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作文训练法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思维定势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2024年3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金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

小时候的小象很调皮,玩性又大,故用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

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动。

当时间久了之后,只要把象系在木桩上,象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安分了。

当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

大象力大无穷,可以搬很多东西,但在表演后,却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具有寓言性质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主体事件是马戏团利用大象的定式思维来训练它做表演。

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力量很小,摆脱不了外在的禁锢,等到其长大了之后,因为童年的记忆,虽然力量大了,却也不再做挣扎,而是安分地认命。

写作时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应有所引申和发挥。

材料于对比之中彰显了比较明显的立意倾向,即大象“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是受到“定势心理”(“定势思维”)的影响,因此不敢越雷池半步。

写作时可以分析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或是给出打破这种定势心理的方法或是指出打破这种定势心理、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

审题误区:①教育从娃娃抓起。

②坚持就是胜利。

③人贵有自知之明。

④习惯成自然。

(或养成习惯要趁早)正确立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定式)。

升格示范:【原文呈现】拔去木桩,思想突围王铭浩一外国学者在其著作中谈到:“大多数的人在他们的二三十岁就已经死去,往后余生,只不过是机械重复他有生之年的所思所感,所为所行。

”(引言部分是重心,作者的名头太长,放在前面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可以酌情放到后面去,另外可以对引言稍加阐释,让其与话题更好地对接。

)一根木桩拴住象的一生,从初始的被迫,到日后的妥协,幼时的不甘遥遥远去,只留下成长后自由的缺失,象的固定思维,换来的是一生囚禁。

四象作文训练法

四象作文训练法

2017年第44期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在我跟一些写作高手进行了深入交流后,发现他们写作能力提高的秘诀竞然都是多看、多读、多写。

这条秘诀其实也是很多老师强调的,可许多同学确实也按照这种方法做了,并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结果放弃了。

同学们困惑了,难道多看、多读、多写不是写作能力训练的秘诀。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确实是写作能力提高的秘诀,只不过由于写作能力强的人语言天赋比一般人强,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完成了你所不知道的感知能力训练,即对文章结构章法和语言技巧的感知能力训练。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

什么是语言信息的感知能力。

文字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呢?是象。

怎样通过感知能力训练来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只要我们在学习中完成两个过程,达成四个学习能力目标,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一、两个过程我认为我们的学习应该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象到意的过程,一个是意到象的过程。

什么是象呢?什么是意呢?我们看一看我们是怎么学习语言的,坐卧行走这些词汇都对应着一个行为动作,当这些语言词汇所表达的象被固定下来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符号传递信息了。

二、四个能力目标1.象的感知和转化能力训练象的记忆的基础就是感知,我们最直接的感知器官是眼睛、舌头、耳朵、皮肤。

视觉:颜色、形状、构造、特点听觉:声音、声息味觉:酸、甜、苦、辣、咸触觉:冷热、干湿、软硬等直接的感知帮助我们完成语言信息符号象最基本的固化,是我们学习的基础。

象的转化就是将语言转化为图像在大脑中呈现的一个过程。

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她特别喜欢看电视,每当看完一部电视剧后,总要滔滔不绝的将剧情讲给父母听,应该说她是一个记忆力很强的人。

但是,老师要求她背诵课文时,反复诵读的好长时间却总背不下来。

我认为她就是缺少了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情景图像的一种能力。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写作技巧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写作技巧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写作技巧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近年来考场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每年各省的中、高考作文中诞生了不少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为各界人士交口赞誉,。

但在那些高考满分作文以外的大部分考生作文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兑现成了“文体自创”。

当然,真能够创造一种新颖的文体那倒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不少数量的考卷属于“四不象”文体,写出的多是一些“散体文”、“杂交文”。

记叙文是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步学写作文时就开始练习的文体,应该是一般考生最能得心应手的文体。

然而,很多高考记叙类作文,记事不知事件经过,难懂来龙去脉;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现人物形象。

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艺术再现,作文就可以写得极具个性神韵。

下边我们来谈谈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技巧,以期对你写作记叙文有实际的帮助。

(一)以形传神写肖象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

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

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起笔来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谨小慎微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来。

先看下边的例子:“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谁?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豆腐西施杨二嫂”。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作文的构思技巧)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

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道想象型作文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由于平时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不少学生一时不知从何下笔。

其实,只要我们懂得一点想象作文的构思方法,就可使思路八方洞开,心弛神往,“无”中生有,写出立意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的妙文佳作来。

下面介绍两种想象作文常用的构思方法:1.时空转换法所谓“时空转换法”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

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把我们带到了洪荒时代的混沌世界;而多年前的考题《20xx年回到母校》又让我们提前进入未来世界。

人世间的悲喜剧也可以搬到缥缈的天宫的孙悟空,其实就是农民起义领袖的化身;那把海底龙宫搅得天翻地覆的哪吒,不正是现实生活中少年英雄的写照吗?运用时空转换法进行想象作文构思立意,可以拓宽思维的空间,为创造性想象开辟广阔的天地。

例如今年高考作文题,如运用时空转换法进行创造性想象就可以这相构思: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就可以穿越“时间隧道”回到洪荒时代,把祖先的记忆移植过来,去解开人类起源、恐龙消失、埃及金字塔等千古之谜。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可以穿越“时间隧道”,把曹雪芹的记忆移植过来,续写完《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把马克思、列宁、爱因期坦、牛顿等伟人的记忆移植过来,让他们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想代代相传,永留世间。

2.角色错位法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

培养一年级学生作文思维的范本训练

培养一年级学生作文思维的范本训练

培养一年级学生作文思维的范本训练良好的作文思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作文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培养一年级学生作文思维的范本训练方法,帮助学生从小学习如何构思和组织作文内容。

一、写作前的准备作文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在进行范本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例如引子、主体、结尾等。

并通过示范操练,让学生初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二、范本训练范本训练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范文,帮助学生学习和模仿。

以下是一个范本训练的具体步骤:1. 阅读范本: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本,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

范本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如节日的感受、校园生活的点滴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2. 分析范本:教师引导学生对范本进行分析。

可以从开头的句子、段落的组织、中间论述的逻辑性、结尾的总结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3. 模仿范本:学生在理解和分析范本后,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与范本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范本的结构和模式来完成。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在结构和思路上进行模仿。

4. 互评交流: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进行互评和交流。

每位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作品进行朗读,并互相评价。

教师可以在其中指出优点,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的思维和表达水平。

范本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为今后的作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巩固和拓展范本训练只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第一步,巩固和拓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作文练习,如话题写作、图画作文、日记写作等,帮助学生不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作文思维模式。

2024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习作(四)想象作文

2024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习作(四)想象作文

3.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写作时要围绕一个中心,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详细地写出来。将想象
中的事物、情景等,有重点、有层次地描述出来。 4.表达的感情要真实。
想象作文要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思想,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 主题。 5.学会运用两种想象的方法。
(1) 时空转换法。即想象可以突破时空,重现历史,展望未来。 (2) 角色错位法。即可以换位想象,抛开真实的自己而变成别人;也 可以拟人想象,让动物、植物等开口说话。
[典例精析]
(2023·镇江)“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这是《骑鹅
旅行记》(节选)开头的一句话,人们都希望自己变得强大,有本领,
但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都很普通。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
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但却无意中变得比现在更平常更弱小,你会经历些
什么呢?请你以“我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题写一篇作文,展开想象,把你变
点评: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块小小的橡皮,然后叙述了自己的经历: 被小主人买走→帮小主人擦去错误内容→陪小主人上学→供他搭滑梯→ 被他粗鲁地使用、用尺子切。全文语言生动活泼,言之有序,告诫同学 们要爱护文具。
[跟踪训练] 9. (2023·南通)你有一位智能机器人朋友,他让你体验了很多的惊喜 和快乐,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你感到有些烦恼或无奈……请以此为话题写 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想象合理,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专题十二 习 作
(四) 想象作文
[知识精讲] 写好想象作文,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想象新奇合理。 写想象作文,紧扣材料展开想象非常重要。想象要新奇,但不能胡
思乱想,要基于现实,具有时代性。 2.想象的情节要完整。
想象的故事情节要完整,与记事的作文一样,注意写清楚时间、地 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曾国藩的“四象”说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曾国藩的“四象”说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550 ) 4 0 2 ( 广西柳州 市柳北 区教研室 , 广西 柳州

要: 曾国藩在文 学理 论上独创“ 象” , N I 说 要求写作者去养气 、 养情 、 养趣 和养 识。这“ 四养 ”正好 可 以解决 当 ,
前 中学作 文教 学的部分 困境 , 改变传统作 文教 学教 写作知 识 的方 法, 它 着重去 培养 写作 主体 的道德 、 人格 、 心灵 的精

“ 书 达 理 ”,曾 国 藩 说 : 有 识 则 知 学 问 无 尽 ,不 知 “ 敢 以一 得 自足 ,如 河 伯 之 观 海 ,如 井 蛙 之 观 天 ,皆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养气 — — 有 气 则 有 势
识 者 也 。 ( 家 书 ・致 诸 弟 》) 氏 主 张 为 学 要 勤 奋 读 ”《 曾 书 、 炼 才 识 。 明 代 文 学 家 王 士 桢 -, : 为 诗 须 要 读 锻 t说 “ 9
得 知 “ ” 得 厚 “ ” 道 , 气 。
说 , 文章风 格之 美分 为 太 阳气 势 、 阴识 度 、 阳趣 将 太 少 味 、 阴 情 韵 四属 。 他 在 给 自 己 儿 子 信 中 - 道 : 有 气 少 N ' “
则 有势 , 识 则 有度 , 情 则 有 韵 , 趣 则 有 味 ,i 有 有 有 -人 d
根 据 中 学 生 的 特 点 , 者 认 为 , 想 培 养 学 生 的 笔 要 文气 , 他 们知 “ ” 厚 “ ”应 该从 三 方 面 着手 : 让 道 和 气 , 明
道 理 、 人 格 、 阅历 。 修 广
( ) 道 理 一 明
绝 好 文 字 , 约 于 此 四 者 必 有 一 长 。 ( 家 书 ・ 治 四 大 ”《 同 年 谕 纪泽纪 鸿》教 导后 辈 去养 气 、 情 、 趣 和养 识 。 ) 养 养

写作训练:放飞想像的翅膀——中考写“思”类作文专题训练 (一)

写作训练:放飞想像的翅膀——中考写“思”类作文专题训练 (一)

写作训练:放飞想像的翅膀——中考写“思”类作文专题训练 (一)写作是需要技巧,也需要想象力的。

正如一艘船需要扬起帆才能飞驰,写作需要放飞想像的翅膀才能更加精彩。

对于中考生来说,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而“思”类作文更是必考的一种类型。

那么,如何训练中考生放飞想像的翅膀?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阅读名人文章阅读名人文章是培养中考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阅读名人文章的过程中,中考生可以学习到各种优秀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此外,名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描写也是值得借鉴的,可以让中考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多练习虽然上面提到了阅读名人文章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但是最终提高写作能力还是要靠练习。

中考生应该多练习写作,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练习写作也可以帮助中考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加流畅自如,更具说服力。

三、开阔思维开阔思维是放飞想像的翅膀的前提。

中考生应该多读一些名著、诗歌、散文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去接触各种文化,了解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够开阔思维、增强创意,进而写出更有思想性的文章。

四、注意语言表达无论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是语言的美感,都对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考生在写作时应该注重字句的选择和排列,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和富有节奏感。

此外,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和名人名言,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五、良好心态良好心态是写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写作过程中,中考生要有积极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去创作,尽可能排除阻碍创作的负面因素。

在写作完后,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作品,欣赏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总之,放飞想像的翅膀的关键在于培养中考生的写作技能和发掘创新性思维。

中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阅读、多思考,注重语言表达和良好心态,不断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象作文训练法
摘要:写作训练难是所有老师学生家长的共识。

有一些学生写作时总是感到无话可说,难以下笔。

有一些学生写作时东拼西凑.胡编乱造,难以成篇。

有一些学生作文平淡得像流水账,直白得像白开水。

写作就是表达作者所思所想所感。

可写作训练为什么这么难,这是许多老师家长学生想追问的。

关键字:作文训练四象
在我跟一些写作高手进行了深入交流后,发现他们写作能力提高的秘诀竞然都是多看.多读.多写。

这条秘诀其实也是很多老师强调的,可许多同学确实也按照这种方法做了,并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结果放弃了。

同学们困惑了,难道多看.多读.多写不是写作能力训练的秘诀。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确实是写作能力提高的秘诀,只不过由于写作能力强的人语言天赋比一般人强,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完成了你所不知道的感知能力训练,即对文章结构章法和语言技巧的感知能力训练。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

什么是语言信息的感知能力。

文字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呢?是象。

怎样通过感知能力训练来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只要我们在学习中完成两个过程,达成四个学习能力目标,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一.两个过程
我认为我们的学习应该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象到意的过程,一个是意到象的过程.什么是象呢?什么是意呢?我们看一看我们是怎么学习语言的,坐卧行走这些词汇都对应着一个行为动作,当这些语言词汇所表达的象被固定下来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符号传递信息了。

二.四个能力目标
1.象的感知和转化能力训练:
象的记忆的基础就是感知,我们最直接的感知器官是眼睛.舌头.耳朵.皮肤。

视觉:颜色 .形状 .构造 .特点在
听觉:声音 .声息
味觉:酸 .甜 .苦 .辣 .咸
触觉:冷热.干湿 .软硬等
直接的感知帮助我们完成语言信息符号象最基本的
固化,是我们学习的基础。

象的转化就是将语言转化为图像在大脑中呈现的一
个过程。

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她特别喜欢看电视,每当看完一部电视剧后,总要滔滔不绝的将剧情讲给父母听,应该说她是一个记忆力很强的人。

但是,老师要求她背诵课文时,反复诵读的好长时间却总背不下来。

我认为她就是缺少了将
语言转化为情景图像的一种能力。

看电视是右脑直接参与的潜意识记忆,图像在记忆的过程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根据小女孩的能力特点去训练她,她一定能够成为一个记忆天才.
2.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训练
象的理解就是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象在大脑中进行呈
现的一个过程。

象的理解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象的直接呈现,象的维度和层次的清晰与模糊是衡量我们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层次就是象的关系的呈现。

探寻象的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的过程。

3.象的表达与描述能力训练
表达是我们对精神世界的感知,描述是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表达强调自我意识,描述则强调物质形态.表达是主观,描述是客观。

主观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强调的是人对世界的以及自我的认识。

客观是指人认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强调的是外对内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统一。

客观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4象的谋篇与布局能力训练
象的谋篇与布局是在对象的关系的认知.以及对写作文体的认知的基础上的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给文章谋篇布局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 )主题我们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去进行扩展或联想性思考,把所要表达的象与主题所对应的象的关系搞清楚,再确定一下用什么样的章法结构去写文章,文章的框架结构就算建立起来了。

2)材料写一篇文章需要提供一些材料,要搞清楚材料所表达的象与主题所对应的象的关系,理清思路后就会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

3)文体不同的文体对文章的主体与具体材料的选取要求不一样,我们不能忽视它。

有一个成语‘胸有成竹’,我们应该对不同文体的象有一个脉络性的认识,只有熟练后我们才会运用自如。

三,总结
四象作文训练法是以培养象的感知能力.象的表达能力.象的思维能力.象的分析能力为目标的一个训练方法。

这个方法的训练,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还为我们其它学课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我们学数数,为什么拿着棍子数。

这就是要建立一个从像到象的联系。

当有一天我们明白了这些数字的递增规律,一千一万一亿,我们都能数了。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象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只有从作者的写作环境写作经历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主旨。

同一件
事,站在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学会了的象思维,就是学会了辨证思维。

象的思维是一把思维的宝剑,让我们更轻松自如,更加游刃有余的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