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脚步

合集下载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 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 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很欣赏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云上的故事》中的一段台词:“一群富人想从低处搬到山顶上去住,于是请来工人搬迁,工人们走着走着就停下不走了,无论富人怎样催促,他们就是不走。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开始走了,到了山顶富人不解地问:你们刚才为何不走了?回答:刚才走得太快了,把灵魂落在后面了。

”之所以喜欢这段话,实在是深有感触。

试想我们中又有多少人如这些工人,愿意或者敢于放慢脚步。

我们总觉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要生存,要活得更好,就要不断加速,只有比别人更快,才能拔得头筹。

但人们却在这样的忙乱中把自己的灵魂落下了。

种种心理上的忙碌所带来的损害,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的话有点刻薄但却颇有道理:“人,如果没有时间来慢生活,那么,他会有充分的时间来生病!”试想,我们中有多少人越来越不快乐,有人焦虑了,有人抑郁了,有人自杀了……在约翰・列侬看来:“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而我们却总在不知不觉中刻意遗忘当下忙碌的脚步,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治疗这种“延缓幸福症”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慢生活”。

这种慢是一种智慧,是对所有事物新的、平衡的权利。

毕竟现实的生活节拍未必真能慢下来,但贵在保有一种快中求慢、动中求静的心态。

放下速度,欣然看被遗忘的生活点滴,重新发现新的可能。

简单地说,“慢生活”应该是一种高质、感性、细致、浪漫的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方式。

这种慢是闲,是在高效之后的抑扬节奏。

就如林语堂在《人生盛宴》中所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让我们用“慢”的心境,去生活、去体悟、去理解自我的使命与意义。

感谢您的阅读!。

教育路上,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

教育路上,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

教育路上,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发表时间:2016-08-08T09:41:06.653Z 来源:《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作者:高源水[导读] 无论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师者,让我们在成长路上、教育路上放慢脚步,等等我们那疲惫不堪的灵魂!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712000一个西方考察队到神秘的原始森林探险。

他们当时请了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做向导。

在疾行三天后,土著向导要求队伍停下来休息一天。

问其原因时,他说: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来,需要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

是啊,如今的家庭、学校教育路上,我们带着孩子、学生何尝走得不快啊!一路疾行中,我们还能顾及孩子那幼小而又疲惫的心灵吗?——题记现如今,神速的交通、迅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也如此神速!孩子天真的话正反映了这一点,一个字概括——“快!”、“快讯”、“快报”、“快餐”、 “快递”等等新生事物更是推波助澜,以至于早晨挤车要快,慢了没座位是小事,挤不上公交是要迟到罚钱的;中午吃饭要快,不然学生都进宿舍了还不见老师踪影,危险;晚上改作业要快,不然第二天既赶不上进度,又有一大堆新作业等着你!在这样的节奏下,你还有多少闲情逸致来安慰那颗“砰砰”狂跳的心!敢问你还记得上一次晨曦中登上高峰观日出是什么时候吗?你还记得上一次到田间挖野菜是什么时候吗?在座的女士们,你还记得上一次闻一朵花的芬芳是什么时候吗?在座的男士们,你们还记得上一次和朋友踢球打比赛是什么时候吗?在座的儿女们,还记得上一次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拔掉他们头上的白发是什么时候吗?在座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还记得上一次专注地看孩子微笑、玩耍是什么时候吗?在座的老师们,还记得上一次沏一壶清茶品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什么时候吗!我不记得了!我真的没有功夫去回忆!多少人说“人在江湖走,身不由己呀”!不仅我们这些成年人被经济大潮、功利思想裹挟、俘虏,甚至失去方寸和方向、感到迷茫和迷失,就连我们的孩子,都被催促着:“不许开小差,不许磨蹭,快!”“时间就是成绩,不能落后!快!”“快点儿,快点儿,再快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快!”于是微信圈里有了病中的妈妈一只手转方向盘、一只手挂吊瓶接送孩子赶培优班的一幕。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在一个地方,而我们的心灵却在另一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我们感觉到的就是灵魂没有跟上脚步。

灵魂的追赶,意味着我们要找到平衡,让内心的世界与外在的世界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流畅的生活状态。

如何让灵魂跟上脚步呢?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我们通常会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外界的压力和纷扰让我们无暇顾及。

当我们不停地忽视内心的声音时,我们就会感到疲惫和无助。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出一些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可以通过冥想、阅读、写作等方式来静心,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滋养。

与他人建立真诚和深刻的连接也能够让灵魂跟上脚步。

人是社会动物,与他人的互动对于我们的心灵健康非常重要。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也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这种相互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感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此我们还需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希望实现的梦想。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梦想,选择适应现实的生活。

当我们背离自己的梦想时,我们的灵魂就会感到迷失和空虚。

我们应该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声音,寻找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灵魂跟上脚步,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我们还需要定期对自己进行反思和修正。

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来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我们的灵魂可能会落后于自己的成长,导致我们感到不安和困惑。

我们应该定期回顾自己的生活和目标,并对自己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灵魂跟上脚步,与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保持一致。

让灵魂跟上脚步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只有当我们关注内心的需求、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连接、追随自己的梦想、定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才能实现灵魂与身体的一致,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美文欣赏】人生无需太匆匆,脚步放慢一点,好让自己的灵魂赶上来

【美文欣赏】人生无需太匆匆,脚步放慢一点,好让自己的灵魂赶上来

【美⽂欣赏】⼈⽣⽆需太匆匆,脚步放慢⼀点,好让⾃⼰的灵魂赶上来
⼈⽣莫过做好三件事:⼀是知道如何选择,找⼀条适合⾃⼰⾛的路,别左顾右盼,莫贪多求
快,不要误⼊乱花迷了眼。

⼆是明⽩如何坚持,好⾛的路上景⾊少,⼈稀的途中困苦多,勿随
意盲从,忌⼀味跟风,坚守好这⼀刻,才能看到下⼀刻的风景。

三是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
终究有限,放弃繁星,你才能收获黎明
我是今⽣的⽔,你是前世的茶,⽤今⽣的⽔去泡前世的茶,透明的杯沉淀的是前世的情,沸腾
的是今⽣的爱,这味道就叫做缘分,有缘⽆分的相识,是谁也摆脱不了的故事。

草⽊荣枯⾃有时,万物从容皆⾃得。

跑得再快,也快不过时间;⾛得再慢,时间也不会催促。

活得风光艳丽容易,活得优雅从容却很难。

忙到每天不知道⾃⼰在忙什么的⼈,常常迷失了⼈
⽣的⽅向;忙中有闲、⾝忙⼼不忙的⼈,才是真正的潇洒。

⼈⽣⽆需太匆匆,脚步放慢⼀点,
好让⾃⼰的灵魂赶上来。

走慢一点,让灵魂赶上来

走慢一点,让灵魂赶上来

走慢一点,让灵魂赶上来走慢一点,让灵魂赶上来古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这世界变化得太快,逼迫得我们必须每天也跑得很快,每天脸上该有的微笑都流失了;有时我们忘记了每天忙忙碌碌都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再留意路边开满的花朵,不再留意那股清凉的风,这世界变得那样陌生,那样浮华与腐朽。

有一种撒哈拉大沙漠里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前,这种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远远超过自己的食量,日日夜夜拼命工作运草根。

但是当这种沙鼠被养在笼子里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时,反而很快就会死去。

医生发现,这是因为没有囤积到足够草根的缘故。

这是它们头脑中的一种潜意识决定的,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威胁存在。

确切地说,它们是因为极度的焦虑而死亡,而这种焦虑来自一种自我心理的威胁。

这很像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里,常让人们深感不安的事情,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所谓的“明天”和“后天”,那些还没有到来,或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情。

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活得像沙鼠一样,更不能为明天而焦虑,甚至为明天而死去。

总结人的一生,有很多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多余的。

人世无常,其实谁也说不准明天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为明天而活得如此不快和劳累呢?多看看沙鼠,也许对我们倒是一种意外的提醒。

沙鼠缺乏的正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而我们毕竟不是沙鼠。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活得过于沉重。

他们整天考虑着自己应该怎样表现,怎样才能讨好这个又不得罪那个,算计来算计去,无休止地耗费自己的时间。

我们不应该一有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过不去。

凡事固然讲求操之在己,但是在没有主控权的事上,我们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一边前进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

一门心思地只想着快速前进,不仅会损伤自己的身体,给自己更多的心理压力,更有可能使自己失去更多。

小海马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拥有了七座金山。

从美梦中醒来,小海马觉得这个梦是一个神秘的启示:它现在全部的财富是七个金币,但总有一天,这七个金币会变成七座金山。

材料作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材料作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材料作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活着的意义不在于用脚步去丈量路的长短,而在于用内心真正体会世间百态。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①不少于800字;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当你走得太快的时候,请停一下脚步,让你的灵魂跟上来!”这句话是来自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当地的人作为向导在从林中探寻,那些印地安人尽管背负笨重行李,但仍是健步如飞,这样连续行走三天,到了第四天,那些土著人不愿意继续前行了,而是停下来就地歇息了,那位探险家百思不得其解。

当地的向导向他解释到,当地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那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疲惫的身体。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是的,很多时候,我们盲目赶路,灵魂没有跟上我们的身体,以致于我们随波逐流、疲于奔命。

在这个没有信仰、道德缺失、礼崩乐坏的年代,我们的灵魂安在?何处是安放我们灵魂的家园呢?当灵魂不在,我们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每个个体会变得冷漠、自私、无趣。

很多时候,当我们需要放缓脚步,放松身心的时候,灵魂其实已经离开躯体有些时日了。

我们焦虑、杂乱、功利过着每一天,没有想过停下来抖抖身上的浮尘,捋捋我们杂乱的思绪。

我们始终以埋头前冲的姿势行走,没有顾得上路边的风景、头顶的蓝天白云、清风明月。

我们生存的环境早已容不下诗意的理想,但我常常奢想,回到过去,哪怕回到农耕时代。

一块农田,一圈篱笆,种下我们生活所需的蔬菜瓜果,没有农药、没有添加剂,屋前屋后,种桑麻植花树,四季分明,看惯春花秋月,寒来暑往。

我想那块农田、那圈篱笆便是且是我们心灵的归处。

很多年前我们拥有过,很多年后我们自己迷失了方向。

教育必须慢,请让灵魂跟上来

教育必须慢,请让灵魂跟上来

教育必须慢,请让灵魂跟上来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

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2011年,在《商务旅行》杂志评选的宜商宜居世界城市中,成都被评选为了“全球宜居城市”,有人到了上海、纽约、台北、香港和成都进行了一个测试,结果是成都人走的最慢。

测试人员就随机选取了一位老人问:“老人家您好,请问成都人走路为什么总是那么慢呢?”这位老人用成都话回答了他一句:“反正都要死,走那么快干啥子嘛。

”反正都要死,走那么快干什么,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哲学问题。

你看,一位老人没有学过哲学,她就知道这个道理,反正都要死,我们人走那么快干什么。

所以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

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

”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常常让人感到疲惫和迷失,人们不断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中,很容易让灵魂跟不上脚步。

每个人的灵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渴望和诉求,只有让灵魂跟上脚步,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让灵魂跟上脚步意味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与自己灵魂契合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

人们应该学会放慢节奏,给予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反省。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停下来,静心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通过定期的冥想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于幸福和成功的定义,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和行动计划。

让灵魂跟上脚步需要建立起与自己内心深处的连接。

人们需要更多地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了解自己真正的热爱和激情所在。

与此我们也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弱点和不完美之处,不再追求所谓的完美主义,而是接纳并发展自己的独特品质和才能。

通过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我们可以逐渐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和充实。

让灵魂跟上脚步需要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身心的健康。

身体是灵魂的容器,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才能更好地驱动自己的灵魂前行。

人们需要注重饮食、锻炼和休息,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瑜伽、冥想、阅读等方式,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放松和滋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让灵魂跟上脚步需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让这些负面情绪和想法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

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和人际关系。

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跟随自己的灵魂,把握好每一段人生旅程。

让灵魂跟上脚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只有让灵魂与脚步相一致,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脚步
曾几何时,人们变得忙碌起来,不断加快自己的脚步。

然而被时代的浮躁与节奏所支配的人,异化为一台台快速运转的机器......为什么我们不为可以慢下脚步,等一等心灵呢?
诚然,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速度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快就有成果。

试想,一个厂家,如果仅仅追求高生产量,势必会压缩成本并尽力缩短单位时间,其生产质量也可想而知,最终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残酷淘汰,得不尝失。

又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跃进”,掀起了一股全民大炼钢的热潮。

“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一个个雄心壮志的口号,都只片面强调了速度快,使得当时共和国元气大伤。

连企业、国家都有过如此惨痛的教训,更何况我们呢?
难道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是我们追求的吗?难道“活到老。

挣到老”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吗?如果速而无度,那焦灼的心灵只会被落得更远。

寻访古人,可以感受到他们大多是幸福的。

古之圣贤孔子早已深谙“欲速则不达”的哲理,并用此来教导为政苦闷的子夏,亦或那陶潜晨兴理荒秽的平静生活,尽管清贫,但他慢下来。

没有再向着仕场苦苦奔跑,这抹从容,何不为他内心撷取一瓣清香,为他人生平添一份亮色。

是的,也许就是这“缓慢”而不失其态度的处世之道,方能充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慢下来,需要的是一个端正的态度和一颗平静的心。

阅读书籍,是一个享受、慢下来的过程。

如果带着急功近的心态去阅读,得到的只是肤浅认识,而且阅读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诚如阿尔卑斯山路边的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呀!”为何不慢下来,在诗中跟随先人足迹,感悟豪情壮志;为何不慢下来,在文中获得启迪,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和谐之中......
纪伯伦叹道:“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当快步向前走,心灵跟不上自己时,我们就会迷茫回望当初的起点。

朋友们,其时慢下来时,与“落叶飞花同呼吸”,亦或“物利两忘,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让心灵跟上脚步,就不会忽略掉我们拥有的,就如“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

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脚步,风景更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