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默写1、细胞工程是在或的操作2、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为和3、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和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5、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
因为6、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7、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8、植物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内在原理是:9、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形成经由过程形成,最后移栽发育成。
10、是指已分化细胞经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11、是指由外植体长出来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优势):。
13、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纤维素酶、果胶酶等)1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物理法:等;化学法:15、融合完成的标志是:1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和。
1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和18、人工种子的特点是:19、作物脱毒(1)材料:(2)脱毒苗:20、单倍体育种:(1)方法:(2)优点:;2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基础)、、、2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
23、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单个细胞。
24、细胞贴壁:25、细胞的接触抑制:26、原代培养:,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处理后配制成,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27、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28、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习目标] 1.归纳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归纳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及应用前景。
方式一2003年,四川少年小林点燃鞭炮,导致面部、四肢被严重烧伤并感染。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小林的爸爸、妈妈向医生恳求“割皮救儿”,烧伤整形科主任魏平最终同意进行这场罕见的亲体皮肤移植手术。
为了全覆盖孩子身体上被深度烧伤并发生感染的创面,医生把取自父子俩的皮肤全部剪成指甲盖大小的皮块,儿子和爸爸的皮肤相隔相嵌,估计父亲的皮肤至少能在其儿子身上存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给儿子自身皮肤的生长带来了生机,孩子的痊愈指日可待。
思考:1.小林在皮肤烧伤之后,很容易得病,为什么?2.选取植皮时,理论上选择谁的皮肤最好?为什么?3.自身的健康皮肤是有限的,能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自身的皮肤?方式二古代神话里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
1978年,美国科幻小说家罗维克(D.Rorvick)写了一本名叫《克隆人》(The Cloning of a man)的书,内容是一位富商将自己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枚去核卵中,然后将其在体外卵裂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经过足月的怀孕,最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一个克隆人。
现在,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
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呢?一、动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的培养1.动物细胞工程2.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过程动物组织块或器官――――――――――→剪碎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单个细胞――→加培养液细胞悬液――→初次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简述细胞系细胞株定义和主要不同

细胞系细胞株定义和主要不同介绍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系细胞株是指从原始组织或细胞中获得的一组细胞,经过连续传代培养而形成的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是细胞实验的重要工具,可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机制探究等领域。
细胞系细胞株的定义细胞系细胞株是从原始组织或细胞中分离并通过传代培养得到的一系列细胞。
细胞系细胞株具有以下特点:1.同一种细胞类型:细胞系细胞株的细胞必须来源于同一种细胞类型,例如肝细胞系、乳腺细胞系等。
2.无限分裂潜能:细胞系细胞株应具有无限的增殖潜能,即能够连续传代培养且细胞数量不会减少。
3.遗传稳定性:细胞系细胞株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明显的染色体异常。
4.保持原始特性:细胞系细胞株应尽可能地保持原始组织或细胞的特性,以便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5.可重复性:细胞系细胞株应具有可重复培养和分发的能力。
细胞系细胞株的主要不同细胞系细胞株之间会存在一些主要的不同,这些不同可能来源于细胞的起源、传代方式以及培养条件等因素。
以下是细胞系细胞株之间的一些主要不同点:1. 起源组织或细胞的不同不同的细胞系细胞株往往来源于不同的组织或细胞。
例如,肝细胞系细胞株通常来源于肝脏组织,乳腺细胞系细胞株则来源于乳腺组织。
由于不同组织或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因此从不同的组织或细胞中获得的细胞系细胞株在生理特性和分子表达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2. 传代方式的不同细胞系细胞株的传代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
传代方式通常可分为有限传代和无限传代两种。
•有限传代:有限传代即细胞只能传代有限次数,细胞数量会逐渐减少直至细胞无法继续分裂。
这种细胞系细胞株通常用于短期实验或模拟自然组织的功能。
•无限传代:无限传代即细胞可以连续传代且细胞数量不会减少。
这种细胞系细胞株通常用于长期实验或大规模细胞培养。
3. 培养条件的不同细胞系细胞株在培养条件上的不同也会导致细胞特性的差异。
培养基的配方、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温度等因素都会对细胞系细胞株的生长和功能产生影响。
动物细胞工程(1)

第三节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核移植与动物体细胞克隆学习目标: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其应用;2.简述克隆动物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原理;3.简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以及应用前景;课前导学:一、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的主要技术动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包括____ 、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二、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是指在体模拟____ _ __,将动物细胞或组织在无菌、温度适宜和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培养,使其、并维持原有和的技术。
2. 材料:动物或出生不久的的器官或组织。
3. 过程:(1)动物细胞培养:(2)动物组织培养:(3)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组织培养的区别: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等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条件:(1)温度:最适温度是°C左右。
(2)PH:最适PH范围是_______。
(3)气体:主要是和,气体的含量不仅影响培养环境的,还直接影响。
(4)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核酸、嘌呤、嘧啶、和生长因子等。
5.培养基的种类:天然培养基:主要取自动物血清、动物组织提取液和鸡胚汁等,具有营养价值高、成分复杂的特点。
合成培养基:人工配制的,具有成分明确、便于控制实验条件的特点。
缺点是缺乏天然培养基中的某些无法代替的成分,因此需要加入。
6.培养类型:⑴原代培养:直接从动物体内取出的组织块,用胰蛋白酶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用培养基配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即初次培养。
⑵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到一定程度,细胞会出现,将原代细胞_________后转入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第一次修订版

第一章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概括的说,是以细胞作为一切有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各个层次上(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的基本学科。
第二章1.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procaryote:结构简单的细胞,没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如细菌等。
2.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细胞核具有核被膜,细胞质中含有一些膜性细胞器的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真菌等细胞3.古细菌archaeobacteria:又称原细菌,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它们可能代表了原始地球环境中生命存在与繁衍的特定形式。
第三章1.放射自显影技术autoradiography:通过检测放射性标记物质在细胞内的定位来观察某一特定生化反应过程的技术。
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组织切片上涂一薄层感光乳胶,乳胶经组织发出的射线曝光、显影,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银颗粒定位,可以获知细胞中有放射性信号的位点。
2.分辨率limit of resolution:显微镜能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公式为,其中D是样品中可以被分辨开来的两质点间的最小距离,是照射光的波长,N是介质的折射率,代表透镜的镜口角,与透镜孔径大小直接相关。
负染色negative staining:用重金属盐对电镜样品进行染色的技术,使得重金属盐沉积在样品周围,而样品不被染色,从而衬托出样品的精细结构。
3.干细胞stem cell:分化程度相对较低、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4.冷冻蚀刻技术freeze-etch technique:样品经冷冻断裂后,在真空中短暂暴露,使断裂面上的一层薄冰升华,暴露出蚀刻面,以便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5.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在哺乳动物胚泡中发现的一类具有分化成各种胚胎组织细胞能力的细胞。
可在体外培养,通过遗传修饰后导入胚泡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Cell line and Cell strain:细胞系和细胞株,细胞系指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
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培养物称为细胞株。
2.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ique:单克隆抗体技术,一种免疫学技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骨髓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
3.Biomembrane:生物膜,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4.passive transport and active transport: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物质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形成梯度,物质顺着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的过程叫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的过程。
5.Cotransport: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质子泵。
6.Cell recognition and Cell adhesion:细胞识别和细胞黏着,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黏着是指相邻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某种方式粘合在一起,组成组织或与其他组织分开,这种粘合方式比较松散。
7.Cell Junction:细胞连接是细胞间建立的长期的组织的复杂联系结构,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
8.Cell Communication: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之间,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尔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细胞株和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
细胞系和细胞系的区别一般包括概念、形成方法、细胞连续性三个方面。
一、概念不同
1、细胞株:细胞株是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培养物称为细胞株(Cell Strain)。
2、细胞系:细胞系(cell line)指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
也指可长期连续传代的培养细胞。
二、形成方法不同
1.细胞株:通过选择或克隆形成成为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记的培养物。
2、细胞系:经过40-50次分裂的渡过第二次死亡危机,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成为细胞系。
三、细胞的延续性不同
1、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细胞的生长就会出现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
但是有极少数的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
2、细胞系:细胞株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当细胞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
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简述细胞系细胞株定义和主要不同

简述细胞系细胞株定义和主要不同
一、细胞系的概念
细胞系(cell line)是指从一个单一的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增殖并保持一定形态和功能特性的细胞群落。
它是生物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于疾病机制探究、药物筛选和基因表达等方面。
二、细胞株的概念
细胞株(cell strain)是指从一个个体或组织中获得的、经过有限次传代后形成的细胞群落。
相对于细胞系而言,细胞株在传代次数上有限制,且其遗传稳定性更高。
三、主要不同
1.来源不同:细胞系通常来自于肿瘤组织或癌症患者身上的恶性肿瘤组织,而细胞株则可以来自于正常组织或非癌变异常组织。
2.传代次数不同:由于来源不同,导致了两者在传代次数上有所区别。
通常情况下,一个正常人体内的成年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中所含有
的各种类型的细胞,可以经过有限次的传代得到细胞株,而肿瘤细胞则可以进行无限次的传代,形成细胞系。
3.遗传稳定性不同:由于来源和传代次数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在遗传稳定性上也有所区别。
细胞系的遗传稳定性较低,容易发生突变或染色体异常等现象;而细胞株则相对较为稳定。
4.应用范围不同:由于其特点和差异,两者在应用范围上也存在差异。
细胞系通常被用于癌症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基因表达等方面;而细胞株则更多地应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疫苗制备、毒素检测等方面。
四、结语
总之,虽然细胞系和细胞株都是体外培养的一种细胞群落,但是它们在来源、传代次数、遗传稳定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
摘要“细胞株”和“细胞系”是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的两个名词,但由于概念不清,使用混乱,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困惑。
本文拟就这两个名词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细胞株细胞系
1 名词的由来:
细胞株(cell strain)最初为W.Earle(1940)所采用,他把自己建立的小鼠结缔组织L系称为“株”,1951年,George Gey把其建立的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 系称为“株”。
1954年,White另外使用了“系”来称呼A Carrel培养的鸡胚心脏的细胞群,细胞系(cell line)由此产生,之后这两个名词长期混用。
即使在1979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专业术语委员会颁布“专业名词建议”和1984年在宁波召开的全国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会议通过“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技术中的一些术语的译名和解释”之后,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这两个名词的使用仍是混乱的,不仅在商品名中混用,在专业文献中亦十分严重。
2 名词使用的现实情况
2.1 中学教材定义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第70页中,细胞株被定义为经原代培养的组织细胞,培养到第10代左右,度过第一次死亡危机后的细胞群,这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系则被定义为可以度过第二次死亡危机,传代培养到40~50代的细胞,这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部分改变并且细胞带有癌变的特点,这种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无限传代。
2.2 文献定义由新鲜组织制成的细胞培养物称原代细胞,这种细胞经首次传代成功后的细胞称做细胞系,可泛指一般可能传代的细胞,由原先存在于原代培养物中的细胞世系(lineages of cells)所组成,这种细胞世系含有多种细胞类型。
若用胰蛋白酶等将原代细胞消解分散后,再培养一代,称次代培养。
如果不能继续传代或传代有限,可称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或“已建立的细胞
系(established line)”。
能够连续传代的细胞叫做“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
大多数的二倍体细胞为有限细胞系。
无限细胞系大多已发生异倍化,具异倍体核型。
无限细胞系有的只有永生性(或不死性),但仍保留接触抑制和无异体接种致死性:有的不仅有永生性,异体接种也有致癌性,说明已恶化,这种细胞本质上已是发生转化的细胞系。
具永生性而无恶性的细胞系,则用无限细胞系即可。
描述任何新的细胞系时,均需祥尽说明该细胞系的特征及培养经过,从其他实验室里取得的细胞系必须维持该细胞系的原名。
由某一细胞系分离出来,在性状上与原细胞系不同的细胞系,称该细胞系的亚系(subline)。
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或原代培养物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克隆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的单细胞获得的细胞群,称细胞株。
细胞株的特殊性质或标志必须在整个培养期间始终存在。
描述一个细胞株时,必须说明它的特殊性质或标志。
与细胞系类似,如果不能继续传代或传代代数有限,可称为“有限细胞株(finite cell strain)”。
如果可以连续传代,则可称为“连续细胞株(continous cell strain)”。
再由原细胞株进一步分离培养出与原株性状不同的细胞群,可称为亚株(substrain)。
克隆(clone)则为细胞株的一种特殊情况,指由一个细胞增殖所形成的群体。
3 比较不同观点得出的结论
3.1 矛盾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细胞株和细胞系的概念内涵与文献中的概念内涵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株概念强调结束原代培养并可以进行传代培养的细胞群,并不强调细胞群的纯度;文献中的细胞株概念强调细胞群的纯度,认为细胞株是克隆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系概念强调这些细胞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的改变,带有癌变的可以传代培养的细胞群;文献中的细胞系概念强调细胞系是首次传代成功后的细胞群。
3.2 划分标准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系和细胞株定义以传代代数为标志区分,以遗传物质是否改变为标志;而专业文献中这两个概念与传代代数无关,遗传物质的改变与否并不做要求。
细胞株强调细胞培养物中细胞成分单一性,所有的遗传、生化等特性完全相同;细胞系不强调纯度,但应该有某一类细胞占绝大数。
4 细胞工程中建立的细胞系或细胞株
4.1 建立标准各种已被命名和经过细胞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或细胞株,都是一些形态比较均一、生长增殖比较稳定和生物性状清楚的细胞群。
因此,凡符合上述情况的细胞群都给以相应的名称,即文献中常称为已鉴定的细胞(certified cells)
4.2 建立细胞系或细胞株的要求
4.2.1 培养细胞的组织来源应说明细胞供体的年龄、性别、取材器官或组织等。
4.2.2 细胞生物学检测应说明细胞一般和特殊的生物学性状,如: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异结构、细胞生长曲线和分裂指数、倍增时间、接种率等。
4.2.3 培养条件和方法各种细胞都有自己比较适宜生存的环境,因此应指明使用的培养基、血清种类、用量、培养温度、时间以及细胞适宜生存的pH等。
5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命名
对已建成的各种细胞株或细胞系的命名大多采用有一定意义的缩写字或代号表示。
如:BHK 幼地鼠肾细胞主要以组织来源命名
S7811细胞系以获得时间、地点来定名
Hela 来源于宫颈癌细胞,为供体患者姓名(Herietta lacks)缩写(1991年此细胞株被命名为Helacyton gartleri)
CHO 中国地鼠卵巢细胞为Chinese Hamster Ovary三个词的首字母缩写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很快,如干细胞的培养和应用、基因工程细胞的培养和应用、组织细胞的培养和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技术已成为生物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如细胞株和细胞系等类在实践和专业论文中常用的名词进一步加以规范实属必要,防止错传、错用已显得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