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月球课文讲解

合集下载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飞向月球》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飞向月球》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经历,按照“升空—途中—在月亮上”的顺序记叙。

文体介于新闻报道、科学小品之间。

第1自然段写升空。

全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结构和内容都比较复杂:“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句交代时间,“一艘载着阿姆斯特朗等三名航天员的飞船”句主要交代人物(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飞行工具(一艘飞船),“在火箭的推送下升上了天空”句交代升空的方式(用火箭推送),“开始了奔赴月球的旅行”句交代升空的目的(奔赴月球)。

航天员、飞船、助推火箭是奔月的几个基本条件。

全段虽然只有一句话,却交代得非常全面明确,时间精准到几点几分,体现了事件的真实性,渗透了科学精神。

第2~4自然段写飞往月球途中的情况,围绕航天员的活动写。

因为整个航行是在宇宙空间中,所以人的感觉、所见的景观都与在陆地上乘车、乘船行驶不同。

感觉最突出的便是失重现象。

第2自然段即写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们如何工作。

第3自然段写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们如何睡觉和吃饭。

“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先让食物“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这些在读者看来很新奇,因为陆地上的人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

但也可以想见,如此坚持75小时50分钟,航天员们是很不舒服、很不方便的。

但是他们“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仪器,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说明他们不是一般的司机、驾驶员,而是“训练有。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公开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公开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
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 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 搜集诗歌 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 自己喜欢的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 本)(4)举行诗 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 识竞赛、合编小诗集 等活动。 6.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 整) 7.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 人记录讨论 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 、科学以及 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 料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 在小 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 请大 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 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飞向月球》PPT课件2 (共34张PPT)

《飞向月球》PPT课件2 (共34张PPT)

4.1919年,美 国戈达德预言火箭 能克服地球引力到 达月球,开创了航 天飞行的时代。
5.1958年,前 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 探测器绕过月球,第 一次拍摄到月背照片。
6.1969年, 美国 的阿姆斯特朗等乘 “阿波罗11号”宇宙飞 船于7月21日成功登 上月球表面。
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升空前的准备
奇异的景色
随着太阳光线 角度的变化,月球 的表面呈现出各种 奇异的色彩,有时 是棕色的,有时是 黄色的。
人类探索月球 的历程
1.公元前1400年, 中国出现过日食、 月食的记载。
2.1609年,意 大利的伽利略用望远 镜观测月球,并绘制 第一幅月面图。
3.1883年,俄 国齐奥尔科夫斯基提 出使用火箭发射宇宙 飞船的设想。
一般而言宇 航员都是睡在睡 袋里,睡袋的顶 端系在一个固定 位置,这样顶端 固定,睡起来就 安稳了。
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 心驰神往的月球!
这就是三位登月的英雄
中间者是第 一个登上月球的 太空英雄:阿姆 斯特朗;右边是 奥尔德林;左边 是科林斯。
山脉与巨石
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 玉兔,只能看到在广袤的荒原上高山 耸立,巨石嶙峋。
字词认知 (mǔ) (fù) 姆 (赶赴) (保姆) 赴 (gāo) (石膏) 着 膏 (zhuó(着陆) ) 嶙峋 (lí n) (xún) (嶙峋)
字词认知
径素络缘悬
呈芒棕登耸析
飞向月球
失重
宇航员们感 到自己的身体轻 飘飘的,无法在 座舱里站稳,稍 一抬脚,就会跳 起三四米高。
工作
他们在坐舱 里飘来飘去,仔 细地检查一个个 仪器,还不时地 和地面指挥中心 联络着……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飞向月球ppt课件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_5

飞向月球ppt课件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_5

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凯旋归来
凯神 旋舟 归七 来号 !航
天 员
返回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拓展探究.采访月球
神秘的月球,请你告诉我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接受检阅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飞 向 月 球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4.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我能读准
径直 联络 缘故 悬挂 呈现 光芒 棕色 耸立 着陆 嶙峋
返回

小学语文《飞向月球》课件

小学语文《飞向月球》课件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堂讨论
总结词:促进交流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你对 于人类登月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登月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有何
影响?”等。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
03
互动问答环节
学生提问
02
01
03
总结词: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关于《飞向月球》课文的任何问 题,如月球的构造、人类如何到达月球等。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教师提问
总结词:引导学生理解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人类为什么要飞向月球? ”、“登月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什么?”等。
有学生建议增加更多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的内容,使课程更加与时俱进。
教师点评与建议
教师点评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互动中表现出 较高的学习热情。但在讲解抽象的天文知识时, 部分学生仍存在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 行改进。
建议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如采用图解、模型演示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 解抽象的天文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 组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消化。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学生反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课堂参与度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探月工程表现出浓厚的 兴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学习效果自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大部分学生认为本节课学到了很多关于月球的知识,对人 类探月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飞向月球》说课稿

《飞向月球》说课稿

《飞向月球》说课稿飞向月球引言概述:《飞向月球》是一部以太空探索为主题的科幻小说,通过讲述人类首次登月的故事,展现了人类的勇气、智慧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太空探索的历史背景、登月任务的挑战、登月航天器的设计、航天员的训练以及人类对未来太空探索的展望。

一、太空探索的历史背景1.1 早期太空探索的尝试:从火箭的发明到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始于几百年前。

1.2 太空竞赛的兴起: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推动了太空探索的发展。

1.3 登月计划的提出: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提出了登月计划,为实现人类登月设定了目标。

二、登月任务的挑战2.1 火箭发射与轨道计算:为了将航天器送入太空并准确抵达月球,需要进行复杂的火箭发射和轨道计算。

2.2 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中,航天员需要依靠高效的生命保障系统来维持生存。

2.3 太空辐射的防护:太空中存在大量的辐射,如何保护航天员免受辐射的伤害是登月任务中的一大挑战。

三、登月航天器的设计3.1 载人登月舱的结构设计: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和舒适,登月舱需要具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

3.2 着陆器的制动与减速:在月球表面着陆时,着陆器需要进行制动和减速,以确保平稳着陆。

3.3 航天器的通信与导航系统:航天器需要具备可靠的通信和导航系统,以保持与地面的联系并准确导航。

四、航天员的训练4.1 物理和生理训练:航天员需要接受严格的物理和生理训练,以适应太空环境的变化和重力失重的状态。

4.2 太空行走与任务训练:航天员需要进行太空行走和任务训练,以应对在月球表面的各种任务和工作。

4.3 紧急情况的处理:航天员需要接受紧急情况处理的训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状况。

五、人类对未来太空探索的展望5.1 深空探索的目标:登月只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步,未来人类将继续探索更远的太空,如火星和其他星球。

5.2 太空资源的利用:人类将探索太空资源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矿产资源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飞向月球》PPT课件

《飞向月球》PPT课件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人类第一次飞向月球是什么 时间? 2.哪几个人登上了月球? 3.时间精确到 分 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三位登月的英雄
中间者 是第一个登 上月球的太 空英雄:阿 姆斯特朗; 右边是奥尔 德林;左边 是科林斯。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1.航天员在向月球加速前进中,遇 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样的表现? 2.他们在舱里时如何工作的? 3.在这期间,他们是如何吃饭睡觉 的? 4.在宇宙飞船中看月球和地球又分 别是什么样里站稳,稍 一抬脚,就会跳 起三四米高。
他们在坐舱里飘 来飘去,仔细地 检查一个个仪器, 还不时地和地面 指挥中心联络 着……
一般而言宇 航员都是睡在睡 袋里,睡袋的顶 端系在一个固定 位置,这样顶端 固定,睡起来就 安稳了。
因为失重的缘 故,座舱里没有上 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所以,他们可以飘 在空中睡,也可以 头朝下、脚朝上悬 着睡。
自由朗读5-7自然段,并思考: 1.登月过程容易吗?哪些词语 体现出来了? 2.“小心翼翼”“心驰神往”是什 么意思?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 3.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又做了 什么工作?
小心翼翼:形容恭敬小心,一点不敢 疏忽。 心驰神往:心神都想去的地方。形容 一心向往。 这两个词语渲染了本次登月的非同寻 常,集中反映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努力 和激动的心情。
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 心驰神往的月球!
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 玉兔,只能看到在广袤的荒原上高山 耸立,巨石嶙峋。
航天员登月过程中,哪些事使你最感兴趣? 航天飞船考什么与地球的控制中心联系? 在月球表面是怎样改变行走方向的?(合理 的问题皆可) “一小步,一大步”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一小步”是实写,是指阿姆斯特朗登上 月球迈出的一步,长度不会超过一米。 “一大步”是虚写,比喻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 进步,这一步体现了现代科学最新最高的研 究成果,凝聚了航天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登月的梦想。

[飞向月球]飞向月球课文

[飞向月球]飞向月球课文

[飞向月球]飞向月球课文飞向月球课文一:月球之谜课文主要内容月球之谜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想必大家对此也很好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月球之谜课文主要内容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表现了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告诉了我们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月球之谜课文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

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

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公里。

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

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

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讲解
飞船绕地球飞行几圈以后,径直向月球加速前进。这时,航天 员们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 会跳起三四米高。训练有素的宇航员并不紧张,他们知道,这是飞 船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失重现象。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仪器,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课文讲解
想一想如果是你登上月球,你会干什么?
课文讲解
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
月球上没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也没有中国神话中 所说的宫殿,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巨石嶙峋的荒原和耸立 的高山。
课文讲解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样和岩 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经 分析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上含有几十种元 素,很有开发价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 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 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字词积累
嶙峋 联络 土壤 浆糊 百看不厌
牙膏 呈现 棕色 扶梯 心驰神往
课文讲解
课文段落划分:
畅言教育
第二单元 · 明月
飞向月球
本课时编写:韩村中心学校 周磊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 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 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 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 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课文讲解
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 2、谁飞向月球? 3、怎样飞向月球?
课后思考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 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课文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一段,画出你最感 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75小时 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们可 以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 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因为失 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和正反之 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 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课文讲解
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 时候,先把食品放到塑料袋里,再灌 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 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 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可以让它们 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 空中捕捉。
课堂小结
结语: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
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 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 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课堂练习 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课文讲解
经过三天多的飞行,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从舷窗望 去,前方的月亮越来越大。这时,地面指挥中心命令航天员 准备着陆,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登月舱逐渐减速,慢慢 下降,最后,终于在月球上停稳了。
课文讲解
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 扶梯下来,踏上了月球。过了一会儿,奥尔德林也下来 了。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课文导入
飞向月球
课文背景
《飞向月球》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 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五篇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 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 发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 ……”写一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