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六下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课件

词句段运用
总结词
词句段运用是《语文园地四》中的一个环节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在词句段运用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 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意思,如何构建段落和 篇章结构。通过练习和示例,学生将掌握语 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 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学习 如何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的准
识字加油站
总结词
识字加油站是《语文园地四》中的一个环节,旨在帮助 学生巩固和扩大识字量,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
详细描述
在识字加油站中,学生将学习一些新的汉字和词语,并 通过练习和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这个环节将帮助学生 扩大识字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有 趣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 字和词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02
主题涵盖了传统艺术、节庆文化 、民间习俗等方面,通过不同角 度的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本单元生字、生词,理解 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了解不 同文体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
。
通过学习本单元,增强学生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
总结词
词句段运用是《语文园地三》中的一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句子和段落的使用方法,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在词句段运用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练习和实践等方式,掌握词语、句子和段落的使用方法。通过 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准确和生动。
05
《语文园地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自己
喜欢的原因。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中采用的是哪
此环节设计是为
一种语言,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好在哪 了让学生理解体会谚
里?
语的含义。
小结: 语言表达是否连贯,语意是否清晰,语言是否
精炼。
(板书: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四、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 8】1.小组交流合作,联系生活理解谚语 的意思。 (板书:谚语) 2.小组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
新课 教学
很少运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通过对比不同译者
4.学生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运用 笔下的《汤姆·索亚历
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险记》中的句子,学会
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
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扯拉转
2.从老人的
、
、
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
。
3.选文主要描写了
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短文
老 人 与 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
3.了解中外文学语言的差异,感受文字的魅力。
4.积累诗句名句。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交流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提高阅读兴趣,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又是怎样评价我们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呢?请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回顾课文内容,多角度评价人物1.回顾所学课文,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长篇小说。
课文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课文节选部分则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慢慢适应岛上孤独的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节选部分写了主人公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到骑上自己家中的雄鹅旅行前的故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
本课节选的是“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一精彩片段,写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是如何获得这些感受的?(1)鲁滨逊是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有坚毅的精神和英雄本色,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意志极为坚强、生活信念十分执着、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的人。
(2)尼尔斯原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爱捉弄小动物,变成小狐仙后,在骑鹅旅行的途中经历了许多的锻炼和磨砺,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改掉了身上的毛病,成了一个好孩子。
(3)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材课件

朗读指导
你想象出的画面是不是很美呢?快来伴着 音乐,带着对这幅美景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 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 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句意: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 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 林中鸟儿的习性。
拓展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客来主不顾,自是无良宾。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美丽的乡间小路,暮归的老牛,缤纷的 云彩……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乡村人家去看 一看吧!
安徽宏村
结构梳理
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图 鲜花绽放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霞图 月夜睡梦图
院落晚餐图 (课后第3题)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场所开阔 豪爽
质朴
词语积累(互为近义词的词语)
天高地阔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惊天动地
冰天雪地 欢天喜地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 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 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景物自然、和谐,体现喜爱
左右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上中下 结构
识字方法
看图识字:凤 凤仙花 凤凰
字理识字: 眠
形声字,目表示意思,它的形状像眼睛, 表示闭上眼睛。本义是闭目合眼,引申为睡眠。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新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公开课精品课件ppt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语文园地
人物评价方法
作品情节 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 得获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 地的眼泪。
想一想, 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jī]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mào]耋[dié]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语文园地
结构梳理
修辞手法:夸张 语 文 园 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地 二
古人年龄称谓
谢谢观看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修辞手法:夸张
语文园地
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 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 缩小的修辞方式.
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语文园地
合作探究
自由读读三组例句,重点对比不同译者 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表达意思一致 的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提问与思考
阅读时带着问题去读,思考作 者的观点和意图;同时培养自 己的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 。
朗读与默读结合
对于需要深入理解的段落或诗 歌,可以朗读出来;对于一般 性内容,可以默读以提高阅读
速度。
阅读的收获和感悟
01
02
03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欣赏和品味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 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04
快乐读书吧
推荐阅读的书目
《鲁滨逊漂流记》
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 的冒险故事,展现人类与自然斗争的 勇气和智慧。
《汤姆·索亚历险记》
描绘了汤姆·索亚和他的朋友们在密 西西比河畔的冒险经历,展现童年的 纯真与勇敢。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语文园地中,会给出一些示例,展示如何巧妙地运用词句段。这些示例包括 句子仿写、段落写作等,通过这些示例,学生可以学习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词句段的运用练习
总结词
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 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句段的 运用。
VS
详细描述
在语文园地中,会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 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词句段。这些练习包括 填空、选择、改错等题型,通过这些练习 ,学生可以加深对词句段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学生还 可以通过对照答案进行自评,及时发现自 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 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汇报人: 202X-01-03
目录
• 交流平台 • 词句段运用 • 日积月累 • 快乐读书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有日积月累及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有日积月累及意思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一个“日积月累”的环节,它提供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名言警句,旨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在这个“日积月累”环节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名言警句来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名言,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通过长期的相处和磨合,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和能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名言则表达了人生短暂、要有所作为、要追求不朽人生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除了“日积月累”之外,这个单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阅读材料,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的节选。
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提供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名言警句和阅读材料,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继续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应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是一块集知识、技能与文化于一体的宝地。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深入探索语文的魅力,提升我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我们将从词汇积累开始。
这个环节将帮助我们扩大词汇量,提升词语搭配的准确性。
我们将在语境中学习新词汇,通过理解上下文,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读读背背”活动,巩固和加深对经典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句子训练阶段。
在这里,我们将学习如何写出清晰、连贯、有力的句子。
通过模仿示例,我们将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PPT有日积月累及意思

这些句子出自 《增广贤文》。 它是我国明代 时期编写的儿 童启蒙书目。 书中集合了古 代的各种格言、 谚语。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读书只有下苦功夫,才会文采出众,一字千金。
➢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交流平台
读名著时,我回归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 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 同时他有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 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 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我特意留意描写人物语 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 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 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 太单一。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 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过了二十三天,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欢喜得要发疯了。
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作者的某种感 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强烈共鸣。
谢谢!
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饿
安
盼
厚
望
喜 欢
静
他饿得要发疯了。
这个人的脸皮比城地上也能听得见。
我盼望春天追上冬天的脚步早早到来。
小孩子太喜欢糖果了,恨不得整个世界都是糖果做的。
第一组 第一句突出强调”前所未有的 最辉煌的“夜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镇 上人们找到孩子时的欣喜若狂的状态。
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你(有修养的人)说一番话,胜过读十年书,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 鲐背——指长寿 老人。 黄发:指长寿老人。
四、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1.读名著的好处。
欣赏名著就像欣赏每一朵独一无二的美 丽的花儿一样,会让你的身心有美的享受!
2.怎样读名著。 ①在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②看到喜欢的句子、段落可将页码标注在笔 记本中。 ③可在笔记中画人物图谱,一方面清楚书中 人物关系,另一方面方面以后阅读。
(1)夸张地写法,体现了人们对两个得救的小孩子 回来后那种激动、兴奋、高兴的情绪用夸张的手法 表现出来,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2)加点部分也是使用夸张的手法,这极言新年来 得快。 (3)夸张地写法,体现八儿今天能吃到腊八粥时高 兴的样子。
2.用夸张的修辞方法选词造句。
示例:(1)安静:安静的教室里连掉在地上的一 根针都能听得见。
三、日积月累。
1.明确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
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 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 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2.年龄称谓:
13岁:豆蔻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50岁 30岁:而立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3.写作技巧。
(1)读。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通过对原文每个章节的
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 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 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2)抽。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每个章节
的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 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 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 胆地取舍。
第三课时
一、交流平台。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 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 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 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 他的这些特点。
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 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 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 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 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温柔善良而又勇敢啊!
2.强调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①上面的话题在我们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两 个,不用面面俱到,因此在阅读书时,你要针 对你选的话题进行全面的思考。 ②可以借助批注梳理自己思路,从而深入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
③表达观点时要以所读书的内容为依据,从书中 找到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有说服力。 ④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 己的尊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 了一个益友。那么这位益友会给你带来哪些 收获呢?换言之,你读这本书时有哪些收获 让你受益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有关读书心 得的问题。就同读一本书而言,不同的读者 收获也是不一样的。
二、新课。
1.讨论你将围绕哪些话题进行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新课
1.明确什么是“梗概”。 “梗概”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简略的
主要内容 (或者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2.回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 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得出结论。
作品主要在讲什么。一般有文章的头尾,然后 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去除掉外貌描写,比喻,拟人 的句子,比喻的去掉像后面的,保留前面的。拟人 的去掉拟的对象和修饰对象的词语,其它保留。不 重要的段落去掉,有时要加上一句过渡句才会通顺, 能用一句话带过的就带过,总之最重要的是中心段。
(3)连。 将抽取出来的每个章节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就是每个章节的梗概。
(4)理。 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
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每个章节成为一段 通顺的话,就成了这个章节的梗概。最后将全书各 个章节的梗概整理在一起,就是全书的梗概。
4.写梗概的要求:
(1)章节中心不变。 (2)章节顺序不变。 (3)章节人称不变。 (4)语言精练。 (5)保留主干。
谢谢观看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夸张句。 ◇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 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处都像 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 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 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 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 里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 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 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评价人物的角度是多面的, 不能太单一,多读、多思考、多方面 去考虑。相信你一定能对作者作品中 的人物进行正确、恰当的评价。
(2)我太饿了,恨不得吃掉一口吃掉桌上 所有饭菜。
(二)感悟夸张写法。
1.出示不同译者笔下的作品。 2.比较不同译者笔下的作品。 3.喜欢谁的作品,说出理由。
示例:我喜欢张友松的,因为他把“说话 ”“落泪”两个情形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 来,达到一定的渲染程度,效果良好。而其他 的作者只选一种情况做了夸张。
总结出: 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内容) ②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③有没有地方让你感觉困惑,或是奇怪,有没 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④读这本书时,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 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⑤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 事,你会怎么写? ⑥故事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借鉴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