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实施办法(20210213011906)

合集下载

6s管理实施办法

6s管理实施办法

6s管理实施办法6s管理实施方案一、6s的目的1、为强化公司的基础管理,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素养。

2、为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推进精益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

三、6s 定义、目的、效益、推行步骤、推行要领及内容(一)我们的宣言:整理现空间整顿省时间清扫来改善清洁去乱源素养成习惯安全有保障(二)我们的口号改变我们的一切,从6s做起推行6s,管理上层次(三)6S的定义6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整顿: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清扫: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清洁: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素养: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安全:按照标准规定作业以消除安全的隐患。

(四)推行6S的目的(1)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2)促成效率的提高;(3)改善物料在库周转率;(4)减少直至消除故障,保障品质;(5)保障企业安全生产;(6)降低生产成本;(7)改善员工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8)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期。

(五)推行6S能够达到的效果(1)投资者满意,通过6S,使企业达到更高的生产及管理境界,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回报;(2)客户满意,表现为高质量。

低成本、交货期准、技术水平高、生产弹性大等特点;(3)员工满意,效益好,员工生活富裕,人性化管理使每个员工可获得安全、尊重和成就感;(4)社会满意,企业对区域有杰出的贡献,热心公益事业,支持环境保护,这样的企业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推行6S分为那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维护阶段(七)6s各个阶段的推行要领1、整理推行的要领对你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要”与“不要”的判别基准;清除不需要物品;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每日自我检查。

推进整理的步骤第一步:现场检查;第二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第三步:清理非必需品;第四步:每天循环整理现场。

6s管理实施方案

6s管理实施方案

6s管理实施方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6S管理是一种用于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6S管理实施方案。

1. 目标确定:确定6S管理的目标,例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环境质量、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目标。

2. 建立6S团队:组建一个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的6S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6S管理的各项计划。

3. 建立6S管理指南:制定6S管理的指南,包括各项6S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以及相关的培训材料和培训计划。

4. 开展6S培训:为所有员工提供6S管理的培训,包括6S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等内容。

5. 制定6S管理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6S管理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时间表、资源需求和责任分工等。

6. 第一阶段 - 分类 (Sort):开始进行6S的第一阶段 - 分类,即清理和分类物品。

每个员工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和组织,将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去,并将需要的物品分类整理。

7. 第二阶段 - 整理 (Set in Order):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开始第二阶段 - 整理。

员工需要按照事先规定的要求将物品摆放到合适的位置,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

8. 第三阶段 - 清洁 (Shine):在第二阶段完成后,开始第三阶段 - 清洁。

员工需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清洁检查和维护。

9. 第四阶段 - 清楚 (Standardize):在第三阶段完成后,开始第四阶段 - 清楚。

员工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和标准,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工作。

10. 第五阶段 - 纪律 (Sustain):在第四阶段完成后,开始第五阶段 - 纪律。

员工需要遵守6S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标准,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纪律性。

11. 进行6S检查和评估:定期进行6S管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6S活动的落实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

12. 激励员工:为了增强员工的参与和积极性,可以设立6S管理的激励措施,如6S活动的奖励制度或表彰制度等。

6s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节

6s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节

6s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节要说“6S管理”这个事儿,可能有些人听过,更多的人还是一头雾水。

你问我,6S到底是什么?嘿嘿,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管理工具,目的就是让工作环境更清爽、更有序、更高效。

你想想,你的办公桌上堆得跟垃圾场一样,工作效率能高到哪去?6S的意思,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六个字,别看它只是六个字,整天搞来搞去,就能把一个乱七八糟的地方变得井井有条。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管理办法就是让你把东西整理整理、打扫打扫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它的精髓在于让你从根本上改掉一些习惯,把好东西培养成常态,工作生活就不再是“打杂大乱斗”了,能心安理得地过日子,事儿也能做得好。

首先说说“整理”,说白了就是“你东西放哪,能找到就行”。

常常看到有人桌上乱七八糟的,想找个文件得翻个半天。

这个不是个事儿,你说这样效率能高吗?整理的意义就在于,把所有东西分类摆放好,不管是文件、工具、还是别的啥,只要一看就知道放哪了。

你别看这事儿简单,整起来却能让你少浪费很多时间,活儿也做得不急不躁。

接下来是“整顿”,这个就有点意思了。

整理是让东西归位,整顿呢,就是让你的空间更合理。

像你办公桌上的东西,能不挡住电脑,能不影响你打字,能让你的视线更清晰,才叫整顿。

有些人桌子上堆一堆垃圾,吃的喝的用的,啥都有,那不成了垃圾堆吗?整顿就是把这些东西放到能拿得到的地方,最常用的放近点,偶尔用的放远点。

你每天都得接触的文件就得放在眼前,别藏在一堆没用的东西下面,一找一准,不耽误工作。

然后呢,到了“清扫”。

这就是常说的“清理干净”。

办公室嘛,不仅要整理整顿好,环境也得清爽。

如果你连桌子上的尘土都懒得擦,怎么看得下去这工作?你想啊,尘土一堆,脏兮兮的,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谁还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待着呢?清扫是每个人的责任,不管是扫地、擦桌子、清理文件、整理电线……都得管一管。

清扫做得好,心情都能变好。

再往下说“清洁”,这其实跟清扫有点类似,不过清洁更讲究一点。

6S管理整理推行方法、要领、规范及实施方案

6S管理整理推行方法、要领、规范及实施方案

6S管理整理推行方法、要领、规范实施方案1、所谓“要”的物品是必需品,是指经常使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影响正常工作的物品。

如:抹布、尘推、吸尘器和清洁剂等。

2、所谓“不要”物品是非必需品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例如1个月、3个月甚至半年才使用一次的物品,如起腊水、结晶剂等;另一种是对目前的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报废的物品。

如:已不再生产的清洁剂样品、被淘汰或报废的清洁工具等。

3、“要”的物品(必需品)和“不要”物品(非必需品)区分与处理方法如下表:4、“要”的物品举例:①正常使用的清洁工具、清洁剂、工作车、布巾类、机器、各类告示牌、照明或办公室的电气装置;②附属设备(如:吸尘器/吸水机的耙头、库房货架等);③运输货物用的推车,性能良好,可以正常使用中的工具;④正常使用的工作桌、工作椅、使用中的工具柜、和更衣柜;⑤尚有使用价值的消耗用品如:未使用完的手纸卷、面巾纸;⑥正常使用的各种清洁物料;⑦各种劳动保护用品;⑧使用中的垃圾桶、垃圾袋、清洁用品;⑨办公用品、文具、饮水机、茶具、未枯死发黄的盆景;⑩推行中的海报、目视板、看板、有用文件、图纸、作业指导书、报表、消防设施、安全标识、各种宣传标语、宣传漫画等。

5、“不要”的物品举例:⑴、地面上(或地板上)的:①、废纸、灰尘、杂物、烟蒂;②、油污;③、不再使用的设备、清洁工具;④、不再使用的办公用品、垃圾桶;⑤、破垫板、纸箱、抹布、包装物;⑥、不使用的物料或过期样品;⑦、过时的定置线、标识。

⑵、桌子或柜子:①、破旧的书籍、报纸;②、破桌垫、台垫和椅垫;③、老旧无用的报表、账本;④、损耗的工具、余料、样品;⑤、空的饮料瓶、食品袋等杂物;⑥、无用的劳保用品、须丢弃的工作服;⑦、破损的文件袋;⑶、墙壁上(目视板上)的:①、蜘蛛网、灰尘、污渍、胶渍;②、过期的海报、公告物、标语;③、无用的意见箱、卡片箱、挂架;④、过时的公告物、标语、信息;⑤、损坏的提示牌、灯箱、时钟;⑥、乱写乱画的字迹、残留的张贴物。

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1、整理整理是整个6S管理活动的第一步,如不将物品进行整理,就无法区分什么是有用的,什么该处理掉,也无法进行后续的整顿,清理,清扫。

因此,整理所要实施的内容就包括现场检查,必要物与不要物的区分和物品处理。

(一)现场检查整理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现场检查,没有检查就不知道哪些物品是必要的,哪些是不要的。

因此,第一步对现场进行检查。

目前,现场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类:老鼠蝗螂检查法和下班后检查法。

老鼠蝗螂检查法:是指像老鼠和蝗螂这类动物,喜欢生存在很不起眼,环境比较昏暗,在墙角边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为特征,进行专特地检查。

如大设备的底部,内部等不易清洗的部位,现场物料堆放的角落等。

做6S管理时,这些潮湿、肮脏的死角绝对不能放过。

虽然许多企业表面上看起来很整洁,但检查时需要按老鼠峻螂的足迹进行检查。

这样能把隐藏的问题找出来,使企业的现场提升一个层次。

下班后检查法:即在工人下班后,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这种是最能反映企业的现场状况。

而对于三班倒的企业,下班后检查法就不起作用,应该用停产时检查法,对现场进行了解。

这个方法能看出,如现场是否有多余的物品,用完后的材料和零件是否摆放原处,有没有为第二天的生产做准备等等。

(二)必要和不要物的区分在检查了解现场情况之后,就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分析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哪些是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

分析判断的要点有以下几点:A.使用频率。

对于物品的重要性,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其使用频率,不是根据好坏。

对于闲置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使用频率在一周内的可以放于生产现场;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视情况而定。

B.客观不需要但主观想要物,属不要物。

在现场管理中往往会有一种保守的态度,就是“万一要用”。

但事实上,可能一年都用不上。

这样舍不得处理的结果就是现场无用物堆积过多,现场渐渐地变成了“杂物馆”。

C.有用但多余,属不要物。

D.有用但不急用,根据频率判定原则,属不要物。

企业6s管理实施方案

企业6s管理实施方案

企业6s管理实施方案【篇一:公司6s管理实施方案】一车间6s管理实施方案6s是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活动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环境和设备整洁,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所,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本方案明确了公司6s活动的方法,旨在通过6s活动改善现场不良现象,创造一个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以降低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本方案使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三、6s的定义及目的1.因日文罗马家中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首个字母都是s,因此被称为5s,随着人们对5s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管理要求及水准的提升,5s以增加了安全(security)称为6s。

1s——整理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s——整顿(定义:对整理这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s——清扫定义:清扫就是点检,清扫是规格化的清除工作。

目的:去掉问题发生基本点,减少工业伤害,维护安全生产,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是零故障的基础,消除不利于产品质量与环境的因素,减少对人们健康的伤害。

4s)——清洁定义: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并维持成果。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职场骨干净明亮,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5s——素养定义: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培养每位员工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营造团员精神。

6s——安全定义:人身不受伤害,环境没有危险。

目的:创造对人、企业、财产没有威胁的环境,避免安全事故的苗头,减少安全隐患。

6s管理实施方案

6s管理实施方案

实施步骤(一)6S活动推进组织成立及时成立6S活动推进委员会,召开启动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全体人员对推行6S活动的认识、增强全员积极参与。

委员会下设活动办公室、检查组,负责6S活动的具体宣传、培训及日常推行工作,检查组负责督促、打分和评比工作。

(二)建立6S活动宣传与教育细则1、6S推进办公室负责筹备活动相关书籍、影音宣教资料、海报、标语、宣传手册、板报等资料。

2、6S推进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到试点先进系部现场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

3、通过网络、简报、张贴海报、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6S管理理念,普及6S管理精髓及意义,把6S管理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员工,传递到每个环节,每个过程。

4、在每阶段结束后,总结前一阶段的6S活动推进工作情况,以文字和图片形式体现活动开展前后的变化。

(三)6S管理工作有关标准的建立及修订制定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6S管理实施细则、行为规范、操作流程规范、考评标准、奖励办法等其他作业制度。

(四)整理与整顿整理与整顿是6S活动推行的两项重点工作,整理是分开必要的和不必要的物品,对不必要的物品进行处理。

各班参与整理与整顿工作的人员,要熟练掌握要与不要的判别基准,严格按照基准清除不要的东西,清理出的所有物品,归类统一暂存,集中处理。

整顿是对必要的物品按需要量、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并摆放整齐,加以标识。

6S推进办公室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进行划分、划线、标识,确定各类物品摆放位置、放置数量,做到工作场所整洁有序,物品摆放整齐明了,标识与物品名副其实。

(五)清扫与清洁清扫就是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保持现场干干净净、明明亮亮,使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并保证正常使用。

清洁是起维持的作用,将整理、整顿、清扫后取得的良好成绩维持下去,成为系部内必须人人严格遵守的固定的制度。

带动全员重视6S活动,并使之成为良好的习惯。

6S现场管理实施方法与技巧

6S现场管理实施方法与技巧

6S现场管理实施方法与技巧关键信息项:1、 6S 管理的目标和范围2、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3、责任分工4、评估与考核机制5、激励措施6、培训与教育安排1、引言11 6S 现场管理的重要性111 阐述 6S 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保障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6S 管理的目标和范围21 明确 6S 管理的总体目标211 例如创建整洁、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降低成本等。

22 界定 6S 管理的实施范围221 涵盖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等具体场所。

3、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31 整理(SEIRI)阶段311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312 制定清理非必需品的计划和时间表。

32 整顿(SEITON)阶段321 对必需品进行合理的定位、定量摆放,并做好标识。

322 设定整顿的完成时间和验收标准。

33 清扫(SEISO)阶段331 建立清扫责任区,制定清扫标准和频率。

332 安排清扫工作的具体时间和监督机制。

34 清洁(SEIKETSU)阶段341 将前面三个 S 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形成文件。

342 明确清洁工作的维护责任和检查周期。

35 素养(SHITSUKE)阶段351 加强员工培训,培养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352 设定素养提升的目标和评估方式。

36 安全(SECURITY)阶段361 识别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

36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

4、责任分工41 成立 6S 管理推行小组411 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42 各部门的责任421 规定各部门在 6S 实施中的具体任务和协作要求。

5、评估与考核机制51 制定评估标准511 包括现场检查的各项指标和评分细则。

52 定期评估521 确定评估的周期和方法。

53 考核结果的应用531 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 6S 管理。

6、激励措施61 奖励优秀个人和团队611 明确奖励的形式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塑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节能、清洁、安全生产,把不良因素扼制于萌芽状态,特制订此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包括办公楼各办公室)、生产车间,涉及全体人员。

3术语和定义:
6S管理:即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

六个词组英文的字母拼写中,第一个字母均为“ S'故简称为“6&
4、组织架构:
“ 6S工作推行组织机构(见附件一)。

5、职责:
5.1公司6S指导小组是公司6S管理的主导部门,主要负责汇总检查结果并报送总经理; 定期检查6S推
行情况及提出改进方案。

5.2公司6S监督小组负责对公司各部门的6S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指导小组,并对检查标
准提出更改意见。

5.3财务部依据每月检查记录扣分情况,进行奖惩。

6
部门:办公室
附件一:“ 6S ”作推行组织机构
[总经理
制造部监督小组 张书
银、顾登川、苏学恩、 \宋标、余绪名、申时祥
模具车间监督小组 王成飞、郑海平 殷静琪、贺明
办公区域监督小组 虞爱芬、叶碧波、郑佩
红 ________________
附件三:部门工作细则:
1:部门:客户部 1.1区域:包装区域
2016-10-17
2016-10-7
1:部门:客户部 1.2区域:仓库区域
2:部门:制造部 2.5区域:铸件毛刺工区域
2:部门:制造部 2.6区域:数控操作区域
2:部门:制造部 2.7区域:钻床、攻丝机、喷丸区域
2:部门:制造部 2.7区域:冲压车间
3:部门:技术部 3.1区域:模具钳工工作台
3:部门:技术部 3.7 :区域:摇臂钻加工区域
3:
第21页共2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