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使学生理解和认识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1.1 铁路运输1.2 公路运输1.3 航空运输1.4 水运1.5 管道运输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1 铁路运输的优缺点2.2 公路运输的优缺点2.3 航空运输的优缺点2.4 水运的优缺点2.5 管道运输的优缺点3.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3.1 自然环境因素3.2 社会经济因素3.3 技术因素4.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4.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2 优化资源配置4.3 提高经济效益5. 案例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与发展5.1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 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分别介绍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

3. 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讲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4. 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5.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范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使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的特点和优缺点,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3.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交通运输问题的案例,学生进行分析和建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1. 公路运输:灵活、便捷、适应性强,适合短途和长途运输。

2. 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适合长途运输。

3.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度高,适合长途和国际运输。

4. 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适合长途和大宗货物运输。

5. 管道运输:安全性高、损耗小,适合输送液体、气体等物质。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1. 地理位置:沿海、沿河、沿湖等地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2. 人口密度:人口密集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3.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1.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交通运输问题的案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提出解决方案。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交通运输数据,了解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社会经济因素
来多少决定了内河航运的客货运输 的需求量
[例2]
(2011·全国高考)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
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
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C.气候 B.地质 D.水文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
经济因素
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 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 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
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
影响分析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
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
答案: B
6.(2012·苏锡常镇一模)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川藏铁路建设位置示意图。
材料2: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
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 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 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 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 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统和其他对 要求 海港:有背风、避浪、 外交通有方 水深的海湾,且交通 便的直接联 便利的地方 系的地点
3.内河航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 自 河流长度、密度 主要影响 影响通航里程

河流结冰期
影响通航时间
因 河流流速、深度、 影响航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载重 素 宽度
量和船只通行量
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贸易往
答案: (1)一、二
横断山脉
雅鲁藏布江谷地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由良到差)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⑤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管 道
远程、量大、易挥发或外 流货物(气体或液体)
1、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1)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 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等特点(2)公路运输的发展速 度不如铁路运输快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水路 运输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 (4)航空运输是最快捷 的现代运输方式 A.(1)(2) B.(1)(3) C.(1)(4) D.(2)(4)
三个层次
五纵: 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 柳线、宝成—成昆线
郑州商丘
徐州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 三横: 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影响因素
• • • • • 自然条件 (影响变小) 经济水平 (决定性因素) 社会发展 技术水平 (提供保证) 资源开发
思考: • 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经过哪几个省区? • 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南昆铁路经 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 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 • 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 贵高原,所经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起伏,地质条件复杂, 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区242千米,可溶性岩区375千米。 膨胀土区146千米,被称为“地质博览”。该铁路穿过258 座隧道,经过476座大中桥梁,工程难度前所未有。
----科技含量高
南昆铁路的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 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及著名 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
运量小,运费较高,机动 灵活方便、对自然条件适 应性强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 效率高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 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 强、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为后续学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布局两大部分。

交通运输方式部分介绍了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及选择;交通运输布局部分则探讨了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航道等)和交通运输站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等)的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中对交通运输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特点和选择的依据缺乏系统的认识。

(二)学习能力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学习兴趣交通运输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会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存在困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理解交通运输线和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交通运输线路图,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正确的交通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交通运输线和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历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历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历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包括运输速度、运输成本、运输量、灵活性等。

2、掌握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如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

4、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一)交通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之一,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适合短途运输和小批量货物的运输。

但公路运输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运输量较小,而且受路况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运输量大、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成本较低,适合长途运输和大宗货物的运输。

但是,铁路运输的建设成本高,线路固定,灵活性较差。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水路运输的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河流的通航条件、海洋的风浪等。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运输速度最快,适合长途、急需、贵重物品的运输。

但航空运输的运输成本高,运输量小。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体和气体货物。

管道运输具有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但管道运输的投资大,线路固定。

(二)交通运输布局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的密度也较大。

同时,经济因素还会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社会因素人口的分布、城市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布局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

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会向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产业发达的地区布局。

(3)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设施的改进、通信技术的应用等,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布局的优化。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是每个城市或国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为交通运输关系到城市的运营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此文档中,我们将会探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定义交通运输是指将人和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和要求来选择与使用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如自行车、火车、汽车、船舶、飞机和轨道交通等。

而交通运输的布局是指城市或国家在交通运输体系上的规划和布局,它对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具有关键影响。

二、影响因素1.城市或国家的经济城市或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决定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使用飞机和高速公路等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更加频繁。

而在发展中国家或农村地区,人们依然依赖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如马车和单车。

2.人口数量和密度人口数量和密度也是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国家,地铁和轨道交通是更为普遍的选择,而在人口较少的地区,人们通常使用汽车和单车等交通工具。

3.技术和设施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例如,高速公路和高铁在运输速度和效率上更加优越;而地铁和公共汽车则更加适合在城市交通中使用。

4.环境和气候环境和气候也是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因素之一。

一些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发展上更为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因此,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便成为了不少城市的首选。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也将会不断发生变化。

以下是几个未来的发展方向:1.无人驾驶车辆的兴起无人驾驶车辆在未来的交通运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种车辆可运行在普通道路并采用与现有车道交互的方式来实现导航和操作。

2.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整合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能源节约的体验,例如,智能卡、车联网和无线通讯等技术在公共交通中融合,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交通运输做出合理的选择。

2.了解我国当代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大型工程当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有关图片和材料,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通过生活实例的例举和练习,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强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和国家工程建设的关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事业的关心,树立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理解南昆铁路修建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举例法
(引入)大文学家鲁迅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们为什么要走呢?细细想来,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起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交通运输及其影响。

(新授课)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在课本上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上重点标出。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适合运输什么货物?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优点缺点适用对象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
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广、短
距离运输成本高
远距离、数量大、
时间紧、费用低
公路机动灵活方便、周转
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

运量小、耗能多、成
本高、运费较贵
短距离、数量小、
时间紧
水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
性差、受自然条件影
响大
远距离、数量大、
时间不紧、费用低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
费高、技术要求高。

远距离、数量小、
时间紧、不计运费
管道动量大
耗小、安全、连续性强
设备投资大、连续性

远、量大、易挥发、
外流货物
讨论1: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归纳总结: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
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右:
2、世界交通运输方式在发展上有哪些趋势?
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例如:高速铁路,提高速度、缩短距离、增加能力。

巨型油轮(集装箱),增大载量、节省费用、便于装卸、安全运输。

3、交通运输方式布局
转折:就我们济南市而言,济南有哪几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归纳总结:铁路、公路、航空。

其实还有管道运输,我们家里的自来水、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而来的。

在济南市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结合,各种运输线交织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网由哪些要素构成?运输网有哪两种形式?分哪三个层次?
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包括:
交通线:(铁路、公路、航道、管道)
交通点:(港口、车站、航空港)
(2)运输网
有单一和综合运输网二种形式。

分国家级、省级和大区级三个层次。

(3)交通运输网的点线布局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交通运输网的点线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为次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日益成为主要因素。

例如:南昆铁路的建成可以开发沿线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华南交通网;带动、繁荣沿线贫困地区的发展;它的也我国有雄厚的科技力量的支持。

三、案例研究
阅读课本P80材料,讨
论回答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止点
是哪两个城市?向北与
哪些铁路线相连?
昆明、南宁。

成昆线、
贵昆线
(2)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

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

③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3)分析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①经济意义:合理布局交通网,改变西南交通落后状况;(西南的)资源优势和(华南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发挥大西南的资源优势,利于资源开发和物产输出;利于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和西南经济发展。

②社会意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沿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巩固国防。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有不同的类型,各种线的建设都要受到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修”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哪里修”要考虑自然因素,在线路选择时,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等;“能不能修”要考虑技术因素,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完成学案课堂检测
六、课下作业:完成学案课下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