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钢围堰封底施工技术总结
大型双壁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型双壁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通过东水门长江大桥P1主塔基础施工,介绍大面积、大高差的封底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
【关键词】大面积;大高差;封底混凝土1.工程概况大桥P1主塔基础为深水低桩承台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其顶标高为+185.50m,底标高+158.0m,高27.5m。
钢围堰平面尺寸为内径φ31m,外径φ34m,壁厚1.5m,首节段钢围堰刃角高度为1.5m。
封底混凝土采用添加絮凝剂的C20水下混凝土,因封底面积较大,达754.4m2,高度达4m,混凝土灌注量大,属于大面积摊铺、大高差输送混凝土施工。
综合钢围堰内外水位差等现场条件考虑,分两层进行灌注,第一层灌注1.5m,第二次灌注2.5m。
2.施工总体思路根据钢围堰拼装采用砂石筑岛的方法进行施工,再进行抽砂下沉,下沉到位后,由于基底高差在±50cm范围,外侧沙受水压作用涌进围堰内,因此浇筑内外混凝土环带,以阻隔大部分江水和河砂的作用,长江水位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射流泵配以潜水员进行基底清理,待基底清理完毕后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
封底混凝土施工采用添加了絮凝剂的水下不离散混凝土进行施工,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进行,先浇筑第一层1.5m厚封底混凝土,再在混凝土表面进行钢护筒的支立、连接和安装,最后浇筑第二层2.5m厚封底混凝土。
3.封底混凝土灌注准备工作封底工作是基础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所动用的机械、材料、人员都是大量的,持续的时间较长。
因此,封底之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1)收集整理好有关的技术资料,以作为封底工作能否进行的依据。
(2)参加封底工作的机械设备均应经过检查处于良好状态常用的备品应有充分的准备。
(3)作好水下封混凝土所需用的各种记录表格。
(4)水封的支架、设备都应提前安装就绪,并经检查处于良好状态。
(5)测量工作人员,应作好充分准备,并了解各有关方面的情况。
(6)了解前后三天的气象预报情况。
(7)航道的使用情况通知港监、航道部门并征得同意。
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2 Q
0
_一
施 工技术也不复杂 , 自身刚度大 , 性强 , 且 整体 能够抵抗 较大 的竖 向力和水平力 , 安全可靠 , 因而在桥 梁深 水基础 施工 中得 到广 泛
的 应 用 。
1 工程概 况
某特大桥地处揭 东县地都镇跨 越榕江 , 主桥 为 4跨连续 钢桁 梁柔性拱桥 , 跨径组合为 10m+ 2 0m+10m。主桥三个主 1 2× 2 1 墩位于榕江深水 区 , 计采 用低 桩承 台群桩基 础 , 设 每个 主墩 设计 1 根 直径 2 8 m 的 钻孔 灌 注 桩 , 花 形 布 置 , 基 中心 间距 1 . 梅 桩 7 6m。承 台位于河床面 以下 , . 承台设计为矩 形 , 采用 C 0防腐混 4
p ein o i e lyn n o s u t n,whc a r vd d e p re c d g ia c o t r i lr e gn e i g c sr cin l t fpp a i g a d c n t ci o r o ih h s p o i e x e in e a u d e f rf u e s a n ie r o t t . n n u mi n u o Ke r s o z n a ie t n ld i i g o s a d h l rl n y wo d :h r o tld r ci a rl n ,lo e s n od d l g,k y tc n lg ft n h e s i o l i i e e h oo o e c l s y r
关 键 词 : 桩 承 台 , 壁 钢 围堰 , 工 工 艺 低 双 施
中图分类号 : 45 5 6 U 4 .5
文献标识码 : A
பைடு நூலகம்
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和铁路桥梁深水施工都采用了双壁钢围堰结构,在实际施工中双壁钢围堰结构作为临时的挡水措施,也不参与主体结构的承重受力等,如何将双壁钢围堰快速下沉到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分析双壁钢围堰施工中的一些特点以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技术措施一、钢围堰加工根据施工计划、场地、运输条件等采用在工厂或工地现场加工。
对主要焊缝采用探伤检查并作煤油渗透试验。
适用条件:适用于大型河流水深流急的深水基础,能承受较大水压,保证基础全年施工安全。
特别是覆盖层较薄的平坦岩石河床。
既是围水挡土的临时构筑物,同时其顶部又是水中施工的平台。
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水密性能,因此在深水施工中得到了应用。
二、双壁钢围堰主要优点:1、能承受较大水压,基本上能全年施工;2、双壁钢围堰结构刚性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3、双壁钢围堰结构简单,工序单一,施工简便,围堰在水中以灌水下沉,主要工作是拼装;4、双壁钢围堰顶部的施工平台,能承受较大的施工荷载,可为后期施工提供较大的便捷;5、钢围堰上部能重复利用。
三、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施工图设计中地形、地质构造、河床构造、覆盖层构造、厚度,基础形式、基础埋深、承台尺寸,礅身(柱)截面尺寸,施工期间水位、流速、涌浪变化情况,通航河流船只运行情况、封航时间等情况调查。
设计说明中关于水中施工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中水中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总说明、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各种资源需要量及其供应情况。
尤其对于水上运输船只设备的检查,双壁钢围堰下水坡道地点的选择(下游)、确定、加固、检查。
结合平面布置图选择、确定双壁钢围堰制作场地,清理与加固。
2、施工准备人员组织、材料、设备、工具、零件准备:根据施工设计,计算所需各种规格材料数量、下料长度、焊接工艺,焊接设备是否满足需要、起重设备、零配件是否满足需要、工作是否正常。
钢围堰施工技术实践总结

钢围堰施工技术实践总结。
1.钢围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钢围堰的设置位置。
有时候因为房屋拓建或者底层成因,我们无法按照设计图纸设置钢围堰,而且土质状况也会对钢围堰的设置位置有较大的影响。
(2)钢围堰的尺寸选定。
施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钢围堰的尺寸和实际需要不符合,导致施工的效率低下。
(3)钢围堰的质量控制。
由于钢围堰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坚硬土层内,使得我们难以有效监控钢围堰的质量。
2.如何解决钢围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钢围堰的设置位置。
我们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通过对地形地物、建筑物等实地勘测,提前研究并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将钢围堰的位置设置在最有利于施工的位置。
(2)钢围堰的尺寸选定。
我们必须对施工环境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钢围堰的高度和直径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开展施工提供更加便捷有利的条件。
(3)钢围堰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对钢围堰的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3.钢围堰施工技术实践总结(1)对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快速响应能力。
我们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新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工地地形地貌、土层情况下迅速对钢围堰施工进行相应和调整,从而提高钢围堰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2)强化质量控制。
在进行钢围堰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强化质量监测和检验,确保施工过程的质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从而保障工程的实施安全和稳定性。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钢围堰施工项目中,我们要注重团队的力量和作用。
通过加强沟通和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达成协作共赢的目标,提高施工效率和品质。
本次钢围堰施工技术实践总结活动是一次有益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的机会,对于提升公司工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施工实践中,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得到应用,更多的施工难点被攻克,让我们共同为实现工程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而不懈努力。
双壁钢围堰施工要点

双壁钢围堰施工要点最近在整理双壁钢围堰施工要点的笔记,有些心得要跟大家分享。
我理解双壁钢围堰施工啊,第一个要点就是设计呢。
这个设计得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来,比如说施工地的水深啊,水流速度啥的。
就像咱们盖房子,你得先看看这块地的情况才能设计好房子户型一样。
我之前老搞混这个双壁钢围堰的尺寸设计因素,后来我就想啊,这和给猫咪做笼子差不多,你得先看看猫咪多大、它活动的空间特点,然后才能决定笼子的大小尺寸那种感觉。
那它的设计不光要考虑水里的环境,还得想到以后施工的方便性,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只看一点。
我总结啊,可以把这些设计因素列个单子,就像咱们去超市列购物清单一样,一项一项地去核对,这样就不容易忘。
再说说制作方面的要点吧。
这个材料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你想啊,质量不好就像我们穿了薄衣服在大冬天,肯定是熬不过去的。
材料选好了还要注意加工精度,这就好比我以前做手工模型的时候,如果零件裁剪或者拼接不准,整个模型就七扭八歪的。
双壁钢围堰也是,加工精度差了,安装起来就会有大麻烦。
还有焊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去做。
我记得我之前看到一个工程案例,就是因为焊接的时候没按标准来,结果在水里的时候出现渗漏问题,那可就糟了。
所以这焊接啊,得认真,要不停地检查。
还有运输和下沉这个环节也是难点重重啊。
运输的时候怎么保证围堰不变形呢?这时候就得用一些辅助的工具来固定,就像咱搬家的时候,那些易碎品要用泡沫啥的固定好一个道理。
下沉的时候呢,这得控制好速度呢。
我理解速度快了或者慢了都不好,快了可能会造成不均匀下沉,慢了可能会受水流影响位置偏移。
我有个疑问啊,到底这个速度根据什么来调整呢?我分析可能还是取决于当时的水文条件,但是具体怎么个量化法我还在摸索。
对了还有个要点,就是下沉过程中的定位,像我们找东西要用指南针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精确的定位手段,确保围堰准确地落在预定位置。
学习双壁钢围堰施工要点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全掌握的事儿,我还在不断地探索学习中。
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分析

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分析随着桥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深、流急、复盖层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修建桥梁基础时,近年来设计了一种双壁钢围堰的防水结构。
介绍双壁钢围堰的基本特点及技术创新。
标签:双壁钢围堰;桥梁基础;桥梁施工1 特点(1)利用双壁钢围堰重量轻、浮力大的特点,使钢围堰浮运就位起吊下水后能象船体一样稳定垂直地自浮于墩位处水面上。
(2)钢围堰制造、拼装、接高的所有焊缝,质量要求很高。
所有焊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经水密试验确保不漏水。
(3)双壁钢围堰平面为一回形钢环结构,刚度好,施工方便,是刚劲可靠。
2 适用范围双壁钢围堰适用于水深、水流急、覆盖层厚等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深水基础施工,长江水域中的桥梁多用这种施工方案。
2.1 施工工艺围堰制造及拼装:围堰按照事先划分好的节段在工厂制造,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拼,合理的节段划分要使节段重量在工厂及组拼场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范围内,并尽量减少拼接的焊接工作量。
围堰的制造要满足《钢结构制造规范》的要求,着重控制结构的尺寸和焊缝质量,并保证围堰侧板有良好的水密性。
各节块围堰组拼时应按车间内编号顺序进行。
各节围堰先点焊组拼成整体然后对围堰直径、倾斜度及围堰结构等进行测量检查合格后方能全面施焊。
围堰焊接完毕,应对焊缝认真检查,对壁板和隔舱板焊缝进行煤油渗透检查,不合格的应予以补焊。
各块组成部分:材料:内、外侧壁板,隔舱板及加劲板,内、外壁水平环板为Q235B钢板;竖向加劲肋和斜撑为角钢。
要求:①施工前,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对原材料的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②型钢必须预先进行校正。
③壁板采用自动切割机下料,型钢用气割下料。
④下料时考虑焊接收缩余量。
⑤需对边缘加工的零件,单边预留2mm的加工余量。
2.2 各节块组拼轮廓及平面尺寸的控制:拼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侧板接缝位置平顺,块与块拼装时必须保证水平环板对接平顺,顶端拼接板平面平整。
围堰焊接要求:焊接要求:①水平环板与隔舱板开坡口等强焊接。
6、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工法全解
6、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工法全解前言双壁钢围堰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深基坑支护工法。
它能够有效地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使施工效率得到提升,缩短工期。
本文将介绍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有助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掌握这种支护工法的实际应用。
工法介绍双壁钢围堰是由内壁和外壁组成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的支护结构,保证基坑不塌方,并且不会影响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
施工步骤大致的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测量和布线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坑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钢板的尺寸和长度等参数,以便后面的制作和安装工作。
第二步:钢板制作和加固钢板需要制作成合适的尺寸,然后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以保证钢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第三步:基坑开挖在进行基坑开挖时,需要依据预先制定的开挖方案进行施工。
开挖前,要对周边建筑物和设施进行保护,避免因振动而产生的损失。
第四步:钢板安装在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需要进行钢板的安装。
安装前需打造安装平台,按照预先制定的位置和方位要求,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布置。
钢板需要进行垂直度和平面度的检查和调整,以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第五步:钢板之间混凝土灌注钢板之间需要进行混凝土灌注,灌注时要求混凝土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确保构造的压实度和强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第六步:内商道、卫生间和管线施工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需要对基坑内的卫生间、内商道和管线进行施工,其中内商道和卫生间的施工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第七步:基坑回填和总体验收在所有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基坑的回填。
回填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检查排水、地下水位、稳定岩层厚度等相关因素。
总体验收需要包括基坑和支护结构的各项指标和参数的检查和评估。
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注意事项•属于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必须从稳定开始,先按一定的坡度进行开挖,确保基坑墙面无塌方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双壁钢围堰水下不分舱封底施工技术
目前 , 桥梁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水下混凝土多采用 隔仓板分
舱浇筑 , 并布置多根导管采用一次拨球法灌注 。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
工时 由于混凝土灌 注前导管 内部有泥浆或 积水 , 因此首灌混凝 土
时需要在导管内设置隔水装置 , 隔水装置通常是橡 胶球 或其他材
料制成的球状物( 砍球法 )水泥砂浆。 、 当大面积浇筑水下混凝土布 置多根导管时 , 后续的导管 内积水需用潜水泵抽出, 这样不仅增加
科技情报 开发 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 0 11 — 2 6 0 10 — 0 3 2 1 )8 0 0 — 3
S IT C F R TO E E O M N C-E H I O MA IND V L P E T&E O O Y N CNM
21年 01
第 2 卷 第 1 期 1 8
[ ] 谢文兵. 放沿空 留巷几个 关键 问题 的研究 E ] 3 综 J. 学报 , 煤炭
2 0 ,9 2 :4 — 4 . 04 2 ( )1 6 19
第 一作者简 介 : 志伟 , ,9 3年 生 ,0 6年毕 业于 太原 胡 男 18 20 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 助理工程师 , 为山西焦煤西 山煤 电集 现 团公司通风处瓦斯科科长 , 山西省太原 市 ,3 0 1 00 2 .
[ ] 宋文财. 4 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 在沿空 留巷 中的应用[ ] J. 山西
Go - i eEn r t i i g La e yTe h o o ya d b sd t yRe a n n n wa c n l g n F l n c n l g sd n wa i i gTe h o o y Be i eLa e y l
施 工技 术 , 期 为 同类 工程 提 供 借 鉴 。 以
钢围堰深水大体积砼封底施工技术
个 小 料斗 问 以溜槽 连接 , 心储 料 盆 出料 口搭 设 高 中
度 根 据小 料斗 顶 口高度 、 凝 土 溜送 距 离 及 溜 槽 坡 混
度 确 定 , 槽坡 度按 不 陡 于 1 3搭设 , 体 布置见 图 溜 : 具
2( )。 a
钢 围堰 封底施 工 工艺 流程 为 : 围堰 下 沉 到 位 、 基 底找 平一 封底 平 台搭 设一 测深 点 、 管 、 料 斗布设 导 下 一钢 围堰 封底 砼浇 筑 。
钢 围堰 深水大 体积砼 封底 施 工技 术 郭永斌
f
一
I
1
;
.
r
一
/叠
L R 1 .
() 心 漏 斗 盆 a中
图 3 首 批 混 凝 土 方 量 计 算 图 式
为 1 N/ ; 混 凝 土 拌 和 物 容 重 , 2 N/ 0k m。 y 为 按 4k
点 。 结 合 某 特 大 桥 水 中 主 桥 主 墩 双 壁 钢 围堰 的 拼 装 、 下沉 以 及 基 底 找 平 后 进 行 双 壁 钢 围 堰 封 底 施 工 的实 际工
况 , 平 台搭 设 、 斗 及 导 管 布 设 、 工 组 织 、 浇 筑 控 制 、 底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及 常 见 问题 的 处 理 等 方 面 介 绍 了 从 料 施 砼 封 大 体 积 砼 封 底 施 工 的相 关 技 术 , 为 类 似 项 目提 供 借 鉴 。 可 关 键 词 : 围堰 ; 水 ; 体 积 砼 ; 底 ; 直 导 管 法 钢 深 大 封 垂
湘桂铁路湘江特大桥双壁钢围堰封底混凝土施工技术
24m ×1 . t =2 2 . t . 0 2/ m2 3 8 5 ;
吊。
设
F抗 浮 力 , 力 = 3 8 9 1 1 t= .1 F浮 2 2 . 20 . 1I 5 7 ( 全) 安 。
床( 基岩) 的紧密结合 , 抵抗水浮力和水压力 , 达 到强度后排水 ,为承台和桥墩施工提供 安全和 理想的作业空间。 水 中墩 3 #墩基础采用双壁钢 围堰施工 , 0 围堰下沉到位 , 清基完毕检查合格后 , 即可进行
封 底 混凝 土 施 工 。
本次封 底混 凝土 需配置 2套 移 动式灌 注设 备 ,需 要 导管 7根 ( 每根长 7 )4 r 、 方料斗 4 。 n 个 导 管提升设 备通过 在 围堰 两侧设 置两台船吊实现 , 台为 一 三一一 ! 1 名 芝 5 O吨 履 带 吊 , 台 为 2 一 5吨 汽 车 1 制 作 安 装 灌 注 混 凝 土 平 台搭
科 黑江 技I 总 — 龙— —言 —
工 程科技 l j
刘 哲
湘桂 铁路湘江 桥双壁钢围 底混凝土施 特大 堰封 工技术
( 中铁 二十 五 局 二 公 司 )
摘 要: 针对湘桂铁路 湘江特 大桥双壁钢 围堰封底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 了探 讨。 关键 词 : 路桥 ; 堰 ; 铁 围 混凝 土 ; _ 技术 dr -
期适 当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 ,使混凝土形成较 平整 的顶面 ,封底 混凝土 的灌注标高一般 比设 计标 高提高 1c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没计强度 5m, 的 8%, 0 抽水 , 除顶面的软弱层 至设计标高。 凿 4质量控制要 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4l 。 河床清基和刃脚 、 钢护筒检查 : 封底 按 混凝 土为 1 m考 虑 ,即基 底 标 高 全 部 达 到 .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护筒导向架布置图
相片 1:下层导向架
相片 2:整根吊运
相片 3:护筒存放
相片 4:护筒精确定位
施工表明:双层导向架模式,有较高强可操作性,解决了施工现
混凝土由 5#搅拌站负责产生,6#搅拌站备用,由 12 台运输车 连续运输,经现场勘查,结合周边的环境,混凝土运输路线利用原有 市政道路、村道到达北江特大桥东岸施工现场。
线路 1(选用):5#搅拌站(小塘工业大道仇边岗)---小塘工业 大道---塘中(南)路---村道---施工现场
线路 2(备用):5#搅拌站---小塘工业大道---滨江路---水利所 ---塘中(南)路---村道---施工现场
场钢护筒存放场地狭小,施工过程定位简单、快速、操作方便、定位
精度高。安装定位、焊接可同步流水进行,缩短了施工控制工序及工
期。单根钢护筒定位只需 1 小时可完成,比预期效果好。
2.3、砂包抛填围堰外侧
完成围堰精确定位及稳定钢管桩振沉后,开始围堰外侧抛填,砂
包采用砂袋及麻袋结合,由货船运砂至围堰边,人工装砂抛填,由开
③、施工方案确定的是施工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施工中 应根据相应情况采取灵活的调整措施,原计划混凝土浇筑点较 多,但实际中因混凝土流动性较少,减少了混凝土的灌注布置点。
④、设计封底顶面标高-10.2m(承台底),灌注过程控制比设 计标高低 50cm,即-10.7m,避免灌注过高浪费混凝土,并且高出部 分需凿除。经灌注过程及灌注后实测点基本都能满足要求,界时承
18.269m,分三节整体加工,水运至现场整体拼装焊接、下沉。承台 封底采用C30 水下混凝土,浇筑厚度 3.5m,预计浇筑方量 1600~2000
m3,浇筑时间约 24 小时。 244#墩双壁钢围堰封底按照中交四航局贵广铁路指挥部下
达 4 月 25 日工期目标完成。浇筑从 4 月 23 日 16:00 开始,4 月 25 日 12:00 结束,连续浇筑 44 小时,完成灌注方量 1593m3。施 工方案虽经过多次讨论但实施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为提高施工 技术水平,便于今后类似施工借鉴,以下按浇筑前的主要工艺、 浇筑过程控制、人员组织应急措施等方面施工技术总结。 2、浇筑前主要工艺
导管采用内径 280mm的钢管,灌注作用半径为 3.5~4m。导管内 壁应光滑,使用前应经水密性试验合格。导管采用 3 套,2 套使用, 1 套备用,每套导管长度约 25m,管顶部分导管采用多根 0.5m短管, 以便调节,其余导管长度 2.5~4m。导管接好后在上面作长度标记, 与浇筑料斗安装在一起,料斗的容量应满足首灌埋管 0.8m的要求, 料斗容量为 2m3,灌注时先灌满料斗,拉球的同时由装满 天值班人员
晚上值班人员
职位
项 李明忠(13925965388) 何锦明(13925199230) 项目部总策划 目
领 导
张佳荣(18923236362) 王志强(18929921808) 北江桥段总指挥
洪彦彬(13602899355)
后勤总策划
吴卫敏(13728512349)
施工表明:浇筑过程恰好龙舟雨,暴雨不停,施工时运输道路过 往车辆、人员很少,有效降低了对当地交通及村民的干扰,施工过程 较为顺利。但在 25 日凌晨 4:00 仍存在村民干扰现象,导致中途停 顿 2 小时,可见运输仍不太乐观,特别是以后主墩桩基浇筑,方量多 达 900m3,中途不允许停顿,运输压力仍较大。应充分考虑交通、施 工燥音、环保方面对村民的影响。 3.2、混凝土灌注 3.2.1、导管、料斗
钢护筒长度 24m,由专业厂家加工分两节 12m 水运至现场。为加 快施工进度,钢护筒在现场出运平台进行接长焊接后,吊船整体吊装 至钢围堰导向架处进行前期存放。最终钢护筒定位采用整体双层导向 架模式,在上层导向架测量放样出钢护筒的桥轴线、墩轴线位置,吊 线锤将测量点引至下层导向架,定位时采用 200T 吊船起吊,工字钢或 槽钢十字方向焊接顶住限位,预留 1cm 下放空隙,起吊后通过定位缓 慢下放,达到精确定位目的。
台施工时只需再浇筑 10cm 调平层,为以后承台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⑤、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保证好通讯设备通畅,注意手机
及对讲机的充电。
相片 9:灌注过程相片
3.3、人员施工组织、应急措施
3.3.1、人员组织 244#主墩钢围堰施工是北江特大桥关键性控制工序之一,其施
工特点为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作业持续时间长。需整调动项目 部团队力量,为确保 244#主墩钢围堰工程的顺利实施,特对钢围堰 的混凝土封底人员做以下安排。
图 6:料斗导管安装示意图
相片 7:混凝土地泵、泵管平面布置
施工表明:3 台地泵布置较为合理,也适合场地特点,并与 5# 搅拌站混凝土供应相匹配,但布管方面注意急弯、直线短距离的控制, 宜采用角度较大的变头,并检查泵管的密水性,避免浇筑过程泵送压 力过大。
(线路2)
3、封底浇筑过程控制 3.1、混凝土运输道路交通疏导
双壁钢围堰定位着床后,将进行一系列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为本次浇筑打夯良好的施工基础。
2.1、钢围堰的调平
由于钢围堰基床抓泥不平整,实际着床情况不太理想,与原 计划围堰韧角嵌入泥岩 60cm 存在差异。着床后西岸江心侧存在 60~100cm 的悬空。为了确保钢围堰顶面的平整度及受力均衡 性,采取以下措施纠正,对钢围堰西岸江心侧方向抽水悬浮后, 由潜水员依据水下实测悬空高度特制钢管桩凳子,钢管桩短管上 下两端用 90×90×1cm 封住,沿围堰每隔 5m 塞垫一处。由潜水 员下水塞垫,再通过灌水下沉重新着床,将钢围堰夹壁压紧钢管
专人指挥。剪球时导管下口与地面距离 0.3m,先将导管沉放到底, 以平台面作参照在导管上作标记。
导管在工作平台弯起,底部焊固定架,沿料斗边上升,顶部比料 斗面高出 50cm,导管的拆装用装机的副勾配合。
混凝土灌注从下游开始往上游,灌注过程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流动 距离、导管埋入深度、浇注速度及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及时调整,安 排 3 人专门负责浇筑厚度的测量,现场技术员负责记录。水下混凝土 灌注过程应连续,一般情况下不得中断,每根导管的间歇时间不宜大 于 20 分钟。拆接管必须快速,以免间歇时间过长导致塞管。混凝土 灌注过程应保持水面标高不变,打开联通围堰内外水阀门,保持围堰 内外水面标高一致。浇筑完成后对布控监控点全面检查测量,保证封 底混凝土的厚度及平整度。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 GGTJ-13 标
北江特大桥 244#墩双壁钢围堰封底 施工技术总结
编 制 人: 吴卫敏 编 制 日 期 :2009 年 6 月 4 日
(内部参考)
1、工程概况
244#主墩,里程桩号DK788+435.420,承台尺寸为 35×17×6m, 钢围堰加工内部平面尺寸为 35.3×17.3m,夹壁厚 1.5m,围堰高
凳。为稳妥起见在完成塞凳后在分仓处施打 5 根稳定钢管桩,进 行反压受力。
图 1:稳定钢管桩布置图
图 2:稳定钢管桩、钢管桩凳子布置图
施工表明:反压稳定钢管桩结合钢管凳子措施可行,但钢管凳子 水下操作及检查较困难,特别是管凳数量较多情况下,可能存在部分
管凳不受力现象,但两者结合能有效保证良好的受力状况。 2.2、钢护筒定位
前场总协调
刘子阳(15017429054) 吴木怀(15019646038) 封底现场负责人
胡志华(13433189583) 黄培利(15017729243) 封底现场技术员
前 场
梁家和(13715428934) 黎庆初(15816946803) 工长
李茂深(18927200440)
罗国平(13352850397) 杨志标(13725393578)
水,以便检查泵管的密封性,对漏水泵管进行更换胶圈或更换泵管, 开始浇筑时每台地泵泵送 2m3砂浆润管,灌注时吊船吊全程住料斗, 采用 1 台 200t吊船,起吊高度可满足料斗、导管整体移点,配备 2 台地泵泵送混凝土,吊船靠围堰的东侧。1 台 25t船吊吊船靠围堰的 东侧,起吊高度满足不了整体移点,需将 24m导管拆成 2 节吊装。另 1 台 50t履带吊机作为备用船机,停靠东岸钢栈桥。吊机作业时固定
挖基底抛填平到原河床底,重点抛填位置为西岸侧,确保浇筑封底时
砂包稳住混凝土。
I36 工字钢
钢板
X Φ800 10钢管
贝雷片等 I56 工字钢
钢围堰
砂包
工作船
图 4:围堰砂包抛填立面图
相片 5:钢围堰抛填砂包
施工表明:外抛砂包有效解决了浇筑过程混凝土外泄,稳定钢围
堰着床,是一道特别关键的工序,处理不当将影响整个灌注质量,特 别是存在着床后存在空隙现场情况。另外砂包的选材抛填与江水的水 流及施工工期有一定关系,水流较急宜选用麻袋,具有可装重量较大, 下水后不易腐烂特点。普通编织袋人工可操性好,适用于水流较缓。 本工程采用两种相结合方式。 2.4、基底吸淤
施工表明:本工程吸淤达不到预期效果,但只针对于本工程特点, 该墩位覆盖层主要为硬塑粘土,开挖后不易形成回淤现象,水下录像 表明围堰着床后,主要存在的是浮尘。但假若覆盖层为粉砂或流质淤 泥,则回淤应较明显。可根据水下录像情况,决定是否采取吸淤措施。
2.5、混凝土泵管布设 灌注时采用三台地泵,在出运码头布置 1 台,停车场布置 2 台,
运输车继续往料斗泵送混凝土。 3.2.2、混凝土灌顺序
浇筑采用一次性 3.5m 浇筑,横桥向由下游往上游依次推进,顺桥 向由大里程往小里程推进。
4
3
5
上游
导管
2
1
6
下游
4
3
2
1
图 7:封底浇筑顺序图
3.2、3、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采用 C30 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易性,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