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四章_感觉和知觉

合集下载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知觉对象是否是人
01
知觉与客观事物是否 相符合
02
知觉对象具有空间、 时间和运动的特性
03
知觉是否有目的
04
物体知觉、社会知觉
05
正确的知觉、错觉
06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07
知觉、观察
08
三、知觉的分类
借助平面的视网膜像产生三维空间知觉(一)双眼线索 辐合作用: 双眼视差:
单眼线索
03
三、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01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的过程。
02
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的过程。
2.明适应和暗适应
1
视网膜上有两种细胞。
2
视锥细胞对强光敏感,产生颜色感觉和精细视觉;视杆细胞对光更敏感 。
似动(动景)现象
如果两条线的时距过短(低于30ms)时,你会看到是两条直线同时出现;
如果两条直线的时距是适当(60ms左右),你会看到是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的运动。
如果两条直线的时距过长时(大于200ms),你会看到是两条直线先后出现;
这里物理现象只有一种情况,是刺激物的先后出现,而心理现象却是三种。
02
03
01
近刺激与远刺激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在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
在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共 同作用,形成我们对世界 的认知和理解。
知觉依赖于感觉提供的信 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组 织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在个体和环境 互动中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
04
CATALOGUE
感觉与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与知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们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 ,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需求。
研究感知觉的神经机制,探索大脑如何处理感觉信息,揭示感知 觉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探索机器如何模拟人类的感知和认知 过程,实现机器感知和智能。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探索感知觉如何影响人类的社 会行为和文化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神经科学研究
颜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 知,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组织性
知觉具有将感觉信息整合成有 意义整体的能力,即使某些部 分缺失或模糊,也能通过整体 来感知事物的完整形态。
在多种感觉信息中,人们会优 先选择某些信致的。
神经元编码机制
研究单个神经元如何编码感觉信 息,揭示神经元放电的规律和感 知觉的内在联系。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研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在感知觉 过程中的作用,解析不同功能区 的神经元活动和相互联系。
跨感官整合
研究不同感官之间的信息整合机 制,揭示大脑如何将来自不同感 官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感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

心理学第四章 感知觉

心理学第四章   感知觉

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在心理学的广袤领域中,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重要方式。

感知觉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觉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

感觉是指我们的感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

例如,当光线进入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感觉的产生。

同样,当声波撞击耳膜,引起内耳的振动并转化为神经信号,我们就有了听觉感觉。

然而,感觉仅仅是对刺激的初步捕捉,知觉则是对这些感觉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解释。

知觉赋予了感觉以意义,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识别所感知到的事物。

比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堆线条和颜色,而是一个完整的物体,如一本书或一张桌子,这就是知觉的作用。

视觉感知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距离。

颜色感知不仅仅取决于物体本身反射的光线波长,还受到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大脑的处理方式的影响。

例如,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我们对同一种颜色的感知可能会有所不同。

形状感知则依赖于我们对物体轮廓和线条的识别能力,大脑会自动将这些零碎的视觉信息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形状。

听觉感知同样重要,它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

语言交流、音乐欣赏等都离不开听觉感知。

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能够专注于某一个声音源,这得益于我们的听觉选择性注意机制。

同时,我们还能够通过声音来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这对于我们在环境中的定位和行动至关重要。

除了视觉和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其他感觉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触觉让我们感受到物体的质地、温度和压力。

通过触摸,我们可以辨别出物体的光滑与粗糙、热与冷。

嗅觉帮助我们识别各种气味,有些气味能引起愉悦的感受,而有些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味觉则让我们能够区分出甜、酸、苦、咸等不同的味道,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

感知觉还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第四节 知觉的组织
心理学把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其中最 主要的组织原则有四种。 一、相似原则 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二、接近原则 按刺激物间距离关系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三、闭合原则 个体运用经验补充或删减刺激物线索以获得有意义或合乎逻辑的 知觉经验。如图4-5 四、连续原则 指心理上的连续,如图4-6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者刺激变化的强度,或 者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它是测量人的感 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 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二者呈反比关系:值越低(刺激量越小),感受性越大。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与兴趣,对某些有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 择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进行加工的刺激信息,称为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其他刺激信息称为知觉背景。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强度大,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2.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尤指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知 觉组织原则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3.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 对象。 4.维度变化多的客观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二讲 感觉和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感觉 2、知觉 3、感知觉在教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
➢ 什么不是感觉?
• 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 这里的“感觉”指的一种 情绪,一种爱慕。
• 我感觉这件事要这样 发展……
这里的“感觉”指的是一 种意识,是对感觉的认识。
➢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范围内,人们对1000—4000赫兹之间的声音 最敏感。 听分析器也是人重要的信息通道,接收10% 以上的信息。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你站对位置了吗?
在对另一半说情话前,得先搞清楚自己 是不是站对了位置。美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 ,人类的左耳接收诸如“我爱你”等甜言蜜 语,比右耳来得敏锐,因此如果想对情人示 爱,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为 肤觉。
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皮 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 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冷和热的感 觉。
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不同,如 指尖对刺激位置感觉的精确度是后背的10 倍。
肤觉在人类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方 面是:触摸。通过触摸,你可以和他进行交 流,这个人是你渴望给予或接受安慰、支持 、爱和热情的人。
某种感觉能力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发展另外一 些感觉能力而得到补偿。例如盲人一般具有较好 的听觉和触觉能力,可以通过脚步声或拐杖击地 的回响来辨别附近障碍物、房屋、河流、旷野等 地形,也可以通过触摸觉“阅读”盲文。
➢ 感觉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定义: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 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闪光融合现象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Βιβλιοθήκη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01
02
03
感知调整
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调 整不合理的感知习惯,如 对自我价值的扭曲感知, 以促进积极的心理成长。
情绪觉察
培养来访者对自己情绪的 觉察能力,帮助他们理解 情绪的来源和影响,从而 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
沟通技巧
通过教授来访者如何感知 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 际关系质量。
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测量绝对阈限的方法有极限法、分段法和恒定法等。
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测量差别阈限的方法有极限法、分段法和恒 定法等。
主观单位
不同感觉的主观量并不具有相同的量值,因此需要将不同感觉的主观量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 的相对量值,这种相对量值称为主观单位。如韦伯-费希纳定律表明,感觉的增量与刺激的增量
选择性
在面对多种感觉刺激时,知觉系统会 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 激。
适应性
当某些感觉刺激的物理属性发生变化 时,如角度、距离或光照条件等,个 体的知觉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
03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 映,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 的反映。
感觉是简单的心理活动,而知觉 是复杂的心理活动。
THANKS
在营销中的应用
感官营销
利用消费者的五感(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触觉)来设计营销策略, 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激发购买欲 望。
品牌形象塑造
市场调查
通过研究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 和评价,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为产品改进和市场定位提供依据。
通过精心设计品牌形象,如标志、包 装、广告等,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增强品牌忠诚度。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局部及其相互 关系〔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识记〕
知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局部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关系〔整体属性〕 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想一想:
感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某一具体的特性〔个别属性〕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维持正 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实验〕
被关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37岁的喜剧演员亚当·布鲁姆是6名志愿者之一,他同 意承受“单独监禁〞,并同意观察者们使用监视器监视 他的活动并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在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里,他坐在完全黑暗、绝对安静的屋子中,研究人员使 用夜视摄像机观察他的行为。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
乔纳森的故事
乔纳森是一名画家,65岁时由于脑受伤而 丧失颜色知觉,变为色盲。这能看到灰色、 白色和黑色。
后来尝试只用黑白作画。 “尽管桥纳森不能否认他的损失,甚至在
充分利用错觉为人类生活实践效劳; 注意防止和消除错觉的不利影响。 小短片:你的感官欺骗了你
社 会 知 觉 与 行 为
社会知觉
1、概念: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提出“社会知觉〞的概念,其含义是知 觉过程受社会因素所制约。
知觉对象: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 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实验设计及 距离错觉的 形成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_。

感觉P104
2、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__知觉。

不正确的P131
3、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__,这个过程是__。

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__,这个过程是__。

提高,暗适应,下降,明适应P110
4、__细胞对光线非常敏感,允许昏暗光线下的视觉;__细胞对特定波长的光波特别敏感,产生心理学的色彩体验。

杆体细胞,锥体细胞P110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_关系。

反比关系P107
6、习惯化是由于刺激的反复呈现所导致的反应__的现象。

降低或减少P110
7、知觉的一般特征主要有__、__、__、__。

知觉产生的三个阶段是__、__、__。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感觉信息,组织信息,赋予意义
P116-120,114
8、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_,这个定律主要适用于__的刺激。

韦伯定律,中等强度的刺激P108
9、双眼的距离线索主要是双眼的__和__所提供的距离信息。

双眼辐合,双眼视差P121
10、人们常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__、__、__、__。

迎合,自我美化,自我表露,威胁,恳求P129-130
二、单项选择题
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P107
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或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 )P110
A.感觉对比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蔽
3.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
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A)
A、动景运动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P120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
D.理解性
5. 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直接来源于( D )。

A近距刺激 B 远距刺激C物体本身
D判断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C )。

P109
A整合 B 对比C适应 D
联觉
三、多选题
1.感觉反映的是(A,C)P104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

2.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A,B,D)P122 A.线条透视B.运动视差C.视轴辐合D.眼睛的调节
3.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B,C)
P124-125
A.运动知觉B.似动现象C.动景现象D.现象
4.内部感觉包括(A,B,C,D)P104
A.运动觉B.平衡觉C.内脏感觉D.机体觉
5.空间知觉包括(A,B,C,D)P121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
6. 错觉的性质包括___________ (A,C,D)P
A歪曲的知觉B虚幻的知觉C特定条件下的知觉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四.名词解释
1、感觉P104,
2、知觉P114,
3、感觉阈限107,
4、绝对感觉阈限P107,
5、敏感化P110,
6、绝对感受性P107,
7、知觉的理解性P119,
8、似动现象P125,
9、感觉的适应P109,
10、社会知觉P125。

五、简答题
1.请你说说听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P105-106
2.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加工特性有哪些?P115
3. 知觉的特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P116-120
4. 结合实际谈谈知觉的准确性怎样才能提高?特征,种类,错觉5.你有知觉偏见吗?怎样才能克服?P126-129
6. 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这与“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这个命题矛盾吗?不矛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