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功能检查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肺功能检查与其他技术如影像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等相 结合,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在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麻醉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
具有一定的禁忌症和局限性
如严重心肺疾病患者、近期胸腹部手术患者等不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查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如 脉冲振荡技术、体积描记技术等的应用,使得肺功能检查 更加准确、便捷。
检查结果更加全面
随着对肺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肺功能检查的内容也在 不断扩展,如对肺部力学特性、气道反应性等的评估,使 得检查结果更加全面。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03
兼有阻塞性和限制性的特点,见于重症肌无力、胸廓畸形合并
慢阻肺等。
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吸 烟史、职业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 节律等,以及有无发绀、杵状
指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结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判断肺部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用力肺活量
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 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其中第 一秒内的呼气量称为一秒用力呼 气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
换气功能检查
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它等于潮气容积和无效腔气量 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功能检查与其他技术如影像学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等相 结合,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在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麻醉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
具有一定的禁忌症和局限性
如严重心肺疾病患者、近期胸腹部手术患者等不宜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查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如 脉冲振荡技术、体积描记技术等的应用,使得肺功能检查 更加准确、便捷。
检查结果更加全面
随着对肺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肺功能检查的内容也在 不断扩展,如对肺部力学特性、气道反应性等的评估,使 得检查结果更加全面。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03
兼有阻塞性和限制性的特点,见于重症肌无力、胸廓畸形合并
慢阻肺等。
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吸 烟史、职业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 节律等,以及有无发绀、杵状
指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结合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判断肺部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用力肺活量
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 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其中第 一秒内的呼气量称为一秒用力呼 气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
换气功能检查
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它等于潮气容积和无效腔气量 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功能基础培训ppt课件

氧在体内的运输
运动心肺功能---气体代谢测试
CO2
O2
运动心肺藕联的概念
运动心肺测试的目的
无氧阈 判断运动能力的受限是来自: - 通气限制 - 换气限制 - 通气血流灌注失调 - 心功能限制 - 血液循环限制 - 做功肌肉限制
肺功能常规检查指征
胸闷呼吸困难或连续咳嗽或长期有痰多达数周
怀疑有支气管、 肺脏、心脏、胸廓或脊椎等疾病 运动能力减退或静息时呼吸困难或体能普查 支气管高反应性或 气道对特定过敏源的敏感性测 定(激发试验)
c 1998
肺功能评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气道阻塞或狭窄而引起的气体流量下降。
FEV1,FEV1/FVC、MMEF、MVV均下降; TLC和RV可增高
原因:
* 气管支气管疾患:气管肿瘤、狭窄等;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肺气肿、肺大泡 * 其他原因不明的如纤毛运动障碍
肺通气功能
通气曲线描记
c 1998
动态肺参数(1)
• FVC(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 的速度作出呼气肺活量达RV位的容量。 • FEV1 (第一秒量):最大吸气至TLC位后1秒内的快速呼出量 • FEV1%预计值: • FEV1 /VCmax, FEV1/FVC (一秒率) • MMEF、MEF、FEF25~75% (最大呼气中段流
(术前肺功能异常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应用 (2)
• 支气管舒张试验:舒张后FEV1应>2.0 和50%预计值 • PEF:排痰能力 • 胸科手术 (综合分析:年龄,性别, 一般状态,术式) FEV1>2.0 或 50% pred, 安全 MVV > 70% pred 安全 69-50% 考虑 49-30% 避免 < 30% 禁忌 PaO2 <50mmHg 禁忌 • 术后FEV1预计值 应 > 0.8 L
肺功能临床解读PPT课件

物治疗、氧疗等。
评估手术适应症
对于部分COPD患者,肺功能 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手术适
应症的参考依据。
哮喘
诊断依据
肺功能检查是哮喘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气流受限程度 有助于确诊。
评估病情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反映 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 估治疗效果。
监测哮喘发作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肺功能检查可以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紧急治疗。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 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的分类
基础肺功能检查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
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 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心肺功能, 主要用于诊断和评估运动相关的心肺 疾病。
特殊肺功能检查
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 验、弥散功能测定等,用于进一步评 估和诊断某些特定的呼吸系统疾病。
和代谢活动的详细信息。
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诊疗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个体化,
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和环境因素进行精准评估。
无创监测
02
随着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步,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便捷
和实时,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无创监测。
人工智能辅助
0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肺
异常肺功能指标解读
肺活量降低
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
呼气峰流速降低
可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
可能提示换气功能障碍,如肺气肿、肺炎等。
评估手术适应症
对于部分COPD患者,肺功能 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手术适
应症的参考依据。
哮喘
诊断依据
肺功能检查是哮喘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气流受限程度 有助于确诊。
评估病情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反映 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 估治疗效果。
监测哮喘发作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肺功能检查可以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紧急治疗。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 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的分类
基础肺功能检查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
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 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心肺功能, 主要用于诊断和评估运动相关的心肺 疾病。
特殊肺功能检查
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 验、弥散功能测定等,用于进一步评 估和诊断某些特定的呼吸系统疾病。
和代谢活动的详细信息。
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诊疗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个体化,
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和环境因素进行精准评估。
无创监测
02
随着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步,肺功能检查将更加便捷
和实时,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无创监测。
人工智能辅助
0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肺
异常肺功能指标解读
肺活量降低
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
呼气峰流速降低
可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
可能提示换气功能障碍,如肺气肿、肺炎等。
肺功能ppt课件完整版

误区提示
避免将肺功能检查结果作为唯一诊断依据,忽视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同 时,避免将肺功能检查正常者排除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05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
确认检查目的和适应症
明确肺功能检查的目的,确保患者符合检查 适应症要求。
检查设备准备
检查肺功能仪、传感器、面罩等设备的完好 性和准确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肺功能检查方法,如肺 活量测定、呼气峰流速测定等。
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 指标
在选择肺功能检查指标时,应优先考虑那些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指标,以便更准确地反
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加强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肺功能检查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 体系,包括仪器设备的定期校准、试 剂耗材的质量控制、操作规范的制定 和执行等。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保持设备清洁和消毒
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 色、情绪等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每位患者检查前后,对肺功能仪及相关设 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操作后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
01
02
03
04
数据处理
将检查结果录入电脑,进行数 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准确的肺
功能指标。
结果解读
,并计算弥散量。
原理
通过测定弥散量可以了解肺泡膜 的气体交换能力,是判断肺换气
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气道阻力测定
定义
气道阻力是指气体在呼吸道内流动时 遇到的阻力,与气道的形态、内径、 气流速度以及气体密度等因素有关。
原理
气道阻力测定可以反映呼吸道有无狭 窄或阻塞性病变,以及支气管哮喘等 疾病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情况。
避免将肺功能检查结果作为唯一诊断依据,忽视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同 时,避免将肺功能检查正常者排除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05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
确认检查目的和适应症
明确肺功能检查的目的,确保患者符合检查 适应症要求。
检查设备准备
检查肺功能仪、传感器、面罩等设备的完好 性和准确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肺功能检查方法,如肺 活量测定、呼气峰流速测定等。
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 指标
在选择肺功能检查指标时,应优先考虑那些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指标,以便更准确地反
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加强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肺功能检查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 体系,包括仪器设备的定期校准、试 剂耗材的质量控制、操作规范的制定 和执行等。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保持设备清洁和消毒
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 色、情绪等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每位患者检查前后,对肺功能仪及相关设 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操作后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
01
02
03
04
数据处理
将检查结果录入电脑,进行数 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准确的肺
功能指标。
结果解读
,并计算弥散量。
原理
通过测定弥散量可以了解肺泡膜 的气体交换能力,是判断肺换气
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气道阻力测定
定义
气道阻力是指气体在呼吸道内流动时 遇到的阻力,与气道的形态、内径、 气流速度以及气体密度等因素有关。
原理
气道阻力测定可以反映呼吸道有无狭 窄或阻塞性病变,以及支气管哮喘等 疾病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情况。
肺功能检查操作及基础知识ppt课件

呼气末肺 仍有足够气量,继续进行气体交换(弥散呼吸)
8.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
意义: TLC( ↓) 见于限制性疾病 TLC(↑ ) 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RV ( ↑ ) 提示肺内充气过度,如肺气肿 RV(↓ ) 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病
7. 功能残气量(functi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2. 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正常男约 1603±492ml、 女 约1126±338ml
3. 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正常男性约2400ml,女性
第二节 通气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又称动态肺容积,是指在单位时间 内随呼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
(一)肺的通气量 1.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即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正常 男6663±200ml 女4217±160ml 异常 >10000ml 示通气过度
2、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
意义:气道阻塞疾病如重症慢支、阻塞 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 喘发作期时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
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
规检查方法
a.核对病人并在肺功能检查表格上登记病人个人相关信息; b.询问受检者在过去三个月是否有大的腹部和胸部手术或者心脏疾病, 如果有,不应做肺功能检查; c.提醒受检者该项检查的目的是检查他们的肺通气功能,嘱受检者应根据 测试人员的口令,尽最大努力,尽可能配合; d.测试前应详细地说明测试过程,并认真地做测试动作示范,务使受害 者完全理解并掌握全部测试过程中应如何和测试人员配合; e.要求受检者解开紧身衣服,若不能确保假牙安全可靠,要求取出; f.把吹筒放在口腔内,其前口应含到牙齿内,并保证在吹气时不漏气;
8.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
意义: TLC( ↓) 见于限制性疾病 TLC(↑ ) 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RV ( ↑ ) 提示肺内充气过度,如肺气肿 RV(↓ ) 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病
7. 功能残气量(functi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2. 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正常男约 1603±492ml、 女 约1126±338ml
3. 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正常男性约2400ml,女性
第二节 通气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又称动态肺容积,是指在单位时间 内随呼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
(一)肺的通气量 1.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即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正常 男6663±200ml 女4217±160ml 异常 >10000ml 示通气过度
2、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
意义:气道阻塞疾病如重症慢支、阻塞 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 喘发作期时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
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
规检查方法
a.核对病人并在肺功能检查表格上登记病人个人相关信息; b.询问受检者在过去三个月是否有大的腹部和胸部手术或者心脏疾病, 如果有,不应做肺功能检查; c.提醒受检者该项检查的目的是检查他们的肺通气功能,嘱受检者应根据 测试人员的口令,尽最大努力,尽可能配合; d.测试前应详细地说明测试过程,并认真地做测试动作示范,务使受害 者完全理解并掌握全部测试过程中应如何和测试人员配合; e.要求受检者解开紧身衣服,若不能确保假牙安全可靠,要求取出; f.把吹筒放在口腔内,其前口应含到牙齿内,并保证在吹气时不漏气;
肺功能基础培训ppt课件

01
预防COPD的关键是戒烟,减少空气污染,加强职业防护,同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哮喘
02
哮喘的预防主要通过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控制症状发作,提
高生活质量。
肺癌
03
肺癌的预防主要通过戒烟、减少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早期发
现和干预。
提高公众对肺功能的认识与重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肺功能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 肺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肺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01
02
03
呼吸系统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与鼻腔、喉、气管等器官 共同作用,完成呼吸过程。
循环系统
肺与心脏共同构成循环系 统,肺为心脏提供氧气和 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二氧 化碳等代谢废物。
免疫系统
肺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 侵,保护身体健康。
03
肺功能异常
01
02
03
04
呼吸困难
活动后出现气喘、呼吸急促等 症状。
咳嗽
长期咳嗽或反复咳嗽,痰多。
乏力
容易疲劳,体力下降。
其他症状
如胸痛、发热、体重下降等。
肺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肺功能测试、胸部X光、CT 等检查手段,结合症状和病史进 行诊断。
治疗方式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采取药 物治疗、氧疗、康复训练等不同 的治疗方法。同时,戒烟和改善 环境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肺功能异常的原因
吸烟
长期吸烟会对肺部造成 损伤,导致肺功能下降。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 环境中,如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等,会对肺部
造成损害。
肺部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肺 炎等,会影响肺部的正
肺功能报告的解读ppt课件(2024)

03
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反映肺通气功能的静
态指标。
8
肺换气功能指标
2024/1/29
肺泡通气量(VA)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反映肺换气的效率。
通气/血流比例(V/Q)
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反映肺换气功能的 协调性。
弥散功能
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膜两侧进行交换的能力,反映肺换气功能 的重要指标。
气流受限可以得到改善。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刺激物(如过 敏原、冷空气等)的反应性增高 ,容易引发支气管痉挛和气流受
限。
肺功能波动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表现不稳定, 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波动。在发 作时,肺功能指标会明显下降; 而在缓解期,肺功能指标可以恢
复正常。
2024/1/29
17
间质性肺疾病(ILD)
4
肺功能检查的方法与原理
肺通气功能检查
采用呼吸气体分析技术,通过测定吸 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和流量,计算肺 活量、潮气量等指标。
气道阻力检查
采用体描箱法或振荡法,通过测定呼 吸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计算气道阻力 。
肺换气功能检查
采用单次呼吸法或重复呼吸法,通过 测定吸入气体和肺泡内气体的成分差 异,计算肺泡通气量、弥散功能等指 标。
03
04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方便进行检查。
了解检查流程和注意事 项,做好心理准备。
25
检查过程中的配合与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听从医生指导,正确佩戴检查 设备。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平静呼吸, 不要憋气或过度换气。
如有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 反馈。
肺功能ppt课件

通过测量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 出的最大气体量,评估肺部健康状态。
潮气量测定
正常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反 映呼吸肌力量和胸廓弹性。
B
C
通气功能检查
包括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等指通过测量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的交换情况,
评估肺部换气功能。
肺活量、潮气量等指标意义
合理用药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利尿 剂、强心剂等药物,以 改善心脏功能。
肺部感染控制措施
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 感染的发生。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病房和医疗器械,以减少交叉感染的 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以控制 肺部感染。
肺功能是指肺部在呼吸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能力。肺功能的评估方法包括肺 活量测定、通气功能检查、弥散功能检查等。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炎等对肺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肺循环与气体交换
肺循环定义
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循环过程。
气体交换原理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包括呼吸膜通透性、气体扩散系数、 通气/血流比例等,均可影响肺功能的 正常进行。
氧气从肺泡扩散入血液,二氧化碳从 血液扩散入肺泡,实现气体交换。
02 肺功能检查方法与指标解读
常见肺功能检查方法介绍
A
肺活量测定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气道炎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
潮气量测定
正常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反 映呼吸肌力量和胸廓弹性。
B
C
通气功能检查
包括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等指通过测量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的交换情况,
评估肺部换气功能。
肺活量、潮气量等指标意义
合理用药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利尿 剂、强心剂等药物,以 改善心脏功能。
肺部感染控制措施
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 感染的发生。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病房和医疗器械,以减少交叉感染的 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以控制 肺部感染。
肺功能是指肺部在呼吸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能力。肺功能的评估方法包括肺 活量测定、通气功能检查、弥散功能检查等。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炎等对肺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肺循环与气体交换
肺循环定义
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循环过程。
气体交换原理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包括呼吸膜通透性、气体扩散系数、 通气/血流比例等,均可影响肺功能的 正常进行。
氧气从肺泡扩散入血液,二氧化碳从 血液扩散入肺泡,实现气体交换。
02 肺功能检查方法与指标解读
常见肺功能检查方法介绍
A
肺活量测定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气道炎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肺功能哪几部分组成?
通气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
换气功能检查(弥散功能) 脉冲震荡(IOS)肺功能---气道阻
力检查
.
5
那些疾病需要肺功能检查?
COPD分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 度)
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部肿块 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间质性肺疾病等
中度:40%≤DLCO占预计值%<60%
重度:DLCO占预计值%<40%。
DLCO/VA的分级相同。
.
11
弥散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CO弥散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单次呼吸法, 也称一口气法、恒定状态法和重复呼吸 法。目前我们医院要开展的主要是一口 气法。主要是吸入0.3%CO、10%He、 20%O2的混合气体,待受试者吸气至肺 总量位,屏气10秒钟后呼气来测定弥散 功能。
4、气流阻塞性病变:大、中起到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 喘,其它原因引起的气道阻塞。
5、肺内孤立性疾病:如肺内弥散性大泡,多发肺囊肿等。 6、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血管先天异常肺血流减少者,常伴有弥散量的
降低。 7、贫血:各种贫血理论上弥散量降低;由于CO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
非常强大,且贫血患者常伴有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故CO弥散量变化不 大。
肺功能检查与临床应用
丽水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
.
1
.
2
VC TCL
IC IR
VT ERV
RV
.
3
肺功能检查的意义
1、早期检出肺、呼吸道病变。 2、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
位。 3、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 4、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
可能性。 5、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 6、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Nhomakorabea15
支气管激发试验意义
1.协助哮喘的诊断
气道高反应(AHR) 是哮喘最典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 有些患者仅以慢性咳嗽为哮喘的唯一症状,经多种检查均不 能明确原因,此时做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则可协助诊断。 这种患者随访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
2. 做为哮喘治疗的参考指标
支气管高反应性常与哮喘的轻重程度相平行。高反应性轻者 表明可减少用药,重者表示要积极治疗。哮喘患者经长期治 疗,支气管反应性正常后,即意味着哮喘得以控制,因此将 测定支气管反应性作为随访的手段甚为重要。另支气管反应 性的改变常作为判断药物疗效的指标。
.
6
我们科室开展的项目
肺通气功能检查 弥散功能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
.
7
肺功能分型
肺通气功能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
肺换气功能
弥散功能异常
.
8
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分级
2005年ATS/ERS(美国胸科学会(ATS)与欧洲 呼吸学会 (ERS)的标准为:
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分级
上海和国内多数单位的分级方法与其相 似,即:
轻度:60%≤FEV1占预计值%<80% 中度:40%≤FEV1占预计值%<60% 重度:FEV1占预计值%<40%。
.
10
换气功能障碍的分级:各国对DLCO的分级标 准比较一致,皆采用3级分类法,我国的标准 为:
轻度:60%≤DLCO占预计值%<80%
.
12
弥散功能临床意义
1、肺组织病变:主要包括肺泡、肺泡毛细血管、肺间质和肺血管疾病。 常见疾病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各种原因肺间质和肺泡水 肿等。
2、肺外结构改变:胸廓畸形、胸廓损伤、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 气胸、纵膈占位、横隔麻痹、大量腹水或腹部肿瘤、炎症影响。
3、肺部分切除术:若切除范围不大,通过正常肺组织的代偿,弥散功 能可无改变,若切除范围较大,正常肺组织不能代偿时,DLCO(弥散 量)下降,KCO(弥散率)正常。
3. 研究哮喘等疾病的发病机制
支气管高反应性作为哮喘的特征,如能阐明高反应性的形成
原因,也就阐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因此在哮喘的研究工作
中,需经常在各种条件下,测定支. 气管的反应性。
16
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活动性咯血,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心 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引起心绞 痛加剧或血压引起改变,或近期肺栓塞、 心肌梗死,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 管瘤(胸内压增高引起破裂),近期眼 部手术:如白内障。
.
17
.
18
.
19
.
20
2016-6-30
.
21
No Image
/10/29
.
22
轻度:70%≤FEV1占预计值<80% 中度:60%≤FEVl占预计值%≤69% 中重度:50%≤FEV1占预计值%≤59% 重度:35%≤FEVl占预计值%≤49% 极重度:FEV1占预计值%<35% 相比较,美国医学会的3度分级方法比较合理,和
弥散功能的分级标准一致,可操作性强。
.
9
200ml或以上;大于10%数值标出供临床参考 2.PEF较治疗前增加60L/min或增加>20%。
.
14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系用某种刺激,使支气 管平滑肌收缩,再用肺功能做指标,判 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用于测定气 道高反应性(AHR)。其临床应用主要为协 助哮喘诊断、做为哮喘治疗的参考指标、 研究哮喘等疾病的发病机制等。
.
13
支气管舒张试验
用途:用于检查肺功能气道阻塞的可逆性,有效的 支气管舒张药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到改善,肺 功能指标好转,协助诊断支气管哮喘。
常用舒张剂:常用吸入型的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 醇、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等。
舒张试验阳性诊断标准: 1.FEV1较用药前增加12%或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