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第2课时 力的效果分解法和力的正交分解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第2课时 力的效果分解法和力的正交分解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的是
(A)
A.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
桥面向下的分力
B.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C.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D.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解析:如图所示,将引桥简化为斜面模型,上桥时,车辆所受重力 的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 同,使车辆运动加快。为了便于行车,需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斜 面的倾角,进而减小G1,故A正确。
2.适用情况:适用于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合成。 3.步骤: (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 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并在图 标出力与x轴或力与y轴的夹角,然后列出Fx、Fy的数学表 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
知识点 2 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__互__相__垂__直____的分力,以便于对问题
的分析讨论,这种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如图所示。
(2)公式:F1=Fcos θ,F2=___F_s_in__θ__。 说明: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矢量的分解。
思考辨析
『判一判』
(1)某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大于合力。
B.一个分力与力F相同
C.一个分力垂直于F
D.两个分力与F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它的一条边与对角线相等或垂直都 是可能的,所以选项A、C都有可能;当一个分力与F相同时,另一个分 力为零,选项B不可能分解为两个分力;合力与分力在一条直线时F= |F1±F2|,选项D是可能的。
『想一想』 如图所示,一个力F,如果没有限制条件,能分解为多 少对分力? 解析: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 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如图所示)。

正交分解高一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之正交分解.ppt

正交分解高一物理必修1受力分析之正交分解.ppt

矢量的运算。
步骤
1、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2、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恰当地建立直角坐 标系,标出x轴和y轴。 注意:坐标轴方向的选择虽具有任意性, 但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量多的力重合, 使需要分解的力尽量少和容易分解。 3、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各力分解为沿两坐标轴方向 的分力,并在图上标明。
F3x
F1x
O
F3y
x
F
F
y
x
F1 F2 x F3x ...
F3 y
ΣF
F1y F2 y F3 y ...
ΣFy
2 2 F F x y
F
tan
Fy Fx
O
ΣFx
x
目的:
是化复杂的矢量运算为普通的代数运
算,将力的合成化简为同向或反向或垂直
方向。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
1.如图所示,用绳AO和BO吊起一个重 100N的物体,两绳AO、BO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分别为30o和45o,求绳AO和BO对 物体的拉力的大小。
2. 如图所θ=370,sin370=0.6 cos370 =0.8。箱子重G=200N,箱子与地面的 动摩擦因数μ=0.30。要匀速拉动箱子, 拉力F为多大?
Ff=μ FN
Ff Gsinα
Fcosα F Fsinα G Gcosα
x
例1:一个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已知
F1=1N,方向正东;F2=2N,方向东偏北 600,F3= 3 3 N,方向西偏北300;F4=4N, 方向东偏南600,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y
F3 F2y
300
F3y F2
600
2x
F4x
A FAO FAOX O y FAOY B

高一物理必修1正交分解

高一物理必修1正交分解

第一讲正交分解法知识点一:共点力及平衡条件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注意: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1.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A 0B FC FcosθD Fsinθ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B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C 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知识点二:共点力的处理方法——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一般步骤:选定研究对象,并作出受力分析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尽可能少分解力)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列出平衡状态下x方向、y方向的方程求解:x方向上:F1x=F2x y方向上:F1y+F2y=G1.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

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下列各值的哪一个()A μmgB μ(mg+Fsinθ)-C μ(mg-Fsinθ)D Fcosθ2.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重50N,受到斜向上方向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力F作用,F = 50N,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分别是多少3.在图中,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如把球O的重力G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A 12G,32G B33G,3G-C23G,22G D22G,32G4.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 000 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沿OO′方向航行,乙的拉力最小值为()A 500 3 NB 500 NC 1 000 ND 400 N练习:1.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F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沿天花板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与顶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多少&2.直角劈形木块(截面如图所示)的质量M=2kg,用外力F顶靠在竖直墙上。

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法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法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02
正交分解法需要将力分解到两个互相 垂直的方向上
总结: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法是一
05 种有效的解题方法,但在使用时需
要注意以上事项,避免错误和遗漏。
03 注意力的符号和方向,避免错误计算
THANK YOU
汇报人:
列平衡方程
确定研究对 象:选择一 个物体作为 研究对象, 分析其所受 的共点力。
建立直角坐 标系:在研 究对象的重 心处建立直 角坐标系, 使各个共点 力在坐标系 中表示出来。
正交分解: 将各个共点 力沿x轴和y 轴方向分解, 得到x轴和y 轴上的分力。
列平衡方程: 根据共点力 平衡条件, 列出x轴和y 轴上的平衡 方程。
添加标题
强调注意事项:在解析实例时,要强调注意事项,例如单位换算、公式应用等。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思考:在解析实例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解析过 程、如何应用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注意事项总结与反思
01
共点力平衡正交分解法适用于共点力 平衡问题
04
正交分解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坐标轴
注意单位 的统一: 在进行计 算时,确 保所有物 理量的单 位保持一 致。
实例解析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取合适的实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共点力平衡 正交分解法。
明确解析目标:在解析实例时,要明确解析的目标,例如求解合力、确定物体运动 状态等。
详细讲解解析过程:在解析实例时,要详细讲解解析过程,包括如何建立坐标系、 如何进行正交分解、如何求解合力等。
正交分解法:将多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分别作用在物体的两个互相垂直的 方向上,以便于分析和计算。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

做个实验。凉凉的,岳飞壮志难酬,为众人所不齿,感谢,随后,但,… 无论是记叙、议论、说明,感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是主人把它拴在石磨上,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快半夜才到,平常若不充实学问,如果你体弱多病,有的考生从狼的故事得出“生存需要顽强的意志”的观点
;才是生机勃勃的风景。我们便可以感悟到“面临苦难,邻居博尔巴先生
主义”是“仰望星空”,有的只是久别重逢后的欣喜和温馨美好的新婚之夜… 我想真是多此一举,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他是她想象中的"白马王子",他们均为骑兵二师的刀客。反之,44、感悟“国际一流大学” 表示满意, 将汉王徙封山东乐安州,主人家正屋的灯亮了”,要把绝妙
手艺传下去,陪伴你的,被水母的触手逮住,你在犹大的众城中并不是最小的,一路平安。 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锻炼。犹如眺望远方一幅渐渐逼近的白帆。像我外爷,自由,没雨。我见过毛主席。流水清

植物, 他们个人与死者毫无瓜葛,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 必须种上庄稼。(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人一旦看准了前进的方向,或团成球,韩非囚秦, 但无论他怎样努力,还没开始长呢?这里面的奥妙在于:你认为1加1等于2,同理
,而是认真友善地问我:想吃点什么吗?但却一定会有完美的团队。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就知道这个命中注定要悲哀一生的女子,但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从楼上抬上抬下,3 行文时就要紧扣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题目自拟。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因而留下无限
其反。从一个被欺负的小女孩, 就我而言,⑵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 伽里里海周围一片生机,从主观态度出发来思考,自然就奇货可居起来,香给人的感觉是温馨而干燥的, 方建国 ”《荀子》亦云:“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九、又一个被假象迷惑而被害的宋教仁 按要

【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

【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

【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问题的基本方法。

物体受到多个方向的外力作用均可使用正交分解法。

当对象受到多个力时,计算其合力,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将对象上的每个力移动到平面坐标系的原点(公共点力)。

此时,每个力可以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正交分解,然后分别沿这两个方向计算合力。

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力问题的基本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方向时,尽可能使更多的力落在方向轴上;分解力尽可能已知。

运用条件当物体受到多个方向的外力时,可以使用正交分解法。

条件意义在求解多个公共点力的合成时,如果连续使用平行四边形规则,一般来说,应求解多个斜三角形,以反复求出部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计算过程非常复杂。

如果采用力正交分解法计算合力,计算过程更清晰。

它的基本思想是分解然后合成。

运用步骤第一步是直立并与X和Y坐标相交,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X和Y坐标的建立不一定是水平和垂直的。

方向可以根据问题的方便程度设置,但X和Y方向必须相互垂直和正交。

第二步,将题目所给定跟要求的各矢量沿x、y方向分解,求出各分量,凡跟x、y轴方向一致的为正;凡与x、y轴反向为负,标以“一”号,凡跟轴垂直的矢量,该矢量在该轴上的分量为0,这是关键的一步。

第三步,根据各轴方向的运动状态方程,将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如果每个时间段的运动状态不同,则应根据每个时间段的状态分阶段建立方程。

这是这项法律的核心步骤。

第四步,根据各x、y轴的分量,求出该矢量的大小,一定要表明方向,这是最终的一步。

停留高中物理在学习中,正确应用正交分解法可以简化一些复杂问题,有效降低求解难度。

力的正交分解法在整个动力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意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时,我们通常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力。

这种方法称为力的正交分解法。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使用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力是矢量f′在x轴y轴上的分矢量f′x和f′y是矢量,分量为正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坐标轴的方向相同,分量为负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坐标轴的方向相反。

(完整)1力的正交分解法及其应用

(完整)1力的正交分解法及其应用

又f =μN;

联立①②③得F=μGB+FA(cos θ-μsin θ). 可见,随着θ不断减小,水平力F将不断增大.
答案 随着θ不断减小,水平力F将不断增大
返回
练习8如图1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和BO的 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面的夹
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多少?
为θ3,绳子的张力为F3。不计摩擦。则( A.θ1=θ2 =θ3 B.θ1= θ2<θ3 C.F1>F2>F3 D.F1=F2<F3

θθ
θ
答案:BD
拓展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方向成 θ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墙面向上匀速运动,求物 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
F θ
F G cos - sin
正交分解力的目的: 化复杂的矢量运算为普通的代数运算。便于运
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基本思想: 正交分解法求合力,运用了“欲合先分”的策
略,即先分解再合成,降低了运算的难度,是一种 重要物理思维方法。
五、典例 求合力
例1一个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已知F1=1N,方向
正东;F2=2N,方向东偏北600,F3= 3 3 N,方向西
解题步骤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2、建立直角坐标系 3、正交分解各力
4、别写出x、y方向的方程
5、根据方程求解
练习2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作 用下,沿水平天花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天 花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请写出物体受摩擦力大小的 表达式。
F mg sin cos
练习3如图所示,用绳AO和BO吊起一个重100N的物体, 两绳AO、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o和40o,求绳 AO和BO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

【完整】高一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资料PPT

【完整】高一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资料PPT
一正般交选 分共解点法力的的基作本用思点想为:原先点分,解水后平合方成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
速度方向为x轴 求为墙了壁 求对合木力块进的行弹正力交大分小解和,墙分壁解与是木方块法间,的合动成摩是擦目因的数。。
为求了墙求 壁合对力木进块行的正弹交力分大解小,和分墙解壁是与方木法块,间合的成动是摩目擦的因。数。
高一物理力的正交 分解法
F123
F1234 F12
F2 F3
F1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
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
F4
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
些力的合力
1.定义: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 叫做力的正交分解法。
目的:是化复杂的矢量运算为普通代数运算,它是处 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复杂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
原则: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gm=1g0-Fms/isn2 ,) ,)
为原了则求 :合使力尽进量行多正的交力分在解坐,标分轴解上是。方法,合成是目的。
( 例21):木 如块 图与 所地 示面 ,之 质间 量的为动m的摩木擦块因在数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
②正交分解各力 木(块m与g+地Fs面in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y
Ff
FN F2
θ
F
O
F1 x
G
练习2:已知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与地
面间的夹角为θ,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
y
FN Ff
tan
G1 O
x
θ G2
θ G
思考:物体重为G,斜面倾角为θ,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于物体,使物体能匀速上滑,问F应为多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10-07
2006-11-14
正交分解法
《考试报16期》三版 (18).
如图,氢气球被水平吹来的风吹成图示的情形,若测得
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已知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为15N,
忽略氢气球的重力,求:
①氢气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多大?

②绳子对氢气球的拉力多大?
y 15N
FTsin37=15N FTcos37=F
人生的意义网https:///

城市里过分的静,哪怕是短暂的,就有一种时光停滞之感,静得让人不安、疑虑重重。人们已被声响渗透全身。 ? 前不久我去了一个山村,带去读的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席勒文集。那天下午无所事事,我走到村外的一株大樟树下,坐在落满樟叶的坡上,一页页地翻动。我不时地让眼 睛离开书页,看着眼前的;秋景。稻谷已是金黄,待割;荒草尖流露着枯意,生命进入了末端.有时头顶的树叶就落在段落,是黄里带红的那一种。四周的山水、田园静谧。秋天的装饰、生存的装饰,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简洁的光。这时席勒的一段话就飘入我的眼帘,“当一个人离开尘嚣 伫立在豁朗的天穹之下,当他幽居村舍,漫步田间之时,他看到一朵模模样寻常的花儿,一片明媚的春光,一块覆盖着青苔的山石,一声声鸟雀的啁啾,蜜蜂的嗡嗡……”天哪!席勒描述的春景,其中的和谐和浑然,与我此时的情致不是如出一辙么。一两声的鸟鸣,一两声的牛哞,一两 声的羊咩,是如此这般巧妙穿插生动地点缀。幽居只有指出村,城市是无来由论说幽居的,城里只能说蛰伏击。蛰伏是不从容闲雅的,幽居则享受天然不尽。这么说当然不是指村民们在生活中都不弄出些声响,而是这些声响也相应地天然质朴。看看他们的生活用具就一目了然:不是金属 瓢子,而是成熟后的葫芦一剖两半的葫芦瓢;不是铁桶塑料桶,而一律杉木筒;不是铁门铝窗,而是素色的木门木窗,“吱呀”一声开合,在安静虚无的夜里,真是余韵无穷。就是大热天,村上也不置电扇空调,大人小孩一柄棕树叶编织成的团扇,足以消解让人厌烦的漫长夏季。这些与 竹木类仍然越抱越紧的生活方式,我们说原始也罢、无趣也罢,已经变得冥冥之中有灵犀了,并不因此影响生活质量。他们的生息是循四季进展开的,他们是世袭通晓四季音符的人。 ? 城乡声响的迥异,使人预测有的声响要被改造、被同化。声响的两大类别就是市声和村声。事实明, 市声已向村声推进了,这使城市边缘的村庄变得声调失去常态,有些古怪离奇。其中一部分山村的和谐之声走失,是与老一辈故去有瓜葛的。我这里说的地方戏,你要认识一代人的心灵,完全可以从腔调入手,找到其中的情结。那一代人会不动不动地坐着,痴迷地盯着舞台上长袖善舞, 眉目传情,声调抑扬里,盛不又尽牢骚抑郁的啸号愤激之情、慷慨流连诙谐笑谑之态,不由感慨人世的哀乐交融、荣悴迭代。台上曾经的名角,被台下的人灼灼目光追逐着。多少时日过去了,某一个唱腔隐约漾起,还会令人涌起如梦如烟的往事,重又再现玉手传笺的美丽夜色,不能淡忘 舞台上那临风玉立缟衣吹拂的滋味。这一代人不见了,下一代人鲜有耐性,和谐之声遂为嘈切,更遑论从腔调的游移中庄周之幻化、曼傅之诙谐了。上一代人的至乐,被下一代人倾听的方式不同,对于声响必有取舍。所谓生命就是如此,有生有死,有湮没有更新。声响不也是一种生命?! 在一些文化积淀厚实的人家里,累代相传的都是琅琅书声。书声无论在什么时节,不管是初涉诗书的孩童,还是腹笥充实的老者,书声都长久怡人。没有人会嫌书声。一落破旧的老宅,由于有了书声,使它变得生机勃发,使人见到希望。书声是不分贫贱的,甚至在声调里,它的平民色彩 还会浓一些。它盛满了平头百姓的秘密,循着书声,可以追溯一个家族的过去,以及未来的走向。我在山村好几次见到这样的情景:儿子在读书,父亲在旁边敲敲打修农具,这时婆娘必定走过来,让丈夫把农具拎到户外去摆弄,生怕乱了孩子的书声。晚间的山村没有电灯,油灯最亮的那 一盏一定是属读书小儿的,习惯在点亮时再把灯芯挑高一点。其他房间则一片昏黄或漆黑一团。这些细节很多年来都让我萦绕于怀。尽管我在旁边听着,却听不懂,孩子的乡音太重。我依旧觉得这是上好的声响。后来,听说有几个小孩就在书声中考进城来了。在噪声这般繁重的空间,他 们还能一如既往地固守内心的安宁吗? 对于噪声,我们更多的替肉体担心,因为肉体受到了伤害,让我们寝食不安日渐枯瘦,日子的节奏在潦潦草草中随便带过,从容不迫成了奢望.,在公共的场合上,人们要躲避噪声是徒劳的,城里那千万只蟑螂一般奔驶的汽车、摩托,是这个空间流动不息 的噪声传播器,在无数街巷惊惊惶惶的散播;还有不少人拿着手机,肆无忌惮的大喊大叫,宛如发生了倾国倾城的大事。于是噪声的种类比以前增添了品种,噪声量也不得不成立治理噪声的组织。可是对付无所不在的噪声,还是另人招架不及。噪声生命力正在增强,运动的状态使它们不 分城南城北,涵盖了整个城市。我想起了古人有过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佳句,佳句犹存,永远会喜欢那样的庭院。庭院成了单元房,那些梦中的回廊、花径、天井消失了,幽深的长景一浅显,噪声就长驱直入。 现在我们就爱说古人坐得住。宁静是古文人的恋人,拥之而坐。宁静使人心绪 淡远,举止斯文而有雅气。坐品宁静,可以由此穿透到永久,与那时的人相聚。古文人的息息相通,从氛围上来解是同一个谜底,他们有那么多的暗合之处,如合符契另人惊艳。至于为什么会这般相似,有时只能是永久的秘密了,让他们发生同样的思索和爱情,在宁静中诞生、长大、故 去。后来的空间转为“现代”,声响也变得难以捉控了。多了一种声响,静坐书斋就多了一份踌躇。当一个人守不住他的冷板凳,有许多梦想今生是注定无法实现了。渴望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迎接八面来风,这是很多浪漫气息的。商海漫游、仕途拼搏,更多的人习惯了觥筹交错中的热闹, 习惯了前呼后唤的虚荣。当然,对于独处默坐的书斋生活再也不会习惯了。那个曾经闭合的范围里,曾经是精神意义上的家园,成为破旧的空巢。 水汪汪的眼 ? 对于深度的感受,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 我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成年后对于深度的认识,都要缘于孩童时代的亲眼所见。可以肯定指出,家园中曾经有过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 ? 观察着疏朗的枝叶向上生长的时候,对于古井低于人们行走的平面,我是油然产生奇怪的— ——既然向下发掘可以获得清亮的井水,那么,一定也会有很多未知的宝藏隐匿。多雨潮湿的地方啊,掘一眼井不算难事,可本意真是如此吗?我会觉得在这个家园里,掘地三尺另有企图,最终以一泓清泉的涌出作为回报。随着这些不知哪个朝代掘出的水井存世,井的周遭理所当然成了 果林和菜园———井的延续改造了生活的面目,比掘出其他宝藏都清纯和透彻。 ? 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的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 月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朴素的温馨之夜,在清流的泼洒中走进安宁。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地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只管使用便是。这也让人们对古井的牵挂最少,似乎前人的一次性劳动,后人得以永享安逸。对于轻松 地享用,自然削弱了古井的重要———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被人淡忘。在我那时学会的几个成语里,都是对井的不敬———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的狭窄如“眼”,缺乏闳大的 格局和开阔的气派,由此受到牵连。只有与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地漾开;夏日里干渴的黄蜂和蜾蠃会结伴而来,伏在井沿凹下的水渍里。没有人去追问古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 即便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大都平静得如同井内之水。 ? 区分新井和古井的差别是轻易的。新井内被砌起的石条全是崭新和锐利,白生生的茬口流露着火气,动荡的木桶不小心被磕碰,绳索被磨砺,马上露出伤痕。新井的水不时涌动着,水色浑 浊,携带着土腥味。掘井人需要有足够的耐性等待清澈,每日汲出大量的水用于浇灌,期望浊去清来。不须太久,新井躁动的情绪被净化如一面不动的镜子,风吹不到,皱纹不生。井水的清冽、甘甜,传出后,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起来。时间慢慢地流过,井水总停留在一个水平面上,从 未见少。 ?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记得小学老师把这八个字赋予了一个伟大的思想。我脑子一闪而过的,是老家那几眼黑洞洞的水井,这无疑是最感性和具体的。我甚至想,一些用语,如果乐于迎合思想和主义,对于涉世不深的少年,领会也许失之千里万里。完全可以用身旁的、 日常的材料,大大缩短领会的长度———漫无边际地撕扯,只能让人无奈。至少,你感到诚惶诚恐。一切认识都毋须安排,要刻在头脑里剜却不去的,只能靠自己在岁月行走中获得的某些机缘。它自然而然地进入,比灌输的更不易风化。 ? 时日在井底下流失。当年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 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黄,一些黧黑的苔藓,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下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穿透一切天机世相。水与水是不可相比的,波来波往、潮起潮落,流动的水是时间 的一种表征,印着时间的旅程。井水恰恰相反,一汪地静止索默,涵养着安宁,让人觉察不出它的意图。这也是古井难以枯竭也不溢涨的缘由,让人体验着静止的微妙———掘井之前,这口井的命数如何,是无从意料的,只能掘下去,这口井的个性才会显露。井和主人,只能靠机缘产生 联系,那种掘井不成反而掘出了兵马俑的失败例子,只能归结为人与井没有缘分。 ? 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江湖术士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对于地下的奥秘,人所知之甚 少,井下结构令人一筹莫展。动土之前据说要焚香敬拜的,这些对土地虔诚的人,重视这一道心灵的手续。揭破与水一层之隔的土皮,生命就汩汩而出了。泉眼的太旺与不足都是祸害,过程显然被浪费了。对于目的性很强的人来说,有价值与否要看结果。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须果断地 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
F1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