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合集下载

电阻的混联-PPT精品文档

电阻的混联-PPT精品文档
第2章
直流电路
2.4.3电阻的混联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串联
设总电压为 U、电流为 I
1. 等效电阻: 2.分压公式:
R R 1 U U ,U 2 U 1 2 R R R R 1 2 1 2
R R1 R2 · · · Rn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并联
1.等效电阻:
1 1 1 1 R R R R 1 2 n
R R 1 2 I I , I I 。 1 2 R R R R 1 2 1 2
2.分流公式: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混联的概念】
电路中电阻元件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的连接方式,称为混联。如图所示。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I1 I I2


I3 2Ω
6Ω I4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混联电路计算的一般步骤是: a) 对原电路进行等效变换,求出电路的总等效电阻。 b)由电路的总等效电阻和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计算出 电路的总电流。 c)根据电阻串联的分压关系和电阻并联的分流关系, 逐步推算出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章
直流电路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串并联和混联电路的计算 - 副本

串并联和混联电路的计算 - 副本

串并联和混联电路的计算要点提醒:1.电阻,并联越多,总电阻越小。

2.一个串联加一个并联的电路的总功率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乘以总电流(干路上的电流)3.☆4.在电路中,同一导线(不论其长短,只要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的两端可认为是同一点(相当于把这条导线缩短到两端合为一点一样,因为这条导线电阻不计,则其长短对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无影响)。

(此法可用于画等效电路图,如题7)(在高中常用电势法,初中一般不作要求,参考资料)一、电阻的混连:求解方法:先局部后整体 简化电路1、 2、 答二、平衡电桥的等效电阻电路 电桥平衡条件是当相邻电阻成比例或者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达到平衡状态1.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 )A.R AB=R BD,且R BC最大,R AC最小B.R AB=R CD,且R BC最大,R AC最小C.R AC=R CD,且R BC最大,R AD最小D.R AC=R BD,且R BC最大,R AD最小2.如图所示,灯泡规格均相同,甲图中电压恒为6V,乙图中电压恒为12V.分别调节R1、R2使灯均正常发光,那么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2= 1:1,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之比R1′:R2′= 1:43.如图所示是电路的某一部分,R1=R2>R3,A为理想电流表.若电流只从A点流入此电路,且流过R1的电流为0.2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电流不可能从C点流出,只能从B点流出B.流过A的电流为零C.流过R2的电流一定大于0.4AD.R2两端的电压不一定比R3两端的电压大4.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泡L1、L2均发光但未达到额定功率,现将变阻器触片向上移动一段适当的距离(变化足够大,但不会使任何一个器件被烧坏),写出对于L1、L2亮度变化以及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

(1) L1将(填“变亮”、“变暗”、“亮度不变”、或“无法确定”)。

初中物理 第7讲混联及等效电路

初中物理 第7讲混联及等效电路

一:等效电阻1.求出下图中a 、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2.如图所示,一块电阻均匀的矩形薄片,长是宽的两倍。

以长边的中点为圆心,挖一个半圆形的孔。

如果ab 间电阻为R ,那么cd 间电阻为。

3.有一只圆片形电阻,现在圆片上对称地钻了两个相同的圆孔,如图所示。

在圆周的四分之一处各引出一个接线柱:A 、B 、C 、D ,比较电阻R AB 与R CD 的大小,有()A .R AB =R CD B .R AB <R CDC .R AB >R CD D.无法确定4.图中所示电路由8个电阻组成,已知R 1=12Ω,其余电阻阻值都为R ,测得A 、B 之间总电阻为4Ω。

今将R 1换成6Ω的电阻,则A 、B 间的总电阻变为Ω。

二:电路化简5.对下两图进行化简。

第七讲混联及等效电路6.如图所示的电路,若R1:R2:R3:R4=1:2:3:4,则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附加7.如图所示,R1=R3=4Ω,R2=R5=1Ω,R4=R6=R7=2Ω,求AB两点间的电阻。

8.图中R1=3欧,R2=4欧,R3=6欧,U ab=6伏,则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是()A.2.5安,3.5安B.3.5安,2.5安C.0安,0安D.5.5安,5.5安9.如图所示,已知R2=R4,R5=5欧,安培表A1、A2示数分别为3安和7安。

若A、B间的电压一定,且安培表的电阻不计,则R5两端的电压为伏。

三:电表内阻10.按图所示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如果考虑到电压表,电流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那末测量值和实际值的关系应该是()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B.测量值比实际值小C.测量值等于实际值D.以上情形都有可能附加11.用一个伏特表直接测量某一电源的电压时,读数为6V。

若给这个伏特表串联一个200Ω的电阻后,再去测量同一电源的电压,其读数为5V。

则这个伏特表本身的电阻是Ω。

混联电路的动态与故障分析一:动态电路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A的示数将,伏特表V1的示数将,伏特表V2的示数将。

串联等效阻抗

串联等效阻抗

串联等效阻抗
串联等效阻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阻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电路,并将它们视为一个等效电阻器的概念。

串联等效阻抗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公式如下:
R = R1 + R2 + ... + Rn
其中,R是串联电路的总等效阻抗,R1、R2、...、Rn分别是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器的阻抗。

需要注意的是,当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器数量增加时,整个串联电路的等效阻抗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必须通过所有电阻器,因此电流会被分配到每个电阻器上,导致整个串联电路的阻抗增加。

另外,当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器数量增加时,整个串联电路的电压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会被分配到每个电阻器上,因此每个电阻器上的电压会随着电阻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总的来说,串联等效阻抗是指将多个电阻器串联起来形成的等效电阻器,它的阻抗和电压都会随着电阻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电路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串联等效阻抗,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实验四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特点。

2.掌握串联电阻分压和并联电阻分流的电路知识。

二、实验内容1.电阻串联电路的测量电阻串联电路图:U S=6V等效电阻:R=R1+R2+R3= 156欧姆I= U S/ R=38.46mAU R1= I×R1= 1.96VU R2= I×R2= 2.89VU R3= I×R3= 1.15V也可用分压公式法算各电压(略)电阻并联电路图:4.电阻并联电路理论值计算:U S=6V等效电阻:1/ R =1/ R1+1/ R2+1/ R3求得:R=1/(1/ R1+1/ R2+1/ R3)=158.906欧姆因为:U S= U1 =U2 =U3=6 V故:I= U S/ R= 37.75mAI 1= U1/ R1= 6mAI 2= U2/ R2= 11.76mAI 3= U3/ R3= 20mA而I 2..3= I 2+ I 3=31.76 mA也可用分流公式法算各电流(略)电阻混联电路图:表三:6.电阻混联电路理论值计算:U S=6V电路中并联部分等效电阻:R并=1/(1/ R2+1/( R3 +R4) +1/( R5 +R6)) 电路等效总电阻:R= R1+R并=125.1欧姆用分压公式有:U R1= ( R1/(R1+R并))×U S= 3.571VU R2= (R并/(R1+R并))×U S=2.429 VI 1= U R1/ R1= 47.9mAI 2= U R2/ R2= 16mAI 4= U R2/(R3+R4)=16 mAI 5= U R2/(R5+R6)= 16mAI 3= I 4 +I 5= 32mA也可用分流公式法算电流(略)。

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大纲)一、电阻基础概念1.1电阻的定义1.2电阻的单位1.3电阻的性质二、串联电阻的计算2.1串联电阻的原理2.2串联电阻的公式推导2.3串联电阻的计算步骤2.4串联电阻的实例解析三、并联电阻的计算3.1并联电阻的原理3.2并联电阻的公式推导3.3并联电阻的计算步骤3.4并联电阻的实例解析四、复杂电路中串联并联电阻的组合计算4.1复杂电路的识别与简化4.2组合电阻的公式推导4.3组合电阻的计算步骤4.4组合电阻的实例解析五、电阻的测量与实际应用5.1电阻测量方法5.2电阻的温度特性5.3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六、总结与拓展6.1串联并联电阻计算的总结6.2相关概念与公式的拓展6.3电阻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电阻基础概念在电路学中,电阻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描述了电流流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程度。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地探讨一下电阻的基础概念。

1.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在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受到了导体的材料、尺寸、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导体的电阻值。

电流流经导体时,会受到电阻的阻碍,从而产生电压降。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值与电流强度和电压降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并联等效电阻
当两个或多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例如,两个电阻并联时 ,总电阻为R=1/R1+1/R2。
混联等效电阻
当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时,需要通过等效变换将电路简化为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形式, 再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求出等效电阻。例如,在某个混联电路中,可以通过串并联的等效 变换,求出相应的等效电阻。
对于复杂的混联电路,由于电阻较多且连 接方式复杂,无法直接通过串并联公式计 算等效电阻。此时,可以采用节点电压法 或网孔电流法,设定未知数,建立方程组 ,求解得到等效电阻。
实际应用中的混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
总结词
实际应用中的混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需要考 虑电路的实际工作状态和性能要求。
详细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需 要考虑电路的实际工作状态和性能要求。例 如,在设计电源电路时,需要考虑等效电阻 对电源性能的影响;在设计信号处理电路时 ,需要考虑等效电阻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因 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和公式,以获得准确的等效电阻值。
05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中 的注意事项
电源的处理
01
02
03
电源电压
在计算等效电阻时,需要 将电源电压视为已知量, 并考虑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内阻
对于有源电源,需要将其 内阻考虑在内,以确保等 效电阻的准确性。
电源类型
不同类型的电源(如电池、 稳压源等)具有不同的特 性,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处理。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contents
目录
• 混联电路简介 • 等效电阻的概念 •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 •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实例 • 混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2-3混联电路

2-3混联电路

定电流 I 2 1A 。现有的电源电压 U 12V ,如何接入电阻可使两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
A I1 I2 I U1 B U2 U
R3 U3 R4 U4
讲练结合
解:利用电阻串联的分压特点,将两个灯泡分别串上 R3 与 R4 再予以并联,然后接上电源。 下面分别求出使两个灯泡正常工作时,R3 与 R4 的额定值。 (1)R3 两端电压为: U 3 U U1 12 6 6V R3 的阻值为: R3
U3 6 12 I1 0.5
R3 的额定功率为: P3 U 3 I1 6 0.5 3W 所以 R3 应选 12/3W 的电阻。 (2)R4 两端电压为: U 4 U U 2 12 5 7V R4 的阻值为: R4
U4 7 7 I2 1
R4 的额定功率为: P4 U 4 I 2 7 1 7W 所以 R4 应选 7/7W 的电阻。 四、混联电路上功率关系: 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电阻上的功率之和。 课堂小结: 对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整理清楚电路中电阻串、并联关系,必要时重新画出串、并联关系明确的电路 图; 2.利用串、并联等效电阻公式计算出电路中总的等效电阻; 3.利用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确定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 4.根据电阻分压关系和分流关系,逐步推算出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布置作业: 习题册
R1
R5 E R4
a
R1
b
a
R2 R3 R4 R5 E b
R3 b a
R2
2.将各字母按顺序水平方向排列。 3.将各电阻放入相应的字母之间。
4.依据串并联依次求等效电阻。 三、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 如果 R1 R2 R3 R4 50;R5 30 ,那么这个闭合电路的总等效电阻是多 少? 解: R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位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复杂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各电阻两端的端点,这是进行后续图形变换的基础。接着,通过图形变换,我们可以确定a、b两点以及其余各点的位置,这里a、b作为端点,其余各点则分布在a、b两点之间。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用导线直接连接的点是等电位点,可以合并为一点。然后,根据原图中各电阻两端的端点情况,在新图的各端点间填入相应的电阻,进行电路变换。最后,根据变换后的电路图计算等效电阻。例如,在一个具体的电路中,通过定位法变换后,我们可以得到等效电5)//R4//R1,并代入具体的电阻值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等效电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