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3464A】与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沉积相关的pmel17基因及遗传标记方法【专利】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素 聚合物 即形 成 ( o es 9 8 。因此 ,禽 类 的黑 色 素常 与 蛋 B w r,18 )
白质牢 固结 合 ,这 些 蛋 白质 已经 被分 离 纯 化 ,其 中包 括 9种
T A (2ot rdcn y h ro 1.ct e 敏 感 性 的 蛋 白 及 酪 氨 P 1-- t eaol o 1 3ae t) ea p b. a 酸 酶 ( et gW 等 , 18 ) Wag H T等 (9 5 O tn i 95 。 n, 19 )从 白丝 毛 乌
真 、浅 黑 色素 外 ,还 有 神经 系统 的重 要递 质 去 甲肾上 腺素 和 肾
上腺 素 ,这些 物 质 为前 黑 色素体 ,类 似 于真 黑色 素 。其 中 ,肾 上腺 素 与松 果腺 分 泌 的褪黑 激 素 ( e tn )有 使 色 素 集 中 的 m l oi a n 作 用 。虽 然 目前 对黑 色 素集 中 和扩散 的机 制 尚不 完全 清楚 ,但 是 已经 知道 控 制黑 色素 的 因素有 属 于神 经 的 ,也 有激 素 的 ,或 两者 兼 而有 之 J C ro J 8。 adt ,等 (9 8 9 9 19 ,19 )对禽 类 的黑 色 素 细胞 集 中素 ( C M H)进 行 了探 讨 ,L ci L等 ( 94 eo n 19 )对 丝 毛 乌骨 鸡体 外 神 经嵴 细胞 生 长的机 制 进行 了探 讨 。至 于禽类 的 浅 黑 色素 ,它 在类 黑 素细 胞 中合成 ,由 于有 半 胱氨 酸参 与 , 含硫
中图分 类号 :¥3 . 81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02 - 10(1 2 0 -0 30 5 95 3 20 )80 3-3 2 合物 中 ,当囊 泡 接触 到前 黑 素体 膜 ,酪 氨酸 酶 即起作 用 ,黑 色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作者:蒋明,李智,董莲花,陈斌来源:《湖南饲料》 2016年第2期蒋明李智董莲花陈斌(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畜禽遗传改良湖南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乌骨鸡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而这些价值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黑色素,本文就黑色素细胞产生、迁移及黑色素的生成、理化性质、相关信号通路、生理功能和与其相关的营养因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乌骨鸡;黑色素细胞;神经嵴;信号通路;酪氨酸酶我国乌骨鸡资源非常的丰富,品种繁多,具有乌皮、乌骨和乌肉的“三乌”特征,乌鸡肉游离脂肪酸高、胆固醇低、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而这些价值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黑色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绿色食品”、“黑色食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青睐,乌骨鸡更是成为人们的鸡肉首选,因此开展乌鸡黑色素沉积规律及相关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1、黑色素细胞的产生和迁移意大利科学家Sangiovanni于1819年首次在乌贼皮肤中发现,并表明其形态结构与乌贼的皮肤色素沉着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当时他把黑色素细胞命名为“色素胞”( chromatophores),后来到了1837年,Henle在人体的皮肤也发现了此类细胞,而且证实了皮肤色素的沉积与此细胞有着关联,随后黑色素细胞逐渐引起科研者的重视,其中主要的研究集中物种间黑色素细胞的鉴定、比较以及黑色素细胞来源的问题,尤其是Bloch等建立的多巴染色方法在黑色素细胞的研究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黑色素细胞起源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在原肠胚的形成期阶段中形成,主要集中在背部外胚层和中胚层接触时期。
在脊椎动物中,除了眼睛上的视网膜上皮细胞外,几乎所有的黑色素细胞都是起源于神经嵴。
神经嵴细胞根据轴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心区神经嵴细胞、躯干神经嵴细胞、颜面神经嵴细胞和迷走神经嵴细胞,其中躯干部神经细胞分化成神经性和黑色素性的两种细胞的。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鸡脂肪沉积的关键调控因子

毫猪在前5~7d内,除喂给其喜食的红薯、芒草根、竹笋、鲜嫩的蔬菜和加糖的配合饲料外,每日还要进行人工哺乳2~3次,使其在食物方面进行逐渐过渡。
每次人工哺乳时抚摸3~5s,并同时进行语言刺激,使食物刺激和行为刺激紧密结合,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后,仔豪猪逐渐对人产生了感情,达到不怕人的程度。
人工繁殖的豪猪其驯化程度高于野生豪猪,而在野生豪猪中其驯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仔豪猪>幼年豪猪>亚成年豪猪>成年豪猪。
4.2建立条件反射饲养员在给豪猪投喂食物和进出动物房舍时要发信号,逐步让动物熟悉饲养员的声音、气味及脚步声。
禁止惊吓和他人参观,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便可使野生成年豪猪建立起初步的条件反射同时,对豪猪进行定时、定量、定点投食的驯化,使豪猪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吃到定量的食物。
在投食前还伴以口哨等声音,促成条件反射的形成。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豪猪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各种刺激的强度,扩大适应范围,逐渐改变豪猪胆怯、孤僻、急躁、攻击性强等野生习性,以建立起稳定的条件反射。
4.3食料多样化豪猪食料搭配多样化:粗食料中的块根类饲料和果蔬类饲料都要搭配得当,一天中可以喂些甘蔗,玉米,水果,而且要尽量要多样化,以保证营养物质齐全和增加适口性。
4.4投喂科学化一是采取先粗后精的顺序;二是固定每天喂料的时间和次数;成年豪猪和亚成年豪猪每天饲喂2次,幼年豪猪每天饲喂3次;三是定量;四是食料变换过渡化。
5豪猪疾病防治豪猪生命力强,几乎不发生疾病。
规模养殖还是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卫生防疫管理措施,重点是建立规范制度、合理规范用药用疫苗等,以保证不会因大量猪只病死而带来经济损失和保障生产产品安全。
5.1猪场卫生防疫管理一是严格消毒。
外来人员一般不得出入,允许入内者须经消毒更衣。
二是定期大扫除,及时清运垃圾粪便,保持场地卫生,保障豪猪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5.2建立规范防疫制度并合理规范用药防疫工作应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根据本养殖场具体条件制订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严禁在饲养场内饲养其他动物和携带其他动物(包括动物尸体、皮张等)进入饲养场内;确立定期巡查制度,保证饲养员能按时观察畜禽并及时反馈信息;实施封闭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养殖场;建立兽药档案制度,要对症下药,不乱用、不滥用药,严格休药期限,不在用药期、休药期内销售食用动物。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赵艳平-,黄小红t,李建喜2,武帅1(1.江谣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家畜血吸虫防疫站,江西南昌330045)中图分类号:S83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567(2008)Ol一0012—04黑色素包括真黑色素和浅黑色素,两种色素的形成与酪氨酸酶有关,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类型主要依赖于酪氨酸酶的活性。
目前国内外对人及动物的黑色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本文旨在对乌骨鸡黑色素的分类、生物合成及沉积、生物学功能、调节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乌骨鸡黑色素的生理生化基础1.1黑色素的分类黑色素包括天然的黑色素与合成的黑色素,天然黑色素包括真黑色素(Eu—melanin)和浅黑色素(Pheomelanin,又叫脱黑色素),其区别主要在于颜色、化学组成(含氮量与含硫量不同)、可溶性及颗粒结构。
真黑色素是黑色或棕色的含氮大分子,主要存在于家禽黑羽或兰羽、眼、皮肤以及相关的组织中;而浅黑色素是红色、黄色或棕色等颜色的含硫大分子,主要存在于家禽红棕色、浅黄色羽毛等组织中。
1.2黑色素的结构、理化性质黑色素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难溶性、对金属离子有很强的亲和力;电子自旋性,即分子内含有大量的自由基。
乌骨鸡中的黑色物质包括黑色素、紫色素、某些激素和黑色胶体物质等,结构不规则。
刘望夷(1982)、袁缨等(1993)对乌骨鸡黑色素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研究表明:黑色素是一种以吲哚环为主体,其周围连接其他一些芳香或烯烃类及羧基等基团的化合物。
乌骨鸡黑色素的EPR波谱为轻微不对称的典型的单线一次微商波谱,无超细结构。
其报道与Reedy等(1998)、Muroya等(200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Nozaiki等(1998)、Muroya等(2000)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进一步表明:丝毛乌骨鸡卵巢和睾丸的特征光谱不同于骨膜和羽毛中的光谱收稿日期:2007-09-18(普通的合成黑色素的光谱,含更多的硫化物,室温下不溶于酸,微溶于碱),其差异在于含硫量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黑素分子在某些器官有特化因子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浅黑色素,如a一黑素细胞刺激素(Q—MSH)[3]。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乌骨鸡黑色素合成影响研究进展

乌骨鸡别称泰和鸡、乌鸡等,具有毛脚、乌皮、乌骨和乌肉等众多特点,是传统中医药认为的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鸡种。
临床试验证明,乌骨鸡能提高机体肾上腺皮质、垂体组织的机能,提高血细胞的含量并增强血红素的相关性能,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的黑色素,黑色素分为脱黑色素、真黑色素以及异黑色素三类,是一种在主体吲哚环四周连接着芳香化合物及烯烃化合物或基团的化合物,乌骨鸡体内色素为真黑色素。
乌骨鸡黑色素具备众多生理功效,如可以清除自由基达到抗氧化效果,并可以减缓机体衰老以及防紫外线、防诱变等[1-3]。
且黑色素沉积越深,药用价值越佳。
黑色素以络氨酸作底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是一类可与黑素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作用,促进络氨酸的合成分泌,并促进黑素细胞产生树突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此外,α-MSH还能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4]。
本文综述了α-MSH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以期为乌骨鸡黑色素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α-MSH概况1.1α-MSH的产生及结构阿黑皮素原(POMC)激素是α-MSH的前体,垂体是初次检测出含POMC的部位,近年来研究者在免疫细胞、皮肤、脑等组织器官也检测到存在POMC。
POMC主要在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通过释放因子诱导POMC mRNA 在细胞和组织中表达,而后ACTH在促肾上腺皮细胞中表达并发生水解作用,促肾上腺皮细胞位于垂体前叶,其反应一条途径水解为ACTH,另一条途径水解产物先是β-促脂解素(LPH)而后经转化为β-内啡肽最终生成β-MSH[5]。
酶继续催化ACTH,直至其降解为α-MSH(见图1)。
目前已知三类不同构型的MSH神经内分泌激素,其表达与功能均不尽相同,包括α、β以及γMSH 。
其中由熊江燕,郑娟霞,王琤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13)摘要:乌骨鸡作为闻名已久的药用补益珍禽,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体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而黑色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是乌骨鸡营养及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乌骨鸡黑色素及其研究进展

乌骨鸡黑色素及其研究进展李瑞成;尚永彪;管俊峰【摘要】乌骨鸡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体内含有大量黑色素.乌骨鸡黑色素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已证明其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诱变、抑制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乌骨鸡黑色素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合成过程、沉积分布规律、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有关乌鸡黑色素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期刊名称】《肉类研究》【年(卷),期】2010(000)010【总页数】6页(P54-59)【关键词】乌骨鸡;黑色素;研究进展【作者】李瑞成;尚永彪;管俊峰【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6;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又称乌鸡、泰和鸡等,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鸡属,原产地为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地区,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饲养历史,如今在江西、浙江、陕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均有分布。
乌鸡具有乌皮、乌骨、乌肉等十大特征,被传统医学认为是我国特有的具有药食两用的鸡种[1]。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乌鸡的药用价值主要在于其体内存在的黑色素物质,乌鸡黑色素是滋阴益气、强身健体、抗衰防老、颐养天年的物质基础,药用价值很高[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乌骨鸡黑色素开展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乌骨鸡黑色素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布规律、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黑色素(Melanin)包括天然的黑色素与合成的黑色素。
天然的黑色素一般分三类:第一类是真黑色素(Eumelanin),呈棕色、暗棕甚至黑色,主要存在于家禽黑羽或兰羽、眼、皮肤以及相关的组织中;第二类是脱黑色素(Pheomelanin),呈红色、棕色或黄褐色,多分布于家禽红棕色、浅黄色羽毛等组织以及红头发和蓝眼睛中;第三类是异黑色素(Allomelanin),呈棕色或黑色,主要存在于植物中。
浅谈氨基酸对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的影响

郑娟霞,陈文宁,杨莉,月金玲,王琤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13)摘要:乌骨鸡是一种可食药两用的珍稀家禽品种。
自古以来,乌骨鸡的药用价值就有所体现,一般用作药材或者补品。
随着人们对乌骨鸡的深入研究,发现乌骨鸡黑色素有抗氧化,抗疲劳等多种活性,它的沉积受等多种因素影响。
本文就氨基酸对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的影响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乌骨鸡;氨基酸;黑色素中图分类号:S81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37(2019)06-0003-021乌骨鸡的概况乌骨鸡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因其药用、滋补的功效而闻名,一直备受人们喜爱。
乌骨鸡全身具白毛,皮肤呈黑色,乌皮、乌骨、乌肉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有一定的观赏作用。
乌骨鸡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尤其是黑色素含量决定了乌骨鸡的药用价值,乌色程度越深,药用效果越好。
那么滋补程度也越高[1]。
2氨基酸影响黑色素沉积的影响2.1酪氨酸酶的高表达,促进黑色素沉积酪氨酸是黑色素的前体氨基酸,酪氨酸酶是一种限速酶,可以借助酪氨酸酶对酪氨酸的氧化作用,将酪氨酸变成氧化产物,最终经过多步反应转化为黑色素。
酪氨酸能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酪氨酸酶的活性又决定了黑色素的生成量。
酪氨酸酶的表达越多,乌骨鸡黑色素沉积就越多。
郑嫩珠[2]实验结果表明酪氨酸酶表达程度越高,乌骨鸡体内黑色素沉积的越多。
酪氨酸酶对黑色素合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其高表达有助于白绒乌骨鸡体内黑色素沉积。
赵艳平[3]发现酪氨酸处于适宜水平时,最有利于泰和乌骨鸡体内黑色素的合成。
日粮酪氨酸水平可显著影响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的合成和生产性能的提高,在本试验的条件下,以日粮中1.05%的酪氨酸为适宜水平,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的合成量最大,生产性能最高。
2.2调节苯丙氨酸供给水平,改善黑色素沉积苯丙氨酸也被称为黑色素前体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借助苯丙氨酸羟化酶,先转化为酪氨酸,再经过多个反应过程转化为黑色素。
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引言:家禽脂肪沉积是肉禽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现象之一。
脂肪的沉积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家禽的肉质品质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对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其对肉质品质的影响。
一、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1. 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在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关键的生物学过程。
一些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的基因被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PPARγ(成轴突激活因子)和C/EBPα(CCAAT/增弱转录因子α)是常见的转录因子,它们参与调控脂肪酸的合成和沉积。
2.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这些基因参与了脂肪酸的合成、分解和转运等代谢过程。
例如,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FAS(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水平与家禽脂肪沉积紧密相关。
3. 激素调控基因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许多激素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和代谢的调控。
例如,雌激素对脂肪沉积有促进作用,而甲状腺激素则对脂肪分解起抑制作用。
相关的激素调控基因的表达差异可能会影响家禽脂肪沉积的程度。
二、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方法1. 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表达谱分析是研究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对脂肪组织中的RNA提取、转录组测序或芯片技术,可以得到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表达谱,从而发现与家禽脂肪沉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2. 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全面分析,可以研究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代谢相关物质的变化,并与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关联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等手段,可以获得家禽脂肪沉积过程中代谢物的谱图,进而揭示与脂肪沉积相关的代谢途径和关键酶的调控机制。
三、基因表达差异对家禽脂肪沉积的影响1. 肉质品质脂肪沉积对家禽肉质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910002048 .9
(22)申请日 2019 .01 .02
(71)申请人 湖南洪江嵩云禽业有限公司 地址 418200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桂花园 乡铁溪村
(72)发明人 曲湘勇 郭松长 贺长青 彭灿阳 尹艳群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mel17基因及其作为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 性状遗传标记的用途;同时筛选与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性状相关的SNP,以期应用于标记 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渗入,并提供上述遗传标记在雪峰乌骨鸡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mel17基因,所述基因为与表示雪峰乌骨鸡胸 肌黑色素沉积相关的基因。 [0007] 进一步,所述基因pmel17序列第185bp有一处碱基突变G/C。 [0008] 进一步,克隆包括pmel17基因外显子2至外显子6全部序列所用引物如下: [0009] 正向引物:5’-ATCGCATCCCCGTCCCTTATC-3’ [0010] 反向引物:5’-GGACCCAACCATCCCCTTGC-3’ [0011]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pmel17基因作为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008
代理人 江巨鳌
(51)Int .Cl . C12N 15/12(2006 .01) C12N 15/11(2006 .01) C12Q 1/6888(2018 .01)
( 54 )发明 名称 与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沉积相关的
pmel17基因及遗传标记方法 ( 57 )摘要
2
CN 109913464 A
说 明 书
1/5 页
与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沉积相关的pmel17基因及遗传标记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雪峰乌骨鸡分子生物技术及育种领域,主要是测定与胸肌黑色素沉积 相关的遗传标记,具体地说是,是测定pmel17基因中的多态性,即与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 沉 积 相关前黑色素 小体蛋白 1 7 (pmel1 7) 基因的 单 核苷酸 多态性 (Sing len ucleo tid e polymorphism,缩写为SNP)的存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mel17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pmel17基因序列第185bp处有G/C 的突变,导致多态性存在。
3 .检测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pmel17基因序列第185bp处突变的引物对,其 所述引物序列如下:
正向引物:5’-ATCGCATCCCCGTCCCTTATC-3’ 反向引物:5’-GGACCCAACCATCCCCTTGC-3’。 4 .一种用pmel17基因作为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沉积相关遗传标记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GenBank下载鸡pmel17基因序列,用Primer5 .0设计引物,覆盖该基因外显子2至 外显子6全部序列; (2)以雪峰乌骨鸡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产物纯化,正向测序一个反应,获得如序 列表SEQ ID NO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鉴定该基因序列第185bp是否存在突变。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选择雪峰乌骨鸡作为研究对象,采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筛选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性状相关基因,其步骤如下: (1)选择相同批次健康雪峰乌骨鸡200只进行饲养试验; (2)根据pmel17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测序; (3)筛选与胸肌黑色素沉积相关的SNP。
技术背景 [0002] 雪峰乌骨鸡是原产于湖南省怀化市的国家级遗传资源地方品种,其肉质鲜嫩,营 养丰富,具有保健功效。乌骨鸡药用价值与黑色素相关《,本草纲目》就有“其颜色愈黑者,入 药愈佳”的记载,消费者也更倾向选购乌色较深的乌鸡。而雪峰乌骨鸡机体黑色素沉积个体 间差异较大 ,乌度不均一 ,常规选育进程缓慢。随 着生物分子技术的发展 ,使得我 们能 够从 DNA水平寻找与雪峰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相关的主效基因或分子标记,并在育种中将其应用 于标记辅助选择,一提高选育进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 [0003] 前黑素小体蛋白17(pre-melanosomal prtein17,pmel17)是一种在内质网中合成 的Ⅰ型跨膜转运糖蛋白 ,被转运到黑素小体内 ,促进黑素小体结构的形成 ,保障黑色素的顺 利合成。人类白癜风患者机体存在自身pmel17抗体,导致pmel17功能失常,阻碍了黑色素小 体的形成,从而影响黑色素形成。研究发现小鼠pmel17基因一个终止密码子突变,以及一个 单 核 苷 酸 插 入 造 成 额 外 1 2 个 氨 基 酸的 突 变 都 可 产生 银 色 毛 表 现 型 。马 pm e l 1 7 基 因 p .Arg618Cys突变也可产生银色毛表型;鸡pmel17基因包含了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鸡 pmel17基因p .R618C突变产生红褐色羽毛表型,第10外显子一个9bp插入点产生显性白色羽 毛表型。由此可见pmel17基因功能与黑色素沉积密切相关。 [0004] 雪峰乌骨鸡DNA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关 于雪峰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相关的遗传标记尚未见报道。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9134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6.2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序列表1页 附图1页
CN 109913464 A
CN 10991346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pmel17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与表示雪峰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沉积相关 基因 ,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 .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