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合集下载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

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

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

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

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

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

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

外国古典园林—欧洲古典园林(意大利、法国、英国)

外国古典园林—欧洲古典园林(意大利、法国、英国)
外国古典园林
二、欧洲古典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
意大利
意大利的建筑
意大利的园林
意大利古典园林简介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 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 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 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 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 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 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 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 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 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 台地上布置石作、植物和水景 成园,故称为“台地园”。别 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 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 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法国
浪漫之都——巴黎
法国的城堡
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
法国的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简介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 古典主义的法国。”法 国人没有完全接受从意 大利传入的园林风格, 而是利用建筑、道路、 花圃、水池以及形状修 剪得十分整齐的花草树 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 出美丽的图案,法国园 林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 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 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完 全驯服了,风景似乎变 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英国的园林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 下3个时期: (一)“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学 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 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 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 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
(二)“画意式园林”时期就把自 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 出现了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
勒诺特式园林 顺应了欧洲王权 加强中央集权, 追求高度统一和 规则秩序的需要, 也迎合了教皇、 君主及贵族们虚 荣、浮华和奢侈 的生活方式,同 时,给欧洲正在 兴起的巴洛克文 化艺术增添了高 贵典雅的风格, 也深受新兴资产 阶级的青睐。

著名西方古典园林

著名西方古典园林

著名西方古典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那么你知道西方有哪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吗,现在,随来看看一些著名的西方古典园林吧!著名西方古典园林:凡尔赛宫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

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

两次进行战争,晚年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没落。

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330多年的历史。

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

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外国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公元8世纪,日本奈良时期,大规模输入中国文化,也引进了中国的园 林艺术。在日本平安时期停止引入中国文化,就见改变对中国文化的 直接模仿,注重发展自己的文化,池泉筑山庭就是在此时发展起来的, 此类庭院较大,以具有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为主,园内有湖、岛、亭、 廊、舟楫等。
历史背景: 约11世纪以后,“以一木一石写天下之境”为指导思想的写意式 庭园在日本得到发展。 13世纪,由中国传入了禅宗和南宋山水画,禅宗的哲理和南宋山 水画的写意技法,再次对日本园林产生重大影响。 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是日本写意庭园的极盛时期,产生了日 本最具特色的园林样式——枯山水。 枯山水庭园即枯庭,是一种无泉池水景,充分利用地势,地貌, 营建的庭园。一般为小型观赏性庭院,游人是不能入内游赏的。 特色:白砂— 象征湖海(白砂铺与地面上,并耙成平行的曲线) 石块,其上点缀少量灌木或苔草—象征山峦 枯山水庭园多见于寺庙园林,设计者多位禅宗僧人。 枯山水将写意造园手法发展到极至,也抽象到极至,表现出清雅,恬 淡的意境,体现了日本园林高度概括、写意和富于禅趣的特点。
(一)西方规整式园林 1. 最早的规整式园林 2. 西方园林整体呈开放型 (二)英国园林的自然倾向 1. 风景式园林 2. 浪漫主义园林 (三)伊斯兰园林 (四)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渊源关系 1. 池泉筑山庭 2. 枯山水庭院 3. 茶庭 4. 池水庭院
出现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北非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奴隶制国家) 特点:(1)园林随着神庙建筑群的扩建而以庭院方式出现; (2)水渠、水池、树木 和房屋均按一定几何形体安排布局. (是古埃及人绿州情结的反应) 意义:孕育和滋润了西方园林体系,对西方文明持续影响。
总结: 总结:
日本园林的三种程式化的典型样式: 日本园林的三种程式化的典型样式: 与书法相对应的 “真(楷书)”——真之筑:对自然山水的写实模拟。 真之筑: 真 楷书) 真之筑 对自然山水的写实模。 草书) 草之筑: “草(草书)”——草之筑:写意的方法。 草之筑 写意的方法。 行书) 行之筑: “行(行书)”——行之筑:介于二者之间。 行之筑 介于二者之间。 虽然源于中国,但形态更加简洁,并蕴含禅意, 虽然源于中国,但形态更加简洁,并蕴含禅意,对自然山水的极端写 意和富有哲理的趋向,是日本园林不同于中国园林的主要之处, 意和富有哲理的趋向,是日本园林不同于中国园林的主要之处,也是 日本园林的主要成就之一。 日本园林的主要成就之一。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榈,悬铃木,等
古希腊埃比道拉斯
雅典卫城的神庙(1)
卫城在雅典城中央孤立的山冈上(高于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 南北最宽约130m),最突出的保存有3处:帕提农神庙、厄瑞克 提翁神庙、胜利女神雅典娜神庙。
雅典卫城的神庙(2)
雅典卫城由于山门两侧不对 称,因此利用南边的胜利神 庙可取得均衡。
维尼斯广场
四、古罗马园林
最初的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 调料植物的园地。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增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罗 马人在学习希腊的建筑、雕塑、园林后,逐渐有了真正的造园事业。古 罗马在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 的造园手法。
园林类型丰富, 风格多变。既 有附属于各种 建筑的庭园, 也有环绕在建 筑四周的花园, 最典型的园林 形式是各式各 样的柱廊园。
哈德良山庄
每个园子都有其主题 及功能,往往以水池 为核心,点缀着大量 的雕像和柱式等装饰 之物。
哈德良山庄
哈德良山庄
山庄中心是由双侧回廊(Pecile)环绕的花园,柱廊的墙面上绘有壁画,称 为柱廊园。9米高的园墙及回廊围合着约100米宽、200米长的长方形庭 园,正中开有巨大的拱门作为出入口,庭园中央是矩形大水池。
埃及(公元前3500年前) 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2560年)胡夫建金字塔;
埃及国土96%以上为沙漠,耕地2.48% 惜树如金、以石代木 金字塔(西岸)、神庙(东岸)
埃及的造园在特殊的气候风土条件下独树 一帜:
1.府邸庭院(宅院)
3.埃及墓园(陵园)
1.府邸庭院(宅院)奈巴蒙花园
哈德良山庄

第二章 外国园林概述

第二章 外国园林概述

日本造园特点:水池和山岛 都有确定位置和比例,并 标明水池居中而呈心字形, 池后为守护石及泷口,守 护石前右为主人岛,前左 为客人岛,池中心为中岛, 池前为礼拜石和平滨。
枯山水:以白砂、石块和苔藓等简朴元素构造的精神化庭园正是禅宗 思想在造园领域的体现。
希腊式柱廊园
意大利台地园
意大利特兰庄
意大利庄园
凡尔塞宫占地极广,大约有六百余公顷。 路易十四仿照财政大臣副开的围攻园的样 式而建成的,包括“宫”和“苑”两部分。广大的 苑林区在宫殿建筑的西面,由著名的造园家 靳诺特( Andri Le Notre )设计规划。它有 一条自宫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二公里的中轴 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 宽阔的林荫大道,自西向东一直消逝在无垠 的天际。林荫大道的设计分为东西两段:西 段以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型的大水渠和阿波 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像和喷泉。十字水渠 横碧的北段为别墅园“大特里阿农”, 南端为 动物饲养园。东端的开阔平地上则是左右对 称布置的几组大型的“绣毯式植坛”。
第二章 外国园林概述
• • 第一节 园林的发展过程 一.西方园林 欧洲,西亚和东亚,南亚形成并发展了人类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无独有偶 园林也发展为西方,西亚,东方三大流派. (一)古埃及:园林形式主要为墓园、园圃 代表:金字塔 (二)西亚地区:指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 园林形式主要为花园(空中花园) (三)波斯:天堂园及水的应用 “天堂园”: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出纵横 “十’’字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出四块绿地 栽种花草树木。道路交叉点修筑中心水池, 象征天堂。
法国凡尔塞宫喷泉
法国库朗斯古典园林
法国沃勒维贡特庄园
法国凡尔塞宫帝王大道
法国凡尔塞宫苑阿波罗战车喷泉雕塑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一.在欧洲园林艺术发展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是最重要的三大造园样式。

二.西班牙园林概括
伊斯兰式园林——西班牙文艺复兴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
西班牙伊斯兰式园林又称为摩尔式园林,是西班牙境内默认创作的,以伊斯兰风格为特征的园林样式。

(伊斯兰园林,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又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为代表)
三.荷兰
荷兰文艺复兴园林——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
漏景墙是荷兰人独创的,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颇为相似。

四.德国
德国规则式园林——德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夏洛腾堡宫苑)——德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无忧宫)
德国风景式园林热衷于带有在园林中保留废墟,营建一种伤感主义园林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对体现骑士精神的所谓中世纪情调情有独钟。

后来伤感主义园林和模仿的中国小品受到抨击和抛弃,德国风景式园林在整体上逐渐走上追求自然质朴的自然式方向。

五.俄罗斯
勒诺特尔式园林——俄国风景式园林
俄国风景式园林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浪漫主义风景园林和后期的现实主义风景园林时期
名词解释:
坎儿井: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外国古典园林

外国古典园林

外国古典园林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

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列宁格勒的彼得宫喷泉。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

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

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

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

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着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化源于爱琴文化。

古希腊由众多的城邦组成,但却创造了统一的古希腊文化。

希腊的艺术辉煌成就根植于深刻的人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整个希腊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古代希腊,人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们既不会为了某种虚幻的精神境界或宗教信仰而牺牲世俗生活的乐趣,也不会为了追求奢侈豪华的物质享受而终日忙碌、丧失自我,他们崇尚一种精神与物质、理智和情感相协调的、合乎人性的生活。

这种民族心理与文明特点深刻地影响了园林的设计。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编制了丰富多彩的神话。

古希腊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都以希腊神话作为创作素材。

为了祭祀活动的需要,古希腊建造了很多庙宇。

为了战争和生产,人们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因而健身活动在古希腊展开。

大量群众性的活动促进了公共建筑如运动场、剧场的发展。

古希腊的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达到了很高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

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

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

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

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

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

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

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

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2.飞石•延段:用作园路,茶庭中居多。

【飞石】从桃山时期出现,石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展示庭园空间的路。

类似中国园林的汀步。

飞石分歧点一般放有体量较大的伽蓝石等踏分石,与飞石形状和大小进组合。

【延段】即由不同石块、石板组合成的石路,石间距成缝状,不像飞石明显分离,相对于飞石有固定的组合,延段的组合相对比较随意。

一般分为真延段、行延段和草延段。

3.潭和流水潭日本庭园中的潭分为天然的潭和人工的潭,也就是中国庭园中常出现的叠水和瀑布。

日本早在平安末期《作庭记》就对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按潭落水形式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系落、重落、左右落和横落等十余种。

流水日本庭园中常可见到溪流通过,形状十分自由随意,崇尚自然,在溪流中庭石多出现在潭口周围或溪流中的小岛和转弯处。

4.石灯笼最初为寺庙的献灯,由于造型独特而在庭院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兼具照明功能。

其设置根据庭园式样和规模,最早出现在茶庭中。

奥院、泰平等体量较大的灯笼一般放在回游式大庭院的广场等主要景点上,春日、西屋等中型灯笼一般放在平庭中,而小灯笼,如绍鸥、织部等则多放在小庭和茶庭中。

另外,灯笼旁还要配上役石和役木。

5.石塔石塔源于佛教,一般分为五轮塔、多宝塔、三重塔、五重塔和层塔等,其中层塔又可分为五层塔、七层塔、十三层塔等,五轮塔是五层塔的一种,由空轮、风轮、火轮、水轮、地轮组成,宇宙中一切都存在融会于五轮塔之中。

体量较大的五重塔、多层塔可单独成为独立借景,一般设置在山的中腹和岛上,形成一个眺望的景观。

体量较小的多宝塔、五重塔多用作禅庭和石庭的添景,设置在草庵和低矮的灌木中,创造出一种幽泽的感觉。

6.役木在庭院中作为主景的树木,可分为独立形役木和添景形役木。

7.手水钵从桃山时期就开始广泛运用,洗手用的石盆,和周围的役石一起组成蹲踞。

8.另外日本庭园中还有竹篱、袖篱、庭门和庭桥等。

【关于真、行、草】所谓“真”之庭园是造园要素最丰富的一类庭园,与之相对,“草”之庭园则是最为简化的庭园,而“行”之庭园则居中。

“真”之庭园一般包括守护石、守护石组合、拜石、请造石、控石、月阴石、庭洞石、上座石、伽蓝石、游鱼石等,还包括石灯笼、手水钵、庭门、庭桥以及各种役木等。

“行”之庭园则一般包括守护石、托石、月阴石、庭洞石等,也包括石灯笼、手水钵及部分役木。

而“草”之庭园包括的造景要素最少,常常为守护石、请造石、月阴石等和石灯笼及寂然木、夕阳木等少量役木。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1.枯山水枯山水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

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2. 池泉园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

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3. 筑山庭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

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

日本筑山庭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或阜,日本称为"筑山"(较大的岗阜)或"野筋"(坡度较缓的土丘或山腰)。

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山庭为辅。

4.平庭即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笼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

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

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

5.茶庭也叫露庭、露路,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

面积很小,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

步石道路按一定的路线,经厕所、洗手钵最后到达目的地。

茶庭犹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但空间的变化没有中国园林层次丰富。

其园林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一竹垣;二石燈唬蝗雇蹲踞;四腳踏石路;五青苔竹草;六足止石或叫守關石。

除足止石之外,其它要素可使人從步入茶庭心情就會慢慢的讓你的心清靜下來。

足止石是在希望不被打擾時放在入口處的纏有棕櫚麻繩的石頭。

這可比生硬的“閒人止步”要文雅多了!6.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指在大型庭园中,设有"回游式"的环池设路或可兼作水面游览用的"回游兼舟游式"的环池设路等,一般是舟游、回游、坐观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园林的趣味性。

有别于中国园林的步移景随,日本园林是以静观为主。

(三) 日本园林的特点自然之中见人工,返璞归真的自然观,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

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自然的提炼与浓缩,入静入定,对人生进行思索和领悟。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小巧精致,枯寂玄妙,抽象深邃。

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

日本园林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有特色的庭园。

典型的极少主义。

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但十分美观。

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

二、古埃及与西亚园林:埃及与西亚邻近,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同为人类文明的两个发源地,园林出现也很早。

(一)、古埃及:墓园、宅园古埃及法老:兴建金字塔作王陵,并建墓园。

金字塔浩大、宏伟、壮观,反映出当时埃及科学与工程技术已很发达。

金字塔四周布置规则对称的林木,中轴为笔直的祭道,控制两侧均衡,塔前留有广场,与正门对应,造成庄严、肃穆的气氛。

宅园:中心或四角为矩形水池,池中有水中动植物,池边芦苇和灌木,周围植规则的椰枣和其它乔木。

圣苑:附属于神庙,巴哈利神庙,整个建筑群构筑于一系列阶梯状台坪上,构成一个开放型方院,完全脱离了正统庙宇那种封闭、密集的空间形式;神庙的线性布局充分体现了宗教的神圣、庄严与崇高,使其具有一种恬静、严谨的风格。

墓园:也称灵园,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法老和贵族建立巨大而显赫的陵墓,陵墓周围附以墓园,墓园一般设有水池,周围成行的树木,埃及的园林的特征:树木和水是埃及造园的基本素材。

植物种类繁多,有庭荫树,行道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桶栽植物(二)、西亚地区:花园奴隶主为了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在私宅附近建造各式花园,作为游憩观赏的乐园,花园内筑有水池或水渠,道路纵横方直,花草树木充满其间,布置非常整齐美观。

最为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古巴比伦园林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已进入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之后逐渐形成自己深厚的园苑文化。

主要形式:猎苑、圣苑、和宫苑猎苑:中有原始森林也有人工种植的树木,豢养禽兽,引水堆山——相当于中国的囿。

人类由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型初期,原有生活方式的延续。

圣苑:出于对树木的尊崇,将树木列植于庙宇周围。

宫苑:——空中花园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是历史上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传,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博得爱妃的欢心,比照宠妃故乡景物,命人在宫中矗立无数高大巨型圆柱,在圆柱之上修建花园,不仅栽植了各种花卉,奇花常开,四季飘香,还栽种了很多大树,远望恰如花园悬挂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