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内容概括
记叙文阅读——概括内容专题练习(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概括内容专题练习(含答案)在我家乡的田野上,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而我的父亲则是花生的大户。
很多人向他请教,父亲总是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他的声音很长,像在讲述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事实上,花生真的是一个好活。
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每年的秋天,田野上都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种作物几十年来从未让人失望过。
在我印象中,每当麦子将要熟时,父亲就开始种植花生。
他只需要一把铲子和一个三角撑子这样的简单工具。
不久,小花生种子就在土里发芽了。
等到麦子收割完毕,花生苗已经长成了一片翠绿的景象。
看着这些苗,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对它们爱不释手。
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地拉着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使它们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
我们心疼得直哭,但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果然,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见到它们,它们都好好的,青叶之间还缀满了小黄花。
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些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
他还向我们讲述了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我们心里溢满了欢喜。
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有一年,麦子收割完毕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
可是火势借着风力殃及了我们家的地,一片青青的景象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
父亲一向自信的表情变得煞白,他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然而,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
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花生特别容易管理。
只需要一遍除草剂,就可以让它自由生长。
在漫长的夏天里,容易干旱,但花生并不怕。
当玉米和棉花的叶片因为焦渴而耷拉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
在秋天收获时,即使碰上连绵的风雨天气,也不会有什么关系,因为果实长在下面,雨水反而滋润了它们。
每年的父亲节,班级都会开展以“感恩父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专题 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命题趋势
中考的选文都力图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鲜活的时代材料为命题素材 ,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即语文”的 学习观,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 握,注重考查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阅读试题突出文化性和语 文特色。命题始终体现核心内容,始终关注学习过程中呈现问题。因此,中考 试题并不是高深莫测,漫无边际,只要用心思考,认真揣叙文的阅读就不再是难事。
③其实,骑自行车翻山越河,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梦想。 ④九岁那年,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来这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 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我呢,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夏 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每次骑车 在这大路上,都像翻山越河一般,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 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 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别提多舒服了。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 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那时候,就会想起翻山越河的少年拥有的第一辆车, 想起故乡的杉树、枫杨和一条条土路,想起明月高悬的秋夜里清河堤下的那盏跃动着火苗的柴油 灯……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的理解。
⑥父亲不仅厨艺精湛,在美术、女红上也常是我们的靠山。我永远记得父亲和大姊连手制作的那个枕头 套,绘制的是海底世界,那栩栩如生的水草,那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简直如梦境般美到不可方物,此后有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涂鸦之作便是绕着那水草和热带鱼转,它们已似图腾般印在我脑海中了。当同学们头 疼于铅笔素描或水墨国画时,我却老神在在,一点也不烦忧,因回得家去父亲三两笔就为我解决了-------但也就止于这些无关学业成绩的习作,其他功课乃至作文,我们都很识趣地绝不劳烦他。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一)概括要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如《回忆我的母亲》、《最后一课》。
2.抓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4.六要素概括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5.根据文章线索。
(1)线索的特点:①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②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枣核》以“枣核”为线,17年中考以单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中的“看戏”,16年中考以爸爸教我读中国诗为线索。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如《孔乙己》。
④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
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感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如《散步》《老山界》。
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
(二)概括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2.分析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夏衍的魅力》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顶碗少年》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练习+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练习+答案)概括内容时应该尽量准确表达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二是“简洁”,概括内容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繁琐。
三是“全面”,概括内容要尽可能全面,不要遗漏重要信息。
在解题时,可以结合以上方法,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概括。
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篇章逻辑,理清文章的思路,确保概括的内容完整、准确、简洁、全面。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周一早晨,我紧张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即将开始。
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
我希望获得掌声和奖杯。
教研组长特地嘱咐我,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
我感激地点点头,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
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
画上的妈妈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
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
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
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
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
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
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
记叙文阅读:概括内容,梳理思路

记叙文阅读:概括内容,梳理思路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占较大分值。
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小说,考点和题型相近。
记叙文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记叙文的分类有写人、叙事、写景和状物。
小说的要素有人物、情节和环境,情节发展有开端、发展、和结局。
散文的取材为“形”,题旨为“神”,分类有叙事、抒情和说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中心句和提示语、关键词等进行概括,可以使用题目扩展、要素归纳、段意合并和摘录句段等方法。
本文讲述了作者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的经历。
每天晚上,他要经过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巷子。
有一天,小巷里传来哀伤的哭声,吓得他跌倒受伤。
之后,他在小巷里走着走着突然想哭,但是突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窗户里探头,为他打开了一盏灯。
第二天,他看到小巷里的一对老夫妻在家门口喝茶聊天,感受到了小巷里的温暖。
几天后,他回家时发现老人在门前挂了一盏灯泡,为他照明。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抒发了作者对这种感情的感慨。
在作者初一的时候,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他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学。
每天晚上下自后,他要经过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巷子。
有一天,小巷里传来哀伤的哭声,吓得他跌倒受伤。
之后,他在小巷里走着走着突然想哭,但是突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窗户里探头,为他打开了一盏灯。
这个场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第二天,他看到小巷里的一对老夫妻在家门口喝茶聊天,感受到了小巷里的温暖。
几天后,他回家时发现老人在门前挂了一盏灯泡,为他照明。
这个细节表达了老人对作者的关心和温暖。
整个故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抒发了作者对这种感情的感慨。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小巷里的老人们给作者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概括 阐发 解释——记叙文阅读指导之内容概括题

门框 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 的
我 忙去接 。瓶 子 里是香 油 , 话有 理 , 站 着等 我。
座上 , 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 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 十
深层 的 内涵 。 要将 这 些要 求 印记在 头脑 中 , 然
同学 们 解 答 这 类 试 题 最 大 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通读全
以解释 。语句 的含 蓄 , 一 是 由 的毛病是 “ 急功近利 , 没有耐心 文 , 在 通 读 全 文 的 过 程 中 思 考
作者为 了表达 的需要或某种 目 通读 文本” , 往往 习惯 于 “ 就 题 问题的答案。即要学会捕捉那 或 对 回答 问 的, 故意不直接表达想表达的内 目找答案” , 总认为考试时 认真 些 与 问题有关 的 ,
词 语 ”“ 句子 ” 容, 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 ; 一 阅读文本 , 会浪费考试时间。因 题起 关键 作 用 的 “
是运 用了象 征 、 双关等修辞格 , 此, 对问题 的回答常常出现 “ 挂 或 “ 语段 ” , 因为这些关键词 、 重
采 用婉 曲 的 手 法来 表 达 自己 的
。 周俊根 ( 江苏 )
【 答题点拨 】
阅读 文 章 要 对 筛 选 出来
的信 息 能够 整合 ,所 整合 , / _谓
当,角度得适 当;倾 向性 ,就
I
)
T H
是 情感 的褒 贬 ,在 准确 的 同 时 ,还要注意该褒则褒 ,该贬 则贬。概括性 ,包括两个方面
我把 他 包 鸡 蛋 的一 方 灰 不
来, 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 时 个还是二十个, 因为在我记忆里 灰、 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
记叙文阅读: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记叙文阅读:如何概括文章主旨(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记叙文阅读:如何概括文章主旨九点钟,轻轻的、怯怯的、几乎是肉眼看不见的,花蕾一直在不停地展开,仿佛一位睡眼惺忪的少女,那一排秀长郁密的睫毛不住闪动,突然,一阵颤抖,莹光闪闪,一束洁白纤细的花心,盈盈探首花外,象牙刻的没有那样精致光润,白玉雕的不及那样玲珑剔透,这小小的花心宛如花的触角,先向这世界试探:似乎满意了这清静安逸的气氛,这不冷不热的温度。
记叙文阅读之归纳概括、文章内容、故事情节(全面概括、筛选信息)

▪ 6、再回头,他已经戴上眼镜,正在翻看我的教学
我 辅导书。 劝 ▪ 7、“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
他 ▪ 8、“我觉得……挺清楚的。”‖
接 受
▪ 9、“那太好了,你正好戴着它吧,连眼镜盒也拿 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我心中一阵暗喜。
眼 ▪ 10、“老师,我……”
镜 ▪ 11“怎么?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
地说,“都没怎么戴过,你看,还挺新的呢。‖”
▪ 12“没,没有。”他红了一下脸,不再作声了。
▪ (1)我有意碰掉眼镜 第5段①②句
▪ (2)我
眼镜第5段③④⑤句—8段
▪ (3)我劝他接受眼镜 第9——11段
▪ (4)他
眼镜 第12段
▪ 5、……③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
“哦,你看,这是我前几年配的眼镜,一直
▪ 5、①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到我寝室来, 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②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
儿,便起身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 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哎,我 这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
在这儿呢。” ③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
“哦,你看,这是我前几年配的眼镜,一直没戴,
▪ 3、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 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视力, 居然两眼都近视到400度了。
▪ 4、我思虑了几天。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 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我拿钱给他配一副眼镜 并不难,但让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 容易的事。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 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
【解析】本题考点是: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通过写济南冬天的景物,写出了 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 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内容概括的原则
原则
一 、合体 二 、周密 三 、准确 四、 简洁 五 、协调
答题公式:人+事+结果
中考题型
1.概括全篇内容 2.概括部分情节 3.梳理心情变化
14年 15年 ▲ ▲
▲▲ ▲
▲▲ ▲ ▲
▲
16年 ▲
▲ ▲ ▲
方法
内容概括的方法
一、 题目扩展法 二 、要素归纳法 三、段意合并法 四、利用关键句(词)法 五、关键问题法
方法一: 题目扩展法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不少文章 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我 们只要把文章的题目稍加扩充,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文章开篇的总起句:“充满整个夏天 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就是 全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五:关键问题法
1.记人的文章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文章写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 容。 如:《晏子使楚》
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 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三次侮辱晏子, 想显显楚国的威风,燕子巧妙回击,维护 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收到电报,夜赴上海 推测居心,感叹险恶
揭出真相,歌颂真情
题型三:梳理心情(感情)变化
答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 段,再进行概括。
温馨提示:
1.合拍(用好提示空) 2.借力(先用原文中词语后自己概括)
例题展示:2017年中考样题二 《不忘的时刻》
根据提示,梳理文意。 鸟儿振翅高飞,感动 与父亲游玄武湖,幸福
经典回顾
例如:《云南的歌会》 将各段落大意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就是:本文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三个情景,洋溢着作者对自然, 对艺术的品味与赞美之情。
方法总起句、过渡句、 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 要内容。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 可抓住主要内容。 例如:《夏》
“阅读部分的考查都可以就文本内容 及写法进行拓展和探究。 ”
聚焦中考(包头市)
• 5年内中考记叙文
• 12年:《奶奶与父亲》——写人记事类 • 13年:《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写人记事类 • 14年:《珍贵的军大衣》——写人记事类 • 15年:《柔软的父亲》 ——写人记事类 • 16年:《 》 ——写人记事类
方法五:关键问题法
2.叙事的文章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散步》
初春在南方的田野上,为了让年迈的 母亲多走走,作者一起散步,可母亲想走 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我们最后选择走小 路,一家人其乐融融。
方法五:关键问题法
3.写景的文章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写得是什么景
题型一:概括全文内容
答题思路:人物+事件+结果
(时间、地点可以略去,起因可以有;事件 的核心经过要概括出来;结果一定要有)
注意: 要以人物为叙述角度,抓住主要事件。
例题展示:2017年中考样题三 《麦收》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人物: 战争时期解放区妇女二梅 事件: 带领大家积极生产劳动,支援抗战 结果: 取得良好效果的动人故事
记叙文阅读复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试说明》 对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
1.概括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层次 3.分析文章特色,领会表现手法 4.赏析文章内涵,体味重要词句 5.探究作品意蕴,联系现实拓展
同时对记叙类文本的阅读 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以课本同类文章所涉及知识水平为 依据,以课外同类文章为阅读材料,能 对记叙要素、人称、线索和顺序(顺叙、 倒叙、插叙)及详略能理解辨析;能理 解欣赏常见的描写方法。”
方法三: 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有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 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把 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 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注意:一是各段 大意之间,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 起来通顺连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 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 舍去。
女儿守在门外,愧疚 看到激光画面,理解
发现父母的结婚镜子,感怀
例题展示:2017年3月月考记叙文 《黑暗中的花香》
面对生活的遭遇,“他”经历了那些情感 上的变化?
首先读懂课题字面上表达的意思, 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 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 使意思表达的更完整、全面。
经典回顾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将标题适当补充,就得到
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回忆了作 者在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方法二: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找出文中的记 叙要素,并合并组织它们,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或小说。
包头市近5年中考记叙类现代文考点一览
梳理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文章标题 赏析句中加点词语 赏析文中句子 赏析段落作用 文章写作手法、表达方式 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体悟分析作者\文中人物的思
想感情 分析文章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看法
12年
▲ ▲ ▲▲ ▲
13年 ▲
▲ ▲ ▲▲
题型二: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部分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 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 概括。
注意: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结局,或把经过当 作结果的情况。
例题展示:2013年《纯真年代里的 纯真人情》
依据文章的内容,补全下面情节.(3分)
归待复试,托人看榜 再收电报,惊后庆幸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 况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注意:
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 取舍;不需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 细,只需要简练的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经典回顾
例如:《羚羊木雕》 把六要素结合起来就得到了文章的主
要内容:“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 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要回 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 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我”。“我”对朋 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