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作品鉴赏

合集下载

西方绘画欣赏

西方绘画欣赏

西番画法异常伦,如雾如烟总未真——西方绘画欣赏第一节西方绘画发展沿革中西方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在社会功能、审美习惯、材料工具的差异,形成了截然不同绘画体系。

西方绘画重视再现性描绘,强调造型体积感,并把光、色作为构成画面的重要元素和审美对象,进入二十世纪后,社会大变革更就为西方绘画艺术提供了形式、材料、语言等方面的新转向。

一、《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发现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是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留下的遗迹,是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最著名的美术作品之一。

画面中野牛四肢蜷缩在一起,头深深埋下,背则高高隆起,显示出因受伤而痛苦不堪的样子。

绘制这些野牛用的颜料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的;色彩为赭色略泛红,在靠近轮廓线部位用黑色擦出立体感,轮廓线用的线刻又浅又淡,很有表现力,令观者不得不惊叹于原始艺术所焕发出的这种隽永的魅力和美感。

《受伤的野牛》二、《守墓神阿努比斯》古埃及墓室壁画古埃及墓室壁画是古埃及最主要的绘画形式,体现了古埃及人的生命观。

此图表现守墓神阿努比斯守墓神阿努比斯在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

阿努比斯是古埃及神话中的死神,以胡狼头、人身的形象出现在法老的壁画中。

古埃及绘画讲究“正面律”,即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守墓神阿努比斯》三、《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古希腊瓶画古希腊艺术的遗存主要集中在建筑和雕刻作品上,绘画艺术保存下来的极少,只偶尔在考古中有少量发现,这些绘画多是描绘在陶制器物上的装饰性绘画,后人将其统称为“瓶画”。

《阿克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陶瓶画是古希腊“古风时期”作品,画面是红赭色底子上显出黑色的图案,属于“黑绘”风格的画作。

此瓶画所描绘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在出征特洛伊途中遇到风暴,在帐篷里玩骰子的情节。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西方风景美术作品是西方艺术的重要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着无数观众。

这些作品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展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幅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探索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来欣赏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哈德良城墙》。

这幅作品描绘了意大利罗马的哈德良城墙,画面中城墙沉稳而壮丽,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而美丽。

康斯特布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色彩运用,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建筑的古朴融为一体。

观赏这幅作品,不仅能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能领略到他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珍视。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

这幅作品是印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自然风景的美丽和变幻。

在这幅作品中,莫奈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层叠和斑斓的笔触,勾勒出了日出时分的湖泊和远山。

画面中的光影变化和色彩斑斓,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莫奈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对光影色彩的敏感把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除了康斯特布尔和莫奈,还有许多西方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技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风景美术作品。

例如,威廉·特纳的《雨、蒸汽和速度》、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第三五十年代》、弗朗西斯·贝肯斯的《科罗拉多峡谷》等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风光的独特理解和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在欣赏西方风景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还能领略到艺术家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观众,成为了西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西方风景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着无数观众。

这些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5篇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5篇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蒙娜丽沙(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一幅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这幅画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

蒙娜丽沙的画作呈现了一个年轻女性的半身像,她端庄而优雅地坐在一个自然背景前。

她的脸部轮廓被柔和的光线照亮,眼睛透露出一种迷人的神秘感,而微笑则给人以独特的魅力和亲近感。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透视和光影效果,使蒙娜丽沙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她将随时动起来一样。

除了蒙娜丽沙的形象之外,画作背景的细节也显示出达·芬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艺术再现能力。

背景中的岩石和水域被精心绘制,呈现出复杂的纹理和层次感。

这种细腻和精确的绘画风格使观众感受到达·芬奇对细节的追求和对真实的渴望。

蒙娜丽沙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技巧和绘画风格,还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这幅画作成为了西方文化的象征之一,无论是艺术家、学者还是观众,都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娜丽沙的微笑和眼神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并引发了无数的解读和研究。

她的神秘性和她所代表的女性形象也使得她成为了女性解放运动的象征之一。

总的来说,蒙娜丽沙是一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杰作。

它展示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同时也启发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它的神秘和魅力使得它成为全球各地观众争相前往卢浮宫 (Louvre)欣赏的热门艺术品之一,也让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

下面是对蒙娜丽莎的美术鉴赏,以400字为限。

蒙娜丽莎是一幅具有神秘气息的画作。

她的微笑和眼神吸引了无数观者的目光,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内心深处的安静和平静。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2-3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2-3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19世纪西方绘画 新古典主义 《拿破仑加冕》达维特
19世纪西方绘画 新古典主义 《浴女》安格尔
《莫第西埃夫人》
19世纪西方绘画 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19世纪西方绘画 浪漫主义 戈雅 《在阳台上的女人》
19世纪西方绘画 浪漫主义 《梅杜萨之筏》席里柯
19世纪西方 绘画 写实 主义 《加莱 义民》米勒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三个音乐家》局部 壁画公元前1390年 纳赫特之墓(埃及)
被赋予理想化的西方绘画 黄金比例:1:1.618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大理石雕塑 高204cm 约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 卢浮宫美术馆(法国)
萨莫德拉克的 胜利女神
二、从神性到人性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 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视频解读
《34岁自画像》1640 伦勃朗 布面油彩 伦敦国家美术馆
《夜巡》 伦勃朗 荷兰
阿姆斯特丹 美术馆
《倒牛奶的女仆》 荷兰 维米尔 阿姆斯特丹国立 美术馆
《林荫道》霍贝玛
《埃克河边的磨坊》布面油彩 雷斯达尔(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苏珊娜.芙尔曼像》布面油彩 鲁本斯( 弗兰德斯) 1632年 伦敦国家美术馆
《西斯廷天顶画》 《创世纪》壁画 油彩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1512年 (梵蒂冈)
《最后的晚餐》意大利 达.芬奇
《草地上的圣母》布面油画 113cm*88cm 1507年 拉斐尔 (意大利)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奥地利)
雅典学院
《维纳斯的诞生》 布面蛋彩油画 172.5cm*278.5cm 波提切利(意大利) 1486年 乌斐兹美术馆
19世纪西方绘画 写实主义 《思想者》罗丹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

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性之美。

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

“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

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

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

这个时期的人们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

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

而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人美版 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主题三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人美版 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主题三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在对自然进行描绘的实践中开始追求作品的形式美感,艺术家们不断美化、调整作 品,把不符合美的地方统统去掉,赋予自然“理想化”!
文艺复兴运动重视人的价值、自由平等。 作品融合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在形 式美感中追求真实的表现。
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礼 油画 木板油彩 81.8cm×59.7cm 扬·凡·艾克 (荷兰) 1434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英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既然讲究对称,这些图形为什么不画得 一模一样,绝对对称呢?
现 实 与 理 想现 实 与 理 想 西
西 方 古 典 绘方 古 典 绘 画 画
——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这种图形位置给我们的感觉不是绝对的
一样,但是保持了视觉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我们把它叫做均衡。
现 实 与 理 想现 实 与 理 想
受到人物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幸福生活,
也呼应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崇人
的个性关怀,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现 实



——
西 方 古 典 绘 画
分析——解构图像形式
场景以人为中心,空间成为了叙事的道具。 有层次的空间带给人真实的立体感受。画面中 前、中、后三个层次都有哪些内容?
现 实 与 理 想
我们世世代代的观赏者都成了他们婚礼的见证人。
现 实



——
西 方 古 典 绘 画
评价——衡定图像价值
这幅作品对于西方绘画史有什么价值?
画面中心的镜子以及镜子上方的一行字
能给我们答案,字的内容是 “扬·凡·艾克在
此,1434年”。画家想突出些什么呢?

希腊美术作品赏析

希腊美术作品赏析

三、希腊、罗马美术在雕刻和建筑 方面的突出成就
• 古希腊:一 爱琴海文化时期 二 荷马时期和古风时期 三 鼎盛时期 四 希腊化时期 罗马比较之前的希腊基本没什么其它,主要有雕刻,建筑,和绘画几个方面 从人类文化的历 史上看,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 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象认为自己是希腊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 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在缔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就曾经存在过相当发达的爱琴 文化。 希腊文化主要来自以爱琴海为中心的爱琴文明,因此,我们要了解希腊美术,首先得从爱琴美术开始。爱琴美术是希腊美术的孕育时期,是以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为 中心,包括把尔干半岛南部的迈锡尼文化,所以爱琴文化又叫“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明大约是在埃及中王国时代形成,有别于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 属的河谷文化,这个文明是属于岛国文化。前两个文明都掌控并维持着广大的疆域,相较之下爱琴海文明的范围则很小,克里特岛只有240 公里长,最宽处也只有 56 公里。 然而这个岛屿的气候温和,农业发达,尤其是四面环海,保障了当地长达五百年的安全。因此,早在公元前二十五世纪时,克里特岛的居民就已经创造了青铜石材并用的文 化,靠着对外贸易在公元前 2000 年进入了繁荣时期,并以克诺索斯(Knossos)为首都建立起强大的商业王国。 传说中,克里特岛上曾经出现一位很卓越名为“迈诺斯” (Minos)的国王,因此考古学家便称他统治的王国存在时所展现的文明为(迈诺安文明)。 尽管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与埃及相近,但是迈诺安文明与埃及文明却有很大的 差异。前者以宫殿为中心,后者以陵寝为特色。考古学家于十九世纪末在克诺索斯发掘出一个大规模的皇宫遗址,并称之为克诺索斯皇宫(Palace of Knossos)。这个皇宫 加上周围的城镇以及它的公共设施,却是后来希腊城邦(Polis)的前身。 克诺索斯皇宫遗址留下来很多装饰壁画,这些壁画的主要主题来自大自然,譬如海浪、海草、章鱼、 海豚等。充分显现迈诺安艺术中充满律动和欢愉的气质。 在雕塑方面,最重要的一件是《女蛇神像》〔Snake Goddess〕。这件以彩绘装饰的陶塑人像,造型上没有埃及人 像那么拘谨,她双手自由伸展,身着华丽的长裙,袒露出前胸的乳房。 迈诺安文明没有连贯的发展,他们的出现与消失都非常突然,或许是因为曾经遭遇到地震与火山,使 迈诺斯王国受创倒地不起,虽然最后被强大与好战的迈锡尼人(Mycenae)征服,但却因为迈锡尼艺术的继承与普及,而使得迈诺安文明得以传播到其它地区。 迈锡尼人 (Mycenaean)在公元前 1600 年至 1100 年群居在希腊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us)半岛的东南岸,与迈诺安文化极为相近。但自从 1870 年德国一位考古学家舒莱曼 (Heinrich Shliemann)在迈锡尼进行挖掘,发现了巨大的宫殿堡垒,并有金器与用具等,证实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所记载的故事,因此才确定迈锡尼人是最早的 希腊部落的后代。 经过这次发掘,呈现于世人面前的是宏伟的迈锡尼文明遗迹,包括迈锡尼卫城(Mycenae Acropolis)和泰利安城堡(Tiryns Castle),它们估计约建于公 元前 1400 年左右。由于迈诺安建筑太过自由开放且缺乏秩序,使得城墙设施的防御能力降低,因此迈锡尼文明在建筑部分便主要以坚固城壁的堡垒,以及可兼做王宫为第一 功能。 雕刻方面则有在迈锡尼出土,黄金制作的《葬仪用面具》(Funeral Mask),相传为阿加门农(Agamemnon)王所用。这个面具除了可看出表情生动的容貌,也可 看出其制作的精致手艺。 爱琴海文化在绘画部分原本是自由奔放的,但后来渐渐转成抽象图案,以致以简化的人类或动物为主的图式。这个文化后来被北方多利安人 〔Dorians〕入侵,便告结束了。 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发源地,克里特岛地处欧、亚、非之间的交通要道,有良好的港湾,岛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比欧洲大陆更早进入文明发展期。 克里特时期的美术很明显受到更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北非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美术的影响。 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者,与克里特文 化比较起来,迈锡尼的美术雄伟粗犷,而克里特美术却风格纤丽、细致,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安人统一了希腊半岛,迈锡尼文化告终。 希腊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 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性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形成了西方美术的第一个高峰期。 虽然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美术产生得 更早一些,但是对整个欧洲及世界艺术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古希腊美术。它在三千年前当世界其�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1、无名女郎 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 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 1907年油画 244×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希腊美术(1)特点:写实美与理想美的完美结合(2)代表作品:《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希腊)(大理石雕刻,高202厘米,约作于公元前150年,巴黎卢浮宫藏)古希腊雕刻的美名,莫过于这座《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这一作品因为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名。

它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的,接缝处在裸露的躯干与衣服的交界处。

端庄的身体,丰腴的肌肤,典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势,这一切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姿态。

尽管雕像的双臂残缺,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欣赏的心理已产生积淀,断臂反而诱发出人们美好的想象,从而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使人们愈加觉得它非同凡响。

从艺术风格上看,它融合了希腊雕刻中的崇高与优美的两种风格。

它那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联想起菲狄亚斯在帕特农神庙上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它那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起普拉克西特列斯塑造的优美而抒情的女性人体雕刻。

无怪乎19世纪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要称这一雕像为“古代的神品”。

这座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雕像,造型匀称和谐,体态婀娜自然.仪态万方而又庄重典雅,集中体现出女性美丽和青春永恒的魅力,由于其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而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掷铁饼者》米隆历史背景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艺术史上称为“古典时期”,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出自这个时期,《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

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也是我们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艺术价值《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

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作者米隆在这一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

尤见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的过程,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

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

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

整个雕塑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壮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

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

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这尊男运动员塑像标志着古希腊人体雕塑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

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又称《带翼的胜利女神雕像》,简称《胜利女神》,高3.28米,古希腊的著名石雕刻。

2300多年前,一次战争中的胜利方将其置立在萨莫德拉克海边悬崖上,命名“胜利女神”。

虽然现在头手残缺,但轻盈飘逸,气势不凡,被称为旷世珍宝,为卢浮宫镇宫之宝。

雕像描绘了带有羽翼的胜利女神,昂首挺立于战船船首,立于萨莫色雷斯岛的众神圣地上。

这尊雕像可能是罗德岛的居民为纪念一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取得胜利的海战,敬献给众神的祭品。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是希腊化时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这尊雕像由双翼和左腿出斜线,轮廓构造呈现倾斜的姿态。

雕塑家展示出衣裙褶裥处理的精湛技艺:宽大的长裙时而顺滑地紧贴于肌肤,如真实般自然流动,时而迎风飘扬。

女性的裸体在衣衫的覆盖下呼之欲出,如同其它公元前五世纪末的作品一样,采用的《沾湿的衣褶》之雕刻技法令雕像栩栩如生。

二、古希腊建筑的柱式比例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

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特点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古希腊建筑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

共有四种柱式:1.多利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

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

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帕特农神庙三、古罗马美术作品一《卡拉卡拉像》大理石胸像,高50厘米,约创作于公元209 年,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馆也有同名作品收藏。

罗马帝国前期的肖像雕塑作品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方面曾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雕塑家们往往采用丰富的构图来加强形象的个性特征。

不仅眼球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而且在脸部肌肉处理上也赋予某种情绪,使人物的个性通过脸部的各个细节展现得维妙维肖。

这尊《卡拉卡拉像》则是所有这类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了罗马肖像雕塑的顶峰。

卡拉卡拉本名安敦尼努,卡拉卡拉是他的绰号。

他为人凶残,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嗜血成性的暴君,他在位时对内外均采取暴虐的手段,并残酷杀害不少自己兄弟和朝臣,他自己后来则死于罗马近卫军司令的手中。

在这尊雕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锁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

雕像五官轮廓清晰,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凶恶、暴躁、多疑、恐惧。

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同时也造就了他那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

一头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

这一雕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达到了罗马雕塑的最高成就,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作品二《罗马大角斗场》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Colosseum)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有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

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

地理坐标41°53'25.38"N 12°29'32.47"E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

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

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

四、文艺复兴(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一、达·芬奇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

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

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

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二、拉斐尔·圣齐奥拉斐尔·圣齐奥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怀抱着新柏拉图主艺术理想,以其洗练的画技,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挥到极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