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课件)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课件)
项目四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 任务二 滨水绿地景观方案设计
目录
一、地块分析 二、理念构思 三、总体布局 四、功能分区 五、景色分区 六、场地构图 七、园路连接 八、植物配置 九、方案成型
整体方案
一、现状分析
1、场地概况 基地位于信丰县桃江东岸,规划区域 自塔下大桥起至信安大桥,圣塔大桥 从中间穿过,全长约900米,自道路至 最宽处84.9米,最窄处29.5米,高程 差约4米,绿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 大桥与道路交接处的绿地历来是设计 的重点区域,在景观布置的时候着重 考虑。
可以考虑景观的近景、中 景和远景(或称为前景、 中景、背景),形成景观 层次。 • 图中为一滨水景观场地, 可以看出近景为景观灯柱, 中景为主景喷泉,远景为 景墙,形成了较好的景观 层次。在另外一个方向上 也形成了木平台、喷泉、 景墙的景观层次。
• 这个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三、总体布局
1、整体布局 •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总体布局
讲究主景、次景、过渡景点的 次序,景物的布置讲究层次和 风景序列,最后形成有主次之 分的景观轴线。 • 结合场地分析,可以看到图上 红圈的主景和次景与蓝圈的过 渡型景点形成红色景观主轴线 和蓝色次轴线。
三、总体布局
2、景观层次 • 在具体的景观场地设计时,
二、理念构思
2、设计目标 (1)美化环境,与城市建设相媲美。 (2)展示地域文化,彰显文化魅力。 (3)功能齐全,满足各层次人们的需求,居民休闲、观光、 健身的好去处。 (4)安全、环保、和谐、生态,充分滨水景观特色。
二、理念构思
3、设计主题 以“人信物丰”为主题,围绕观赏休憩,红色文化,地域特色 物产来设计。
一、现状分析
2、地块分析 信安大桥与圣塔大桥之 间绿地有老驳岸,绿地 整体呈带状与道路平行, 平均宽度在30米左右, 高程差约1.8米。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1.1 背景
1.1.1 城市发展需求
1.1.2 环境保护意识
1.2 目的
1.2.1 提升城市形象
1.2.2 增加居民休闲空间
1.3 意义
1.3.1 促进经济发展
1.3.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概述
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和人居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绿地和水系逐渐减少,城市面临着空间紧张和环境恶化的问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运而生,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发展需求
滨水景观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打造优美的滨水景观,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的
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滨水景观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同时,优美的景观也将为周边的商业活动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优质的城市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他们在美丽的滨水景观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更是为居民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了城市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更是为了满足人们需求,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师需要从环境和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细节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

环境设计方面,设计师需要考虑滨水区域的自然特征,同时保留其独特的自然风貌。

例如在开发滨水公园时,应考虑周边环境的风土人情,调查当地历史文化等,从而保证公园的风貌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此外,公园中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保留稀有物种,保持生态平衡。

在功能设计方面,滨水景观需要考虑人们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休闲和娱乐需求。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设立自行车道、儿童游乐区等休闲娱乐设施。

此外,在公园中应设立休憩区域,灌木丛等,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之美。

细节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例如,公园中的凉亭、亭子等建筑可以采用当地传统建筑风格,保证建筑与环境协调一致。

同时,在公园中应有绿化带、水池等,让人与自然环境结合。

此外,公园中的垃圾桶、路灯等设施也需要精心选择、设计,以满足公园内的各项需求。

滨水景观设计需要我们根据所处环境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以花都大道滨水景观设计为例,设计师采用了以“人文环境、绿色环境、滨水环境、公共环境”为基础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了融合自然生态和城市文化的滨水景观。

这一设计方案将生态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为市民提供一个旅游、游玩和休闲的场所。

总之,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从环境、功能和细节入手,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保证环境的协调一致。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相信滨水景观设计会越来越先进、丰富,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滨水景观——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滨水景观——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摘要:城市建设在设计规划滨水风光带景观时,应该综合考量包括文化历史、人情风土和城市地理在内的多方面因素,以便在城市特色风貌展现程度上做到最大限度化。

通过对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情况做出概述,并探讨如何设计规划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再结合具体实例,使整体设计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更为丰富实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规划1 概述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史所谓城市滨水带的定义,是指毗邻海洋、湖泊、河流的特定城市区域,组成部分通常为陆域、水际线和水域。

作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它的空间特点有方向性强、开放、自然等;它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因素、功能复杂以及较多的公共活动等。

滨水绿地是城市滨水带的一部分,也称河滨绿地,隶属的范畴在城市公共绿地内,通常位于城市河道中间陆地或两侧,是人工仿造并结合,或造景而成的城市绿地景观的一种,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将城市河滨的条状或零碎块状土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环境达到景观、文化和城市生态的要求。

上世纪中叶,外国的城市滨水带改造开发运动就已经开始了,诸如横滨MM21地区、悉尼达令港、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和巴尔的摩内港的建设和改造等,其获得的成功都是巨大的。

虽然国内较晚才启动滨水带绿地建设项目,不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现,比如武汉、深圳、长沙以及珠海情侣路滨水地带的二次改造,建设浦东滨江大道等等,可以说我国滨水带绿地开发的巨大序幕已经正式拉开了。

2 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规划的方法2.1 突出生态性城市社会人居环境在今天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其环境的生态性,同时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亟需改善以及强烈意愿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城市滨水带绿地作为公共绿地之一,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作用备受关注。

植物是组成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的主要部分,植被不仅仅是对营造城市生态环境所做弥补的一种手段,同时亦在设计滨水带绿地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绿地,它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社交交往的场所之一。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1. 滨水绿地的定义滨水绿地指的是城市中河岸、湖滨、海滨等水域与陆地之间的绿地带。

它是城市公共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休闲和社交的场所。

滨水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滨水绿地的意义2.1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滨水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防止城市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

2.2 优化城市景观滨水绿地是连接城市和水域的桥梁,它不仅可以提供开阔的视野,还可以打造更为优美的城市景观,增加城市魅力和形象。

2.3 促进社交与交往滨水绿地可以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促进社交与交往,强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2.4 增加城市经济效益滨水绿地的建设可以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3.1 生态原则滨水绿地需要保持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不仅要考虑植被的种植和密度,还要关注底泥的清理和水质的处理。

3.2 社会性原则滨水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周边居民和游客的需求,注重场地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3.3 文化性原则滨水绿地需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与周边建筑和景点相融合,增加场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3.4 经济可行性原则滨水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同时要考虑景观的经济效益,为周边商业活动提供支撑和带动。

4.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4.1 滨江道公园滨江道公园是位于浙江杭州的一条滨江绿带,总面积约为13.15公顷。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滨水区域的规划和布局,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空间,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本文将介绍滨水景观设计方案的要点和设计思路。

1. 背景介绍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宝贵的资源,它可以提供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滨水地区面临着环境破坏和开发压力。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 规划和布局在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中,规划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对滨水地区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地理特点、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

然后,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和形态、道路和步道的布置、植被的选择等。

最后,将各个元素组织起来,形成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感的景观空间。

3. 水体处理水是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其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方案的效果。

可以通过设置水域、喷泉、湿地等方式,将自然的水资源与建筑物相融合,创造出动人的水景效果。

同时,合理的水体处理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气温,增加人们的舒适感。

4. 植被设计植被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防风、遮阳的功能。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生长周期和色彩特点。

同时,合理的植被布局可以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效果。

5. 设施设置滨水地区的设施设置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休闲体验。

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相关设施,如休闲区、游憩设施、亲水平台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公共艺术品、广场和座椅等,提供更多的休闲选择。

6.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置,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景观效果,增强场地的夜间吸引力。

同时,考虑使用节能的照明设备,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初步构建一个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滨水景观绿化技术要点

滨水景观绿化技术要点

滨水景观绿化技术要点介绍滨水景观绿化是指在滨海地区或河岸地带进行的绿化活动,旨在改善滨水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本文将探讨滨水景观绿化的技术要点,包括景观设计、植物选择、水体处理等方面。

景观设计滨水景观绿化的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美化功能。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1. 与周边环境协调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与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融合。

可以选择与滨水特色相关的元素,如海洋、河流或湖泊等,以营造独特的景观氛围。

2. 强调连续性和流动性滨水景观应呈现出流动的感觉,可以利用水体、景观雕塑等元素打造流线,引导人们流动的视线和步行路径。

同时,景观设计要注重连续性,使整个滨水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 考虑公众活动需求滨水区域通常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景观设计要考虑公众的活动需求,提供合适的休憩空间、绿荫等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注重生态功能滨水景观绿化应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保护滨水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促进生物多样性。

可以设置湿地、草坪、湖泊等生态景观,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植物选择滨水景观绿化的植物选择要考虑水分要求、耐盐碱性等特点。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滨水植物选择要点:1. 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能够在滨水环境中良好生长的植物,如碧根果、红豆杉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耐受湿润的环境和盐碱土壤。

2. 耐盐碱性植物滨水地区往往存在盐碱土壤,因此选择具有良好耐盐碱性的植物非常重要。

常见的耐盐碱植物有红叶石楠、芒草等,它们能够适应高盐环境,并发挥良好的美化效果。

3. 水生植物在水体较多的滨水区域,可以选择适合水中生长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菖蒲等。

这些植物能够为水体提供氧气、净化水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4. 多样性选择在滨水景观绿化中,应注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

在植物选择上可以结合不同季节的花卉,使整个滨水区域四季有花开不败的景观效果。

滨水景观设计 利用水体打造壮观的景观效果

滨水景观设计 利用水体打造壮观的景观效果

滨水景观设计利用水体打造壮观的景观效果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或乡村地区以水体为基础,通过规划和设计的手段来打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水作为大自然的礼物,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如增加负氧离子含量、调节城市气候、提供生态环境等。

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水体,可以创造出壮观且具有吸引力的景观效果,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一、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与周边环境相结合:滨水景观设计应该与周边的建筑、自然环境相协调,既不突兀也不违和。

可以选择自然形态的水体,如河流、湖泊等,也可以人工构建水景,如喷泉、人工河道等。

2. 利用景观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岩石、植物、石块等景观元素,打造出更加生动的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搭配这些元素,可以增加水体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3. 考虑安全性: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安全。

在水体附近设置护栏、防滑设施等,确保游客在欣赏景观时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二、利用水体打造壮观景观的方法1. 喷泉设计:喷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景设计元素。

通过控制水流的喷射和高度,可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喷泉效果。

多个喷泉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壮观的水景群。

2. 水景灯光设计:通过灯光照射,可以在夜晚打造出独特而浪漫的水景效果。

合理设置灯光的颜色和亮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浮桥设计:在水体中设置一座浮桥或者观景平台,可以让游客更近距离地接触水体,同时欣赏水面上的景色。

浮桥设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木质浮桥、玻璃浮桥等。

4. 水景雕塑设计:利用水流的特性,设计出独特的水景雕塑。

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如石头、玻璃、金属等,将其与水体完美结合,形成一道令人惊艳的景观。

5. 水平台设计:在靠近水体的地方,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水平台,供游客休憩、观景。

平台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舒适度要有保障。

三、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1. 深圳大鹏滨海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以海洋为主题,通过合理设计水体和绿化带,创造出壮观的滨海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典型生态交错空间,是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滨水绿地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城市小气候,因而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为满足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品位,需要打造出一个集景观、旅游、悠闲人文、生态、防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

因此,在进行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应将水的阴柔与河流的伟岸、水的灵动与园林植物的灵性之美巧妙结合起来,并通过一定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具体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
滨水绿地是一条线性景观生态廊道,因此,在滨水绿地景观建设中,用蜿蜒的游览步道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通过虚实、开合的空间变化设计形成多元的游览空间单元,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空间序列效果。

(1)开敞空间亲水平台、广场、砂石河滩
在临近居住区域设置亲水平台、小广场作为景观节点,在人流相对较小的区域设置砂石河滩,吸引居民来游憩、戏水,同时也是欣赏风景的透景线。

设计间距约300~400m,步行时间约4~5分钟。

(2)半开敞空间疏林草地、倒影
临水种植枝干挺拔、疏朗的水杉和落羽杉混交林,郁闭度控制在
0.4~0.6之间,以营造一个具有一定的空间围合感、寂静的休憩思考空间;同时滨水植物在逆光方向会形成水中倒影,在对岸看来倒影在水中树影婆娑、碧波荡漾、隐约迷离,会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3)密闭空间密林、林荫小道
通过乔灌木的群落组合形成密林,郁闭度控制在0.7以上,减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为野生动物、昆虫提供一个优良的栖息地。

在林中布置随地形起伏、蜿蜒曲折的汀步,形成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寻求"林间漫步、曲径探幽"的野趣。

(4)重视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丰富滨水景观空间
以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城市滨水景观道路,其休闲设施以行人服务为主,园林建筑、雕塑、艺术小品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生态人文精神,并具有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2、景观主体结构设计
滨水景观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体现多样、统一的原则。

"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形成一致的差异性,格局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各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联系;"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其中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总体层次、群落层次和物种等方面。

(1)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依据公园内不同场所的性质,配置相应植物空间。

包括界定空间(分隔空间和围合空间)、联系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创造特色空间和统一空间。

(2)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应与地形相协调,植物景观在竖向结构上,除强调乔、灌、草多层结构外,还注重充分体现植物的自然美。

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在不同林冠线的起伏变化上丰富竖向设计。

3、设计结合自然要素,考虑节约型园林
作为滨水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植物既是滨水绿地景观中的主体,又是绿地中其它景观要素得以展现的基质。

进行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最大限度的保存原有植物结构,对原植物进行景观改造,保留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本土植物物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尤为重要;在对原有绿地改造完成后,适当补种能在当地良好生存的植物种,以维持或增强此地景观特征;对一些需彻底进行改造的滨水绿地地段,在选用植物时,应采取节约原则,尽量多的考虑乡土植物,充分展示地域风貌。

4、设计应注重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在不断发展,滨水地带也随之更新,原有的用地功能日益退化,直至完全不能适应城市用地要求,最后被改造为作为公共空间的滨水绿地。

我们应该保持滨水绿地与其历史作用的相融相通,按照景观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剔除陈旧的杂物,保留最具历史意义的实体,让它们见证城市的往昔与变迁,随滨水绿地一起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