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计算方法标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说明退休金计算公式有下面三种: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基础养老金月誉昌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某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某1.2%,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
养老金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1、缴费年限长短,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2、缴费水平高低,缴费水平的高低也冲虚皮会直接散差影响到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3、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4、受退休年龄影响,55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所除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
退休年龄越往后,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算起来会略高一些。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是?参考以下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算法。
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
一般,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脊岁辩+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一些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5019555170(2)基础养老金。
为缴费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缴费年限25年。
基础养老金=25年某1%某8000元=2000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比如 1.5%,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6%。
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金计算方法
首先,企业退休金的计算基数是根据个人的工资水平确定的。
在中国,退休金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在企业工作的年限和工资水平综合计算得出。
通常来说,退休金计算的基本工资是个人在退休前一年的年平均工资。
其次,根据企业退休金的政策,退休金的计算还要考虑个人的工龄。
通常来说,工龄越长,退休金计算的比例越高。
例如,一般的企业退休金
计算方法是:前10年按每年工资的10%计算,超过10年的每多一年,按
每年工资的1%递增计算。
也有一些企业实行逐年递增的计算方法,即退
休前10年按每年工资的10%计算,11年按每年工资的11%计算,以此类推。
另外,企业退休金的计算还需要考虑职业年金的因素。
对于缴纳过职
业年金的人员,企业退休金的计算一般会扣除职业年金的部分。
职业年金
是企业和职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个人缴费部分是根据个人工资的一定
比例进行的。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退休金计算方法是根据个人的贡献度来确定的。
这种计算方法主要考虑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贡献,例如根据个人的工作
成绩、荣誉等来确定退休金的数额。
在计算企业退休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如,对于个别职工在企业工作期间发生过调动、降薪或者升职调整工资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企业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
不同的政策和标准。
在制定退休金计算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
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规划和设定,确保公平公正。
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的退休金计算规定和政策,提前做好个人规划和准备。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一、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基本养老金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或工资档次以及工龄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职工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例×部分月数×月数/12其中,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当地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确定;职工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例是指职工个人工资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一般来说,工资较高的职工比例会较低,工资较低的职工比例会较高;部分月数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月数,一般规定为参保年限减去法定退休年龄的月数,例如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参保年限为35年,则部分月数为5年(60岁-35年=25年);月数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月数,一般规定为参保年限的月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累计计算的。
职工每个月的养老保险费中一部分会划入个人账户,这些资金会根据一定的投资收益率进行累积,并在职工退休后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发放给职工。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个人账户累计积分计算法是将职工缴费时间与个人账户金额进行乘积累计,最后根据公式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个人账户记账法是根据每月缴费金额和缴费时间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会设定封顶线或封底线,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一定的上限或下限。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主要考虑职工的工资和工龄等因素,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则主要考虑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累积。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上海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方法整理

上海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方法整理一、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1.计发月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月份为2024年1月1日以后直至退休所在年度12月31日止的每个月。
2.缴费年限: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为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到退休当月止的月数,总缴费年限不超过30年。
3.缴费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月份前12个月连续缴费基数的平均数。
4.缴费基数: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基数按照其缴费年限确定,不同年限对应的缴费基数有所不同。
5.计发比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按照退休当月的缴费年限确定,退休当月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比例增加0.5%,最高计发比例为40%。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1.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比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比例为退休当月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当地适用的月人均退休金的比例,具体比例根据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2.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储存额为退休当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部分加公共基金部分)和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部分加公共基金部分)的差额。
三、补充养老金计算方法:1.补充养老金计发比例:补充养老金计发比例按照退休当月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个人年龄、退休当年个人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具体比例根据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2.补充养老金额度:补充养老金额度为退休当年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差额。
3.调整养老金:根据国家规定的物价、收入等指标调整当年的养老金。
四、个人缴费计算方法:1.个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基数为个人实际缴费的工资金额。
2.个人缴费比例:个人缴费比例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缴费,具体比例根据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企业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个人缴费等几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计算规则和比例,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为大致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以相关政策规定为准。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企业退休职⼯养⽼⾦的计算⽅式不少退休职⼯缺乏对退休养⽼⾦的知识了解,每⽉领取的养⽼⾦亦不知道怎样得出的。
对此,下⾯将详细为您说明企业退休职⼯养⽼⾦的计算⽅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基础养⽼⾦⽉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和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的平均值为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企业退休职⼯养⽼⾦的计算⽅式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1、基础养⽼⾦⽉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和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参保⼈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2、个⼈账户养⽼⾦⽉标准为个⼈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数。
计算公式为:个⼈账户养⽼⾦=参保⼈员退休时个⼈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数3、过渡性养⽼⾦⽉标准以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4、过渡性调节⾦以当地现⾏标准为基数,2006年⾄退休的按⼀定⽐例计发。
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
5、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平均⼯资×本⼈平均缴费⼯资指数。
本⼈平均缴费⼯资指数=(a1/A1+a2/A2+……+an-1/An-1+an/An)÷N。
公式中:a1、a2……an-1、an为参保⼈员1992年⾄退休上⼀年各年的缴费⼯资;A1、A2……An-1、An为1992年⾄参保⼈员退休上⼀年各年的全省职⼯年平均⼯资(2001年起为全省在岗职⼯年平均⼯资);N为参保⼈员1992年1⽉1⽇⾄退休上⼀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
其中:对每年1⽉⾄6⽉退休的⼈员,An、An-1均取该年上上年全省在岗职⼯年平均⼯资;对每年7⽉⾄12⽉退休的⼈员,An取该年上年全省在岗职⼯年平均⼯资。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一、基本养老金计算
基本养老金是根据职工的工龄和缴费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个人缴费工资÷平均缴费工资基准×基
本养老金月平均数
1.个人缴费年限: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的年限。
2.个人缴费工资:职工最近15年缴费工资的平均数。
3.平均缴费工资基准:根据国家规定的平均工资基准,一般是最近几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
4.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数:由国家规定,一般为国家平均工资的百分之
六十。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及投资收益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费个人账户总额×个人账户月提取比例
1.个人缴费个人账户总额: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及政府补贴
的金额之和。
2.个人账户月提取比例:一般是按照不同年限划分的提取比例,例如
前5年可提取60%,5-10年可提取50%,10-15年可提取40%等。
综上所述,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即是根据基本养老金计算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两个方面综合计算。
首先根据职工的工龄和缴费基数计算基本养老金,然后根据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及投资收益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最后将两者相加,得到职工的总退休金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区对退休金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执行标准要根据当地政策规定执行。
此外,随着养老金制度的和完善,计算方法也可能有所调整,职工在退休前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政策规定。
国企退休工资的计算

国企退休工资的计算一、退休工资的基本构成1.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是国企退休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由国企按时足额缴纳的,其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月工资(工作后6个月工资的平均数)×退休工龄×退休金比例。
退休金比例根据不同的退休年龄和工作年限而有所不同,一般是在30%至70%之间。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账户累积金额和个人服务年限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积金额×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比例。
个人账户养老金比例根据不同的退休年龄和个人账户交费年限而有所不同,一般是在2%至4%之间。
3.补充养老金补充养老金是国企根据企业利润和其他相关政策发放的额外养老金,不同国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二、退休工资的计算标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国企退休工资的计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龄计算工龄是指个人在国企工作的年限,计算时一般按照实际工作年份为准,不包括在学校学习、参军和其他非正式工作的年限。
2.月工资计算月工资是指退休前6个月工资的平均数,一般不包括加班、奖金等额外收入。
3.退休金比例退休金比例是根据个人退休年龄和工作年限确定的,一般在30%至70%之间,具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执行。
4.个人账户养老金比例个人账户养老金比例是根据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确定的,一般在2%至4%之间,具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执行。
三、退休工资的调整和支付退休工资的调整和支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调整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国企退休工资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维持退休工资的实际购买力。
2.养老金调整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国企退休工资中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会按照一定的调整比例进行调整,以适应养老金水平的变化。
3.养老金支付四、退休工资的维权途径如果国企退休工资的计算存在问题或不满意,退休人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1.向国企人力资源部门递交申诉信,要求核查和调整退休工资的计算。
江西退休工资标准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退休工资的发放提供法律依据。
2.依法严厉打击骗取、冒领退休工资等违法行为,维护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本标准对江西省退休工资的构成、计算方法、调整因素、发放与管理、审核与监督、福利待遇补充规定、社会化管理服务、统计与报告、政策宣传与培训、争议处理、信息公开、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江西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标准执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退休工资管理服务水平,为江西省退休人员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四、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补充规定
(一)冬季取暖补贴
1.根据江西省实际情况,为退休人员发放冬季取暖补贴。
2.冬季取暖补贴的标准和发放时间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另行制定。
(二)丧葬补助
1.退休人员去世后,按照国家规定发放丧葬补助。
2.丧葬补助的标准和申领程序按照江西省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遗属抚恤
1.退休人员去世后,其符合条件的遗属可享受遗属抚恤待遇。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定期对退休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3.退休人员对本人退休工资有异议的,可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复核申请。
(二)监督机制
1.建立健全退休工资发放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定期对退休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对违反退休工资发放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2.遗属抚恤的标准、范围和申领程序按照国家和江西省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社区服务
1.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计算方法标准
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计算方法
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了改革,具体办法待贯彻实施后再作宣传。
以下介绍的是现行办法(执行至2007年8月31日):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人员,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到达正常退休年龄退休的人员和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人员,其基础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省、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数为基数,按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含推算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对1995年底前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年限)满15年的人员(病残退休和破产提前退休人员除外),按照本个人全部缴费年限减去1998年1月1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再除以全部缴费年限,乘以退休年度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的5%,发给调节金。
并实行新老计发办法对比,就高执行。
(2)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职)的人员和按照国务院关于破产关闭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或生活费)除个人账户养老金,即:1996年1月1日后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
120所得数额外,其余部分均按每提前1年退休扣减2%计算。
(3)另外,再按1999年6月底前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年限),每满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发给1元。
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以本人退休时省、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数*20%+按照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含推算储存额)/120
企业退休工资的补贴
2011年1月起,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税总局已经公布了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今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具体来说,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
其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
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企业退休的养老保险
因病或非因工伤残提前退休的职工,其养老保险待遇如何确定?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的复函》(劳社部函[2000]171号)规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的职工,与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中提前退休人员、按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有破产工业企业的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一样,实行基本养老金减发办法,即每提前一年减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
减发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及各种补贴) (1 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
提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除了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可以提前退休外,还有哪些职工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1999年3月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除了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可以提前退休外,其他办理提前退休的范围限定在两类情况:一是
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企业中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
其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
二是有三年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
其依据是劳动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补充通知》(劳社部发[1998]6号)。
3年压锭任务完成后,此政策不再执行。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关于提前退休的规定是:破产企业中因工致残或者患严重职业病、全部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作为离退休职工安置。
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经本人申请,可以提前离退休。
从上述两个文件中可以看出,对提前离退休的条件是有严格限制的。
即:一是仅仅限于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111个城市适用;二是限于破产的国有工业企业;三是距离本人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四是经本人申请。
根据劳动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分流安置工作的补充通知》(劳社部发[1998]6号)规定,有压锭
任务的纺织企业,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的下岗职工方可提前退休:一是纺纱、织布两个工种中的挡车工;二是工龄满20年,在挡车工岗位上连续工作满10年且办理提前退休时仍然在挡车工岗位上;三是距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四是技能单一,再就业确有困难。
另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及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33号)规定,关闭破产的资源枯竭矿山的全民所有制职工(含劳动合同制职工)执行提前5年(男55周岁,女干部50周岁,女工人45周岁)退休的政策。
其中,从事经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它有害健康的特殊工种职工可提前10年(男50周岁,女40周岁)退休。
具体条件为: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以上;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以上;从事其它有害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以上。
企业退休的年龄依据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