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启示

合集下载

曹操的启示

曹操的启示

曹操的启示曹操(155年-220年)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的经验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可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

1. 善于权衡利弊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经常能够灵活权衡利弊,作出明智的决策。

在领导一支庞大的军队和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时,他经常面临复杂的情况和各种利益冲突。

然而,曹操能够深入分析局势,权衡各种选择,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复杂的情况和决策。

学习曹操,我们应该善于分析利弊,权衡各种因素,以更好地做出决策。

2. 勇于面对困难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可谓数不胜数。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毫不退缩地面对困境。

他敢于面对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我们来说也很有启示意义。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学习曹操,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坚持不懈地追求我们的目标。

3. 注重团队协作曹操在领导军队和治理国家时,非常注重团队协作。

他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有效地组织和调度团队的力量。

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团队。

曹操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认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取得胜利。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团队合作。

学习曹操,我们应该注重团队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团队一起实现我们的目标。

4. 不断学习进步曹操一生都非常注重学习和进步。

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从不停止学习和探索。

他从他人身上学习经验和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种不断学习进步的精神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学习曹操,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二篇)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二篇)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

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

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

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

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

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

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

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

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

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

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

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

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曹操对于我的人生启示的作文350字

曹操对于我的人生启示的作文350字

曹操对于我的人生启示的作文35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曹操对于我的人生启示的作文350字篇1我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活了66年。

可能有人会问:罗贯中笔下有那么多好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勇谋兼备的赵云,宽厚仁义的刘备……无不深入人心。

你为什么要选曹操这位看似很奸诈的人呢?有句话说得好,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曹操,我眼中的曹操自有他的特点。

罗贯中的.笔下写出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但我认为曹操还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

首先,曹操他有着非同小可的军事才能。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10万大军。

不仅如此曹操还精通《孙子兵法》,运用兵法灵活自如。

其次,我欣赏他求贤若渴的气度。

他首先提出了“唯才是举”用人方针。

曹操用人从来都不考虑出身,只要有才干,就肯重用。

曹操的文才也很好,写出了好的.诗篇:《观沧海》、《龟虽寿》等佳作都脍炙人口,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我也很爱背诵这些诗句。

在文学史上曹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曹操致命的弱点便是多疑,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

我眼中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对于我的人生启示的作文350字篇2《曹操对于我的人生启示》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对我的人生启示。

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不但在战场上建立了无数功勋,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我最喜欢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孤臣孽子,人非草芥而可践!"太深刻了!通过学习曹操的事迹,我受到了很多启示和教育。

首先,曹操从一个小小的子男去仕途,后来竟然一步步做到了执掌大权的地位,这启示我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

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谁都可以创造出人生的辉煌。

其次,曹操非常善于用人之长。

他手下的大将如关羽、张飞等都是他的好手下。

即使他们原先曾经是自己的敌人,但曹操都视同己出,充分信任和重用他们。

曹操身上体会到了什么精神

曹操身上体会到了什么精神

曹操身上体会到了什么精神曹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

他在三国时期掌握了大量的权力,但他并不止是一个无情的政治家。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体会到了许多精神,其中一些可以给我们今天带来一些启示。

首先,曹操具有凌厉的斗志和毅力。

他曾经被认为是一个不起眼的士兵,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受到排挤和打压。

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相反,他继续前行,直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官。

他的坚持和毅力给我们今天一个重要的提示: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斗志和毅力,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失败,我们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前行。

其次,曹操具有优秀的战略眼光。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明智而有利的决策。

他不怕冒险,也不轻率行事。

这是因为他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军队的实力有清晰的认识。

这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机遇,并做出明智而有利的决策。

第三,曹操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

他广泛阅读,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策略。

他不仅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官,而且还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他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和散文,其中不少被人们广泛传颂。

这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四,曹操具有很高的领导能力。

他善于管理他的下属,善于激励他们,并组织他们一起分享他的追求和目标。

他的优秀领导能力成为他成功的关键之一。

这告诉我们,领导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地与团队共进、共赢。

最后,曹操具有非常高的道德感。

虽然他并不是一个完全正直的人,但是在他的军队中,他向下属灌输了一种合理、合法、积极和进取的精神,训练他们成为规律严明的军队。

他的兵丁能够忍受磨练,也能够忠诚地遵守军队纪律。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有道德的领袖可以让其团队更加强大和有力。

总之,曹操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他的成功并不是单靠他的权力而来,而是因为他的努力、毅力、领导能力和道德感。

纵观曹操的一生,我们能够向曹操学习什么?

纵观曹操的一生,我们能够向曹操学习什么?

纵观曹操的一生,我们能够向曹操学习什么?曹操文治武功,英明神武,纵观其整个奋斗历程和历史贡献,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和品味。

本文尝试从以下“十个方面”,来总结一下曹操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志向远大,目标坚定。

曹操的老父亲,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曹操是准“官三代”,整天与袁绍这些公子哥们混在一起,衣食无忧,优哉游哉。

但曹操不苟且,不沉沦,他没有枉读圣贤书,身处东汉末年,看到汉室衰微,一心以“匡扶社稷、一统天下“为己任,从公元189年陈留起兵,到公元220年去世,历时30余年,矢志不渝,饱经风霜,励精图治,四处出击,扫除群雄,基本统一了中原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以后中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曹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二、战略高度,见识深远。

曹操和袁绍虽然是“同学加玩伴”,但看问题的高度和见识大不相同。

在袁绍的眼中,第一位的当然是“地盘和武力“,而曹操的眼中,第一位永远是”正义和人才“。

所以,曹操能够迅速听从毛玠的建议,在袁绍醒悟以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就高举起了'政治上的正义大旗';同时,曹操多次下达'举贤令',贯彻'唯才是举、有才必用、不问出处、不论品行'的用人方针,多方罗致人才,致使账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

这样,由于他得到了'正义与人才',最终逐步发展壮大,获得了更大更多的'地盘和武力'。

而袁绍最后则人财两空,这不能不说是“战略高度”战略高度决定了“战略结果”呀!三、积极乐观,愈挫愈勇。

公元194年,濮阳之战,曹操误中陈宫的“诈降计“,冒险入濮阳城,被吕布“险些活捉”,但曹操不悲观,不轻言退兵,在败局中看到了“胜机“,将计就计,最后反败为胜。

公元211年,渭南之战,曹操被马超铁骑冲阵,被杀得“割须弃袍“,但曹操不惧怕,不轻言退兵,在险局中看到了”生机“,筑垒固守,最终奇兵致胜。

四、胸襟开阔,气度恢弘。

公元197年,宛城之战,曹操被张绣杀得打败,狼奔豕突,还使得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命丧乱军之中,但后来张绣来降,曹操高兴的接纳了他,不仅没有丝毫责备和惩罚,而且还升官进爵,结为儿女亲家。

对曹操的感悟

对曹操的感悟

对曹操的感悟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生涯和成就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文学和艺术。

从他的生活和事业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重要的教训和感悟。

首先,曹操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是显而易见的。

他善于招募人才,善于组织,善于指挥,善于调度。

在战争中,他善于运用策略,善于适应环境,善于把握机会。

这些才能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具备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其次,曹操的文学和艺术才华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遗产。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技能,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最后,曹操的人生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但他始终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目标。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和坚定,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目标。

总之,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生涯和成就涵盖了许多领域,从他的生活和事业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重要的教训和感悟。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具备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我们也需要具备文学和艺术才华,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和感悟人生。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曹操语录及感悟

曹操语录及感悟

曹操语录及感悟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语录中蕴含了深刻的智慧和哲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曹操语录及我的感悟:1. "自方知言论之不可过,而志气之不可过也。

"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言行谨慎的人,不可过分言谈和夸大自己的志气。

一个谨慎的人具备审慎的思考能力,不会将过多的情感和个人意愿暴露给他人,而是更注重实际行动。

2. "人有远虑,必有近烦。

"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只考虑眼前的问题,而不做远见的考虑,那么他将会在未来遇到更多的困扰。

只有具备远见的人才能够规划好自己的未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这句话告诉我们宁静和平淡才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人可以明确自己的志向。

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反思,并发现自己的真正目标。

4.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善于战斗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善良的人,因为战斗是一种强制行为。

更加高明的做法是能够在不战斗的情况下以和平的方式屈服对方。

5. "人不自害而害人,人不自恶而恶人。

"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会害人和恶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本性邪恶,可能仅仅是因为受到外部环境或者他人的影响。

我们要明辨是非,不要随意做出对他人伤害的举动。

6. "饮酒并不是为了醉倒,这只是为了能够放松自己的精神。

" 这句话告诉我们,偶尔的放松和享受并没有错,但是我们要适度。

适度地放松自己能够缓解压力,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7. "非富而可重,非贵而可敬。

" 这句话告诉我们富裕和地位并不一定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重视,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更加重要。

只有具备高尚品质的人才能够获得人们的敬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曹操语录及我的感悟。

曹操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很多智慧的言论,这些语录不仅仅适用于曹操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军事战争,更是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曹操打战心得体会感悟(3篇)

曹操打战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战争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的将领和卓越的战术家。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和战争智慧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以及相关历史资料,我对曹操的战争心得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在战争中,始终遵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

他善于分析敌情,了解敌人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术。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深知袁绍兵力雄厚,但内部矛盾重重,于是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最终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面对孙刘联军,深知火攻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了火攻计划,但由于风向问题,未能成功。

这两场战役充分体现了曹操“知己知彼”的战争智慧。

二、灵活应变,果断决策曹操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果断决策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他总能迅速作出判断,调整战术。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原本打算与袁绍决战,但得知袁绍部下郭嘉献计“以逸待劳”,便果断改变策略,坚守营寨,最终取得胜利。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原本信心满满,但得知东吴和刘备联军火攻的计划后,果断下令撤退,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曹操在战场上的果断决策能力。

三、注重人才,善于用兵曹操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在战争中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他广纳贤才,重用关羽、张辽、荀彧等一大批能臣猛将,为我国历史留下了许多佳话。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以少量兵力牵制袁绍,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则任命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但由于他们与周瑜交好,导致水军战斗力下降。

这些事例说明,曹操在战争中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这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善于激励士气,激发战斗力曹操在战争中,非常注重激励士气,激发战斗力。

在官渡之战中,他亲自巡视战场,慰问士兵,鼓舞士气。

在赤壁之战中,面对敌人的火攻,他果断下令撤退,避免了大军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传语从问题少年到盖世英豪,是奇迹还是历史的必然?从创业起家到临终传位,演绎了怎样一部心灵史?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人物,揭示兴衰成败中的规律,赵玉平博士带你从管理学的角度解读曹操的启示。

目录1不良少年能成才第一讲3故事:曹操抢亲5规律分析:应急反应模式6联系实际:过度探索8经验一:及时强化是行为改变的关键11经验二:高人指点是确立目标的关键15经验三:权威肯定是健康成长的关键21新官上任爱走火第二讲23故事:五色棒杀人24规律分析:弱势补偿,缺什么补什么25联系实际:新官树形象27要点一:设置容忍底线,赏罚严明31要点二:抓住典型事件,追究责任36要点三:打击歪风邪气,建设文化41事业起步抓机遇第三讲43故事:误杀吕伯奢46规律分析:失策行为的防范46联系实际:失策行为的发生48方法一:突破策略,突破惯性做取舍57方法二:弥补策略,利用联合拉资源60方法三:抢抓策略,放下小我先动手71快速成长想办法第四讲73故事:扬州叛乱75规律分析:刺猬效应76联系实际:联盟要有基础,人托人不可信78要点一:背靠大树好乘凉,妥善处理联盟矛盾82要点二:借势借力拉队伍,快速整合新员工87要点三:打铁先要自己硬,要迅速把间接知识转化为能力91管理情绪有规律第五讲93故事:张翼德大战于禁97规律分析:踢猫效应99联系实际:如何控制愤怒101方法一:做好危机感管理,注意最得意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104方法二:做好成就感管理,注意给待遇更要给体验111重大失误能补救第六讲113故事:濮阳遇险115规律分析:急躁情绪117联系实际:危机应对,跳槽带来的烦恼 118方法一:合理授权,充分依靠铁班底122方法二:多样激励,善于制造认同感125方法三:放下架子,虚心接受好建议131创造机遇借资源第七讲133故事:董昭诈名写书信135规律分析:人为什么会喜欢胜利者141策略一:借马拉车,充分利用关键人员145策略二:借力打力,充分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 148策略三:借树开花,充分发展自己的队伍157优秀队伍靠引导第八讲159故事:典韦战辕门160规律分析:领导的个人行为163联系实际:推拉结合带队伍164策略一:以身作则,以言行去引导166策略二:典型示范,以榜样人物去引导170策略三:兼听细查,以坦诚沟通去引导173掌握局面寻帮手第九讲175故事:陈登献徐州177规律分析:陈登为什么喜欢曹操179联系实际:懂得激励是关键180策略一:放肉引狼,促使对手变帮手183策略二:坐山观虎,借助帮手好出手185策略三:抓大放小,针对强手下狠手189善于倾听除盲点第十讲191故事 ::许褚救主194规律分析:身边四类人195联系实际:关注盲点198策略一:有取有舍,带着主见听建议201策略二:避免护短,调整心态听建议205策略三:不求全责备,保持胸怀听建议209扫平北方巧安排第十一讲211故事:血战仓亭213规律分析:尺蠖的规律214联系实际:能放能收215策略一:放缓步调,待敌自乱再出手217策略二:收拢民心,稳住后方图进取220策略三:锁定焦点,集中力量抓关键225风险失控败赤壁第十二讲227故事:火烧战船228规律分析:贪心才上当230联系实际:自大的恶果232分析一:缺乏风险准备,事前轻敌没有研究对手235分析二:没有风险对策,事中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239分析三:做了风险控制,事后补救比较好247动机管理善攻心第十三讲249故事:渡河遇险250规律分析:领导的示范作用252联系实际:工作主动性的来源253方法一:传播价值观,激发队伍内在动力258方法二:干扰对手意图,争取斗争主动权260方法三:使用离间计,瓦解对手联盟动机263胜势之下留余地第十四讲265故事:张辽大战逍遥津267规律分析:知人善任268联系实际:预则立,不预则废方法一:合理规划,对突发事件留有应变的余地 270272方法二:既往不咎,对可用之人留有接纳的余地274方法三:适可而止,达成目的即收兵279把握大局善造势第十五讲281故事:水淹七军285规律分析:隔岸观火286联系实际:止盈与止损288方法一:大造声势,占领舆论制高点292方法二:控制局势,利用关键事件强化认同295方法三:引导趋势,行为示范带队伍299费尽心机谋后事第十六讲301故事:曹冲救人303规律分析:承诺一致304联系实际:宣誓效应306方法一:有意安排,随意表现,关注核心素质310方法二:选择接班人,也选择匹配的接班模式314方法三:获得身边重臣的支持,以防范风险内容介绍一不良少年变英雄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被称为“不良少年”,在众人眼里,他们行为荒诞不经,毛病多多,是大家眼中的累赘和负担。

那么,这些孩子真的无药可救吗?我们怎样做才能把这些幼苗扶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呢?三国时期的曹操小时候就是一个喜欢飞鹰走狗的“不良少年”,他曾经荒诞到去抢别人新娘的疯狂地步,然而,这个常人眼里的“无赖”和“垃圾”,在后来的人生中却连遇贵人,经过高人引导,曹操来了个华丽转身,最终成长为纵横天下的时代英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操的巨大转变?我们从中能借鉴到哪些引导孩子的好办法呢?二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领导上任,往往精力充沛干劲儿足,希望尽快干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新领导由于干工作过于着急,不仅事情没做成,还给单位和个人惹来麻烦,搞得上上下下都有意见。

在这方面,曹操就跌过大跟头,刚当上领导那会儿,由于动作太猛,曹操虽然做出了点成绩,但很快就遭遇到了重大打击,为此还差点儿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那么,刚当上领导的曹操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儿?面对困境,他又想出了什么解决办法呢?三思维模式解难题工作中总会有困难发生,要想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单位中的领导者是否有头脑?他们的思维模式对不对、思考能力强不强非常重要,这往往能够决定事业的成败。

要想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就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模式。

相反,模式不对想问题想偏了就会导致不利局面的产生。

董卓进京之所以给东汉政府带来令人生畏的乱局,一方面出于统治阶层决策失误、昏庸无能,另一方面,也和当权者毫无节制纵容的思维模式有关。

和很多人比较起来,曹操的思维模式就很厉害,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突发事件比比皆是,危急局面层出不穷,就在别人面对困境一筹莫展的时候,曹操却经常能够想出妙招化解危局,并成就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

那么,曹操思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他有哪些好的思维模式可供我们借鉴呢?四快速成长有办法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想快速发展事业,但也有人因为不择手段寻捷径,导致惨败得不偿失。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既稳妥又快速地发展事业呢?曹操就是这方面的高人,在事业发展前期,他屡战屡败,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穷得揭不开锅,没人瞧得起他。

然而,就是在这种寒酸的局面中,曹操竟然想出不少办法来,首先,在实力弱底子薄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需要联合比自己更为强大的力量,借势发展。

但问题在于,你想联合对方答应吗?联合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曹操就很厉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来,并很快在乱世中打出了一片天地,为未来的宏伟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精明的曹操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取得快速进步的办法都有哪些呢?五管理情绪有办法我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历成功失败、顺境逆境种种人生境遇,而这又带来了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在冲动中做出错误的决策,就成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重要功课,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因为情绪管理没做好,在情绪失控中办了错事,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曹操因为家人被杀,兵伐徐州,在情绪失控之下,曹操纵容手下烧杀抢掠,最终给他自己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而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需要提前做好情绪准备,结合曹操打徐州这件事情,他最终情绪失控,是缺少了什么样的情绪准备呢?那么,当一个人情绪失控的时候,他应该怎样做,才能像勒住脱缰的野马一样,把失控的情绪控制住呢?那么从曹操失败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借鉴呢?[2]六决策失误怎补救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当一个人在决策中犯了错误,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就在事业的上升期中,接连犯了好几个错误,给自己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曹操聪明绝顶,但是这样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物,也会犯下巨大的错误,在一次奔袭濮阳打吕布的战役中,因为一方面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另一方面是老巢被占,气急败坏,因此曹操在心理上出现了激动和疲惫,轻易就跳进了吕布设计的圈套中,那么,在激动和疲惫的状态下,人为什么会做出不理智的决策?但是曹操不愧为一代枭雄,尽管遭受了重大失败,但在最为危机的时候,他立即开动脑筋,采取了几个措施,很快就摆脱了被动局面。

那么,曹操的做法是什么?从他的做法中,我们又能吸取到怎样的经验呢?七创造机遇成大事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机遇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机遇迟迟不来怎么办?那只有靠自己去创造。

在这方面,曹操表现得很主动很出色。

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一个又一个机遇出现了,曹操竟然被他人推荐进入了东汉政府权力中心,这简直是天大的幸运之事。

因为和各地强大的各方诸侯想比,缺人少地的曹操实在是让人瞧不上眼,但是他不等不靠不放弃,开动脑筋主动出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机遇,最终走进权力中心,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刚刚步入权利中心的曹操还是遇到了麻烦事。

那么,曹操是如何克服困难一步步迈向成功的呢?他是如何创造机遇的?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启发呢?[3]八带好队伍有诀窍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团队要想有战斗力,跟领导的带队伍水平分不开,有的领导能把队伍带成一盘散沙,有的领导却能够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打造出一支实力强大的优秀团队。

一个管理者在领导队伍往前走的时候,免不了会遇到些沟沟坎坎,会有失意落寞的时候,失败了并不可怕,关键是出了问题之后怎么补救才能引导队伍重拾信心。

公元197年,春风得意的曹操在事业上遭遇了一场大祸,同时失去了长子曹昂和心腹爱将典韦,在经历了战宛城的重大失败后,曹操没有灰心丧气,他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很快带着队伍从逆境中走了出来。

在团队管理中,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什么样的兵来,如果领导者处处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他的团队就会富有活力、充满战斗力。

虽然遭受宛城大败,但是曹操的积极和乐观给他的队伍起到了很好地表率作用,手下将士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那么,曹操还有哪些积极引导团队的好方法呢?九寻找帮手有良策众人拾柴火焰高,事业要发展,支持的人越多越好,好的帮手能给事业成功带来巨大帮助,另外,团队要发展,除了内部和谐之外,团结外部力量也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