mm。
c.悬吊装置应与导管可靠夹紧,浮动悬吊不应歪斜、卡死,影响导管自由延伸。
d.测量极与极间和极与外壳间隙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
五、滑触线牵引器安装
1.牵引器应该安装于移动受电设备最贴近导管之处,表面与导管中心距离100mm左右。
2.牵引器拔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第二铰链片与第一铰链片成45°。
第一铰链片可用螺栓或焊接紧固于移动设备处。
拔叉应能保证全线上下40mm范围自由摆动,吸收传动误差和冲击
3.集电器、供电段输入输出电缆引线,应按电工接线规范要求固定、连接。
六、通电试运行
1.通电前对全线进行诗词复查,确认无误后,无关人员车里现场,进入机组调试。
2.接通电源,接插静态通电状况,启动主电机(行走电机不动),运行10min然后启动运行走电机,慢速行驶,沿全线观察,对下述现象予以修正:
a.导管等摆动较大:调整直线度或修正牵引器的灵活性,或调整牵引器安装的位置;
b.集电器运行异常声响,套贵连接点未修平,重新修平。
3.修正后如无异常,空载全速行走,磨合1.5小时后,交付使用。
弧形,拱形导管,可参考上述步骤进行。
七、安全事项:为确保安全,请用户安装时,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室外雨雪、湿度较大场所,导管外壳连接处,绝缘粘带缠覆后再盖连接夹,以防止雨水侵入。
2.潮湿状态或室外使用,请用绝缘子的悬吊螺栓。
3.铝合金型外壳必须良好的接地,全线外壳保证电连续性,外壳每隔25m-30m接地一次。
4.全线安装后,测量外壳与带电体间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MW,测量外壳的电连续性,将一端导轨与外壳搭接,然后另一端测量回路是否畅通,测定完毕后,拆除连接部分
5.为防止集电器颈部磨损,对集电器颈部外包不锈钢护壳、或保护滚柱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6.应检查全线有否裸露带电部分。
如发现应及时处理。
八、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
1.合理选择产品规格,根据设备符合、接电持续率、环境温度、线路长度,确定规格,注意留有裕度,室外一般降低容量20%使用。
2.集电器引线较多,不得发生相间短接或错误装配现象。
3.外壳内绝缘槽板,不得锤击或猛烈撞击。
4.在每年设备保养时,对DHG装置进行以下保养工作:
a.从导管端部取下集电器,接插电刷磨损有否超过有效长度刻度线并及时更换,检查颈部磨损状况。
b.检查导管,导轨街头如有松动、锈蚀应技术更换,检查悬吊夹、固定夹是否松动。
c.检查导管有否显著变形、弯曲,采用调整悬挂螺栓位置方法进行校直。
如无法校直可
但根更换。
d.一般导管内积尘太多,可用压缩空气吹气,或用洁净回丝擦拭。
e.集电器电刷弹簧压力应正常,一般1.8-2.3N/Cm2。
f.检查滚轮磨损状况。
滚轮可保证电刷在导管中上下左右位置,滚轮磨损过多,将使电刷被擦伤或产生断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