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十三五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十三五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十三五”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1. 制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多次组织物联网工程系教授、教师进行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的讨论,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设定的课程体系,领会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建立既有国际化特色,又结合中国国情,体现学校在交通、汽车等三大行业特色的培养体系。

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大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为学生在校内、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设置特别学分。

2.专业建设规划与成效

物联网工程是新兴专业,国内并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物联网工程系结合我校特点,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初期,制定了如下专业建设规划:

1)建设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包含包括四个实验室:互联网与移动计算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实验室、传感网络实验室、智能

计算实验室。

2)制定并持续完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本科生培养方案。在制定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时,积极参与国内物联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吸收兄弟院校优点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是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传感专业知识的融合,以课程来融合三个专业知识,而不是将三个专业知识进行简单凑合。在设置专业课程时,结合我校优势专业,突出交通、物流应用背景。

3)组建教学团队,增强师资力量,进行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的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已建立感知、网络传输、物联网应用、基础理论4个教学团队。团队将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注重学术团队建设。在团队建设和发展中,要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专业方向为目标、以发展特色为重点、以课程体系为线条,形成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团队。已经出版《物联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方法》、《RFID原理与应用》等规划教材。

4)建设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已经和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已经在这些企业完成实习教学环节。

近四年来,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业联合项目。被SCI、EI、ISTP收录论文百余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物联

网工程专业依托学科建设的优势,努力改善教学实验条件。成功申报“交通物联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首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初步建成了“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由嵌入式系统与应用、传感网络、互联网与移动计算、智能计算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组成,另外还包括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航标、智能网表等多个实训室;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在解决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科技技术成果转化和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

由于物联网工程是一门新兴专业,内外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前期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制定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在课程规划上,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设定的课程体系,首先是通用型的基础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为一般高校中信息类专业、通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该类课程是物联网应用、开发及研究的基础知识,是物联网专业不同应用方向的共同基础。

基础类课程之上,物联网教育体系将物联网专业教育划分为“传感采集控制”、“传输网络”、“系统应用”三个内容,是物联网本科生教育必须涵盖的内容。此分类基于对物联网产业的层次化理解,物联网作为一个宏大的产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领域,其最终应用应为一个复杂的网络,下层是与物理世界联系的纷繁复杂的数据采集方

式,中层将数据以各种接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等各种通讯网络,使数据自由迅速的流动,而在应用端高层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用户智能的对数据进行远程、智慧地使用。

“传感采集控制”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发展的各种传感数据采集方式以及传感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及控制设备的设计和开发,学生完成课程后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设计、开发、使用、维护不同的物联网节点、数控设备等。

“传输网络”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数据和设备的通信、网络传输、数据接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完成课程后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在各类通信系统中组织传感和控制信号的应用设备等。

“系统应用”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物联网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上层的应用设计、数据安全、系统集成、数据使用等能力,学生完成课程后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领域和应用实例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全面的物联网行业的应用系统等。

根据市场需求,学习兄弟院校的物联网工程的培养计划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设置了“物联网软件”和“感知与控制”两个专业方向,以保证系统深入地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依据专业方向对学生的课程选修给出建议,在总共17个学分的选修课程中,要求软件方向选择8个学分,感知与控制方向:选择9个学分。避免学生出现大量选择一个方向内的课程,造成知识的不全面。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核心

专业课程加强实验与实践学时,为三门核心课程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程,为嵌入式系统应用B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物联网组网实验。由专业老师以小班开课的形式,在实验室讲授,强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整个培养计划中实验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27.3%。取消了原有课程设计环节,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和实训环节。实践课程由不同的任课老师以小班的形式,用实际案例为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掌握项目核心技术的实现。实训环节为集中3周的时间,老师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在实验设备上实现具体项目。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课程任务安排方面,对教学计划中原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没有的新开课程,我系在培养计划确定后就安排负责教师,在教学计划的编写和设备购买中,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组织多次师资培训,让新开课程能够顺利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分都在85分以上。

4.实践教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整个培养环节中,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实践教学涵盖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设计、无线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RFID技术、物联网安全、物联网控制基础、智能家居等核心课程,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或者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践教学环节

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实践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实验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34%。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验(包括独立开课实验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四类,这些教学环节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上述四类实践教学的实验项目设计的实验类型包括: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研究型、创新型,体现渐进的要求,同时实验项目的设计要求具有综合型、有一定规模的工作量、具有开放性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两部分:(1)校内实训基地,主要针对课程设计、综合或典型工程案例实训、综合设计等,包

物联网信息处理及智能方法网络拓扑、传输协议及互联

传感器感知节点

应用层/信息处理网络层/信息传输感知层/信息采集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嵌入式系统应用实践体系的三个层面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嵌入式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涵盖的课程体系

嵌入式系统开发

无线传感器技术

RFID 原理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与组网技术

物联网安全物联网控制基础

毕业实习

物联网应用开发(智能家居、智能小车等)

括云计算实验实训室、智能家居实训室、车联网实训室、智能机器人实训室、智能航标实训室、智能网表实训室。(2)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目前已建立了3个校外实习基地,分别为:无锡中软国际实训基地、成都华迪实训基地、长沙中软国际实训基地等。

5. 教学实验改革

近4年来,在教学质量改进建设中,获校级、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奖等7项,其中1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校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1部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指委立项教材,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三等奖各1项,详见表1所示;获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共18项,其中省级3项,校级17项,详见表2所示;实施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试点课程项目7项,详见表3所示。

表1 近4年获校级、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奖情况

项目名称获奖人获奖名称、等级、时间

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徐东平、伍新华、

姚寒冰、陆丽萍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年3月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徐东平、伍新华、

姚寒冰、陆丽萍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2年10月

基于服务网格的个性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李春林、颜昕、李

腊元、何业兰

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

奖,2012年

《计算机网络》(教材)李春林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

《C++程序设计》(教材)闵联营、何克右、

刘传文、伍新华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2年10月

《物联网工程技术》(教材)伍新华、陆丽萍、

姚寒冰等

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校级“十二五”

规划教材立项建设,2011年9月(校

教字〔2011〕75号)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教材)徐东平,何业兰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指委立项教材

表2 近4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览表

课题名称启动时间立项单位姓名承担工作

物联网工程课程实验体系及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研究2011.7—20

13.7

省教育厅

伍新华、谭新明、

陆丽萍、刘传文

《云计算与服务计算》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2013.9-201

5.9

武汉理工大学刘伟主持

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仿真实验模式的创新研究2011.6--20

13.6

武汉理工大学许毅主持

基于学分制的物联网工程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3.6-

2015.6

武汉理工大学许毅主持

物联网定位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

2013 武汉理工大学姚寒冰主持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的改

革与实践

2012.5 湖北省教育厅杨青主持

物联网通信综合应用实验课程2014.1-201

4.12

武汉理工大学颜昕主持

面向交叉学科基于数据网格的教学资源科学共享机制及技术的研究2010.10-20

12.10

武汉理工大学李春林

基于虚拟现实和知识可视化的3D情景

式教学模式探索及实践

2013-2015 湖北省教育厅袁小玲主持

基于智能小车的车联网仿真实训平台

研究

2013.05 武汉理工大学刘钢主持车联网仿真中的智能小车开发研究2013.10 武汉理工大学刘钢主持

武汉理工大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项目《基于典型工程案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建设》2013.9-201

4.9

武汉理工大学肖敏主持

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硕士课程《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1.9-201

4.9

武汉理工大学肖敏主持

基于CDIO与协同创新的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优化研究2014105 省教育厅

李春林、颜昕,骆

有隆,李俊江,李

铭明

《微机接口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w2014008 武汉理工大学

何业兰、徐东平、

杨青、夏又新、

程煜

幕课(MOOCs)教学与校内课堂教学的结合方式研究w2014058 武汉理工大学

孙玉芬、夏又新、

刘钢、王莹

基于慕课和社交网络的《物联网工程

与组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w2014059 武汉理工大学

唐星、肖敏、石

兵、刘燕东、张军

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计算机

网络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w2014061 武汉理工大学

杨益、陈建军、杜

海涛

表3 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试点课程项目年份教师姓名职称课程名称上课班级2013-2014-2 陆丽萍副教授嵌入式系统应用A 计算机zy1101-02 2013-2014-2 黄靖副教授数据挖掘C 物联网1101-1103

2013-2014-2 许毅副教授通信原理C 计算机1201-04 计算机ZY01-02

2014-2015-1 陈建军副教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物联网1201-03 2014-2015-2 何业兰讲师计算机技术基础(VB)海事1401~1402 2014-2015-2 伍新华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物流类1405-07 2015-2016-1 陆丽萍副教授嵌入式系统应用B 物联网1301-1303

6. 教材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获准开设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其理论体系尚未健全,各高校的物联网学科建设和课题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部分专业课在开设时,没有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因此任课教师在上课时采用自编讲义或者自编教材。物联网工程专业近3年已经出版的教材如表4所示。主编的教材封面如图2所示。

表4 2011.09——2014.05教材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主编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李春林

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徐东平何业兰

3 物联网工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伍新华陆丽萍

4 RFID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许毅陈建军

5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许毅

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参编

1 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伍新华刘传文

2 C++程序设计习题集和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刘传文伍新华

3 从实例中学C/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

4 刘传文

图2 已经出版的教材封面图

7. 学生获奖成果实践获奖情况

物联网工程专业自从2010级开始招生,从2011年起,物联网专业学生在国内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了64项奖励,如表5所示。

表5 2011-2015年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姓名班级获奖类别等级获奖时间

1 李仕文、曾尚文、

杨鹏程、

“TI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

大赛全国二等奖

2011

2 刘爽、严野、杨金

良、李洋、张斌灿

“TI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

大赛全国三等奖

2011

3 柯宇1103班湖北省第二届奥博隆柔力球比赛规定套路二等

2012

4 柯宇1103班湖北省第二届奥博隆柔力球比赛男子单打第六

2012

5 张桂梅1103班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运动会第八名2012

6 陈千1103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2012

7 张随远1101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2

8 孔维敏1102班湖北省“国顺铝业杯”柔力球比赛省一等奖2012

9 孔维敏1102班湖北省“体育彩票杯”柔力球比赛省一等奖2012

10 柯宇、张桂梅1103班“体育彩票杯”湖北省“时尚假日”体育赛事活

动柔力球集体自选集体规定套路第一名(甲组)

2012

11 张桂梅1103班“体育彩票杯”湖北省“时尚假日”体育赛事活

动柔力球集体规定套路“飞龙一套”(甲组)第

一名

2012

12 母世涛、魏志刚、

吕雪强、江涛、卢

于健、李佳贺

1103班2012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选全国二等奖2012

13 季学斌1001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三等奖2012.09

14 张斌灿1002班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赛团体二等奖2012.08

15 刘佳伟1002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三等奖2012.09

16 包友军1001班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2013.05

17 季学斌1001班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2013.05

18 刘佳伟1002班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2013.05

19 刘佳伟霍守玉1002班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013.04

20 刘博文

刘佳伟

1002班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三等奖2013.05

21 张斌灿

邝佛德

1002班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2013.08

22

许杨

刘佳伟

刘博文

包友军

1002班

1001班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013.08

23 陈无忌1101班2013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二等奖2013.05

24 何征岭1103班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二等奖2013.05

25 林钊羽1201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一等奖2013.05

26 桂丹1201班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三等奖2013.05

27 王自丰1201班校数学建模三等奖2013.05

28 王自丰1201班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全国第三名2013.11

29 张随远1101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3.11

30 陈千1103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2013.11

31 谌杰伟1101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一等奖

2014.03

32 陈无忌1101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三等奖

2014.03

33 潘金添1101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优秀奖

2014.03

34 武鹏1102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优秀奖

2014.03

35 徐兵1102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国

家级二等奖

2014.03

36 何征岭、潘崇1103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三等奖

2014.03

37 文汝乐、许文、陈

雪雯

1203班

“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三等奖

2014.03

38 李小雨1202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三等奖

2014.04

39 梁滢1202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二等奖

2014.04

40 胡家琦1202班“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

三等奖

2014.04

41 李晨辉1201班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2014.04

42 陈雪雯、彭警予1203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二等奖2014.04

43 林钊羽1201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二等奖2014.04

44 王先锋1301班第七届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省级三

等奖

2014.05

45 林钊羽、王佳冕、

桂丹

1201班

第七届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省级三

等奖

2014.05

46 何奇、胡超伟1201班第七届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省级二

等奖

2014.05

47 陈雪雯1203班第七届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省级三

等奖

2014.05

48 徐兵1102班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14.08

49 王轩雨1202班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2014.08

50 李明、蔡奇、李美

1201班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2014.08

51 许文1203班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2014.08

52 徐兵1102班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2014.09

53 李明、蔡奇1201班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2014.09

54 文汝乐1203班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2014.09

55 张随远1101班数学建模美赛一等奖2014.04

56 陈千1103班数学建模美赛一等奖2014.04

57 蔡想1101班数学建模美赛二等奖2014.04

58 陈无忌1101班数学建模美赛二等奖2014.04

59 张随远1101班蓝桥杯C/C++程序设计本科A组省赛一等奖2014.03

60 夏畅1101班蓝桥杯JAVA软件开发本科A组省赛一等奖2014.03

61 陈千1103班蓝桥杯JAVA软件开发本科A组省赛一等奖2014.03

62 胡家琦刘思超1202班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省级三等奖2014.11

63 李明、王朝宇、周

霖、李美君

1201班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广州赛区二等奖2014.10

64 胡家琦1202班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2014.09 8.优秀毕业论文

物联网工程专业2014-2015年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如表6所示。

表6 2011-2015年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时间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2014 车联网仿真系统中智能小车设计与实现郑金平刘钢

2015 城市微观交通轨迹数据语义挖掘研究与实现朱智幸陆丽萍

2015 四轴飞行器飞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曾远梦刘钢

2015 基于门限技术的可验证安全多方计算关键技术研究佟铮夏喆(二)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分别从国家、地区以及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人才需求、本专业在国际与国内布局和排名等方面论述。)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基于物联网技术崛起的背景,考虑到专业人才培养对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部于2010年3月发出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是“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集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势资源,提交了建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申请。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0年7月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设置“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30个高等学校之一。湖北省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获得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举办权。实际上,教育部通知发出后,全国有近700所高校加入申报竞争中,最后仅有30所高校成功获批。

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是新设置的专业,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首先,它是国家首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背景提出的专业,得到学术、工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其次,物联网技术本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才与就业需求量大。第三,我校是全国首批获批建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30个单位之一,并且于2011年3月被批准为全国9个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之一,专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一定的相对优势。第四,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2011年投入约107万元建设专业实验室,2013年再投入近300万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3年百度百科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榜中,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列入前

10位。

(三)存在问题及差距

至2009物联网工程专业开始招生以来,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及学院对于本专业的建设高度重视。物联网工程作为一门工程专业,面临国内高校工程学科共同的问题:如何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脱节,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问题。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依托我校优势专业,面向三大行业展开物联网末端网络、设备及应用产品的研发”的建设目标不突出,专业培养目标与其他同类高校培养目标趋同,未能充分体现面向三大行业的专业特色。

2)亟待加强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实训项目建设,解决高校“真实工程环境”不完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等问题。经过数年的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已具一定的实践教学环境,但缺乏高水平、综合性的实训教学项目,需要提高实训室的模拟和仿真程度。同时缺乏高质量的实训项目可以吸纳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设计和开发工作,通过开发具体的项目,在学会使用开发工具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独立开发软件的技术水平。这种能力是无法单独用课堂教学所能代替的,也是用人单位急需的。

3)专业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知识结构亟待更新,教师

普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教师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连贯,知识碎片化,学生创新意识弱问题。目前,我们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但仍非常缺乏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结构新,但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没有时间进行“充电”,制约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滞后。物联网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国内高校均处于各自摸索阶段,精品课建设严重滞后,国家级规划教材较少。

5)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多样化,考查方式灵活化,课外实践丰富化等改革有待探索。大力加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探索,从深度和广度上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二、建设内容

(一)总体目标

(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

以计算机系统能力和物联网工程能力为主线,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需要,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本工程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并具备开拓创新意识、实干精神、适应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物联网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部分毕业生可攻读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二)建设思路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掌握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学科和相关工程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物联网工程专业定位是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必须瞄准这一定位,是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师资建设、学生培养、实验室建设等都以工程技术需要为前提。依托我校优势专业,面向三大行业展开物联网末端网络、设备及应用产品的研发,建设具备行业特色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我们的核心建设思路。行业特色型专业具有学科针对性强、产学研衔接密切的优势,而产学研互动的针对性、实践性、集成性,无疑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想“课堂”。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开发等方面,推出一套适合专业发展的建设和评估标准,创建一套具备行业特色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和方案,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成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行业特色、产学研结合紧密、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三)具体目标

(重点是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与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具体规划。这是本规划的内心内容之一。)

1)建设“依托我校优势专业,面向三大行业展开物联网末端网络、设备及应用产品的研发”的具备行业特色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交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专业,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方向就是智能交通,在我校物联网专业建设中,紧盯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并融入其中。我校光纤中心、材料专业在新型传感设备研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可以根据物联网工程的需要,提出新的传感设备需求,和这些优势专业共同研制新型传感器,并推动新型传感器在物联网工程中的应用。在促进物联网工程专业成长过程中,也能为我校优势专业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2)充分利用我校“十三五规划”的契机,继续完善的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的建设,建设“内外结合、功能互补”的专业实训基地。继续完善教育部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等实验与实训平台。

3)物联网工程专业在积极和校内优势专业合作的同时,与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中软国际、武汉南华工业公司、武汉英蓓特、武汉创维特等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校外产学研基地。物联网专业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已经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如何在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产学研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建立与物联

网工程有紧密联系的产学研基地,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今后的重点建设目标。

4)构建“项目主导、模块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物联网组建、管理、维护,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引入实际项目,以项目为主导,按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个依次递进的模块建立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对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专业课程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

5)提升“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的社会服务能力。紧密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依托湖北省交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依托“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拓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训。

6)优化“精专业,强实践”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校企“互兼互聘、互培共育”,优化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

7)加强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建设。建设2门物联网工程专业精品课程,出版2-3本专业教材。

(四)建设举措

(分别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经费投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这是本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物联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物联网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 班级:物联网 一、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地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就业争夺战中地另一重要利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地,如果不进行有效地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地浪费.作为当代地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踏入这个竞争激烈地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认清自己地现状地基础上,认真规划一下自己地职业生涯. 一个有效地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地基础上进行地.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地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地职位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正确评价自己. 二、自我评价 1、个人性格: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乐于帮助身边需要帮 助地人. 2、个人兴趣:喜欢打篮球、羽毛球和排球,喜欢看书,喜欢散步,喜欢写 材料和组织策划活动等. 3、个人特长:有坚持不懈地精神,有虚心问学地勇气,有有错必改地正气, 最重要地是我有一颗忠诚地心.

4、个人学识:大专生 5、个人志向:我想成为一名自主创业地企业家,通过自己地努力奋斗,得到 自己想要地成功. 三、对专业地认识 1、专业背景: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 )提出网络化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DXDiT 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举行地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提出“物联网”地概念,并发布《互联网报告:物联网》.自此,物联网正式走入人们地视野.RTCrp 年,月日,欧盟执委会发表《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系统提出发展物联网地规划和行动蓝图.月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提出“感知中国”计划,拉开中国物联网发展地帷幕.5PCzV 2、专业名词解读 物联网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地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 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地一种网络. 它是在互联网基 础上延伸和扩展地网络. (年月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我地理解:物联网地概念有狭 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物联网即“联物”,基于物与物间通信,实现“万物网络化”.广义物联网即“融 物”,是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地完整融合,形成现实环境地完全信息化,实现“网络泛在化”, 并因此改变人类对物理环境地理解和交互方式.jLBHr .专业课程: (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大学英语)(计算基础)(物联网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条码技术)(无线传感网)(智能物流)(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语言)()(程序设计)等 、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将培养具有良好地科学素养、良好地职业道德,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备相当地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射频、无线通信相关技术,同时精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地专业人才.能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地工作,又可以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维护等,既具有较强地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地高层次地物联网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领域、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地科学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

,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 学系名称:物联网工程 班级名称:物联网工程 2 班 ) 学生姓名:朱泓锦 指导教师:肖迎元助教: 二零一六年十月 ;

摘要 $ 智能车辆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军事、民用、太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运用于智能家居中的产品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以arduino程序和蓝牙模组,app为基础,是蓝牙模组,arduino小车和手机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本课题所研究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以arduino 程序为核心,利用蓝牙模组,arduino小车和app等实现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利用蓝牙模组和app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小车的移动,从而达到无线控制的效果 注:仅能实现小车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arduino程序,arduino小车,app,蓝牙模组 —

】 1 绪论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无论是在金属加工、汽车技术、工业生产等等方面,机器设备表现了所谓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高精度化的发展趋势。 选题背景 '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教师已经有充分的准备。本题目是结合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设计的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实现适应能力,能自动避障,可以智能规划路径。 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较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器速度。常见的模型小车,都属于这类遥控车;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员可以通过修改智能小车的计算机程序来改变它的行驶方向。因此,智能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第一节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 构建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络,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地区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建立畅通的国际通信设施,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完善跨境陆海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 第二节构建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 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加快边远山区、牧区及岛礁等网络覆盖。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实现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 第三节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 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 第四节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强化普遍服务责任,完善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简化电信资费结构,提高电信业务性价比。完善优化互联网架构及接入技术、计费标准。加强网络资费行为监管。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 参考资料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针对“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构建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 二、现有基础 (一) 产业背景分析 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培养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维修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的产业背景如下: 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智能制造机器人列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将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人才需求分析 装备制造专业领域和汽车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通过对渝东北机械企业的调研发现:机械制造方面的技能人才每年将需求1万人,工厂电气维修技能人才每年需求量为5000人。对渝东北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调研发现:汽车领域的技能人才每年需求量约为8000人。 (三) 专业建设基础 1、课程条件基础 机械工程系目前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和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形成了机械基础课程群、电工电子课程群、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和汽车维修课程群,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为拟新增设专业的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 2、师资队伍基础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 (2016-2020年)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分册。 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编制而成,是指导物联网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推广、产业协调发展和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效。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强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等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中央财政连续四年安排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支持范围。各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地方物联网发展。 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十二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占全球总量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物联网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州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联网领军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关于物联网报告

物联网发展与应用探讨 摘要: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它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将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物联网的产生及其发展,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已经用于或将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物联网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前景、对经济的影响、应用领域、目前市场的使用情况、物联网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分析物联网这个行业。 关键词:物联网;浪潮;新兴产业;经济效益;技术动力 引言: 物联网概念提出来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受到了很多的追捧。它的发展空间,它的价值,它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影响,都倍受关注和期望。目前,国外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之中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其最初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条形码、RFID、等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应用,而随着 RFID、传感器技术、远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今年来其研发、应用开始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思科、IBM 等公司都已经开始研究物联网方面的应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政府也都给出了发布了很多相关政策扶持物联网的建设。国内,政府部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9 年 8 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目前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也都纷纷开设物联网专业。目前也有很多的企业也开始了对物联网方面的研究及开发,部分相关产品也已经开始投入市场了。 1.物联网的基本内涵 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英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 规划纲要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订本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战略意义、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战略意义。物联网产业横跨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计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由终端产品制造商、信息传输与处理商、应用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等参与构成。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迅速实现物联网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抢占技术和人才制高点,可以提升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现状。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已在商业零售、物流、环境监测、生物医药、智能基础设施等

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考试复习总结.doc

1.物联网工程 1.概念:物联网工程是研究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工程科学,要求物联 网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依照国家、行业或企业规范,制定物联网建设的方案,协助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实施、管理与维护等工程活动。 2?内容:1.数据感知系统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3.数据存储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5.应用系统6.控制系统7.安全系统&机房9.网络管理系统 3.物联网工程目标:以工程的管理方法为指导,集成已有应用平台,建设相关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4.物联网工程的特点:涉及的相关领域繁多,背景知识相当庞杂;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集成; 5?工程〃的字典释义:泛指某项需要投入巨人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即物联网工程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一项工作。 6??王良民教授给出“工程”的定义: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7 ?“工程“的特点: 1.工程是需要将科学与实践结合,综合使用多个技术方法来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这个 新的系统在客观上是一个创造物。 2.工程活动应该包括确立正确的工程理念、制定一系列合理决策、正确设计、合理构 建和运行等子活动,其结果往往又具体地体现为特定形式的一个或一组新的创造物。 3.发现、发明和制造:被发现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发明是从无到有的制造、制造是 一个可重复的过程。 8?由“工程”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 工程原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性原理,是抽象化的规律; 工程项目:是一个工程实施的实例,是具体化的工程; 工程设计:指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 是建设项目工程期的一个重要阶段; 9 .“工程“的特征: 1.工程是有原理的; 2.工程项目是通过建造项目目标来完成的; 3.工程实施要与环境协调一致; 4.工程设计还是可优化的; 10?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不是设计实现物联网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而应该是寻找合适的、最优的工程方法和关键技术,选择已有系统部件的优化组合,搭建适合于特定应用领域的物联网服务平台; □?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谢金龙): 1.感知层,终端的数据釆集、处理、传输、终端网络的部署和协同等,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RFID为代表;(1.感知节点 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3.射频识别技术 4.条码技术 5.智能IC卡技术6?光学字符识别技术7.声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8.中间件技术) 2.网络层,异构的接入网络和基础的核心网络,包插基础的NGN核心网和3G、Wi-Fi、蓝牙等接入技术;(1.异构网融合技术2.远程控制技术 3.存储资源管理技术 4.互联网技术 5. 网络协议技术 6. M2M技术 7.无线接入技术 8.云汁算技术) 3?应用层,由屮间件、信息开放平台和服务支撑子层以及物联网应用领域示范系统等。第四,涉及各层的公共技术。(1.智能交通2?智能电网3.车联网4.智能农业5.智能家居6.

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联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技术高速发展,2017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到87亿个,超过了拥有80亿个连接数的个人用户。当前,全球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而中国作为全球物联网技术最大的输出国,相关专利申请涉及了窄带物联网技术各个层面,基本覆盖了物联网技术创新各环节,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物联网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243件,与2016年的7872相比下降2629件,随着中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预计专利申请数量将有所回升。 该物联网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4463.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33.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8%;流动资金929.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8147.00万元,总成本费用6178.73万元,税金及附加84.60万元,利润总额1968.27万元,利税总额2324.36万元,税后净利润1476.2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48.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10%,投资利税率52.08%,投资回报率33.08%,全部投资回收期4.52年,提供就业职位140个。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

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2016~2020年) 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 至“十二五”建设期末,本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在校生人数(第一稿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年7月10日,第二稿编写时增加2015级新生数)。专业名称等。 简述“十二五”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建设的特色等方面)。 二、“十三五”期间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五个对接”企业调研成果、研读《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后的体会、以及通过其他调研(如发改委、经信委、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得的有关数据,形成未来五年本学院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 三、“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 检查“十二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若有未能实现的,查找原因,结合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指出该目标是否需要延续或调整。 2. 以“五个对接”的前四个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接契合度,

找出差距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深入思考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本学院哪些专业能够实现升本,目前的现状与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之间有多大差距,要缩短这些距离,需要突破哪些主要问题。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围绕学校“十三五”期间提升办学层次的战略目标,针对“十三五”南通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新契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论证学院内、跨学院的专业整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形成本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由此凝练出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确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作为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新技术、新技能培养作为实训基地建设改造的目标,以专业升本、提升本学层次作为发展动力,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作为参考目标。 规划目标的可考虑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建设规模、新办专业、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对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开放课程、教学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706-76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自XX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 告XX: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后,现代信息通 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促使物联网技术日趋 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联”为核心的时代快速到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物联网战略,投入巨资 进行研究开发,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在“xx” 规划和其他政策意见中做了重点部署,物联网产业迎 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一、物联网概念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完成物品与

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需要利用物联网才能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 (一)物联网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一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是物联网关键的技术之一。rfid标签,具有读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无磨损、抗污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点。当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通过特定rfid 读写器时,标签被读写器激活并通过无线电波将标签中的信息传送到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 二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下一代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的,采用开放、标准的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实现物联网人与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2015-2020)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2015-2020)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 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已有了9年的开办历史,为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专业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围绕“网络化信息感知”、“网络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与安全”、“网络化资源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实施要求,整合学院及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建立多专业交叉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动相关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定位 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湛江,辐射粤西,面向全国,内涵发展,创广东省一流的特色专业。 2、特色定位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化实

战经验,满足企业一线迫切需要。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物联行业发展。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吸收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职教课程和教材。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视案例教学,加强物联网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对学

市场营销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目录 一、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 (2) 二、市场营销专业基本情况 (5) 三、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6) (一)目标、思路与原则 (6) (二)专业建设内容 (7)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举措与保障条件 (9)

XXX 市场营销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 (一)市场营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搞好内部和外部市场营销活动。显而易见,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市场营销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目前全国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达到118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45 万人。有数据表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3%以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总体表现为:一方面,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适用型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一般销售人员无人问津,大量积压。 1.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一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二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增加。近20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市场营销专业,导致几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营销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人才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三是社会需求的结构变化。市场营销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提高,需复合型的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 实验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目的是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修完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掌握基本软硬件实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和创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选题要求 1.自主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对于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选题,至多2人一组; 2.选题要符合现实需求,有一定创新性,具有创业可能性; 3.选题要求围绕物联网的应用展开,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4.技术实现手段不限,推荐使用现有主流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网技术(Zigbee技术、Wifi技术等)、智能网关开发技术、串口通信技术、上位机开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5. 选题应有相关调查分析,不允许随意虚构应用需求,; 6.选题方向为软硬件结合类和仿真开发类。 三、设计要求 1.符合软件工程规范,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等环节; 2.尽量用规范的图来表达(用例图、时间图、数据流图、流程图等); 3.应有具体的场景和需求,尽可能采用嵌入式开发板或智能移动端开发形式,系统功能丰富,实用性较强;在公司实习的,可以参考在实习中接触到的具体项目需求进行规划。 4. 仿真开发类的课设,要求系统功能完善,演示效果好;代码量大于10000行; 5.符合文档及格式要求; 6.抄袭零容忍。 7.第12周周五15点提交选题,第18周周五提交实物、设计报告,并现场答辩。每人答辩时间15分钟,每人汇报自己设计情况8分钟,演示系统2分钟,回答老师和同学们问题4分钟,评分1分钟。 9、全文格式统一规范,图用visio来完成。具体的格式,参考给大家的“报告书格式参考”文件。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报告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本规划分为二章,第一章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第二章为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第一章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 1 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建设国家示范性院校为指导,坚持“加强建设、规范管理、质量为本、深入改革、立足创新”,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教学装备现代化建设,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使我系成为区域建筑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2 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规划总目标:按照“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形成土建施工类专业群。使我系在校生人数稳定在500人-600人规模,并建设二个至三个院级乃至省级精品专业及专业方向。具体规

划目标如下: 2.1 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国家示范性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 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2.3 贯穿基本素质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探讨项目教学、模块化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并建立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4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稳定5-10家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形成校内、校外实验实训两大保障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2.5 加强开发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学校——企业互动双赢的办学机制,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6 建立一专多能的多证书培养体系,创造并加强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尽量使学生获得专科层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1~2个本专业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2.7 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获得突破。 3 专业建设规划思路

物联网发展规划最

物联网12.5发展规划?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及形势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初具基础。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 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 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取得突破。我国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开展了多年技术攻关,已取得许多成果。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取得

进展,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7)的主导国之一。2010年,我国主导提出的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国际标准获正式立项,同年,我国企业研制出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传感器,TD-LTE技术正在开展规模技术试验。 应用推广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在安防领域,视频监控、周界防入侵等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电力行业,远程抄表、输变电监测等应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领域,路网监测、车辆管理和调度等应用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在物流领域,物品仓储、运输、监测应用广泛推广;在医疗领域,个人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应用日趋成熟。除此之外,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监控、楼宇节能、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以信息化带动行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围绕“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特制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体来讲,系统“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实施基本顺利,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夯实,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取得长足进展,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建设全面铺开,信息化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持在深度、广度和协同度上得以全面提升。主要成绩如下: 1、信息化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广域网建设。建设了以公司为核心的三级网络,实现了公司各部门办公区域及生产区域的56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为满足业务应用提供了“高速公路”。建设了以公司局域网为基础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公司局域网于集团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建设了系统平台。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了18台服务器(含小型机)、3台存储设备、60台网络交换设备,搭建了承载业务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三是配备了办公设备。07年至今,公司共购置计算机280台,笔记本15台、打印机65台,为各业务系统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2.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一是推进了OA办公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权限管理、组织管理等管理模块,涵盖办公管理的各项事务、实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节省企业的办公与管理费用。二是建成了财务“金蝶”系统、6+1系统、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为公司生产、安全、物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 3、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一是健全了制度。近年来,制订完善了《网络安全管理试行办法》、《公司网络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公司局域网IP地址管理办法》等信息化相关制度。二是建立了队伍。建立了公司办信息班组信息化运维队伍。 4、信息化安全不断加强。一是建设了标准机房。按照机房建设要求,配备了双路供电和不间断电源,安装了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部署了灭火设施,最大限度地保障物理安全。二是做好了设备备份。健全系统备份机制,对线路、网络、服务器和环境设备进行了双机备份;对业务数据进行了本地、网络双备,确保业务数据的安全、完整。三是管好了网络安全。加强外网接入管理、规范网络IP使用,制订访问策略、屏蔽非法信息,实行网络用户备案和网络准入制度,进行了桌面安全管理、上网行为监控、网络风险评估和安全系统加固。四是搞好了安全运维。落实系统运维工作日巡月查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各种软、硬件设备,及时检查系统运行情况,随时解决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体上看,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

大学十三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建设的成绩、做法和问题 (一)主要成绩与做法。 学校始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教育事业各个时期规划为统领,以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为目标,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着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坚持走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形成了初显地方师范性大学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63个普通本科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中,初步形成文理交融、理工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行的专业结构。 1.专业建设层次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校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市场应用广泛的专业,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压缩无市场前景的专业”原则,加快了专业结构调整步

伐。共成功申报新专业8 个,(教育部2012年进行专业调整)专业总数由2009年的43个增长到63个。采取调整、新增、压缩等办法加强专业建设,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新专业的监控,增强了新办专业的办学实力,规范了新专业的教学管理。着力巩固优势专业,铸就品牌专业。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校级品牌专业3个,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和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深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学校按照“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培育特色、分类指导、持续推进”的原则,系统推进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了大量改革探索与实践。我校共有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4项。 3.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扎实推进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行业的密切合作。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与我校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高管、工程技术骨干和行业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学名师进入我校担任特聘教师,为学生定期开设专业学术讲座和实用课程。鼓励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调整建设、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方案的实施、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坚持将工程教育理念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