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
2023年哲学引论知识要点新版

《哲学引论》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第一节中国哲学史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均有源远流长旳历史。
中国哲学大概结胎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今已经有3000数年旳历史。
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实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旳四个阶段。
一、先秦哲学1.《周易》及其思想。
《周易》本称《易》,是中国文化典籍中旳一部奇书。
它既是儒家旳基本经典,位列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又为各家各派所看重,渗透到了中国老式文化旳各个方面。
《易经》包括《经》与《传》两个部分:《易经》由六十四卦构成,其主体是卦名、卦象、卦辞、爻象、爻辞等;《易传》是对《易经》本文旳解释和对其思想旳发挥,共有十篇,故称《十翼》。
《周易》旳思想非常丰富,它波及自然和社会旳各个方面,极大地深化了中华民族旳理论思维。
2.孔子与儒家。
儒家旳创始人是孔子,其代表人物尚有孟子和荀子等。
儒家旳经典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等。
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仁学”为关键旳伦理哲学体系。
有关仁学旳内涵,我们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①以“孝”释“仁”:即孔子试图通过血缘纽带建立一套普适于整个社会旳普遍必然旳伦理秩序,这是仁学旳出发点;②以“礼”释“仁”:即仁旳首要涵义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旳纲常礼仪,这就是孔子念念不忘旳周礼;③ “仁者爱人”:即将“孝悌”推而广之,乃至于所有旳人,这是仁学旳关键;④ “推己及人”:这是仁学旳实行措施,即著名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⑤“君子人格”:这是仁学旳追求目旳,以颜回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旳生活为最高典范。
与此有关,儒家特有旳天人观(如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和人性观(如孟子所谓人之“四善端”),对于后世也产生了很大旳影响。
3.老庄与道家。
道家旳创始人是老子,继承人是庄子,史称“老庄学派”。
哲学引论

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越有钱、越成功 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 精神的痛苦。” ---张朝阳
斯人已逝
吴仁宝
快乐的清洁工
毅然出柜的无脸人
以死解脱的哥哥
一: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就是爱智慧。 (经典定义) Philos sophia 爱 智慧
二:哲学研究什么?
1,罗大佑的“童年”本体论: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太 阳为什么落到山的那一 边;有没有告诉我,山 里边有没有神仙? 。
二:哲学研究什么?
1,罗大佑的“童 年”----本体论 宇宙和人类社会都 是一种存在,对这 种纷繁复杂的存在 背后的本质的追问, 就构成了本体论。
二:哲学研究什么?
一:哲学是什么?
2,哲学定义的莫衷 一是 有一千个哲学家,就 有一千对哲学的理解。
一:哲学是什么?
3,为什么哲学难定义
不确定 性
确定性 科学
宗教
不确定性
哲学
一:哲学是什么?
3,为什么哲学难定义
一:哲学什么?
4,哲学史就是“厮杀的战场”
一:哲学什么?
4,哲学史就是“厮杀的战场”
二:哲学研究什么?
四:哲学好干什么?
1,哲学是人的存在方 式
“人可以不是宗教的, 但是它一定应当是哲学 的。” 上世纪中国最 伟大的哲学家冯友兰先 生
四:哲学好干什么?
2,哲学是境界之学。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
四:哲学好干什么?
3,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神祇。 “一个国家没有哲学,就像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庙 中没有神像一样” ---黑格尔
二:哲学研究什么?
3,姖无命的致命迷惑-----价值论: 价值论的目标直 指人本身,它关 注的问题是:人 究竟是什么?人 究竟应该怎样? 人的意义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应该 怎样?等
《哲学引论》第4章知识要点

《哲学引论》第四章知识要点第四章认识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
它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认识经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与人类认识密切相关的最一般的理论问题。
认识论与形而上学一起构成了哲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第一节传统认识论所谓传统认识论,主要是指相对于现代认识论而言的、以近代哲学为代表的哲学认识论。
在传统认识论研究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核心问题或首要问题就是认识路线的问题。
其基本观点归结起来,无非是以经验还是以理性作为认识的根据而引起的争论最为典型、最为激烈。
一、概念基础1.理性。
(1)理性的定义。
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从狭义上讲,理性就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代名词;从广义上讲,理性就是指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运用思维的原则或法则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能力。
(2)理性的作用以及判定理性运用得合理与否的依据。
理性在人的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有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但理性的运用有一个是否合理的问题。
判定理性运用得合理与否的依据就是逻辑。
因为逻辑就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一般地说,逻辑推理主要有两大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3)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
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
演绎推理的最典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
(4)归纳推理。
所谓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感官的观察和经验的推理,得出一个具有或然性的一般结论的过程。
从整个认识范围来看,演绎与归纳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演绎推理告诉我们,当一个前提确定时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从中引出何种结论;而归纳推理则告诉我们,在给定的经验性证据基础上,怎样的结论才是可能的。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2《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2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2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1、古希腊宇宙论又称作本根论,中国古代宇宙论又叫做自然哲学。
(×古希腊宇宙论又称作自然哲学,中国古代宇宙论又叫做本根论。
P92,96)2、中国古代宇宙论没有转向科学层次,这是中国古代宇宙论与古希腊宇宙论显著区别的一个特点。
(√96)3、中国古代哲学中表示现代汉语中所谓物质存在的基本概念是水。
(×,是气P96)4、中国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周幽王时代的伯阳甫首次把五行作为抽象的哲学命题。
(√P98)5、佛教理论的基础是缘起论,其实质是关于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理论。
(√P99)6、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最大特点是始终追求普遍必然性为其天职的科学精神。
(×强调变化,P100)(3)两首词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试卷试题补写出下列名7、现代宇宙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础上的,因此它属于科学的一个分支。
(√P100,101)8、近代以来,“自然”的主要含义由“本性”或“天然”转变为“天地万物”或“自然物”,早期的自然哲学转变为自然科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P101,102)9、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在者”,并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严谨的概念论哲学体系。
(ד是者”,P106)10、“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它以形式逻辑为基础,是西方概念论哲学的根基。
(√107)11、中国哲学中的“有”指的是天地万物等具体存在,而“无”则是指个体事物中的空虚部分和个体事物未有之前与既终之后的情况。
(√114)12、中国道论主张的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对一切既不执着有,也不执著于无,它反映的是不同于西方的非存在优先于存在的思维方式。
(√116)13、在哲学上,把通过逻辑的和数学的推理方式获得的确定结论,称之为绝对真理。
(×必然真理,P119)14、经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每一个经验都是一个心理事件。
《哲学引论》第3章知识要点

《哲学引论》第三章知识要点第三章形而上学第一节宇宙论古希腊宇宙论又称作自然哲学。
古希腊人所思考的“自然”(physis)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其涵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所以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一个贯穿于古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普遍相信,世界的本原是惟一的、永恒不变的,但又控制着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一.古希腊宇宙论1.伊奥尼亚学派。
泰勒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万物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主张,生成世界的本原是“无定”,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的中间状态。
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是本原。
一定的意义上,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它一方面像“无定”一样不定形和无限,另一方面又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本原: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
同时,赫拉克利特还是一个著名的辩证法家,他指出:“万物常变,无物常驻,如同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
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二:①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也就是说,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更加普遍。
②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3.爱利亚学派。
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巴门尼德强调,“是者”是世界的本原。
是者的性质是:①不生不灭,即它不会由别的东西产生,更不会灭亡;②连续性,即它是“连续的一”;③圆满性,即它是“不动的一”。
巴门尼德的思辨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后来“是者”概念超出自然哲学,成了形而上学的中心范畴。
4.元素学派。
(1)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但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是“爱”使四根结合而生成万物,而“恨”则使四根分离而导致事物灭亡。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一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1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1、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
(√)2、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4、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经验主义基础的是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5、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的哲学家是康德。
(√)6、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思想文化深层结构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而表现出来的。
(√)7、语词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任何语词都不具有知识意义的内涵。
(×,正确:都是具有知识意义的约定符号)8、在日常生活中,定义不能明确地表达存在的时候,往往是定义的范围过宽或过窄。
(√)9、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相对变化和难以固定的(×,正确: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10、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的形式出现,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矛盾性运行方式。
(√)11、哲学关注知识和思想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语词之间的紧密关系。
(√)12、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
13、形而上学就是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学问,形而上学被称为本体论(√)。
14、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非正统思想是道家学说。
(√)15、对自然科学感兴趣,自觉讲求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先秦哲学是墨家。
(√)16、清代哲学家顾炎武提倡经学研究要经世致用,他被清人尊为“开国儒宗”(√)。
17、中国哲学的总结者黄宗羲提出了“天地之化日新”的著名论断。
(×,正确:王夫之)18、儒家经典在后世被称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叫做“经学”。
(√)19、首先提出了信仰第一,为中世纪经院奠定基础的是奥古斯丁。
(√)20、托马斯主义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最全面体系。
哲学引论复习刚要三

哲学引论复习刚要三《哲学引论》第三章第三章形而上学第一节宇宙论宇宙论(Cosmology)原指这样一类相互关联研究,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涉及整个世界。
就用途来说,宇宙论又可分为两类:属于哲学的和属于科学的。
属于哲学的宇宙论又称“前本体论”,在古希腊即自然哲学,在中国古代则指“本跟论”。
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基础、本质和结构问题的哲学研究,是传统哲学的核心内容。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是理论哲学的基本内容。
所谓形而上学主要是研究关心物质世界背后或超出我们感觉经验的一切的本质。
(P91)一、古希腊宇宙论古希腊宇宙论又称自然哲学,自然是指“本性”。
亚里斯多德把它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什么是世界之本原是古希腊哲学的主题。
古希腊宇宙论在对世界本原的探讨过程中,围绕一与多、变与不变两条主线,产生四种流派。
(P92-93)(一)古希腊宇宙论四种流派1、伊奥尼亚学派4、元素学派元素学派中心思想是:世界本原是变化的多(根、种子、原子)。
主要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等。
(P95)(二)古希腊宇宙论(早期自然哲学)的贡献:早期自然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思考围绕一和多以及变和不变的两条主线,产生了四种立场。
伊奥尼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毕达拉斯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爱利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元素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P95—96)早期自然哲学的贡献是巨大的(详见P96)。
总体上说,开创了科学传统,影响了以后形而上学的发展;形成了哲学思辩的思维传统。
(P96)二、中国古代的宇宙论中国古代宇宙论又叫“本根论”。
中国古的宇宙论没有像古希腊宇宙论那样转向科学层次,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P96)。
中国古代的宇宙论的几种代表:1、气论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表示现代汉语中所谓物质存在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人认为气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的本原。
气论是中国哲学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宇宙论哲学。
(P97)。
2、太极阴阳论太极阴阳论始于《周易》。
《哲学引论》精美抄

第一部分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答:⒈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⒉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答: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答:从距今大约2500年前哲学在爱琴海岸的古希腊诞生以来,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进引思想性的探索,活动,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涉级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和假定。
这些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日常生活中的信念是人的日常行为得以发生的前提和基点,对这些信念的合理性及其程度进引哲学上的分析或审定,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哲学存在价值的证明。
人的行为是受他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信牵引的,对这些信念的前提进引批判性的审视,对人而言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因此说,哲学是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论证各争辩是哲学的关键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二节 哲学的问题
思考: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哲学研究具有怎样的性 思考: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质和特点? 质和特点?P20 第一,哲学是一种关于实在的研究,但它不是 研究实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实在的整体。 第二,哲学是一种辨明性的研究,它的任务是 努力证明我们所做的那些陈述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第三,哲学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是对 支配我们思想和活动的那些至观重要的基本概念或 观念的逻辑澄清或阐明。
思考: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内容: P64—65 思考: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内容: P64— 1、“理念论”。认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 理念论” 整 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感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这就是所谓的“理念”或者“型相” 这就是所谓的“理念”或者“型相”的世界。这两 个世 界,一个属于现象世界,一个属于理念世界,前者 是可以感觉的,后者却只能思想到。 2、“灵魂回忆说”。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是相 灵魂回忆说” 互 隔离的,即灵魂属于理念世界,肉体属于现象世 界。人类的知识乃为灵魂生前早已熟悉而后来却被 忘记的那些理念的回忆。
第一章一节 哲学的概念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含义:P13 形而上学的含义:P13 特性:终极性 体验性 三、伦理学 伦理学含义:P16 伦理学含义:P16 伦理学的问题:道德的内容和目的、道德行为与决 定、道德的尺度与标准。 当代伦理学的特点:受语言哲学的影响,越来越把 伦理学看作一门理论哲学而不是实践哲学。
第二章二节 西方哲学史略
三、近代哲学 第一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自然哲学 第二期:经验论 唯理论 第三期德国古典哲学:康德的认识论体系 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
第二章二节 西方哲学史略
思考: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区别 P71 思考: 经验论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 为基础的归纳法,知识只是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 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验的玄学问题,重视 感觉中个别的东西,重视统一性,思想源于中世纪 的唯名论。 唯理论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 觉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重 视玄学问题的研究,重视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视 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实在论。
第一章一节
哲学的概念
一、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双重特性:好奇性 爱智慧 2、哲学的历史起源: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 3、哲学的最终形成:由于哲学是一种较之宗教和 艺术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的追寻和探讨存在问题的 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也就意味着,一旦哲学在它 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精神文 化形式的诞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一章一节 哲学的概念
一、认识论 认识论的含义:P11 认识论的含义:P11 认识论的起源:希腊哲学关于人类认识性质的探索 认识论的奠立: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 成 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础;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认识论成为哲学研 究的 主流开辟了道路。 当代认识论:关于知识和思想分析的专门学问。
第二章二节 西方哲学史略
二、中世纪哲学 经院哲学的特征:P67 经院哲学的特征:P67 讨论的问题: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 P67 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 于普遍而存在。 实在论 :认为普遍的东西有实在性,普遍先 于个别而存在。 争论的核心: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二章二节 西方哲学史略
思考:托马斯哲学思想的内容:P68— 思考:托马斯哲学思想的内容:P68—69 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 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的体系。其 哲学思想主要有: 哲学和神学; 上帝存在的证明; 实体学说; 感觉认识论; 共相理论。
第一章四节 哲学的价值
第三节 哲学与语词(略) 第四节 哲学的价值 哲学的三个基本功能: 为人类生活和人类实践指示理想目标; 为科学研究和日常思考提供分析基础; 为精神文化和思想理论提供批判根据。
第一章四节 哲学的价值
思考: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思想性探索活动的特 思考: P29— 点?P29—30 哲学的思想性活动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寻 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这些原则或假定,既有 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其次,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 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 定的。
《哲学引论》课程 哲学引论》
第一章辅导
导学教师 黄玉桂
第一章 哲学总论
本章概述: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着重解决“哲学是什么”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着重解决“哲学是什么” 这一基本问题。共分四节。 第一节讨论与理解哲学 这一概念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如哲学的产生、哲学 与科学的关系等;第二节说明哲学范畴的逻辑联系 和哲学理论的内在结构;第三节讨论哲学与语言之 间的关系,是本章的难点;第四节 分别从哲学的理 论特性、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以及哲学对思想文化的 作用,说明哲学的价值。
一、先秦哲学 1、《周易》及其思想:主要哲学思想是“太 周易》及其思想:主要哲学思想是“ 极生成论” 极生成论” 2、孔子与儒家: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学” 、孔子与儒家: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学” 3、老庄和道家: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 、老庄和道家:道家哲学的核心是“ 4、墨翟与墨家:墨家哲学的核心是“兼爱非 、墨翟与墨家:墨家哲学的核心是“ 命” 5、韩非与法家:认识论的“参验论” 、韩非与法家:认识论的“参验论”
三、哲学的演变 1、希腊哲学的特征:自然哲学 2、晚期希腊和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的特征: 伦理学或道德学说 3、中世纪哲学的特征:宗教哲学或曰经院哲 学 4、近代哲学的特征:认识论 5、现代哲学的特征: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一章一节 哲学的概念
思考:哲学有哪几个基本的领域? 思考:哲学有哪几个基本的领域?如何区分理论哲 学和实践哲学?P10— 学和实践哲学?P10—11 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基本领域:认识论、 形而上学、伦理学。 按照哲学研究的性质可以分为:理论哲学和实 践哲学两个部分。 理论哲学包括形而上学和认识 论,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和认识过程本身进行 研究。 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宗 教哲学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为一定目 的所决定的人类实践活动 中产生的那些实际问题。
二、汉唐哲学 1、两汉经学: 核心问题是“天人关系” 核心问题是“天人关系” 2、魏晋玄学: 核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 核心问题是“ 系” 3、道教的兴起 4、隋唐佛学
第二章一节 中国哲学
思考:隋唐时期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思考:隋唐时期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隋唐时期对中国哲学有比较深远的影 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主要有: 法相宗:创始人玄奘,代表作《成唯识论》 法相宗:创始人玄奘,代表作《成唯识论》 华严宗:创始人法藏,代表作《华严经探玄 华严宗:创始人法藏,代表作《 记》等 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代表作《坛经》 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代表作《坛经》
第二章二节 西方哲学史略
四、现代哲学 科学主义思潮: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 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研究。 人本主义思潮: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 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 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 第三节 中西哲学的交流与碰撞(略)
P64— P64—65 1、“理念论”。认为在可感的个别 理念论” 事物组成的整 体之外, 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感知的更加真 思考;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 思考;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 实的领域, 实的领域, 区别是什么?P74— 区别是什么?P74—75 1、特点:科学主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哲 这就是所谓的“理念”或者“型相” 这就是所谓的“理念”或者“型相”的 学。从总的方面看,批判、改造传统理性,树立发扬现代理 世界。 世界。这两个世 性,是科学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的特征。 人本主义通过对科学 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 一个属于现象世界, 界,一个属于现象世界,一个属于理念 义及其异化等问题,把对人的理解作为哲学的最高任务,是 世界, 世界,前者 其重要特征。 2、区别:科学主义思潮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 是可以感觉的,后者却只能思想到。 是可以感觉的,后者却只能思想到。 (知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研 2、“灵魂回忆说”。认为人的灵魂 灵魂回忆说” 究。人本主义思潮则认为,哲学研究必须要超出认识论(知 识论)的范围,超出主客观或主客体的范围,即超出理性的 和肉体是相互 范围。 隔离的,即灵魂属于理念世界, 隔离的,即灵魂属于理念世界,肉体属 于现象世
第一章一节
哲学的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从哲学中分割权利; 哲学与科学分 享权利。这是指,一方面,哲学基于自身发 展的需要,不得不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另 一方面,哲学虽然必须与科学分享权利,但 它 对这种权利的让渡远不是自觉自愿的。
第一章一节
哲学的概念
第二章一节 中国哲学
思考:儒家哲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48 思考:儒家哲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儒家哲学是以“仁学” 儒家哲学是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哲 学体 系,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以“孝”释“仁” 以“礼”释 “仁” “仁”者爱人 “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 “君子人格” 君子人格”
第二章一节 中国哲学
第一章四节 哲学的价值
思考: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一般作用 思考: P33— P33—41 1、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 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 性。 2、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 思;对学科前提的反思;对自由意识的促 进。
《哲学引论》课程 哲学引论》
第二章辅导
第二章一节 中国哲学
三、宋明理学 主要形态:道学、心学、气学三大流派 思考: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P57 思考: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