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合集下载

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

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

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教案标题:海西家园红小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海西家园红小鬼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红小鬼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红小鬼的背景介绍。

2. 红小鬼的服装和形象。

3. 红小鬼的歌曲和舞蹈。

4. 红小鬼的表演和演讲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海西家园红小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海西家园红小鬼的历史背景,包括成立的时间、地点和目的等。

3. 展示红小鬼的服装和形象,解释其象征意义和特点。

4. 学习红小鬼的歌曲和舞蹈,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动作进行学习和模仿。

5. 分析红小鬼的表演和演讲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肢体语言和声音运用等。

实践活动:6. 分组让学生合作编排一段红小鬼的表演,包括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

7.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反思:8.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讨论表演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9.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红小鬼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海西家园红小鬼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 红小鬼的服装和道具。

3. 红小鬼的歌曲和舞蹈教学视频或音频。

4. 分组表演的评价表和反馈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舞台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对于红小鬼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红小鬼的参与者进行讲座或座谈,深入了解红小鬼的历史和意义。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红小鬼文化展览或演出活动,加深对红小鬼的认识和体验。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在进行舞蹈和表演活动时注意场地和道具的安排。

2. 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艺。

3. 在评估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避免过分强调竞争和排名。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





一、激情导入课题。
1、自学课文并想一想:A泰子这座神奇的城市在哪里?B、泰宁地质遗迹是怎样形成的?“丹霞”有什么组成?大金湖景观怎样?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反馈。
二、自学“南方悬空寺”的部分。
三、学习“和关键接”的部分。
教学反思
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应该注重课外迁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
第3周
星期二
学科
海西
年级

班级
1
授课内容
世界遗产丹霞美
课前准备
PPT、泰宁的图片
执教者
林泰宁的一些风景名胜,文人古迹和一些美丽的传说。
2.通过欣赏美景,激发学生因自己生活在这福天福地里的自豪感,诱导出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之情,产生游览观光、亲临其境的欲望。

小学海西家园六年级下册《理学宗师尊朱熹》教案与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六年级下册《理学宗师尊朱熹》教案与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六年级下册《理学宗师尊朱熹》教案与反思
第5周
星期
学科
海西
年级

班级
6
授课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理学宗师尊朱熹课前准备搜集朱熹资料
执教者
教学
目标
1、知道南宁的朱熹传承和发扬了儒家学派,成为一代儒学宗教师。
2、了解朱熹寄养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他的恩师是刘子羽,他关心当地百姓.





一、谈话导入。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想一想:朱熹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尊敬的恩师是谁?
为什么叫恩师呢?他是怎样关心百姓的生活?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师生共同完成。
二、讲一讲《朱熹吟诗分水关》的故事。
三、学习《程门立雪》的故事。
四、师生共同解决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知道南宁的朱熹是一代儒学宗师,他理学传四海。

海西家园 教案

海西家园 教案

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

3. 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海西家园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地理坐标、气候、地貌等。

2. 讲解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历史名人、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海西家园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步:思维拓展(1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合作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

2. 学生们需要合作完成景点的名称、特点、景点图、宣传口号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进行评选。

第六步:总结回顾(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海西家园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你们对家园的保护有什么想法?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设计的质量来评价。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和小组合作实践来评价。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设计和展示的过程来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海西家园的保护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运用英语单词和短语,包括家庭成员、家居环境等;2. 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2. 学习描述家居环境的英文表达;3. 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学生教材和练习册;3. 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他们认识的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

-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家庭成员的单词。

Step 2: 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10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英文表达,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etc.- 跟读和模仿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Step 3: 学习描述家居环境的英文表达(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居环境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英文表达,如living room,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etc.- 跟读和模仿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Step 4: 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描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Step 5: 听力和口语训练(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的对话或短文,要求学生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对话中的情景,练习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Step 6: 小结和延伸(5分钟)- 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英语的重要性。

小学海西家园《5海岛都市厦门情》教案及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5海岛都市厦门情》教案及反思
2.教师简介有关鼓浪屿的知识并出示相关图片。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
“音乐之乡”
3.学生阅读课文,对鼓浪屿有进一步的了解。
小学海西家园《5海岛都市厦门情》教案及反思
第4周
星期二
学科
海西
年级

班级
1
授课内容
海岛都市厦门情课前准备PPT执者林老师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了解有关厦门的景点。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播放《鼓浪屿之歌》,学生听完后说一说,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鼓浪屿。
4.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鼓浪屿在哪里?鼓浪屿有哪些著名景点?
鼓浪屿独特的文化传统是怎么形成的?
5.完成课后练习:
鼓浪屿上保留着许多西洋建筑,有着浓厚的钢琴文化氛围。想一想,鼓浪屿独特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6.总结本课。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对厦门的风景有所了解,懂得厦门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海西家园教案

海西家园教案
3、阅读加油站《深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林》
4、深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林?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海底古森林前湖湾古森林遗迹。
2、人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些其貌不扬的古树桩呢?他们有什么科学意义?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海底古森林,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
长汀县河田中心学校(校本部)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徐燕芳
学科
海西家园
六上册
课 题
6、海底古森林遗迹
共1课时

1


教学内容
海底古森林遗迹
教学 目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了解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2、了解深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沪湾为什么会有海底古森林
教学具准备
搜集“海底古森林遗迹”的资料。
授课时间:第周
教学流程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个人添改
一、谈话导入
二、阅读资料,感受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三、了解海底古森林,分享体验。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位于深沪湾距海岸150米的海湾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在水深3至4米处发现直径35至55厘米古树干16根。干高15至20米,竖立埋于海底,经广东地质队碳测定,这些树干为7000至7500年前的古森林遗存物。属油杉,松科,常绿乔木,叶两列式线形,扁平,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多数平行气带,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圆柱形,长8至18厘米,直径4.5至6.5厘米,种鳞近圆形或椭圆形。
1、阅读书本资料“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
2、文中介绍了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泸湾内,经纬度范围:东径118°,北纬24°。全区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平方公里。以保护7500年前的古树桩遗迹、9000年—25000年前的已胶结古牡蛎礁、石圳海岸变质岩区、老红砂分布区和海岸沙丘等地质景观为主要内容,其保护对象为海底古森林、牡蛎礁和海蚀变质岩等。自1986年7月被广东省地震局徐起浩发现以来,先后于1990年6月被定为县级保护区,1992年被中国国务院以国函92(166)号文确立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04年1月29日,又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海西家园教案

海西家园教案

第一单元绿色海西武夷山水双世遗教学设计一:图片展示与解说结合教学教材分析:《武夷山水双世遗》内容丰富,可讲的知识很多,水色山像、雾形云影、摩崖石刻、珍奇物种,悠久历史、奇特地理、美丽传说、历代名家及当代建设的成就,有如夜空的星星,点点灿烂、无可穷尽。

我们只能带着学生用管仲窥豹法,通过一扇窗口去了解美丽神奇的武夷山水。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简单介绍武夷山水的一些风景名胜,文人古迹和一些美丽的传说。

2、通过欣赏“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十八弯”代表处等美景,激发学生因自己生活在这福天福地里的自豪感,诱导出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之情,产生游览观光、亲临其境的欲望。

3、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介绍一两处奇峰或秀水,在讲述中体现出自己的自豪感或向往之情;或是了解“仙舟”等古迹,能说说“仙舟”的神奇。

教具准备:武夷山丹岩全景图,大王峰与玉女峰等岩峰及九曲溪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从武夷的奇山导入教学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到过武夷山,到过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游览后的体会。

然后导入,出示山峰全景图。

讲解:不知道大自然是怎样的一种造化,把武夷山塑造的这样神奇、多姿,武夷山的自然天成难道是岁月老人眷顾的结果吗,带着对这片山水的憧憬与好奇我们走进了武夷山。

今天我们看到的武夷山奇特秀丽的自然山水,是四亿年地质变化的结果,我们的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本的第二自然段。

让学生自豪地、大声地朗读。

谁能告诉大家,这片美丽而神奇的景色在我们福建省的哪个位置。

可以翻开第二页的地图说一说。

武夷山有36奇峰,同学们能说出几座呢?当学生说出一些后,教师再补充一些,不必都说全。

二、认识几座奇妙的岩峰,单列放大图。

出示时师做简单讲解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海拔410米,峭壁千寻、高拔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

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

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教学目标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四、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安排每周一课时第一专题:绿色海西第一课世界公园丹霞美教学内容:世界公园丹霞美一、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丹霞美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泰宁县的初步认识,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教学准备:泰宁的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丹霞美有一定的认识,一定很感兴趣。

第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第一湖山”,深入探究出示丹霞美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丹霞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升华:到泰宁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

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让学生运用学习丹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第二课时1、回顾巩固“天下第一湖山”的特殊之处。

2、作文比拼随机抽取,10小篇作文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

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六、作业设计写写自己对学生介绍的动植物的认识,形成作文交上来。

七、课后反思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

应该注重课外迁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

第二课人间仙境桃源洞一、教学内容:人间仙境桃源洞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桃源洞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了解何谓“一线天”,它的美具体体现在哪里?四、教学准备:图片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一线天认识较少,课前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1、教师罗列几种一线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一种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来理解。

2、让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借助幻灯片重点讲解。

七、课后反思第三课天下奇景白水洋一、教学内容:天下奇景白水洋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白水洋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天然浅水广场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具体掌握“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名称,激发珍惜、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浅水认识较少,学生可以较好地联系生活实际。

五、课前准备:网络收集图片,还有动画。

六、教学过程1、播放白水洋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以及游客对白水洋的评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白水洋的美。

2、让学生看完动画的感受,并提出自己该怎么做的实际行动。

3、成立保护白水洋的保护组以及破坏白水洋的残暴组,让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赛。

4、教师小结:保护大自然的浅水广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六、教学反思:第四课东南屋脊黄岗山一、教学内容:东南屋脊黄岗山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黄岗山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山有一定的认识,可让学生通过询问朋友或者家人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五、课前准备:网络收集的图片,还有动画。

六、教学过程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东南屋脊”?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教师小结:站在黄岗山上,大自然的雄姿风采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

七、教学反思:第二专题蓝色海西第五课海峡风情惠安女一、教学内容:海峡风情惠安女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惠安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深入了解惠安女的精神本质------勤劳简朴、吃苦耐劳。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惠安女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较少进行思考,可让学生通过询问朋友或者家人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五、课前准备:网络收集图片,还有动画。

六、教学过程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惠安三宝之一”?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教师小结:惠安女的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惠安女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七、教学反思:第六课海滨皇城赵家堡一、教学内容:海滨皇城赵家堡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赵家堡的赞美和讴歌。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准备:图示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赵家堡认识较少,课前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1、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并且思考:为什么赵家堡被称为“宋城”?2、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3、让学生欣赏图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4、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赵家堡”。

5、让学生说身边的特色建筑物,并说与课文所讲的不同之处。

七、课后反思第七课崇武古城观海景一、教学内容:崇武古城观海景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崇武古城的赞美和讴歌。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准备: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古城认识较多,课前可让学生前往惠安县观赏,此外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a)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观赏崇武古城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欣赏观赏时所拍摄的照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明初福建海防”。

e)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七、课后反思第八课海边奇观“兵马俑”一、教学内容:海边奇观“兵马俑”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兵马俑”产生喜欢之情,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四、教学准备:实地考察五、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兵马俑”认识较多,课前可让学生前往云霄县观赏,此外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六、教学过程:a)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观赏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欣赏观赏时所拍摄的照片,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北有五大连池,南有牛头山”。

七、课后反思第三专题:人文海西第一课八闽文化先驱者教学内容:八闽文化先驱者一、教学目标:欧阳詹的地位---“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具体体现在哪里?二、教学重难点:为何欧阳詹的地位---“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具体体现在哪里?三、教学准备:收集欧阳詹的事迹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通常只是听过欧阳詹而已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事迹,深入探究出示欧阳詹的事迹,让学生进行简要地说明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为何欧阳詹“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首先你请同学在文章当中寻找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总结:向往读书,勇往直前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周遭的人,儒学风气开始振兴。

升华:《闽政通考》写道:“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让学生结合作品,说说对作品的理解。

第二课时1、回顾巩固欧阳詹的贡献,学生口头表述。

2、作文比拼随机抽取,10小篇作文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

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作业设计写写自己对学生介绍的动植物的认识,形成作文交上来。

课后反思第十课开闽圣王王审知一、教学内容:开闽圣王王审知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学习名人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a)让学习自读课文两遍,说说读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c)让学生自由读书,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d)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开漳圣王陈元光”。

e)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名人效应的现象,尤其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名人世界不可避免的忽视现象,让学生说说自己切身的感受。

六、课后反思第十一课朱熹理学传四海一、教学内容:朱熹理学传四海二、教学目标:自主收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理学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图片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朱熹认识较多,课前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此外一定得让学生通过网络充分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