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论文

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论文

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康复系统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将40例慢性精神病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病人入住“精神病康复者之家”,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训练、服药、社交技巧、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财、工作等方面;对照组病人在精神科普通病区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18个月后,以“生活技能评估表”评估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经18个月的系统功能康复训练后,个人生活自理、服药自觉性、社交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财、工作等方面能力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实施康复系统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疗效很好,对其各项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80-01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

精神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社会功能大多明显受损,对周围的人和事基本都是态度冷漠、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因此,全面加强对精神病病人的康复训练,促进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至2011年7月的慢性精神分裂症40例,病程5年以上,住院2次以上的共有24人。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0人,男11人,女9人,年龄在34-78岁,平均年龄42.4岁;对照组20人,男12人,女8人,年龄在29-68岁,平均年龄31.8岁。

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系统康复训练方法:将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病人入住“精神病康复者之家”,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训练、服药、社交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财、工作等方面;对照组病人在精神专科普通病区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保持原来所用药物不变。

太极拳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

太极拳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
络宁对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有 良好治疗效果 。
关键 词 糖 尿病周 围神 经病 变 脉络 宁 中图分类号 : 5 7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78 (0 8 0 —0 90 R 8. B 10 —5 5 20 ) 10 4—1 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与 血管障碍 、 谢紊乱 、 代 血身免 疫 反应及遗传等多种 因素 有关 。笔 者采用 脉络 宁治疗 糖尿周 围神经病变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 0 年第 2 卷第 1 08 1 期 JMe ho L r o 2 , o 1Jn2 0 dT er a V 1 1N . , 0 8 8P c . a
4 9
脉络 宁 治疗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5 疗 效 观 察 O例
用 Y 检测] 。
2 3 本 组 治疗 前 后 血糖 、 脂 、 化 血 红 蛋 白水 平 的 变 化 . 血 糖
I I 临床资料 .
诊 断为糖 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患
者 5 ,男 2 , 2 O例 ( 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岁 , 97 糖尿病疗 程 1 2 , ~3 年 平均 9 3 , 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疗程 5 月~6 .年 糖 个 年。主要症状 和体 征为 四肢麻 木 , 肢体疼 痛 , 膝及踝 反射减 退, 肢体触及痛感减退 , 下肢肌萎缩 , 神经传导速度异常 。
1 2 治 疗 方 法 .
上述指标 均有变 化, 但无 统计 学意义。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普遍认为是 由于血管 障碍 、 血管供 血不足 、 代谢紊乱 、 自身免疫反 应及 遗传 因素等 多种 综合 因 素 引起 。中医根据久 病则瘀 、 病则 痛的原则 , 为有效 的 久 认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医疗研究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医疗研究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医疗研究摘要:为了探讨新的康复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我院建立了花园式病房、运用半开放式管理、以及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模式来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一系列院内康复训练措施1年,对康复训练前后分别用panss、nosie量表及服药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观察疗效。

我们对患者的治疗分别进行6个月和9个月后,sdss和adl均显著减分,内康复训练措施1年后,效果更是显著。

我们运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康复医疗方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的肯定,开展院内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面康复有积极作用,所以值得试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对象方法【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37-02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医疗,目前在国内外已有很大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我们对1987年来中国残疾人的调查结果中得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残疾率高达80%到90%,精神分裂症的康复问题,向来都是国内外的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精神康复是指由于精神疾病造成精神残疾在精神药物的控制下,调整精神残疾所带来的限制,重新获得或开发失去的技能。

只要对患者的康复有利,都及时接受和解决,患者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我们不单是应用药物去控制精神病的症状,从而达到医疗康复的目的。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医疗,目前在国内外已有很大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把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治愈,回归到社会,即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手段方法是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必要措施。

我院对院里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院内康复训练措施的探索,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

1治疗康复对象和方法1.1康复对象。

对象是来自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长期住我院康复病区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常对患者和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1. 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帮助患者按时按量地服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支持性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促进康复。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社会工作者、康复人员和志愿者的支持,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和物质上的帮助,减少社会孤立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4. 生活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缺乏自理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帮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例如自我照顾、社交交往、职业技能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 症状减轻: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减轻,例如幻觉、妄想等症状减少,情绪稳定。

2. 生活质量提高:经过康复护理的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3. 康复率提高:通过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率得到了提高,一些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 家庭支持增强:通过康复护理,患者的家庭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有效的康复。

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奥瑞姆自护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1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并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进行自理教育及健康宣教,最后采用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经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后,142例患者治疗前后ipros评分均存在差异性显著(p<0.01),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疗情况、讲究卫生及关心和兴趣等方面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及提高。

结论通过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瑞姆自护模式;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9-02美国著名的护理学家奥瑞姆指出,在护士提供咨询、指导及健康教育的条件下,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独立满足自护需要,如在缓解期及慢性期应用部分补偿系统及支持教育系统,该自护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其中男79例,女63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6.4±8.9)岁;病程4-36年,平均病程(14.7±3.5)年。

病例纳入标准[2]:①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②排除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等患者;③均知情并自愿参加。

1.2 方法 14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并积极开展各项综合护理;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患者的自护需要及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运用不同的系统实施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评价

内 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 r noi Me 0 1年 第 4 n e gl dJ2 1 Mo a 3卷 第 l 1期
1 381
精 神分 裂 症 患者 实 施 系 统康 复 训 练效 果 评 价
宋 立 枝
( 内蒙古精 神 疾病学 组 织 制 定 的 < 国 急性 胰 腺 炎诊 中 断指 南 ( 案 )诊 断标 准[ 草 > 引。
2 护 理
高 治愈率 , 降低 死亡 率 。
1 临床 资料
2. 心 理 护 理 1
由于急性 胰腺 炎起病 急 , 痛 剧烈 , 疼 尤其重症 急
20 0 9年 1月 ~2 1 0 0年 l 2月 , 科 共收 治 急性 我 胰腺 炎 7 8例 , 5 例 , 2 男 1 女 7例 ; 龄 2 ~7 年 7 1岁 , 平 均 年龄 4 8岁 ; 型急性 胰腺 炎 5 轻 9例 , 重症 急性 胰 腺 炎1 9例 。 患 者有 不 同 程 度 的 腹 痛 、 胀 、 心 、 腹 恶 呕 吐 、 热 、 尿 淀粉 酶 增 高, 常 规 、 肾功 能 异 常, 发 血 血 肝 其 中有 7例呼 吸功 能障 碍。均符 合 中华 医学 会 消化
1. 观 察 指 标 3
使用 简 明 精 神病 评 定 量表 、 会 功 能缺 陷 筛选 社 量表 、 症状 自评 量表 对所 有 患者 于入 组前 、 出院 6 个 月后进 行 评定 , 以判 断 患者 的预 后效 果 。
1 4 数 据 处 理 .
对照 组精 神 分裂 症患 者行 精神 科传 统的 常规 治 疗及 护理 , 复组 的 患 者 在 对 照组 常规 治 疗 及 护 理 康
症的病 因未 完全 明 了, 物 治疗 和 康 复 训 练 已取 得 药 定 进展 , 离患者 完全 回归社 会仍 有差 距 。 距 本文通 过对 2 1 0 0年 1月 ~2 1 年 1月 康复 组 01 与对 照组 患者 的康 复 训 练 满意 度 , 明精 神病 评 定 简

支持性心理治疗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中效果评价

支持性心理治疗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中效果评价

支持性心理治疗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中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罹患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探究支持性心理治疗内容、应用成效。

方法: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6月20日,截止时间:2022年6月20日,研究患者30例,均为以上阶段内医院收治,而后根据需要做分组处理,即: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奇偶数字法,且2组患者临床检查后发现,各项指征与“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符合,各组中收纳患者15例;其中,常规药物用于对照组,在此同时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实验组中应用,就2组最终效果展开对比。

结果:关于BPRS评分,治疗工作实施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据差别小,P>0.05;治疗后阶段,该评分改善明显,且对照组、实验组比较,后者表现低,P<0.05;总有效率中,实验组VS对照组,数据更高,P<0.05。

结论:康复治疗阶段,在减轻疾病症状,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有效率提升方面,支持性心理治疗具备优势,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总有效率;支持性心理治疗;评价精神分裂症,为多发疾病,临床患病率达3.8%-8.4%,属于个人行为、情感的异常表现[1];起病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较为普遍,即:焦虑、抑郁、攻击暴力、自残、自杀;行为、思想异常、幻觉、错觉等,持续进展阶段,有较高危害性,不仅会损害患者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2]。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疗内容,探究罹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汇总。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中,筛选患者均已确诊,即:慢性精神分裂症,而后在奇偶数字法下,将抽取患者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2组病例数为30,资料抽取时间为:2020年6月20日至2022年6月20日,分析如下。

对照组:共计15例,性别方面,女患/男患为7例:8例,年龄抽取时,最小、最大值为25岁、56岁,平均值测定后为(40.55±1.38)岁;实验组:共计15例,性别方面,女患/男患为6例:9例,年龄抽取时,最小、最大值为28岁、54岁,平均值测定后为(41.09±1.22)岁。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情感、认知和行为异常。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患者与康复护理人员紧密配合进行康复护理,有望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讨论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评价。

一、康复护理的方法康复护理是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综合性精神康复服务。

康复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逐步改善其生活状况,实现社会功能再生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康复护理包括以下内容。

1、药物治疗:药物是处置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主要方法,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目的是控制或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防止复发。

2、心理治疗:细分为认知行为治疗、情感治疗和家庭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妥善处理情绪问题,改善认知和行为,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3、康复技能训练:康复技能训练的目的是训练患者实用的生活技能,如厨艺、日常清洁、做家务等,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游戏、音乐、体育等方式让患者学习新技能,增强其对生活的兴趣。

4、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在康复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社交能力,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

训练内容包括如何表达、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沟通等。

5、康复教育:康复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接受医学知识和康复知识,并有助于患者自我治疗和管理疾病的能力。

二、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是康复护理最直观的体现。

康复护理希望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波动等。

如果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都代表着康复护理达到了一定的目标。

2、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也是康复护理的重要目标。

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沟通技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功能,降低精神分裂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07T17:12:08.6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欧榕燕黄清如林敏
[导读]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或家庭已经成为慢性精神疾病康复发展的必然趋势。

欧榕燕黄清如林敏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或家庭已经成为慢性精神疾病康复发展的必然趋势。

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除需坚持服药外,还要特别重视社会功能训练和开展精神疾病知识的普及工作,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康复。

本文就我科实施的康复治疗对慢性分裂症病人的疗效做以下报告。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疗效结果【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428-0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2008 年4 月到2010 年4 月期间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均为女性。

其入组标准为:①符合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病程大于或等于2 年,③年龄大于或等于30 岁,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中随机抽取60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 例)
1.2 方法
1.2.1 对研究组实施康复治疗的措施:①给予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②针对患者存在的具体的社会功能缺陷进行康复指导,如社交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学习,生活自理指导,以及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训练,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③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基本职业能力(如工作纪律,互相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和职业技术培训,④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集体和个别心理治疗相结合,运用规范的系统心理治疗技术进行访谈干预。

1.2.2 对于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了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未做其他处置。

1.2.3 评定工具和观测指标。

在6 个月的研究期内,用简明精神病量度表(BPR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1]分别在入组时、入组第3 个月、和第6 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研究期内病情复发或者恶化的标准重点参照BPRS中的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即BPRS的第4、7、11、12、和15 项)其中任何1 项评分超过5 分或者任2 项评分每项超过4 分,则确诊为病情复发或者恶化。

[2]2、结果详见附表,从表中可知,入组时两组间BPRS总分和NOSIE总评估分无显著性异(t 值为0.36 与0.58,p>0.5).在康复治疗的第3 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BPRS总分明显下降(t=8.95p<0.01),NOSIE总评估分明显上升。

(t=10.38 p<0.01)至6 个月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BPRS总分和NOSIE总评估分更呈明显差异。

(t 各为16.9 与39.29 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比较(X±S)
3、讨论
住院期间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精神症状有全面好转,不良情绪明显改善,社会功能也有可显著改善。

研究组无一例复发,而对照组发生5 例复发。

这表明进行康复治疗在稳定患者病情,降低复发率方面有较大优势,是一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1]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Brid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rientEvaluation.NOSIE)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P81,P214。

[2]徐志达、翁永振、候也之等。

药物自我处置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随访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32:96-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