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便秘病案分析

临床表现: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费力 ,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润肠 通便、针灸刺激肠道等方法,同时调整饮食习惯 和生活方式。
讨论
对于慢传输型便秘,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中西医结合治
疗、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 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盆底肌训练、
生物反馈疗法等。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分 为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两种类型。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 赖性,避免滥用泻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腹胀、头晕等,医生诊断为重度便秘。
治疗经过
医生给予患者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疏导。经过三周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便秘症状时有反复,需要长期关注和调整。
03
治疗措施及效果
病例一治疗及效果
症状与诊断
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 便干燥、排便困难,医生诊断
为轻度便秘。
治疗经过
医生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润肠通 便,同时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 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 增加运动,多饮水。经过一周 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二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年轻女性,25岁,身体状 况良好,无其他慢性病史。
病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病史
患者为中年女性,45岁,已婚,长期居住 在城市。
患者自诉有长期便秘症状,排便困难,大便 呈细条状。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精神紧张。
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渐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已成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之一。
功能性便秘指的是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便秘的周期性发作以及排便不够彻底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缺乏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和肠蠕动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这些都可能导致便秘的发生。
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显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策略。
1.2 研究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上存在较大挑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完善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有助于促进医学科研领域对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和研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便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便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分析目的:比较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调肠理气法通便以及莫沙必利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诊断为便秘的患者150例,对其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利用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60例患者为治疗1组,调肠理气法通便的45例患者为治疗2组,莫沙必利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变化、排便质量、胃肠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和安全性。
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排便起效时间、3个月和6个月时的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个月和6个月时的排便质量、排便症状评分和胃肠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
而且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和调肠理气通便法治疗便秘均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使用西药治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标签:不同治疗方法;中药;莫沙必利;疗效长期以来,对于便秘的治疗多采用缓泻剂,但长期的泻药应用反而逐渐加重便秘的症状,使治疗更加困难。
祖国医学对于本病早有论述,有“后不利力”、“大便难”等病名记载,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且与胃、脾、肺、肾等关系密切,脾胃升降失常,肝气不舒,肺气不降,肾脏失养都会对便秘产程影响。
便秘受各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导致反复难愈[1]。
祖国医学在便秘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多主张以益气润燥治疗为主,补、润、通结合。
已经有众多研究都显示,中医药治疗便秘具有治法完备、疗效确切,缓解症状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势[2]。
本论文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和临床治疗便秘的经验,以中医药不同方法来治疗便秘,并比较预后疗效和安全性,寻找出中药治疗便秘的证治规律性,发掘中药治疗便秘起效的机制和治疗优势,以期能够对便秘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门诊诊断为便秘的患者150例,对其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利用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60例患者为治疗1组,调肠理气法通便的45例患者为治疗2组,莫沙必利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
使用全科方法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使用全科方法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5T07:51:45.4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19期 作者: 王亚洲1 林春芳2通讯作者[导读]使用全科方法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王亚洲1 林春芳2通讯作者(1厦门第三干休所;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全科方法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所9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参照组45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以全科方法进行治疗,对组间治疗效果实施观察对比。
结果 慢性便秘组间治疗效果差异对比,实验组疗效明显较参照组更优,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0.05)。
结论 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治疗中,对患者使用全科方法进行治疗对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优化临床疗效,建议推广。
关键词:全科方法;老年;慢性便秘;临床效果便秘是一种排便困难的感觉,是指排便次数显著减少,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一般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
慢性便秘是指连续六个月以上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多数为功能性慢性便秘,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是慢性便秘的高发人群之一,需及时加以治疗干预,以防止患者长期便秘毒素不断蓄积增加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几率[1]。
研究[2]表明,单一药物治疗慢性便秘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近年来有学者主张采取全科治疗方法以提高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为此,本次研究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将我所9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列为观察对象,以进一步分析全科方法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所9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红炉点雪法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附100例分析)

最大的 7 8岁, 最小 的 2 4岁。 112 病程 .. 3个月 内的 1 , 1% , 2例 占 2 4个月 ~ 5年的 l , 6例 阴寒凝 滞型 : 大便先 于后溏 , 或下结难 下, 肛
分析。
3 1 阴 寒凝 滞 .
本 证 型 主 要 由 于脾 肾 阳 虚 , 寒 内生 所 致 的 寒 阴
凝 便 滞 之症 。 由 丁脾 主运 化 而 肾司 二便 , 二脏 阳虚 , 脾失 健运 , 肾
壮, 配穴灸 1 。如 阴寒凝 滞 型 , 用神 阙穴 3壮 ,更换 附子片艾绒 , 灸
防病 摄 生 的方 法 。还 根据 年 龄 不 同 , 出了 用灸 的间 隔 时 间 和 壮 提 数 。他 说 : 人 至 3 “ 0可 3年 一灸 , 下 3 0壮 ,0可 2年 一 灸 , 脐 0 5 脐
疗程治 愈者 8例 , 占本组 治愈率 的 2 .2 , 2 2 % 其余均经 2个 疗程
治疗 。
3 讨 论
症, 也要 配伍苦寒 泻下药 , 方能暂 解燃眉之 急 ’ 。而对 于阴寒 凝结及气虚便滞之症 , 疗效较 差。近年来 , 者所在科 在治疗肛 笔
肠 疾 病 的 同 时 , 便 秘这 一 肛 肠 疾 病 的 常 见并 发症 的治 疗 与 给 药 对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古法 , 对便秘 、 尿闭及泄泻等常见病症 进行 了临床验 证。本文是
11 一般 资料 . 111 性别 、 .. 年龄
笔者对运用该法治疗便秘这一常见病症 的疗效作以统计 , 并将该
本 组 10例 , 性 6 0 男 8例 , 性 3 女 2例 。 年 龄
胆宁片治疗便秘78例临床分析

为8 4 . 0 0 %( 2 1 / 2 5 ) , 观 察 组治 疗 效 果 明显 优 于 对 照组 , 两 组 相 比差
异 具有 显著 性 ( P < 0 . 0 5 ) , 见表 1 。
表 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 ( %J 1 . 中医 药信 息 , 2 0 1 0 , 2 7 ( 2 ) : 3 9 — 4 1 .
1 . 5统计 学 处理 : 采用 S P S S 1 3 . 0 统 计软 件 。采用 x 检验 , 差异 有显
著性 为 P < 0 . 0 5 。
2 结 果
观 察 组 显效 1 7例 ,有效 7例 ,无 效 1 例 ,总有 效 率 达 到 了 9 6 . 0 0 %( 2 4 / 2 5 ) 。 对 照 组显 效 1 1 例, 有效 1 O 例, 无 效 4例 , 总有 效率
胆 宁 片治 疗便 秘 7 8 . 例 临床 分 析
于青松 徐 晋 阳 琼
摘
要: 目的 : 分 析 胆 宁 片 对便 秘 的 临床 疗 效 。 方法 : 7 8 4  ̄ J , 以便 秘 为 主 要 症 状 的 患者 , 其 中男 性4 5 例、 女性3 3 例, 平 均年 龄 ( 4 7 + 1 3 . 5 )
痛症 状 明显 减 轻 , 心 电图 s ~ T段 的显 示 能 回升 0 . 0 5 m V以上 , 但 是 没 有达 到 治愈 水 平 , 或 者是 T波 显 示 由平 坦 变 成直 立 ; 无疗效 : 病 发 症状 不 变 , 心 电 图显 示 与治 疗 前 几乎 一 致 ; 病情加重 : 心 痛 等病 发 症加 重 , 心 电 图显示 阻滞 。
参考 文献 f 1 1 陈桂 香 . 扩 冠 舒 心 汤对 稳 定 型 劳 累性 心 绞痛 的临 床 疗 效观 察 [ J 】 . 湖 南 中医学 院学报 , 2 0 1 1 , 1 5 ( 2 ) : 1 1 - 1 3 . f 2 1 陈鹏 , 段淑琴. 心通 胶 囊 对 不稳 定心 绞 痛病 人 心 电 图及 C RF 、 F I B
《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解读

此外,共识还对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该手术 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发育异常等多种良性疾病的治 疗。专家们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操作技巧、术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 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对于规范腹腔镜下 子宫分碎术的操作技术、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在广大临床医生的努力下,通过不断的学 习和实践,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健康福祉。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 困难等症状。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演示将梳理专家共识, 探讨便秘的中医诊疗方法。
一、问题提出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 况造成一定影响。临床上,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等症 状。中医认为,便秘与脾胃功能失调、肝气郁结、肾气虚衰等因素有关。
二、原因分析
1、脾胃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若脾胃功能 失调,则容易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从而引起便秘。
2、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可调节全身气机。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大 肠传导失司,形成便秘。
3、肾气虚衰:肾主水,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若肾气虚衰,则容易导致肠 液枯竭,使粪便干燥,引发便秘。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主要介绍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内 容以及如何正确解读,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提供参考。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是中国专家在腹腔镜下子宫分 碎术领域达成的共识,该共识主要规范了该手术的实施范围、操作技术、安全规 范、培训及临床应用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分析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分析目的分析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内外治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治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愈率为42%有,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内外治法具有疗效优、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标签:中医内外治法;出口梗阻型便秘;常规西医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多由三种及以上的因素引起,如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及盆底失迟缓综合症等[1]。
为此临床上常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表现、排便造影检查后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其中男性37例,女性63例,年龄在35~80岁,平均(53.1±2.4)岁,病程在1.2~25年,平均(10.0±1.20)年;出口梗阻型便秘分型:直肠前突16例,直肠粘膜内脱垂13例,盆底失迟缓综合症4例,合并症(两两合并或三者合并)67例。
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与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不同类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直肠前突患者行Block 修补术,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则给予痔上粘膜环切订合术治疗,盆底失迟缓综合症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严格按照各自要求或标准操作。
该组患者术后给予果导片(即酚酞片,临汾奇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0528,)治疗,50~200mg/d,睡前顿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09T16:54:09.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周秀平 (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卫生院黑龙江海伦 152
[导读] 便秘是指比健康时大便次数减少,排便过程不顺利,粪便干结难以排出便秘是指比健康时大便次数减少,排便过程不顺利,粪便干结难以排出,排便后不尽感,不用通便药时往往不能完全排空粪便。
正常人的排便习惯差异很大,客观的评估往往需要结合既往的排便习惯情况。
每周自发排便少于两次或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排便困难并伴有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期用力排便致直肠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需借通便药或手帮助排便提示存在便秘。
便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其背后常隐藏着复杂的病因,全面认识便秘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将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负担。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自2008年2月~2009年12月的便秘患者87例,其中男51例,女36例。
年龄24~67岁,平均45.5岁。
1.2临床表现便秘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排便异常,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减少,甚至大便量小于每天100g,完全没有主观排便冲动。
粪便干结,团块样或羊屎样球状大便,有时需用手指抠出大便或插入肛门刺激或用手挤压会阴区方能顺利排便,排便费时、费力。
排便不尽,肛门阻塞坠胀,大便变细或重复排便。
有些患者长期便秘,有口苦口臭、食欲下降、头昏头痛、恶心不适、焦虑、失眠忧虑等躯体症状。
1.3辅助检查通过常规检查便可检查出可发现引起便秘的大多数疾病。
血常规、大便常规、血沉及大便潜血应作为便秘病人的常规检查。
2 治疗
2.1一般治疗
加强排便生理教育,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放弃不良排便习惯,如人为克制便意、排便时看书导致排便时间过长、过度用力排便等。
至少每2天解1次大便,每次屏便(Valslva动作)不超过5分钟,用5~7分力。
利用正常排便条件反射规律定时排便,如在早晨起床后结肠产生集团运动,粪便被推入直肠引起的起立反射,进餐后的胃结肠反射每日餐后半小时排便。
2.2饮食治疗
主要是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量。
纤维素可增加:①消化道生理刺激作用,对肠壁的刺激增强,肠蠕动加强,肠内容物通过时间缩短;
②增加粪便的重量和容积;③增加肠正常菌群数量。
使粪便的机械刺激增高、水分增加、大便软化,易于排出。
多饮水可使大便软化,润滑肠壁,促进排出。
高纤维素饮食标准:每日摄入纤维素30g,主要是粗加工的谷类、玉米、薯类,蔬菜和水果,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调整。
一般要求每天饮水量2000ml以上,每天早晨空腹饮水500ml可引起胃扩张而产生胃结肠反射,诱导产生排便,促进排便。
2.3运动治疗
排便时需升高腹内压,经常进行深呼吸运动,可增强腹肌力量,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体力活动可刺激结肠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推进,对于某些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人,长期坚持做胸膝位提肛锻炼有利于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增强盆底肌运动协调性,减轻症状,甚至治愈。
出现排便困难时,坐马桶排便时,脚下垫高15cm,保持髋部尽量弯曲的姿势,有利于排便。
腹部按摩有助便秘防治。
2.4药物治疗
2.4.1容积性泻剂治疗
专门为不能充分进食高纤维饮食者提供的(如非淀粉多聚糖化物及类似物)含有大量纤维素及车前子,能增加粪便量及体积,刺激肠蠕动,增加正常菌群数。
此类药不被人体吸收,服用时需增加饮水量。
最常见的制剂有甲基纤维素、金谷纤维素等,一般在服用1周内起效,不适于需迅速缓解症状的暂时性便秘、严重便秘及出口梗阻型便秘,以防粪嵌塞。
可考虑作为温和便秘的长期治疗,如孕妇发生的便秘。
部分人服用后,出现腹痛腹胀。
常用量:甲基纤维素每天1.5~5g。
2.4.2高渗性泻剂
主要是不吸收糖和多聚乙烯乙醇及其化合物,在小肠不被人体吸收,具有高渗特点,增加肠道内水分,刺激肠道运动;在结肠被细菌分解成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氢,增加肠腔内渗透压。
临床常用的制剂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PEG)、甘露醇等,服用后2~3天内出现通便效果。
乳果糖服用后会影响血糖,且价格高;山梨醇不会影响血糖,更适宜糖尿病人;聚乙二醇4000肠腔内不发酵、不产气、无腹痛和排气反应,不影响电解质平衡及肠黏膜完整性,无甜味,老年人和儿童应用较安全。
国外用等渗PEG电解质平衡溶液(PEG—ELS)Miralax 和高渗盐及乳果糖比较治疗慢性便秘的效果,前者具有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经济的优点,是比较符合结肠生理的渗透性缓泻剂,特别适合慢性传输型便秘,尤其是心、肾功能不全者。
高渗性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电解质紊乱、腹泻、腹胀,部分渗透性泻药应用后期疗效下降,可能与结肠菌群改变有关。
常用量:每天PEG 10~30g,乳果糖每天15~30ml,山梨醇每次5~10g,每天2~3次。
2.4.3粪软化剂
属表面活性剂,主要使水分及脂质混入粪中使之软化,并抑制小肠、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刺激肠道分泌水及电解质。
不良反应少,矿物油能促进该类药品的吸收,忌合用。
常用药:多库酯钠每天50~240mg。
2.4.4润滑剂
主要是石蜡油、甘油等,润滑肠道减少结肠对水分的吸收,不刺激蠕动,适宜顽固性便秘粪便干结、排出无力的老年体弱者。
油润滑剂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且长期应用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萎缩。
常用量:石蜡油或甘油每次10~30ml。
2.5促动力药治疗
2.5.1胆碱类药
治疗便秘总体效果不理想,而作为苯甲酰胺5-HT4受体激动剂的西沙必利具有选择性促进肠肌层神经节后乙酰胆碱的释放,促进肠动力,临床上作为胃肠动力药,主要用于上消化道疾病。
临床对照实验表明其对部分慢传输型便秘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与普通泻药联合应用能减少后者的用量,且停药后效果持续。
西沙必利有引起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妊娠喂乳者禁用。
近年开发的结肠选择性更强的苯并咪唑类5-HT4受体激动剂普卡必利(prucalopride)和吲哚烷基胺类5-HT4受体激动剂替加色罗(tegaserod),能促进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加快结肠传输,不引起直肠排便紊乱,明显改善便秘症状,不良反应小,适宜慢性传输型便秘和与便秘为主的 IBS。
常用量:西沙必利每次5~10mg,每天3次;普卡必利每天2mg。
2.5.2红霉素
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一种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其促进胃、十二指肠动力已被公认。
有研究发现,口服红霉素可使正常人的右半结肠传输时间缩短,也能缩短慢传输型便秘的全结肠通过时间,结肠通过时间缩短主要限于右侧结肠和乙状结肠。
因其个体治疗反应不一,多需静脉给药且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明显,肝功能不全、妊娠、喂乳者禁用,临床应用较少。
参考文献
[1]金大鹏,朱宗涵.全科医师实用手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荣文舟.便秘.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