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

第二节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与

基本结构

一、学校教育活动的类型

按活动承担的任务性质分两大类:1、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

课外活动:社团、小组

活动;娱乐活动;课

外体育活动。

班级活动

三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学校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对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间接的意义,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学科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以领导成员为核心的教育管理活动

①由校长负责的对学校工作全局性的管理

②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和总务处的管理

③教研组和年级组(教职工基层行政组织)

二、学校实践活动的基本构成

从学校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基本过程来分析其结构:

(一)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学校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教育活动的内容、教育传递手段。

1、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共同作用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内容。

“教师中心说”与“学生中心说”

“教师中心说?是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的,属于传统教育学派。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是知识与智慧的传播者;传递社会行为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是专制与权威的代表者。

“学生中心说?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

为代表提出的,属于现代教育学派。重视学生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学生的经验、兴趣需要和追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帮助者。

①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从教与学双边活动看教师是从事教的活动主体,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和教育内容都是教师要研究、加工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与教育内容都是学生学习活动中要认识、把握和内化的对象与客体。

.

.

②主导与被导的关系:

教师教的活动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既是学校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设计者与执导者;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提供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使学习活动在遇到障碍时能及时克服;提供条件,提供评价。确认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

2、教育活动内容

涉及范围宽广,包括课程内容、班级活动、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3、传递手段

内在传递手段:口头语言、体态语言、示范性动作。

外在传递手段:图形、文字、数字、音乐、公式及模型等,通过不同的设施,包括书本、黑板、幻灯机、电视机、计算机、实验设施以及各种手工操作的学习工具等实现传递。

(二)学校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构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要经历三阶段:准备

实施→

. 评价

.

准备阶段:目标任务具体化;活动步骤、方法、组织形式的确定;心理准备与

物质准备。

实施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障碍;灵活机动地补救。

评价阶段:教师自评、学生互评或自评、教师与学生共评。

. (见录像)

第三节 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第三节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受课程类型的制约。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探究每一对课程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确立理想的课程结构的基本前提。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 所谓“学科课程”(thesubjectcurriculum),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迄今为止,已出现了三种典型的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科目本位课程”(snbject-basedcurriculum)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subjects)所组成的课程。这是最传统的学科课程。春秋时期,孔子通过“删诗书、定礼乐”,确立了“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六艺”。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学校中,主要的教学科目即所谓“七艺”,包括“三艺’’(文法、修辞、逻辑)和“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大概是科目本位课程最早的形态。 若从课程思想的角度看,西方的科目本位课程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思想形态。 第一,“要素(essential)课程”说。这个学说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当由少数经过仔细选择的学科组成”。该学说产生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实践中,以“七艺”为典型代表。自古希腊时期至文艺复兴前,该学说支配了欧洲学校教育课程实践长达1500余年。 第二,“泛智课程”说。该学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由夸美纽斯创立。该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泛智论”(Pansophism)。“泛智论”的理想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因此,“泛智论”就是使人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由此发展出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比如,在“母育学校”(接收从出生至6岁的儿童),夸美纽斯就开设了20种科目——形而上学基础、物理学基础、光学初步、天文学入门、地理学初步、编年史基础、历史入门、算术初步观念、几何学初步、静力学入门、机械学入门、辩证法初步、文法学、修辞学入门、文学、音乐初步、经济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伦理学基础、宗教。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应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他身上”。这种“泛智课程”说后来在法国百科全书派的课程理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赫尔巴特主义”(Herbartianism)的创始人赫尔巴特是最早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他的课程以培养“善的意志”为根本鹄的。为了培养“善的意志”,他认为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根据这“六种兴趣”设置相应的课程。第一种兴趣是“经验的兴趣”,即了解事物“是什么”的兴趣。这种兴趣引导人去观察和亲身经验。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这些科目旨在使学生获得自然的知识。第二种兴趣是“思辨的兴趣”,即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数学、逻辑学、文法等,这些科目指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种兴趣是“审美的兴趣”,即对各种事物、大自然、艺术品、“善行”的体验和美的评价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图画、音乐、文学等,这些科目指向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感。第四种兴趣是“同情的兴趣”,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国语、外国语等,这些科目旨在培养友爱、谅解精神。第五种兴趣是“社会的兴趣”,即在交往中建立广泛联系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公民、历史、政治、法律等,这些科目旨在培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一)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一)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制度创新?上述这些问题,分明地凸显出来,成为高教界甚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确立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原则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伴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得到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

大高校组织结构图

?组织机构是组织活动的存在形式,组织活动则是组织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没有组织机构就无从开展组织经管活动,更谈不上实现经管目标。就组织这一概念有人解释为: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经管学家巴纳德则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多个人活动或力量的系统。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正常开展教育教案活动,就必须把学校各类人员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有机的系统就是学校组织机构。学校组织机构就是为完成学校教育教案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 ?经管学家孔茨认为:组织机构的设计应当职责分明,使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谁对什么成果负责;应能够排除由于工作分配的混乱和多变所造成的故障;并能提供反映和支持组织目标的决策沟通网络。由此可见,学校经管者在设计学校组织机构时应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专门化、部门化、指挥系统、控制幅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因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任何人都无法独自承担学校的所有工作,因此必须对学校工作进行分工并采取专门化、部门化,建立指挥系统,根据部门职能给予一定的权力,进行规范化经管以实现经管目标。 ? ?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两大类: ?(一)行政性组织机构,是为完成教育教案任务、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 其形式为校长办公室、教导(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职责。 (二)非行政性组织机构,是为配合、监督、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而设立的。一般包括党、群、团组织和各种研究性团体。 十所大学组织结构图 ?青岛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岛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学校组织机构资料

第四章学校组织机构 作为动词含义的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指在管理活动中要合理地分配任务和妥善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作为名词,广义的理解是指事物特定的结构形式;狭义的理解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加以安排的人与人之间有秩序和统属关系的编排形式。机构则是组织的载体。组织是机构的表现形式。学校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实体存在的外在形式,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组织机构的具体作用是:授权--通过组织机构,把上级拥有的部分权力授予下级,使其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自主地工作。监督--通过组织机构,对下级进行考核、指导、激励和督促。协调--通过组织机构,促进个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的了解,形成共识,更好合作。 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一是传统的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等“官场病”的“金字塔”式结构: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矩阵制结构。二是在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管理系统中的运用,组织大大缩减管理层空间,出现了扁平化发展趋势的结构类型。 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依据是:学校的管理目标;学校的规模;一定的社会环境。设置的原则包括:精干效率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原则;职权责统一原则;系统平衡原则。 学校组织机构种类及其地位作用: 一是学校的政治性组织机构,包括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对学校管理起监督保证作用的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支部或总支部、对学校的重大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干部和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并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党派在学校的基层组织。 二是学校的群众性组织机构,包括: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学生会组织;教育工会和教代会组织。教育工会是广大教职工的群众组织,接受上级工会的领导,同时直接地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行政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活动:主要是协助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学习,做好团结工作和生活福利工作,在民主管理中,发挥积极的参与作用。在教代会闭会期间,教育工会一般是教代会的常务委员会,要协助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 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在现行学校领导体制中,它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赋予相应的民主权力。如对校长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重要规章制度的审议权;对学校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学校干部工作作风的批评监督权;对学校干部考核、任免的评议推荐权;对在学校权力范围内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的决定权等。教代会代表应以教师为主,经民主选举产生。 三是学校的行政性组织机构,包括:校务委员会;行政会议;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校办企业(厂、场、店)管理机构。

学校组织的结构

其一是不少学者单纯套用韦伯(weber,M.)的科层制(bureau—cracy)理论,将学校作为一种科层化组织来分析,致使不少的学校组织结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成丁科层制理论的单纯应用研究。…其实,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科层制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学校组织研究:第一,学校组织并不侮工商企业组织成行政组织那样具有明确一致的目标及见有清晰可分的工艺过程,因而不可能完全于以客观评价;第二,学校组织中的主要角色是教师,而不是科层化组织中的行政人员;第三,教育工作所直接关注的是以人的变化为标志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故帅生互动关系必须广反知、情、意、行各个人团,此?i科层化组织所要求的“作人格化的”(旧p(rsonaI)特征迥然相异;第四,规模较小的乡村学校几无任何科层制特征;第五,过度的科层化必然会增加对教学人员的困扰,降低学校组织的教育效果。o在笔者看来,学校组织充其量只是一种半科层化组织.科层化并不是学校组织结构的真正特征。 其二是诸多研究只是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成分或因素(如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等)进行“分解式”的剖析,很少达于对学校组织结构总体特征的把握,结果未能真正示明学校组织结构与其他社会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 笔者以为,学校组织结构与其他一般社会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 有的个、其一在于它是异质结构,其二在于它是多权威结构。 由图可以看出,学校组织中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种基本成员:教师与学生,出于教师是社会代表者与文化传递考,而学生是社会未成熟考与文化学习者,因此他们是具有几乎互为相背约“社会属性”的组织成员。就“文化品质”而论,他们之间至少存在着两个区别。 第——,从各自的文化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来看,教师文化是 “规范性文化”,而学生文化则是“需求性文化”。如前已述,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不仅须向学生示明那些同社会要求相符的文化(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具备这些文化,即便在个人需要同社会要求相抵触、以致很难认同并乐意占有与社会要求相符的文化时,教师也因必须完成教育任务而不得不在学生面前显示出自己业已认同且具备与社会要求相符的文化。因此,教师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规范性文化”。 与之不同,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末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或至少并非首先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多种多样,且冈其并不扮演社会代表者 角色,因而其文化类型自然也就多种多样民较少伪饰,更兼学生是发展个的个体,其个体需求同社会期待之间常常会出现失调乃至冲突,放学生的个体需求性文化中往往含有较多的非制度成分。 其二是从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相互关系来看,教师文化是“权威性文化”,而学生文化是“受抑性文化”。无论学生对教师文化抱何种态度,教师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诱导性地或强制性地使学生承认或接受自己的文化,并必然会以自己的文化为参照系去评价学生文化,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或抑制学生文化的发展。教师文化可谓教师控制学生进行文化选择的一种权威性标准,与之相应的是,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而对学生进行的几乎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与“社会评价”极大地制约着学生文化的形成。当然,学生不受教师控制、完全基于自身需求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的现象也常有发生,但这种现象并非表明学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自由过程”,相反,它本身正是师生文化冲突的一种结果,甚至可视为学生受抑的直接产物。何况,即便在此时,教师也会对这种学生文化加以否定评价,干方百计阻止其继续发展。因此,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学生文化都是“受抑性文化”。这也是学生文化常常伴有逆反情绪、带有抗争色彩、从而含有较多的非制度成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教师与学生是两类各具不同“文化品质”的社会角色。学校组织主要便由这两类非

关于课程、课程类型、课程功能、课程结构

关于课程、课程类型、课程功能、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定义和内涵 研究课程改革,必须对课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学者对“课程”有近百种定义,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科学发展,课程的定义也不断趋于完善。 我国著名学者钟启泉将课程定义为: 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广义) 课程是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狭义) 近年来,课程理论发展迅猛,以上述定义为基础,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将课程的定义归纳为: 课程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 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狭义) 下表可帮助我们加深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在上述三个层次中,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是“龙头”。因为规划和设计必然要使用某种课程模式,体现其课程观念,并拉动另两个层次的编制和实施。从课程的定义不难看出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是广义教学的一

发展 部分,课程论是教学论的一个分支;课程又涵盖了狭义的教学,包含了大纲、教材、教学手段以及教法和学法。 ——摘自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 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摘自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三、课程的类型及其演变 课程类型又称课程形态、课程原型。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两种最基本的课程类型。 相关课程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融合课程 课程 核心课程(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广域课程 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科学发展,出现了一种介乎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课程类型——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在教育大词典里有两种释义:一是指最主要的学科即主干科目;二是指一种课程原型,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教育观。核心课程既不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这种教育观适应了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今被人们强调的职业分析,就是以人类基本活动——职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核心课程的理念在职教领域中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学科课程也发展出三类改进类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这三种改进类型实际上是学科不同程度的综合化。 在工业经济后期向知识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众多国家职教课程产生了质的变化,多元整合型课程——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应运而生。多元整合型课程是指采用多种课程类型之所长,经取舍、重组而成的现代职教课程类型。

10大高校组织结构图

? ? ?组织机构是组织活动的存在形式,组织活动则是组织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组织机构就无从开展组织管理活动,更谈不上实现管理目标。就组织这一概念有人解释为: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管理学家巴纳德则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多个人活动或力量的系统。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把学校各类人员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有机的系统就是学校组织机构。学校组织机构就是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 ?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组织机构的设计应当职责分明,使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谁对什么成果负责;应能够排除由于工作分配的混乱和多变所造成的故障; 并能提供反映和支持组织目标的决策沟通网络。由此可见,学校管理者在设计学校组织机构时应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专门化、部门化、指挥系统、控制幅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因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任何人都无法独自承担学校的所有工作,因此必须对学校工作进行分工并采取专门化、部门化,建立指挥系统,根据部门职能给予一定的权力,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实现管理目标。 ? ?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两大类: ?(一)行政性组织机构,是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其形式为校长办公室、教导(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职责。 ?(二)非行政性组织机构,是为配合、监督、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而设立的。一般包括党、群、团组织和各种研究性团体。 十所大学组织结构图 ?青岛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岛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学校的组织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6973989.html, 学校的组织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作者:李晓林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某种程度上,一个组织的活力和它的运作能力与其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组织的结构决定了组织的功能,并且为了加强组织的功能,首先要做的是优化组织的结构。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因此,一个帮助学校管理者管理学校和资源的科学结构对于为该学校的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效和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本文在分析学校的组织结构原理的基础上探究其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学校;教育机构;组织结构 【作者简介】李晓林,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组织的活力和它的运作能力与其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组织的结构决定了组织的功能。并且为了加强组织的功能,首先要做的是优化组织的结构。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因此,一个帮助学校管理者管理学校和资源的科学结构对于为该学校的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效和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 一、学校的组织结构 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有很强的关系。他们从环境中获取一些输入,转换它们,然后产生一些输出。它们应该是开放系统,将组织视为不仅受环境影响,而且还依赖于它们。在三种系统观点中,理性体系强烈强调结构的功能,而自然体系则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它们都有一些局限性。开放系统是两个视角的整合,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在这种系统中都很重要。 学校组织作为社会系统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元素:结构,个人,文化,政治和教育。所有这些元素相互影响,然后使组织结构化。几乎所有类型的组织,包括学校,都具有官僚结构的某些特征。在韦伯式的官僚模式中有五个关键特征:分工和专业化,非个人取向,权力等级,规则和制度,以及职业取向。明确的分工可以产生专业化。通过这种方式,组织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这在学校中尤为常见,例如教师在所有级别和科目上都有分工。非个人取向要求员工根据事实而非感情做出决策,以确保组织的平等。权力等级认为,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下级办公室都在较高级别的控制和监督之下实施组织的各种任务和职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每个官僚机构都有一套规章制度,以确保员工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职业定向要求必须保护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免受任意解雇或拒绝晋升。所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的理想结构类型。

中小学校组织架构

中小学校组织架构 附属中小学行政组织结构图 中小学的内部机构常设置的主要有:教务处、德育处(政教处)、总务处(后勤处)、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科室(科研处)、团委、工会(教代会)、保卫处(保卫科)、教研组、年级组等。 按照职能在学校内部的重要性和地位高低,以上机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级。 第一级机构为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及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第二级机构为教科室、团委、工会、保卫处(科)。 第三级机构为教研组和年级组。 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职能,以及我国学校的历史沿革,是学校中内部机构最为重要的处室。 学校办公室由于一般规模的学校没有设立的必要,在内部沟通职能不太突出的学校,显得重要性略低一点。 教科室是近年来强调学校科(教)研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内部科研机构,但由于中小学的自身科研能力不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育教学而非科研,以及教科室习惯于依附于教务处的现状归为第二级。

团委主要负责学生的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隶属于党委,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依附于德育处。 工会在学校的职能不多,保卫处的职能单一,在传统上归口于德育处。基于以上原因,这些处室划为第二级。 第三级机构的划分依据是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主要职能是协调沟通,并不具有行政职能,在学校组织中地位相对较低。 学校内设机构常规职能大致如下。 教务处:主要负责学校教学事务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以及教学事务具体安排,如排课、协调任课教师、组织招生及考试等,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枢机构。 德育处:主要负责学校德育相关事务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重点是对学校班级学生的管理,是直接面向班主任和学生的工作部门。 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后勤相关事务,为前勤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同时也是学校的财务部门。课程实施中新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总务处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 办公室:有的称为校长办公室,是学校领导的服务、办事部门,主要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贯彻领导指示和对外宣传交流,部分学校内部的人事常规事务也交由办公室处理。 教科室:我国以前并无此机构,是基于基层学校科研工作的需要而设置,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学校内部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职能。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此部门的任务和职能有加重的趋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教科室发挥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团委:学校的学生工作机构之一,其职能与德育处有交叉部分。习惯上团委主要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及学校内部宣传工作,以及作为团委内部事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建设力量。 工会及教代会:学校内部群众组织,主要维护教职工合法利益,行政职能不强,同时也是校内监督和民主评议、协商机构。 保卫处:负责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只在规模较大学校设立,行政职能不强。 教研组:我国历史较长的教师组织,由相同学科授课教师组成,主要职能是促进教师经验交流、学习,是我国传统教育中一个极为优秀的内部常设机构,在学校教师的发展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外军院校教育体系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其启示_曾明

外军院校教育体系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其启示 曾 明1,杨自文2,范玉芳3 (1.国防科技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2.国防科技大学 训练部教务处; 3.国防科技大学 系统与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建立并完善适应现代军事斗争发展和军队信息化要求的新型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改革院校类型结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这方面的改革经历和成功经验,体现了当今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可供我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育体系;院校类型结构;高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E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4)04-0079-04 一、引言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状态和相互关系。教育结构决定教育功能。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结构,并且必然要随着社会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地予以调整和优化。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 任何深刻的教育改革,首先是它的结构的改革。教育系统的结构也许是政府政策最好的表征,它最能提示教育政策的目的 。 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宏观上一般包括层次或水平结构、学科类型或专业结构、高校类型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并且相互影响和制约。其中,高等学校类型结构的调整改革在近些年来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是因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如何划分高等学校类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它又是高校定位与发展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迄今为止地方高校分类可供参考的方案,一是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分类,主要按照人才培养的学位层次分高低,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六个层次共十余个类别;二是国内学者最近提出的一种大学分类标准,将高等学校的类型由反映大学学科特点的类(如综合类、文理类、工学类等13类)和表现大学科研规模的型(如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两部分组合起来划分;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主要依据培养专门人才的类型而不只是层次的高低或科研规模的大小,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理论型、实用型、技术型等,这种方法大体上能够适用于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分类。 军队院校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一个正确处理院校类型结构调整改革的问题。事实上,过去五十余年里我军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不仅过于频繁,而且反复较大(迄今为止比较大的调整就达11次之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军队院校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矛盾论证不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人们对新型院校类型结构的改革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异,在实践上也有着诸多矛盾和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院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14次、15次全军院校会议的重要历史贡献之一,就是在我军院校类型结构调整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将全军院校调整为学历教育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两大类,朝着建立并完善新型军队院校教育体系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来是要切实按照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对分离的院校结构模式,科学地规划院校的教育训练任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军队院校的分类型指导、分层次管理,从而促进军队院校在各自的定位上发展优势,突出特色,增强效益,提高水 [收稿日期]2004-06-17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军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 军队院校教育结构研究 (AO2002,DND010830)。 [作者简介]曾 明(1947-),男,湖南祁东人,理学硕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从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

课程结构与类型

第六章课程结构 第一节课程结构概述 第二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第一节课程结构概述 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中小学教师所关注的往往是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对其它学科,尤其是学科间的联系则很少问津。因此,在教师的头脑中缺少课程结构意识。但实际上认识课程结构对于教师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课程结构所回答的问题是课程体系应包含哪些课程领域,这些课程领域彼此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 一、课程结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课程结构问题“与教育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东西方学者对课程结构问题作了持续不断的研究,但到底什么是课程结构,对课程结构的层次应如何划分比较恰当,仍是当前课程结构理论亟待回答的问题。 ㈠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结构的研究 1.国外学者的研究 在课程思想史上夸美纽斯(Comenius, J.A.)、赫尔巴特(Herbrt,J.F.)、斯宾塞(Spencer,H.)和杜威(Dewey,J.)等人的研究中都曾涉及课程结构问题,但他们的论述大多停留在课程实践层面,还未意识到“课程结构”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开始对它的研究。 在早期的课程结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课程的微观结构方面,即学科内部的结构。如被后人称之为学科结构课程论的布鲁纳(Bruner,J.)的课程思想,就是基于他对知识结构以及对学生认知方式的理解,而认为知识可以用与学习者的学习模式相适应的经济、有效的形式来组织,并提出“螺旋式”课程编制方法的。他说,教学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2]何谓基本结构?在他看来,学科结构就是支撑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以及由他们所体现的学科内部逻辑关系。如生物学中的“向性”,英语的结构规则和句型,代数的三大基本法则(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等。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是学习迁移的主要途径,不仅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差距,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而且有助于记忆。布鲁纳对课程结构的认识主要是从心理学和课程实践的角度展开的,而没有上升至自觉的课程理论层面。在课程结构的研究上,其贡献在于第一次深入到学科内部探讨了学科的结构问题,不仅为人们研究教材结构提出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具体意见,而且为课程结构思想开辟了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 随后,被誉为继布鲁纳之后主张结构课程的第二号人物施瓦布(Schwarb,J.),[3]以“科学结构”和“科学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这两个基本观点为前提,对学科结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施瓦布与布鲁纳一样,都强调学科结构的极端重要性,比较注重微观结构的分析。但施瓦布的课程结构思想有其独到之处:一是他进一步研究了学科结构的本质,指出学科结构就是“规定那门学科所研究的题材和控制其探究方法的一系列外加的概念”。二是他明确指出学科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这三个层次是:①学科的“组织结构”,即学科彼此间的关系;②学科的“实质结构”,即对学科作出规定的一簇概念;③学科的“句法结构”,即科学的方法论,指“关于学科的过程、方法以及学科打算如何运用概念去达到目的的范型”。[4]施瓦布认为,课程结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层次的结构。这个认识比布鲁纳更进了一步。布鲁纳所理解的学科结构,基本相当于施瓦布的“实质结构”。可见,施瓦布对课程结构的认识要比布鲁纳更深入、更广泛,他已认识到

学校组织结构图的制作——使用SmartArt

项目一:学校组织结构图的制作——使用SmartArt 一、项目描述 假设你是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现在领导把一份有关学校组织结构的文档交给你,让你阅读后根据资料使用Word为公司绘制一个组织结构图。

:新建文档“学校组织结构图”,然后将纸张方向设置为“横向”。方法为 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纸张方向”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横向”如图4-2所示。 ”按钮,如图

4-5插入组织结构图 4-6 输入文本 图形由两部分组成,图形区域(相当于画布)和形状,创建 图形后,默认将选中图形区域,并在其周围显示一个灰色的方框,我们也可以单击图形区域的任意处将其选中;图形区域中的图形被称为形状,它里面的“文本”字样被称为占位符, 单击即可在形状中输入文字。我们可单击选中SmartArt 形区域和各形状,并分别对它们进行编辑和格式设置。 图形区域左侧方框上的。 选中SmartArt图形 后,默认将显示 “SmartA工具设计” 选项卡

图4-8 添加“党支部” 上述操作也可选择要添加形状的项目后,在“SmartArt工具设计”选项卡“创建图形”组中单击“添加形状按钮”下方的三角按钮,在展开的列表中选“在上方添加形状”项。 图4-9 调整项目的上下位置 步骤5:单击“政教处”形状将其选中,然后在“添加形状”列表中选择三次

图5-11 输入文本后的组织结构图

步骤 2:更改样式。单击“SmartArt 样式”组中的“其他”按钮,在展开的列表中选择“优雅”项,如图 5-13左图所示,效果如图右图所示。 步骤3:我们还可以利用“SmartArt 工具 格式”选项卡设置所选SmartArt 图形区域或形状的填充、边框、效果、样式和文字环绕方式等。方法是,选中SmartArt 图形,单击“格式”选项卡标签可切换到该选项卡。如图5-14所示。 “形状”组:设置SmartArt 图形中所选形状的大小和形状(不能设置SmartArt 图形区 域)。 “形状样式”组:设置SmartArt 图形中所选形状或图形区域的填充、轮廓和效果等。 若只选中SmartArt 图形区域,则该组左侧列表中系统提供的形状样式将不起作用。 “艺术字样式”组:设置所选SmartArt 图形中文字的艺术字效果。若选中的是SmartArt 图5-12 更改形状颜色

学校组织机构资料

学校组织机构资料

第四章学校组织机构 作为动词含义的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指在管理活动中要合理地分配任务和妥善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作为名词,广义的理解是指事物特定的结构形式;狭义的理解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加以安排的人与人之间有秩序和统属关系的编排形式。机构则是组织的载体。组织是机构的表现形式。学校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实体存在的外在形式,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组织机构的具体作用是:授权--经过组织机构,把上级拥有的部分权力授予下级,使其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自主地工作。监督--经过组织机构,对下级进行考核、指导、激励和督促。协调--经过组织机构,促进个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的了解,形成共识,更好合作。 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一是传统的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等“官场病”的“金字塔”式结构: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矩阵制结构。二是在今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管理系统中的运用,组织大大缩减管理层空间,出现了扁平化发展趋势的结构类型。 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依据是:学校的管理目标;学校的规模;一定的社会环境。设置的原则包括:精干效率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原则;职权责统一原则;系统平衡原则。

学校组织机构种类及其地位作用: 一是学校的政治性组织机构,包括在中国中小学校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对学校管理起监督保证作用的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支部或总支部、对学校的重大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干部和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并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党派在学校的基层组织。 二是学校的群众性组织机构,包括: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学生会组织;教育工会和教代会组织。教育工会是广大教职工的群众组织,接受上级工会的领导,同时直接地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行政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活动:主要是协助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学习,做好团结工作和生活福利工作,在民主管理中,发挥积极的参与作用。在教代会闭会期间,教育工会一般是教代会的常务委员会,要协助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 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在现行学校领导体制中,它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能够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赋予相应的民主权力。如对校长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重要规章制度的审议权;对学校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学校干部工作作风的批评监督权;对学校干部考核、任免的评议推荐权;对在学校权力范围内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的决定权等。教代会代表应以教师为主,经民主选举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