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22 狐狸分奶酪-学习复述课文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2狐狸分奶酪部编版

22狐狸分奶酪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上册)教学主题:相处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绿洲”。
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
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融声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火花,使教学过程别有一番新风景。
2.学情分析对于动物孩子们都爱他们萌萌的外表,所以他们也对动物之间的故事特别感兴趣。
而本文作为童话,则是孩子们最亲赖的题材,通过童话来引导孩子爱上识字,爱上思考,比别的更加容易。
3.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
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演中体验,在议中鉴赏。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
(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多动脑筋,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明白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要为了占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难点)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中正确、流利、有感情。
任务三: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多动脑筋,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明白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要为了占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学习过程件什么事。
(完成评价任务一)狸”,了解事件“分奶酪”。
(完成评价任务一)中。
(完成评价任务一)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新教材语文第八单元第二十三课,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复述故事,有了前一课《狐假虎威》这一中华传统寓言故事的学习,对“狐狸”的形象小朋友们有了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匈牙利民间故事改编而来,可有对比。
学情浅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最为重要的是,本班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对于学习语文兴趣浓厚,朗读水平高,以上特点都有助于本课教学的开展。
设计理念: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无非“听、说、读、写”,因此四个教学环节中均有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以此体现以读为主的语文课堂,同时没有忽视对写字教学的指导,在课后练习与拓展资源的设计中是本堂的一个延伸,因为语文不是单纯的教材,而是为孩子们打开一篇阅读的窗,让孩子们有看是书远方与文学。
本课时是在一字一句中为孩子们打牢记住,培养语感,不求华丽,但求务实。
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奶酪、仔细、轮流、公平”等词语的意思。
2.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学“奶、第”两个生字的书写。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4.对文章最后一句话进行质疑,拓展思维,学会谦让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难点: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1PPT中选取)。
角色扮演的小头饰(狐狸、熊哥哥、熊弟弟)。
教法与学法:教:谈话法、朗读法。
学:探究法、同桌互助学习法。
教学时间:1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听读课文1.课件出示上一课学习的本课的生字与词语,指读,小老师带读。
2.回顾22课中的那只狐狸是只怎样的狐狸?(指名回答,并评价)。
3.今天,我将于小朋友一同认识另一只来自匈牙利的狐狸,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23.狐狸分奶酪,重点指导:“奶”字的写法,“左右一样高,左右穿插各占一半”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齐读课题。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

22 狐狸分奶酪文本分析:本文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
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
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全文篇幅较长,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4自然段写了狐狸分奶酪的原因,第5、6自然段是狐狸第一次分奶酪及小熊哥儿俩的反应;第7、8自然段是狐狸第二次分奶酪及小熊哥儿俩的反应;第9~11自然段是狐狸之后几次分奶酪及小熊哥儿俩的反应,最后写了狐狸的狡辩。
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课的表达特色。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可以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再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咬”4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藏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狐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一则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大家对狐狸有怎样的印象呢?1.课件出示奶酪图片,介绍奶酪。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狐狸分奶酪》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狐狸想要通过分配奶酪来欺骗其他的动物。
最终,所有的动物都被狐狸的骗局揭穿了,最终狐狸自食其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小利,也不要欺骗他人。
故事主要内容如下:从前,有一个狐狸,他有很多奶酪,但他不想把所有的奶酪都吃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划。
他打算把奶酪分给其他的动物,但是他的分配方式十分奇怪。
他找来了一把等份的秤,先用秤将奶酪分成三份,然后把其中一份拿出来,再将剩下的两份重量相等。
于是,他拿走了一份奶酪,剩下的两份分别给了一只小兔和一只小熊。
小兔和小熊很高兴地分到了这么多的奶酪,但是奇怪的是,狐狸开始有些生气了。
他说:“你们两个这么小,怎么分得这么多?不公平!”说完,他又拿出秤,把小熊的奶酪拿走一半,再给小兔。
小兔很开心,但是小熊却很生气,因为他认为他的奶酪比小兔分到的要少。
这时,一只鸟儿飞了过来,它看到了狐狸的骗局,告诉了其他的动物。
于是,一只只动物都前来指责狐狸的行为。
最终,迫于众人的压力,狐狸只好坦白自己的目的,向大家道歉。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首先,它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小便宜,因为贪图小便宜只能让我们落得更糟的下场。
其次,它教会我们不要欺骗他人。
如果我们总是欺骗别人,最终只有自己会陷入麻烦之中。
最后,这个故事也教会我们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不公平的行为。
本故事涉及的知识点如下:1.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寓言是一个以人类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一个人类的智慧,寓意或教义。
在本故事中,狐狸的行为代表着贪婪和欺骗,而其他的动物则代表着勇敢和正义。
2.秤的概念:秤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通常由两个盘子和一个悬挂的杆组成。
在本故事中,狐狸使用秤来分配奶酪,但是他的分配方式却很奇怪。
3.数学概念:在本故事中,狐狸将奶酪分成三份,拿走了一份,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份分给小兔和小熊。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2课《狐狸分奶酪》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2课《狐狸分奶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狐狸分奶酪》。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朗读与表达,以及课文主旨的把握。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5自然段,讲述了两只小熊因争夺奶酪而争吵,狐狸趁机骗走奶酪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3.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的能力。
4. 教育学生懂得团结友爱,不要因为小事争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与表达。
2. 教学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挂图。
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团结友爱的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认读生字词。
4. 课文内容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讲解课文第15自然段的内容。
5.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7. 课文主旨把握: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团结友爱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不要因为小事争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狐狸分奶酪》2. 生字词:熊、狐、狸、奶、酪、争、吵、骗3. 课文主旨:团结友爱,不要因为小事争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
(3)复述课文故事。
2. 答案:(1)熊、狐、狸、奶、酪、争、吵、骗(2)例句:小熊把奶酪分给了狐狸。
(3)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朗读、表达、字词掌握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2狐狸分奶酪-可编辑修改

问题
先导
自主
探究
二、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读生字,多读几遍。
(3)和同学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先读生字,再读课文。
(2)齐读,开火车读。
(3)赛读。
合作
交流
展示
汇报
三、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2)用自己的话讲述狐狸分奶酪的过程。
(3)启发学生思考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活动。
整理
知识
当堂
检测
四、当堂检测。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2.选字组词。
始治
()理开()
急忘
()忙遗()教
2.注意在表演过程中要表现出狐狸的狡猾之处,以及熊兄弟俩的失望与生气。
合作
交流
展示
汇报
三、合作交流。
1.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都没多吃一口或少吃一口,他说的对吗?想想熊兄弟俩会怎么做?
整理
知识
当堂
检测
四、当堂检测。
《狐狸分奶酪》这则童话故事的起因是_____,过程是_____,结果是_____。
我想对那只狐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延伸
问候
新知
五、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授课人补充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精品课件

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 一只怎样的狐狸?
狡猾
奸诈
结构梳理
狐狸分奶酪
开头:小熊兄弟捡到奶酪,
不知怎么分
经过:狐狸 不停咬着两 学会分享
掰成两半
半块奶酪 谦让待人
结果:奶酪被狐狸吃光了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写两只小熊为分吃奶酪拌 嘴,狐狸趁机提议为他们分奶酪,施计 将整块奶酪骗吃光的故事,告诉我们: 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 人有机可乘。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lào
酪
奶酪 乳酪
造句:姐姐喜欢吃奶酪。
jiǎn
捡
捡起 捡到
造句:林林总是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liǎ
俩
俩人 哥俩
造句:他们俩人感情很好。
shǐ
始
开始 始终
造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bàn
拌
拌嘴 搅拌
造句:我和妹妹从不拌嘴吵架。
bānɡ
帮
帮忙 帮手
造句:弟弟会帮助爸爸干活了。
课文解读
事件的起因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 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 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分角色朗读第3-8段,看看狐狸是怎样
分奶酪的。
好奇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 着
该怎么分。
急
热情、爽快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关于狐狸的故事,我们听了很多, 今天走进课文,看一下这只狐狸又做了 什么事情吧!
互动课堂
快速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述了 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 酪,两只小熊什么也没有吃到, 狐狸却把整个奶酪吃光的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2 狐狸分奶酪【课件】

第2课时
nǎi lào
奶酪
第1课时
“奶酪”是指用牛、羊等 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仔细观察“奶”,说说这个字的 笔顺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右边的“乃”,要先写“横 折折折钩”,再写“撇”。
分奶酪?谁分奶酪呢?
22 狐狸分奶酪
狐狸分奶酪的结果会怎样呢?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
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 吃一口。” 指的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通过朗读,从狐狸的动作和神 态中体会狐狸的狡猾、得意。
①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②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
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③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着便
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④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又咬了一口…… 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⑤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 说……
小结
刚才,我们从狐狸的动作、神态和对 话中,感受到它的别有用心、心怀鬼胎。那 我们现在把小熊兄弟俩也邀请过来吧。
研究结局,探究“公平”。 狐狸的计划之所以能成功,既因为狐
狸本身的狡猾,也因为小熊兄弟俩的斤斤 计较、不团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 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 可乘。
板书设计
复述故事 大一点儿→又大了一点儿→一点儿也没剩下
分析小熊兄弟俩的言行
找出课文中描写了小熊兄弟俩的自然段。 1、4、6、8、10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 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 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说说它俩为何事而高兴?
小熊兄弟俩斤斤计较、小心眼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 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 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 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 理地叙述出来。
复述课文方法
1.抓中心句法。
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概括 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把概括 出的意思连缀起来。
2.抓关键词语法。
如果段落没有明显中心句, 则先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 明确每一段的段意,然后连接段 意。
3.列小标题法。
把文章按层次或情节列成小 标题,然后围绕小标题有层次地 进行复述。
练一练:
复述课文《狐狸分奶酪》
复述课文 1.抓中心句法。 2.抓关键词语法。3.列 Nhomakorabea标题法。