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徐客专初步设计补充细则(送审2010.3.16)
郑西客运专线新、旧平面控制系统及其各自设计中线转换相关问题探讨

郑西客运专线新、旧平面控制系统及其各自设计中线转换相关问题探讨李伟【摘要】《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颁布的滞后,造成新、旧2种控制系统共存的现象.为尽快采用新的控制系统,确定已经施工的线下工程满足新系统的要求,需找出新、旧平面控制系统的各自设计中线的相互关系,并完成转换.在新的坐标系统下,用坐标转换法确定新坐标系统下的中线位置,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统的长度变形差值在新系统中予以等分,保证原施工图可以继续使用,在线下工程完成后按新的坐标系统生成新的线路平面交铺轨单位使用.【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2(003)006【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平面控制系统;B级GPS控制网;设计中线;曲中;平差;无砟轨道;铺设精度;长度变形【作者】李伟【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木建筑设计研究二院,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241 前言郑西客运专线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批在黄土地区修建并铺设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其最高设计行车速度达350 km/h。
对如此高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设,我国无任何勘察、设计经验。
而勘察工作是设计的依据和根本。
本线的勘测工作初期参照的规范主要有(铁建设[2003]13号)《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京沪测规》)、(TB 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以下简称《测规》)等,以及本工程施工图(全线线下工程已经大部分开工)完成后铁道部才颁发的《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无砟测规》)。
《无砟测规》颁布的滞后,造成新、旧2种控制系统共存的现象。
为尽快采用新的控制系统,确定已经施工的线下工程满足新系统的要求,需找出新、旧平面控制系统的各自设计中线的相互关系,并完成转换。
2 勘察设计阶段的平面控制系统在本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平面坐标系统的选择按《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的要求,采用投影于测区抵偿高程面的任意中央子午线1°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边长投影变形值限差≤25 mm/km。
新建郑徐客专ZXSD标大拨接方案(终)

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郑州铁路局代建ZXSD标西南西北联络线改线线路拨接施工组织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徐客专ZXSD标工程指挥部二〇一四年十月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范围............................................................................................................................. - 1 -二、工程概况 .................................................................................................................................... - 2 -2.1工务部分.............................................................................................................................. - 2 -2.2信号部分.............................................................................................................................. - 3 -2.3供电部分.............................................................................................................................. - 3 -三、施工步骤 .................................................................................................................................... - 3 -四、施工人员安排 ............................................................................................................................ - 5 -4.1施工段落划分...................................................................................................................... - 5 -4.2 施工领导小组..................................................................................................................... - 6 -4.3各区段人员分工及职责 ................................................................................................ - 6 -五、施工主要工机具安排 ......................................................................................................... - 13 -六、技术标准 .................................................................................................................................. - 16 -6.1联络线................................................................................................................................ - 16 -6.2安全线................................................................................................................................ - 16 -6.3 技术标准........................................................................................................................... - 17 -6.4接触网................................................................................................................................ - 17 -6.5 LKJ数据............................................................................................................................ - 20 -七、施工工艺 .................................................................................................................................. - 20 -7.1作业时间安排.................................................................................................................... - 20 -7.2点内接触网配合作业时间及内容.................................................................................... - 20 -7.3信号配合施工内容............................................................................................................ - 21 -7.4轨道施工工艺.................................................................................................................... - 22 -7.4.1 铺轨施工............................................................................................................... - 22 -7.4.2 道碴生产和运输................................................................................................... - 24 -7.4.3 线路整理............................................................................................................... - 25 -7.4.4 道床施工工艺....................................................................................................... - 25 -7.4.5 道岔施工工艺....................................................................................................... - 28 -7.4.6 轨道整理施工工艺............................................................................................... - 31 -7.5信号施工工艺 (34)7.5.1施工方法 (34)7.5.2施工工艺 (36)7.6接触网施工工艺 (37)7.6.1施工方法 (37)7.6.2施工工艺 (38)八、安全风险分析 (43)九、施工要点安全保证措施 (43)十、工务安全保证措施 (46)1、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46)2、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47)3、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47)4、人员安全技术措施 (48)十一、接触网安全保证措施 (49)1、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交底会制度 (49)2、轨道车辆使用的安全措施 (50)3、接触网带电安全警示措施 (51)4、质量保证措施 (51)十二、信号安全保证措施 (53)1、施工中安全关键点 (53)2、技术措施 (53)3、安全保证措施 (54)十三、通信光电缆安全防护措施 (55)十四、雨季施工及防洪安全保证措施 (56)1、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6)2、防洪安全保证措施 (56)十五、应急预案 (57)1、预警行为 (57)2、应急组织机构 (57)3、应急响应的启动程序 (58)4、应急处置 (58)5、应急物资保障 (59)6、作业人员受伤后的输送线路和工具 (59)附件1、防护示意图 (60)附件2:工务施工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表 (61)附件3:接触网施工安全卡控表 (62)附件4:电务施工安全卡控表 (63)新建郑徐客专ZXSD标商丘西南联络线改线线路拨接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根据郑州铁路局建设管理处—郑建函〔2014〕25号会议纪要要求,对商丘西南西北联络线改线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相应修改并于2014年3月25日审批通过。
郑徐客专招标商务文件附件

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招标采购附件1: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采购招标包件一览表序号包件号物资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材质计量单位需求数量交货时间投标人资格要求标书售价备注1 ZX-W-01 H型钢柱GH240A/7.6 吨28022014.12.10日前1.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须具有投标物资中最大规格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3.生产企业必须具有有效期内原铁道部颁发的《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证书》或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或原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CRCC产品认证证书;4.投标物资须具有运行速度300km/h及以上客专供货业绩,开通运营一年(含)以上,出具相应的购售合同影印件及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处(机务处)开具的运营证明影印件;5.不接受代理商和联合体投标5000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图号:通化(2008)1301 H型钢柱GH240B/7.6 吨 1H型钢柱GH240A/7.8 吨108H型钢柱GH240A/8.3 吨20H型钢柱GH240A/9 吨 5H型钢柱GH240A/11 吨28H型钢柱GH260A/7.2 吨 3H型钢柱GH260A/7.6 吨333H型钢柱GH260A/7.8 吨43H型钢柱GH260A/8.5 吨 2H型钢柱GH260A/9.5 吨55H型钢柱GH260A/11 吨75H型钢柱GH260B/7.8 吨32H型钢柱GH260B/9.5 吨 2H型钢柱GH260B/11 吨7H型钢柱GH260C/9.5 吨24H型钢柱GHT240A/7.6 吨1220H型钢柱GHT240B/7.6 吨1812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招标采购H型钢柱GHT240B/7.8 吨268H型钢柱GHT240B/8.2 吨1063H型钢柱GHT240B/8.3 吨44H型钢柱GHT240B/8.4 吨155H型钢柱GHT240B/8.5 吨272H型钢柱GHT240B/8.8 吨68H型钢柱GHT240B/9 吨 6H型钢柱GHT240B/9.5 吨180H型钢柱GHT240B/11 吨252H型钢柱GHT240C/7.6 吨19H型钢柱GHT240C/7.8 吨 1H型钢柱GHT240C/11 吨 4H型钢柱GH280C/11 吨21 T梁桥H型钢柱TQ-GH240A 吨336T梁桥H型钢柱TQ-GHM 吨344T梁桥H型钢柱TQ-GH240B 吨43T梁桥H型钢柱TQ-GHT240B 吨238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招标采购T梁桥H型钢柱LTQ-GH240A 吨88T梁桥H型钢柱LTQ-GH240B 吨8T梁桥H型钢柱LTQ-GHT240B 吨82T梁桥H型钢柱LTQ-GHT260A 吨 5T梁桥H型钢柱LTQ-GHT240B/8.2 吨 2T梁桥H型钢柱LTQ-GHT240C/8.2 吨 22 ZX-W-02 H型钢柱GH240A/7.6 吨23842014.12.10日前1.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须具有投标物资中最大规格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3.生产企业必须具有有效期内原铁道部颁发的《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证书》或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或原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CRCC产品认证证书;4.投标物资须具有运行速度300km/h及以上客专供货业绩,开通运营一年(含)以上,出具相应的购售合同影印件及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处(机务处)开具的运营证明影印件;5.不接受代理商和联合体投标5000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图号:通化(2008)1301 H型钢柱GH240B/7.6 吨 1H型钢柱GH240A/7.8 吨151H型钢柱GH240A/8.5 吨 2H型钢柱GH260A/7.6 吨579H型钢柱GH260A/7.8 吨31H型钢柱GH260A/8.5 吨 3H型钢柱GH260A/9.5 吨 4H型钢柱GH260A/11 吨31H型钢柱GH260A/11.2 吨17H型钢柱GH260C/9.5 吨67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招标采购H型钢柱GHT240A/7.6 吨429H型钢柱GHT240B/7.6 吨1852H型钢柱GHT240B/7.8 吨146H型钢柱GHT240B/8.2 吨925H型钢柱GHT240B/8.4 吨104H型钢柱GHT240B/8.5 吨198H型钢柱GHT240B/9.5 吨105H型钢柱GHT240B/10.8 吨 2H型钢柱GHT240B/11.2 吨23H型钢柱GH280C/9.5 吨23H型钢柱GH280B/7.8 吨7H型钢柱GH280B/11 吨 13 ZX-W-03 格构式钢柱G250/15 吨352014.12.10日前1.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投标物资须具省部级或以上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3.投标物资须具有运行速度300km/h及以上客专供货业绩,开通运营一年(含)以上,出具相应的购售合同影印件及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处(机务处)开具的运营证明影印件;4.不接受代理商和联合体投标1000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图号:通化(2006)1001 格构式钢柱G350/15 吨263格构式钢柱G450/15 吨54格构式钢柱G500/15 吨 6格构式钢柱G650/20 吨31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招标采购格构式钢柱Gz250/15 吨 2格构式钢柱Gz350/15 吨37格构式钢柱Gz450/15 吨804 ZX-W-04硬横跨支柱BGZ6-9.6 吨282.42015年2月份1.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投标物资须具省部级或以上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3.投标物资须具有运行速度300km/h及以上客专供货业绩,开通运营一年(含)以上,出具相应的购售合同影印件及铁路局(集团公司)供电处(机务处)开具的运营证明影印件;4.不接受代理商和联合体投标1500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图号:通化(2008)1401-V 硬横梁PC2-15 吨16.7硬横梁PC2-20 吨81.8硬横梁PC2-25 吨55.8硬横梁PC2-30 吨14.0硬横梁PC2-35 吨9.8硬横梁PC2-40 吨22.3硬横梁吊柱V-52-3 吨69.8T梁桥硬横跨支柱吨226.9T梁桥硬横梁YHK-B 吨109.3T梁桥硬横梁YHK-M 吨27.9T梁桥硬横梁吊柱YDZ 吨77.3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物资招标采购附件2投标申请表申请单位投标项目名称法定代表人招标编号投标联系人投标内容联系电话法人委托人传真电话邮箱注册资金单位地址申请投标范围:(注明拟投标段/包件)申请单位(章)年月日。
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警务区施工方案-41页word资料

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ZXZS标段警务区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1)二、工程概况 (2)2.1工程简介 (2)2.2主要工程数量 (2)三、施工组织及施工计划 (4)3.1施工组织 (4)3.2施工计划 (4)3.2.1施工进度安排 (4)3.2.2劳动力计划 (4)3.2.3机械设备计划 (6)四、施工方案 (7)4.1施工总原则 (7)4.2施工顺序 (7)4.3主要施工方法 (7)4.3.1施工测量 (7)4.3.2条型基础及圈梁施工: (8)4.3.3钢筋工程 (8)4.3.4模板工程 (10)4.3.5混凝土工程 (12)4.3.6砌体工程施工 (14)4.3.7脚手架工程 (15)4.3.8地面工程 (17)4.3.9屋面工程 (17)4.3.10门窗工程 (19)4.3.11装修工程 (20)4.3.12防雷接地工程 (21)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2)5.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22)5.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2)5.1.2质量保证体系 (22)5.2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24)5.3技术保证措施 (24)5.3.1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24)5.3.2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25)5.3.3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25)六、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7)6.1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27)6.1.1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27)6.1.2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27)6.2制度保证措施 (28)6.3组织管理及技术保证措施 (29)6.3.1人身安全保证措施 (29)6.3.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保证措施 (29)6.3.3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30)七、施工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32)7.1施工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工作流程 (32)7.2危险源预防及应急措施 (32)7.2.1火灾 (32)7.2.2触电 (33)八、文明施工措施 (36)8.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36)8.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6)8.3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36)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现行的建设工程设计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技术指南等;2)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站后施工图(代建范围)沿线警务区郑徐客专施图(房)-1201代建;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9;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9;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9;7)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9;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9。
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彩)城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图(中心城)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建设时序图(中心城)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彩)第一章概述 (6)1.1 设计背景 (6)1.2 设计依据、设计年度 (8)1.3 设计范围、设计分工 (10)1.4 工程概况 (12)1.5 前阶段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3)1.6 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概述 (31)第二章主要技术标准 (48)2.1 行车组织 (48)2.2 车辆 (49)2.3 线路 (49)2.4 轨道 (51)2.5 车站 (53)2.6 区间 (54)2.7 人防 (55)2.8 供电 (55)2.9 通信 (55)2.10 信号 (57)2.11 票制及售检票 (57)2.12 通风与空调 (57)2.13 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 (58)2.14 给排水及消防 (58)2.15 综合监控 (59)2.16 自动扶梯与站台门 (59)2.17 自动灭火 (60)2.18 控制中心 (60)2.19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61)第三章客流预测 (62)3.1 预测的客流量 (62)第四章行车组织及运营管理 (80)4.1 行车方向 (80)4.2 列车运行交路 (80)4.3 系统设计输送能力 (81)4.4 车站配线 (82)4.5 列车牵引计算 (83)4.6 运营计划 (83)4.7 运营管理 (84)4.8 组织机构与定员 (85)第五章车辆 (87)5.1 车辆选型方案及编组 (87)5.2 主要技术条件 (87)第六章线路及土建工程 (94)6.1 线路 (94)6.2 地质概况 (99)6.3 路基 (101)6.4 轨道 (109)6.5 限界 (119)6.6 车站建筑 (126)6.7 车站结构 (138)6.8 区间结构 (153)第七章机电设备 (167)7.1 供电系统 (167)7.2 通信 (174)7.3 信号 (185)7.4 自动售检票 (186)7.5 综合监控 (188)7.6 通风与空调 (188)7.7 给排水及消防 (192)7.8 自动扶梯与电梯、站台门、防淹门 (194)7.9 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门禁 (201)第八章停车场 (204)8.1 停车场基本功能及任务 (204)8.2 停车场 (204)8.3 综合维修工区 (206)8.4 总平面布置 (206)第九章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209)9.1 基本功能及任务 (209)9.2 车辆段 (210)9.3 综合维修基地 (214)9.4 总平面布置 (215)第十章控制中心 (218)10.1 概述 (218)10.2 工程规模 (218)10.3 控制中心综合监控接入方案 (220)10.4 控制中心大屏接入方案 (221)第十一章防灾 (223)11.1 车站防灾 (223)11.2 区间防灾 (225)11.3 车辆段停车场基地防灾 (226)11.4 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226)11.5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228)11.6 电气 (230)11.7 防灾通信 (231)第十二章安全防范 (237)12.1 视频监控系统 (237)12.2 车站安检系统 (238)12.3 门禁系统 (239)12.4 电源与接地系统 (242)第十三章人防 (243)第十四章环境保护、安全防护与劳动卫生 (246)14.1 环境保护 (246)14.2 劳动安全卫生 (257)第十五章征地、拆迁与管线改移 (264)15.1 征地 (264)15.2 拆迁 (264)15.3 管线改移 (265)15.4 交通疏解 (267)第十六章工程筹划 (270)16.1 全线工程设计进度计划 (270)16.2 总工期计划和年度进度计划 (270)16.3 工程实施阶段划分和主要进度指标 (271)第十七章总工程量及总概算 (272)17.1 总工程量 (272)17.2 总概算 (274)附件:附件一: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支撑性文件(单独成册)附件二: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历次专家评审意见文件汇编(单独成册)附件三: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历次专家评审意见执行情况报告文件汇编(单独成册)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背景1.1.1 城市背景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
郑徐客专邻近营业线路基施工方案11.19

郑徐客专邻近营业线路基施工方案11.19
一、引言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郑徐客专邻近营业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展开。
本文旨在阐述施工方案并提出执行计划。
二、工程概述
1.施工地点:郑徐客专邻近营业线路
2.施工内容:基础设施建设
3.施工时间:11月19日起
4.施工范围:涵盖整个邻近营业线路
三、施工方案
3.1 现状调研
在施工前,将对施工区域进行现状调研,明确地形地貌和土地情况。
3.2 工程准备
1.调查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2.租赁所需机械设备和器具。
3.确定施工人员组成和人员培训计划。
3.3 施工流程
1.清理场地: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和垃圾。
2.测量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基础施工位置。
3.基础开挖:开展基础挖掘工作。
4.铺设基础构造物:进行基础构造物的浇筑和铺设。
3.4 施工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2.引导相关人员注意施工细节,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安全与保障
1.作业人员需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
2.保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
3.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监管。
五、执行计划
根据上述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并实施。
结语
通过对郑徐客专邻近营业线路基施工方案的详细规划,我们将为铁路运输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持。
希望本次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为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徐州枢纽相关工程大湖联络线、徐州动车存车场房建专业静态验收报告(报)1

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徐州枢纽相关工程大湖联络线、徐州动车存车场房建专业静态验收报告上海铁路局二O一六年七月目录一、房建专业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本次验收主要房建设备 (3)(三)主要参建单位情况 (4)二、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4)三、主要技术标准 (5)四、静态验收依据 (6)(一)设计规范 (6)(二)验收规范及标准 (6)(三)房建施工设计文件及相关批复文件 (7)五、静态验收机构组成及成员 (8)(一)成立静态验收小组 (9)(二)房屋专业验收组 (9)六、专业验收情况 (9)(一)验收准备 (9)(二)验收范围 (9)(三)各专业验收过程 (11)七、静态验收结论 (13)八、下一步工作安排 (13)九、静态验收记录及附表 (13)(一)(二)(三)(四)(五)(六)一、房建专业概况(一)工程概况郑徐客专引入徐州枢纽相关工程,均在江苏省境内。
根据《上海铁路局运输处关于郑徐客专及相关联络线命名、起止点位置专题会议纪要》(上铁运施函[2014]103号)和《上海铁路局运输处关于公布郑徐客专及其引入徐州枢纽相关工程设计协调会纪要的通知》(运技函〔2015〕116号)文件规定,新建徐州至大湖联络线工程相关新建及改造线路分别命名为陇海线上、下行线和徐州联络线上、下行线。
陇海上行线起点为大湖站108#道岔尖轨尖,终点为徐州站43号道岔尖轨尖,里程范围K211+023至K224+059,延展长度13.036公里。
新建陇海上行线自徐州站82号道岔引出,占用徐州站小货场、牵出线及合肥车辆段徐州检修车间部分股道线位,沿既有京沪客车上行线西侧行走,上跨黄河故道后和京沪正线折向东,穿越上海铁路局徐州职工培训基地,然后上跨既有京沪货车外绕线,二次跨越黄河故道后与上行客车联络线并行,经大湖站新铺112号道岔,与既有陇海上行线大湖站新铺108号道岔侧向衔接。
还建被占用的徐州站小货场、牵出线及合肥车辆段徐州检修车间股道相关工程。
保护古迹解决方案

保护古迹解决方案篇一: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目录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 .................. - 1 -(一)编制目的 ................................................ ..................... - 1 -(二)编制依据 ................................................ ..................... - 1 -二、使用范围 ................................................ .............................. - 1 -三、工程概况 ................................................ .............................. - 1 -四、成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 ................................................ ...... - 3 -(一)领导小组成员 ................................................ ............. - 3 -(二)、领导小组职责 ................................................ ........... - 3 -五、文物保护组织管理措施 ................................................ ...... - 3 -六、文物保护措施 ................................................ ...................... - 4 -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 .............. - 5 -(一)预防和预警机制 ................................................ ......... - 6 -(二)预警支持系统 ................................................ ............. - 6 -(三)应急响应 ..................................................................... - 6 -八、监督管理 ................................................ .............................. - 9 -(一)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 ................................................. - 9 -(二)责任与奖惩 ................................................ ................. - 9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一)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类危及文物安全的事件的发生,依据国家和江苏省、安徽省有关规定、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初步设计桥梁补充设计细则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初步设计桥涵补充设计原则20100224一、项目名称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初步设计。
二、工程内容(1)、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正线线路长度361.941km(至徐州东站中心DK363+791.102),建筑长度360.522km(至线路终点DK362+372.389)。
其中河南省境内线路长252.826km,安徽省73.436km,江苏省34.26km。
(3)既有线改线商丘站西南联络线,改线范围XNLDK0+700~XNLDK1+693.22,改线长度0.993km;西北联络线,改线范围XBLDK0+000~XBLDK1+300,改线长度1.3km;施工便线,设计范围为BX1DK0+000~BX1DK0+800、BX2DK0+000~BX2DK0+169.48,设计长度为0.8km、0.17km。
铜山站既有陇海下行线改线,改线设计速度:160km/h,改线范围GLHDK0+000~GLHDK2+054,改线长度2.054km,为客货共线铁路。
(4)动车组走行线三、主要设计规范、标准四、主要技术标准(一)一般技术标准(1)客运专线正线主要技术标准①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②正线数目:双线。
③设计速度:350 km/h。
④线间距:5.0m;⑤最小曲线半径:7000m。
⑥最大坡度:20‰。
⑦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⑧牵引种类:电力。
(2)其他线路主要技术标准①跨线列车联络线本次设计所涉及的跨线列车联络线按以下速度标准设计:见总体设计文件跨线列车联络线的设计标准,系根据所确定的设计速度,按相应速度标准的设计规范造、排水体系、伸缩缝)》(通桥8388A)。
桥梁综合接地参通号(2009)9301。
②轨道结构类型:正线桥梁均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③双线桥面二期恒载重(包括钢轨、扣件、轨道板、CA砂浆、底座、防水层、保护层、人行道遮板、栏杆等):二期恒载:直线158kN/m,曲线172kN/m。
④建筑限界跨越客运专线的建筑限界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第1.0.7条办理。
净高为7250mm。
客运专线跨越普通铁路时,桥下净空按“建限-1”办理。
对跨越拟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时速200km/h线路,按铁科技函【2004】157号文,最低高度7960mm;对其他低速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其最低高度与接触网专业协商确定。
客运专线跨越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时,建筑限界按《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第1.0.9条办理:电气化区段最低高度7500㎜。
客运专线跨越城市道路及公路时,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及各省交通主管部门发文要求办理,且客运专线跨越二级及以上标准的公路和城市主干道时,其桥下净高(高速公路不小于6.0m,国道、省道不小于5.5m);跨越三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和城市次干道,其桥下净高不小于4.5m。
必要时,根据线路等级,考虑预留0.2m的路面翻修富余量。
小型立交:乡村道路、机耕道的净空尺寸按下列考虑:村道净高4.5m,立交净宽≥8.0m,机耕道净高4.0m,立交净宽≥4.0m。
桥下净空的确定尚需考虑施工临时设施可能占用的净空高度。
(二)与线路有关设计标准1、客运专线正线(1).有砟轨道有砟轨道结构高度(单位:m)注:内轨处轨顶至砟底的厚度,不含路拱高度。
(2).无砟轨道无砟轨道结构高度(单位:mm)注:轨道结构高度为内轨轨顶至底座底面的距离,不含路拱高度。
(3)区间正线按线间距不变的双线设计,曲线地段以左线(下行线)为基准。
(4)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区间正线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 各竖曲线参数选用见线路纵断面标注。
2、其他线路(1)联络线及动车组走行线铺设普通轨无缝线路(2)郑州枢纽内新建的南→东疏解线、北→西疏解线、东→南疏解线;徐州枢纽内新建铜山联络线。
有砟轨道结构高度(单位:m)注:内轨处轨顶至砟底的厚度,不含路拱高度。
(3)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按非无缝线路设计。
(三)与路基有关设计标准1、路基面宽度及形状无砟轨道双线路基面宽13.6m,线间距5m。
一般不考虑曲线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触网立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计算确定。
路基面形状为梯形,混凝土基础底面为平面,混凝土底座边缘以外两侧设4%的向外横向排水坡。
路基面以下基床表层与底层、底层与基床下部路堤接触面自中心向两侧设4%路拱,形状为三角形。
标准横断面形式如下:350Km/h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图350Km/h无砟轨道双线路堑(硬质岩石)标准横断面图350Km/h无砟轨道双线路堑(特殊岩土与地下水丰富地区)标准横断面图350km/h 无砟轨道双线路堑(一般土质及软质岩石)标准横断面图2、基边坡形式及坡率 (1)路堤边坡形式及坡率路堤边坡坡度表路堤边坡形式采用梯形断面;一般情况下路堤边坡坡率依据其填料性质按“路堑边坡及支挡建筑物设计参数一览表”采用,浸水地段边坡放缓一级。
(2)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①路堑两侧设不小于2m 的侧沟平台。
②路堑边坡坡度视岩性、风化程度、软弱结构面、边坡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可参考按下设计。
路堑边坡及支挡建筑物设计参数一览表注:路堑均设宽2m侧沟平台,在土石分界处、透水与不透水层交界面处,设置宽2~3.0m平台。
3、桥台基坑回填桥台台后基坑基础横桥向宽度范围内以混凝土回填;台前基坑采用原状土回填。
4、与路基相连的涵洞涵身范围内基坑以混凝土回填,出入口前基坑采用原状土回填。
(四)与站场有关设计标准1、站内跨线桥桥墩位于正线一侧,桥墩内侧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小于2.44m,位于站线一侧不小于2.15m,位于站场最外站线的外侧不小于3.10m。
2、桥上无缝道岔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联梁上。
3、无逢道岔位于桥上的桥梁,参照铁道科学研究院2004年7月版《京沪高速铁路高架桥车站无逢线路设计原则(暂行)》布置。
(五)与环保有关设计标准1、声屏障的设置由环保专业负责,声屏障设于桥面作业通道栏杆处,桥面上预留声屏障的连结装置。
2、隔音板高度为轨面以上大于或等于2m。
3、由环保专业提供全线需设置声屏障的详细里程,供统计梁部数量用。
(八)与防灾报警有关设计标准1、跨越客运专线的桥梁(公路桥等)应设置防护网,并在两端延长防护网设置。
2、桥墩台有可能受车、船等撞击时,应设置防撞装置,或考虑桥墩、台承受车、船撞击力。
五、有关地震设计指标及气象资料(一)地震资料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郑徐客运专线全线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分段如下表:郑徐客运专线地震动参数分段划分表(二)气象资料:详见各省范围内的气象资料说明六、桥跨布置及梁型选择(一)、路桥分界填土高度根据节约土地的国策和环保的长期要求,结合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其基本原则为:一般城镇地区为4~6m,除城镇以外的线路地段,桥路分界高度参考地路专业提供的设桥原则及对各工点具体要求办理,但一般应≤8.0m,以避免高桥台大锥体。
(二)、客运专线除特殊设计的工点外,其余桥梁孔跨采用客运专线常用的各种通用图,并以跨度32m梁为主,24m梁一般仅作调跨使用。
(三)、常用跨度桥梁尽量按等跨布置,减少变跨桥梁,便于架桥机架梁。
考虑到景观要求,在使用24m调整32m桥跨时,采用与32m等高箱梁的处理措施。
(四)、结构高度受控制时,可考虑采用小刚架或连续刚构。
(五)、跨度24m、32m箱梁,以预制架设施工为主;当受地形条件、交通和施工组织制约无法运梁等因素限制无法预制架设施工时,结合工经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考虑现浇施工;设计时注意不同施工方法采用的梁部设计通用图图号的不同。
(六)、需现浇施工的桥梁优先采用32m简支箱梁,桥梁高度不高时,研究采用多孔小刚构桥式。
(七)、跨越等级公路的孔跨要考虑规划的影响。
尽量满足各省交通厅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对于跨度的要求。
不能满足要求时,孔跨布置要考虑基础施工对公路的影响。
(八)、目前有通用图或参考图的梁型列表如下:其它特殊工点,单独研究。
(十)位于车站渡线区、咽喉区、联络线、疏解线、走行线等布设18#及以上高标号道岔区段上的桥梁,单独研究。
(十一)孔跨布置应尽量避免设置轨道伸缩调节器。
七、桥梁支座桥梁支座采用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简支梁盆式橡胶支座:通桥(2007)8360。
联络线T梁,采用TZ支座。
通桥(2007)8160。
特殊梁跨连续结构等,采用球型支座。
沉降难以控制区段,可考虑采用调高支座。
八、墩台、基础设计(一)墩台设计1、常用跨度桥梁墩台,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台;墩高大于20m时采用空心墩,墩高小于20m时采用流线形实体桥墩。
2、水文桥梁与水流夹角较小时采用单圆柱墩。
3、当桥梁总长较长、且墩高变化较大时,桥墩可以分段布置成不同类型桥墩,其分段注意选在房屋、树林密集处,避免在空旷处采用两种不同墩型。
4、通航河流采用重力式桥墩及基础设计时,桥墩采用钢筋护面,并计入船舶撞击力;船舶撞击力按TB10002.1-2005第4.4.6条计算。
5、当桥墩台有可能受到汽车撞击时,跨越高等级公路者,宜采用吸能型软性防护;跨越低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者,宜采用刚性防护;刚构双薄壁墩采用上下游设体外防撞设施处理。
当无防撞措施的桥墩结构,应考虑汽车对桥墩撞击力,验算汽车撞击状态:顺汽车行驶方向撞击力1000kN,垂直汽车行驶方向撞击力500kN,力作用点位置离地面高1.2m。
(二)基础设计1、桥梁基础类型一般采用扩大基础和桩基础。
2、当基坑开挖深度松土大于4m、硬土大于5m时,采用桩基础。
3、桩基一般选择承载力较高的岩层、砂卵石层、硬塑粘土层等作为桩底持力层。
当桩底土σ0<500kPa时,按摩擦桩设计;桩基础桩底进入较软岩(如泥质砂岩)W2风化岩层者,当σ0≥500kPa时,按柱桩计算;当桩长较长、且σ≥500kPa地层埋置较深时,同时按摩擦桩和柱桩进行计算比较,取其较短者,桩中心距采用2.5d,桩身配筋到桩底;桩底进入硬质岩W2风化岩层者,按柱桩设计。
桩底置于W3岩层上时,一般按摩擦桩设计,硬质岩且σ0≥500kPa者,可按柱桩设计,桩身配筋按柱桩设计。
4、岩石试块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值,按地质专业提供取用;如地质专业未提供,极软质岩按8σ0取值,硬质岩和软质岩按10σ取值,C值可内插。
5、水文桥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计算墩台基础冲刷以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及桩基自由长度;岩石冲刷可根据《桥涵水文》建议值参考采用。
6、基顶或承台顶应埋置于地面以下0.5m左右,位于水中时可露出塘底但不高于常水位;城市道路立交桥基顶或承台顶高程结合路面构造、管线分布情况综合考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