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研组建设平台--展板文字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建设宣传板面资料:

搭建教研组建设平台,支持教师专业成长

——北京十二中推进学科建设工作的思考和实践

前言

以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学科教研组建设为基础性平台,以校本“三研一体化”为基本途径,以创建教师文化为归宿,围绕教学基本环节和要求、课堂教学流程及优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与实践,支持教师提高学科素质和专业成长,这是郑州十二中推进“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这项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思路。作为走向现代化教学管理和校本实践的基础性平台——教研组,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其职能?三年来,郑州十二中学科教研组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为顺利开展加强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本条件。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三年来学科教研组建设情况和开展校本教研的现状,郑州十二中相继制定了《郑州十二中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规划》、《郑州十二中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郑州十二中关于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计划》、《学科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等配套方案,力图在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追本溯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德、行、人格素质会自然地表露出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力,已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最重要指标。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的实现,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打好坚实的“双基”,学会“学科的思维”,认识学科的科学、人文价值,养成理性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学科功底,具有对教材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本质有较深入的体会和理解能力;懂得哪些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哪些则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具有揭示学科知识所蕴涵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理性思维过程的能力和“技术”等等。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既有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有教育素养,特别是人文精神涵养的要求。开展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工作,应本着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开始。为此,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制定了《学科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小册子,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进行了认真研读学习,让每一位教师明白学科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

二、读懂内涵,实施教材校本化工程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要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材的价值,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限于目前现有的高中教材的编写体例,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知识的呈现明显高于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些教材的配套习题对我校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现有的教辅材料在题目的配置上也缺少必要的基础性训练,且题目的层次感不强,很难从中区分出哪些知识是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鉴于这种情况,学校确立了“教材校本化实施工程”,探索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配套例题、习题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教材内容重组,最终以“学习卷”的形式呈现出来。经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现已经编制了包括多科各章节的核心概念的“学习卷”,已初步形成了依托编制“学习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实施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科研引领,确立“三研一体”的学校主课题

科研的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走向成功的捷径已成为共识。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我们确立了“学科教研组——校本教研、校本研修、学校科研三研一体化的实践研究”校级课题。我们理解“三研一体”并不是将教研、研修、科研三者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地整合,把三者进行统筹,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三者的区别在于:校本教研从方法层面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校本研修从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层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加速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科研从理性的层面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即解决“应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为此,学校确定了《关于课堂教学细节实践研究》的微型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进一步关注教学细节,研究教学规律。通过在一个个问题研究、解决过程中,发掘教师的价值和乐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抓住“五环节”,重视教学质量监控

在教学层面,我们主要抓住教学的五个环节,开展实践研究。重点抓集体备课质量、作业批改质量、考试命题质量。我们在备课和上课教学环节中建立了三个模块。一是集体备课,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备课组内说课交流,编制“学习卷”。二是课堂教学,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标。三是评课反思,在相互听课的基础上,开展评课活动,进行自我反思。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引入课堂微格分析法,学科教研组跟踪某一位教师进

行周期性的听课、评课,分析教学细节,研究教学规律。采用“听课——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的形式,探索适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

关注作业领域,关注作业问题,是市教育局田局长对教学环节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为了准确了解掌握学科教学中师生对作业的关注程度,教务处对目前教学中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作业布置的量、批改,师生对作业讲评、订正的态度等多项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学校制定了《关于学科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等环节的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应充分体现难度层次和学生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各层次学生都享有成功感受,加强作业反馈的及时性,大力提倡“面批面改学生作业”。

学生学科学习分阶段分层次达标,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做法之一,并不断地进行了总结和完善。在分层达标测试这个环节中,紧紧抓住命题质量这一关键,来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每一次测试之前,尤其是大型考试,各学科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然后依据双向细目表进行命题。这样,在测试结束之后,试卷“质量分析”的质量就有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五、依托教研组,探寻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

鉴于学科教研组是一个专业性、学术性和管理性的复合型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平台,更是教师成长基地的特点,我校在加强教研组建设实践中,确立了教研组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师生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教材校本化原则;全校工作一盘棋原则;学科教学质量优先原则。同时,不断加强研究并落实教研组在教学管理中的五大功能,即学科教学指挥功能;学科教学质量监控功能;学科教学研究和创新功能;学科教学协调功能;学科师资培训功能。我们从教研组建设的定位研究、愿景形成、功能确立、活动开展、特色创建和支持保障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取得了一些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