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三年级学生科学实验

一、实验内容:研究土壤成份

所需仪器材料:土壤、烧杯、水、搅拌棒、纸巾、坩埚、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

实验过程及步骤:

1.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

4.用酒精灯点燃加热土壤。

5.让学生观察变化。

6.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二、实验内容: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所需仪器材料:沙土、黏土、壤土、漏斗、大小相同的杯子、纱布、水、放大镜

实验过程及步骤:

1.观察土壤样品

2.放土: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3.倒水: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

4.观察比较

5.实验总结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实验结果: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三、实验内容:制作肥料袋

所需仪器材料:塑料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

实验过程及步骤:

1.放土

2.放入蚯蚓

3.加水

4.翻动

5.持续观察

6.交流

实验结果: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实验内容: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所需仪器材料:出芽豆、浸泡过的植物种子、放大镜、镊子

实验过程及步骤:剥开浸泡过的种子及出芽豆,观察它的结构。实验结果:种子都有胚根、胚芽五、实验内容:种子萌发的条件

所需仪器材料:4只一样大小、带盖的透明瓶子、纸巾、一些同种植物的种子、水

实验过程及步骤:将4只一样大小、带盖的透明瓶子分别编号,在2号中装满水,3号中铺上湿润的吸水纸,然后在4个瓶子中放同种植物的种,将1、2、3号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4号放在冰箱中冷藏。

实验结果: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六、实验内容:区分直根和须根

所需仪器材料:各种植物的根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出示菠菜和葱的根,观察比较。

2.介绍直根和须根。

3.学生把带来的根分类。

实验结果:直根:只有一根粗粗的主根。

须根:有很多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根。

七、实验内容:茎的作用

所需仪器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烧瓶、红墨水、小刀

实验过程及步骤:将一段芹菜插入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芹菜,再切开芹菜的茎观察

实验结果: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八、实验内容:花的构造

所需仪器材料:花朵、镊子、放大镜、白纸

实验过程及步骤:用镊子从外到内解剖花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植物的花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

九、实验内容:认识植物各部分的名称

所需仪器材料: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图

实验过程及步骤:1.出示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图。2.从下到上介绍各个部分的名称。

实验结果: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种子。

十、实验内容:研究固体性质

所需仪器材料:石块、螺帽、玻璃、橡皮、放大镜、铁锤

实验过程及步骤:

1.用肉眼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形状。

2.用放大镜观察固体的组成。

3.用铁锤敲打,试软硬。

实验结果:固体有一定的形状、颜色和硬度。

十一、实验内容: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所需仪器材料: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砝码、量筒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

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

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量筒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

4.将它们倒入量筒中混合,用天平称出总重量。

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

6.分别用量杯量出100ml的黄豆、玉米粉、绿豆。

7.将他们一起倒入量筒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在外面,读出读数。

8.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实验结果: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十二、实验内容: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所需仪器材料:在水中会沉或浮的固体若干、不易判断沉浮的固体若干实验过程及步骤:

1.指导学生预测,带来的固体放入水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2.在水槽中放入半盆清水。

3.将带来的各种固体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注意提醒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固体在水中或沉或浮。

十三、实验内容:认识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所需仪器材料:适量面粉、盐、水、搅拌棒

实验过程及步骤:

(一)调制饱和盐水

1、在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

2、在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二)制作结晶树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面粉,搅拌均匀。

2、将盐水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

实验结果:树枝上会有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十四、实验内容:认识液体的性质

所需仪器材料:油、水、蜂蜜、牛奶、天平、表面光滑的板子、滴管实验过程及步骤:

一.认识液体性质

观察四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

二. 比较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和流速

1、在烧杯里倒上同样50ml的蜂蜜、水、牛奶和油,放到已校准的天平上比较。

2、在表面光滑的板子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速快。

实验结果: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

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

十五、实验内容:液体在水中的沉浮

所需仪器材料:食用油、水、蜂蜜、烧杯

实验过程:

1、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预测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演示实验: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

3、学生观察实验。

4、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程及步骤:

实验结果: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面。

十六、实验内容: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所需仪器材料:水、酒精、量筒或量杯、天平、砝码

实验过程及步骤:

(一.测量质量的变化:

1、用天平量取各50g的水、酒精。

2、让学生预测水、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

3、将水、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

4、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

(二)测量体积的变化:

1、用量筒量出各50ml水、酒精。

2、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3、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

实验结果: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十七、实验内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需仪器材料:橡皮泥、铝箔、硬币、木筷、吸管、泡沫塑料、潜水艇模型、盐、水、鸡蛋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将橡皮泥、铝箔、硬币、木筷、吸管、泡沫塑料、潜水艇模型、鸡蛋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2、改变橡皮泥形状,增大或减小体积,观察记录。

3、将鸡蛋放入水中,加入盐,直到鸡蛋浮起来。

实验结果:增大物体的体积,物体就会浮起来;反之亦然。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物体也会浮起来。

十八、实验内容:测量气温

所需仪器材料:温度计、百叶箱

1、实验过程及步骤: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室内、阳光下、背阴处的温度。

2、把装有温度计的百叶箱放在阳光下测量气温。

实验结果:气温一般是指在阳光下百叶箱中的温度。十九、实验内容:自制雨量器

所需仪器材料: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实验过程及步骤:

1、把塑料瓶剪开,去上部,成直筒形。

2、侧面贴上标尺。

3、将自制的雨量器放在地面,用喷壶喷水。

实验结果:雨量器是测量雨量大小的器具。

二十、实验内容: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所需仪器材料:木条、小珠子2个、木片或硬木板、大头针、泡沫塑料板和小球、量角器、长线

1、实验过程及步骤:按书中方法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

2、把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放在室外,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1)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2)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1.做测量实验,体验生活 学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先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再用天平称出10个鸡蛋的质量,算出每个鸡蛋的平均质量,与你估计的值进行比较。 2.做惯性实验,有惊无险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掉进玻璃杯。 3.做惯性实验,判断准确 用生熟鸡蛋各一个,分别放在桌面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因为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由于惯性,摇晃不定,很快停止转动,由此可准确判断生鸡蛋熟鸡蛋。 4.做压强实验,直观明了

小学生21个科学小实验

一、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二、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三、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四、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下册汇总(苏教版).

苏教版三----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材料 实验 类型周次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2了解土壤 用实验证明土壤里 含有空气 烧杯、玻璃棒、土壤、水 观察 1 用实验证明土壤里 含有腐殖质和水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 发皿、玻璃片、烧杯、土壤 演示 1 3肥沃的土壤 做肥料袋袋子、土、水果皮、菜叶、水自制 2 模拟水土流失实验 喷壶、水、平盘、有植被土壤 和无植被土壤各一块 演示 2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 探究种子里面有什 么 用水泡过的蚕豆、放大镜、镊 子 分组 4 2根和茎探究茎的作用芹菜的茎、红墨水、烧瓶 观察 4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 研究固体的共同性 质 桌、直尺、玻璃、红领巾等学 生自己身边的物品 观察 7 探究固体的混合前 后重量和体积的变 化情况 黄豆、米、面粉、天平、量筒 分组 7 2把固体放到 水里 探究固体的沉浮 蜡烛、小瓶盖、粉笔、布、水 槽、树叶、苹果、铁钉 分组 8 3认识液体 研究同体积液体的 重量 油、水、蜂蜜、量筒、天平 分组 9 4把液体倒进 水里 研究液体的沉浮油、水、蜂蜜、烧杯演示9 研究液体混合前后 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情况 酒精、水、天平、量筒(量杯) 演示 9 5使沉在水里 的物体浮起来 探究使物体上浮的 办法 水槽、盐、糖、味精、玻璃棒、 汤匙 分组 10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2气温有多高测量气温温度计分组12 3雨下得多大制作雨量筒大饮料瓶、剪刀、硬纸片制作13 4今天刮什么 风 制作风向标 硬纸板、大头针、泡沫板、小 珠子 制作1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1.分组研究土壤成分1、让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如果观察不到水迹,说颜色变黄了等等,可让学生观察餐巾纸的背面,一般会有明显的潮湿斑迹。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4、学生分组实验,用文字或图示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现象。(搅拌之后,可能时间较短,难以进行沉淀,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做好的一杯拿出来提供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有个完整的认识。) 2. 演示研究土壤成分1、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选用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 2、酒精灯使用:(1)使用前,酒精不超过瓶体的2/3。(2)打开灯帽,点燃火柴由下往右上方在灯芯上划过,使灯芯点燃。(3)用外焰加热。(4)熄灭酒精灯时,不要吹灭,用灯帽盖上灯芯,使火焰熄灭,如果是玻璃灯帽,还需提起灯帽再轻轻放下,以免会被吸紧。 3、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后,可以请学生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醒学生不能直接去闻,应该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 4、交流实验现象。

(完整版)小学生爱做的100个科学小实验

小学生爱做的100个科学小实验 ¤ 开水养鱼¤ 水中点灯¤ 水往高处走¤ 绿枝化妆¤ 绿叶爱心¤ 向往光明¤ 柔弱的 纸神奇的纸¤ 蛋壳成了“顶天柱” ¤ 智能答题器¤ 蜡烛也坐跷跷板¤ 难舍难分¤ 摔鸡 蛋的学问…… 小实验大学问 ——小学生爱做的100个科学小实验 “开水养鱼”“水中电灯”“绿枝化妆”“绿叶爱心”“蛋壳成了顶天柱”……这些名字是否引起你十 分的好奇心?如果告诉你,这都是些实验的名称,你是否想立即动手,亲自操作,到科学世界去探索? 本书介绍的100个科学小实验可以带你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动物是怎样生活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柠檬汁如何点亮灯炮,一张普通的白纸怎样才能承受一个灭火器的重量……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动手动脑,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请注意,这些答案蕴藏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中,你的亲自参与无比重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你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你的亲自参与无比重要! 这100个小实验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家庭必备的物品,你完全可以独自完成。比如家里的调味品柠檬汁加上一点儿发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个鞋盒子做成迷宫,把土豆放进去,可以让土豆在里面走迷宫……有些实验需要讲求操作方法,你得耐心地重复多次才能成功。有些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你必须用三天五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成功。有几个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你需要成年人的帮助。 做这些实验,除了能增长你的科学知识,还能丰富你的生活。在科学实验中生活,多么有创意的生活!你不是经常为作文没有什么东西好写而苦恼吗?那么,请您动手做几个小实验,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你就能写出好文章。你可以写下自己的成功,也可以写出自己的失败;你可以写出一帆风顺的喜悦,也可以记下多次实验失败的苦恼;你可以写自己是怎样设计实验方案的,你也可以写自己的新发现……“我手写我心”,写出你心所思,这是作文的全部奥秘。好了,你已经急不可待了,是吗?那么,就请你动手吧!愿这100个实验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一章 柔情水科学理 开水养鱼 你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酒精灯小鱼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7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2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4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9 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 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 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100例

第一章 柔情水科学理 开水养鱼 你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酒精灯小鱼 这样做:在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把试管倾斜地固定好,使水刚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图)。在杯口下面放一盏酒精灯,开始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千万注意,只能烧试管的上半部分),一直烧到杯子的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看看小鱼怎么样了(如果有冰块,可以放一块进水里)。 想一想:小鱼为什么能在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的水中悠然地活着?冰块化了没有? 有创意:把这样“烧”过的小鱼带回家养,看看能养多久。 告诉你: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这些水受热后不会沉到底部去。水的导热性差,上部的水把热量传到底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虽然试管上半部分的水烧开了,但底部依然是凉的。这样,“开水”里当然可以养鱼。(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水中点灯 你需要:蜡烛盆子水 这样做:把一根比较粗的蜡烛粘在脸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离蜡烛面有一点点距离(不淹没蜡烛)。点燃蜡烛,看一看,蜡烛能不能烧到水面以下。想一想:为什么水底下能点灯?有创意:试一试,是在热水中蜡烛烧到水面下更深,还是在冰水中烧得深一些。(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水往高处走 你需要:盆水蜡烛玻璃杯 这样做:把蜡烛粘到盆底,盆里装上适量的水。点燃蜡烛,等火烧得非常旺的时候,用玻璃杯扣住蜡烛,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水怎么会往高处走呢?有创意:水上升的高度跟火的大小有没有关系?跟玻璃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怎样用实验来验证? 告诉你: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杯内的氧气,杯内的气体体积变小,气压降低,外部气压将水压入杯中,所以“水往高处走”。(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自己动手汽水不愁 你需要:鲜柠檬凉开水糖小苏打玻璃杯 这样做:切开柠檬,把柠檬汁挤到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倒入一汤匙小苏打,轻轻摇晃,使小苏打充分溶解,再加入一些糖。尝一尝,味道如何?这样做出来的汽水里有汽吗?

小学1-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全精编版

会“爬”的水 实验课题:会“爬”的水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100ML)、红墨水、薄纸巾 实验原理: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 实验步骤: 1.往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水,再往水中滴入适量的红墨水。 2.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发现红色的水会慢慢的爬上薄纸巾。 实验结果: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会“托举”的水 实验课题:会“托举”的水 实验目的:感受水是有浮力的。 实验器材:烧杯(100ML、500ML)各一个、橡皮泥、砝码(50克、200克) 实验原理:水的浮力将烧杯托举起来。 实验步骤: 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一块橡皮泥。 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几下大烧 杯中的水位刻度。 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 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的变化。 5.如果再加入一个50克重的砝码,水位有何变化。 实验现象:第一次放入小砝码的时候,水位上升到450ML.第二次放入小砝码时候,水位上升到500ML. 实验结果:当重物越重的时候,水位上升越多。

水的溶解性 实验课题:水的溶解性 实验目的:了解水可以将某些物质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00ML)、高锰酸钾、镊子、玻璃棒 实验原理:水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水。 2.用镊子夹一小块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 的搅拌,直至高锰酸钾溶化位置。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刚刚放入烧杯的时候,水开始变成水红色,经过搅拌后,高锰酸钾溶解,水变成水红色。实验结果:水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小学科学小小实验教案

科技论文 论题:创新,竹子手工制品 作品:书架 作者:··· 论点 1、讨论创新的重要性 2、目的和教育方法 3、步骤 4、应用 摘要:制作简易的手工制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热爱 关键词:合作,动手能力,创新,兴趣 一、讨论科技创新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客观意义,便是去培养并增强孩子对于知识的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孩子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组织力和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达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综上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得目标。

二、目的和教育方法 目的: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毒==队合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有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方法,1、开展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出不同风格的小组。 2、确定思想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创新。 3、展示样品,给学生有一个尝试的方向。 4、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放开自己,自由发挥。 5、学生间互相交流,学习,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步骤 1、思考想象并绘出设计图 2、准备材料 3、加工,小部件组装 4、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 5、检查作品的质量和实用性 6、做出客观的分析和结论 四、应用 将制作完毕的竹制书架进行运用检查,查看其稳固性和实用性,再短时间的使用中寻求较长使用寿命。增加作品的美观价值,作为班级精神载体装饰班级。

五、注意事项 1、必须做好学生的细想工作,要求自愿参加。 2、学习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合作和动手能力及上文 提及的氛围培养 3、遵守制作与卫生整洁的兼及 4、安全第一

精选第二课堂科学小实验

1、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2、飞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 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 你能试著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 3、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碘酒显字 我就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蓝”字。字写好了,但几乎看不见。我轻轻地把宣纸放在阳台上晾干。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大全(可打印)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大全 四年级下册(10个) 一、实验名称:温度计的秘密(1、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器材: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皮塞、染色酒精、烧杯、热水、画有刻度的白纸板、纸胶带 实验目的: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再将白纸板粘贴在玻璃管上,刻度面向学生。 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可明显看出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不断升高。 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其液面又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倒入的热水温度不宜过高,防止酒精沸腾,酒精可以红墨水染红。 二、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开水 实验目的: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三、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器材:铁垫圈、木板、铁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 实验目的: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在木板上钉两个铁钉,使两个铁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 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 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注意: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四、实验名称:认识岩石(3、认识岩石) 实验器材:岩石标本实验盒 实验目的: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 实验步骤: 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 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 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 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概论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 材料:蜡烛、火柴操作:1、点燃一支蜡烛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 4与小朋友一起看了录像的小石头,对巨大的龙卷风把一个村庄卷得顿时无影无踪的恐怖场面记忆犹新。小石头对为什么会产生龙卷风感到很好奇。他去请教老师,老师笑着说:“我们做一下实验好吗?” 怎么做呢?必备用品:塑料瓶2个(盖要多备几个)、锥子、绝缘带(缠电线用)。1.在一个瓶里装入1/3左右的水,在另一个塑料瓶上盖上扎两个锥子孔大小的瓶盖。 2.在装有水的瓶上扣上盖了盖的瓶子,并用绝缘带紧紧缠绕两瓶连接处,以防漏水。 3.倒过来让装有水的瓶子在上,然后像画圆圈似地摇动。摇动后放在原处观察。 如果不太顺利,再换一个盖子试试。 为什么会那样呢?水产生旋涡并缓慢流下来。所谓的“龙卷风”是指发生在美国的强旋风。上面瓶中的水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小孔流到了下面的瓶里。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旋风”的模样。上面瓶中的水在旋转时要流到底面,这就等于水从旁边聚到中央而流下来。从气象学上说,高气压向低气压快速移动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旋风。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试验 试验器材:橡皮、萝卜、木块、水等。 实验过程:1、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再将它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3、用同样的方法将萝卜、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实验二:研究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用小瓶子研究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 实验器材:一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一组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立方体、小瓶子、红色水等实验过程:1、将这些球按轻重顺序编号,依次由轻到重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将这些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编号,依次由大到小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 3、把空瓶子盖上盖放入水中,漂浮2、往空瓶中加红色水,观察记录直至小瓶子能沉入水中。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五: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橡皮泥、量杯、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一个量杯中倒入200ml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记录它的排水量2、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记录它每次的排水量。

实验结论: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它排开的水量,排水量越大越容易上浮。 实验六: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滑轮、橡皮泥、水槽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的重力,记录2、用橡皮泥将小滑轮固定在水箱底部,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块,从滑轮中穿过,另一头连接弹簧测力计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记录三次的拉力大小及排水量。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七: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滑轮、橡皮泥、水槽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的重力,记录2、用橡皮泥将小滑轮固定在水箱底部,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块,从滑轮中穿过,另一头连接弹簧测力计3、拉动弹簧测力计,分别使小块泡沫塑料块、中块泡沫塑料块、大块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记录三次的拉力大小及排水量。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八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实验器材: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的重力并记录2、将石块沉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示数变小 实验结论:下沉的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排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 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开水养鱼 你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酒精灯小鱼 这样做:在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把试管倾斜地固定好,使水刚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图)。在杯口下面放一盏酒精灯,开始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千万注意,只能烧试管的上半部分),一直烧到杯子的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看看小鱼怎么样了(如果有冰块,可以放一块进水里)。 想一想:小鱼为什么能在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的水中悠然地活着?冰块化了没有? 有创意:把这样“烧”过的小鱼带回家养,看看能养多久。 告诉你: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这些水受热后不会沉到底部去。水的导热性差,上部的水把热量传到底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虽然试管上半部分的水烧开了,但底部依然是凉的。这样,“开水”里当然可以养鱼。(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水中点灯 你需要:蜡烛盆子水 这样做:把一根比较粗的蜡烛粘在脸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离蜡烛面有一点点距离(不淹没蜡烛)。点燃蜡烛,看一看,蜡烛能不能烧到水面以下。想一想:为什么水底下能点灯?有创意:试一试,是在热水中蜡烛烧到水面下更深,还是在冰水中烧得深一些。(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水往高处走 你需要:盆水蜡烛玻璃杯 这样做:把蜡烛粘到盆底,盆里装上适量的水。点燃蜡烛,等火烧得非常旺的时候,用玻璃杯扣住蜡烛,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想一想:水怎么会往高处走呢?有创意:水上升的高度跟火的大小有没有关系?跟玻璃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怎样用实验来验证? 告诉你: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杯内的氧气,杯内的气体体积变小,气压降低,外部气压将水压入杯中,所以“水往高处走”。(特别提示:此实验可能有危险,需要成人指导。)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

什么现象。(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

【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 ) 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小学生爱做的100个科学实验

小学生爱做的100个科学小实验 小实验大学问 ——小学生爱做的100个科学小实验 “开水养鱼”“水中电灯”“绿枝化妆”“绿叶爱心”“蛋壳成了顶天柱”……这些名字是否引起你十分的好奇心?如果告诉你,这都是些实验的名称,你是否想立即动手,亲自操作,到科学世界去探索? 本书介绍的100个科学小实验可以带你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动物是怎样生活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柠檬汁如何点亮灯炮,一张普通的白纸怎样才能承受一个灭火器的重量……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动手动脑,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请注意,这些答案蕴藏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中,你的亲自参与无比重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你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你的亲自参与无比重要! 这100个小实验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家庭必备的物品,你完全可以独自完成。比如家里的调味品柠檬汁加上一点儿发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个鞋盒子做成迷宫,把土豆放进去,可以让土豆在里面走迷宫……有些实验需要讲求操作方法,你得耐心地重复多次才能成功。有些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你必须用三天五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成功。有几个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你需要成年人的帮助。 做这些实验,除了能增长你的科学知识,还能丰富你的生活。在科学

实验中生活,多么有创意的生活!你不是经常为作文没有什么东西好写而苦恼吗?那么,请您动手做几个小实验,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你就能写出好文章。你可以写下自己的成功,也可以写出自己的失败;你可以写出一帆风顺的喜悦,也可以记下多次实验失败的苦恼;你可以写自己是怎样设计实验方案的,你也可以写自己的新发现……“我手写我心”,写出你心所思,这是作文的全部奥秘。好了,你已经急不可待了,是吗?那么,就请你动手吧!愿这100个实验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一章 柔情水科学理 开水养鱼 你需要:水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酒精灯小鱼 这样做:在试管或比较长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把试管倾斜地固定好,使水刚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图)。在杯口下面放一盏酒精灯,开始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千万注意,只能烧试管的上半部分),一直烧到杯子的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看看小鱼怎么样了(如果有冰块,可以放一块进水里)。 想一想:小鱼为什么能在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的水中悠然地活着?冰块化了没有? 有创意:把这样“烧”过的小鱼带回家养,看看能养多久。 告诉你: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这些水受热后不会沉到底部去。水的导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 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名称汇总

创 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 作者: 别如克* 科学学科: 1. 简单机械实验盒 2. 物体沉浮实验盒 3. 叶轮 4. 声学实验盒 5. 热学实验盒 6. 力与机械演示箱 7. 最高温度表 8. 最低温度表 9. 温度计 10. 温度计 11. 体温计 12. 地温计 13. 旋转架 14. 液体对流实验器 15. 磁铁性质实验盒 16. 条形磁铁 17. 蹄形磁铁 18. 手摇发电机 19. 激光笔 20. 小孔成像装置 21. 光学实验盒 22. 风的形成演示箱 23. 指南针 24. 昆虫实验盒 25. 采集捕捞工具 26. 饲养槽 27. 榨汁器 28. 昆虫饲养槽 29. 养鱼缸及辅助设备(无) 30. 大气压力实验盒 31. 太阳高度测量器 32. 四季星图卡片 33. 风力风向计(无) 34. 百叶箱(无) 35. 雨量计(无) 36. 托盘天平 37. 演示温度计 38. 多用电表 39. 恒温培养箱 40. 烘干箱 41. 电加热器 42. 手持移动灯 43. 电冰箱 44. 打气筒 45. 电动钻孔器 46. 打孔器 47. 仪器车 48. 方座支架 49. 三脚架 50. 试管架 51. 大托盘 52. 小托盘 53. 水槽 54. 体重计 55. 听诊器 56. 肺活量计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 作者: 别如克* 57. 电子停表 58. 声级计 59. 学生电源 60. 教学电源 61. 充磁器 62. 金属钩码 63. 马德堡半球 64. 连通器 65. 演示测力计 66. 音叉 67. 单摆组 68. 热传导演示器 69. 液体对流演示器 70. 毛细现象演示器 71. 湿度计 72. 固体体膨胀演示器 73. 玻棒 74. 胶棒 75. 箔片验电器 76. 验电器连接杆 77. 感应起电机 78. 小灯座 79. 电池盒 80. 发光二极管 81. 小电机 82. 音乐门铃 83. 单刀开关 84. 条形磁铁 85. 蹄形磁铁 86. 环形磁铁 87. 菱形小磁针 88. 蹄形电磁铁 89. 电铃 90. 手摇交直流发电机 91. 三棱镜 92. 天文望远镜 93. 酒精喷灯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成品

源湘学校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源湘年级五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实验器材:水槽1个,相同容积的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2块,等高的蜡烛2根,火柴1盒 我的猜测: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 我是这样做的: 1.收集一瓶空气。 2.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3.点燃蜡烛,放置好。 4.快速将两个集气瓶同时倒扣住蜡烛。 观察到的现象: 有人体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里的蜡烛先熄灭了。 我认为: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疑问: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还有哪些气体呢?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源湘学校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源湘年级五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寻找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杠杆尺、立柱(铁架台)各1件,钩码若干 我的猜测: 两边钩码数相同杠杆才会平衡 我是这样做的: 1、将杠杆尺的A设定为阻力点,B点设定为动力点,杠杆尺固定在轴上的O点为支点。 2、分别在A、B点悬挂钩码,让杠杆尺保持平衡。 3、记录A、B点悬挂钩码的位置、数量。 4、移动A、B点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左边的(钩码数×距离支点的格数)=右边的(钩码数×距离支点的格数) 我认为: 杠杆平衡与两边的钩码数和距离支点的距离有关 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离支点越近就越省力。 疑问: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源湘学校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源湘年级五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探究轮轴的秘密实验器材:1盒简单机械实验盒,若干钩码 我的猜测: 借助轮轴可以省力 我是这样做的: 1将轮轴组装好。 2绕线。 3分别将钩码挂在细线两端。 观察到的现象: 用轮轴提取重物,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我认为: 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疑问: 钥匙也是借助了轮轴原理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