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收支

1993年,单位:亿美元
国家 经常
货物
服务
收入
项目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中国 458.7 4382.7 -3936.2 467.3 -553.1 160.1 -239.3
日本 1362.2 4491.2 -3427.2 776.2 -1115.3 952.1 -239.7
韩国 123.2 1976.4 -1754.8 327.0 -403.1 71.1 -65.2
第八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念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内容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念
国民收入帐户: 记录了对一国的收入和产出做出贡献的所有支出的相 关情况。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Y) GNP按照支出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得出开放经济国 民收入恒等式:
Y CI GX M
第一节
国民收入帐户:
GNP Y C I G X M GDP GDP C I G X 'M '
X X '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 M M '向国外支付的要素收入
第一节
年份
1978 1985 1990 1993 1995 2000 2003 2004 2005
支出法国内 生产总值(亿 元)
加拿大 172.7 2857.9 -2442.8 429.3 -506.6 235.0 -402.4
美国 -5306.4 7164.1 -12607.1 3040.9 -2563.0 2943.9 -2611.0
墨西哥 -66.1 1647.7 -1705.5 127.1 -181.4 56.6 -149.1
61516.0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主要政策措施:
1.贸易政策:基本政策。通过关税和非关税 手段,限制,禁止外国制成品,尤其是消费 品的进口。维持本国新建产业发展空间。 2.外汇政策:实行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有 限外汇用于急需领域。 必需品:降低进口成本 非必需品:提高成本,限制进口 3.投资政策:实行优惠投资政策。
实施条件:
两种经济战略的原因分析
• 1.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原因 • 1) 国际贸易条件恶化。 • 2) 民族复兴或振兴心理。 • 2.出口导向战略实行的原因 • 1) 外汇紧缺,选择出口导向可以节约外汇。 • 2) 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资本和技术短缺, 内部市场狭小,仅仅依靠国内市场难以有效达到工业 化目的,使这些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开放国门大 规模的招商引资 • 3) 国内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低成本在招商引资中富有吸引力,其产品出口也富有 竞争力。
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发展战略 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 不相同。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8.2.3 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又称内向型经济。采取贸易保
护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以国内生 产的制成品代替进口制成品。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 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 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 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 条件,实现工业化。
主要政策措施
1.贸易政策:自由化。大力促进出口。给出口企业提供 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 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 出口竞争能力。 2.外汇政策:优先提供外汇,外汇留成,出口奖励,本 币对外贬值,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 3.投资政策:对企业减税,提供原材料,土地,基础设 施,其他服务。 4.外资政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先进技术,解决国 内资金、技术匮乏。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第四节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6/13/2020 7:06:57 AM 1
本章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类:
一类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认为在某种情形下,贸 易保护可提高本国现在或未来的福利,如最佳关税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等;
福利增加;当e<(b+d)时,本国福利则会减少。 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 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 效应之和。
6/13/2020 7:06:57 AM 6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决 定于对该产品出口到的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时,该 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反之,厂商对 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图形
P
S
Pt PW
a
A
B
b
E
c F
d
G
Pw′
e HI
t D
O
Q1 Q3
Q4
Q2
Q
6/13/2020 7:06:57 AM
图8—2 关税的贸易条件(大国)
5
大国情形 由图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 -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
+(c+e)= e-(b+d)。当e>(b+d)时,本国
1、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李斯特认为,只应 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该保护农业。工业中, 保护的重点又是那些重要工业部门,对于较为 次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 用的复杂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低保护政策。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第四节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6/13/2020 7:06:57 AM 1
本章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类:
一类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认为在某种情形下,贸 易保护可提高本国现在或未来的福利,如最佳关税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等;
福利增加;当e<(b+d)时,本国福利则会减少。 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 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 效应之和。
6/13/2020 7:06:57 AM 6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决 定于对该产品出口到的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时,该 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反之,厂商对 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
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图形
P
S
Pt PW
a
A
B
b
E
c F
d
G
Pw′
e HI
t D
O
Q1 Q3
Q4
Q2
Q
6/13/2020 7:06:57 AM
图8—2 关税的贸易条件(大国)
5
大国情形 由图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 -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
+(c+e)= e-(b+d)。当e>(b+d)时,本国
1、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李斯特认为,只应 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该保护农业。工业中, 保护的重点又是那些重要工业部门,对于较为 次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 用的复杂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低保护政策。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专题:发达国家为何要保护农产品贸易
第8章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 李艳丽
农产品保护的方式
日本式的,主要是限制进口,如韩国、台湾的农产品保护
美国式的,包括加拿大,主要是补贴出口
欧盟式的,是指通过价格支持政策使其从原来的农业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第8章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 李艳丽
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以前对农产品贸易采取征税挤压的政策,但一旦经济起飞以后,其农产品贸易政策也转向保护。典型代表就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韩国和台湾都是出口农产品,其本地农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台湾的稻米价格平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30%,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和台湾的农产品价格迅速上升,政府政策遂做了转变。到了1982年,韩国和台湾的稻米价格为国际市场价格的270%,农产品价格平均高于国际市场55%。韩国的农业保护程度更为严重,1987年用“生产者补贴等值”衡量的保护成都的达到了59%,超过欧共体(52%)、美国(33%)和加拿大(39%),仅次于日本(79%)。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准备与艰难启动 新加坡议题(1996) 世界贸易组织要为投资政策、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等问题制定规则 西雅图会议(1999) 多哈发展议程启动 2001年11月,与会的142个成员部长一致通过了《多哈部长宣言》,决定启动新一轮谈判,且谈判最迟不晚于2005年1月1日结束。 议题包括:与实施相关的问题;农业;服务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贸易的便利化;WTO规则;争端解决谅解;贸易与环境;电子商务;小型经济体;贸易、债务与金融;贸易与技术转让;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最不发达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参加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通过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第8章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 李艳丽
农产品保护的方式
日本式的,主要是限制进口,如韩国、台湾的农产品保护
美国式的,包括加拿大,主要是补贴出口
欧盟式的,是指通过价格支持政策使其从原来的农业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第8章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 李艳丽
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以前对农产品贸易采取征税挤压的政策,但一旦经济起飞以后,其农产品贸易政策也转向保护。典型代表就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韩国和台湾都是出口农产品,其本地农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台湾的稻米价格平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30%,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和台湾的农产品价格迅速上升,政府政策遂做了转变。到了1982年,韩国和台湾的稻米价格为国际市场价格的270%,农产品价格平均高于国际市场55%。韩国的农业保护程度更为严重,1987年用“生产者补贴等值”衡量的保护成都的达到了59%,超过欧共体(52%)、美国(33%)和加拿大(39%),仅次于日本(79%)。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准备与艰难启动 新加坡议题(1996) 世界贸易组织要为投资政策、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等问题制定规则 西雅图会议(1999) 多哈发展议程启动 2001年11月,与会的142个成员部长一致通过了《多哈部长宣言》,决定启动新一轮谈判,且谈判最迟不晚于2005年1月1日结束。 议题包括:与实施相关的问题;农业;服务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贸易的便利化;WTO规则;争端解决谅解;贸易与环境;电子商务;小型经济体;贸易、债务与金融;贸易与技术转让;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最不发达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参加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通过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国际经济学王怀民第八章关税壁垒

进口产品价格因征收关税发生的变化,影响的不 仅仅是自身的供求变化,通过改变商品间的相对 价格水平,它还会影响到其它商品的生产、贸易、 消费,导致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发生相 应的变化。
以下假定X为出口品部门,Y为进口品部门。
对于进口小国来说,其征收进口关税后的社会福 利水平必定会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福利水平。
二、关税的分类
(一)根据征税对象的分类
根据关税的征收对象和征税产品的流向关税包括进口 关税、出口关税、过境关税。
进口关税(Import Tariff)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 商品进入本国关境,或者是从自由港、出库加工区、 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入本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对 进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进口小国
P
Sd
P
8
7 6
t=1 6
Dd
Q
世界市场供求
SW DW
Q
对于小国来说,征 收进口关税不会改 变进口小国的贸易 条件 ,进口价格仍 为 Pm 。但会改变 该商品的国内价格 ,产生一系列经济 效应。
P
Pt
Pm
ab c
d
0 QS QS QD
Sd
t
QD
从量税(t元/ 单位进口量)
Sm
Dd
Q
1、价格效应:国内价格从Pm 上升到Pt(Pm+t),上升了t 。
相对价格 达p到t 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即过 点C的t 消费无差异曲线
在 点U处t 切点C斜t 率应等于 ,即 。pt
pt // pt
征税后小国的贸易条件并不会发生变化,国际交换条 件仍然为Pw=Px/Py,存在一条过新的生产均衡点Qt 的国际相对价格线,并且在保证该国贸易均衡的条件 下,该国消费均衡点将落在这条相对价格线上。国内 消费者面对的国内相对价格是Pt,根据消费者效用最 大化的条件,通过新的消费均衡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该点的切线斜率绝对值应等于Pt,消费均衡点具体 的位置由该国实际预算约束线的位置确定。国内生产 要素的收益所产生的预算线为过Qt的国内相对价格线, 假设政府把对进口产品Y所征收的进口关税全部返还 给本国消费者,则本国的实际预算线将会向上平移至 过Ct点的国内相对价格线,国际贸易仍按自由贸易时 国际市场均衡价格进行,而国内消费者则按征税后的 国内相对价格来决定其最佳选主要内容
以下假定X为出口品部门,Y为进口品部门。
对于进口小国来说,其征收进口关税后的社会福 利水平必定会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福利水平。
二、关税的分类
(一)根据征税对象的分类
根据关税的征收对象和征税产品的流向关税包括进口 关税、出口关税、过境关税。
进口关税(Import Tariff)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 商品进入本国关境,或者是从自由港、出库加工区、 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入本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对 进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进口小国
P
Sd
P
8
7 6
t=1 6
Dd
Q
世界市场供求
SW DW
Q
对于小国来说,征 收进口关税不会改 变进口小国的贸易 条件 ,进口价格仍 为 Pm 。但会改变 该商品的国内价格 ,产生一系列经济 效应。
P
Pt
Pm
ab c
d
0 QS QS QD
Sd
t
QD
从量税(t元/ 单位进口量)
Sm
Dd
Q
1、价格效应:国内价格从Pm 上升到Pt(Pm+t),上升了t 。
相对价格 达p到t 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即过 点C的t 消费无差异曲线
在 点U处t 切点C斜t 率应等于 ,即 。pt
pt // pt
征税后小国的贸易条件并不会发生变化,国际交换条 件仍然为Pw=Px/Py,存在一条过新的生产均衡点Qt 的国际相对价格线,并且在保证该国贸易均衡的条件 下,该国消费均衡点将落在这条相对价格线上。国内 消费者面对的国内相对价格是Pt,根据消费者效用最 大化的条件,通过新的消费均衡点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该点的切线斜率绝对值应等于Pt,消费均衡点具体 的位置由该国实际预算约束线的位置确定。国内生产 要素的收益所产生的预算线为过Qt的国内相对价格线, 假设政府把对进口产品Y所征收的进口关税全部返还 给本国消费者,则本国的实际预算线将会向上平移至 过Ct点的国内相对价格线,国际贸易仍按自由贸易时 国际市场均衡价格进行,而国内消费者则按征税后的 国内相对价格来决定其最佳选主要内容
第八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WTO前身:GATT八轮谈判
年份
1947 1949 1951 1956 19601961 19641967 19731979 19861994
地点/名称
日内瓦 安纳西 托奎 日内瓦 日内瓦(狄龙回合) 日内瓦(肯尼迪回合) 日内瓦(东京回合) 日内瓦(乌拉圭回合) 关税 关税 关税 关税 关税
涉及议题
WTO的基本原则
• 关税减让原则 “关税减让”一直是多边国际谈判的主 要议题。关税减让谈判一般在产品主要供 应者与主要进口者之间进行,其他国家也 可参加。双边的减让谈判结果,其他成员 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可不经谈判而适 用
WTO的基本原则
• 透明度原则 要求各成员将有效实施的有关管理对外 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 判决等迅速加以公布,以使其他成员政府 和贸易经营者加以熟悉;各成员政府之间 或政府机构之间签署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 的现行协定和条约也应加以公布;各成员 应在其境内统一、公正和合理地实施各项 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等
具体谈判议题分歧大
• 农业谈判 •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 • “新加坡议题”:投资、竞争政策、贸易便利 化和政府采购透明度等,以欧盟、日本为代表 的发达成员主张立即启动相关谈判;而印度、 马来西亚、肯尼亚、中国等发展中成员则认为, 在其中许多内容上,发展中成员尚未做好谈判 准备,因此不同意启动谈判,而主张对有关问 题予以澄清。
WTO 部长会议:新一轮谈判
• • • • • • • • 新加坡:1996年12月9日-13日 日内瓦:1998年5月18日-20日 西雅图: 1999年11月30日-12月3日 多哈: 2001年11月9日-13日 坎昆:2003年9月10日-14日 香港:2005年12月13日—18日 日内瓦:2009年11月30-12月2日 日内瓦:2011年12月15-17日,俄罗斯加入WTO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八章

到Q的面积减去P与Q的乘积。
如果价格是P2,需求量是D2 , 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图上标有a
的那块面积;如果价格降至P1,
需求量上升至D1 ,那么消费者 剩余会增加,等于面积a加上增 加的面积b。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在一次销 售中实际得到的价格与愿意接 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如果价格是P,对应的供给量为S, 那么生产者剩余就是P与S的乘 积减去供给曲线下方直到S的面 积。 如果价格是P1,相应的供给量 就是S1 ,生产者剩余为面积c 如果价格涨至P2 ,供给量上升 到S2 ,那么生产者剩余也会增 加,其值等于面积c加上增加的 面积d
(export supply curve)。
这两条曲线都是以原来各国的需求曲线和供
给曲线为基础推导而来的。
供给和需求
推导本国进口需求曲线 本国的进口需求就是本国消费者的需求量超过本国生
产者的供给量的那一部分
供给和需求
在价格P1,本国的进口需求量为D1 – S1
如果价格上升为P2,本国进口需求量下降为D2 – S2
本国对每单 位进口商品 征收t 元
该商品在两国的 价格差小于t 元 时无贸易
由于P>PW,国内商 品市场需求与供给 之间的差额缩小, 进口需求减少 由于P* <PW,国外 商品市场供给与需 求之间的差额缩小, 出口供给减少
本国市场: 商品供不应求, 商品P
外国市场: 商品供大于应 求,商品P*
当P与P*之间 的价差至少等 于t时,两国 开始贸易
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衡量保护的程度
假设汽车制造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阶段:零部件生产制造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第8章贸易壁垒关税

由于关税,消费者为50单位X支付 OGHZ=100,这导致消费者剩余从 ARB=122.5减少到GRH=62.5,或减少了 AGHB=60,因此国家2的进口关税使得消 费者剩余减少了。
在右图中,由于关税带来的租金或生产者 剩余的增加表示为AGJC=15。
原因是,由于自由贸易时Px=1,国内生产 者生产10X,获得收入OACV=10,征收关 税后Px=2,他们生产20X,获得收入 OGJU=40。
尽管贸易壁垒从国家福利的角度总是被认 为是合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只有那 些受益于贸易壁垒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团才 会极力赞成它们。
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壁垒是关税 (tariff)。
关税是对通过一国国境的贸易商品征收的 税收。
进口关税是对进口商品课征的税收;
出口关税是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国际经济学
第8章贸易壁垒:关税
学习目的
描述关税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识别关税对小国及大国的成本和收益 描述最优关税和报复关税 理解关税结构的含义和重要性
8.1 引言
虽然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产出最大化并对 所有国家都有利,但是现实当中所有国家 都会给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增设一些限制 条件。
较低的关税。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国内生产和增加 就业。
例如,一国可能对进口羊毛免税但却对毛 料的进口征税,以刺激国内毛料的生产和 增加国内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保护率大于名义关税 率。
国内增加值等于最终商品价格减去为了生 产这种商品投入的进口生产要素的成本。
名义关税率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而有效 保护率对生产者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了
日本
5.5 1.0 0.6 2.5 0.8 5.5 9.2 11.2 0.0 0.2 0.0 1.2 3.1
在右图中,由于关税带来的租金或生产者 剩余的增加表示为AGJC=15。
原因是,由于自由贸易时Px=1,国内生产 者生产10X,获得收入OACV=10,征收关 税后Px=2,他们生产20X,获得收入 OGJU=40。
尽管贸易壁垒从国家福利的角度总是被认 为是合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只有那 些受益于贸易壁垒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团才 会极力赞成它们。
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壁垒是关税 (tariff)。
关税是对通过一国国境的贸易商品征收的 税收。
进口关税是对进口商品课征的税收;
出口关税是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国际经济学
第8章贸易壁垒:关税
学习目的
描述关税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识别关税对小国及大国的成本和收益 描述最优关税和报复关税 理解关税结构的含义和重要性
8.1 引言
虽然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产出最大化并对 所有国家都有利,但是现实当中所有国家 都会给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增设一些限制 条件。
较低的关税。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国内生产和增加 就业。
例如,一国可能对进口羊毛免税但却对毛 料的进口征税,以刺激国内毛料的生产和 增加国内就业。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保护率大于名义关税 率。
国内增加值等于最终商品价格减去为了生 产这种商品投入的进口生产要素的成本。
名义关税率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而有效 保护率对生产者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了
日本
5.5 1.0 0.6 2.5 0.8 5.5 9.2 11.2 0.0 0.2 0.0 1.2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2018/11/30
A’
X
小国情形(一)
对应于世界市场相对 价格p﹡,生产均衡点 为Q*,消费均衡点为 C2,本国的比较优势 产业不变——本国仍 然出口X,进口Y 与保护前相比,社会 福利得到了改善,达 到U2水平
32
2018/11/30
小国情形(二)
由于Y部门的发展十分 显著,撤除保护后,面 对世界相对价格p﹡, 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发 生变化——由原来进口 Y转变为出口Y 社会福利水平由U1提升 至U2,高于自由贸易下 的福利水平U0
一类突破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认为现实中外部经济、垄
断等国内扭曲的存在,会改变对自由贸易的看法 另一类则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出发,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作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2018/11/30 3
本章结构
一.最佳关税论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最佳关税 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关税战
外生保护政策理论 (静态政策)
2018/11/30 27
⑶保护的手段
以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采用递增关税的方法
⑷保护的期限
对国内工业的保护是暂时的,否则,将会出现保护落后
和保护低效率的结局 以30年为最高期限
⑸保护的程度
应针对不同行业而采取程度不同的保护措施 对国内生产生活必需品应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 对国内生产奢侈品的行业可以只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
25
2018/11/30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强调各国经济发展的民族性和阶段性,以部门经 济作为标准,把一国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畜牧 时期 农业 时期 自由贸易 农工业 时期 保护贸易 农工商业 时期 自由贸易
原始未开 化时期
英国已达到第五阶段,不怕竞争,可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种水平,就在于17—18世纪实行了 一系列保护贸易政策 法国已在农工商时期的边缘,可适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德国和美国此时处于第四阶段,也应该参照英国的经验来制 2018/11/30 26 定自己的贸易政策,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偏好相似说
林德尔(1961)
战略贸易论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
(20世纪70年代)
弗农(1966)
产业内贸易说
格鲁贝尔等(1970-1985)
贸易政策的 政治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 2
国家竞争优势说
波特(1990)
◎引言: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流派:自由贸易理论和保 护贸易理论 前者居于主导地位,后者居于次要地位;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 易主义的斗争史; 本章介绍在历史上产生较大影响的贸易保护理论, 主要分为两大类:
② 李斯特(形成系统的理论)
2018/11/30 21
◎幼稚产业理论提出的理论背景:
1760年,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美国与德国在 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英 国,英国出口的廉价商品严重威胁着美国与德国 民族工业的生存,客观上要求美国、德国实行保 护贸易,以扶植国内工业发展和完善工业体系;
了部分垄断利润
2018/11/30
图8-2
18
四、关税战
最佳关税论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代价, 容易遭到损害一方的报复 征收关税在改善进口国的贸易条件的同 时,使其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所以贸易伙伴国的利益会遭到损失 最著名的案例:20世纪30年代的关税战
19
2018/11/30
作业:
1. 思考本章课后思考题1、4题;
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正是适应这一客 观要求,提出了代表美、德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 保护贸易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 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22
2018/11/30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李斯特深受美国首任财 长汉密尔顿贸易保护思 想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李斯特 1841年出版了他的代表 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 体系》结合德国的国情, 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和 深刻的保护贸易理论。
30
U1 A C1
Q P* O
2018/11/30
Pt
A’
X
◎保护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变化
Y
B
A
保护期间,Y部门得到了 更大的发展,生产效率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长期看,本国的生产 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到 一个更高的水平 此时,撤除保护性关税, 假设本国在世界市场上 是小国,本国的发展不 影响世界价格,那么有 两种可能的结果: 31
◎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
主张国家干预,实行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
⑴保护的目的
⑵保护的重点
农业不需要保护;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如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不需要
保护;
只有那些有前途,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
义,且正在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 护
23
2018/11/30
☆李斯特的生平:
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其父是制革匠 少年得志,1817年担任图宾根大学教授 1819年,从事政治斗争,组织德国工商业者联合 会,争取德国经济上的统一,曾入狱 1825年,被驱逐出境,赴美国,深受汉密尔顿保 护关税思想影响 1832年,以美国公民身份回德,关心铁路建设, 仍被当局视为危险份子 1837年,流亡法国,致力到政治经济学研究,其 中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晚年,成为大国沙文主义者 2018/11/30 24 1846年,《谷物法》废除,开枪自杀
16
2018/11/30
图8-2
◎对进口国而言:
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Pt IAP m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 Ct GFCm
关税的净福利 效应取决于
PtIAPm与
CtGFCm比较
Hale Waihona Puke 2018/11/3017
图8-2
◎对出口国厂商而言
厂商的利润减少:
(Ct GFCm HAEF) Pt IHP m
此时,关税“抽取”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需求弹性小,意味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依赖 程度大(或没有适当的替代品) 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厂商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大
当对该商品征税时,依赖程度较大的市场一方 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 的税收负担
9
2018/11/30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核心思想:
2. 预习本章 “第二节 幼稚产业论”
的内容;
2018/11/30
20
第二节 幼稚产业论
最佳关税论强调贸易保护的眼前静态利益 幼稚产业理论还关注贸易保护的未来动态 利益:只要贸易保护未来获得的利益足以 弥补当前的损失,那么贸易保护仍然是可 行的。 幼稚产业理论代表人物:
① 汉密尔顿(最早提出观点, 1791年)
14
三、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如果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 上具有垄断力量,那么对 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以迫 使垄断厂商放弃一部分垄 断利润 这时,关税带来的利益来 源于垄断厂商的一部分垄 断利润 现在假设出口商是进口国 市场唯一供应商,并且平 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
P,C
Pm
A
E Cm MR O Qm D
一般而言,外国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越大,最佳关税水
2018/11/30
平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13
◎最佳关税确定的图示分析
D
W轴表示征税国的福利水 平,t轴表示关税税率 OA代表自由贸易状态下 的社会福利水平,tH表示 禁止性关税 t*为最佳关税,此时 dw/dt=0 A点高于D点
2018/11/30
在大国情形下,实施贸易保护可获得超过自由贸易下
的利益
净福利效应 :
e-(b+d) 当e>(b+d)时,净 效应为正
2018/11/30
10
一、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在大国情形下,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 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的;双方承担的程度取 决于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和进口国对该产 品的需求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大卫· 李嘉图(1817)
保护幼稚工业论
李斯特(1841)
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马歇尔(1848-1878)
对外贸易乘数论
凯恩斯的支持者(1940s)
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俄林(1919-1933)
中心-外围论
普莱维什(1950)
里昂惕夫之谜及 相关解释(1953) 产品生命周期说
2018/11/30
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上一章主要涉及贸易保护的
措施及其经济效应 本章主要讲述贸易保护的依 据,即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壁垒
2018/11/30 1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重农主义
(18世纪50-70年代)
重商主义
(16世纪-18世纪)
绝对优势论
亚当· 斯密(1776)
保护关税说
汉密尔顿(1791)
比较优势论
2018/11/30 28
一、幼稚产业的含义
所谓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 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当该产业成长起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后,保护就不必要了;如果一个产业要靠永久 的保护才能生存下来,这种产业就不能称为幼 稚产业。 核心思想:如果贸易保护的长期利益可以弥补 短期的损失,则进行保护是有利可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