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家机构案例
第七讲政体、国家结构ppt

作为政府组织者角色的党组织只是政治体制 中的一种政治组织,在政治体制内,各种政 治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不仅不能相互错 位和颠倒,而且各自的功能也不能相互替代, (一)正确处理党组织和人大机关的关系 任何组织都不能代替共产党的领导功能,因 此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 (二)继续加强全国人大对“一府两院” 由于“一府两院”之间不存在西方 则,但这种领导只能是思想、政治、组织方 的法律监督 国家那种三权均衡制约的问题,所 面的领导,不是代替或包办其他组织包括人 以不加强监督,中国的体制就将与 (三)完善选举制度 大在内的职权。党对国家和人民生活中重大 “三权分立”无异,甚至更差,整 问题的决策应通过人大中的党员代表在人大 (四)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个体制就不再是全国人大下的“一 活动中实现。党组织的方针和政策必须依照 府两院”,而是立法、行政、司法 (五)建立一个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以加 法定程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大决定是 平行而无制衡的体制,宪法和法律 否采纳,否则将破坏整个政治统治体系的有 强人大的权威 的权威和尊严就树立不起来,依法 序性和整体功能。 治国就只能是幻想。
三者关系
政权组织形式 横向 国家结构形式 纵向 国家标志
国家形式
一、政体概述
(一)政体的概念 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 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具体组成并代表 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 政权机关体系。 (二)政体和国体的关系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是内容,政体是表 现形式,政体从属于国体;国体决定政体的组 织形式,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反映和实现国体 的内容。
五十万以下十万以上:拉祜族、仫佬族等13个民族
十万以下:布朗族、普米族等20 个民族 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仅有2900人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

马工程《宪法学》教材配套题库马工程《宪法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导论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七章国家机构第八章宪法实施的监督第三部分章节题库导论第-章宪法学基本原理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七章国家机构第八章宪法实施的监督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概念题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沈工大2018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相关试题:(1)成文宪法[中山大学2018年研](2)不成文宪法[中南财大2014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武大2006年研]答:(1)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称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都冠以国名。
成文宪法是美国和法国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资产阶级为了保障人权、确立新的自由主义政权体制而制定出来的。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是指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是与成文宪法相对应的概念。
不成文宪法富有弹性,适用性较强,能够被较好地运用以化解宪法争端,并且一般不会出现成文宪法时常面临的宪法危机。
英国宪法就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3)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宪法分类,由英国学者蒲莱士首次提出,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①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
不论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都是由具有宪法效力的宪法规范所构成的。
②即使在成文宪法国家,除了宪法典之外,不成文宪法的形式也构成宪法制度的重要基础,通常以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或者权威性的法律文件弥补宪法典的缺失。
第七章跨国公司组织管理案例案例

2.企业国际化发展程度
高
全球性产品 分部结构
产 品 多 样 化 程 度
全球性市场 矩阵结构
国际部结构
全球性地区 分部结构
低
国外生产比例
高
3、产品市场类型
主要面对的是消费品市场,一般宜采用分权式 的组织结构; 主要面对的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宜采用权力集 中式的组织结构; 一般地,产品标准化程度越高,宜采用集权式。
总部
亚洲
欧洲
产品事业部1
产品事业部2
此处的日本子公司经理 同时受到亚洲公司和产 品事业部1的领导。
4、全球矩阵结构
不同之处 每个战略业务单位主管必须向两个上级汇报; 每个战略业务单位有来自两个部门的员工; 最高管理人员面临双重结构,必须平衡来自两个方面的 要求。 优点 有可能实现全球效率、本地适应性和全球学习的目标。 缺点 双重领导; 责任容易模糊; 协调任务繁重; 结构复杂、管理费用高。
启示
做好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各主线管理者不应过度地追求控制权,不应过 于短视,相互之间应该存在某种默契,关注公 司整体利益和各自的长远利益。
通常有所偏重。
第三节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选择
一、跨国公司组织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 选择原则: 1、多样化与一体化原则 2、集权与分权原则 3、成本与效率原则
第一节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
一、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设置的原则
(一)组织结构设置的一般原则
1.服从组织结构的目标 2.合理设置管理范围与层次 3.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
(二)组织结构设置的特有原则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国家机构)【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家机构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一般问题1.国家机构的含义(1)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2)国家机构的特点国家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机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阶级性国家机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建立并掌握的,是为维护这个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
②全社会性a.统治阶级总是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统治,国家机构的活动也总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b.国家机构的活动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c.国家机构的全部费用由全社会来负担。
③整体性和系统性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组织体系。
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密切联系,它们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形成领导和指挥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和权力系统。
④强制性强制性是指国家机构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特殊的强制力为后盾。
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普遍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所确立的各种社会规范。
2.国家机构的一般原理(1)国家机构的产生和发展①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国家机构产生了,最初的国家机构从氏族的议事会、军事首领和酋长演化而来;②随着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的职能日趋复杂,国家机构的基本部门逐渐成型,国家机构也越来越复杂;③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细。
现代国家机构统一基础上的必要分工,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2)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国家机构是由各种国家机关组成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共同构成了国家机构的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国家元首任何国家都要设置一定的机关来代表国家,这就是国家元首。
宪法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七章国家机构
简答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3)对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人选和罢免的权力(4)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的权力
(5)对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6)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2)立法权
(3)法律解释权
(4)监督权
(5)重大国家事项决定权
(6)人事任免权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国家主席的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2)任免权
(3)外事权
(4)授予荣誉权
4、国务院的职权
(1)行政法规或行政措施制定权
(2)提出议案权
(3)全国性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权
(4)各行业、各部门行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权
(5)正当和合法权益保护权
(6)对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权
(7)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国务院的其他职权。
17第十七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任免权 监督权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
包括: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 察院检察长、决定国务院总理等。[多]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
二、主要国家机关
(二)行政机关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其职权范围概括为七项:[单][多]
2. 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表现形式 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2
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运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
3
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4
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一、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与三权分立原则的不同:[论]
1. 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的设置都以人
民主权为基础,其来源和归宿都是人民。
2. 其中,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不是与立法权并列的,而是由它产生、
四、论述题
9.(2014.4)比较我国司法机关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在活动与工作原则上有 何不同。 答: 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同时受人大监督,虽然也推崇司法 独立,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原则和制度,是为了维护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维护资产 阶级的整体利益服务的。
真题训练四、论述题 Nhomakorabea8.(2015.4)比较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 的不同之处。 答: ① 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的设置都以人民主权为基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概论复习(七)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概论复习(七)第七章国家机构注:国家机构是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核心,是社会的正式代表,是体现国家本质和执行国家基本职能的组织第一节国家机构的含义、构成、特点和组建一、国家机构的含义所谓国家机构,又称为国家权力组织、国家机器、国际政权机关,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队、警察武装力量以及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是统治阶级在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治组织中,最主要有力的政治组织,是一个纵向层次和横向部分的政治统治组织系统、复杂严整而有活力的政治统治组织体系。
从3个方面理解含义:1.国家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性;3.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注: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
1.国家元首,功能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代表、政治,依据国内法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特点A: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地位;B:象征着国家的统一;C:体现着国家权力;D:象征着国家的主权,行使元首的各项职权"。
2.立法机关:它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其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
3.行政机关: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
4.司法机关: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三、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
国家机构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由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组建、掌握和运用来为维护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为维护统治阶级所必需的社会秩序服务的。
2.社会性。
国家机构的社会性,从根本上说来是由国家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职能决定的。
国家基本职能一是政治职能,一是社会职能,而且政治职能是以社会职能的实施实现为前提和基础的。
3.整体性。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七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一般原理国家机构是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
国家机构整体为国家机器。
国家机构是社会的正式代表,是体现国家本质和执行国家基本职能的组织表征和保证。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统治阶级在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治组织中,最主要最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是国家权力组织。
所谓国家机构,可以定义为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1.国家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
国家机构为国家政治生活所必须。
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统治体系,由此决定国家结构具有组织体系结构性。
3.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的功能组织系统任何国家结构都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二、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2.全社会性3.整体性和系统性4.强制性1.阶级性: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家结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国家机构的鲜明阶级性集中体现在和表现在国家统治集团身上。
2.全社会性:任何国家机构都是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活动的,国家机构的全社会性,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职能决定的。
3.整体性和系统性: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政治组织体系和国家权力系统。
4.强制性:统治阶级的国家机构活动是以强制力为后盾和支持的。
在依法治国的情况下,强制性包括法制强制和暴力强制。
法制强制适用于所有人,暴力强制施用于少数犯罪分子。
三、国家机构的构成亚里士多德最早对雅典国家机关进行了分析,认为政体都具有三种机能,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分立与制衡的三个机关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此后,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国家结构体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化。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缺一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家机构的特征
(1)阶级性: 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是由该 社会在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掌握,是为维护 这个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是为了维 持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工作的,国家机构的全 部活动都具有明显的阶级倾向和政治倾向。 (2)全社会性: ①这首先表现为在国家机构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活动。 ②国家机构的全部费用是由全社会来负担的。国家机构 的一切活动开支以及工作人员的薪俸皆由国库支付, 而国库的收入来源则通过税收等手段由全体社会成员 提供。 (3)整体性(或系统性) 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组织体系。( 例如国家的司法系统) (4)强制性 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普遍地约束全体社会成 员,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根据统治阶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一)国家元首 1、含义:
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 形式上对内对外的实际或形 式的最高代表 2、特点:
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 而是国家机关
3、称谓 (1)民主共和制: 主席、总统
(2)君主立宪制: 君主(国王、皇帝)
约旦国王侯赛 因
4、产生方式 (1)世袭制: 英国 日本
(2)选举制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 一般原理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 1、含义: • 所谓国家机构,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 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 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 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 的组织体系。(P173)
2.理解含义: (1).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家 机构为国家政治生活所必需。 (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性:国家是 阶级统治的政治体系,由此决定国家机 构具有组织体系结构性。 (3)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 。
三.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机构是随 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国家的 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或者说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发 展过程也反映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
2、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从纵向上看,国家机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 的整个国家机关体系,是一个非常严密 复杂的庞大的组织系统。
⑤武装力量
是指国家机构中运用暴力维护国家安全 和社会秩序,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巩 固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机关,是实 现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 国家暴力机关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 察以及监狱等暴力设施。
四。国家机构的组建:
(一)制约国家机构设置的主客观因素: 1.国体的制约; 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 3.国度国情诸因素的制约. (还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条件,诸如历史状况,文化传统,种族 民族,物质文化展水平,人口数量,结 构与素质疆域与资源,以及国家面对的 国际环境)
(二)国家机构设置原则和形式 的差异性:
①不同国家机构的原则是不同的 封建制国家实行的集权原则,而资产阶级实行的是分 权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不同的国家,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的具体设置和 形式存在种种差别 例如同样是立法机关,就有两院制和一院制的区别, 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国家机关的设置和形 式也会发生变化。 ③不同的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分配、 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不同的 如行政权有的是政府单独行使,有的是国家元首和政府 首脑共同行使。
•从横向上看,它包括五个部分:国家元
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 关、暴力机关或武装力量。
(1)国家元首
①含义:现代国家元首是依据宪法规定履行职能的人格 化的国家机关,是一个政权组织的首脑部分或者国家 的最高代表着。 ②基本内涵是: A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机关,具有阶级性,历史性。 B国家元首居于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首脑部分 C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者。 D国家元首根据宪法行使元首职权。 E国家元首具有人格化特征。 F国家元首享有礼仪上的特殊待遇。 ③ 依据国家体制,国家元首可分为君主制国家元首和共 和制国家元首; ④按国家元首组成人员,国家元首可以分为个人元首和 集体元首. (p178)
(3)国家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 理。 (4)国家行政的特点: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 权威性;国家行政主体兼具社会性与政治 性;国家行政主体的集权性;国家行政主 体效益的强制性。
④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 家机关。 ·但司法机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仅指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 院。 广义的司法机关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级公安机关。
1)直接选举产生的: 法国 奥地利 墨西哥
2)间接选举产生的:
美国
意大利
5、职权
(1)公布法律; (2)任免主要官吏; (3)统帅武装力量; (4)召集、解散议会; (5)外交活动; (6)宣布大赦、特赦、戒严; (7)荣典权
瑞典国王
6、地位 (1)实质性的首脑 (实权)
布什与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第七章 国家机构
一.教学内容:
1.国家机构的含义和特点及其产生发展. 2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3.制约国家机构设置的主客观因素. 4.国家机构设置原则和形式的差异性。 5.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6.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7.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 8.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国家机关. 9.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10.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11.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国家机关.
(2)立法机关
• •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 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 家机关。
③行政机关
(1)所谓行政,包含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 。执行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和决定。管 理是指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事务。 ☆所谓行政机关: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 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内外事务(国防、 军队、外交、国家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的机 关。 (2)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央政府 。它是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全国的政治,经济 ,外交,军事等一切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和政 策.(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