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1、把300本作业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

解:4+5+6=15

300÷15=20

20×4=80(本),20×5=100(本),20×6=120(本)

答:四年级得80本,五年级得100本,六年级得120本。

2、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050÷101=50(千克)

答:需要盐水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

解:40÷2=20(头)

20×(5+2)=140(头)

答:山羊和绵羊一共有140头。

4、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656÷101=56(千克)

答:需石灰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二两个班,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两个班各得跳绳多少根?

解:52+48=100(人)

200÷100=2(根)

52×2=104(根)

48×2=96(根)

答:一班可得跳绳104根,二班可得跳绳96根。

6、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4∶6,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

解:4+6=10

40÷10=4

4×4=16

6×4=24

答:这个分数是24分之16。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1∶80配制成的。

⑴、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解:40×80=3200(千克)

3200+40=3240(千克)

答: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3240千克的药水。

⑵、6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60÷80=0.75(千克)

答:60千克水,需要药粉0.75千克。

⑶、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1+80=81

1620÷81=20(千克)

答: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20千克。

8、把96分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各是多少?

解:96÷4=24(分米)

3+2+1=6

24÷6=4(分米)

3×4=12(分米)

2×4=8(分米)

1×4=4(分米)

12×8×4=384(立方分米)

(12×8+12×4+8×4)×2=352(平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84立方分米,表面是352平方分米。

9、五年级有140人,六年级有130人,从六年级调多少人到五年级,才能使五年级、六年级的人数比为5∶1?

解:140+130=270(人)

5+1=6

270÷6=45(人)

130-45=85(人)

答:从六年级调85人到五年级。

10、甲做3000个零件比乙做2400个零件多用1小时,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6∶5。乙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解:因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6∶5

所以,甲做3000个零件时,乙能做3000÷6×5=2500(个)

2500-2400=100(个)]

答:乙每小时做100个零件。

1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

小时行全程的 1 15

,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5∶4。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货车行了全程的 4 9 时,所用时间是 4 9 ÷ 1 15 = 20 3

(小时) 60× 20 3 ÷ 5 9

=720(千米) 答:A 、B 两地相距720千米。

12、第一组与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3,从第一组调14人到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1∶2。两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原来第一组占总人数的 5 8 ,调出14人后,第一组人数占总数的 1 3

, 所以两组总人数有:

14÷( 5 8 - 1 3 )=14÷ 7 24

=48(人) 第一组人数:48× 5 8

=30(人) 第二组人数:48× 3 8

=18(人) 答:原来第一组有30人,第二组有18人。

13、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重量比是4∶3,当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的重量比变成3∶4,原来甲、乙两队各有水泥多少吨?

解:原来甲建筑队水泥占总数的 4 7

,给乙队54吨后,甲建筑队水泥占总数的 3 7

, 所以,原来两队水泥的总吨数是:

54÷( 4 7 - 3 7 )=54÷ 1 7

=378(吨)

原来甲建筑队水泥的吨数:378× 4 7

=216(吨) 原来乙建筑队水泥的吨数:378× 3 7

=162(吨) 答:原来甲有216吨水泥,乙有126吨水泥。

14、上、下两层书架放书本数之比是4∶3,如果从上层取出80本放到下层,则本数之比是4∶5,那么上、下两层书架现在分别放了多少本书?

解:原来上层书占总数的 4 7 ,取出80本后,上层书占总数的 4 9

, 所以,两架书总数有:80÷( 4 7 - 4 9 )=80÷ 8 63

=630(本) 故现在上层书有:630× 4 9

=280(本) 下层书有:630× 5 9

=350(本) 答:现在上层书架有280本,下层书架上有350本。

15、小明读一本120页的书,已经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2,再读多少页,已经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1?

解:原来读过的占总数的 1 3 ,120× 1 3

=40(页) 现在读过的占总数的 2 3 ,120× 2 3

=80(页) 80-40=40(页)

答:再读40页,已经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1.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4.2比的应用题-人教版(含答案)

比的应用题 学生姓名年级学科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 1.已知两个量的比与和,求这两个量; 2.已知两个量的比与其中一个量,求另一个量; 3.已知两个以上的量的比与和,求各量是多少。 课型一对一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法 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法 难点: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法 课首沟通 回顾比的相关内容: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 课首小测 1.一批货物按2∶3∶4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去运,甲队运这批货物的,丙队比乙队多运这批货物的 。 2.一段路,甲走完全程用7小时,乙走完全程用6小时,写出甲、乙的时间比是(),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3.[单选题] 两瓶质量相同的盐水,第一瓶中盐与水质量的比是1:4,第二瓶中盐与水质量的比是2:3,把两瓶盐水混合后盐与水的比是()。 A.1:4 B. 2:3 C. 3:7 D. 1:2 知识梳理 按按比分配应用题解答的几个步骤: (1)找到已知条件中几个数的和或差

(2)找到已知条件中这几个数的比 (3)先求出一份数,再解答(或转化成分数乘法应用题)

导学一:一:按比分配应用题 知识点讲解 1:已知两个量的比与和(或差),求这两个量 例 1. 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例 2.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例 3. 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我爱展示 1.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 【学有所获】题目给出的是两个量的和,所以要求出两个量份数之和,先求出一份数,再解答 2.校合唱队有45名队员,男队员与女队员的人数比是4∶5,校合唱队的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学有所获】题目给出的是两个量的和,所以要求出两个量份数之和,先求出一份数,再解答3. 公园里有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2:5,杨树和柳树共有210棵,柳树有多少棵? 4. 把一根长8米的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 知识点讲解 2:已知两个量的比与差,求这两个量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应用题(一)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应用题(一) 2,然后又运进176台,这时1、某电器商场5月份卖出空调总数的 5 商场的空调台数比原来增加了15%,商场原来有空调多少台? 1多20人,新学期又招2、望月小学今年六年级毕业生比全校人数的 6 收一年级新生350人。这样,比原来全校的学生人数增加了20%。原来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2,又上车40人,这时车里的3、一辆公共汽车里的乘客在某站下了 5 乘客比原来增加了10%,原来这辆车里有乘客多少人? 3,第二天运走余下数量的40%,4、运一堆煤,第一天运走总数的 8 第三天运走120吨,刚好运完,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题(二)

1、某校六年级女生占全级人数的74,男生人数比女生的3 2多20人,六年级有多少人? 2、甲乙两队共修一条马路,完工时甲队修了这条马路的5 3,已知甲队单独修要3个月才能修好。乙队独修要几个月才能修好? 3、甲、乙两人绕圆形跑道竞走,他们同时、同地、相背而行6分钟相遇后继续前进4分钟。这时甲回到出发点,乙离出发点还差300米。这个圆形跑道的长度是多少米?(假设甲、乙在竞走过程中的速度是均匀的) 4、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驶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的5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 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题(三)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1,余数是3。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相加,它们的和是22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1倒入乙桶后,这时2、甲、乙两桶油共重80千克,把甲桶里的油的 5 甲、乙两桶油的比是3:2。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3、甲、乙两个工程队,如果从甲队调出30人到乙队,则两队的人数相等;如果两队各调出10人,那么乙队剩下的人数是甲队剩下人数的25%。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4,正好看了64页。照这样计算,小明4、小明用8天看了一本书的 9 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 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题(四)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张)

一、判断。 1.某班男生有8人,女生有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0.8。() 2.甲、乙二人同时走同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钟,乙走完需30分钟,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面积之比是4∶9。() 二、应用题。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现在要浇制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做原料?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5、某工人要做504个零件,他5天做了120个,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6、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7、一根皮带带动两个轮子,大轮直径30厘米,小轮直径10厘米;小轮每分钟转300转,大轮每分钟转几转?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班级姓名

8、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9、一本文艺书,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要提前8天看完,每天要比原来多看几页? 10、羊毛衫厂共有工人538人,分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12人,已知第二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人数比是3∶4。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1、学校把购进的图书的60%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购进图书多少本? 12、小明居住的院内有4家,上月付水费39.2元,其中张叔叔家有2人,王奶奶家有4人,李阿姨家有3人,小明家有5人,若按人口计算,他们四家各应付水费多少元?三、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因为···所以···) 1、买相同电脑,购买电脑的台数与总价。 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本数与捆数。 3、总路程一定,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的面积与宽。 6、长方形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7、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8、圆的周长与直径。 9、订阅廊坊日报,订的份数与总价。 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13、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14、3A=4B 15、房间的面积一定,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块数。 16、工程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部分和未完成的部分。

小学六年级(下册)拓展题_稍复杂的按比分配的应用题

稍复杂的按比分配的应用题 1、用黄铜和黄金制成一种合金。现有黄金40克,黄铜125克,要使制成的合金中黄金和黄铜的比是2∶5,还应加入多少克的黄金?(用两种方法解,其中一种要用比例解) 2、某工程修一条公路,第一天完成的千米数与总长度的比是1︰3,如果再修15千米就可完成这条公路的一半。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3、一条公路全长60 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长度之比是1 :2 :3 ,张叔叔骑车经过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是3 :4 :5 。已知他在平路上骑车速度是每小时25 千米。他行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4、甲乙两仓库的货物重量比是7:8,如果从乙仓库运出6 吨到甲仓库,那么两仓库的货物就相等了,求:甲乙两仓库原有货物各有多少吨?

5、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人完成,甲完成了总任务的30%,其余的由乙、丙按3∶4 来做,丙共做了200 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体育场买来 16 个篮球和12 个足球,共付出760 元。已知篮球和足球的单价比是5:6,体育场购买的篮球、足球各付出多少元? 7、甲乙两仓库的货物重量比是7:8,如果从乙仓库运出10吨,从甲仓库运进6 吨,那么甲仓库比乙仓库多14 吨,求:甲乙两仓库原有货物各有多少? 8、筑路队计划5 天修完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22%,第二天修了全程的23%,最后三天修的路程之比是4:4:3,最后一天修27 米,则这条公路多长?

9、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点向相反方向行驶,4 小时后客车达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50 千米,已知货车速度与客车的比为3 :4,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可做18 个,乙单独做要12 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乙二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生产零件的数量之比是3:5,甲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1、某工程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完全程的3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60 米,这时已修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的比是7:3,这段路共多少米? 12、袋里有若干个球,其中红球占 5/12,后来又往袋里放6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1/2,原来袋里有多少个球?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应用题30道,带答案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乙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 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 1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1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 1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 ,求二车的速度? 1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1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 16、两辆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时相遇。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 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2小时后两人相距150米。A、B两地的最短距离多少米?最长距离多少米?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 题 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 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已知女生有2 4人,这个班级有学生多少人? 10、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1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六(1)班原有学生52人,后来又调进女生4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1)班原来有女生多少人?13、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 3 ,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16、甲箱有桔子100个,乙箱有桔子80个,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 1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9)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1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00道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00道 ――2018·2·26 101.小明买了1支钢笔,所用的钱比所带的总钱数的一半多0。5元;买了1支圆珠笔,所用的钱比买钢笔后余下的钱的一半少0。5元;又买了2。8元的本子,最后剩下0。8元。小明带了多少元钱? 102. 儿子今年6岁,父亲10年前的年龄等于儿子20年后的年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是在公元哪一年? 103. 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8:20从右端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 8:30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 104. 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9,就可比预定的时间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3,就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105. 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12千米。 因此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那么甲、乙两个码头距离是几千米? 106. 甲、乙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的比是5:4,如果从乙班转走9名学生,那么甲班就比乙班人数多2/3。这时乙班有多少人? 107. 甲、乙两堆煤共重78吨,从甲堆运出25%到乙堆,则乙堆与甲堆的重量比是8:5。原来各有多少吨煤? 108.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2天完成,如果这件工作先由甲队做若干天,再由乙队做完,两个队共用了14天,甲队做了几天?

109. 某电机厂计划生产一批电机,开始每天生产50台,生产了计划的1/5后,由于技术改造使工作效率提高60%,这样完成任务比计划提前了3天,生产这批电机的任务是多少台? 110. 两个数相除商9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等于2583。原来的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2) 111.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甲、乙两地相距600米,A每小时走4千米,B每小时走5千米。 上午8时,他们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向相反的方向走,就是依次按照1,3,5,7……连续奇数分钟的时候调头走路。他们在几时几分相遇? 112. 有两个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甲队每工作6天后休息1天,单独做需要76天完工;乙队每工作5天后休息2天,单独做需要89天完工,照这样计算,两队合作,从1998年11月29日开始动工,到1999年几月几日才能完工? 113. 一次数学竞赛,小王做对的题占题目总数的2/3,小李做错了5题,两人都做错的题数占题目总数的1/4,小王做对了几道题? 114. 有100枚硬币(1分、2分、5分),把其中2分硬币全换成等值的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79个,然后又把其中1分硬币全换成等值的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63个,那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综合练习

1 新华小学五年级有学生240 人,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4/5,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甲乙两城相距280 千米,一辆汽车早晨从甲城开出前往乙,到中午12 时已行驶全程的5/7,汽车已行驶了多少千米?离乙城还有多少千米? 3、小东看一本96 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2/3。第二天看了多少页?第三天小东应从第几页看起? 4、水果店购进苹果600 箱。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第二天卖出总数的3/8.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还剩多少箱? 5、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 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2/9,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6、某市为了绿化环境,计划种植观赏树5400 棵,工作人员平均每天可种植总棵数的2/27,9 天后,还剩多少棵没有种? 7、全班48 位同学中有1/3 参加音舞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5/8 参加书画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 5 位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没有参加,有多少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参加? 8、同学们去离学校36 千米远的野生动物园秋游,已经行了全程的2/3,这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 9、学校新购进450 本课外书,图书室留下90 本,其余的按2:3:4 分给四、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到多少本书?

10、一种节能灯,现在每盏的成本是4.6元, 比原来降低了3/5。原来每盏的成本是多少元? 11、某单位老、中、青职工人数的比是2:5:8,老职工比青年职工少60 人,中年职工有多少人? 12、益华电脑城有电脑220 台,第一天卖出1/4,第二天卖出剩下的4/15,第二天卖出电脑多少台? 13、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3,第二次剪去余下绳子的4/5,两次共剪去26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14、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 少12 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 袋。这批化肥原有多少袋?15、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10,甲与乙的比是3:2,乙与丙的比是4:1,乙数是多少? 16、某果园今年植树棵树比去年多2/9,今年植树220 棵,去年植树多少棵? 17、商店运进苹果280 箱,比运进的梨多2/5。运进的莉有多少箱? 18、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是200 米,宽与长的比是3:2。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9、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220 米,比全长的4/5 还少20 米,这条水渠全长有多少米?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它把比与分数结合到一块,一般要求学生能通过数量的比找出数量间的分数关系,再按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所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包含了比与分数两个知识点。 一、分析条件,抓住特点 条件是应用题的最基本的因素。分析条件是解答应用题的根本途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都很简单,在这类应用题的条件中都会告诉学生分配的是什么,要按照什么来分配。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我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已知几个部分的和与几个部分之间的比,求各个部分是多少;二是已知几个部分之间的比和其中一个部分是多少,求另外的部分是多少;三是已知几个部分之间的比和部分之间的的差,求各个部分是多少。例如: (1)、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为5:3,已知梨树和桃树共80棵,梨树与桃树各有多少棵? (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为5:3,已知梨树棵树是80棵,桃树有多少棵?(3)、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为5:3,已知桃树比梨树少80棵,梨树与桃树各有多少棵? 这类应用题先明确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但是有些题目在告诉我们按照什么来分配时,并不以比的形式出现在条件里。如例3:东岗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2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各应分得图书多少本?这道题告诉我们东岗小学要把524本图书分给六年级三个班,但按照什么来分配是此题的关键,因为此题并没有出现几个数的比。所以,在分析条件时应着重使学生明确这道题是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的。因此,这道题也是符合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二、明确解法,概括步骤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整数、小数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 第二种解题方法一般是把几个数的比转化成几个数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几个数。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种类型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以总结为(1)求平均分得的总份数;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人); 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比这一实际情况。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像上题这样,把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三)实践尝试 出示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一、教材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第 61 页例2的内容。按比例分配是比的概念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 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教材是先把比转化成份数,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这里先把比转化成份数,也可以把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也能解答,所以,教学中可以补充归一解答,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整合思路 本课运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首先复习旧知,注重铺垫,激发兴趣,出示有关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既而学习例题,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利用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最后拓展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课堂,参与式学习。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熟练地解答有关题目。 3.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确立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熟练解答有关题目。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教学关键: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知,注重铺垫应用—— 多媒体应用与分析资料展示:

1、列式解答 : A、银燕电器厂有职工270 名,男工 人数占总人数的,男工有多1、复习题。 少人?2、分析及总结。 B、把 216 棵树苗分给四、五、六年素材来源: 级种植,其中四年级占总棵数的,自制 四年级种了多少棵? 2、口答:一个农场计划在100 公顷 的地里播种 60 公顷大豆和 40 公顷 玉米。 a、大豆和玉米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分析——此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直观几?地以幻灯片方式展示练习题,将学生引入学 b、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比是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 )(板书:比) 3、口答: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 比是 3:2 a、大豆的公顷数占()份 玉米的公顷数占()份 这块地一共()份(板书: 份数) b、大豆占这块地的() 玉米占这块地的()(板书: 分数) 4、口述算式: a、农业专业组把一块100 公顷的 地平均分成 5 份,其中 3 份种大豆, 2份种玉米,玉米和大豆各种多少公 顷? 回答后提问,是求什么?是什么类

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题(一)

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题(一) 1、明明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一块底面,需要320块,若该铺边 长为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2、在“双十一”活动时,某家电电器城的所有电器,都打同样的折 扣促销。明明花1200元买了一部原价1500元的手机,他还想买一台原价为3300元的电脑,需要花多少钱? 3、一个r为6厘米的圆筒中有些水,水中有一个h为9厘米的圆锥。把他从水中取出后,h下降了0.5厘米,求圆锥的底面积? 4、苹果收购价每千克1.2千克,产地到商店距离为400千克,运费 为每吨每运1千米,收1.5元,若不计损耗,要实现5%的利润,每 千克要卖多少元? 5、水管内径为20mm,水流的速度为0.8m/s,求水管1分钟流出多少升水? 6、一个茶叶桶直径为10cm,高12cm,将四个正好放在正方形盒中,,问纸盒的长宽高各为多少cm?纸盒空隙部分体积是多少? 7、长方体木料加工成圆柱,长20dm,半径1dm。已知削去的部分 相当于原木料的37.2%。问这根长方体的体积? 8、一个底面周长为3.14dm的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一些水,恰好占玻璃容积的2/5,将两个同样大小的铁块放在杯中,这时水面上升6cm,刚好与杯子口齐,求玻璃杯的容积? 9、未来书店和成才书店的《童话故事》每本定价都是十元,请你帮 老师决定该去哪个书店购买。我们班要买24本,未来书店:每本按原

价优惠10%出售。成才书店:每买5本赠送一本,不满5本不赠送。 10、学校要买136套校服,甲店80元一套打7折,乙店80元一套先降10%后,买4送一。哪种办法最省钱? 11、有四十六名同学去划船,共乘12条船,大船每条坐5名,小船每条坐3名,求小船、大船各有多少条? 12、自来水管内径为2cm,水的流速为8cm/s,一位同学刷牙总不关水龙头,每天刷两次牙,每次刷3分钟,求一个月浪费多少升水? 13、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8/15,后来又有3 名男生参加,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9,数学兴趣小组现在有多少名男生? 14、等候公共汽车的人在某站牌处站成一排,刘冰也站在队伍中,他数了数,他前面的人是总数的2/3,排在他后面的人是总数的1/4,问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15、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30km,货车每小时行36km,当客车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3/8时,货车离两地的中点6km,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6、有一个正方体,如果搞增加2cm,就成了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6平方厘米,问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式多少? 17、将圆柱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等于谁?宽等于谁?底面积等于谁?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高为6cm,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多多少平方厘米? 1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6km,乙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参考答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参考答案 典题探究 一.基本知识点: 二.解题方法: 例1.六年级(2)班有学生48人,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有()人.A.30 B.18 C.25 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占了总人数的,总人数已知是48人,就是求48的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答:解:48×=18(人) 答:女生有18人.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女生人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例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乙数是()A.48 B.36 C.12 D.60 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则乙数占了三个数总和的,这三个数的和是48×3=144.据此解答. 解答:解:48×3=144 144×=48 答:乙数是48. 故选:A.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乙占了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三个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例3.欢欢看一本80页的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欢欢大约看了()页. A.7B.47 C.56 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由“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可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然后根据总页数,解决问题. 解答:解:7+5=12, 80× =80× ≈47(页). 答:欢欢大约看了47页. 故选:B 点评:本题关健是先通过“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4.一批货物按2:3:5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商店.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 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分析:把这批货物的总重量看做单位“1”,也就是要分配的总量,是按照甲、乙、丙三个商店的质量比为2:3:5进行分配的,先求出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进一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三家商店各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进而确定哪家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进一步把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即可. 解答:解: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2+3+5=10(份), 甲商店分得:1×=, 乙商店分得:1×==0.3=30%, 丙商店分得,1×==; 答: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 故答案为:丙,30. 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数量,就看作单位“1”. 演练方阵 A档(巩固专练) 1.在50千克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盐是()千克. A.1:10 B.1:9 C.5D.5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训练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训练 (一) 1、电视机厂男职工与女职工人数比是5:4,已知该厂共有职工198人,这个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21:78。990立方米的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各多少立方米? 3、甲、乙两数的和是50,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 4、一本书有240页,小明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的比是5:3,已看多少页? 5、甲、乙两数的和是1.5,甲、乙两数的比是2:1,甲数是(),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差是()。 6、甲、乙两数的和是75,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比乙数多()。 7、甲、乙两数的比是3:4,它们的差是210,甲数是(),乙数是()。 3千克,小强喝了一些后,喝了的和剩下的比是3:5,剩下多8、一瓶矿泉水有 5 少千克? 9、甲数是45,与乙数的比是5:6,乙数是多少? 10一种药水是用药液和水按1:100配成的,现在要配制5050千克药水,需要药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11、某校为残疾儿童捐款2400元,教师与学生捐款数之比为5:7。教师和学生各捐款多少元? 12、鸡比鸭多10只,鸡和鸭的只数比是5:4,鸡有()只,鸭有()只。 13、甲、乙两数的比是5:6,甲比乙少10,甲是(),乙是()。 1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丙数是多少? 15、一个养鱼厂,计划购买一些鱼苗,若按7:4的比例来放养鲤鱼和鲫鱼,鲤鱼苗比鲫鱼苗多1200尾,应购买多少尾两种鱼苗? 16、某工厂男工与全厂职工总数的比是4:5。已知全厂职工有540人,这个工厂有男职工多少人? 17、某工地上黄沙与水泥的比是5:3,黄沙60吨,黄沙比水泥多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综合练习完整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 除法应用题综合练习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综合练习 1 新华小学五年级有学生 240 人,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 4/5,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甲乙两城相距 280 千米,一辆汽车早晨从甲城开出前往乙,到中午 12 时已行驶全程的 5/7,汽车已行驶了多少千米?离乙城还有多少千米? 3、小东看一本 96 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8,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 2/3。第二天看了多少页?第三天小东应从第几页看起? 4、水果店购进苹果 600 箱。第一天卖出总数的 1/5,第二天卖出总数的 3/8. 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还剩多少箱? 5、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 216 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 2/9,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6、某市为了绿化环境,计划种植观赏树 5400 棵,工作人员平均每天可种植总棵数的 2/27,9 天后,还剩多少棵没有种? 7、全班 48 位同学中有 1/3 参加音舞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 5/8 参加书画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 5位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没有参加,有多少同学两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参加? 8、同学们去离学校 36 千米远的野生动物园秋游,已经行了全程的 2/3,这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 9、学校新购进 450 本课外书,图书室留下 90 本,其余的按 2:3:4 分给四、 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到多少本书? 10、一种节能灯,现在每盏的成本是元,比原来降低了 3/5。原来每盏的成本是多少元? 11、某单位老、中、青职工人数的比是 2:5:8,老职工比青年职工少 60 人,中年职工有多少人? 12、益华电脑城有电脑 220 台,第一天卖出 1/4,第二天卖出剩下的 4/15,第二天卖出电脑多少台? 13、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 1/3,第二次剪去余下绳子的 4/5,两次共剪去 26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14、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 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 1/3 少 12 袋,这时仓库里还剩 24 袋。这批化肥原有多少袋? 15、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 110,甲与乙的比是 3:2,乙与丙的比是 4:1,乙数是多少? 16、某果园今年植树棵树比去年多 2/9,今年植树 220 棵,去年植树多少棵? 17、商店运进苹果 280 箱,比运进的梨多 2/5。运进的梨有多少箱? 18、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是 200 米,长与宽的比是 3:2。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9、工人叔叔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 220 米,比全长的 4/5 还少20 米,这条水渠全长有多少米? 20、修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 3/7 后,离这条公路的中点还有 17 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21、有一批水果,卖出原来的 2/5 以后,又运来 1200 千克。这时的水果恰好是原来的 2/3,你知道卖出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提示:先求出这批水果,再求卖出的。

六年级按比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按比分配应用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69852458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按比分配应用题 1、六年级有120人,五年级与六年级的人数比是3:4,五年级有多少人?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2:3:4,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多少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是2: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米? 4、同学们分3组采集树种。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采集的树种的 质量比是5:3:4,一组采集15千克,二组、三组各采集多少千克?

5、六年级有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六年级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4: 5,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 比例解决问题 1、电视机厂要生产一批电视机,头30天生产180台,照这样计 算,要生产1320台,需要多少天?

2、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 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3、一堆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20辆才能一次运完,如果改用载 重5吨的汽车运,需要几辆才能运完 4、运来一批纸装订成练习本,每本36页,可订40本,若每本30页,可订多少本 5、某工程队修一条路,12天共修780米,还剩下325米没有修。 照这样速度,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天?

6、食堂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105千克可以烧30天。改进烧煤技 术后,每天烧煤90千克,这批煤可以多烧多少天 8、一间教室,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75块, 如果用面积是0.2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方砖多少块 9、 10、 8、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8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几天可以读完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一、基本题。 已知几个分量的和,与几个分量间的比,求各分量。 方法一:(1)求总份数(比的前后项的和); (2)求一份量(总量(几个数的和)÷总份数); (3)求出各分量(一份量×份数) 方法二:(1)求总份数(比的前后项的和); (2)求出各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3)求出各分量(总量×几分之几) 例1、六(1)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这个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二、变式题 1、只知道几个分量间的比,求各分量。 (1)隐含总量。 方法:根据题的特点找出隐含的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解答。例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各是多少? (2)隐含分量所占的份数。 方法: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找出隐含的分量所占的份数,再按基本题的方法解答。 例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厘米,腰与底的比是3:1,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少? 2、已知两个分量的差,与几个分量间的比,求各分量(或总量)。 方法:两个分量的差÷两个分量所占份数的差=1份数,再求各分量(或总量) 例4、饲养场鸡的只数比鸭少1200只,鸡与鸭只数的比是3:5,鸭有多少只? 3、已知几个分量的比,求各分量 (1)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宽的比,求长方形的面积方法:先用周长÷2求出长与宽的和(即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求出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例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9.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和长、宽、高的比,求长方体的体积

方法:先用棱长总和÷4求出长、宽、高的和(即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求出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 例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已知几个分量的平均数和几个分量的比,求各分量 方法:根据平均数×份数=总数,计算出总量,再按基本题的方法解答。 例7、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5、已知一个分量和几个分量的比,求其他分量(或总量) 方法:已知分量÷它所占的份数,计算出1份数,再求出其他分量(或总量)。 例8、第二小学有140个男生,男生与女生的比7:8,第二小学有女生多少人? 6、重新分配问题。 方法:(1)把原来分配的结果加起来,算出总量,再按重新分配的比例,算出重新分配的结果。(2)一个人(或物)两次分配的差就是得到(或给出)的数。 例9、甲仓库存粮50吨,乙仓库存粮70吨,从甲仓库运给乙仓库多少吨粮食,才能使甲、乙两仓库的存粮比是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