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无线电
船舶通信与无线电操作

船舶通信与无线电操作船舶通信与无线电操作在现代航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用于确保船舶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导航、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联络。
本文将介绍船舶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电操作的必要技能以及相关的国际规定。
一、通信原理船舶通信主要依赖无线电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在航海中,有两个主要的频段用于船舶通信:甚高频(VHF)和高频(HF)。
VHF用于近海通信,如船舶间的短距离通话和港口通信;而HF则适用于远程通信,如长距离的海上通话和与岸上的通信。
二、无线电操作技能无线电操作是船舶通信的关键部分,需要船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无线电操作技能:1. 使用无线电设备:了解和熟悉船上的无线电设备,包括无线电台、话筒、耳机等。
2. 呼叫程序:熟悉呼叫程序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正确使用呼号、频率和语音通话流程。
3. 语言规范:使用标准的无线电通信语言,遵循国际通信惯例,确保信息的准确和清晰传递。
4. 紧急通信:了解紧急通信的程序和流程,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与相关方进行通话。
5. 通信记录:维护良好的通信记录,包括通信时间、内容和对话记录等,以备将来参考和处理。
三、国际规定为了确保船舶通信的安全和有效性,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国际规定:1. GMDSS:全球海上遇险及安全系统(GMDSS)是国际上通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规定了船舶必须配备的通信设备和紧急通信程序。
2. MMSI:船舶识别码(MMSI)是船舶的唯一标识,用于进行无线电通信和导航安全。
3. DSC:数字选择呼叫(DSC)是一种用于触发船舶紧急通信的技术,通过发送数字信号实现自动化呼叫。
4. 国际通信语言:为了保证通信的一致性和理解性,国际通信语言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无线电通话用语和短语。
总结船舶通信与无线电操作是现代航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船员需要掌握通信原理、无线电操作技能以及国际规定,以确保通信的安全和有效性。
船舶无线电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无线电设备安装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航海船舶无线电通信和海上遇险呼叫设备(包括中/高频无线电装置、甚射频无线电话、航行气象告警接收机,即NA VTEX接收机、卫星通讯设备等)的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船舶无线电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船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SWS46-001-2007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Q/SWS46-002-2007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Q/SWS46-003-2007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保护接地工艺规范3施工前准备3.1 技术资料施工前,首先仔细阅读无线电设备的相关电气系统图、布置图、接线图和安装图。
3.2 物资材料施工前,了解无线电系统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
掌握设备支架底座的到货情况,及时领取上船安装。
3.3 施工工具施工前,应准备好螺丝刀、万用表、活络扳手、接地线、套管、锡箔纸、接地块等。
4 人员施工人员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并应有工作经验的船舶电工才能上岗操作。
5工艺要求5.1 无线电设备安装完毕,外观应完好无损。
5.2 无线电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布置图要求。
5.3 电缆敷设5.3.1 无线电设备的电缆敷设应符合Q/SWS46-001-2007《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的规定。
5.3.2 无线电的射频电缆一般应与电力和照明电缆分开敷设,与无线电无关的电缆和管系不得经过无线电室。
5.3.3 无线电设备的天线随机电缆引入端敷设时,应保留一定余量,便于维修。
5.4 设备安装5.4.1 无线电设备的安装应符合Q/SWS46-002-2007《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的规定。
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关于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的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关于船舶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在需要时正确使用船舶无线电设备进行通信,保障船舶航行及人员安全。
本课程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船舶无线电技术知识基础•船舶无线电通信原理•船舶通信方式及频率规定•船舶语音通信技能•船舶数字通信技能2. 课程大纲2.1 船舶无线电技术知识基础本章将介绍船舶无线电设备以及无线电通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包括:•无线电波•船舶无线电信号特点•船舶无线电设备分类•船舶无线电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2 船舶无线电通信原理本章将介绍船舶无线电通信原理,包括:•无线电传输信道•船舶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船舶无线电通信特点2.3 船舶通信方式及频率规定本章将介绍船舶通信方式及频率规定,包括:•船舶通信方式•全球海事卫星通信系统(GMDSS)•各种通信频段2.4 船舶语音通信技能本章将介绍在船舶语音通信时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语音通信流程•语音通信规范•语音通信技巧2.5 船舶数字通信技能本章将介绍在船舶数字通信时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数字通信流程•数字通信规范•数字通信技巧3. 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通信技巧及船舶无线电相关基础知识。
•在线学习时间,每周3-5小时。
•学生需要参与在线讨论、完成作业、参与线上考试。
4. 考核方式•完成作业,占总分30%。
•参与在线讨论,占总分20%。
•在线考试,占总分50%。
5. 授课方法•在线课程视频讲解,每个章节授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在线讨论和答疑,每周至少1次,时间不超过1小时。
•课后作业和练习,每周1次。
6. 参考资料•《船舶通信导则》•《船舶无线电通信规则》•《全球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简介》7. 总结本课程旨在为船舶工作人员提供关于船舶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在需要时正确使用船舶无线电设备进行通信,保障船舶航行及人员安全。
浅谈船舶无线电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

浅谈船舶⽆线电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编者按曾经在⼀次同事聚会上⽿听得⼀个⼩笑话,某验船师G曾收到D船⼚的约检单,说了过两天有wireless inspection, 向验船师提早申请,G验船师蒙逼了好长时间,还琢磨着要不要⽹上去买个测路由器⽹速的玩意⼉。
笑话归笑话,但是这还是发⽣在⼀个中型的⽐较上规模的船⼚,由此可见很多⼈对于船⽤⽆线电设备的概念和检验还不是很清楚。
本回就由⼑仔和JEFF共同为⼤家略作⼀个简单的介绍。
狭义的⽆线电检验是指 SOLAS Ch.IV –⽆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s)涉及相关要求的检验。
但在实际操作中⽆线电检验除了GMDSS外还包括了: AIS、LRIT、 SASS等(这实际是SOLAS第5章的内容,准确来说属于航⾏安全设备检验-Safety Navigation)下⾯⾸先从GMDSS来展开闲聊。
GMDSS英⽂全称是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 Safety System,中⽂叫“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系指全球统⼀的⽤于船舶设备和信号发送和搜救设施信号接收的系统通信⽹络。
该⽹络的最主要⽬的是,岸上的搜救机构和遇险附近的其他船舶能够⽴即得到遇险的报警,以最短时间延迟进⾏协调救助。
系统同时还提供了接收MSI预警措施和与航⾏安全相关的通信。
其中相关的报警和通讯功能要求,SOLAS定义了9种4类:第⼀类-报警:发送船对岸遇险报警;接收岸对船船报警;发送和接受船对船报警。
第⼆类-通信:收发搜救协调通信;收发现场通信;向岸基系统收发⼀般⽆线电通信;驾驶室对驾驶室通信。
第三类-雷达定位(Radar Transponder): 收发9GHz的雷达应答器定位信号。
第四类-MSI:收发“海上安全信息”-MSI。
好了,既然要求已经提出来了,下⾯船上要做的⽆⾮就是配备满⾜上述要求的设备即可。
当然了,尺有所长,⼨有所短,因为地球是圆的,⽽且考虑到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昂贵费⽤,⼀艘船根据⾃⼰的⽤途和航⾏区域来配置,不需要配备全套的全球适⽤的完整装备,那样就太贵了。
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配备要求

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配备要求一、前言渔业船舶是进行渔业活动的重要工具,其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的配备对保障船舶安全、提高渔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的管理,提升渔业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益,本文将探讨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的配备要求。
二、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设备配备要求1. VHF海事移动业务船舶站根据《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管理办法》,渔业船舶应配备VHF海事移动业务船舶站设备,并在全程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确保在渔业作业中能够及时接收、回答海区管理、救助机构和其他渔船的通信信息。
2. 手提式VHF海事移动业务船舶站渔业船舶应备有手提式VHF海事移动业务船舶站,以备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船舶内部通信和紧急呼叫。
3. 甲类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设备渔业船舶应当装备甲类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设备,必须开机全天候作业,并能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卫星定位。
4. 手提式EPIRB渔业船舶装备手提式EPIRB,以备紧急求援时使用。
三、渔业船舶航行设备配备要求1. 罗经渔业船舶应当配备罗经,以确保航行定位的准确性。
2. GPS导航设备渔业船舶需要安装GPS导航设备,以提供准确的航行信息和定位。
3. 航行灯光设备渔业船舶应当安装完好的航行灯光设备,以保证夜间航行的安全。
4. 航行雷达渔业船舶需安装航行雷达,以提供航道、其他船只等相关信息,确保航行安全。
四、渔业船舶信号设备配备要求1. 再生水反渗透系统渔业船舶应安装再生水反渗透系统,以满足船上人员饮用、生活所需。
2. 无线通联方式或卫星通联方式渔业船舶需配备无线通联方式或卫星通联方式,以保持与岸上通联的渠道畅通。
3. 船舶广播装置渔业船舶需装备船舶广播装置,以接收渔业禁渔通告等相关信息。
4. 救生信号和救生设备渔业船舶需备有救生信号和救生设备,以保障船员在海上安全。
五、结语渔业船舶无线电通信、航行及信号设备的配备是渔业生产保障和船舶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

满足各种特殊需求。
绿色环保
03
在满足通信需求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降低船舶无线
电通信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
•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概述 •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种类 •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法规与标准 •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技术 •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应用案例 •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未来展望
01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船舶无线电通信业务是指利用无 线电波在船舶与岸台之间进行信 息传输的通信业务。
船舶日常无线电通信业务
总结词
船舶日常无线电通信业务是满足船舶日常航行和作业需求的 通信服务,包括航行指令、作业协调和日常信息交流等。
详细描述
船舶日常无线电通信业务通过无线电设备进行信息传递,保 障船舶与岸上指挥机构、其他船舶以及码头之间的有效沟通 。该业务主要用于传递航行指令、作业调度和日常信息交流 ,提高船舶运营效率和航行安全。
进度报告、船员调配等。
这些应用案例能够保障船舶航行 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港口运营 效率,满足船员和货主的需求。
船舶卫星通信应用案例
船舶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卫星信号进行 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具有覆盖范围广、 通信距离远的特点。
这些应用案例能够满足船舶在海上航 行时的通讯需求,提供实时的语音、 视频和数据传输服务,提高航行的可 靠性和安全性。
船舶安全通信应用案例
船舶安全通信是指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岸上指挥中心之间进行的安全信息传递 和交流。
船舶安全通信应用案例包括船舶航行安全信息通报、气象预报接收、海上安全信息 广播等。
这些应用案例能够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海上运输效率,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
船舶无线电规则

船舶无线电规则船舶无线电规则是指在海上航行中,船舶之间的通信所需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则的目的是确保船舶通信的安全、高效和有序进行,以保障航行安全和海上通信的顺利进行。
船舶无线电规则的制定是为了解决海上航行中的通信问题。
无线电通信在航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船舶之间的通信,还可以用于与岸上的通信基站进行联系。
通过无线电通信,船舶可以接收到天气预报、导航警告、救援信息等重要信息,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船舶进行通讯,进行航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船舶无线电规则的内容包括了无线电通信的频率、通信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的规定。
首先,规定了不同类型的船舶应使用不同的无线电频率进行通信,以便在通信中避免频率干扰和冲突。
其次,规定了船舶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语音通信、电报通信和数据通信等多种方式。
同时,还规定了通信中的礼仪和规范,如应使用船舶的呼号进行通信、应使用标准的语音通信格式等。
船舶无线电规则的遵守对于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在海上,船舶之间的通信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船舶可以通过无线电通信向其他船舶发送警告信息,如遇到危险情况或需要救援时,可以及时向其他船舶发出求救信号,以获得援助。
同时,船舶也可以通过无线电通信接收到其他船舶发出的安全警告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航行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无线电规则的遵守还可以提高通信的效率和有序性。
通过规定不同类型的船舶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可以避免频率干扰和通信冲突,保证通信的清晰和稳定。
同时,通过规定通信的方式和规范,可以避免通信中的混乱和误解,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理解。
船舶无线电规则是为了保障航行安全和海上通信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遵守这些规则可以确保船舶之间的通信安全、高效和有序,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船舶无线电规则的遵守是每一位海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航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守无线电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保障航行安全和海上通信的顺利进行。
教案16(船舶无线电通讯 )

小结:
1.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 生磁场,变
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
的统一的场------电磁场。
(3)电磁波的产生
E E E B E
B
①电磁波的产生:如果在空间某处发生了变化的电场,就会 在空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又会在较远 的空间引起新的变化的电场和磁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和磁 场并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近及远向周围空间传播 开去。电磁场这样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电磁波。
发现电磁波产生的巨大影响,连赫兹本人也没料到。在他 发现电磁波的第二年,有人问他,电磁波是否可以用作无线 电通讯,赫兹不敢肯定。。
在发现电磁波不到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俄国的波波 夫分别实现了无线电传播,并很快投人实际使用。 其他利 用电磁波的技术,也像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 无线电报(1894年) 无线电广播(1906年) 无线电导航(1911年) 无线电话(1916年) 短波通讯(1921年) 无线电传真(1923年) 电视(1929年) 微波通讯(1933年) 雷达(1935年) 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 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周期:
– – – – :电波幅值大小与方向变化一次所用的时间。 符号:T 单位:秒(s) 、 毫秒ms)、微秒(s) 换算关系:1秒(s)=1000毫秒(ms); 1毫秒(ms)=1000微秒(s)。
• 波长:
– – – – 定义:电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符号:λ; 单位:米(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 换算关系:1米(m)=10 分米(dm); 1分米(dm)=10厘米(cm); 1 厘米(cm)=10毫米(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