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GC-34熔融指数仪自校正规程new
熔点仪校准方法

If.*. .&WI*•Page 1 contains only docurant control ui&nratwik copies not quuing this infbrmatMm may oxxut p^e 11.目的为规范II常使用的熔点仪的校验工作,使熔点仪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适用于本工厂熔点仪的口常校准3.参考文件3.1JJG 701-2008熔点测定仪4.定义无5.职责5.1计量管理人员负责仪器周期校验。
5.2熔点仪使用人员负责仪器F1常校验。
6.程序6.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控制15-25"C范I制内,检测时温度波动<2°C,相对湿度W85%RH,无电磁干扰。
6.2标准物质选择(具体见附录):对0.2级和0.5级的仪器需使用一级熔点标准物质,其他级别可选用二级熔点标准物质。
毛细管法熔点测定仪的传温介质为液体时使用a型毛细管封装的熔点有证标准物质;传温介质为固休时,可使用b型毛细管封装的熔点有证标准物质。
6.3校验周期周期外部检定一般一年一次。
周期内部校准每6个月一次,新机购入,修理后需要校准:外观、示值误差、示値重复性、线性升温速率误差。
6.4计量特性指标6.5外观检査仪器外观部件完好,标志清晰CUN rlDENHAL: Tte dcx^iimntu tiw property of Nu Skin axri mutbe rehuned upon request.~The mfbnxu ton contained herein is propnetaiy mfomuhontobe kept pnvileged «md confide irhal and may notbe copied, stored electronically, othenvise drcbsed to any person not subject to the coxifidenhality prove ion; of a Na Skin supply contact or coixfidenhality and nondcckxzure agreement Unauthorized drclosure oxuse of tins uifbnnation may cause ^ubstanhal and in« parable ugury to Nu Skin and drciplinaxv action and legal Lability will ieiult.机密:此文件足属本公诃的财产•用完必須立刻归还.本文件内容纯属机密•不斜复印或外传給任何人妙阅・一□发现将诉Z9法怦。
熔点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熔点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料达卡巴嗪、甘露醇等熔点测定。
3.责任本文件由QA负责起草,质量部部长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
QC检验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5.内容5.1.仪器与用具熔点测定仪毛细管表面皿玻璃管干燥器称量瓶烧杯5.1.1.温度计:温度计除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规定外,还应经常采用药品检验用“熔点标准品”进行校正。
(本公司定为每3个月对使用点进行一次校准)5.2.操作原理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受热时,从固态转变成液态,固态和液态达到平衡状态相互共存时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
5.3.传温液与熔点标准品5.3.1.传温液5.3.1.1.水:用于测定熔点在80℃以下者。
用前应先加热至沸使脱气,并放冷。
5.3.1.2.硅油:熔点介于80~200℃之间者,用黏度不小于50mm2/s的硅油;熔点高于200℃者,用黏度不小于100mm2/s的硅油。
5.3.2.药品检验用熔点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应,专供测定熔点时校正温度计用(见表1)。
用前应在研钵中研细,并按所附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干燥后,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避光保存备用。
表1 熔点标准品5.4.操作方法5.4.1.取供试品,研成细粉,除另有规定外,按照其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
若该供试品为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干燥;熔点在135℃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干燥过夜或用其他事宜的干燥方法干燥,如恒温减压干燥。
分取供试品规定项下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简称毛细管,由中性硬质玻璃管制成,长9cm以上,内径0.9~1.1mm,壁厚0.10~0.15mm,一端熔封;当所用温度计浸入传温液在6cm 以上时,管长应适当增加, 使露出液面3cm以上)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
全自动熔点仪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建立正确的OptiMelt 全自动熔点仪的操作规程,降低人为使用疏失及误差,同时培养正确操作习惯及一般校正与保养方法。
2.0范围:仅使用于OptiMelt 全自动熔点仪的使用。
3.0权责:检验员、QC主管确保仪器的日常维护及规范使用。
4.0定义: 无5.0作业内容:本规程依据OptiMelt 全自动熔点仪操作使用说明书制订。
5.1操作步骤5.1.1连接电源5.1.2打开电源开关5.1.3设置打印机5.1.4准备样品样品应完全干燥,呈粉末状。
若是潮湿的样品,应先用P2O5干燥48小时,若是粒状应先研碎。
熔点仪用玻璃毛细管盛样品,把毛细管开口端插入样品中几次,再轻轻地敲击管底部或用细管插入毛细管内使样品紧密结实地装入管底。
盛放样品的量为2~3mm,最后把毛细管外表面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加热炉内可同时放三个毛细管,三个毛细管内盛放的样品高度应相同。
注:若样品会吸潮或在高温下升华,装好样品后应把开口端熔封。
5.1.5 输入起始温度,再触摸屏上按“Start”键,再用数字键输入温度,起始温度应至少低于样品融点5—10℃。
5.1.6 输入终止温度,再触摸屏上按“Stop”键,再用数字键输入温度,终止温度应高于样品熔点10℃以上。
5.1.7 输入升温速率,按“Rate/min”键后,再输入升温速率。
升温速率是熔点检测中重要的参数,它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常规测量或大多数药典中,升温速率为1℃/分钟。
对于未知熔点的样品的测量,可提高其升温速率。
作精密的测量或纯度检测时,最大升温速率为0.5℃/分钟,样品在低于熔点的温度时就开始分解,为避免副产品的污染,在测量混合熔点的样品时,升温速率应超过5℃/分钟,最大升温速率可达10℃/分钟。
5.1.8预热炉温至起始温度,按加热键“Heat”,炉内开始快速升温,升至起始温度时,发出蜂鸣声,并显示“Ready”。
5.1.9放样品,把装有样品的毛细管放入加热炉内,注意放置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力。
型熔融指数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型熔融指数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型熔融指数测试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化学纤维等领域。
随着实验室人员对该设备操作经验的积累,往往会忽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从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和设备的损耗。
本文档旨在为您提供型熔融指数测试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帮助您有效地操作和维护设备。
安全操作规程1. 设备检查和维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1.1 检查设备的电源和开关,确保电压和频率符合设备要求。
1.2 检查是否有与操作有关的故障代码显示。
1.3 润滑所有可润滑部件,并使用供应商建议的方式进行保养。
2. 穿戴合适的个人保护装备在使用中需要穿戴合适的个人保护装备。
2.1 至少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以避免设备操作过程中的物理伤害。
2.2 根据实验需要,在操作区域穿戴防护服,以防化学物质或材料弄脏衣服。
3. 操作过程中的预防措施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3.1 设备开启前,应将待测试物料放置到设备槽内,并将温度控制器设定到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3.2 在操作之前,请认真研究该设备操作手册,以充分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3.3 操作期间,注意原材料或实验样品放置的方向和位置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3.4 依照操作手册的流程进行设备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开启、拆卸或清洗设备。
3.5 当机器发生异常或出现警报,应及时停机并排除故障。
3.6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选取测试参数的准确性。
4.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内容:4.1 设备应放置在干燥、无尘或灰尘少的环境中。
4.2 长期未使用的设备应进行保养和保管,以确保维护良好的状态。
4.3 严禁将杂物阻塞设备通风口,以保证设备的正常散热。
保养规程为了延长设备的寿命和保证其正常运转,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的保养。
1. 清洗设备1.1 清洗设备的前置条件是开启设备电源并断开外部电源,以确保清洗安全。
1.2 首先使用软布或塑料板清除坩埚的残留物和污渍。
全自动熔融指数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全自动熔融指数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全自动熔融指数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塑料熔融流动性的仪器。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和测试准确性,必须遵循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全自动熔融指数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的详细规定。
二、安全操作规程1. 熟悉设备在使用仪器之前,必须先认真阅读和理解设备的使用手册。
应熟悉仪器的所有部件、控件和功能,确保操作方法正确。
2. 安装和校准在安装和校准设备时,必须进行仔细的操作和调整。
在工作台上安装仪器时,应确保其稳定性。
在使用仪器之前,要确保设备已校准并满足规定的测试要求。
3. 个人安全在使用仪器时,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个人安全。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等。
在测试过程中,不要将任何手部、头发或松散的衣物接触仪器或其部件。
4. 电气要求仪器必须符合所有电气要求,包括电压、频率、接地和保险等。
永远不要试图操作未接地的仪器或泄漏电流的仪器。
5. 防火要求在测试塑料样本之前,必须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防火和安全规程。
保持实验室内干燥和整洁,不要使用易燃物品或使用火源附近操作仪器。
在测试结束后,务必关闭所有电源和喷头,确保仪器处于安全状态。
三、保养规程1. 周期检查必须定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这些检查应按照设备手册中的说明进行,并包括对仪器的机械、电气和软件部件进行检查和测试。
2. 清洁和维护仪器在测试前应清洁和维护,以确保测试准确。
喷头应清洗干净,以防止任何杂质影响测试结果。
所有活动部件应定期加油和润滑。
3. 定期更换零部件某些部件必须定期更换,以确保仪器的可靠性和测试准确性。
这些部件包括熔体指数计算器、加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器等。
4. 设备存储在设备存储过程中,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应将仪器放置在干燥、避光和通风的区域。
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可以使用保护盖覆盖设备以保持干燥。
四、总结全自动熔融指数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仪器,它可以用于测量塑料的熔融流动性。
熔融指数仪操作规程

Made/DateOperating rules of G OTTFERTR熔融指数仪操作规程Doc. No ` ***-WI-W-33Verified/Date Rev. B Page 1of7 Approved/Date Effective date1.目的Purpose使操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测试结果准确、统一,有效控制原料及产品的质量。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sting results, unified, effective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and product quality.2.适用范围Application适用于型号SS-4GL熔体流动速率仪按GB/T3682-2000的方法测测定热塑性高聚物在高温下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Applicable to model SS-4GL melt flow rateinstrument according to the GB / T3682-2000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thermoplastic polymer in high temperature melt flow rate measurement.3. 测试前准备Preparation before testing3.1.1 检查工具是否齐全;仪器电源是否接通;棉布是否够用,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棉布于试验后清洁仪器。
Check whether the tools are prepared completely:instrument power supplyis connected; cotton is enough, must ensure that there is enough cotton to test after the cleaningapparatus.3.1.2 试样准备Sample preparation有关原料及素壳熔融指数的相关实验参数参照《熔融指数试验参数规范表》;On raw materials and grain shell melting index related experimental parameterswith reference to" melt index testing parameter specification table";3.1.3 将素壳剪成约5mm大小颗粒或原料(8g以上) (如图1),进行烘烤.Cut theshell into 5mm particle size or raw materials ( more than 8G ) ( Fig. 1), baking.3.2 测试步骤Testing steps3.2.1 启动仪器及程序设定Star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将活塞杆及口模放入料筒中,接上电源并按电源键启动仪器(如图2),程序中设定条件和参数随塑胶种类的不同而需作相应的设定,设定方法如下:Put thepiston rod and the die into the barrel, switch on and press the power button tostart apparatus ( Figure 2), procedures set of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with theplastic different types require the corresponding set, setting method as follows: 按菜单试验参数设定(如图3) 依次输入要求加热温度值,Press menu testparameter setting (Figure 3) input required temperature value,for example:260℃press“260”to confirm;(温度要求参照《熔融指数试验参数规范表》和相关物性表),预热时Made/Date Operating rules of G OTTFERTR熔融指数仪操作规程Doc. No ` ***-WI-W-33 Verified/Date Rev.BPage2of7Approved/DateEffective date间一般规定为240秒,按数字键直接输入并确认 ;( the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with reference to" melt index testing parameter specification table" and related properties table ), the preheating time general provisions for240 seconds, press the number keys directly enter and confirm; 刮料的间隔时间,一般规定为30秒,按数字键直接输入“确认”;取样次数一般为5次,按数字键直接输入“确认”;砝码重量值(砝码重量要求参照《熔融指数试验参数规范表》和相关物性表);选择手动或自动切料;试验参数设定好并确认无误后(如图4),按“菜单”退回主菜单,然后按“T ”开始加热升温(如图6)。
熔点仪校准方法-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0艺料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2下卷,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可地护1以缩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5试要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4置底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3敷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JS-GC-34熔融指数仪自校正规程new

熔融指数仪自校正规程文件编号:BDBT/JS-GC-34 版本号:A/0 1.目的制订熔融指数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所用熔融指数仪。
3.职责品管部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4.校正规程4.1检定条件温度:10~35℃湿度:不大于80%RH供电电源220±22V,50±1Hz仪器放置于平稳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振动和电磁干扰,仪器接地良好。
4.2检定方法4.2.1料筒温度波动与漂移的校正在140、220测温点,分别校正温度波动及漂移。
首先在熔融指数仪上设定测量温度,并将相应温度范围的温度计置于口模上端10mm处,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恒温15min后开始测量,每隔10min测量一次温度,连续测量3次。
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应在±0.5℃范围内。
在4小时内每隔1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连续测量5次,其温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初始温度之差应在±0.5℃范围内。
4.2.2温度梯度的校正按2.1中的温度点,至少选定1个温度点进行温度梯度校正,首先在熔融指数仪上设定测量温度,并将温度计置于模口上端10mm处,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恒温约15分钟开始测量,然后依次将温度计上提距口模20mm、30mm、40mm、50mm处分别进行测量,所得5点温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在±1℃范围内。
4.2.3负荷允差的校正用五级天平和四等砝码称量活塞,托盘和组合砝码的质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其质量与其标称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5%。
Δm =%100⨯-mmmm其中:Δm——负荷允差;mm——负荷的测量值(kg);m——负荷的标称值(kg)。
4.2.4测量精密度的校正根据所用校样的实验条件,选择测量温度,切样时间间隔,标准口模,并称量好试样加入质量。
当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恒温约15min,将称量好的试样加入料筒,并用活塞压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融指数仪自校正规程
文件编号:BDBT/JS-GC-34 版本号:A/0 1.目的
制订熔融指数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所用熔融指数仪。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4.校正规程
4.1检定条件
温度:10~35℃
湿度:不大于80%RH
供电电源220±22V,50±1Hz
仪器放置于平稳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振动和电磁干扰,仪器接地良好。
4.2检定方法
4.2.1料筒温度波动与漂移的校正
在140、220测温点,分别校正温度波动及漂移。
首先在熔融指数仪上设定测量温度,并将相应温度范围的温度计置于口模上端10mm处,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恒温15min后开始测量,每隔10min测量一次温度,连续测量3次。
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应在±0.5℃范围内。
在4小时内每隔1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连续测量5次,其温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初始温度之差应在±0.5℃范围内。
4.2.2温度梯度的校正
按2.1中的温度点,至少选定1个温度点进行温度梯度校正,首先在熔融指数仪上设定测量温度,并将温度计置于模口上端10mm处,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恒温约15分钟开始测量,然后依次将温度计上提距口模20mm、30mm、40mm、50mm处分别进行测量,所得5点温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在±1℃范围内。
4.2.3负荷允差的校正
用五级天平和四等砝码称量活塞,托盘和组合砝码的质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其质量与其标称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5%。
Δm =
%
100
⨯
-
m
m
m
m
其中:Δm——负荷允差;
mm——负荷的测量值(kg);
m——负荷的标称值(kg)。
4.2.4测量精密度的校正
根据所用校样的实验条件,选择测量温度,切样时间间隔,标准口模,并称量好试样加入质量。
当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恒温约15min,将称量好的试样加入料筒,并用活塞压紧。
为避免产生气泡,操作需要在1min内完成。
试样经过4min预热后,当炉温恢复到设定温度时,加负荷待活塞下降到下刻线与料筒口相平时,切去流出样条,并开始连续切取活塞杆两条环形刻线以内的无气泡样条5段,待样条冷却后,在分度为0.5mg的天平上分别称出各样条的质量,并计算出熔流体的流动速率。
实验完毕后,及时清理料筒、口模,并关闭电源。
将冷却后的样条在天平上称量,分别称出5段样条中各段样条的质量,其质量最大值与质量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8%。
Δmg=
%
100
min
max⨯
-
m
m
m
式中:Δmg——熔融指数仪的测量精密度;
mmax——在一组测量中切段质量的最大值(g);
mmin——在一组测量中切段质量的最小值(g);
m——在一组测量中切段质量的平均值(g)。
4.3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判定其是否符合合格。
自校周期为一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熔融指数仪自校正记录”中。
熔融指数仪自校正记录
校正依据:BDBT/JS-GC-34 记录编号:BDBT/PG-SB-15
校正员:审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