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简介
南京国医堂医生简介

南京国医堂医生简介南京国医堂是南京市一家专业的中医诊所,拥有一支优秀的医生团队。
这些医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医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治疗和医疗服务。
一、医生队伍南京国医堂的医生队伍由一群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专业医生组成。
每位医生都具备国家医师资格证书,并且不断进行各种学术研究和进修,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
他们将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在中医诊疗领域独具匠心。
二、主治领域南京国医堂的医生擅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
他们的主要治疗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内科疾病:如感冒、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
2. 外科疾病:如皮肤病、骨伤科疾病、外伤等。
3.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妇科炎症、不孕症等。
4. 男科疾病:如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
5. 儿科疾病:如儿童感冒、消化不良、过敏等。
6. 肿瘤科疾病: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7. 针灸推拿: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调节身体功能,促进康复。
三、特色服务除了在临床治疗方面具备较高水平之外,南京国医堂还提供一系列特色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1. 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中西医结合:南京国医堂秉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
3. 中药调理:南京国医堂专门配备有中药房,提供草药煎煮和调理服务,以加强治疗效果。
4. 预约挂号: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电话进行预约挂号,方便快捷地获取医生的服务。
5. 优质服务:医生及工作人员秉承诚信、责任、关爱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体验。
综述南京国医堂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精通中医的医生团队。
他们主治多种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中药调理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南京国医堂,患者能够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得到全面和有效的治疗。
金陵名医陈柳春中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证经验

金陵名医陈柳春中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证经验作者:邓小月何岚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0年第12期【摘要】介绍金陵名医陈柳春采用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经验,陈柳春主任以益气升阳、解毒敛疮为治疗大法,并结合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损形态如网状损害、糜烂、斑块、萎缩等,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后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陈柳春;中医经验;口腔扁平苔藓【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4-0086-0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其患病率约为0.1%~4%,且多发于中年女性[1],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偶然发现,有些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有些患者感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
发病部位多为颊、舌、唇、牙龈、腭部黏膜组织,通常呈对称性分布[2]。
病变部位在颊粘膜组织时,临床表现为颊黏膜上出现丘疹、斑块及白色或灰色浑浊条纹,条纹呈树枝状、线状或网状,其中树枝状条纹较为常见,条纹之间的黏膜组织色泽鲜艳,多呈黯红色;病变部位在舌黏膜上时,舌粘膜表面有灰白色斑块出现[3]。
该病是一种慢性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等特点[4]。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认为与精神、免疫、内分泌、感染、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某些全身疾病等因素有关[5]。
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暂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的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预防癌变,临床疗效一般。
中医根据其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口破”“口蕈”“口癣”等范畴,金陵名医陈柳春,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固生堂专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四十多年,对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和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陈柳春主任抄方学习,收益颇丰,遂将其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中医并无口腔扁平苔藓之病名,但中医典籍中关于口腔粘膜病的认识颇多,如“口疮”“口糜”“口破”“口蕈”“口癣”等。
企业信用报告_南京南中医大国医堂门诊部有限公司

针灸教育家承淡安藏书之钤印考

针灸教育家承淡安藏书之钤印考作者:陈陗蒋琳惠西珂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04期摘要:承淡安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是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
他曾经研读的医籍现收藏于校内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其中部分医籍盖有经手藏家之印,主要分为姓名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等。
文章通过考查印文内容,梳理相关信息,以呈现这些医籍的递藏关系和授受源流,丰富承淡安的生平资料。
关键词:承淡安;藏书;钤印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04.0080 引言承淡安(1899—1957),字启桐,一字秋梧,江苏江阴东乡华墅镇人,是我国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
承淡安作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他曾经研读的医籍现收藏于校内的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这批医籍大多为民国石印本、铅印本,除少数盖有承淡安私人印章外,大部分盖有其所创办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图书室章,反映了这些医籍不以收藏为目的,更多是用于研习与教育。
另外亦有一些刻本医籍,数量虽少,但属精刻,盖有经手藏家之印。
古人用印,多以姓名、堂号为主,以取证归属自家的权利,也有不少用来表现文化情操。
本文旨在对承淡安藏书中的部分钤印进行考查,以期呈现相关医籍的递藏关系和授受源流,为研究承淡安的生平信息提供新的资料。
1 姓名印姓名印是经常使用的私印,这类印章是表示身份的凭证,流传最广。
有的只刻姓名,有的在姓名后加“印”“之印”等字,近人有以“章”字易“印”字。
另外还有字号印,是以本名之外的字或号刻制的印章。
1.1 “澹盦”印此印为方形篆书朱文印(图1),尺寸为1.7厘米×1.7厘米。
藏书中出现数次,如《绍兴医药学报》(医药學报社铅印本)、《感症宝筏》(1912年绍兴铅印何廉臣重订本)、《重订广温热论》(1914年宣化何氏铅印本)等,一般位于书籍的封面。
“澹盦”应为承淡安的初名,后因响应汉字简化运动而改,“澹盦”为承淡安本人的印章。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
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
活动年表国医大师朱良春1917年生,江苏镇江丹徒人,后迁居南通市。
1923年-1928年读私塾6年,后转入学校学习。
1935年至武进孟河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
1936年转至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因抗战,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跟随章次公先生侍诊实习。
1938年毕业。
1939年2月至南通设立诊所开业行医。
1945年-1948年除诊病外,并创办南通中医专科学校,任副校长。
1952年参与创办中西医联合会诊所,任所长。
后改为联合中医院,任院长。
1956年无偿将医院全部设备捐给政府,成立市级中医院,任院长。
1987年国务院批准他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
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朱良春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中医药学会1-2届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之后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中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成就荣誉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同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南京南中医大国医堂门诊部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南京南中医大国医堂门诊部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南京南中医大国医堂门诊部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南京南中医大国医堂门诊部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科;内科;外科;儿科;口腔科;医学检验科: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届国医大师名单

第二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名单(共3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1. 干祖望,男,汉族,农工党员,1912年9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
1930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 王琦,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2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终身教授、研究员。
1961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34.7—2014.4),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主任医师。
1956年1月起从事维吾尔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中医民族医。
4. 石仰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3月生,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
1950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上海市名中医。
5. 石学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6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1962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6. 占堆,男,藏族,中共党员,1946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
1959年3月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西藏自治区名藏医。
7. 阮士怡,男,汉族,中共党员,1917年2月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955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8. 孙光荣,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研究员。
1958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 刘志明,男,汉族,1927年10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0. 刘尚义,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12月生,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日程表

专家1 专家2 专家3 专家4 专家5 专家6 专家7周俊兵副教授周一上王锦鸿研究员樊巧玲教授李飞教授刘涛教授冯锦伦主任医师周一下沈继泽教授龚捷宁教授王旭东教授姚映芷副主任医师叶放研究员周二上金妙文研究员李飞教授张民庆教授洒荣桂主任医师王锦鸿研究员赵聚山教授瞿融教授赵呜芳教授曹贵珠教授戴慎教授周二下巢因慈教授郁觉初教授龚捷宁教授刘庆帮副教授叶放研究员过伟峰教授周建英研究员马红教授周三上陈金锭主任医师王旭主任医师周三下王灿晖教授张传儒教授季光主任医师陈文恺教授沈建平副主任医师周四上周仲瑛主任医师金实主任医师钱士明教授刘学华教授汪红副教授杨亚平教授魏凯峰副主任医师吴颢昕副教授虞舜研究员王忠山主治医师周四下顾武军教授胡烈教授杨进教授周学胜教授孙多善教授周五上谈煜俊主任医师陈松育教授沈继泽教授王鲁芬教授周学平教授陈仁寿研究员石历闻研究员周五下马健教授吴承玉教授阎宝珠副教授顾宝群研究员岳沛平教授骆文斌副教授周六上季光主任医师王锦鸿研究员沈卫星教授赵聚山教授吴承艳研究员张工彧副教授吴颢昕副教授周六下王灿晖教授顾武军教授孙多善教授唐德才教授唐雪梅教授王文林副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系列)(2014年3月1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系列)(2014年3月19日)专家9针炙推拿1 针炙推拿2针炙推拿3耳鼻咽喉科妇科周一上叶放研究员胡丽梅副教授徐恒泽教授韩康医师陈国丰主任医师吴维龙副主任医师周一下穆艳云主治医师周二上尤松鑫研究员仇裕丰副教授陈泰敏医师陈国丰主任医师郭慧红主任医师韩康医师李守栋副教授周二下张建斌副主任医师王玲玲教授姜劲峰副教授周三上孟景春教授胡丽梅副教授徐恒泽教授韩康医师陈国丰主任医师吴维龙副主任医师周三下穆艳云主治医师干千副主任医师郭慧红主任医师周四上尤松鑫研究员郁峰副主任医师仇裕丰副教授王中林副教授韩康医师李守栋副教授周四下张建斌副主任医师王玲玲教授姜劲峰副教授干千副主任医师吴维龙副主任医师周五上胡丽梅副教授徐恒泽教授陈泰敏医师韩康医师周五下穆艳云主治医师干千副主任医师郭慧红主任医师周六上仇裕丰副教授吴云川副教授韩康医师周六下张建斌副主任医师王玲玲教授李守栋副教授姜劲峰副教授专家8:于莉英副研究员,周四下午男科:何映主任医师,周一、六下午,周四上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门诊一览表曹贵珠教授,疑难杂症、老年病、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各类肿瘤。
周二下午巢因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专攻内、妇科疑难病症,尤擅长治疗胆道疾患,脾胃、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妇女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周二下午陈金锭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江苏省名中西结合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擅长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甲亢、甲减、各种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病、糖尿病、肥胖病、脱发、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周三上午陈仁寿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委和学术秘书、江苏省老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
擅长治疗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喘及其它妇科杂病、妇科病、恶性肿瘤等。
心脑血管、肿瘤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
周五上午陈松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内科杂病。
擅长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肝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周五上午陈文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结合脑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
擅治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中风、高血脂症、震颤、麻痹等病症。
周三下午仇裕丰副教授,针灸治疗颈椎病、慢性咳嗽、眩晕、头痛、前列腺肥大症、骨关节炎及各种痛症。
周二四六上午樊巧玲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
从医二十余年。
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学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肿瘤病、代谢病、妇女内分泌失调、免性疾病等疑难杂病和治疗亦有独到之处。
内科杂症。
擅长应用中药外敷方治疗哮喘。
周一上午冯锦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医学工作30余年,从事肛肠专科20余年。
断治疗消化道疾病、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和结肠炎、结直肠癌、便秘等常见肛肠疾病;以及肛肠科疑难杂症等。
1995年被评为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称号。
周一上午顾宝群,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长于治疗内科心脑疾病、呼吸疾患、男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如中风、癫、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肾炎、乳糜尿、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
著作多本,论文多篇,名绩载于《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名医—万家》等杂志。
干千副主任医师,喉源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口腔粘膜病以及耳聋、耳鸣等。
周四、五、六全天龚捷宁教授,教授、医学博士。
呼吸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肺纤维化等。
长期从事温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在该学科领域具有较深造诣。
先后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出版论著20余部。
周一下午、三上午顾保群研究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长于治疗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患、男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如中风、癫、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肾炎、乳糜尿、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
著作多本,论文多篇,名绩载于《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名医—万家》等杂志。
周五下午顾武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
对《伤寒论》有较深的研究,特别重视对《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伤寒论》辨证体系是由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方证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组成的多层次综合体系”的理论,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编《伤寒论临床学习参考》、《中医经典白话.伤寒论》、《临床常用方剂丛书.传染病常用方》等,副主编、参编多部《伤寒论》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
擅长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
周四、六下午郭慧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
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闭经、崩漏、不孕症等病,着重于补肾助阳、调和气血,对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周二、四、六全天郭玉梅副主任医师,多动、抽动、厌食、遗尿等儿科疾病。
需預约过伟峰研究员,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神经内科疾病如头痛、眩晕、失眠、耳聋、老年痴呆、中风后遗症等,对顽固性口腔溃疡及面部黄褐斑有较为独到的治疗经验。
周一下午胡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擅长于治疗食道、肠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心肝及老年病、男性病、妇科病、肿瘤、关节疾病和疑难杂症等。
周四下午黄煌教授、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
获1995年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曾赴日本专攻老年医学。
擅长治疗多种慢性病及老年病,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热性病、精神神经系统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有独到的经验。
周一、六上午,周二下午季光教授、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省中医学会理事、通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
擅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慢性胃脘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咳嗽、喘症、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脂、高粘血症、高血压及糖代谢不良病症中医药治疗亦颇有心得。
周三、六下午金妙文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南京中医药药理基地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
擅长治疗肝胆、脾胃、心、脑血管、肿瘤及糖尿病、肥胖病、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分泌、免疫性疾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周二上午金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
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进行医学合作研究和讲学。
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
周四上午瞿融教授。
呼吸系统疾病、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名方的配伍方法、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研究内容与特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及现代科学手段,围绕益智和抗抑郁复方,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有关方剂的作用机理和方证特点,研究观察有关方剂的不同配伍和用量比例对药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已进行了抗抑郁复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探讨、小柴胡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比较研究、柴胡类方治疗抑郁症的规律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不同配伍抗抑郁作用研究、定志小丸抗老年痴呆研究、当归芍药散主要药物不同用量比例与药效相关性研究等。
周三下午李飞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
对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病、脾胃病、肾病、男性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周二上午李缨副研究员。
针灸治疗脾胃病、中风、面瘫、头痛、痛经、腰腿痛等。
周一三五上午刘学华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疾病,老年精神抑郁症,宫颈炎及不孕症等。
周四上午刘志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肥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江苏分会针灸实验研究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
擅长针灸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在针灸治疗肥胖病、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上有较深的造诣。
周一、三、五晚上龙期伯教授、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中西医结合医师。
从事中西结合外科医疗工作近四十余年。
临床工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肿瘤及胆、胰疾病为主。
特别是对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及胰腺炎症感染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
周六上午马健教授、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气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医学博士,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多年来承担《温病学》、《免疫学》的教学工作。
主要科研方向为中医经方的免疫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及省厅级课题7项,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
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部)。
用五下午孟景春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基础部主任;社会兼职曾任省及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省《内经》研究会主任,省养生康复研究会顾问等职。
孟教授从医从教50余年,编写(主编)的教材、专著、译著(古译今)有16种。
自20世纪90年代,又复从事养生康复学的研究,编著《中医养生复康学概论》、《中医养生康复古籍选》,退休后专注于医药科普方面的写作。
自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编著(主编)出版的有《中医养生丛书》(计10部)和《祝您健康长寿》,共计230余万字;另著有《四季进补》、《中医养生》、《教师健康手册》、《中老年常见病家庭防治》、《百病中医防治》等。
【附】主要著述:教材类有《内经辑要》、《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内经选读》、《中医学概论》、《中医学导论》、《中医养生康复概论》等。
译著类有《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灵枢经译释》和《难经译释》等。
专著类有《名医家言录》、《疑难病证万例选》。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
擅长内科、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侧重于脾胃疾病,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研究,对妇科各种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亦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周三上午祁晓华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痛症、慢性咳嗽、肠胃病以及神经系统病症,针灸中药并用测定定体质,指导保健。
周五下午洒荣桂教授、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从事内科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热情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脂内科杂病等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有较为大把丰富的并且临床经验好久近十年来承担省级科研项目项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肿瘤等冷漠慢性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一段。
肿瘤、高血压、高血脂症等。
周二上午沈继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内科疑难病。
擅长治疗癌病(肺癌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肝硬化、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异位性湿疹、皮肤肌炎硬皮病及妇女不孕、痛经(子宫内膜异位),月经前后综合征等。
周一下午、周五上午沈风阁(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