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说课讲解
上海市乡土地理重点

上海市乡土地理重点关键信息项1、协议主题:上海市乡土地理重点2、协议目的:明确上海市乡土地理的重点内容及相关要求3、适用范围:与上海市乡土地理研究、教学、规划等相关的活动4、主要内容:涵盖上海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重点要素5、责任与义务:涉及相关各方在乡土地理研究、保护、宣传等方面的责任6、监督与评估:确定对乡土地理重点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评估机制7、协议修订:说明协议的修订条件和程序8、争议解决:指明解决协议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争议的途径11 自然地理重点111 地理位置与地形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入海口。
地势平坦,平均海拔较低。
11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气温变化规律,极端天气情况。
113 水系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河流的特征。
水系的分布与水资源状况。
11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主要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
12 人文地理重点121 人口与城市发展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
122 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
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23 交通与基础设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
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124 文化与历史遗迹上海的历史文化传承。
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13 乡土地理研究与教育131 研究重点针对上海市乡土地理的特色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鼓励跨学科研究,整合多领域知识。
132 教育内容将乡土地理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地理素养。
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乡土地理教材。
14 乡土地理的保护与利用141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142 资源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利用。
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15 责任与义务151 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乡土地理的研究、保护和教育工作。
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上海市初中地理复习 会考 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点整理

主题1 地理景观知识结构:主题2 地图知识结构:学习内容: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如: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400千米可以写成1/20000000 (数字式比列尺)或者(线段式比例尺)2.一般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3.怎样判断东/西经、南/北纬(经线—“领带”“竖着的”,纬线—“皮带”“横着的”)4.东/西半球划分(20°W 往东---160° E 为东半球),20°W 、160°E 为界线。
5.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北半球),赤道作为界线。
北半球南半球主题3 国家概述知识结构:主题4 国家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按照海陆位置划分日本为岛国,印度为沿海国。
(海陆位置分为沿海国、内陆国、岛国)按照亚洲分区划分日本属于东亚国家,印度属于南亚国家。
2.运用板块构造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火山、地震、温泉。
)3.日本陆地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人首都:东京印度陆地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人口:13.4亿人首都:新德里1.非洲有50多个独立国家,是世界各大洲中拥有国家最多的大洲。
北部非洲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多为黑人。
2.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也是埃及的母亲河(农业、城市、人口等全部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判断河流的流向:主要靠判断地势高低。
(水往低处流)3.苏伊士运河被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大大缩短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
运河税收也是埃及重要的外汇来源。
4.埃及陆地面积:100.1万平方千米人口:9755万人首都:开罗埃及被称为金字塔之国。
1.欧洲面积在七大洲中仅比大洋洲大。
拥有40多个国家,多数欧洲国家经济比较发达。
按照欧洲分区划分德国属于中欧、俄罗斯属于东欧。
2.易北河、莱茵河、多瑙河流经德国,各河流之间又有运河相通,内河运输网四通八达。
最新上海市乡土地理重点备课讲稿

上海的行政区划
• 一个新区:浦东新区 • 9个市中心区:黄浦、静安、长宁、卢湾、
徐汇、普陀、虹口、杨浦、闸北 • 7个城乡一体化的郊区:嘉定、宝山、金山、
闵行、松江、青浦、奉贤 • 一个郊县:崇明
上海世博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上海
• 上海的人口:2005年,户籍人口1360.3 万,外来常住人口438.4万人。
上海地势: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坦荡平坦,平均海拔4米左右。整 个地势东部略高,西部稍低。
上海的山丘:大金山岛海拔103.4米,是上海地势的最高点。 环球金融中心:492米。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

上海市乡土地理上海的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
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06%。
上海市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
市中心面积:289.44,郊区:3655.16,郊县:1185.49(单位:平方千米)上海的四至:最北端:崇明,最南端:金山,最东端:鸡骨礁,最西端:青浦上海市2013年户籍人口:1425.14万人,外来人口:990.01万人上海的地势:坦荡地平,地势最高点:大金山岛(103.4米)地势最低点:淀山湖上海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237天,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63%).上海的河流:黄浦江是上海最大的河流,其上游发源于浙江的龙王山(海拔:1587.4千米),在上海境内长113.4千米,其中干流长82.5千米,在外滩汇合成吴淞江注入长江,江面平均宽度400米,吴淞口宽约800米。
与江河有关的路名列举:乔家路、陆家浜路、肇嘉浜路、人民路、中华路上海市市标:以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专题一:从滨海到大都市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面积:618平方千米。
1958年上海市的面积扩大10倍。
现在上海有1个新区,8个市中心区,7个城乡一体化的郊区和一个郊县组成。
GDP: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上海人均GDP为13524美元,2000年为4000美元左右。
上海的CBD:商务中心区,位于包括浦东的陆家嘴和浦西的外滩在内的5平方千米的市中心地区。
世界著名大港:上海市洋山深水港,有东海大桥连接。
专题二:典型的城市气候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
每年初夏有一段20天的连续阴雨天气,也称梅雨“霉雨”人体舒适度指数:上海市分为11级。
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2013年的优良率为66%。
热岛效应:市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县。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一、上海的位置和地理环境1.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经121°29′20″,北纬31°14′59″。
2.上海的地理环境:上海地处长江口的东北侧,东部和南部是东海,北部和西部与江苏省接壤。
二、自然地理特点1.地形地貌:上海地形平坦,海拔较低,地势东高西低,以平原为主。
2.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偏干,春秋季温和多风。
3.湿地资源:上海是以水域湿地为主,拥有大量的河流、湖泊、水库和沿海滩涂等湿地资源。
4.海洋资源:上海位于东海的浅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和海洋交通资源等。
5.植被资源:上海植被种类丰富,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湿地植被、沿海植被和城市绿化等。
三、经济地理特点1.城市地理环境:上海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外贸港口,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网络。
2.经济发展: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之一,具有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3.产业结构:上海的产业结构主要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4.旅游资源:上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特色游览线路等。
四、人文地理特点1.人口分布:上海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人口数量众多,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较高。
2.城市规划:上海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以黄浦江为核心,东西两岸总体对称。
3.历史文化: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数百年的沿海商埠历史、老城厢和传统街巷等特色地区。
4.文化艺术:上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中心,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代表性的文化节庆活动,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车展等。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上海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城市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绿色发展:上海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上海七年级会考地理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会考地理知识点地理是学习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对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上海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是考验所有初中七年级学生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个方面。
2、地球的基本特征。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有生命的行星,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地球公转等等。
3、地图及其相关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它是研究地球的必备工具。
初中生应该掌握地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地图上经、纬度的表示方法、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例的含义等相关知识点。
二、自然地理知识1、地球的层次结构。
地球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初中生应该了解地球的层次结构及其相关性质。
2、地球运动和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初中生应该学习地球自转、公转等运动规律,并能够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例如地球季节变化、日照现象、风向和水流的形成等等。
3、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初中生需要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利用的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三、人文地理知识1、人口与城市。
初中生需要学习人口、城市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了解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和经济状况等信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交通和通讯。
交通和通讯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生需要了解各种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历程和优缺点,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地域文化特征。
初中生应该学习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因素对文化特征的影响和作用。
综上所述,上海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包括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
初中生应该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科学的本质和意义。
最新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

地理学科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地域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六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1.世界大洲地球上共有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要掌握每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地。
要了解该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和地震活动的特点。
3.中国地理特点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
还要研究中国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泊、山脉和平原等地理特征。
4.中国的自然资源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
还要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和意义。
5.上海的地理特点要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方面。
还要了解上海的气候特点和城市发展规模。
6.中国的人口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研究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
7.交通运输与通信研究交通运输和通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和通信工具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重点研究高速铁路的发展和作用。
8.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要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应对措施。
9.旅游地理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研究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发展。
重点了解上海的旅游资源和城市旅游的作用。
1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研究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重点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上是六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记住要灵活运用地图、图表、图片等工具,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实地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第二学期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第二学期一、自然地理1.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线、面积;2.中国的地理区划: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等;3.中国的地理环境特点:地处亚洲东部腹地,被大陆环抱,地势南高北低,呈台阶式下降,长江和黄河是我国两大主要河流;4.中国的气候特点:南北气候差异大,地处热带、南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亚洲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较大;5.中国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铝矾土、铁矿石等)和植被资源(森林、草原、水域等)。
二、人文地理1.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密集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京津地区等)和人口稀疏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等);2.中国的城市分布:东部沿海地区有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西部地区城市相对较少,如乌鲁木齐、西宁等;3.中国的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四大交通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速公路、高铁等建设进展迅速;4.中国的资源利用:由于人口多、资源少的特点,我国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注重节约型社会建设;5.人口与城市化: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化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口过多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三、经济地理1.中国的经济地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2.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和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时期,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3.中国的农业: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保障着国家的粮食安全;4.中国的工业: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重工业;5.中国的服务业: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6.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和进口规模居世界前列;7.中国的区域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我国积极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四、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导致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人民健康和环境质量;2.水质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直接影响人民饮水安全;3.土壤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导致土壤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4.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受到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威胁;5.资源浪费和能源危机: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使得资源短缺,能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导致能源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乡土地理
上海的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
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06%。
上海市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
市中心面积:289.44,郊区:3655.16,郊县:1185.49(单位:平方千米)
上海的四至:最北端:崇明,最南端:金山,最东端:鸡骨礁,最西端:青浦上海市2013年户籍人口:1425.14万人,外来人口:990.01万人
上海的地势:坦荡地平,地势最高点:大金山岛(103.4米)地势最低点:淀山湖
上海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237天,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63%).
上海的河流:黄浦江是上海最大的河流,其上游发源于浙江的龙王山(海拔:1587.4千米),在上海境内长113.4千米,其中干流长82.5千米,在外滩汇合成吴淞江注入长江,江面平均宽度400米,吴淞口宽约800米。
与江河有关的路名列举:乔家路、陆家浜路、肇嘉浜路、人民路、中华路
上海市市标:以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上海市市花:白玉兰
专题一:从滨海到大都市
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面积:618平方千米。
1958年上海
市的面积扩大10倍。
现在上海有1个新区,8个市中心区,7个城乡一体化的郊区和一个郊县组成。
GDP: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上海人均GDP为13524美元,2000年为4000美元左右。
上海的CBD:商务中心区,位于包括浦东的陆家嘴和浦西的外滩在内的5平方千米的市中心地区。
世界著名大港:上海市洋山深水港,有东海大桥连接。
专题二:典型的城市气候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
每年初夏有一段20天的连续阴雨天气,也称梅雨“霉雨”
人体舒适度指数:上海市分为11级。
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2013年的优良率为66%。
热岛效应:市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县。
城市雨岛:市区的降水量大于郊区郊县。
上海的灾害性天气:干旱、洪涝、台风或热带风暴、暴雨、龙卷风、大雾、寒潮。
上海的干旱主要发生在盛夏,称之为:伏旱。
上海的主要大雾发生在:秋冬(10-12月),初春(3-5月)。
常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专题三:上海的江河湖海
上海的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部分组成。
上海的地表以下覆盖着二三百米深厚的冲积层,其中蕴含丰富的地下水。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排水通道。
苏州河是流经上海市区的有一条重要的河流。
为改善苏州河的水质,2005年上海在1991年的水闸的基础上,又在外白渡桥以东建造了一座新水闸,宽102米,高9米。
上海要建设成东方水都,所以要进一步开发水景观。
上海已建和计划开挖的五个人工湖:滴水湖、明珠湖、北湖、东滩湖和金山湖
专题四:来自五湖四海的上海人
上海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
上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移民。
老年型地区:一个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系数(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
上海已达7.2%,是国内第一个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城市。
上海市长寿城市,平均寿命82.47岁,位于全国之首。
专题五: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
海陆空交通枢纽。
上海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世界第一大港。
上海是我国轨道交通线路最长的城市。
长三角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7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悬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城域快速轨道系统。
突飞猛进的住宅建设:
新城:郊区各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和郊区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主要方向。
上海的九个新城(从北到南依次):陈桥新城、宝山新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闵行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和金山新城。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专题六:“精彩每一天”的上海旅游
上海旅游形象口号:上海,精彩每一天。
英文口号:7 Wonders of the world,7 Days in Shanghai.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关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
红色旅游:中共“一大”“二大”会址…
农业旅游:农家乐、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农业公园。
上海旅游产业布局:一圈四区三带一岛
专题七:改革开放的热土
2013年上海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现在崇明岛不是全部属于上海市。
是我国第三大宝岛,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湿地:陆地与水域间的过渡地带。
崇明东滩是国际重要湿地。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南隧北桥,连接浦东和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