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3000字论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是重要的环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商业银行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商业银行的论文篇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作用》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了P2P、众筹、电商平台等线上信贷平台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进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大数据、云金融、移动支付等的新兴发展的金融创新业务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中国的信贷业务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互联网的众多金融业务中,P2P、众筹、电商平台等一系列网上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国家最新研究数据显示:P2P的网贷平台已经突破了2750家,P2P在互联网金融业中发展最为迅猛,新的平台日益增多,交易额耶迅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的新增交易额与2014年全年的交易额相差无几,突破3000亿大关。
9月-11月份更是每个月高达千亿的交易额,还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中。
据统计,网贷的总体成交额突破万亿,已经跻身为当前主流理财投资行列。
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惊人增长速度,可以用“井喷式”来形容。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融资平台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来说无疑是起到了“分流”作用。
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而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互联金融崛起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主体地位以及商业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1.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报告指出,2012年以前,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长期贷款规模高于短期贷款规模,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到来,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规模圆圆超过了长期贷款规模。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一、引言商业银行是指由私人或者股份制银行经营,以谋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机构。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更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然而,在金融市场体系愈发完善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伴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战略方向和风险防范也与日俱增。
为此,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策略。
二、发展历程中国最早的金融机构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京织银行、1912年的交通银行,但这些机构主要面向外国资本和的特殊群体,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不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发展迅猛,为了满足其资金需求,国家在一些金融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建设、农业、中信等。
其中,工商银行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还是自治区级单位中首家成立的银行,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为“支援后方建设,支援对外援助”这一国家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开放与市场经济接轨。
1984年中央决定开办新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于1985年建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它们的出现,使我国金融业进入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阶段。
1994年,中国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金融”的指导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银行业也开始走向市场化,并开始出现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我国银行体系不断优化和发展,相继推出了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
随后,随着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三、现状与问题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环境和挑战。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机构,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还承担着货币流通、信贷调控、支付结算等职能。
本篇文章将从商业银行的背景、作用和挑战等方面探讨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一、商业银行的背景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机构,源于早期的金融制度和货币发展过程。
它们起源于欧洲城市的金匠行业和储蓄小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信用机构和支付系统,为商业交易提供了信用担保和流动资金。
在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成为了各种金融业务的主要提供者。
二、商业银行的作用1. 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通过储蓄、贷款、投资等方式,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2. 货币流通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促进了货币的流通和支付机制的完善,使得货币能够更加高效地在市场中流通。
3. 信贷调控的实施者:商业银行通过对存款的收取和贷款的发放,参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经济调控,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支付结算的保障者:商业银行通过支付结算系统,确保商业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促进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1. 利益与风险的平衡: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和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应对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如何平衡利益和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2. 技术与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在不断创新。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服务,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3. 监管与合规的要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要遵守各种监管和合规要求,确保金融业务的安全和合法性。
如何应对监管和合规的要求,是商业银行的挑战之一。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推动,商业银行将继续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业银行3000字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院系_____经济管理学院____________专业_____金融工程_______学生姓名___ 吴卉雨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20141363015__________指导教师郑玉华二O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摘要:银行的发展大约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也应运而生。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并就机遇和挑战阐述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现状;对策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
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
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
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
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在发展初期,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机制不灵活,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的窘境。
进入21世纪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增资扩股以及跨区域扩张等举措,城市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关于金融学商业银行论文范文

关于金融学商业银行论文范文现代商业银行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业银行论文,供大家参考。
商业银行论文篇一:《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知识产权法律研究》摘要:自入世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WTO的各种挑战,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目的是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经济的发展在于金融业的繁荣,金融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最主要的金融主体商业银行必须通过不断创新争取市场份额,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而金融创新又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金融创新又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支撑,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也因此进一步走向国际,二者互为基础。
立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实际,试图初步探究其与知识产权保护两者间的互动与联系,通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知识产权保护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领域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一、知识产权视野中的金融创新随着我国入世,国内的金融领域特别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正经受着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这些金融领域的变化被很多人称之为“金融创新”。
而其真正被广泛认可、引人注目并成为研究对象,则是进入21世纪的事。
尽管大家普遍认可金融创新这一概念并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到现在为止,学术界依然没有对金融创新一词形成统一的认识。
阿诺德?希尔金(ArnoldHeertje)认为:创新,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的新的发展,金融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
[1]那么这个定义将其主要是定义为是一种金融工具的创新。
大卫?里维林(David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有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新的金融市场及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
[2]此种定义是认为金融创新应至少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金融工具、市场以及服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商业银行论文篇一从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其中地方法人机构12家)情况看,发现政策调整前后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变化不明显:2015年2月末,玉溪市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商业银行款项为19028万元,仅占各项存款的0.16%,较政策调整前2014年末减少1921万元,减少10.1%,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
从财务会计视角分析:(一)资产业务方面从玉溪辖区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为保险类金融机构,资金比较充裕,政策调整前后,辖区无一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提出过贷款申请,这也是玉溪辖区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的原因。
但从全国看,辖区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货币市场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了资金。
如,2015年2月末,玉溪辖区2家全国货币市场成员通过逆回购方式向证券期货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余额21.2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54%,资金归属于买入返售资产统计科目。
(二)负债业务方面1.资金价格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关键因素。
在一般性存款利率受管控,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商业银行款项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虽然暂时不用缴存存款准备金,但相比一般性存款而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自行约定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偏高,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中仅5家机构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从测算看,以2014年末农村合作银行吸收6月期1亿元的个人存款为例,利率为3.03%,需缴存14%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资金收益率为1.62%),其余部分收益率至少要3.30%才能覆盖资本成本,即每吸收1亿元3.03%的个人存款成本,可以吸收0.86亿利率为3.30%的同业存款,2014年全年6月期日均Shibor利率为4.86%,吸收同业存款比吸收基准利率定价存款实际成本高156个bp。
在实际操作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还要抬高存款利率,意味着尽管考虑了同业的不缴准优势,成本仍然偏高。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在当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其业务模式、风险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融通、储蓄和支付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还在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一)存贷业务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
贷款业务则是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转化为盈利资产的重要方式,涵盖个人贷款、企业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
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主要盈利来源。
(二)中间业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
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点。
(三)金融市场业务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业务,通过买卖债券、外汇、金融衍生品等获取收益,并进行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一)金融科技的冲击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兴金融机构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和便捷的服务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便捷贷款和理财服务,吸引了大量客户,导致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利率定价方面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存款利率的上升增加了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贷款利率的下降压缩了利润空间。
这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定价能力。
(三)风险管理的压力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
在经济形势不稳定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例如,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影响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商业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含五篇)

商业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含五篇)第一篇:商业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商业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个人财富存量的积累已相当可观,由于我国居民理财观念淡薄,在全球性通胀的大背景下,居民的理财需求日益积聚。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还有待完善,投资方式和投资途径相对单一,个人资产缺乏科学有效的综合规划管理途径。
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为居民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现状,并已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我国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时间较短,难免在实际经营中存在各种各样不尽人意的地方。
为实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当前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立足于实际,希望能通过新问题和新对策的提出,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依托于现有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对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内涵做出较为准确的界定,从银行和客户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将外资银行相对成熟的财富管理业务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经验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指出当前我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误区和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作者多年理财从业经验,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结合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说明当前正蓬勃发展的针对特定人群的私人银行业务,是现阶段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较理想化体现,是财富管理核心思想的终极落实,是未来财富管理业务的基础与有效借鉴。
【英文摘要】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increasing disposal income of Chinese people.individual wealth has reached to a considerable quantity.However.with poor financial management.peop le’s need of financial managing keeps increas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inflation.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need improving and the way of investment is relatively simple.the management of personal assert is ineffective.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 of commercial banks.which.to some extent.has solved this problem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the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with the individuals.But this kind of service has newly come to China;h ence.it’s inevitable that some aspects can’t fulfill people’s need.In order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it’s necessary to further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ing state of this service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it to raise a reasonable solution.In the paper.these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and I hope I can put forward a new field of vision in this issue.Basing on the currentachievement of finance theory.this paper specifically defined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 and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PF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nk and customer.By mak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ture managing model of foreign bank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our commercial banks.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deficiencies inpractical business and propos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author’s years of financial managing experience.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developing state of privatebanking.this paper finally came to the point that the private banking business will be the focus of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in the next period.【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私人银行【英文关键词】Commercial Bank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Private Banking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目录】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文摘要4-5英文摘要5引言8-1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8(三)本文的逻辑结构10(二)国内外文献综述8-10(四)本文的创新点、难点和不足10-1111-16一、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论分析(一)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基本概念11-1212-16(二)商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论基础富管理业务发展简述展背景及发展历程现状17-19析19-2716-1916-17二、国外个人财(一)国外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二)国外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三、我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分(一)我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背景19-2319(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必要性分析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历程23-24务发展现状24-27题27-39(三)我国个(四)我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四、我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一)我国金融市场客观条件的制约27-28(三)个人(二)银行自身在业务发展中暴露的问题28-33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33-39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对策39-43合作,合理规避金融分业管制39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财(一)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二)构建更高效的电子信(三)细化客户分层,(四)培养专业的理财40-41(五)突出理财(六)加强营销设计,息平台,提供更优质的客户体验39-40明确市场定位,树立理财服务品牌40从业人员,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业务的独立性,培养客户的理财意识41提升营销水平41-42理财打好基础42-4344-46后记46(七)优先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为全民结论43-44参考文献第二篇: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个人贷款业务在国内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院系_____经济管理学院____________专业_____金融工程_______学生姓名___ 吴卉雨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20141363015__________指导教师郑玉华二O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摘要:银行的发展大约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也应运而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并就机遇和挑战阐述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现状;对策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
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
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
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在发展初期,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机制不灵活,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的窘境。
进入21世纪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增资扩股以及跨区域扩张等举措,城市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人民银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增资扩股,逐步规范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
2004年年初,银监会提出审慎重组和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与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
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
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发布,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
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
目前,经营业绩良好、资产质量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开设异地分支机构、合并重组等方式转型为区域性经营的银行,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徽商银行等纷纷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合并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域经营的现代化运作。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2009年至2013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从56,800亿元增至151,778亿元;总负债从53,213亿元增至141,804亿元;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从1。
30%下降至0.88%;税后利润从407.9亿元增至1,641。
4亿元;银行业金融从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反,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据银行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具体变现为一下几个部分:(一)风险控制力薄弱早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规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资产质量比较差。
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
截至2003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4亿元,不贷款率15。
0%;截至2004年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1061亿元,不良贷款率11。
7%。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良资产规模近年来在逐步降低,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四季度末的0。
9%降至0。
8%,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
0%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1%,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0。
6%和外资银行的0.4%.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比率均为0.2%。
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一季度结束,2011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33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7亿元,2011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39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13亿元。
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在风险管理体系设臵、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还是风险管理技术运用、风险管理人才配备上都存在很大差距。
这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普遍较弱,其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严重超标。
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商业银行总体单一客户贷款比例33.41%,超出规定比例23.41个百分点,个别超过规定比例几十倍。
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更是严重超比例,个别行甚至接近1000%。
即便到了2011年,城商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仍有6。
2%,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则为43。
2%,远高于同期大型商业银行的指标。
(二)核心业务单一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面比较窄,一般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拓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在业务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可观的的规模,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模式.虽然在近些年中,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掘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单一自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城市制度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
但是随后,单一的城市制度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家银行被限制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其资金势必集中到这些行业、产业和项目上,造成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偏高,带来巨大风险隐患。
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
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但是,不论是资金的流入还是流出,都需要一个结算通道,而这恰恰是早期城市商业银行的软肋。
显然,仅资金跨区流动,就已经超出了当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大量客户流失.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一)通过市场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以走,一时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增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苦于经营机构网点太少,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不仅投入大而且业务走上正轨需要时间,至于跨区设立新机构更由于监管部门设立的门槛较高而难有一个理想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力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实行资源整合,这也就进一步壮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二)进行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想办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通过信用部门的带动,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还可以建立信用评级模式。
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信用资金的流入。
(三)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执行,从严治行”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合规经营,诚信廉洁”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
推行诚信规范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创新意识,加快创新步伐,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扩展中间业务领域,增加非贷款利息收入,从而开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赢利空间,从根本上转变单一的赢利模式。
同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设立研发机构,加强对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使自己的新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特色化表现的更加突出,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找到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获取比同类机构更高的声誉。
这样城市商业银行才能在同行中走在最前列,为金融业的发展,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1]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为研究报告[2]赵海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2014 10-0107—01[3]高自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趋势当代青年月刊 2015(8)97—97[4] 徐英富货币银行学[M]北京:工业机械化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