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论环境监测分析实验中废液的处理回收

论环境监测分析实验中废液的处理回收

论环境监测分析实验中废液的处理回收环境监测分析实验中废液处理回收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工作。

废液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废液的处理回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环境监测实验中废液的处理和回收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种可行的废液处理回收方案。

一、废液的分类环境监测分析实验中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有机废液、无机废液、酸碱废液、重金属废液等。

其中有机废液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无机废液含有各种金属离子,酸碱废液则具有酸碱度较高或较低的特点,重金属废液则对环境危害极大。

二、废液处理原则废液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即尽量减少废液的产生,并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在进行废液处理时,首先应该做好废液产生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废液的产生,并对产生的废液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废液得到妥善处理。

三、废液的处理方法1. 有机废液处理有机废液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对有机废液的处理要格外小心。

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是采用蒸馏技术,将有机废液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有机溶剂,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将有机废液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2. 无机废液处理无机废液中通常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处理无机废液的方法较为复杂。

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沉淀法将金属离子沉淀下来,然后通过过滤和洗涤的手段将金属离子得到纯净的金属盐,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也可以采用络合物法将金属离子与络合剂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3. 酸碱废液处理酸碱废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中和处理,即加入适量的中和剂将酸碱废液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然后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将其中的固体颗粒去除,最终得到无害的废水。

四、废液的回收利用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资源,对废液进行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机废液的回收利用较为常见,主要是将有机废液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有机溶剂。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摘要:有机、无机废液的破坏性都很强,所以进行废液处理时,二者都不能忽视,必须提高警惕,按照规定的贮存规范、处理方法、萃取技术处理废液,如途中,出现突发状况,如火灾、有毒气体排出,实验人员应迅速逃离现场,不要盲目采取抑制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破坏范围。

基于此,文章展开分析,希望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化学实验废液;处理与利用;研究与分析1废液处理原则1.1集中贮存因为废液不可循环使用,无法通过简单的净化措施排除有害物,所以,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应有选择的储存,分类保管。

如:有机物不能与过氧化氢废液融合,硫化物、氯化物不能与含酸废液融合。

又因为实验室内装置、设备众多,为避免废液感染现象,必须将废液贮存到特定的容器内,并进行特殊标注,等待实验结束后,集中净化处理。

1.2贮存环境管理贮存废液的容器需要密封,原理火源、水源,以免引起爆炸或水污染。

容器周边不应设置实验装置、钢架、玻璃容器等,应将容器设置在原理其他物品的开阔地界,防止容器因过失操作行为被破坏,废液溢出,污染环境。

1.3科学管理贮存废液的容器上应设置标签,标明废液成分、贮存时间、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

针对具有极强破坏性的废液,实验者应及时清理,不要长时间贮存。

同时,废液需在指定的场所处理,实验者不能擅自选用中和溶液,处理废液[1]。

2化学实验废液处理方法2.1无机类无机类废液中,有害物质多以离子形态存在,故常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分解、回收有害物。

(1)含汞废液汞毒性极强,对人体消化、神经系统破坏性极大,集中在试验器具上,如温度计、压力计[2]。

如因器具破损导致汞泄露,实验者可以先用试管收集,在用三氯化铁稀释残留物。

在处理含汞废液时,应先将有机转无机,转变汞元素特性。

之后选择常见的两种处理方法,处理溶液:一是还原法,用铜、铁、锌做还原剂,与汞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汞。

二是硫化物沉淀法,氢氧化钠中和废液,待PH值升至8后,加入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加入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分离过滤之后的废液中,汞离子含量会急速下降。

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分析提纲:一、实验废液的特点及处理需求二、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技术三、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方案设计四、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实践效果分析五、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一、实验废液的特点及处理需求实验废液是指在实验室中使用或产生的废液,其中包括了化学试剂、生物制品和其他实验废液。

这些废液特点的多样性使得它们同时具备许多化学和生物危险性,包括腐蚀性、毒性和污染性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废液,处理技术也应有所区别。

同时,在应对实验废液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卫生、环保和安全等多种因素。

二、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技术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

其中,物理技术包括的主要是离心、超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化学技术主要使用的是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和络合等技术,通过调节废液的 pH 值和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来降低废液的危险性。

另外,生物技术应用得也较广泛,包括了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等技术。

三、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方案设计在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初步了解废液的成分和危险程度,同时考虑到处理的可行性和成本问题,最后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

在设计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处理后废液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可回收性等多方面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二次处理措施。

四、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实践效果分析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实践效果分析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从实践的角度讲解处理技术的优劣性,总结实际生产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后续废液处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五、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在环境监测实验废液回收处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方面,需要对废液回收处理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考虑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化学实验室废液分类回收与处理措施分析

化学实验室废液分类回收与处理措施分析

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402023年8月下 第16期 总第412期0引言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而化学实验室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地,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实验废弃物,比如实验室废液、废试剂瓶、活性炭、过期药品等,这些废弃物种类复杂,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

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实验室排污管理工作,将实验室废液的分类回收和处理当做一项必备的科研技能,在工作过程中端正态度,从源头上减少废液排放,将这些废液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尽力解决废弃物排放问题,这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分类和危险特性1.1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分类化学实验室废液可以分为一般实验废水和危险化学废液(以下简称化学废液)两类,一般实验废水指的是实验后产生的废水,一般包括回流实验室水、蒸馏水、合成实验用水、清洗仪器和清扫实验用水等。

化学废液又可细化分为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两种,有机废液包括有机溶剂、油脂类废液,部分含有磷、卤素、酚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废液。

1.2化学废液的危险特性化学废液具有反应性(R)、毒性(T)、腐蚀性(C)、易燃性(I)这4个危险特性,化学废液处理不妥当很容易造成爆炸、火灾等社会性危险事件,因此一定要妥善处理。

结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化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但化学废液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一种,有极大的腐蚀性和毒性,结合化学废液特性,在对这类物质进行处置前一定要进行严格分类,再进行储存和收集整理[1]。

2 化学废液的收集储存原则和安全处置原则2.1化学废液的收集储存原则(1)及时收集储存原则:化学废液一般都要放置于专用储存室,及时用容器将化学废液收集起来,一般收集的废液液面距离容器顶部10cm 以下时,需要连同容器一起转移到专用储藏室,然后对废液进行登记,注明废液产生的实验室名称、联系方式以及废液详细信息,详细信息包含废液的种类、名称、成分、性质、储存日期等,实验室不能大量存积化学废液。

酸碱废液处置方案

酸碱废液处置方案

酸碱废液处置方案背景介绍酸碱废液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废液,其主要成分为酸和碱。

酸碱废液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如何高效、安全地处理酸碱废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处理方法中和法中和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处理酸碱废液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酸性和碱性废液混合中和,使废液中含有的酸碱度维持在一个较为中性的范围内,降低废液的危害性,进而达到无害化处置的目的。

不过,中和法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如处理后的酸碱废水需要进行后处理,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具体操作也较为复杂,因此中和法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酸碱废液处理方法。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有效的酸碱废液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废液中加入沉淀剂,使得废液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而去除。

沉淀剂可以是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氯化钙等钙源或酸性物质等。

沉淀法处理酸碱废液的步骤相对简单,不需要后处理,且可以避免漏出沉淀物,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再利用废液中的资源。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高效的酸碱废液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将废液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分离出来。

与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不同,膜分离法可以实现酸碱废液的无化学添加物技术处理。

膜分离法对设备、技术、操作等的要求比较高,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膜材料的选择及保养,以及废液的处理效果与流量的调整等细节问题。

处理效果处理方法处理效果中和法降低酸碱度,降低废液危害性沉淀法高效、简单、废液无需后处理膜分离法无化学添加物技术处理结论对于酸碱废液的处理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关键所在。

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处理效果、成本、操作难度、后处理负担等等,选用最为合适的酸碱废液处理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纳滤技术在废碱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纳滤技术在废碱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制药行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制药废水由于具有COD 浓度高,色度高,污染物种类多,成份复杂,毒性大等特点,被公认为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1]。

头孢C 生产过程中,在树脂提取工序,大孔树脂再生时采用为2%-5%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再生剂,再生结束后产生大量碱含量在2%左右的废水,该废水含有大量的色素、蛋白、多肽、多糖以及其它少量无机盐等杂质,COD 值较高。

目前,一般制药企业将这部分废水用盐酸回调pH 至中性,然后排放到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这一方面增加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另一方面大量的碱没有有效回收,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其中介于超滤与反渗透间的纳滤技术,可以对离子进行分离[2]。

由于纳滤膜的这种特性,纳滤技术越来越多用于污水的处理[3-6]。

近来可耐受强碱、强酸的有机纳滤膜相继开发成功并陆续成功应用于化纤、化工等行业,这为树脂再生废碱的纳滤纯化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然而国内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

本文对中润制药现场的碱回收实验进行论述和分析,实验考察了采用纳滤技术回收大孔树脂再生废碱液中碱的可能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纳滤技术回收碱是可行的。

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膜芯: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S -35;废碱液:中润制药有限公司大孔树脂再生废碱液;膜设备: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清洗剂: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1)碱回收实验如图1,将料液投入中试设备料罐中,检查各阀们、开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启动设备,在试验过程中定时记录试验起止时间、压力、温度等相关数据,并定时测定过滤速度(计算膜通纳滤技术在废碱回收中的应用研究文/严滨1,2,於锦锋2,吴发辉2,林丽华2,蓝伟光2,傅海燕1,石谦1,柴天1,金磊1(1.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厦门361024;2.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厦门361022)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纳滤膜对大孔树脂再生废碱液的过滤纯化作用。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是现代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业废水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工业废水处理的步骤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步骤一:预处理1. 混合:将不同来源的工业废水进行混合,以增加处理效果。

2. 中和:添加化学药剂,中和废水中的酸碱物质,使其接近中性。

3. 沉淀:加入沉淀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

4. 过滤:利用过滤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步骤二:生物处理1. 好氧处理:将处理过的废水注入好氧生物处理池,通过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 厌氧处理:将废水注入厌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为甲烷气体和有机酸。

步骤三:物理处理1. 活性碳吸附:利用活性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在废水中去除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

2. 膜技术:利用微滤、超滤、纳滤等膜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溶液分离。

回收利用方法:1. 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回用:例如工业冷却水、洗涤水等,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直接回用。

2. 再生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废水中的部分成分分离出来,例如回收有机物质、金属离子等,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再利用。

在实施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技术可行性: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水成分和污染物种类各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2. 经济可行性: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应进行经济评估,确保投资回报合理。

3. 合规性: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与回收利用,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4. 自动化程度: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废水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其中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多个步骤,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可以达到净化废水、回收利用的目的。

纳滤-反渗透分离膜处理水性漆废液中COD的研究

纳滤-反渗透分离膜处理水性漆废液中COD的研究

纳滤-反渗透分离膜处理水性漆废液中COD的研究黄春林;卢智昊;孙贤波【摘要】The high concentration waste liquid from the waterborne automobile coating workshop was treated with two-stage membrane and biological process after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s pretreatment.The COD was reduced from 1.75× 105 mg/L to about 1.10× 104 mg/L,which indicated a removing rate of 93.7%,wherein the COD removing rate by nanofiltration was 25%~31% and the COD removing rate by reverse osmosis was 85%~93%.The performance of the tubula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and the vibrating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 membrane flux,which 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of the vibrating nanofiltr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ubular membrane.In addition,the results of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ED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borne paint was based on the acrylic system with high sulfuration.%针对某整车厂涂装车间产生的高浓度水性漆废液,经混凝预处理后,采用纳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膜处理过程采用纳滤-反渗透二级膜处理,使COD(化学需氧量)从1.75×105 mg/L左右降低到1.10×104 mg/L左右,去除率达93.7%.其中,纳滤的COD去除率在25%~31%,反渗透对纳滤进水的COD去除率在85%~93%.通过考察膜通量,比较管式纳滤膜和振动纳滤膜的性能,表明振动膜的处理性能和耐用性高于管式膜.能谱仪(EDS)分析表明,该水性漆为丙烯酸类,且硫化程度较高.【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8(048)002【总页数】7页(P50-56)【关键词】水性漆废液;纳滤;反渗透;膜通量;粒径分布【作者】黄春林;卢智昊;孙贤波【作者单位】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37;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37;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9水性漆以较溶剂型涂料更加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被大规模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12T16:09:04.56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作者:戴云君[导读] 本文从阐述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必要性入手,对于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双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205)
摘要: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能够对于废液回收工艺的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从阐述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必要性入手,对于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纳滤法;酸碱废液回收处理;技术分析前言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前提是这一工作商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相应化学材料、化学产品的出现。

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将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进行分析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了。

1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必要性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有着其相应的必要性,以下从应用前提、分离技术、应用目的、定期清理等方面出发,对于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1.1应用前提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有着相应的应用前提。

众所周知纳滤膜对于中性不带电荷的物质的截留主要是根据膜的筛分效应决定的。

其次,按照传统的聚酰胺类纳滤膜使用方式来判定,其pH范围一般为在10以下,但是在极端pH环境下则有可能出现强碱性发生降解的现象,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只能够用于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弱酸弱碱性介质。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化学稳定性纳滤膜产品的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更多优秀的商业化产品,其结果就是纳滤技术开始光甲光的应用于酸、碱液回收中。

1.2分离技术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关键在于分离技术。

工作人员在对于分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纳滤膜分离原理来选择出现耐酸碱纳滤膜。

其次,工作人员在对于分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通过小试装置测试来对于对纳滤法回收离子交换酸碱液的工艺进行研究,这可以顺利的达到确定系统自身工艺路线和必要的工艺参数的效果,最终能够更好地为以后工程应用建立基础。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对于分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纳滤膜分离技术纳滤膜具有显著的离子选择性的特性,可以在事实上避免多价离子的潜移默化渗透。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离子本身还好具有完全不同的截留效率,最终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南效应。

1.3应用目的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有着自身的应用目的。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应用的首要目标在于确保离子交换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从而能够让其更好地适用于高纯度的分离和净化。

其次,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应用的主要目标在于,更加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以及溶液的精制和脱色,并且在此基础上达到令人满意的再生效果。

与此同时,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应用的重要目标在于尽可能的减少投加药剂的数量,最终合理的降低处理的整体成本。

1.4定期清理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清水来进行定期清理。

工作人员在定期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于纳滤膜酸碱回收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并且每个处理周期结束后都选择切换清洗水来进行水洗。

其次,工作人员在定期清理的过程中,当纳滤膜系统处理能力明显下降时则需要投入相应的药剂来进行清洗,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保证膜通量恢复至理想值。

2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以下从试验装置、试验内容、工艺流程、分析方法、结果讨论等方面出发,对于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2.1试验装置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需要相应试验装置的支持。

工作人员在试验装置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应当搭建酸碱回收小试装置和酸液和碱液处理装置各一套来合理的节省药剂费用。

其次,工作人员在试验装置的选择过程中应当批次操作酸回收可节省成本纳滤膜酸碱回收工艺在处理,从而能够期待理想的处理效果。

与此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酸回收系统平均膜通量约为20L/m,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酸、碱再生废液进行回用和减量化。

2.2试验内容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有着全面的试验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工作人员应当对于可能造成有机污染的离子进行细致的鉴定,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更加良好的率钠效果。

其次,工作人员在试验内容优化过程中当达到设定的浓缩比后就应当停止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对于收集的渗透液进行成分测定,从而能够通过与原液的对比细致的判定纳滤的处理效果。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试验内容优化过程中,党酸碱液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时,就应当适当的减轻了废水处理酸碱中和法的药剂投加量,从而能够带来更好地环境保护效果。

2.3工艺流程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的关键在于对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优化。

工作人员在对于工艺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当等待处理酸或碱废液注入进料罐后由进料泵输送至保安过滤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初级过滤工作。

其次,工作人员在工艺流程的优化过程中,应当注重着眼于去除处理液中的细微颗粒和杂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保护纳滤膜系统。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过程中,应当将过滤后的澄清液进入换热器与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温度过高现象的出现。

2.4分析方法
首先,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工作人员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

工作人员在进行分析时可以适当的采用滴定法测定。

其次,工作人员在检测器的选择过程中可以对于电导检测器进行应用来更好地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合理的启动纳滤回收系统,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设定纳滤操作压力为 2.0MPa,从而能够不控温条件下得到更加全面的纳滤对碱液处理结果。

2.5结果讨论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有着很高的讨论价值。

工作人员在对于结果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在不控温条件下当浓缩液体积为5L时停止设备时产生的结果。

通常来说这一结果测定处理时间大约为1小时。

其次,工作人员在结果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透过液进行分析并且与进料液比对,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得到纳滤对酸液处理结果。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结果讨论的过程中应当将原液中以及有机杂质经纳滤处理后截留率进行细致的分析,如果其结果在95%之上并且出水透明无色时,则可以判定HCl的浓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然而其还是可以达到离子进行再生的实际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循环液的浓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结果就是渗透压升高并且造成膜通量减小,因此工作人员应当通过优化操作周期来对于整体的平均膜通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3结语
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应试验设备和试验技术的有效支持。

因此技术人员只有在全面的掌握了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技术的技术特性后,才能够让这一技术的应用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付杰荣.精炼糖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回用技术[M].南宁:广西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干昭波,邵先豹,禚洪建,杨腾腾.纳滤膜回收离交酸、碱废水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S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