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周金城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解决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需求的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但也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生态修复来重塑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系统。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生态保护的启示,并挑战着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难题。
结论部分呼吁加强协调,推动水利工程向更加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目标。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负面影响、生态平衡、重塑、生态系统、改善、保护、启示、协调发展、挑战、协调、生态友好、可持续利用、共同发展1. 引言1.1 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水利工程建设是指为了有效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
水利工程的建设背景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修建灌溉渠道、水库和堤坝等水利工程,以解决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从大型水库、引黄济汉工程到南水北调工程,都是为了解决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供水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和控制。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1.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越发凸显。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不仅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将对地球整体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利工程是人类为了控制和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一系列工程设施,如水库、大坝、渠道、水电站等。
这些工程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各种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防洪减灾。
通过修建大坝和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在洪水期储存多余的水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水利工程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地区,通过引水工程可以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输送到短缺的地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水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再者,水利工程可以发电,为社会提供清洁的能源。
水力发电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减少了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在河流生态方面,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
河流的流速、流量、水温等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一些洄游鱼类的通道被阻断,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此外,水库蓄水还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包括森林、草地和农田,破坏了原有的陆地生态系统。
在土壤和地质方面,水利工程可能引发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
水库周边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蒸发积聚在地表,造成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水库蓄水增加了地壳的压力,可能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对气候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大面积的水体改变了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了空气湿度,导致降雨量和气温发生变化。
而且,水库蓄水后,水体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加,可能导致周边地区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栖息地,使得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一些珍稀物种可能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濒临灭绝。
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还可能带来移民问题。
为了修建水库等设施,往往需要搬迁大量居民,这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土地和家园,面临重新安置和适应新环境的困难。
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在调控水利、配置水资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工程能够起到消除水灾,缓解旱情,调蓄水源、保持水土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水利工程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水利工程修建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优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地质破坏与地貌改造,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明确这些不良影响,并采取科学的解决对策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对陆生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是对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地貌的全新塑造与改造,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改造规模较大,范围较广,很有可能导致地质破坏、地震灾害等等,具体原因为: 地壳应力不断上升,水渗入断层,断层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润滑度上升,这样就导致了岩石缝隙中的水压力大增!水存入以后,工程水位会不断上升,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出现坍塌、坡体水土流失或者岩石错乱失稳等问题,堤岸出现渗漏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四周或岸边的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必然会形成巨大的生态环境危害。
同时,伴随着施工建设的进行,必然会改变一些地貌、改造一些生态环境,这样就容易造成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受到影响,一些陆生动植物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无法获取食物与生存空间,从而将发生迁徙或转移,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机。
工程施工,例如: 新规划的城镇与交通线路等都会侵占与侵蚀原有的动植物生长与生存空间,这样就是对最初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危急到很多物种的生命延续。
1.2对水生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同样也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使原本浅水域变成深水域,原本的活水变成静态的死水,这样的水系、水体变化都必然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使他们丧失栖息地,失去原本适合的生存环境。
其中大坝的施工建设会引发多方面的生态问题:(1)堤坝截滞河流。
不仅会淹没河流上游的农业耕地,同时也会破坏下游河流的径流规律,会使生物种类减少。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它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树立环保理念,完善相关制度,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开发和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以更好地发挥生态价值,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首先,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会采取施工截流措施,容易造成附近水流速度过快,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是相关人员环保意识差,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各种垃圾流入河流,改变水资源的酸碱度,严重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发展,造成农业用水短缺。
最后,水库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可以起到防洪和蓄水的作用。
但是,在水库运行过程中,会对河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导致河流水面变宽,下游流速降低,在实际运行中也会严重影响水质。
例如,在水库运行期间,河流流速将发生变化。
在雨季,河流流量可能会减少,流速会降低,导致更多的污染物沉淀。
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土壤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河流下游的泥沙量将继续增加,影响下游的水质。
1.2对水资源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人工控制河流流量,如截流和导流。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坝区水流较大,水体流速较快。
然而,下游将受到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人工控制将导致下游水体流速显著下降。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河流下游的泄洪能力将下降,旱季将逐年延长,河流周围的湿地面积将减少,甚至河流可能被切断,这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往往会积累大量垃圾。
如果这些垃圾不及时处理,在长期的作用下,可能会进入河流并影响河流的水质。
1.3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建设用地面积得到保证,水库周围的土壤和植被将受到破坏,原有的种植区将转化为水利工程建设区,使植被不能发挥原有的维持地表的生态作用,从而加剧土壤侵蚀,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分析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项目的作用,就需要正确的处理和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项目建设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指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
标签: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并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保护环境,并发挥水利项目的作用。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重点从其对陆地环境以及河流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其或多或少会对陆地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水利项目施工中,必须要对所占用土地区域进行清理,这样就会破坏该地区的花草树木以及农田等,同时,项目建设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水,缺乏完善的污水及废水处理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就会直接排到周围的土地当中,造成较大的污染。
生活在此地的居民以及动物等都会受到影响。
同时,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也会淹没大量的土地,改变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进而会破坏生物链,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
1.2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于河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会对河流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者为了方便,会对天然的河流进行截流施工,这样就会对河流的环境帶来不良的影响,改变河流局部流段的水深以及含沙量等。
同时,当水库完成蓄水之后,水位相对升高,也会淹没周围的农田,水资源的蒸发量会发生改变,该区域的降水量同样会发生变化,如此循环,将会对河流环境产生影响。
而在太阳的照射之下,水库的水温和河流原有水温之间会产生差异,这也会影响到河流的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水利工程建设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之一。
然而,水利工程建设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水体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方面。
水利工程建设会改变自然水体的水流路径和水位,从而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
此外,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引起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肥力,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水生态环境的条件,导致许多原生物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进而引起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为了应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应加强环境评估和预测。
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预测,以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将生态保护纳入整个工程的规划中。
其次,应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如进行退化湿地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修复等,以促进损失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再生。
此外,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对于已经启动的水利工程,必须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和管理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最后,应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应加强环保意识,将生态保护纳入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评估和预测,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以及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土地利用的变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的基本影响、具体案例、应对措施等方面,详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基本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的调控: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大型水库的建设可以调节河流的水量,解决干旱和洪涝问题。
然而,水库的建设也会导致河流水质的变化,如水流速度的减慢、营养物质的富集等,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2. 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河流、湖泊和湿地的自然环境,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大坝的兴建会阻断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迁移和繁殖,导致鱼类资源减少,损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土地利用的变化: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使得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或改变。
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等现象导致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探讨几个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案例:1. 三峡水库的建设: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对长江的水资源进行了有效调控,解决了洪涝灾害和干旱问题,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三峡水库的建设也导致了多个生态问题。
大坝截断了长江的鱼类迁徙路径,对江中鱼类资源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水库的蓄水量和水位变化也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湿地、鸟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
2. 广东南粤水库的建设:南粤水库是广东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解决了该地区的供水问题,但也导致了一些生态问题。
南粤水库的建设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湿地的减少、鱼类资源的下降等问题。
当地的湿地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看到了栖息地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减少或弥补这些负面影响:1. 环境评估和合理规划: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研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水利工程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不可避免地对地方生态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我们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水利工程对地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1、防洪减灾水利工程中的堤坝、水库等设施可以有效地调节河流水量,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洪水的危害程度。
这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减少了洪水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为地方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2、水资源调配通过修建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可以将水资源从丰富地区调配到短缺地区,满足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水需求。
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有助于改善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和土地的改良。
3、发电效益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
水利工程中的水电站可以在不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下,为地方提供大量的电力,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促进航运河道整治、船闸建设等水利工程措施可以改善河流的通航条件,提高航运能力。
便捷的航运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减少陆路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水利工程对地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1、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1)改变河流的水文情势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改变河流的天然流量、流速和水位等水文特征。
例如,水库的蓄水会导致下游河道流量减少,流速减缓,这可能会影响鱼类的洄游、繁殖和生存,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2)影响水质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慢,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水质恶化。
同时,水库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等也可能会加重水库的污染程度。
(3)破坏河流生态连通性大坝的建设会阻断河流的连续性,使河流生态系统被分割成不连续的片段,影响物种的迁移和基因交流,降低生物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周金城
发表时间:2019-02-21T10:39:31.9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周金城朱文华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很多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在使用上就尤为谨慎。
江苏民生建设有限公司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很多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在使用上就尤为谨慎。
而水利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为经济发展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利工程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主要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措施,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影响
引言
最近十数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迅速增加,在抗洪、调流、发电、水运、灌溉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不过也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建成后,会引发区域内环境结构、生态系统以及资源等的变化,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人们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过度开发生态资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
目前我国正逐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过程中,在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上,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及生态污染。
因此,水利工程作为国家水利资源调配建设的主要工程,对其工程建设方式的改进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势在必行。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其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做到对水资源的最大利用。
现如今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应加强对水利工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更有效可持续的利用水资源。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电输电工程对河流自然环境的改变上,发电输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河流的自然结构,给河流中的水生物带来一定威胁。
目前水利工程主要采用对河流截流或改道的方式,国此会影响河流的天然地理形势,例如,导致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变动,河段水位上升或下降,以及天然河流环境遭到生态破坏等问题。
还有的河流会对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例如水库蓄水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以及导致淹没河岸周围的农田,或者导致农作物长期浸泡在水中。
而且水库蓄水还可能导致水的蒸发量持续增加,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加,因此对河岸周围降水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还会对河流水体结构发生影响,从而使依赖河流的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再例如,蓄水后水库的面积会明显增大,会改变河流区域原有的水温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水利工程还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废水污水可能因此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问题,并且造成水库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
2.2对当地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接下来便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会占用大量的陆地面积,淹没大片土地。
便造成了大量的草地、植被等的破坏,对陆地上的生物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河流中的生物。
水利工程的修建,也在不知不觉中对河流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水流的流速、流向都会对水中的生物生存、繁殖产生影响。
而这些不利影响,对生物的繁衍来说,可能是致命性的打击。
毕竟短时间被,生存环境的破坏,无法迅速适应环境。
其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一旦某一种生物生存环境遭受到了挑战,很可能对河流内在的食物链造成破坏,进而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2.3影响当地气候环境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该区域的水域面积必然会明显增长。
当地的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因素会发生变化。
在完成水库的建设时,因受到太阳光线的直射,水库中水的蒸发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便是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除此之外,水汽交换会因水利工程建设的落成而有所变化,以水面交换来替代原先的地表交换,周边环境的湿度会因此而增加。
3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策略
3.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绿色环保材料的引进,全面强化对废气废水的治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全面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切实避免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运用有效的措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建立起完善水利工程周围生态环境的反馈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跟踪,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影响环境问题进行及时修正。
第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操作管理机制,明确各道建设工序的管理办法,强化使用有效全面的工程环境治理措施,解决具体建设中问题,发挥出具体岗位人员在工程质量控制与环境保护作用,有效减少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3.2完善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优先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对于各种废弃物,必须做好处理,满足相关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尽可能减少和消除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反馈体系,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状况,做好实时跟踪调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3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水利工程建设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寻求两者间的最大平衡。
然而,因人为修复时间的不确定性,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往往不能很快得到修复。
在建立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明确备用金制度,明确补偿主体及生态影响范围,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有效协助补偿系统的运转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补偿
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
此外,要明确还原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辐射作用的重要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补偿系统对改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共同建设良好的循环系统。
3.4构建水利工程的环保体系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应当形成完善的水利工程环保工作体系,着力系统化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环保有效性。
首先,形成完善的教育与宣传培训机制,切实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环保宣传工作,对周围居民企业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取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其次,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管理与治理工作,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区域的管理工作水平。
3.5重视施工监管
应该对管理和惩罚的力度进行强化,对于超出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行为,需要做好严厉惩处,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超标排放,必须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同时处以一定罚款,保护好生态环境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辅相成,生态环境恶化必然制约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这为日后建立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提供了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晶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J].吉林水利,2015(10).
[2]王越军,候怀欣,韩会军.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21).
[3]李蓉,郑垂勇,马骏,赵敏.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2009(02).
[4]刘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质量探索.2016(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