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新标准监测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

新标准监测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摘要:采用监测换热器监测循环水处理效果,是比较直接、准确和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的循环水系统均采用此方法。
随着中国石化企业QSH 0725.1-2017新标准的执行,越来越多的新标准循环水监测换热器将用于中石化循环水监测系统。
根据新标准监测换热器在中石化的应用情况,从监测换热器仪表、阀门的选型以及蒸汽直接加热和电加热两种型式对比分析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并为进一步完善新标准监测换热器的制造和更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循环水,监测换热器,蒸汽加热,电加热,腐蚀速率仪在我国石油化工、冶金和发电等行业上,大多采用工业循环冷却水。
目前,为了进一步节能减排,提高循环冷却水的利用率,从而对水处理的技术和药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加强水处理的监测也越来越重要。
循环水监测换热器较好地模拟了工业现场换热器,对测量有关水质的腐蚀、结垢数据十分重要。
多年来,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监测标准,各企业监测换热器的规格、安装及试管处理方法等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监测换热器的数据可比性差,监测结果滞后,且腐蚀速率和粘附速率只能得到月均值,不能及时全面反映循环水处理效果。
根据对各石化企业调研,旧型监测换热器主要有以下问题:(1)标准方面:缺少统一规范的监测标准(2)设备方面:无压力降监测试管;挂片器无避光;试管尺寸及镀层不符合标准。
(3)材料方面:管路、阀门、管件低于S30408标准;框架、面板材质耐腐蚀性差。
(4)仪表方面:无在线远传流量计,流量难以自动控制;无在线腐蚀速率仪;无差压计(精度0.01kpa)无完善的PLC系统,不能完全将流量、温度、压差、腐蚀速率和热阻等数据进行在线存储、计算和远传。
根据《QSH 0725.1-2017 循环水处理效果监控方法第1部分:监测换热器法》制造的新型监测换热器主要设备包括:在线腐蚀速率仪、压力降监测管、温度变送器、流量计、差压变送器、调节阀、蒸汽减压阀、PLC 等仪器仪表。
换热器流程图

下料前检查
检验合格
检验合格
装配管束
下料(锯切)
划接管开孔线 H
划接管开孔线 H
定位、打底焊
弯曲成型
检验合格
检验合格
切割 管头工艺气密性试验 H
切割,修磨坡口
固定管板式
检验合格
组焊接管
组焊接管
组焊分程隔板 焊接 注: 1.H为停止点,在此点需要检验 员现场检验确认。 2.加粗字体为需要时才有这道工 序。
热处理 H U形管式 二次金加工
胀接(贴胀、强度胀)
管头表面检测 H
转清理班组下料制作
管板、折流板确认 生产指令
换热管材料确认 生产指令
壳程筒体、封头、法兰 确认合格,生产指令 壳程筒体、筒体、法兰 环缝组焊
管箱封头、短接、法兰 确认合格,生产指令 管箱封头、短接、法兰 环缝组焊
固定管板式
标记确认
U型管式
放样划线 H
无损检测 H
无损检测 H
固定管板式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含有CAD格式流程图和换热器图)

X X X X 大学《材料工程原理B》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5.5×104t/y热水冷却换热器设计专业: -----------------------------班级: -------------学号: ----------- 姓名: ---- 日期: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日期:换热器设计任务书目录1.设计方案简介2.工艺流程简介3.工艺计算和主体设备设计4.设计结果概要5.附图6.参考文献1.设计方案简介1.1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根据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以下根据本次的设计要求,介绍几种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如图1-1所示。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和壳体连为一体,管子则固定于管板上,它的结余构简单;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最多,比较紧凑;由于这种结构式壳测清洗困难,所以壳程宜用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
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用使用管子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介质的泄漏。
(2)U型管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为U型,管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其管程至少为两程。
管束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U型环热管由温差时,不会产生温差应力。
U型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有一块管板,密封面少,运行可靠;管束可以抽出,管间清洗方便。
其缺点是管内清洗困难;哟由于管子需要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较低;管束最内程管间距大,壳程易短路;内程管子坏了不能更换,因而报废率较高。
此外,其造价比管定管板式高10%左右。
(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如下图1-3所示。
其结构特点是两端管板之一不与外科固定连接,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该端称为浮头。
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是党环热管与壳体间有温差存在,壳体或环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搐,便与管内管间的清洗。
单流程、双流程及多流程板式换热器的选择

传热板片是换热器的核心部件,板片的成型工艺及材质特性对密封和换热效率会产生直接影响。
换热器通常以水作为冷却介质,板片多数采用不锈钢薄板制造,在板片上压制有波纹流梢,相邻两板片之间的空间即为介质流道,冷、热流体在板片两侧流动时,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流速的条件下发生湍流(雷诺系数R。
约200),低雷诺系数下的湍流其有自身除垢效应,有力地破坏隔热边界层,减少界面上液膜热阻。
一般情况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 000-6000W/m''℃范围内,同时,两种介质几乎是全逆流流动,热传导效率较高。
在同等换热效率下,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使用1--2年的周期(根据实际使用工况而定)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拆检、清洗、打压测试等。
对于变形或穿孔等存在问题的板片需要及时更换,在这过程中散热板片的装配必须严格按流程图排列。
流程图是按冷却工艺设计的,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将各板片连接起来,常见的有单流程和双流程(或多流程组合)换热器,单流程换热器的介质接人和流出管口通常都固定压板一侧,热介质和冷介质又分别在固定压板垂直轴线的单侧布置,同一种介质同时在左侧或同时在右侧。
错排板片引起的两介质短路或泄漏单流程板片从密封垫一侧观察,由右边流进的流体总是从右边流出;由左边流进的流体总是从左边流出。
对人字形波纹板片,如果流体从左边流进,而且人字纹指向朝上A型板片,将A板沿垂直于板面的轴线旋转180度就成为B型板片,流体从右边进出。
板式换热器拆检后需要重新按要求夹紧板片,如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能力需要加装板片时.应充分考虑到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的变形强度,采用相同等级的实验压力,板片的数量增加同时螺栓的预紧力也需要加大,当两侧压板的弹性变形超出许可的范围,密封件的平面压缩存在径向滑动,形成错位,此时,密封失效,两介质外泄漏或内部相互窜液,无法正常使用。
《换热器说明书》word版

* 化工原课程设计 *换热器工艺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环境工程班级:成绩: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2年12月20日至2013 年1月6日环境与生命科学系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正戊烷23760kg/h;(2)设备型式:立式列管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①混合气体:入口温度51.7℃;②冷却介质:循环水,流量为70000kg/h入口温度32℃,出口温度35.67℃;③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00000Pa;④每年按30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二、设计项目1.设计方案简介:设计工艺流程图;2.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3.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4.主要辅助设备选型;5.绘制换热器总装配图。
三、设计时间2012年12 月20 日~2013 年1 月6日四、设计内容1.目录;2.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3.论述换热器总体结构(换热器型式、主要结构)的选择;4.换热器加热过程有关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传热面积、换热管型号、壳体直径等);5.设计结果概要(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6.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及说明;7.参考文献。
目录1.简述 (4)2.方案设计和拟定 (5)3.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6)3.1流动空间及流速的测定 (6)3.2确定物性数据 (7)3.3计算总传热系数 (7)3.3.1 热流量 (7)3.3.2平均传热温差 (7)3.3.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 (7)3.4估算传热面积 (8)3.5换热器结构尺寸的 (8)3.5.1 管径和管内流速 (8)3.5.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8)3.5.3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9)3.5.4 壳体内径 (10)3.5.5 折流板 (11)3.5.6 接管 (11)3.5.6.1壳程进口接管: (11)3.5.6.2壳程出口接管: (11)3.5.6.3管程接管 (12)3.6换热器核算 (12)3.6.1 热量核算 (12)3.6.1.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2)3.6.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2)3.6.1.3污垢系数 (13)3.6.1.4 传热系数K (13)A (13)3.6.1.5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p3.6.2核算管壁温度w t (14)3.6.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4)3.6.3.1计算压强降 (14)4.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6)附录 (17)参考文献 (18)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书1.简述根据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常将其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滑动管板式、双管板式、薄管板式等类型。
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内翅片 外翅片
领 用
板料
原材料
型材
隔板 盖板
长封条 短封条
棒料 外 协
板料
槽铝 接头 挡板
换热器制造流程图
配 套
烘装
清干 配
洗
整
形
敲
合 检格
钎
钢 印
芯 体
验
焊
整
形
去 封 头 端 头
焊 接 合 格
配检 焊验
报 废
胀
无工
去 毛 刺
气 密 性 试 验
漏作 点压 是
力
强 度 试 验
10bar
有
否
漏
点
无
气 密 性 试 验
漏 点
配 安 装 孔
好 有 漏 点
焊 接
不
漏
合
点 是报
格
超
废
标
接
头
接
挡
头
丝
焊
表否 面 补 焊
表 面 整 形
喷 漆 前 准 备
喷 漆
接 头 回 丝
不合格
终检
合格 包装入库
侧板 安装块
化工工艺流程图68张课件

E204
VN1E204
VI2E204 VI1E204
氮气 出装置
至D104 出装置
去C401 去C401底
C203
TI 2060
P203
A202
TI 2046
E203
FIC 2010
循环冷水
VN1E203
设计 绘图
DR1010
VI3E203 VI1E203 VI2E203
不合格油线 重石脑油 短循环
AI AIC AIA AIS AR ARC ARA ARS AC ACT
密度
DI DIC DIA DIS DR DRC DRA DRS DC DCT
粘度
VI VIC VIA VIS VR VRC VRA VRS VC VCT
流量检测仪表和检出元件的图形符号(摘自HGJ 7-87)
序号 名称
图形符号 备注 序号 名称
符号包括图形符号和字母代号,它们组合 起来表示工业仪表所处理的被测变量和功能, 或表示仪表、设备、元件、管线的名称。
图形符号 字母代号 仪表位号
TIC 2004
FIC 2009
C202
去E401
TI 2039
VI1C203
FI 2025
TI 2040
LIC 2004
E202
FR P208
FIC 2008
工艺气体 工艺液体 工艺水 冷冻剂 原料油 原水 蒸汽冷凝水 泥浆 密封油 软水 伴热蒸汽 真空排放气 放空气
原料换热部分
平衡线接分馏塔C-102蒸发段
VI3D3101
原料油进装置 VI1D3101
D-3101 原料油缓冲罐
减渣南蒸馏来 VI1D3101 开工柴油来 VI7D3101 开工蜡油来 VI6D3101
换热器工艺流程图电子教案

折弯、预装
蒸发器
检查翅片外观
充高压空气 注意充气时间
自动焊接
检查 焊接质量
冷 凝 器
焊工艺
检查焊接质 量及尺寸
充氮气
蒸发器
封
口
不合格品
注意冲 气时间
冷凝器
折弯 检查折弯尺 寸
检查封 口质量
终检 检查整体 外观及质
包装
检查包装质量及数 量
入库
成品抽检
检查整 体外观
关键工序
特殊工序
一般工序
全检
注: 检 生产中途
编制:李际春
审核: 廖中华
核准: 梁鑫
四川同达博尔空调有限公司 两器车间换热器工艺和检验流程图
冲翅片 检验翅片 外观及片
弯长U 管
检验U管 外观及质
烘干 检查 烘 干质量
穿片 检验翅片 及铜
管
拆接气头、吹水 注意翅片外观
胀管 检胀高和外观
焊进出液管 检查焊 接质量
水检 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冲气压
力及焊点
脱脂 检查油污、温度线速
吹油气
插短U管、 充氮气
检查插管 是否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弯、预装
蒸发器
检查翅片外观
充高压空气 注意充气时间
自动焊接
检查 焊接质量
冷 凝 器
焊工艺
检查焊接质 量及尺寸
充氮气
蒸发器
封
口
不合格品
注意冲 气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冷凝器折弯 检查折弯尺 寸
检查封 口质量
终检 检查整体 外观及质
包装
检查包装质量及数 量
入库
成品抽检
检查整 体外观
关键工序
特殊工序
一般工序
全检
注: 检 生产中途
编制:李际春
审核: 廖中华
核准: 梁鑫
四川同达博尔空调有限公司 两器车间换热器工艺和检验流程图
冲翅片 检验翅片 外观及片
弯长U 管
检验U管 外观及质
烘干 检查 烘 干质量
穿片 检验翅片 及铜
管
拆接气头、吹水 注意翅片外观
胀管 检胀高和外观
焊进出液管 检查焊 接质量
水检 检查冲气压
力及焊点
脱脂 检查油污、温度线速
吹油气
插短U管、 充氮气
检查插管 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