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设计-双通道计数器
DY2000双通道计数器

6位数码管显示*
适配NPN、TTL电平、无源触点
缺省为220VAC供电
24VDC供电
缺省为不带串行通讯接口
RS232串行通讯接口
RS485串行通讯接口(带隔离)
Modbus协议
* 6位显示只有(160×80×115) mm外形尺寸
*特殊要求请于厂家联系
三、DY2000双通道加减计数器接线图:
DY2000双通道加减计数器
一、主要特点:
1.双通道独立加减计数。
2.继电器工作方式,N、C、R工作模式自由设定。
3.输入频率;0.1—2khz。
4.4位或6位双排LED显示
5.显示小数点与比率独立设定。
6.继电器输出延时0.1~99.9S。
7.带12V,120mA附助电源
8.Modbus (RTU)通讯协议
二、DY2000双通道加减计数器型谱:
型谱
说明
大延牌智能型仪表
2
SMT+开关电源(AC:85V~265V 50/60Hz)
1
宽×高×深:(160×80×115) mm
2
(80×160×115) mm
6
(96×48×112) mm
8
(48×96×112) mm
(96×96×112) mm
双通道加减计数器
双通道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

双通道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作者:————————————————————————————————日期:《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系别: 计算机与电子系专业班级:电子0801学生姓名:独孤求胜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2011 年6 月27 日——2011 年7 月8 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计算机与电子系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3)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3。
1课程设计相关元器件及设备…………………………………………………43。
2元器件的分析 (4)3.3原理图的设计与分析 (5)3。
4程序设计流程及说明 (8)3.5课程设计仿真结果图示 (12)4.总结 (15)参考文献 (16)一、课程设计目的熟悉典型单片机( MCS-51, AT89S51, PIC, Motorola, AVR )的资源、性能,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和掌握,对单片机及其接口的应用作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方法和技巧,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课程设计也是让我们熟练掌握了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巩固加深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我们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理解。
二、课程题目及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内容及具体要求:1)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2)单词记忆测试器3)单片机数字电压表4)简易电子琴5)4个16 X 16点阵LED电子显示屏的设计我所在的小组做的是实验三:单片机数字电压表2、设计要求:●以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中断方式,对2路0-5V的模拟电压进行循环采集,采集的数据送LED显示,并存入内存.超过界限时指示灯闪烁.●设计接口电路,将这些外设构成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画出接口的连接电路图.●编写下列控制程序(1)对2路模拟信号输入实行循行采集,每路连续采集16次,取平均值。
如何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中的计数器

如何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中的计数器在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过程中,计数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
它可以实现对信号脉冲的计数和计时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中的计数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计数器的基本原理计数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的电路。
它由触发器和逻辑门组成,其中触发器用于存储计数值,逻辑门用于控制计数触发的条件。
常见的计数器类型有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等。
二、计数器的设计步骤1. 确定计数器的计数范围和步进在设计计数器之前,我们需要确定计数器的计数范围和步进值。
计数范围决定了计数器能够表示的最大计数值,步进值决定了每个计数值之间的差距。
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计数范围和步进值。
2. 选择适当的触发器类型触发器是计数器的核心组件,不同类型的触发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常见的触发器类型有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根据计数器的设计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触发器类型。
3. 设计计数器的逻辑电路根据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步进值以及选择的触发器类型,设计计数器的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通常由触发器和逻辑门组成,根据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来设计逻辑门的连接方式。
4. 进行仿真和调试在设计完成后,进行仿真和调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可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查找和修复潜在问题。
同时,通过实际调试可以排除电路连接错误、信号干扰等因素,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三、计数器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设计和调试计数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下面列举几个例子及解决方法,供参考:1. 计数器计数错误可能的原因是逻辑电路连接错误或者触发器设置错误。
可以仔细检查逻辑门和触发器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信号传递正确。
2. 计数器频率不稳定频率不稳定可能是由于信号干扰引起的。
可以使用屏蔽线或增加滤波电容来减少信号干扰。
3. 计数器无法复位无法复位可能是由于复位电路连接错误或者复位信号源有问题。
电子计数器课程设计

电子计数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计数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功能与操作方法;2. 学会使用电子计数器进行简单的计数、累加和清零操作;3. 了解电子计数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子计数器进行数据统计,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会运用电子计数器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计数器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探索新知识;4.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课程设计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子计数器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电子计数器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计数器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计数器的种类与功能- 电子计数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 电子计数器的操作方法- 认识电子计数器的外观与按键功能- 学习电子计数器的操作步骤- 掌握电子计数器的计数、累加和清零操作3. 电子计数器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 结合实验案例,学习使用电子计数器进行数据统计- 探讨电子计数器在实验中的优势与局限4. 教学实践与拓展-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子计数器- 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问题分析与讨论- 探索电子计数器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系统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电子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多通道秒表定时器(DOC)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多通道秒表定时计数器设计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2012级电气二班姓名:黄瑞学号:201204170209时间:2014年6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3)1、设计的目的 (3)2、设计的要求 (3)(1)总体要求 (3)(2)具体要求 (4)(3)设计提示 (4)二、设计的步骤和思路 (5)1、设计的步骤 (5)2、设计的思路 (5)三、硬件的设计 (6)1、信号输入电路 (7)2、数码管的驱动模块的电路 (7)3、LED灯的驱动模块电路 (8)四、软件设计 (8)1、单片机选择 (8)2、系统软件设计分析 (9)3、主要功能实现的程序 (10)(1)通道号的设置 (10)(2)定时值的设置 (11)五、调试说明 (12)1、未启动仿真时,初始状态: (13)2、开始启动仿真后: (13)3、通过按下K2切换至一、二、三、四通道和定时值的设置: (14)4、定时时间到后对应通道号LED灯点亮: (15)六心得体会 (16)七、致谢 (17)八、参考文献 (17)九、附录 (18)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的目的单片机课程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后,并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联系。
单片机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接口设计、程序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完成一个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涉及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应用功能的小应用课程设计,不但使我们能熟练掌握课堂上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使我们在设备和软件方面得到较全面的提高和锻炼,也提高了我们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课程设计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具体课题安排时间确定课题的设计、编程和调试内容,分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按时完成每部分工作。
唐媛媛,课程设计1

摘要通道计数器在现在来说是一个普遍的器件,其工作原理也比较的简单,对我们学生来说设计一个简单的通道计数器是可行的了。
在一些环境领域下,需要使用到通道计数器,对进出人数进行统计,加减等。
本次实验是设计一个红外线反射式通道计数器。
利用CD4069芯片对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再利用74LS74芯片对信号进行锁存,利用CD40110芯片的加减计数功能接通数码管实现加减计数的显示。
关键词:74LS74;通道计数器;红外线;CD40110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3)1.1 红外通道计数器的设计流程图 (3)1.2 总体原理图 (5)1.3 红外通道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7)第2章主体电路的设计 (8)2.1 元器件介绍 (8)2.2 电源电路设计 (8)2.3 光电输入电路的设计 (8)2.4 计数脉冲形成电路的设计 (9)2.5 74LS74芯片介绍 (10)2.6 CD40110的功能 (10)2.7 LED数码管的显示控制方式 (11)第3章组装调试 (12)第4章电路仿真以及结果分析 (13)4.1设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13)4.2仿真实际的PCB图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1.1红外通道计数器的设计流程图根据设计要求,红外线反射式通道计数器的设计应包括五个部分:发射和接收装置、信号处理器、锁存器、加减计数和译码器、数码显示。
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红外线反射式通道计数器总体框图根据设计所选元器件,要完成红外线接收、信号处理,数据锁存、加减计数和译码以及数码显示,那么各单元电路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实现相关的功能。
各单元电路模块的实现功能如下:(1)发射和接收装置。
由两对红外发射和接受二极管组成,又由于工作电压是+5V,需用电阻220Ω与发射二极管串联;接收二极管所需电阻很大,故用200KΩ的电阻与之串联。
(2)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由芯片CD4069来处理。
双门通道控制 PLC课程设计

盐城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双门通道控制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摘要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但由于PC 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
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区域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程序的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本实验为双门通道控制实验,主要为保持密闭空间的独立性而设计,可以利用于电梯,自动门,以致于太空密闭舱等各种情况,具有较高的的实际意义,比较符合实际。
本实验注重于利用PLC技术进行软件设计与仿真,可以提高学生对PLC课程的理解,以及其实际应用的了解。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4)第二章双门通道控制的工作过程介绍 (5)第三章双门通道控制电路图 (7)3.1 双门通道控制电路图 (7)3.2 系统设计 (8)3.3 主电路图设计 (10)3.4 交流控制电路设计 (11)3.5.主要参数计算 (12)3.6 硬件结构设计 (13)3.7 控制面板电器平面图 (14)第四章课程设计图示 (15)4.1 输入输出表 (15)4.2 梯形图设计 (15)第五章程序 (17)5.1 流程图 (17)5.2 元件清单 (18)5.3 程序 (19)第六章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第一章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图1-1①某房间要求尽可能地保持无尘,在通道上设置了两道电动门,门 1 和门2,可通过光电传感器自动完成门的打开和关闭。
计数器课程设计

计数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数器的概念,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运用计数器进行简单的计数和运算。
3. 学生了解计数器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计数器,进行基本的计数活动。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数器辅助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计数器原理的好奇心。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了解计数器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操作计数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计数器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认识计数器,了解其基本结构- 学习计数器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2.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掌握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学会正确操作计数器进行计数和运算3. 计数器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运用计数器辅助解决加法、减法问题- 探索计数器在进位、退位操作中的应用4. 实践活动与拓展- 设计简单的计数器操作游戏,增强实践能力- 探讨计数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视野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认识计数器,了解其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名称和功能第二课时:学习计数器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第三课时:运用计数器进行加法、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与拓展,设计计数器操作游戏,探讨计数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中“计数器与简单的计数运算”章节进行组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双通道计数器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专业:
年级:2009级
答辩日期:2012年7月
目录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3)
二、设计要求 (3)
三、自行设计方案 (3)
1)光电发射接收电路 (5)
2)放大电路 (5)
3)计数/译码电路 (6)
4)显示电路 (7)
四、标准设计方案 (7)
1)原理方框图 (7)
2)各单元电路原理介绍 (9)
a)光电发射接收电路 (9)
b)信号处理电路 (9)
c)信号互锁电路 (10)
d)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10)
e)辅助电源电路 (12)
五、元器件清单 (12)
六、PCB布线图 (12)
七、硬件制作与调试 (14)
八、结论与心得 (14)
九、成果图展示 (15)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1)通过这次设计,经过亲身操作之后,初步熟悉并学会了电路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的使用,了解了这一款软件对于电路板设计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日后的学习及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2)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做到能够活学活用,深入的了解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用途和方法,能够灵活敏捷的判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学会独立设计电路,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加强焊接能力和技巧,完成基本的要求;
3)本次课程设计的产品——双通道计数器,除了可以应用于流水线上产品数量的测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测量停车场、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博物馆、展览观、车站、码头、银行等场所的人员或物品的数量及流通数量。
二、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用于识别、计算通过管道的物品数目的光电识别计数器。
1)识别物品通过管道的方向:进、出;
2)对进出管道的物品进行计件,物品进入管道,识别器计数总数目增加,物品离开管道,识别器计数总数目减少;
3)至少一位数码管显示。
三、自行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电路包括入口和出口的光电发射接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两位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应用到了电阻、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运算放大器、十进制加减计数器CD40110及数码管等元器件。
图1 自行设计方案电路原理图
1)光电发射接收电路
如图2所示,LED正向压降1.66V,工作电流5mA,所以选择阻值为665Ω的电阻R1、R2为保护电阻。
图2 光电发射电路
如图3所示,利用光敏电阻特性,使电桥电路输出电压变化,产生脉冲。
Ra为盖黑胶布的光敏电阻Ф3系
列GL3516,亮电阻为10KΩ,暗电阻
为600KΩ,提供温度补偿,电阻固定
为600KΩ。
Rb为600KΩ,Rc为10KΩ。
Rd为光敏电阻Ф3系列GL3516,
亮电阻为10KΩ,暗电阻为600KΩ。
图3 光电接收电路
2)放大电路
如图4所示,放大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使脉冲电压放大2倍,使信号更容易被识别。
R5为1 KΩ,R7为2 KΩ,R8为1 KΩ。
放大倍数为(R7/ R5=)2倍。
图4 放大电路
3)计数/译码电路
如图5所示,电路中的计数\译码功能由CD40110芯片完成,两个芯片相连可实现进、借位功能。
图5 计数\译码电路
很强大的芯片,将计数/译码功能都集成到了一起,能很好的实现这些功能。
4) 显示电路
如图6所示,由CD40110芯片译码后,数码管可以将结果显示出来。
图6 显示电路
四、标准设计方案
如图7所示,电路包括光电发射接收电路、反相短路、信号互锁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五部分。
其中Ra 、Rb 、Rc 、Rd 、Re 为零欧电阻,可当做导线,作用是在焊接电路时替代飞线。
1) 原理方框图
如图8所示,电路各部分工作原理及作用如下。
图8 原理方框图
图7 标准设计方案电路
2)各单元电路原理介绍
a)光电发射接收电路
如图9所示,该部分电路采用ST168作为核心器件,当有工件经过ST168时,便会产生脉冲。
没有物体经过时,ST168内部为通路,输出为高电平。
有物体经过时,输出为低电平。
ST168外形如图10所示。
内部为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如图11所示。
图9 光电发射接收电路图10 ST168外形图
图11底面示图内部原理示意
b)信号处理电路
如图12所示,因为由4069芯片对信号进行反相,以便有物体经过ST168时,输入到74LS74的是高电平。
如图13所示,4069为6个反相器,引脚功能如图。
图12 信号处理电路
图13 4069引脚功能图
c)信号互锁电路
如图14所示,74LS74是上升沿触发,此芯片将由4069芯片反相后输出的后一个信号始终封锁在高电平。
如图15所示,74LS74是双D触发器,引脚如图。
d)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如图16所示,信号互锁电路输出的信号,经过40110芯片加减计数和译码后,驱动数码管显示。
图14 信号互锁电路
图15 74LS74引脚图
图16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e)辅助电源电路
如图17所示,利用7805芯片将9V电源转为5V,芯片前后有两组电容起滤波作用。
图17 辅助电源电路
五、元器件清单
如表1所示,共用到元器件23个。
表1 元器件清单
元器件序号型号封装数量备注
P1、P2 ST168 HDR1X4 2
R1、R3 2 220Ω
R2、R4 2 20kΩR5 1 1kΩ
R6 1 510Ω
Ra、Rb、Rc、Rd、Re 5 0Ω4069 CD4069VBE DIP14 1
CT74LS74 HD74LS74AP DIP14 1
40110 CD40110BE DIP16 1
C1、C4 2 4.7μF
C2、C3 2 0.1μF
U2 L7805CV TO220ABN 1
S TL36WW15050 1
D LED0
六、PCB布线图
如图18所示,用电路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设计原理图并生成PCB 文件后,对元器件位置及线路走向进行布置,最终结果如下。
图18 PCB布线图
七、硬件制作与调试
首先在电源输入端输入9V电压,然后用遮挡物依次挡住两个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让其产生一个高电平,反相电路输出低电平脉冲,电路开始计数。
在调试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1)接通电源后,数字显示管显示,LED灯不亮;
2)工件计数器无法实现计数功能;
3)工件计数器只能完成减法计数,无法完成加法计数。
解决方案:
1)换LED灯;
2)检查电路,查看是否所有线路都连接完全,是否有引脚没有接通;
3)检查是否焊接不好,线路中有断路情况。
八、结论与心得
这一次的电子课程设计主要分成两大部分:电路设计部分和电路板制作部分。
在第一部分设计电路中,我们在得知课题是双通道计数器后,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分光电发射接收、信号处理、计数显示三部分设计电路,在搜索可用元器件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课本里没有但很常见的元器件,这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在此之后,我们重新温习了学习过的数电知识,将知道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这不仅让我们巩固了之前的知识,也开发了我们自己的设计思维。
但不足之处是我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的运用学过的知识,跟实际联系不够,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电路让我感到很吃力。
在第二部分电路板制作时,由于学校统一发给我们一套电子器件,并给我们统一的电路图,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进行焊接电路的实践。
在PCB布线过程中,我们熟悉并掌握了Altium Designer的DXP部分的使用,了解了一些实际制作电路板时会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元器件布局的时候,应把在一个电路内的元器件放在一起,尽量按照电路功能布局;在布线过程中,不能交叉导线,所以会遇到有连线没法布置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飞线,飞线可以用导线,导线最好连在正面板上,飞线也可以用零欧电阻,能够避免在正面板连接导线。
在焊接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焊接的小技巧,比如元器件放置时要留足够的地方,避免焊接连线部分时造成短路等,焊接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而且在调试的过程中,我们对于万用表等电子仪器的运用也更加熟练,对于计数器的电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总之,通过这一次的电子课程设计,我们不仅温习了数电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设计电路的方法,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
九、成果图展示
焊接电路板正面如图19所示,背面如图20所示。
图19 焊接电路板正面
图20 焊接电路板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