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 PPT课件 人教版

李清照 PPT课件 人教版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以生动形象寓少女之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化用范仲淹《御街行》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但她把“眉”和“心”分开,用一下一上来说,把原 来静态的叙述改为动态的描绘,语气变得生动了,增 添了不少韵味。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ppt 人教版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ppt 人教版

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 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 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作法相同,可以类比。 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这就是这三首词 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从这三首的 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 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 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 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 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 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 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 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任何作品所能反 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 其如此。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 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武陵春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 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武陵春,调名出陶渊明《桃花源记》 所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事。又名 《武林春》。《词谱》以毛滂词为 正体。平韵,双调,四十八字,八 句。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别有在 末句加一字,或在上下片二三四句 各加一字的,是变格,换头七字句 亦有用平起的。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 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 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 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 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 《仙吕· 点绛唇缠令· 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 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 甫《西厢记》杂剧《正宫· 端正好· 收尾》云:“遍人间烦 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 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 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这首词的整 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 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 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李清照(ppt课件)

李清照(ppt课件)
1. 李 清 照 简 介
2. 作 品 赏 析
3. 人 物 欣 赏 4.个 人 艺 术 特 色 5. 思 想 内 容 6. 课 外 延 伸
《 武 陵 春 》 等 。
梅 》 、 《 如 梦 令 》 、 《 夏 日 绝 句 》 、 《 醉 花 阴 》 、
卷 , 《 漱 玉 集 》 卷 。 代 表 作 有 《 声 声 慢 》 、 《 一 剪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
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 录》 检讨官。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工诗文,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 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城厢人,是南宋一位著名的爱
篇 章 感 时 咏 史 , 情 辞 慷 慨 , 与 其 词 风 不 同 。 有 《 易 安 居
之 说 , 反 对 以 作 诗 文 之 法 作 词 。 能 诗 , 留 存 不 多 , 部 分
清 丽 。 论 词 强 调 协 律 , 崇 尚 典 雅 , 提 出 词 “ 别 是 一 家 ”
对 中 原 的 怀 念 。 形 式 上 善 用 白 描 手 法 , 自 辟 途 径 , 语 言
李 清 照 ( * ) , 济 南 章 丘 ( 今 属 山 东 )
1084 1155
5
1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1、请为本词起一个题目。
2、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

新版李清照《武陵春》课件PPT

新版李清照《武陵春》课件PPT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 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橱,半 夜凉初透。
——《题八咏楼》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打马赋》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 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 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 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别林斯基
永 恒 的 词
作业:积累背诵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 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 丘,逝于临安,享年七71岁。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 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 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 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别林斯基
永 恒 的 词
作业:积累背诵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 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 丘,逝于临安,享年七71岁。
易 安 的 词
从词中读出了一个 的女子。
愁苦
知人论世,介绍背景:
公元1126年,靖康 之变,北宋灭亡。 公元1135年,她避 居金华。国破,家 亡,夫死,物失, 再嫁,离婚……孤 苦无依之时,她创 作《武陵春》。
物是, 人非, 事事休。
欲语
,泪先流。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

武陵春-PPT精品教学课件3

武陵春-PPT精品教学课件3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丑奴儿》
大意
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 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 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 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 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先流泪。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 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 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内容探究 师生互动
1 简要概括本词的上下两片。 2 主人公“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从中你能体会到其什么心态? 3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 明了什么? 4 简要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 5 本词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5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 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 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 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 己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斯宾塞 ●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 ●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马克思 ● 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牛顿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 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 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 托尔斯泰 ●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罗曼.罗兰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高尔基 ●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 芬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 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哥白尼 ●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 ●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武陵春》ppt课件(16页)

《武陵春》ppt课件(16页)

小结
•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 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 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李煜《相见欢》 •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辛弃疾《摸鱼儿》 • 5、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徐志摩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表达词人 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பைடு நூலகம்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仍然表 比喻 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闻说”、“也拟” “只恐”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 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 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 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望江南》 《武陵春》两首词的异同
题材上: 写生活中个人情趣、恋情、愁思。 相 同 点 思想感情: 个人的荣辱悲喜,离愁别绪。 风格上:语言含蓄而圆润、精丽而清新; 音律都比较婉约、柔美;结构深细缜密。 婉约派

武陵春·春晚ppt课件

武陵春·春晚ppt课件
武陵春· 春晚
这是一首课外诗词,请大家在语文书 上做好相关记录。
原文: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 ]舟,载不 动许多愁。
作者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 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 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 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 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 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其诗,留存不多,部 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 同。
赏析:
•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 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 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 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 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 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 “事事休”概括。这,真是“一部十七史, 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 流了。
注释
• 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 的香气。 • 日晚 :日落 •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 了。 • 拟:准备、打算。 • 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译文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春风停留,芳华不在,残红飘 落化做了尘土。日夕之时,我 临镜而坐却已是无心梳妆。
译文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眼前风物依然,而人事已变, 顿觉万事休矣。正想要诉说悲 苦,还未开口,眼泪已先流下 来。
赏析:
•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 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 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 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 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 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 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 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 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 就更为不堪了。所以,“风住尘香”四字, 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 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 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 这是死别之恨。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武陵春·春晚》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注释】⑴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士。济南人,南
宋著名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
家。其作品后人辑
有《漱玉词》,今
人辑有《李清照
集》。
5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 词。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 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 断和思想情感。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 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 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 之情。
15
1、尝试着背诵这首词(三分钟)
2、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 愁绪?
日晚倦梳头 动作描写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雨泪先流。
神态描写 16
3、找出语意新奇,化虚为实、 描摹愁思的句子?
10
日晚倦梳头
• 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 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 心的哀伤。
11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 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6、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2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听人说春色还不错,使人也产生了 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 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 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 不过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1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 用什么修辞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 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 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 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是风格用欲 抑先扬手法,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沉重、 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14
1
2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词句。
2、能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3、赏析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3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并解释
也拟 nǐ
打算的意思
舴艋 zé měng 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
载不动 zài 装载
日倦 juàn 懒得
4
2、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
约1151),号易安
6
1、范读课文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
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
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
舟, 载不动许多愁。
7
2、齐读课文 (1)注意停顿; (2)注意重读; (3)注意感情;
8
3、再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情感
9
风住尘香花已尽
• 交待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 风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 在地上残留着花的芬芳。说 明已是暮春时节。
—辛弃疾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辛0 弃疾
• 1、完成配套练习册2、7题。 • 2、预习《破阵子》这首词,
掌握重点的字词、了解作 者及写作背景。
2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7

4、找出叙述词人哀伤程度之 深的句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雨泪先流。
18
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 的描写。
都写了女子梳头 2、大家思考一下,她为何 “日晚倦梳头。” 呢?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 兴趣,所以,“日晚倦梳头。”
19
3、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